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_克劳迪奥·博里奥_比较71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_克劳迪奥·博里奥_比较71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_克劳迪奥·博里奥_比较71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_克劳迪奥·博里奥_比较71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

来源于《比较》2014年第2期出版日期 2014年04月08日

出版日期 2014-04-08

本文见《比较》2014年第2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相关报道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稳定

“马上”宏观经济展望

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演变

屈宏斌: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

姚景源: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较好

问道第十期刘明康解读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

中国改革读书会:吴敬琏从“钱荒”谈宏观经济

央行调查:六成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正常

曹远征:对宏观经济的三个疑问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再思考

克劳迪奥·博里奥

引言

(①本文根据为宏观经济建模研讨会准备的大会演讲“危机后的货币政策”修改而成,本次会议于2012年9月13—14日在华沙举行,会议由波兰国家银行

主办。我想要感谢Carlo Cottarelli、Piti Disyatat、Leonardo Gambacorta、Craig Hakkio、Otmar Issing、Enisse Kharroubi、Anton Korinek、David Laidler、Robert Pringle、Vlad Sushko、Nikola Tarashev、Kostas Tsatsaronis、Michael Woodford 和Mark Wynne给予的有益评论和Magdalena Erdem出色的统计协助。这里表达的是我本人的观点,并不代表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

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积累起来的。我们今天并不必然比昨天知道得多,虽然大家都不希望如此。所谓的“教训”被汲取、忘却,又被再度汲取和忘却。一些概念高调登场,不久又被人遗忘,或许还会东山再起。原因在于经济环境在变化,有时变化缓慢而深刻,有时又突然而剧烈;另外的原因是,经济学这门学科本身也不能避免涨跌起伏的现象。实际上,生活莫不如是。

金融周期的概念,以及它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也不例外。这一概念,或者至少继金融繁荣之后跟随着金融崩溃的说法,实际上早于更常见和更有影响力的商业周期概念(例如,Zarnowits,1992;Laidler,1999;Besomi,2006)。但这一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被人遗忘。它只是或多或少地在非主流经济学家中得到讨论(例如,Minsky,1982;Kindleberger,2000)。说实在的,金融因素基本上从宏观经济学家的视野中迅速消失了。金融实质上被看作是一层“面纱”,在试图理解商业波动时几乎可以直接忽视(例如,Woodford,2003)。即使加以考虑,它也最多是加强了经济冲击影响的持续性,稍微延缓了经济体系向其稳定状态的自然回归(例如,Bernanke et al.,1999)。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的变化是何其大!新世纪头十年后期,金融危机吞噬了成熟经济体,引发了很多深思。经济学家现在力图将金融因素融入标准的宏观经济学模型。然而,主要的实际上也是唯一的策略是保守的策略,即将更多的所谓金融“摩擦”嫁接到实际上完善成熟的均衡宏观经济学模型上,这些模型以

真实商业周期为基础,并扩展到包括名义刚性。这一策略严格地建立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范式的基础上。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我们过去十余年对金融周期的认识,以便认清未来最有希望的前进方向。文中大量引用我们在国际清算银行开展的研究工作,因为理解金融和商业波动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该机构分析和政策工作的首要方向。作为一项成果,本文提供了有关这些问题的一个非常特别和个人化的视角,仅仅是众多观察之一,换言之,本文并不打算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的核心主题是没有金融周期的宏观经济学就像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在迄今已至少持续了三十年的环境中,正像“二战”前持续的环境一样,不理解金融周期,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商业波动及其政策挑战。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建模策略,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些调整中的一部分已经在进行,一部分仍处在初期阶段,还有一部分几乎还没有得到考虑。

全文包括三个主题。考虑中期!金融周期比传统商业周期长得多。考虑货币!正确建立金融周期的模型,而不是肤浅地简单模拟其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认识经济体系的基本货币属性:金融系统并不只是分配购买力,它还产生购买力,并且它有自身的生命周期。考虑全球化!全球经济及其金融、产品和要素市场高度关联。理解经济发展及其挑战要求自上而下的方法和历史视角,其中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周期在交互作用,有时同步,有时异速并处于不同阶段。

第1节定义了金融周期,指出其核心的经验特征。第2节就建立金融周期模型所需的元素提出一些设想。最后一节探讨政策含义,然后讨论如何处理繁荣和随之而来的崩溃;此节的焦点是崩溃,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探讨得最不充分、也更具争议的领域。

1.金融周期:核心的典型特征

金融周期的定义没有共识。下文中,该术语是指价值和风险认知与对待风险和金融约束的态度之间自我加强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会加大经济波动,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困境和经济失调。这一分析性的定义与日益流行的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概念紧密联系(例如,Borio et al.,2001;Danielsson et al,2004;Kashyap and Stein,2004;Brunnermeier et al.,2009;Adrian and Shin.,2010)。这一定义也是为了密切贴近宏观经济和政策制定,从而聚焦于商业波动和金融危机。

下一个问题是在经验研究中,如何最大可能地接近这样定义的金融周期。下面逐一考虑一些变量,以期能够最好地刻画金融周期及其与商业周期的关系、与金融危机的联系、对金融困境具有实时预测效果的内容,以及金融周期对政策体系的依赖。

1.1特征1:它可以简洁地用信贷和地产价格来描述

不难发现,对金融周期最简洁的描述是信贷和地产价格(Drehmann et al,2012)。这些变量通常在中长期相关性很高,并共同变化,尤其是其低频成分,体现了信贷在建设融资和地产购买中的重要性。而且,这两个序列的波动性由低频成分主导。相比而言,股票价格就不同。它与前两个序列的相关性就低得多。并且股价变动主要集中在相对高频的数据中。

了解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没有说明什么是重要的。毫无疑问,可以用其他方法描述金融周期。其中一端,和目前的许多研究一样,人们可以只考虑信贷,即信贷周期(例如,Aikman et al.,2010;Schularick and Taylor,2009;Jorda et al.,2011;Dell’Arriccia et al.,2012)。另一端,人们可以从统计上组合各种金融价格和数量变量,从而提取其共同成分(例如,English et al.,2005;Ng,2011;Hatzius et al.,2011)。这些变量有利率、风险溢价、违约

率、不良贷款等等。介于这两端之间的研究已经在各种变量中研究了信贷和资产价格各自的行为(例如,Claessens et al.,2011a,2011b)。

虽说如此,在刻画金融周期、商业周期和金融危机之间关系的核心特征时,将信贷和地产价格结合起来似乎是最简洁的办法(见下)。从分析角度看,这是适当复制融资约束(信贷)和价值风险识别(地产价格)之间互相加强的交互作用的最小变量集。从经验角度看,正如有学者(Dell’Arricia et al.,2012)所综述的,论证信贷信息内含的文献不断增长,而地产价格(例如,IMF,2003)单独用以研究商业波动和发生严重宏观经济失调的系统性危机。但正是这两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包含着最丰富的信息(见下)。

1.2特征2:它的频度比传统商业周期低得多

金融周期频度比传统商业周期低得多(Drehmann et al.,2012)。根据传统的测量方法,商业周期频度在1—8年之间:统计滤波模型就在这个区间内试图将GDP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区分开来。相比之下,1960年代以来,根据七大工业国的样本,金融周期的平均长度为16年。

图1取自德雷曼等人的研究(Drehmann et al.,2012),显示了美国的情况。黑线表示金融周期,综合信贷和地产价格得出,使用了目标频度范围在8—30年之间的统计滤波模型。灰线度量的是GDP的商业周期,和通常所做的一样,使用了频度在8年以下的相应滤波模型。显然,金融周期长得多,波动幅度也大得多。如果像哈丁等(Harding and Pagan,2006)定义的那样,基于彭斯等(Burns and Mitchell,1946)的折点方法测量的金融周期长度更长。如中灰色(波峰)和深灰色(波谷)所示,金融周期长度与通过统计滤波模型估计的类似,而且波峰与波谷也与之相当接近。

可能有人会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是构造出来的。使用的滤波模型聚焦于不同的频度。而且科曼和格特勒(Comin and Gertler,2006)已经指出,GDP中的中期波动成分的重要性要超过其短期波动成分。

但是对结果的这种解读是非常误导的(Drehmann et al.,2012)。宏观经济文献中识别的商业周期也是最多8年的短期波动。而且信贷和地产价格联合变动的中期成分要比GDP中的中期成分重要得多,变动幅度也要大得多。并且两个周期的各个阶段也不同。金融周期的收缩阶段持续数年,商业周期衰退一般不超过一年。实际上,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那样,不关注序列的中期变化对政策可能有重要影响。

1.3特征3:波峰后紧跟着金融危机

金融周期的波峰紧跟着系统性银行危机(下面简称“金融危机”)。在上面提到的七大工业国样本中,所有国内产生的金融危机(不是由跨境头寸损失造成的金融危机)发生在或紧跟着金融周期的波峰。而发生时间远离国内金融周期波

峰的金融危机反映了暴露于国外此类周期的头寸损失。典型的例子是最近德国和瑞士的银行体系压力。相反,大多数金融周期波峰与金融危机同时发生。实际上,1985年后仅有三例波峰没有与危机同时发生,但这三例中,金融系统都承受了相当的压力(21世纪初期的德国、2008—2009年的澳大利亚和挪威)。

图2也是取自德雷曼等人的研究(Drehmann et al.,2012),显示了美国和英国的情况。细黑垂直线表示金融危机,从著名的数据库中识别(Laeven and Valencia,2008,2010;Reinhart and Rogoff,2009),并经国家权威部门的专家判断修改。从中可以看到五次危机发生时间非常靠近金融周期波峰。在所有案例中,危机都是在国内产生的。

金融周期与金融危机的紧密联系有助于解释另一条经验法则:与金融周期的收缩阶段重合的衰退特别严重。平均而言,GDP下降幅度比通常高50%(Drehmann et al.,2012)。即使金融危机不爆发,这一定性关系也存在,这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验证,这些研究要么同时考虑了信贷和资产价格(Borio and Lowe,2004),要么只考虑了信贷(例如,Jorda et al.,2011)。(①也见Eichengreen and Mitchener(2004),他们发现信贷和资产价格繁荣导致了大萧条,他们使用和我们(Borio and Lowe,2002)类似的指标。)

1.4特征4:可以帮助实时提前侦测金融困境风险

金融周期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第四个经验特征的基础:有可能相当准确地实时测量金融危机的累积风险。具体而言,最有希望的金融危机领先指标是基于(私人部门)信贷与GDP比率和资产尤其是地产价格相对常态的同时正偏离(或“缺口”)(Borio and Drehmann,2009;Alessi and Detken,2009)。(②如果不得不选择单个变量,那么证据显示信贷是最相关的变量,可参见Borio and Lowe(2002)、Drehmann et al.(2011)以及Schularick and Taylor(2009)。Drehmann and Juselius(2012)发现在一年的时间跨度上,偿债比提供了更可靠的信号。相比之下,信贷缺口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更优,可以更早提供警报。)信贷缺口可以被看作经济中杠杆的近似测量,提供了金融系统损失吸收能力的间接指标;地产价格缺口可以被看作随后价格逆转可能性和幅度的近似测量,价格逆转情况是对损失吸收能力的检验。两个变量的结合相比任何单个孤立变量,以更低的扰动项,提供了更清楚的信号。

图3取自我们的研究(Borio and Drehmann,2009),显示了美国相应领先指标的样本外表现(out of sample performance)。危险区显示为阴影区。图3显示21世纪头十年的中期之前,系统风险累积的具体信号是显然的,信贷缺口和地产价格缺口都进入危险区。并且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各个国家指标的样本外表现也很好。

而且,不断有证据表明金融繁荣期间信贷的跨境头寸一般会超过单纯的国内头寸,尤其是随后紧跟着严重金融压力的那些案例更是如此(Borio et al.,2011;Avdjiev et al.,2012)。这些跨境头寸应该既包括直接头寸——表现为海外银行直接贷款给非金融部门,(①这十分重要,但很少被认识到,通行的货币统计不包括这部分(Borio et al.,2011)。)也包括间接头寸——来自国内银行从海外融资,然后再贷给非金融部门。(②与信贷相关的典型事实的详细描述见Mendoza and Terrones(2008),其中综合了宏观和微观数据,比较了工业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最近的综述见Dell’Arriccia et al. (2012)。)这一情况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一个原因可能只是信贷繁荣时跨境批发融资更容易形成自然

趋势,然后就表现为贷存比上升。(①为什么是这种趋势(Borio and Lowe,2004)?回想一下随着抵押品价值和杠杆率提高,信贷和资产价格繁荣互相加强。结果,信贷趋向于随着资产价格快速增长。相比之下,反向的力作用在货币(存款)和资产价格的关系上。财富增长趋向于提高货币需求(财富效应)。然而,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越高,例如股票和不动产,那么风险偏好也会越高,导致从货币转移至风险更大的资产(替代效应)。这限制了货币需求相对信贷扩张的上升。也可参见Shin(2011),其中强调了非核心(批发)存款的作用。)但是,正如下面要深入讨论的,毫无疑问,影响信贷供给条件的全球化力量也在起作用(例如,Borio and Disyatat,2011;Shin,2011;Bruno and Shin,2011;CGFS,2011)。

图4取自博里奥等人的研究(Borio et al.,2011),列示了这一特征的一些例子,泰国的例子是在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和英国的例子是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之前。图中显示在这些时期中,从直接信贷头寸和间接信贷头寸的增长趋势看,增长快于国内总信贷头寸的增长。无论直接跨境信贷存量头寸(阴影部分)相对于国内的总体头寸大小如何,这都是正确的。

1.5特征5:周期长度和波动幅度取决于政策体制

金融周期的长度和波幅并不必然是恒定的;它们取决于现有政策体制。(①这指出了一个关键点:本文中定义的金融周期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经济的常规特征,不可避免地以特定方式重复发生(也就是说,是一个常规的稳定的过程)。相反,它是一组变量以特定方式响应经济环境及政策的演化趋势。这一周期的关键是繁荣为随后的崩溃奠定了基础或原因。)看起来有三个因素特别重要:金融体制、货币体制和实体经济体制(Borio and Lowe,2002;Borio,2007)。金融自由化降低了融资限制,支持了价值和风险认知、风险态度和融资条件之间自我增强

的交互作用。在稳定、低通胀的环境下,仅仅关注控制近期通胀的货币政策体制认为不需要收紧政策。并且供给侧的重大正面进展,如那些与实体经济全球化相关的进展,为金融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这些进展提高了潜在增长率,因此提高了信贷和资产价格增长的空间,同时也给通胀施加了下行压力,从而限制了货币政策收紧的空间。

经验证据与此分析一致。如图1所示,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周期的长度和波幅已经大幅增加了,那时正是成熟经济体金融自由化的开端(Borio and White,2003)。(②说实在的,金融自由化和信贷繁荣之间的联系在文献中已经讨论得非常充分了,特别是基于新兴市场经济的经验。自1970年代拉美南锥体国家经历的自由化后,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例如,Diaz Alejandro,1985;Balino,1987)。)那时开始建立的货币体制在通胀控制上也更成功。并且从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其他前共产主义国家进入全球贸易系统,金融周期看起来已经变得特别大和特别长。相反,1980年代以前,比如说美国的金融周期和传统的商业周期长度和波幅非常相似(图1的左半部分)。实际上,在德雷曼(2012)所研究的七大经济体中,金融周期的全部样本平均长度是16年;但是对于1998年以后触顶的周期,平均长度接近20年,而相比之下,之前的是11年。

而且,1985年以前在英国只有重要的金融周期导致金融危机,这不是巧合,危机后在1970年代早期进入了金融自由化阶段(竞争和信贷控制)。这也是高通胀期,这意味着金融自由化本身特别容易产生大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在那些可能伴随经济扩张的通胀上升和/或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时期,相比于其后的政策体制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很快要求政策紧缩,以限制金融周期。(①而且,1930年代以前的金本位时期这种金融繁荣和崩溃相当普遍并非巧合。这是自由化金融

体系和能够长期保持价格稳定的货币体制共存之前的时期。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证据见Goodhart and De Largy(1999)、Borio and Lowe(2002)。)

2. 金融周期:分析上的挑战

金融周期的系统化建模应该能够兼容刚才描述的典型事实。这对分析提出了首要的挑战。下面考虑令人满意的模型应该能够复制的三个特征,然后对于为此可能采取的策略作一些推测。

2.1需要建模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金融繁荣不仅发生在金融崩溃之前,而且导致崩溃。繁荣种下了其后崩溃的种子,崩溃是脆弱性在繁荣阶段累积的结果。这一视角与战前流行的关于商业波动的观点接近,它将商业波动看作是让(不规则)周期不可避免的内生力量导致的结果。这很难与今天关于商业波动的主流观点相调和,主流观点可以回溯到弗里希(Frisch,1933),将商业波动看作随机外生冲击的结果,这些冲击通过经济结构内在的传导机制传输至经济体(Borio et al.,2001)。(①商业周期文献的历史综述,特别参见Zarnowits(1992)。当然,除非我们准备内生化所有因素,转向确定性世界,否则冲击将不可避免地起作用。)并且它特别难以与基于真实商业周期传统的方法相调和,在这些方法中,如果没有持续冲击,经济迅速回归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经济行为的持续性由冲击本身的持续性所驱动(例如,Christiano et al.,2005;Smets and Wouters,2003)。不难发现,既然冲击可以被看作对我们的无知而非有知的度量,这一方法不能解释许多经济行为。

第二个特征是存在债务和资本存量的累积(非均衡超额存量)。金融繁荣期间,信贷起到促进作用,期间金融约束的弱化使支出和资产购买得以发生。然后这导致资源错配,主要是资本错配,同时劳动力也错配,看似强劲的经济掩盖资

源错配。然而,当繁荣转向崩溃时,资产价格和现金流下降,债务变成主导变量,同时经济中的个体为了修复其资产负债表而削减支出(例如,Fisher,1932)。类似的,太多资本集中在过度增长部门会阻碍复苏。异质的待业劳动力(labour pool)增加了调整成本。金融危机主要是基本存量问题的症状,反过来它还会使问题加剧。现有模型一般排除了这样的非均衡存量,即使包含这些非均衡存量,也假设它们是外生的,并不把它们看作是之前繁荣的遗产,而把它们当作借款限制的外生突破(Eggertsson and Krugman,2012)。

第三个特征是潜在产出作为非通胀产出和作为可持续产出的区别(Borio et al.,2012)。当前的思想暗含或明确认为在其他条件一样的前提下,潜在产出不会引起通胀压力(Okun,1962;Woodford,2003;Congdon,2008;Svensson,2011a)。接着,人们把可持续性看作是潜在产出的一个核心特征:如果经济实现潜在产出,在没有外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可以无限期地停留在那里。为明确起见,潜在产出的具体定义依赖于模型。相比于传统宏观经济方法中的变量,DSGE 模型中的变量波动性大得多(Mishkin,2007;Basu and Fernald,2009)。虽说如此,通胀一般被看作是传达实际和潜在产出之间差距(即“产出缺口”)的那个变量,出现在不同版本的菲利普斯曲线上。这反映了潜在产出和相应产出缺口在实践中的测量方法。除了只基于产出序列本身的纯统计模型,绝大多数方法依赖通胀传达的信息(Boone,2000;Kiley,2010)。然而,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很可能因为金融失调的积累和它们掩盖的实体经济的扭曲,结果通胀保持稳定,而产出却不可持续。表面上看,可持续产出和非通胀产出并不必然一致。

这在实践中可能非常不同。图5取自我们(2012)之前的研究,画出了美国和西班牙产出缺口的三个不同度量:一个传统度量基于Hodrick Prescott 滤波(简称HP滤波)模型,一个度量来自OECD的全要素生产函数法,一个利用信

贷和资产价格变化信息调整的HP滤波模型。生产函数法依赖通胀信息:非加速通胀失业率(NAIRU)的估计有助于确定潜在产出。这些估计基于金融周期的信息,金融周期综合了信贷增长率和地产价格,以识别金融繁荣和崩溃,并且能够更准确地刻画产出的周期成分。所有估计使用全样本观察值(它们来自双向滤波模型)。图5清楚地显示,特别是在21世纪头十年,相比于另两个指标,经信贷调整后的产出缺口所反映的产出显著高于潜在产出。相比之下,1980年代中期以前,对美国的不同估计相互之间非常接近,这和那时温和得多的金融周期是一致的。

而且,如果估计基于实时信息,也就是说,如果滤波模型只是单向的,那么上述差别还要大得多。(①即使允许数据修改,结果差别也不大,见Borio et al.(2012)。)例如,图6显示,虽然基于金融周期的估计显示21世纪头十年的金融繁荣期间产出显著高于潜在产出,但是它们的实时HP滤波模型估计结果完全没有表现出这一点。而且,特别是在美国,对于基于金融周期的估计,实时结果和全样本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这又和单纯基于HP滤波模型或生产函数法的估计结果形成鲜明对比。这对政策来说是关键的:时间的流逝本身不会重写历史——这是传统产出缺口法众所周知的主要缺点。

2.2怎么做?

(②对相关文献更综合的讨论和引用见Borio(2011a),更技术化的处理见Gertler and Kiyotaki(2010)。可以解释相应顺周期性的风险度量和激励的限制范围的讨论,例如见Borio et al.(2001)。最近对激励问题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处理,见Rajan(2005)。)

我们并不非常清楚如何更好地将刚才描述的三个关键特征纳入模型。即使这样,也还是可以给出一些初步的建议。在不同程度上,它们有助于刻画时期内和时期间的协调失灵,毫无疑问,这些失灵处于金融和商业周期的核心。(③对那些偏好从微观基础推导宏观经济模型的人而言,这不可避免地要求抛弃代表性个体范式。为了包含信贷摩擦之类的特征,假设异质个体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例如见Gertler and Kiyotaki(2010)。)

第一步可以抛弃模型一致(“理性”)预期。对金融失衡的累积和调整建模的同时,保留经济个体对经济有完全理解的假设是可能的但是人为的。(①例如,见Christiano et al.(2008)采用的有趣方法,更近期的,见Boissay et al.(2012)、He and Krishnamurthy (2012)、Brunnermeier and Yannikov(2012)。

更一般的,不假设与模型不一致的预期,就容易建立协调失灵模型。)根本上不完全的异质知识是经济过程的核心特点。正如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样,经验证据实在太模糊,使经济个体难以分辨观点的差异。(②沿着这些线索的一个有趣方法见Kurz(1994)的“理性信念”概念。Frydman and Goldberg(2011)也允许不完美信息,所采用的方法与上面讨论的那些“缺口”度量的预测性信息内容一致。最近的综述见Woodford(2012)。)这一根本上的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关键驱动力。

第二步是允许随状态变化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对于风险的态度随经济、财富和资产负债表的状态而变化(例如,Borio and Zhu,2011)。这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实现。即使不假设风险偏好随经济状态变化,经济行为也会出现随状态变化的谨慎和风险承担程度。(③引入随状态变化的有效风险容忍度方法的非技术综述可参见Borio and Zhu(2011),他们讨论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受渠道”,也就是货币政策对风险认知和风险容忍度的影响。最近Bruno and Shin (2011)研究了通过杠杆及风险价值约束起作用的可能机制。经验证据的简短综述见Gambacorta(2009)。)虽然严格说来并不必然,这一假设会通过加强随状态变化的融资限制的效果自然放大金融繁荣和崩溃。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建立金融危机严重失调的模型,更有意义地考虑实际违约将是一个重要的改进(例如,Goodhart and Tsomocos,2011)。

第三步,也许是更基本的一步,就是更深入地刻画我们经济体的货币属性。正如下一小节更详细地讨论的那样,模型应该处理真实货币经济,而不是像有些情况下,把实体经济当作货币经济(例如,Borio and Disyatat,2011)。(①“真实”和“名义”分析的不同,具体可见Schumpeter(1954)和Kohn(1986)。)金融合约采用名义值,而不是实际值。更重要的是,银行系统不仅或有效或低效

地将实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它还产生(名义)购买力。存款并不是贷款形成之前的资源禀赋;正是贷款产生了存款。货币不是“摩擦消耗”而是超越物物交易必不可少的成分。虽然购买力的产生好像经济机器的原油,但在这过程中,它和之前的一些因素相结合时,可以打开通向不稳定的大门。利用更好的货币经济表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信贷逐渐失控、价值和风险识别弱化时实体经济中产生的总失调和部门失调。(②建立在Wichsell(1898)工作的基础上,这样的扭曲在von Mises(1912)和Hayek(1933)这样的经济学家的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只有那时才可能完全理解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很可能,这将要求我们抛弃对均衡概念的严重依赖和商业波动的分析方法,重新发现,例如维克赛尔(Wichsell,1898)所强调的非均衡分析的优点(Borio and Disyatat,2011)。(③一些分析确实考虑按名义量签订的合同(例如,Diamond and Rajan,2006)。而且,将货币看作基本要素、改善了物物交换的文献不断增长;非技术性综述见Williamson and Wrigh(2010)。虽说如此,这些方法并没有探讨与信贷创造相联系的购买力生成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非均衡的各种扭曲。)

2.3货币经济的重要性:一个例子

值得考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使用更好的货币经济模型的重要性:主流观点认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这可称为“储蓄过剩”论。不难看出,这是适合“实体”经济的研究范式在货币经济上的不当应用(Borio and Disyatat,2011)。

根据这个“储蓄过剩”论,全球经常账户顺差,尤其是在亚洲,从两个途径导致了金融危机。首先,这些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及相应的资本净流出,为处在危机震中的赤字国家,首先是美国的金融繁荣提供了融资。第二,那些经常账

户顺差中反映的超过投资的事前超额储蓄对世界利率产生下行压力,尤其是大多数顺差投向了美元资产。然后,这助长了信贷繁荣和风险偏好,从而埋下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隐患。

这一论点的核心反对意见是它显然混淆了“融资”和“储蓄”,这两个概念在非货币经济中才是一致的。融资是总现金流概念,代表可获得的以广为接受的清算媒介(货币)为形式的购买力,包括通过借贷获得。储蓄,正如国民账户中定义的那样,只是没有消费掉的收入(产出)。支出需要融资,而不是储蓄。“储蓄墙”(wall of saving)的说法实际上是误导性的:储蓄更像总支出的一个“漏洞”,这个漏洞为投资创造了空间。例如,在一个没有投资的经济体中,根据定义,储蓄也是零。而另一方面经济可能需要许多融资,例如那些需要填充销售收入和要素投入支出之间缺口的融资。实际上,储蓄和信贷之间的联系非常弱。例如,我们先前看到金融繁荣期间信贷GDP比率缺口倾向于大幅上升。这意味着信贷存量的净变化大幅超过收入,从而超过储蓄更多,因为储蓄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

具体应用到“储蓄过剩”论,反映为如下两类批评:一类是关于国别(identities),另一类是关于行为关系。

关于国别的批评认为给信贷繁荣提供融资的是总资本流动,而不是净资本流动。实际上,美国信贷繁荣大部分来自国内融资(图4)。但从外部融资来看,资金大部分来自经常账户赤字国(英国)或顺差国(欧元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是那里的银行面临严重的金融压力。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融资从美国返回(He and McCauley,2012)。更一般地说,金融危机反映了借贷模式的瓦解和融资渠道的断裂,而储蓄和投资流动则基本不产生影响。(①与这一观点相一致,Jorda et al.(2011)发现经常账户赤字对通过信贷繁荣预测银行危机没有

帮助。实际上,正如Borio and Disyatat(2011)所说,历史上导致银行危机的一些最具破坏性的信贷繁荣发生在顺差国,包括大萧条前的美国和1980年代的日本。作为对比,当国内支出超过产出时,信贷和资产价格繁荣毫无疑问倾向于与经常账户恶化相伴。)

关于行为关系的批评认为,事先储蓄和投资的余额最好被看作是影响自然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②从国际视角看,著名的Metzler(1960)图,假定实际世界利率使全球储蓄供给与全球投资需求相等,或者更现代的表达见Caballero、Farhi and Gourinchas(2008),这些是纯实际分析应用于事实上的货币经济的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模型中,在建模时,储蓄和融资没有区别。)经济学的一个长期传统基本把市场利率看作是货币现象,反映央行设定的政策利率与未来政策利率和风险溢价之间的互动,受到金融资产的相对供给、风险识别和偏好的影响。(①这一主题的各种变化见Tobin(1961)、Cochrane(2001)和Hordahl et al.(2006)。)相比之下,自然利率是由实体因素决定的观察不到的均衡概念。就像其他资产价格一样,没有理由认为市场利率不会长期偏离其

经济周期理论文献简述

经济周期理论文献简述 经济周期理论在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不断得到突破和发展。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不断更迭着,扮演着“一代王朝”的命运角色。“经济大气候”,即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现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仅l9世纪中叶至二战前这段时间,两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数十种经济周期理论。每一种经济周期理论都是以前一种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对实际经济周期的解释出现了功能障碍后兴起。而2O世纪8O年代后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和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是关于实际的理论预警,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解释了97金融危机和近年备受瞩目的次贷危机。 一、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理论的解释功能 (一)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无危机沦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在工业革命初期,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虔诚地相信资本丰义足最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在“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市场出清和充分竞争等隐含假定下,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因此而得出结论是储蓄会全部用于投资(I=S),产出和就业仅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即使可能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危机,但从长期看来绝对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危机。萨伊和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政策主张宣扬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大力发展起着理论基础,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的经济干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无危机论给市场经济以肯定的自发运行、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早期,无危机理论赋予其活力和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萨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萨伊定律时,资本主义经济中还没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正统主流思想——无危机论,即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幻想在3O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破灭了。此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现象并且在理论上提不出任何的政策见解。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是从心理因素角度来论证它。心理因素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的资本边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金融市场》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金融市场》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金融市场》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io分。每小题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 按()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A. 交易范围 B.交易方式 C.定价方式 D.交易对象 2. 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功能不包括()o A.分配功能 B.财富功能 C.调节功能D.反映功能 3. ()是证券市场上数量最多、最为活跃的经纪人。 A.佣金经纪人 B.居间经纪人 C.专家经纪人 D.证券自营商 4. 回购协议中所交易的证券主要是()o A.银行债券 B.企业债券 C.政府债券 D.金融债券 5. 金融市场的客体是指()o A.交易者 B.交易对象 C.金融中介机构 D.金融市场价格 6. 股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达成交易的市场称为()。 A.场内交易市场 B.柜台市场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7. 下列()不是影响债券基金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A.利率变动 B.汇率变动 C.股价变动 D.债信变动 8. 以()为主体形成的外汇供求,已成为决定市场汇率的主要力量。 A.各国中央银行 B.外汇银行 C.外汇经纪商 D.跨国公司 9. 财

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的保险。 A.保险价值 B.保险责任 C.保险风险 D.保险标的 10. 票据是一种无因债权证券,这里的“因”是指()。 A.产生票据权利义务关系的原因 B. 票据产生的原因 C. 票据转让的原因 D. 发行票据在法律上无效或有瑕疵的原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1. 在经济体系中运作的市场基本类型有()o A.要素市场 B.服务市场 C.产品市场 D.金融市场 E. 劳动力市场 12. ()都是不需要经纪人的市场。 A.公开市场 B.议价市场 C.店头市场 D.第四市场 E.次级市场 13. 一般来说,在金融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为()o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投资信托公司 D.养老金基金 E.保险公司 14. 票据具有如下特征()o A.有因债权证券 B.设权证券 C.要式证券 D.返还证券 E.流通证券 15. 优先股同普通股相比,其优先权体现在()o A.公司盈余优先分配权 B.优先认购新股权 C.剩余财产优先请求权 D.新股优先转让权 E.企业经营管理优先参与权 16. 债券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主要由哪些风险形式构成?() A.利率风险 B.购买力风险 C.信用风险 D.税收风险 E.政策风险 17. 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o A.经济增长 B.利率 C.股息、红利 D.物价 E.汇率 18. 一般而言,按照基础工具种类的不同,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 A.股权式衍生工具 B.债权式衍生工具 C.货币衍生工具 D.利率衍生工具 E.汇率衍生工具 19. 远期合约的缺点主要有()o A.

美国1929与2008金融危机比较

美国1929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比较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正如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大规模的危机。两次危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危机发生的状况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二者必存相通之处,它们都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尚未演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的经济危机,但危机的规模、危机波及的范围、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都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危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1923--1930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额翻了4倍,1925--1929年间股价翻了近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方面,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在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人出现,房贷公司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引发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两次危机背景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二、危机发生的状况比较 1两次危机发生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它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萧条。造成社会中下层的恐慌。由于其表现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萧条”和“大恐慌”。在整个危机中,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6.2%,贸易总额下降了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 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外生经 济周期理论 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种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有: ①创新周期理论(代表人物熊彼特) 由于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的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这就引起经济衰退,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出现了投机活动,于是出现了第二次浪潮。但是在第二次浪潮中有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映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创新的出现。 ②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③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④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如选举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 ⑤还有用战争、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解释经济周期的。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金融市场学期末复习卷子答案

《金融市场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名词 金融衍生工具债券基金证券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股票行市银行承兑汇票普通股债券现值投资基金远期外汇交易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看涨期权看跌期权远期升水套期保值交易 1、同业拆借市场的支付工具有(本票),(支票),(承兑汇票),(同业债券),(转贴现),(资金拆借)。 2、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风险性),(流动性),(虚拟性),(定价的高科技性)的特点。 3、套利有(抛补套利),(非抛补套利)两种形式 4、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券性),(股票性),(期权性)三大基本特征 5、股票有几种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 6、(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二、单项选择题 1.按(?D )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A.交易范围B.交易方式C.定价方式D.交易对象 2.( B )是货币市场区别于其它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A.市场交易频繁B.市场交易量大C.市场交易灵活D.市场交易对象固定 3.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功能不包括( B )。 A.分配功能B.财富功能C.调节功能 D.反映功能4.( A )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其交易活动不是在特定的场所中集中开展,而是通过电信网络形式完成。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外汇市场D.保险市场5.(C )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主体。 A.政府B.家庭C.企业D.机构投资者6.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活动领域( B )。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外汇市场D.黄金市场7.(B )成为经济中最主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A.投资银行B.保险公司 C.投资信托公司 D.养老金基金8.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当中,多将( D )放在首位。 A.期限性B.盈利性C.流动性D.安全性9.( A )是证券市场上数量最多、最为活跃的经纪人。 A佣金经纪人 B.居间经纪人C.专家经纪人 D.证券自营商10.( C )货币市场上最敏感的“晴雨表”。 A.官方利率B.市场利率 C.拆借利率D.再贴现率11.一般来说,( C )出票人就是付款人。 A.商业汇票B.银行汇票C.本票D.支票12.( B )指那些规模庞大、经营良好、收益丰厚的大公司发行的股票。 A.资产股B.蓝筹股C.成长股 D.收入股 13.下列哪种有价证券的风险性最高( A )。 A.普通股B.优先股C.企业债券 D.基金证券14.基金证券体现当事人之间的( C ) A.产权关系B.债权关系C.信托关系D.保证关系15.下列哪种金融衍生工具赋予持有人的实质是一种权利( B )A.金融期货B.金融期权C.金融互换D.金融远期 16、回购协议中所交易的证券主要是( C )。 A.银行债券 B.企业债券 C.政府债券 D.金融债券 17、( A )是四种存单中最重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它由美国国内银行发行。 A.国内存单B.欧洲美元存单C.扬基存单D.储蓄机构存单18、最早开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银行是( B )。 A.美洲银行 B.花旗银行 C.汇丰银行D.摩根银行 19、下列存单中,利率较高的是( C )。 A.国内存单B.欧洲美元存单C.扬基存单D.储蓄机构存单20.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较多采用的债券全额包销方式为(C )。 A.协议包销B.俱乐部包销 C.银团包销 D.委托包销21.决定债券内在价值(现值)的主要变量不包括( D )。A.债券的期值B.债券的待偿期C.市场收益 D.债券的面值22.利率预期假说与市场分割假说的根本分歧在( C )。A.市场是否是完全竞争的 B.投资者是否是理性的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Financi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编辑]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概述 金融体系显著影响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的开创性研究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后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并建立了一般理论框架。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法国中央银行专家组将金融经济周期作了如下定义,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度量的经济实质性、持续性波动。因此,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 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然而,历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证明,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1890年,巴林危机不但令阿根廷陷身囹圄,而且波及奥地利和土耳其;1914年,美国的金融恐慌导致经济衰退;1931年,中欧货币危机波及全世界,并引发大规模国际债务违约;发生在1980年前后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使拉美经济增长在随后十几年里持续萎靡;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再现了拉美债务危机的阴影;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消极效应至今犹忆。金融因素决定着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国际游资、汇率和货币危机、外债清偿问题等无不对经济周期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改变了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现代金融周期表现出与真实经济周期、古典经济周期完全不同的特征事实,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放大和加速作用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传统周期理论已无法解释短期经济剧烈波动的现象。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一代理问题切人,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凸显其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主流理论地位。 [编辑]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

金融市场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一 一混合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 银行汇票是指()。 A.行收受的汇标 B.银行承总的汇票 C.行签发的汇票 D.行贴现的汇票 E.商业承兑汇票 2. 股票的未来收益的现值是( ). A.票面价值 B.账面价值 C.清算价值 D.内在价值 E. 3. 下列属于适用于公路、桥梁、码头、电厂等基础设施类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的方法是()。 A.市盈率定价法 B.资产净值法 C.现金流量折现法 D.市场竞价法 E.牌板定价法 4. 在下列竞价原则中,首要的原则是()。 A.时间优先原则 B.市价优先原则 C.价格优先原则 D.客户优先 E.限价优先 5. 地方政府债券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公司债相比,二者的区别是()。 A.发行者B.偿还担保 C.免税D.发行方式 E.发行主体 6. 影响黄金价格的经济因素( ) A.是美元汇率趋势 B.是通货膨胀 C.是利率水平 D.是石油价格的变化 E.是黄金共求数量的变化及工业需求 7. 技术分析的优越性( ) A.可以确定金融工具的最佳买卖时机; B.技术图形和技术指标数值易于获得; C.技术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信赖的; D.是一种理性分析并具有连续性; E.以上观点都不正确 8. MACD的优点(). A.自动定义目前市场趋势向上或向下,避免逆势操作潜伏风险。 B.在认定主要趋势后制定入市策略避免无谓的入市次数。 C.若错反熊市当牛市,损失亦会受到控制而不致葬身牛腹。 D.无法在升势之最高点发出出货讯号及无法在跌势最低点发出入货讯号,即讯号来得慢些。 E.入市次数减到最小将失掉最佳赚钱机会。 9. 下列属于操纵市场行情的行为()。 A.虚买虚卖; B.联联手操纵; C.连续交易; D.散布、制造虚假信息; E.个人联合买卖某一证券。 10.有关外汇市场管理,正确的是()。 A.分为对外汇市场上参与者管理和对交易对象的管理;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

2.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理论包括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起因、作用机理与机制、作用周期性、作用形式、影响范围、治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2.1.1外生论 外生论强调经济体系外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系统要素发生相应变化,经济体制外生因素,如天体运行、气候变化、政治选举等的周期性,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质。 外生论包括三种理论学说。一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W·S 杰文斯主张的太阳黑子周期理论。他经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的周期与太阳黑子的周期很吻合,从而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经济周期。作为最早的经济周期理论,它对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影响,也因此有的学者把外生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认为是“太阳黑子”因素型经济波动1。 二是诺德豪斯(Nordhaus 1975)主张的政治周期说。他建立了政府行为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的机会主义模型。模型假设行为人包括政治党派和投票人两类人,他们的目标不一样。政治党派力图使再次当选的预期值最大化,它利用短期内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其制定政策的基础,其政策的制定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全部投票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希望通过投票使其效用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假设投票人不知道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菲利普斯关系,投票人只根据其达到预期与否来评估执政党的政治能力,即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能力2。这种特殊的经济周期形成机制被很多党派与组织所利用,因此为理性的选民所不齿。同时这个理论也受到理性预期学派的攻击,因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学者认为所有公开的或者精确预期的政策干预都会失败,政府不会这样来影响经济,即使它打算这样做(Michael P·Niemira 1994)。 1. Michael P·Niemira , Philip A·Klein著,邱东等译,《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1998,P52; 2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03,P244;

金融市场学考试必过期末重修重点

金融市场学 1.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差别:不至于是否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而主要在于中介机构的特征的差异。在直接金融市场上也有金融中介机构,只不过这类公司与银行不同,它不是资金的中介,而大多是信息中介和服务中介。 3.离岸金融市场:是非居民间从事国际金融交易的市场。资金来源于所在国的非居民或来自于国外的外币资金。所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管制。 4.金融市场功能: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5.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和到国际性的股票市场上直接募资进行。国际债券市场分为:一种是各发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发行的以本地货币计值的外汇债券,另一种是离岸债券市场,即欧洲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多种货币计值的债券。它是以政府名义在国外发行的以欧洲第三国计值的债券,但不受本国法规的约束,其发行地也不一定局限于欧洲。 6.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确立。 7.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种关键利率,一些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和参照物。 8.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9.回购协议中证券的交付一般不采用实物交付的方式,是在期限较短的回购协议中。 10.回购协议的利率水平是参照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而确定的。 11.明确买断式的功能以融资为主。 12.销售渠道。尽管在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商业票据的交易商和直接发行者可在到期之前兑现,但商业票据的二级市场并不活跃。主要是因为商业票据的期限非常之短,购买者一般都计划持有到期。另一个原因是商业票据是高度异质性的票据,不同经济单位发行的商业票据在期限,面额和利率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交易难以活跃。 13.初级市场:出票和承兑。 14.二级市场:背书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1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同:1.定期存款记名,不可流通转让,而大额定期存单则是不记名的,可以流通转让。2.定期存款金额不固定,可大可小,而可转让定期存单金额较大,在美国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CDs 面额最少为10万美元,二级市场上交易单位为100万美元,但向个人投资者发行CDs面额最少为100美元。在香港最小面额为10万港元。3.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既有固定,也有浮动,且一般来说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高。 4.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时要损失一部分利息。可转让存单不能提前支取,但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 1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般属于开放型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其他投资于股票等证券的开放型基金不同,其购买或赎回价格所依据的净资产值是不变的,衡量该类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就是其投资收益率。 17.信用交易又称证券买者或卖者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证券买卖。信用交易可以分为信用买进交易和信用卖出交易。 18.信用买进交易又称为保证金购买,指对市场行情看涨的投资者交付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由经纪人垫付其余价款,为他买进指定证券。如果未来该证券价格下跌,客户遭受损失而使保证金低于维持保证金的水平时,经纪人会向客户发出追缴保证金通知。 19.收入资本化法认为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根据资产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是否一致,可以判断该资产是否被低估或高估,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体经济运行的 化条件下,通过金融创新使资本脱离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自由买卖,从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现代市场经济 实体经济而独立运动的经济形态。具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同时发展、 体而言,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场。有价证券的市场化能引导资金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虚拟经 主要依托、与虚拟资本的运动密切相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可进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实体 关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的本质是资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四个阶经济快速发展,提高资金利用率,对 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是脱离实体经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 济的虚拟资本,以增值为目的的价值可以跨国进行交易,在国际范围内引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和优化社会资源配 形态的独立化运动。导资金向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虚拟经济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大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形但是,虚拟经济是把“双刃剑”, 新词语,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隐藏 务借贷行为,也就是闲置货币的资本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着导致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即如果虚 化,即人们将手中的闲置资本变成了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这是虚拟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阶段和水平,虚拟经济的优点便不能 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也日益增大。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不得到有效发挥,相反,不利影响会放大。 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断推进,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因此,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挥促进 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自由化程度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度发展、缺 转贷出去生息,或者人们用手中的闲的发展,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流动乏管理的虚拟经济会对实体经济产生 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生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规严重的负面影响。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模不断增大。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第一,虚拟经济的发展会挤占实 用于生产、流通等实际经济活动的人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其规模还会继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在虚拟经济高速 们的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际经济续膨胀。发展阶段,金融投资收益大大高于实 活动的人们的手中,并将分散的资金体经济投资收益。在高投资回报预期 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一、虚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其实质和根源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逻辑,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严重过利、资本的逐利本性引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造成投机过度从而失控、爆发危机。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文中本人将重点阐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并就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产品库存增加;第三产业一些行业出现困难;股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明显 中国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是必然趋势。—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贸易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造成美周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中美贸易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美国人不消费对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以低档产品出口为主的模式,进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新和研发的力度,加强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贩之地。(2)扩大内需。要加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疏通内需渠道,为农村人民消费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分类讨论一下不同的文献。不同的理论对技术、劳动、资本通过什么机制影响经济周期有不同的理解。实证经验证明有些理论可以解释某些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有些理论无法解释某些波动——虽然这些理论都涉及到了资本,劳动和技术手头没有参考文献,细节错误还请各位同仁指出。 对“经济周期”这个术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最早的一批人搞过什么5年短周期,10-20年中周期和50年长周期(具体数字不是很确定,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的说法,指经济指标真的先上升后下降,做一种周期性变动。我不大了解实证方面有没有发现这一理论的证据,但是现在这一说法慢慢没人提了。现在所说的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也叫economic fluctuation)指的是短期内变量受外生冲击之后的波动(不一定是周期性波动)。假设经济变量和外生冲击,那么研究经济周期指的就是找到下面的函数 这一函数俗称冲击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RF)(我利用V AR和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strategy所计算的几个经济变量对利率变化的IRF., data source: U.S. NIPA table 和St. Louis Fed Reserve) 其实这一概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实已经有这一概念了:一个简单的例子:IS-LM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本身就是一个函数组:央行提高利率导致投资下降。在这里,央行提高利率是外生冲击,投资是经济变量y,而下降就是我们想要的。在这里,只取1这个值,即我们不关注的在二期以后的变化。同样,新古典经济学

金融市场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三一混合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是久负盛名的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 A.约外汇市场 B.京外汇市场 C.敦外汇市场 D.黎世外汇市场 E.香港外汇市场 2.下列( )不属于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A.聚敛功能 B.配置功能 C.反映功能 D.国企改制功能 E.融资功能 3.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按有关手续请求银行买进的行为是( ) A.贴现 B.贷款 C.转贴现 D.再贴现 E.再贷款 4.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在于( ) A.都是筹资手段 B.收益率一致 C.风险一样 D.具有同样权利 E.性质一样 5.股票基金的主要功能是() A.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投资集中为大额基金 B.将大众投资者的大额投资集中为小额基金 C.获取稳定收益,风险较小 D.流动性强,变现快的特点 E.收益稳定 6.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 A.主要的作用是能够避免贸易上的和国际借贷中的外汇风险 B.外汇银行为平衡器远期外汇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 C.外汇投机者为了谋取投机利润而进行远期的外汇交易

D进行外汇投机 E.服从中央银行目标 7.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交易之间的关系(). A.性质完全不同:套期保值有盈有亏,但不是目的,最关心自己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商品价格;投机者的盈亏是最终目的,最关心期货合约本身。 B.两种交易涉及的市场不同:套期保值者一般涉及两个市场,投机者只有一个。 C.两种交易对交易者来说,面临的价格风险和风险收益不同。 D.与投机和套利的“买空卖空”没有区别 E.关系不大 8.国际债券的发行目的 A.弥补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 B.吸收外汇资金补充国内预算资金不足; C.为大型工程建设筹集资金,分散投资风险; D.为某些国际组织筹资; E.增加大型工商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经营资本等 9.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包括() A.外国货币 B.外币支付凭证 C.外币存款凭证 D.外币有价证券 E.特别提款权等 10.目前,世界上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有()。 A.算术股价指数法 B.算术平均法 C.加权平均法 D.除数修正法 E.基数修正法 二、相关概念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

关于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

关于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机,至今已近4年,仅使本国遭受重大损,而且持续发酵,影响到全界,形成一场世界灾难这次金融危机为什发生在美国?为什么它会速地向全球传递?这样的机今后还会出现吗?我们从可以接受一些什么经验教训这都是值得深思研究的问题。里仅从金融危机与虚拟经济关系角度,谈一点看法。 一、在虚拟济的背后 美国这次金融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但这次金融危机有其点,是由次级房贷泡沫破裂引发,是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自我发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逐利到反常的程度,不仅使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化,危机必然爆发 虚拟经济成为西方国经济主导和支配力量。20世60年代以后,西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本利润下降,实体经济部门资本流向金融领域,攫取高利润,导致金融资本急剧膨胀。2010年全球货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物质生产直接有关的仅占1%,币存量比经济总量16倍。2009,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4.2万亿美元,是商品和服务交易量的90倍;金融衍生场内交易日成交量10万亿美元,到产品和服务日交易量的200多倍。美国这个最大的金融帝国虚拟经济更是疯狂发展:虚拟济和服务业的产值占的重从1950年的11%上升为88%;金融、房地服务业的利润占到总利润70%;金融衍生品总量1998年为72万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672万美元,10年中增长了9倍,而

经总量只增长了不到1倍。 实体经济日趋衰和“空洞化”。由虚拟经济疯狂发展,实体经济严重降。美国制造业的产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60年的29.7%一路下滑至2007年的不到12%。美国本来是世界上最大的质生产国家,能源、钢铁汽车等都居世界首位但这些产业都逐步衰落。煤矿矿井减少了1/3,石油产下降了1/3,钢产量低到不足中国的1/6,制造业不断“空洞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实体本中脱离出来,从事虚拟资本经营依靠剪息票、搞投机生活,不劳获的寄生人数迅速增。 虚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虚拟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的西方发达国家片面追求金融高额利润,将实体经济门剥离转移,经济发展虚拟化、空化。21世纪初美国为摆脱经济退,实行房地产贷款最低利购房政策,营造了房地产的巨大泡沫。这种虚拟经脱离实体经济实际需求发展,必定造成泡沫,而泡沫一破裂就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危。 二、举债是虚拟经济的要形式 赤字财政和举是西方发展虚拟经济的重要形和内容。二战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缓和社矛盾,在金融垄断资本的主和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一种“负消费模式”。国家依发行国债刺激消费需和提供高福利,家庭依靠借贷维日常生活。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家庭债务水平一直于上升趋势。2009年,美国债达到7.5万亿美元,2011年飙升到15.3万亿美,加上其他债务超过50万亿美元,占税收比重高674%。美国财政部每年必再支付其债务的一半以,国债券利息占到务负担的34%。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