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气象 天气报告,预报和图表

航空气象 天气报告,预报和图表

航空气象 天气报告,预报和图表
航空气象 天气报告,预报和图表

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9T10:01:40.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成禹慷[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民航事业不断发展,航空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乘坐民航过程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民航气象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预报室预报员摘要:目前,我国民航事业不断发展,航空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乘坐民航过程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民航气象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中的重要性、机遇和挑战,并分析了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预报;民航气象;服务 引言 航空气象服务是飞行活动中的气象服务,它主要为飞行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从而保证飞行的安全和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气象对航空飞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气象是最不稳定的因素,要想保证航空飞行的安全,就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气象对飞行的威胁,这就需要精细化预报气象状况。在实际的气象预报中,工作人员要分析其中的困难,尽可能的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为民航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的重要性、机遇和挑战目前,航空用户对气象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精细化的气象预报越来越重要。民航事业中对气象的要求非常高,它直接影响航空飞行的安全,所以,气象预报工作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为航空飞行提供精细及时的理论支持,民航气象服务的各部门都需要提供详细的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趋势,这也需要预报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加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为航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航空服务市场不断变大,航空用户对服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航班的密度越来越大,对航空的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气象精细化预报对航空的正常飞行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民航事业的转型也为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航空气象预报技术的提高能够保证飞行的安全,天气原因也导致了大量航班延误或者取消,所以,航空气象精细化预报对航空飞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航空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所面临的困难第一,天气变化比较快,天气状况比较复杂。目前,天气变化越来越明显,并且气象预报与实际的天气状况的差距比较大,这种复杂的天气状况很难找到规律,给民航气象预报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大雾天气给飞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二,预报服务的心理影响。为了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民航气象预报工作的责任划分非常明确,这就使得气象预报工作人员不但要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还需要顾及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这就使得气象预报时从重预报,这与精细化预报的理念不相符合。第三,航空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航气象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航空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他们往往需要精细化的气象预报,这与天气的复杂性相矛盾。所以,民航气象预报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更好的为航空用户服务。 3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实行的措施 3.1规范标准,提高民航气象预报的安全性 民航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一切工作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需要民航气象的预报更加的精细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这就需要对气象的预报做出相关的标准,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形成一套相互补充的预报模式,并且制定突发情况的解决措施,对整个气象预报做出细致的规定,从而更好的为民航事业服务。这些标准的规范,还可以保护气象预报人员,是风险、责任和服务的有效统一。例如,预报结果的发布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这样可以很好的进行气象预报,还可以保护气象预报人员,如果雷雨天气与预报的情况相差较大时,可以及时改正预报情况,并且制定相关的预报思路,使民航各部门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状况,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3.2规范运行,增强民航气象预报的效率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空用户对航空飞行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发展要求,所以,需要重新制定相关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使其能够满足航空用户的要求,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制度,从而更好的航空用户服务。首先要学习先进的民航气象预报技术,提升预报设备的质量,为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做出技术的支持。其次,应急能力对气象精细化预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完善应急措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突发情况下一般不能使用先进的技术,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传统的技术,所以,对于民航气象预报的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传统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气象异常的情况下正常的进行航空服务,并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最后,民航气象精细化预报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精细化预报提供人才支撑,并且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气象预报人员自身的素质。 3.3加强交流、技术引领 民航气象预报需要与航空用户保持紧密的交流和联系,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服务,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气象精细化预报需要根据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服务措施。要想提供不同的服务,就需要对用户进行调查,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产品。在出现预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下,要提高对空管保障的支持效果,这样才能根据要求提供更加完善的精细化服务。先进的技术对民航气象预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信网络的使用,可以让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航空气象状况,从而提高精细化服务的质量。先进技术的使用拉近了民航气象服务者与航空用户的距离,他们的近距离交流能够提高服务的质量,满足航空用户的要求,为他们飞行出行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对民航飞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处理不好会造成人员伤亡,并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想提高民航飞行的安全,就必须对气象做出精细化的预报,要重视气象的预报,并且采用现代最先进的科技进行预报,从而更好的为民航事业服务,这样就可以满足航空用户对民航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民航气象预报面临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民航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航空气象习题集模板

《航空气象》练习题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其运动 1. 构成大气的基本成分有哪些?二氧化碳和臭氧有什么作用? 2. 什么叫气温垂直递减率,什么是等温层和逆温层? 3.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大气可分为哪几层? 4. 对流层和平流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们对飞行有什么影响? 5. 什么是标准大气?标准大气有什么作用? 6. 引起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叫气温的绝热变化? 7. 气压随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影响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因子是什么? 8. 什么是本站气压、场面气压、标准海平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气压?各有什么用处? 9. 气压水平分布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如何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来判断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10. 空气湿度指什么?常用的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哪些? 11. 基本气象要素如何影响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 1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含水汽量多的气块与含水汽量少的气块哪个重些? 13. 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寒”这句谚语。 14. 说明γ、γ、dγ、mγ的物理含意。 15. 地面气温为18℃,一空气块干绝热上升到2 000 m高度时,其温度是多少?再下降到800m高度,其温度又是多少? 16. 地面气温为t0,一架飞机上升到离地Z m高,同时地面一未饱和空气块也上升到此高度,求:飞机温度表示度和气块温度的差值。 17. 飞机按气压式高度表指示的一定高度飞行,在飞向高压区时,其实际高度如何变化?飞向低压区时情况又如何?

18. 试比较下面两块体积相同的空气块,哪块水汽含量多,哪块饱和程度大? 习题18图 19. 地面一空气块温度为25?C,露点17?C,该空气块需上升多少高度才会饱和? 20. 解释:冬季夜间停放在地面的飞机,有时机体表面会结霜;停放在地面过夜的飞机,如油箱未加满油,可能会引起油箱积水。 21. 什么叫风,气象风的风向、风速是如何表示的? 22. 形成风的力有哪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如何? 23. 自由大气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是如何表述的,区别在哪里? 24. 摩擦层中风的变化方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25. 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热成风? 26. 山谷风和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 27. 什么是焚风?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28. 风是如何影响飞行的? 29. 空气垂直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30. 什么是对流,对流的发展需要什么条件? 31. 什么是对流冲击力,可分为哪两类? 32. 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大气稳定度? 33. 画图说明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航线通过低压槽和高压脊时的风向变化情况。 34. 根据下面平面图中温压场的配置情况,说明风随高度是如何变化的(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北半球自由大气中)。

航空气象学 课堂练习1~3章

练习1~3章. 1.大气是一种混合物,它包含有哪些? 2.在对流层中,对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气体是()。 A. 氮气和氧气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臭氧 3.局地气温的最低点通常出现在什么时候? 4.局地气温的非周期变化受下列哪一个因素的影响最显著() A. 太阳辐射强度 B. 海陆分布 C. 季节 D. 冷暖空气的水平运动 5.目前飞机起降时所用气压表拨正值是? 6.航线飞行时用来调整高度表的气压拨正值是? 7.飞机进入较强下降气流和上升气流区时,高度指示会分别比实际高度有怎样的偏差? 8.当飞机按气压式高度表保持一定高度飞向低压区时,其实际高度的变化是? 9.当空气密度低于标准大气时,飞机的起飞载重量和起落滑跑距离受的影响分别是? 10.气压相等时,较暖和较湿的空气密度分别比较冷和较干的空气密度要大还是小? 11.对流层的特征是? 12.地球上发生天气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 A. 太阳黑子的活动 B. 海岸线走向的改变 C. 空气湿度的增加 D. 气压的改变 14. 地球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15.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的一般特点是? 16. 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是? 17. 地面与大气之间交换热量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18. 当云中温度_____而云下温度高于0℃时,云内水凝物降落形成空中是雪而地面为雨的现象。 19. 温室效应是由于。 A.CO2增多,造成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导致温度升高 B.CO2增多,造成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导致温度升高 C.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大气层增暖 D.过量排放烟尘,导致地球大气升温 20. 露点温度是空气在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______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1. 假设大气处于标准状态,则在距离海平面4公里高度处的气温为 24. 有云和碧空相比,云层的出现不利于____白天的气温和______夜间的气温。 25. 静止大气在某高度上的气压在数值上等于从该高度到_______单位截面积的铅直空气柱重量。 26. 地面气温27℃,露点温度11℃,露点温度的直减率为0.2摄氏度每百米。一空气块从地面绝热上升到达饱和状态时所处的高度_____。 27.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______。 28. 在起落时进行高度表订正使用的QNH,是指把机场跑道面的气压按实际大气随高度递减的情况推算到标准海平面上而得到的,是否正确? 29. 在空中,如果实际温度比标准大气温度高,那么()。 A. 实际气压高度比标准大气气压高度高 B. 标准大气气压高度比实际气压高度高 C. 标准大气气压高度和实际气压高度相等 D. 实际气压高度比标准大气气压高度低 30. 中纬度地区对流层上界的高度通常是? 31. 气块作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时,其温度变化的主要方式分别是? 32. 在标准大气中,飞机在空中测得的气温是-24℃,则飞机所在的高度是? 33. 假设大气处于标准状态,则在距离海平面3公里高度处的气温是多少? 46. 在同一气压条件下,空气的温度越低,单位气压的高度差就越;在同一气温条件下,气压越低,单位气压的高度差就越。 50.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航空气象练习题集

110001 日常航空天气报告是( C )。 A:TAF B:ROFOR C:METAR D:SPECI 110002 在日常航空天气报告中发布CAVOK时,对能见度的要求是( B )。 A:大于5千米,小于10千米 B:大于等于10千米 C:大于3千米,小于5千米 D:小于1千米 110003 单个微下冲气流的估计维持时间是( D )。 A: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5小时 B: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10小时 C: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15小时 D: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很少超过15分钟 110004 在微下冲气流遭遇中,最大下降气流可能强达( C )。 A:3米/秒(28千米/小时) B:5米/秒(82千米/小时) C:30米/秒(108千米/小时) D:4米/秒(14千米/小时) 110005 TAF天气预报所覆盖的范围以跑道中点为圆心半径是( B )海里的圆。 A:10 B:5 C:15 D:20 110006 VOLMET的含义是( C )。 A:传真图 B:重要天气预告图 C:对空天气广播 D:对流预计图 110007 在TAF报文中,缩写OCNL表示紧跟其后的天气现象发生的概率( C )。 A:大于80% B:小于30% C:大于50%

D:小于50% 110008 在日常航空天气报告报文中,SCT表示云量的范围在( B )之间。 A:1/8至5/8 B:1/8至4/8 C:5/8至7/8 D:2/8至6/8 110009 在TAF报文中,BR表示的天气现象是( C )。 A:烟 B:霾 C:轻雾 D:毛毛雨 110010 ( B )的风切变情况会导致空速的损失。 A:垂直气流引起 B:逆风减小和顺风增大 C:增大逆风 D:减小顺风 110011 ( C )的风切变情况导致空速增大。 A:增大垂直风速 B:增大顺风 C:增大逆风 D:减小逆风 110012 航空天气预报中的云底高度是指相对于( B )的高度。 A:实际海平面 B:地表面 C:标准海平面 D:下一层云 110013 对于固定翼的航空器,在起飞期间遇到强度增加的顺风切变时( A )。 A:起飞滑跑距离会增加 B:起飞滑跑距离会缩短 C:起飞后上升力增加 D:会突然出现跃升的现象 110014 日常航空天气报告中发布的SKC表示( C )。 A:天空云量小于3/8 B:云量1/8至4/8

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事迹

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气象局先进工作人员个人事迹 气象局先进工作人员个人事迹 面包车在藏北高原的公路上飞快地行驶,我们的目的地是那曲地区气象局,这次不仅要了解那曲气象事业的发展变化,还要关注一个人——那曲地区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杨军奇。公路两边的远山上,时不时地见到一些挖虫草的人,但并没有立刻意识到他们与我将要采访的对象有关。 畅谈“雷暴” 来到气象局,很快就见到了杨军奇。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皮肤有些黑的小伙子。哦,其实也不是小伙子了,1968年生人,1988年毕业与兰州气象学校的甘肃汉子。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本来就是雷暴频发区。“那曲就属于雷暴高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5.2天,并且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杨军奇一番专业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那曲地区的复杂天气:“冬雷阵阵”是有的,六月飞雪也很常见。这样的气候对于防雷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何况那曲欢迎该存在着一些科技水平、人员素质以及设备配置上的不足呢?我在为他们的工作倍感压力。 “每年都会有采集虫草的群众遭遇雷击,当地老百姓对于防雷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惨剧的重要原因。我们印发了大量图文并茂、汉藏双语的

小册子,很受群众欢迎,宣传效果很好。现在情况好多了??”说起防雷工作,杨军奇的话很多,也表达得非常清楚,很快我们就了解到许多那曲防雷工作的情况,甚至包括众多细节。比如在藏族群众进行雷电防御的一些故事、那曲近年防雷工作的发展情况和问题以及为青藏铁路等防雷所做的重要工作。 漫谈“援藏” 为什么要调进那曲工作呢? “为什么??”这时候的杨军奇说话变得不那么流利了。“这里有需求,我就来了,援藏,本来定的是3个月,结果一直到11月份才回去??又来了一段时间,10月就调来了??”他的回答一直让我无法准确地表述出他进藏的理由,但我已经明白了许多。 1988年兰州气象学校毕业的杨军奇来到酒泉气象站,一干就是5年,1993年至1998年,他又在位于中蒙边界、满目戈壁的马鬃山气象站干了5年。也许,就是在马鬃山这样的艰苦台站的经历,成就了杨军奇坚毅而果敢的性格。 “那曲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那曲行署领导特别重视并亲自抓防雷,工作很好开展??”一说到防雷,杨军奇的语言有开始流利起来。在那曲,他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原反应,身体状况也不错。他笑着说:“嗯,还不错,就是有些掉头发。”高原反应给予人的伤害是显著的、长期的,即使再年富力强的人也难以抵挡。 其实,杨军奇调入那曲也费了一些周折。杨军奇自援藏以来,结合那曲实际,开创了许多新的工作领域,加上那曲地区行署十分重视防雷

民用航空气象管理规定

民用航空气象管理规定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管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结合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处理、保存、使用、汇交和移交,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民用航空气象资料,是指在有关民用航空气象业务工作中涉及的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包括基本气象资料和专业气象资料。 第四条民用航空气象中心、民用航空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以下简称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配备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所需的设施,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集中管理。 第五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资料的获取和处理 第六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业务需要,从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获取常规气象资料、航危报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以及其他的基本气象资料。

第七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按职责收集本单位探测的气象资料,从民用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民用航空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航空固定电信网、世界区域预报接收系统和其它有效方式获取其他专业气象资料。 第八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附件一《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绘制天气图的要求》,对所获得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处理,并填绘纸质的标准天气图。 第九条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24小时或13小时气象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 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不定时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条迁建机场的例行气象观测资料不足五年时,相应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或保留原机场至少最近十年的《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或《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一条《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的统计资料应当采用所在机场的《民航地面气象观测簿》和《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月总簿》、《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年总簿》的数据。上述数据不足以表明机场气候特征时,可以采用机场自动气象站资料或参考其它气象部门的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所用资料应当自观测起始年份起。 第十三条《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的气候资料统计和编写应当按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气象第7部分:航空气候资料整编》(MH/T )的要求进行。

最新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 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 ;电码翻译 30分 ;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 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a P R T ρ = 比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1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44分)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 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2.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 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 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 升气象科技水平。 3.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 务、气象科技服务等几方面。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明确规定:气象工作人员 玩忽职守,导致预警信号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的,对直接责任人和 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我国对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 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 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6.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 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7.《关于传输城镇天气预报的通知》要求:全国城镇天气预报每天传 输2次:各省(区、市)早晨7:30前(北京时,下同)将24、48、 72小时三天预报(分08时-20时,20时-08时两段)发往北京,国 家气象信息中心在7: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每日下午15:00前

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48、72、96、120小时五天预报、下午16:30前将其它城镇五天预报(分20时-08时,08时-20时两段)发往北京,下午16: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 8.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对预报时效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9. 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 10.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 11.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 12.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15dBZ 以上。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35dBZ 。大片的层状云或层状云-积状云混合降水大都会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 13.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的偏北大风,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以及由低压、台风和强对流引起的大风。 14.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影响。 15.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左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16.km R 300max ,雷达波长5厘米,max r V 应是6.25m ∕s ,若雷达波长 10厘米,max r V 是12.5 m ∕s 。 17.冷空气翻山下坡是干绝热下沉,也就是说冷空气是沿等熵面下沉,当等熵面的坡度大于地形坡度时,有利于下坡大风的形成。

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2012年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质量,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全力做好2010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重要天气预报》、《重要气象信息》、《专题气象服务》、《领导专报》、文件、手机短信等,服务对象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和人武部以及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农业局、救灾办等有关部门。 表1: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表 二、2012年决策气象关注重点 1. 2012年分月关注要点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新县分月天气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农事活动和社会活动

3、定期服务内容 (1)5月21日-6月20日,“三夏”专题服务材料,二级服务范围 (2)9月21日-10月20日,“三秋”专题服务材料,二级服务范围 (3)汛期早 8点,24小时雨情资料服务,二级服务范围 (4)5月30日、9月29日分别发布两个黄金周预报服务 (5)12月~2月,春运专题气象服务。 4.分级服务范围 (1)一级服务范围为情况异常紧急情形:县委常委成员、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政府县长及相关副县长、应急办;县人大主任、副主任、办公室,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办公室。传真:县防汛办、森防办、水利局、安监局、公安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财政局、救灾办、农业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2)二级服务范围为情况重要情形:县委办、县政府办、应急办,县安监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农业局、交通局,有关局(办)。 (3)三级服务范围为一般情况:县委办、县政府办、应急办,县安监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农业局,有关局(办)。 三、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考试题库(气象预报)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考试题库 (气象预报)》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 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2、 航线是指( ) .( ) A.航空器从地球表面一点飞向地球表面另一点的预定飞行线路 B.航空器航行中对地面运动所经过的路线 C.航空器随空气团漂流的路线 D.航空器纵轴前方的延长线 3、 飞机停在跑道上,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值定正在 QNE ,高度表指针所指的值约等于该机场的 ( )高度。( ) A.平均海平面气压 B.场面气压 C.标准海平面气压 D.修正海平面气压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机场标高是指()。() A.着陆场地内最高点的标高 B.跑道入口的标高 C.跑道中心点的标高 D.塔台所在位置的标高 5、 QFE 的含义是()。() A.场面气压 B.着陆区内最高点气压 C.海平面气压 D.修正海平面气压 6、 QNH 的含义是().() A.着陆区内最高点气压 B.场面气压高度 C.修正海平面气压 D.标准海平面气压 7、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 .() A.一、二次监视雷达 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 D.气象雷达 8、航空器在航路上通过应答机得到的高度应是航空器() .() A.相对垂直地面的高度 B.和地面的相对高度 C.标准海平面气压高度 D.相对机场地面的高度 9、在()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航空器尾流的影响。() A.逆风 B.顺风 C.側风 D.静风 10、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航空气象学(教案)

航空气象学(教案)

航空气象学 理论提示: 航空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同飞行活动和航空技术之间的关系,航空气象保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时的气象等问题的一门科学。航空气象学属应用气象学范畴。在实际工作中,航空气象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航空效率,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有效地运用航空技术,顺利完成飞行任务。 理论解释: 一、T-LnP图 1.1温度对数压力图及其分析实践内容: 温度对数压力T-LnP图又称埃玛图(Emagram,是E nergy-per-unit-diagram的缩写)。是一种热力学图解,图上的面积设计成与大气运动能量成正比。该图解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气压的对数为纵坐标,还有三组线条;层结曲线、干绝热线和湿绝热线、露点压力曲线。使用该图解可以方便而清晰得分析大气层结特性及湿空气在升降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判断大气静力稳定性及对流不稳定性。目前温度对数压力图仍是气象台站分析预报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基本图表,在飞行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判断飞行天气的工具。根据资料在T-LnP图上绘出层结曲线、干绝热线和湿绝热线、露点压力曲线。

1.2实践目的: 根据T-LnP图上状态曲线、层结曲线和露点压力曲线判断大气稳定度、判断热对流发生时间及其强度,分析出对流和层状云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估计对流云中垂直气流速度、垂直风场结构,低层能见度情况,分析积冰层高度和厚度。 1.3实践资料: 选取资料库中所提供单站垂直方向上气压、气温、露点温度、风场资料。 1.4实践步骤和方法并据此写出实践报告: 1)根据资料在给定的T-LnP图上点绘出层结曲线、状态曲线、露点压力曲线和高空风分布曲线。 2)分析正负不稳定能量、分析低空风切变情况、分析对流云和层状云顶高和低高、估计云中垂直气流速度、分析积冰层高度和厚度、分析低层能见度情况、进行热对流预计。3)根据前面分析在实践报告中说明航路上飞跃积雨云需要的飞行高度层情况,说明开关防冰的飞行高度层情况,进入积雨云中时飞机的颠簸情况分析,飞机进出层状云的飞行高度层情况,飞机起飞和进近时可能遇到风切变的高度层情况,可能发生的热对流时间。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考试试题汇编——气象预报员试题

Part 1 空管知识 删除:1.7、1.14、1.28、1.31、1.33、1.35、1.38、1.68、1.78、1.80、1.94、1.107共12题; 勘误:1.100、1.136两处。 删除: 1.7 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 A、一、二次监视雷达 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 D、气象雷达 答案:A 1.14☆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中的云高指()。 A、9000米以下遮蔽半个以上天空的最低云层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B、6000米以下遮蔽半个以上天空的最低云层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C、3000米以下遮蔽半个以上天空的最低云层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D、5000米以下遮蔽半个以上天空的最低云层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答案:B 1.28△参加专机工作的民航气象人员,必须选派政治坚定、思想作风好,责任心强,并具有经()签署的本专业技术执照。 A、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B、民航地区管理局 C、民航局 D、气象中心 答案:C 1.31☆航空站区域内,高度层配备规定为、无论航向如何,每隔()米为一个高度层,()米以上,每隔()为一个高度层。 A、300、8400、600 B、400、6000、800 C、300、7000、600 D、400、7000、800

答案:A 1.33△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区域按管制高度划分为()管制和()管制区。 A、高空,中低空 B、中高空,中低空 C、中高空,低空 D、高空,低空 答案:A 1.35专机飞行,起降机场、备降机场于飞行前一天发布有效时间为24小时的航站天气预报要增加()组的预报,飞行当日不迟于起飞前()小时发布航站天气预报。 A、温度,2.5 B、湿度、2 C、相对湿度,3 D、温度,1.5 答案:A 1.38天气形势预报是对()。 A、气象要素未来变化的预报 B、气压系统未来位置的预报 C、降水的预报 D、风力的预报 答案:B 1.68△在专机飞行期间,要密切监视机场、航路天气演变情况,出现或预期出现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时,有关气象服务机构及时发布订正预报和重要天气情报,发往()。 A、民航北京飞行气象情报收集中心 B、民航地区气象中心 C、起降机场和备降机场 D、以上全对 答案:D 1.78△农业作业飞行的最低天气标准,平原地区是()。 A、云高不低于100米,能见度不小于3公里 B、云高不低于150米,能见度不小于5公里

中国气象局_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为规范公众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依照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2.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3.本规定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灰霾、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十六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文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各级气象台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4.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是根据目前的预报能力确定的。随着预报能力的提高,需要滚动修正。 二、热带气旋预报等级用语 分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五级。 1.消息:编号热带气旋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预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发布预报。 3.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4.紧急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5.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关于预警信号的规定,详见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附件2),下同。 —1 —

航空气象预报编报题

预报岗见习预报员放单考核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大范围的烟或雾致使能见度达到( )时,应在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标注其存在。 A、小于10公里 B、小于5公里 C、小于6公里 2、雾(FG)是指能见度( )。 A、< 800米 B、> 1000米 C、< 1000米 3、24小时的机场预报FT,发布时间不迟于预报有效起始时间前( ),不早于预报有效起始时间前( ),昀好不早于预报有效起始时间前( )。 A、2小时,4小时,2小时 B、2小时10分钟,6小时,2小时 C、1小时50分,4小时,3小时 D、2小时10分钟,6小时,3小时 4、预报地点近地面层(一般指地面到850百帕)湿度大,且比湿随高度(),有利于平流雾的生成和维持。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5、一般来说,平流云转化成雾,多出现在低层的气温()相对湿度增大或比湿随高度增加 和风速减小的情况下。 A、直减率增大 B、直减率减小 C、直减率不变 6、形成烟幕,不仅要有烟源,而且还要有适合的天气条件即()。 A、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高空相应的风向风速 B、高度较低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 C、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 7、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预报辐射雾的形成就是预报()。 A、未来昀低温度 B、未来昀低露点 C、未来昀低温度和昀低露点 8、在北方冬季积雪面经常出现辐射雾,这是因为(),因而使积雪面上空气发生强烈的降温。 A、积雪面上水汽凝结和凝华作用 B、积雪面容易被太阳照射蒸发 C、积雪的热传导能力小,而辐射冷却强 9、辐射雾是指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晴朗的夜间,有强烈的地面有效辐射 B、近地面气层水汽含量充沛,有稳定的温度层 结 C、低层有微风和一定强度的湍流 D、以上全对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考试试题汇编

前言 本试题汇编主要参考书籍有: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R2)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6-R1) 《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AP-117-TM-2012-01) 《民用航空飞行气象情报发布与交换办法》(AP-117-TM-01R1) 第一部分术语和定义 删除: 1.15 中指点标台 答案:即中间信标机台。它是垂直向上发射倒圆锥形的定向电波的电台。 1.20* 无方向信标(NDB) 答案:又称不定向无线电信标。这种导航系统是一种对载频进行振幅调制的不定向发射的无线电信标。 1.21* 仪表着陆系统(ILS) 答案:仪表着陆系统是对于准备进场着陆的飞机提供进场方位(跑道的延长方向)、下滑角和从某一定点到着陆点的距离等三种情报的三个无线电设备的总称。 1.22* 进场灯 答案:进场灯是为了给准备着陆的飞机指示进场路径而设在进场区域内的灯光。 1.23* 进场角度指示灯 答案:进场角度指示灯是为了给准备着陆的飞机指示进场角度是否正确用的。1.27 巡航高度层 答案:以特定气压1013.25hPa 为基准的等压面,各面之间具有特定气压差距1.38*进近管制室 答案:为了向在一个或多个机场进场或离场的管制飞行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而设定的单位。 1.41Δ世界区域预报中心(WAFC) 答案:指定编制和提供全球的数字式高空预报给地区区域预报中心的气象中心。 1.42Δ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 答案:各个世界区域预报中心和地区区域预报中心使用统一标准的形式,提供航空气象航路预报的世界范围的系统。 1.52 孤立障碍物 答案: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大于或等于30米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小于或等于22.5o的障碍物。

气象服务分类术语

1 引言 本标准从2006年3月开始编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从事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预报服务等方面专家意见,并经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组织专家审查会审查通过后,于2011年12月30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气象服务用语、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 标准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2.1 标准编制的目的 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与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以及公众日常生活等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各级气象部门及有关行业台站把气象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气象服务工作,不断扩展和延伸服务面,服务对象涉及党政部门、广大公众以及工业、农业、交通、林业、牧业、水利、环保、电力等各行各业。由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服务需求,使气象服务种类随之不断增多,为规范气象部门和涉及相应气象业务的其他行业部门的气象服务类别,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特制定本标准供参照使用。 2.2 标准编制的基本依据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1年1月由马鹤年主编的《气象服务学基础》、2004年1月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2008年9月26日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主报告《坚持需求牵引,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2009年2月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中国气象局有关业务文件及相关文献资料。 3 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统一和规范目前我国开展的气象服务类别,使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客观、科学、合理的总结和分析、归纳,对目前气象工作中较为规范的气象服务种类进行了阐述和定义,注重每一条款的科学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