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十数除两位数

整十数除两位数

整十数除两位数
整十数除两位数

整十数除两位数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笔算除法》的第一部分内容——整十数除两位数。下面,我将重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场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

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组内检查,同坐互查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

1.创设现实情境

师:利用参观我校图书馆引入想提前进去参观是有条件的出示一道练习题【正好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也可以为后面学习试商打下基础。】

通过看图你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给出的条件,30本就是不能多也不能少每班只能30本,避免学生有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可以分成几个班?”这一问题,问:你们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2÷30.)再追问92除以30表示什么?指导学生说出除法的意义是表示92里面有几个30.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

【本环节复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新试商做了铺垫。参观我校图书馆的情境引入学生好奇心很大,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第二个环节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计算交流:

1.借助学具动手操作

2.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学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3.有的同学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给3个班。

4.如果有同学用笔算,则让他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如果没有,可以告诉学生这题可以用笔算,同时列出除法竖式,师:请同学们想一想,92除以30应该商几?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92里面有3个30,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正好分完吗?使学生明确每班分30本,分给3个班,只分了90本,还剩2本。(讲解的同时板书竖式计算过程。)提出在写竖式时的具体要求:一定要用尺子画横线,左边是半个小括号。培养学生书写整齐地习惯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笔算这道题的,强调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最后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2.练习

师:同学们自己探索出了92÷30的笔算方法,非常了不起,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多媒体出示:60÷20 85÷40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内检查最后集体订正。

(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计算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练习内容,精选出俩道题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按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

(四)、第四环节是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多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的反思,整节课我都围绕了要参观图书馆这个情景来展开教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激发兴趣。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小组合作,小组自查,同座互查的形式,让计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改变以往的枯燥。

最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加减的具体情景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 2、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生:有熊猫、猴子、青蛙、小猫、小熊还有小老鼠。 师:运动员入场了,首先要举行的是“青蛙捉虫”比赛。 问:哪只青蛙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呢? 生:小青蛙 问:根据青蛙的比赛结果,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2: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 生3: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

问: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36+20或20+36 问: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呢? 生:36-20 问: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呢? 生:也是36-20 师:这两个问题的列式是相同的。 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是两位数,另一个数是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本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我们先来算一算“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一题,用你喜欢的学具来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我用百数图计算36+20,先数36个圆点,再加上20个圆点,一共是56个圆点。 生2:我在百数表上计算36+20,先找到36,因为一行是10,再往下2行就是加上了20,也等于56。 生3:我是在数射线上计算的,先找到36,我先加上10,等于46,再加上10就等于56。 2、问:在你们用学具计算的时候,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师:请大家利用计算条,也可以在位值板上计算 (小组讨论)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以整十数2_冀教版

三位数除以两 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及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及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括号里的最大能填几? 30×()=250 40×()=300 50×()=350 60×()=435 70×()=543 90×()=625 2.不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过程要求:

(1)出示以上算式,学生很快说出商是几位数。(2)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二、专项练习 1.口算 80÷40= 90÷30= 600÷20= 120÷40= 360÷60= 240÷80= 过程要求: (1)利用口算卡逐题出示算式。 (2)学生快速口答算式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用竖式计算: 562÷80 295÷50 218÷70 364÷52 607÷89 265÷64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2)任选其中一组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并简要说明。如:218÷70=3 (8) 说明: ①被除数前两位数21“小于70”,商是一位数

②70×3=210,商是3,余数是8。 265÷64=4 (9) 说明: ①被除数前两位数是“26”,小于64,商是一位数。 ②除数是64接近60,把它看作用进行试商。 ③商是4,余数是9。 (3)小结 说一说,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你有什么体会。 ①判断商是几位数。②试商的方法③余数要比除数小3.混合运算 (1)出示算式。 306÷384÷16 36×(180÷15) (2)学生观察并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画线说明。420÷28×27 36×(180÷15)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括号里的数要要先计算。(3)学生独立计算,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 (4)集中评讲,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如:420÷28×27 =15×27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复习

第8课时复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 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

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

整十数除两位数

整十数除两位数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笔算除法》的第一部分内容——整十数除两位数。下面,我将重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场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练 习题 1) 90-60= 2) 89-70= 3) 88-10= 4) 59-30= 5) 58-20= 6) 74-40= 7) 99-50= 8) 81-60= 9) 99-40= 10) 42-30= 11) 68-50= 12) 34-30= 13) 74-60= 14) 80-50= 15) 62-50= 16) 92-90= 17) 17-0= 18) 84-70= 19) 72-70= 20) 18-0= 21) 76-40= 22) 90-30= 23) 99-30= 24) 40-30= 25) 96-10= 26) 67-10= 27) 72-10= 28) 93-80= 29) 91-10= 30) 36-30= 31) 66-10= 32) 61-40= 33) 64-20= 34) 60-50= 35) 52-50= 36) 67-50= 37) 63-20= 38) 42-30= 39) 93-60= 40) 78-30= 41) 43-30= 42) 79-20= 43) 92-60= 44) 71-30= 45) 64-30= 46) 41-20= 47) 96-40= 48) 89-40= 49) 81-40= 50) 72-20= 51) 62-30= 52) 79-40= 53) 80-70= 54) 57-20= 55) 93-70= 56) 87-20= 57) 60-50= 58) 95-10= 59) 46-40= 60) 53-20= 61) 82-50= 62) 63-30= 63) 50-30= 64) 98-30= 65) 58-30= 66) 57-40= 67) 86-50= 68) 28-20= 69) 97-20= 70) 73-10= 71) 74-50= 72) 49-30= 73) 67-10= 74) 10-0= 75) 56-20= 76) 52-0= 77) 69-30= 78) 89-10= 79) 41-30= 80) 87-70= 81) 85-70= 82) 53-40= 83) 67-30= 84) 87-70= 85) 74-10= 86) 98-90= 87) 87-0= 88) 98-10= 89) 84-50= 90) 85-20=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题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题(一)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100以内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口算练习题(二)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1+70= 80+0= 14+40= 35+40= 39+60= 40+27= 69+10= 46+40= 9+50= 50+42= 30+34= 40+45= 42+30= 30+40= 60+36= 20+3= 18+20= 42+40= 41+40= 20+19= 28+40= 20+60= 50+50= 60+40= 26+20= 70+28= 80+11= 46+10= 2+20= 40+47= 27+70= 70+25= 17+70= 10+71= 60+31= 34+30= 36+30= 53+40= 4+10= 89+10= 43+50= 20+80= 3+70= 21+40= 70+22= 50+32= 7+50= 0+50= 26+40= 41+30= 90-60= 89-70= 88-10= 59-30= 58-20= 74-40= 99-50= 81-60= 99-40= 42-30= 68-50= 34-30= 74-60= 80-50= 62-50= 92-90= 17-0= 84-70= 72-70= 18-0= 76-40= 90-30= 99-30= 40-30= 96-10= 67-10= 72-10= 93-80= 91-10= 36-30= 66-10= 61-40= 64-20= 60-50= 52-50= 67-50= 63-20= 42-30= 93-60= 78-30= 43-30= 79-20= 92-60= 71-30= 64-30= 41-20= 96-40= 89-40= 81-40= 72-20=

两位数乘整十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运算能力。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体会口算方 法的多样性。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到体育馆看过比赛吗?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北京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这听听,那瞧瞧,发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想一想,你能列式表示吗? 3、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出示例一图 生:1、发现信息 a区有十排座位,每排有48个座位。 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成了4列,每列18人。 2、提出问题 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 参加训练的每所学校有多少人?22所学校一共有多少人? 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探索新知 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请同学们说说下面这些算式的积。 1.口算。

12×4= 21×2= 3×45= 32×5= 25×3= 10×6= 2.填空。 5个十是(),8个十是(), 10个十是()。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真棒!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研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一、读情境图,你能找出所要解答的问题和已知信息吗? 生:已知信息是:体育馆a区有10排座位,每排有48个座位。 所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 师:那么谁能列出算式呢? 生:48×10 师;怎样计算48×10呢?和小组内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生: 方法一: 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方法二: 48扩大10倍就是480。 方法三:把10看做5×2,先算48×5=240, 再算240×2=480。 方法四: 48×2×5 方法五: 10×6×8 方法六: 40×10+8×1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通过计算48×10你发现了什么? 生总结得出:计算48×10就是把48扩大10倍,结果就是48后面添上一个0。师:一个两位数乘10,就是在这个两位数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 师:为了检测大家的掌握情况,我们来做几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好不好?96×10= 54×10= 85×10= 21×10= 10×45= 12×10=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算的真棒!那如果两位数和其他的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想知道吗? 生:想。 请看大屏幕。 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每袋面粉25千克,一共有30袋,这些面粉共重多少千克? 师:怎么列式?怎样口算最简便,与小组同学交流口算方法。 生:用0前面的数先相乘,再在积后面填一个0。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师: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老师考考大家好不好? 21×20 45×30 15×50

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要求】 ⒈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⒉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⒈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⒉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笔算:48÷4=65÷6=93÷3= ⒉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课 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⒉学习口算方法: ⑴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⑵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⒊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⒋学习笔算方法: ⑴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80÷40。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⒌教学试一试 ⑴出示试一试:96÷20150÷30。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⒍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想想做做 ⒈估算下面各题: 80÷40160÷80200÷50210÷70270÷90 ⑴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⒊“想想做做”第6题。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第1问:5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提示:首先要想53里面最多有几个10)

两位数乘整十数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算

————————————————————————————————作者:————————————————————————————————日期: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陈晨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为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简单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例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12×10的口算方法,“试一试”让学生根据12×10的口算类推12×30的口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本口算方法。“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对比,进一步强化基本口算方法。第2题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引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初步把握这类题计算方法的特殊性。第3、4两题,让学生在一些口算练习中,巩固算法,提高口算能力。第5题是用表格呈现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计算的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乘法意义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算法。这部分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再面对乘数数位更多的口算乘法时,便很容易进行类推了。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

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通过自主合作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有步骤的自我感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用尺等。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事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生自学事 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题[1]教学文稿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题[ 1 ]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练习题姓名 一、计算。 45+7= 86-8= 54-6= 35+40= 39+60= 44-9= 89-10= 46+40= 9+52= 50-2= 9+34= 8+45= 42+7= 8+45= 43-7= 21-3= 18+40= 42-6= 41+40= 25-9= 28+40= 20-6= 72-7= 60+40= 26+20= 8+28= 56-8= 46+50= 2+59= 40+47= 63-5= 35-7= 7+75= 20+51= 24-7= 二、填空。 ( 1 )十位上 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2)7 个十和3 个一是(), 8 个十和8 个一是()。 ( 3) 7 个十是(),10个十是()。 4)57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100 里面有()个十。 6)68 里面的“6”在()位上,表示 ()。 7)92 里面的“2”在()位上,表示 ()。 8)和 60 相邻的数是()和()。 (9)1、2、3.... 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数是(),最大的数是()。 (10)10, 11, 12,……9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数是(),最大数是()。 (11 )100 是()位数。 12)写出十位上是7 的数:

13)写出个位上是8 的数: 14)写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 1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题 1 姓名 1+70= 80+0= 14+40= 35+40= 39+60= 40+27= 69+10= 46+40= 9+50= 50+42= 30+34= 40+45= 42+30= 30+40= 60+36= 20+3= 18+20= 42+40= 41+40= 20+19= 28+40= 20+60= 50+50= 60+40= 26+20= 70+28= 80+11= 46+10= 2+20= 40+47= 27+70= 70+25= 17+70= 10+71= 60+31=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姓名 1、口算。 43+50= 20+80= 3+70= 21+40= 70+22= 50+32= 7+50= 0+50= 26+40= 41+30= 90-60= 89-70= 88-10= 59-30= 58-20= 74-40= 99-50= 81-60= 99-40= 42-30= 68-50= 34-30= 74-60= 80-50= 62-50=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4=50+( ) 68=8+( ) 师: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35+2= 35+20 先算()+( )=( ) 先算()+( )=( ) 再算()+( )=( ) 再算()+( )=( ) 3.回答问题:结合36+2和36+20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怎样计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先把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加,再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先把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整十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二)学习新课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学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二)教学例1 1.理解题意 师:课件出示:我们先去校图书馆去看看,这两位同学是图书馆的管理员,谁来说说男生对女生说了什么?(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提问,并完整叙述图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指名) 师板书:35-2= 女生又对男生说了什么?(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提问,并完整叙述图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指名) 师板书:35-20= 2.探究计算方法 (1)方法一借助计数器计算 师:现在我们来一场比赛吧!同学们愿意吗?好,请听好比赛规则,请这两组同学利用计数器计算35-2,这边两组利用计数器计算35-20,每个人都要边操作边说说你的想法,等下各派一个代表来讲台上来演一演你的操作过程,比比看谁说得好. A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计数器和小圆片,开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B,同桌交流过程(从35里面去掉2,得先从个位的5个圆片中去掉2个,十位不变,还剩33个) C.依次请代表上台操作并叙述过程 生:从35里面去掉2,得先从个位上的5个圆片中去掉2个,十位不变,还剩33个。 生:从35里面去掉20,得先从十位上的3个圆片中去掉2个,个位不变,还剩15个。 师:刚刚我们是借助计数器来算出他们的得数,你们还有其他办法吗? (2)方法二利用拆分法计算

四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81页例1(1 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掌握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进行 笔算。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过程与方法:培 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两位数除以 整十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小黑板、卡纸。教 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40≈ 89÷30≈1、口算:60÷20= 70÷10= 83÷<92 )<83 40×(、()里最大能填几: 20 ×()<63 30×()2 3、笔算:326同桌完成后请小声地交流, 交流的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要看前()位;(1)先 看被除数的前()位,如果不够商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 上面;(。)(3)余数必须比除数(指名卡纸板演,汇报。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1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师:我们都知道,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比 如可以长见识,(1,这天,小红和老师来到图书馆23日是“世界阅读日”还可 以提高个人修养等等。每年的4月)本故事书。借书。(出示例题图)从图中你 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 本,可以分给几个班?):92 本连环画,每班301(2)出示例1(怎样列式?(92÷30)估算一下,可以分 给几个班?你是怎样估算的? 30≈3(个)÷板书:92 ()90)师: 如果我们想准确的知道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本?(出示:还剩几本?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30 = ÷)我们可以列竖式 计算(出示竖式)92 。(揭示课题)除法”)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 除数的前一位,现在除数是两位数了,要先看前几(4 位呢?)位;(卡纸出示) 先思考,再同桌交流:①先看被除数的前( ②商是几?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指名汇报,师板书: 3 商写在个位上 30 9 2 9 0 3×30= 90(求出商,还要把商和除数相乘) 2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谁来小结一下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小结:①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本?怎样写得数和单位名称? (本)2(个)……30 = 3÷92板书: 本。2答: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三、形成技能,接下来老师也想送出一师: 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广州市政府送出了很多的“亚运大礼包”,些“小礼包”同 学们有信心拿到吗?练一练。(一)基本训练: 5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整十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

整十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3-25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以整十数及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探究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时,鼓励学生对运算的结果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利用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对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到美丽的市府大楼前去看一看那里的美景好不好?(好)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气球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预设信息1:红气球团有10串,每串36个。(板书) 预设信息2:蓝气球团有20串,每串30个。(板书)

师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板书) 问题2: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板书) 2.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余下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等到下一节再解决吧。 二、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出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板书) 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板书) 探究提示: ①怎样列算式? ②与过去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③你想怎样算? ⑤小组讨论交流,共有几种计算方法? ⑥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先自主列式、观察、探究口算方法。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红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生先说一说算式,教师随机板书:36×10= _____(个) 预设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方法1:36×1= 36 36×10=360 质疑:你为什么这样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方法2:10个十是100,30个十是300,36个十是360 方法3:先算36×1=36 然后在36的后面添一个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教学反思 泊头市西关回民小学赵艳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教学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在实际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大大超过我的预设,我本来预设了四种: ①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 ③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想出了12×2=24 24×5=120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参与到全班的交流,在不同算法的呈现中相互启发,使其学习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探索算法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在进一步的比较中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时,让学生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比较,类推出计算方法,发现计算规律,产生新的体验,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题

100以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题(一) :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100以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口算练习题(二) :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10+70= 80+20= 14+40= 35+40= 39+60= 40+27= 69+10= 46+40= 19+50= 50+42= 30+34= 40+45= 42+30= 30+40= 60+36= 20+3= 18+20= 42+40= 41+40= 20+19= 28+40= 20+60= 50+50= 60+40= 26+20= 70+28= 80+11= 46+10= 12+20= 40+47= 27+70= 70+25= 17+70= 10+71= 60+31= 34+30= 36+30= 53+40= 24+10= 89+10= 43+50= 20+80= 23+70= 21+40= 70+22= 50+32= 17+50= 30+50= 26+40= 41+30= 90-60= 99-70= 88-10= 59-30= 58-20= 74-40= 99-50= 81-60= 99-40= 42-30= 68-50= 34-30= 74-60= 80-50= 62-50= 92-90= 17-0= 84-70= 72-70= 18-10= 76-40= 90-30= 99-30= 40-30= 96-10= 67-10= 72-10= 93-80= 91-10= 36-30= 66-10= 61-40= 64-20= 60-50= 52-50= 67-50= 63-20= 42-30= 93-60= 78-30= 43-30= 79-20= 92-60= 71-30= 64-30= 41-20= 96-40= 89-40= 81-40= 72-20=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2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 60—40 45—30+5 60+36 3+26 27+40 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 45—30 =15

40 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o)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 .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四.布置作业.

整十数减两位数的减法练习题

口算过关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70-30=90-69=90-37=90-25=60-55=70-32=90-53=90-26=80-66=50-43=50-47=70-50=90-21=60-31=90-80=90-28=40-32=70-10=90-15= 60-36= 50-23= 30-21= 40-28= 60-24= 70-62= 40-26= 30-26= 90-31= 90-77= 70-39= 70-67= 60-56= 90-23= 70-15= 50-48= 80-24= 20-17= 90-57= 80-37= 30-25= 50-29= 90-63= 40-39= 90-22= 70-34= 50-24= 90-85= 90-55= 80-74= 90-79= 40-23= 70-44= 40-19= 90-44=

80-68=70-42=50-26=90-34=90-39=90-73=60-33=90-76=90-17=80-21=80-39=90-60=70-22=90-61=80-38=50-30=90-51=80-72=40-10=40-30=70-40=70-11= 60-14= 20-19= 70-25= 20-18= 90-71= 30-17= 60-44= 70-69= 60-40= 50-11= 80-49= 50-16= 50-49= 90-11= 60-26= 80-54= 70-48= 30-24= 40-14= 50-27= 40-22= 70-56= 90-75= 80-31= 60-20= 60-43= 90-86= 20-10= 50-31= 70-13= 90-83= 80-25= 30-10= 30-13= 70-36= 90-18= 60-21= 60-53= 80-47= 60-11= 60-57=

口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教案

口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 数 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用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学生用的42根小棒,(4个整捆,2个一根),小红旗若干,大红旗一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十数两种类型让学生任选一 题说口算过程. 3.口算的8道小题的被除数末尾各加一个0,继续 让学生口算. 看题直接写结果,订正时,一位数除整百数,除整 百整十数各选一题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 1.42÷2你是怎样口算的? 2.板书:42÷2=21(40÷2=20,2÷2=1,20+1=21) 3.师:如果我们把除数2改成3,42÷3等于多少呢? 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试算. 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这时会发现被除数十位上的4不能被除数3整除.教师板书部分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二)教学例1,口算:42÷3(演示课件“口算除法”) 1.教师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生可能回答:(1)42是3的几倍;(2)42里面有几个3;(3)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师:我们把42平均分成3份,到底该怎样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42根小棒,分分看,每份是多少根? 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讨论,初 步理解算理. 3.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先分3捆,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一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是10根,和2 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师:实际上,我们是分几次来分的?先分什么?再分 什么?(把42根分两次分,先分30根,再分12根.) 4.教师边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边说明.先把3捆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30÷3的1捆,即:10根,再分剩下的1捆零2根,即:12根,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12÷3=4,每份是4根,最后再把分得的 10根和4根合起来是14根,即:10+4=14 板书:30÷3=10,12÷3=4,10+4=14 5.看板书比较42÷2=21和42÷3=14的口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算法并启发学生看算式互相说一说口算的过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说课讲解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内容:p12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到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先去掉因数末尾的0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同个数的0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 口算 35×2 20×5 50×6 12×5 80×3 900×5 24×5 700×9 5×800 1、这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位数乘多位数,你能将这先算式分分类吗? 第一列为一组: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 第二、三列为一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计算? 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 我们已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跟随小动物,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我们又将学习到什么知识呢? 二.探究 1.多媒体课件呈现主题图 (1)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速度、时间) 你是怎样知道小猴骑车所用的时间? (2)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什么问题? 小猴家到体育场有多远? (3)算式:30×9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2.小猴家到体育场有多远?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汇报展示。 小巧方法:30×92 (30可看成3的10倍) 3×92=276 30×92=2760 答:小猴家到体育场有2760米。 用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可以用推算的方法。 (3)推算出来的答案是否正确,需要验证,我们可以用竖式来验证学生尝试列竖式并汇报: 92 × 30 2760 小结:将因数末尾0的前一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3.练习(第12页的像小巧那样计算) 2×43= 18×5= 6×91= 72×6= 20×43= 18×50= 60×91= 72×60= 200×43= 18×500= 600×91= 72×600= (1)说出你的口算方法。 (2)观察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用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先去掉因数末尾的0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同个数的0。 (3)第2列的算式为什么这些题积的末尾“0”的个数与因数末尾“0”的总个数不一样呢? 三、巩固与应用: 1 方法1:先算25件衣服的钱:25×40=1000(元) 再算25条裤子的钱:25×30=750(元) 最后算25套的总价:1000+750=175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