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内容摘要:针对近年来,在教学资源整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醒部分教师应该避免并加以改正。

关键词:教学资源;整合运用;问题

正文:

在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整合运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使用课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兴趣,开拓视野,促进理解,有利于“三个维度”更好的体现。课内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问题意识。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现实中,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还很普遍。

问题一:教学视野过于狭窄,完全依靠于教材,教学中缺乏课外资源

(案例1)课题:卤代烃

教学片段:

在叙述了卤代烃的分类后,讲述、板书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典型卤代烃的名称以及在常温下的状态和一般用途,然后进行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性质讲述,做了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本节课的重点是卤代烃化学性质的解释、总结,方程式的记忆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的注意点等。

一节课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记了很多笔记就下课了。

分析:

这节课知识内容没有缺陷,这样上课并加以自习上的习题辅导,最终的效果也不会太差,这样的课可以说占据了各学段、各学科的大部分课堂。听了这种课,说它坏不对,说它好不行。但我相信广大学生就是在这样成年累月的课堂上失去了灵性和活力,学习变成了记忆和训练。新课程思想漂浮于这种坚硬的课堂之上直至消失殆尽。

其实,留心身边的所见所闻,或者仔细研究一下教材,关于卤代烃的能够引起学生情趣的现象很多。“烃的衍生物”的压题图就是一幅压力罐喷射图,明显在暗示溴乙烷,“比赛场上医生向运动员受伤部位喷射什么?为什么可以缓解疼痛?”聚氯乙烯塑料、不粘锅涂层、臭氧层危机、涂改液、萃取剂,关于卤代烃的课内课外教学资源如此丰富,但很多老师就没有想到这些,非要将“密度大于水”、“有的是气体,有的是固体”、“沸点较低”、“先分层,反应后不再分层”这些纯粹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和训练,这样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与新课程理念完全背离。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低效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是微乎其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对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新课程资源意识和新理念,拘泥于多年积累的经验。

问题二: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使用不当

(案例2)课题:硝酸的性质

教学片段:

屏幕上是一幅巨大的图片,内容是在一条道路上,一辆槽罐车冲出道路撞倒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很多消防人员正用喷水枪向倾斜的槽罐及其周围喷射出水幕,周围有惊恐的群众。学生看了小声议论。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车里运输的是什么物质吗?它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硝酸。好,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硝酸的性质。”屏幕切换成课题“硝酸的性质”。老师在后面的教学中再也没有丝毫提及关于图片的任何事情,板书工整地讲完了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析:

这种教学资源是“取而未用走过场”,纯粹是一个摆设,它对课堂教学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仅仅是为了说一句“就是我们要学的硝酸”,外表看是引入新课,其实它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思考,是一个失败的引课,背景现象交代不清楚,没有揭示出与硝酸任何性质有联系的现象,让学生不知所云,最后还造成学生对图片和教师行为的困惑:我们所学的硝酸与那张图片有关系吗?其实教师为了引课,完全可以展示一下盛放硝酸的试剂瓶,打开瓶塞让学生看看冒出的“白烟”,观察一下浓硝酸的颜色,效果肯定比那张图片要好得多。实际上,这张图片确实包含着硝酸的一些教学资源,如铁槽罐车可以盛运浓硝酸、硝酸强挥发性、不稳定性等,但是即使揭示、利用了这样资源也还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教学资源可以用更简洁方便的真实实验完成,有什么必要用这样一个事故来展现呢?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新课程教学中,这种“没有内容摆花样,胡乱联系瞎添忙”式的教学资源利用还很普遍,其实是教师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误解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结果。

问题三:重复教案预设,不顾课堂中学情,放弃生成教学资源

(案例3)课题:SO42-离子的检验

教学片段:

讲解总结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如下:向未知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沉淀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未知液中含有SO42-。原因: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证明未知液中无Ag+,也同时消除了未知液中可能含有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生成白色沉淀的可能,又因为HNO3能将SO32-氧化成SO42-而且又不能检测出未知液中是否有Ag+,所以这里一定不能用硝酸替代盐酸。

在询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时,师生有如下对话。

生:老师,我觉得SO42-离子的检验实质就是要消除Ag+、CO32-、SO32-的干扰,其实要想排除这三种离子的干扰很简单。

师:你怎么做?

生: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就可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

师:哦?若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OH,怎么办?

生:您不是讲过AgOH会分解成黑色的Ag2O吗?

师:你知道黑色的Ag2O就不会溶解于盐酸而生成白色的AgCl吗?

生:………

师:不要乱想,我告诉你们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只能是这样,这个结论都教了十几年了,要牢牢地记好。

分析:

这样的教学不是我们追求的。它惟有预设,不敢生成,教师永远在重复自己,教师的上课就是预先教案的演示,看不到学生在课堂迸发的思维火花,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学生思想偶有“斜枝”,老师必将“锄正”,最终将学生束缚在固定的框框里。其实,这里可以顺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溶液中有SO42-和Ag+同时存在反应现象会如何?那样还能确定SO42-的存在吗?这种假设本身能成立吗?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SO32-在加入Ba(OH)2后SO32-的还原性如何变化?能否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呢?经过这样的资源挖掘生成,学生、老师、知识、课堂是不是会与原来有着不一样的魅力?

问题四:习惯于经验,对知识把握不深刻,不能巧妙利用已经生成的教学资源

(案例4)课题:氯碱工业

教学片段:老师与同学讨论完课本上的三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1。

生:从图上可以看出,上边的左出口分离出去的是淡食盐水,为什么不把食盐电解完呢?那样不就可以不用分离而直接得到氢氧化钠了吗?

师:这是一个工业生产实际问题。很多工业实际与我们的理论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个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还是看教材,不要脱离教材谈问题。

分析:

可能没有教师注意到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示意图中还有这样一个小细节,也没有去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过多地关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能把这些知识和经验与学生的问题、教材的文字、图片或者课堂中正在发生着的一

切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习惯于“就是这样”的知识和“一直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塞责,甚至弃置不顾,不能找到这期间的某些与自己所要一心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密关联,即使已经产生了很好地能够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教学资源也视而不见,固执地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有教无学的课堂。其实课本中的第一个讨论题是:“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Na+、H+、Cl-、OH-, 请根据实验事实指出哪些离子优先在电极上发生反应。”这里已经暗示了OH-离子也是可以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当Cl-、OH-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程度时就不会是Cl-反应而是OH-反应了,也就是说电解食盐水是不可能将氯化钠电解完的,所以当电解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将稀的食盐水分离出去重新补进高浓度食盐水,这不是什么工业实际操作问题,就是理论知识问题。由于教师对知识问题认识的不到位,限制了这个教学资源的生成。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一点,顺着学生的发问,进一步引申就可以生成解决为什么在水溶液中能够进行镀锌、为什么有的电解电镀要控制溶液的pH等一系列与浓度有关的离子放电知识,学生对这里的问题就会非常通顺,而这种结果正是我们在固执地执行“自己”的教学时所梦寐以求的。

参考文献:

1.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2.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部分内容;

3.陕西省普及实验教学复查评分细则;(2008版)

4.高级中学电化教育规程及标准;(1997年7月版)

5.中学化学课程开发;

6.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应用指导手册;(2007年7月版)

7.教学资源整合应用中的障碍及对策;(中国教师报)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伊始,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为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我们将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注重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我镇的一些设想和做法与同志们进行探讨. 一、定教育资源整合思路。 以推进南北片龙头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硬件整合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推进我镇教育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发展,全面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我镇现有1所中学,5所完全小学,1所不完全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00人,教职工总数150人。在园幼儿240人。 2000年以来,农村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学龄人口高峰逐步向高中阶段移动。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学校出现了规模小,学生人数少,课程开设难的现象;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镇按照县委局党委的安排部署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会同镇、村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从办学条件的优劣、师资力量的强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等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广大群众对中小学布局

结构调整工作的支持。先后撤并了河西小学、东西孙小学、王路小学、罗河小学、北郑小学。学校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现在的留村小学、南文营小学在办学规模、教学设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如何进一步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是我们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抓项目促发展,紧紧围绕布局结构调整和危房改造,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去年大河小学、胡村小学顺利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协调村支两委,克难攻坚多方筹资,张市小学改建工程顺利完工,累计投资90万余元,新建校舍48间,现已投入使用。西里小学投资100万元新建占地9亩的一所较为标准的校舍。于2009年10月20日竣工并交付使用。文营小学投资2万元用于危房、围墙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今年我镇将…… 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其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10月份胡村小学开通了网站,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该网站是我镇继张市中学、大河小学之后开通的网站。网站的开通为教师与外界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参考素材,多媒体教室的建成更是为师生学习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手段和丰富的资源。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推广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

详解网络资源合作推广

一、什么是资源合作推广? 企业之间通过交换各自的优势资源,以此达到相互宣传推广效果的活动,即称之为资源合作推广,比如典型的广告互换、流量互换等。 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能够在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资源实现营销推广、扩大收益的目的,可以让手中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且适合于任何规模的公司、单位,甚至个人。 但是他的难点也非常明显,其成功的关键是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有效扩大资源价值。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充分发挥想像力,合作方式不要拘于一格,好的合作创意将能带来更佳的效果。 由于资源合作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所以各大公司对它越来越重视,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专门的部门和职位,它的名字叫BD,即Business Development,翻译成中文为商务拓展。在一些公司,BD部门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市场部。 二、合作推广的基本步骤 资源合作的基本流程和步骤非常简单,对于有经验的老BD,谈成一个合作可能只需要10分钟,因为它只有简单的三步: 第一步:确定自身的资源与需求 在我们想寻求各种合作之前,先要弄清我们自身有那些资源与优势可以利用,也就是说,先要最大化的挖掘我们自身的资源。同时要明确我们想通过对外的合作得到什么,我们想要的资源有那些。最好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一个简单的文档或是PPT,方便向合作伙伴介绍。 第二步:确定对方的资源与需求 明确好自身的资源与需求后,开始踏上征程,通过各种方式寻求适合的合作伙伴。一般BD人员的工作在外人眼里看起来都很悠闲,貌似就是在网上聊聊天、在线下参加参加各活动,没事打打电话找人吃吃饭。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做这些事件都是为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合作方。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有合作可能的公司后,先不要急于谈合作,应该先大概了解一下对方有那些资源有优势,这其中有没有我们想要的。然后再初步思考一下我们的资源中,有没有对方感兴趣的,我们能给对方什么!如果能直接找到靠谱的合作模式最好。a 第三步:找出双方的结合点 当我们确定和对方有合作的可能后,双方再正式接触和洽谈。这步很简单,只要能够找出双方的结合点,合作基本上即成了一大半。注意,洽谈时要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共赢的原则。我们提出的方案和建议,一定是对双方均有好处,特别是一定要让对方受益。千万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对我们有好处,却忽略了对方的利益。小贴士:本文系推一把创始人、蓝色烽火成员江礼坤原创,想参加推一把网络营销学院培训的朋友,请搜索推一把或江礼坤,也可登陆江礼坤(拼音)点卡母。转载时请保留此版权信息。 在这里重点提示一下,如果与对方是初次建立联系,那在前期一定要向对方明确四件事:1、你是谁,2、你是做什么的,3、你能给对方什么,4、你想要什么。只要让对方明明白白知道了这些问题,对方才会有兴趣坐下来和你谈,而且这样也节省时间和提升效率。否则要么是对方直接拒绝你,要么是谈到最后,发现根本没有合作点,是在浪费时间。 笔者就遇到这么一名朋友,从年初到现在,已经通过QQ与电话找了笔者无数次,希望约笔者出来谈合作。但是笔者至今都没有答应与他见面。因为都接触大半年了,但是对方一直都没说清楚到底想进行怎么样的一个合作,也从来没提过能给双方带来什么好处。甚至在初步接触的几次,他都没说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还是笔者反复追问了几次后,才大概弄清楚对方是个什么公司。 三、如何挖掘资源? 实际工作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没资源怎么办?特别是对于一些小企业及个人,他们不像大公司那样资源丰富,如果有效的挖掘资源是他们进行合作推广时最大的壁垒。下面重点说一下对于个人及一些小企业如何挖掘资源:

社区资源整合与运用心得报告

社區資源整合與運用心得報告 我覺得很有幸能夠學到社區資源與運用這門課,讓我清楚的了解到好多社區的情況,也去社區做了參訪,我覺得實踐是很好的一門課程,也是必備的一門課程。社區教育在我國全面興起與發展,反映了發展先進生產力對提高全社會成員整體素質的迫切需求,反映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迫切需求,反映了我國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人民群總對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社區建設與發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在這種背景和形勢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在加快普通教育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社區教育、推進教育培訓的社會化”。 社區是社會的基礎,它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們結成多種社會關係和社會群體,從事多種社會活動所構成的社會區域生活共同體。”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對於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體公民素質、鞏固地方政權、促進城市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得一次老師組織的課外教學中,我們去參訪了南勢社區,實地的感受到了內部設施和人文建設,有位美女老師還教我們做手工書籤,簡簡單單的材料,

簡簡單單的程序,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大家都很用心的聽,并很很認真的完成,看著自己動手做的就是感覺不一樣。當然,我們看到了好多爺爺奶奶,台灣的爺爺奶奶大部分都會手工藝品,對他們來說這是很簡單又有趣的事情,豐富了平時的生活。在跟他們的交流中,也發現了好多爺爺奶奶會經常運動什麼的,感覺心態蠻好的,越活越年輕的一種生活狀態。確實,多一份實踐多一份收穫。 後續我們又去了彰化縣的馬興社區,馬興社區的家園營造主要分為人、文、地、產、景、還有環境保護,馬興社區總共有172人,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天都是馬興社區的環保日,在這一天,穿著黃色背心的環保義工總會主動參加各項社區的環保活動,讓社區的環境看起來更美麗。 台灣社區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唯有心的思維轉向,才能使社區建設獲得持久的動力。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整合创新与实践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整合创新与实践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与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高校需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建设。进行了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整合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对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整合目标进行分析,并从教材、实验、案例库、网站、考试评价多方面进行了教学资源整合的实践。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整合;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2-0184-02?お? 基金项目:山东警察学院2010教研项目 (2010JY13) 作者简介:张辉(1973-),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 1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1 数字化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信息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是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重要的辅助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光盘,网站、邮件、在线学习系统、在线讨论系统、评价系统、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目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实际使用中比较无序和非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使之成为具有多样化和共享特征的系统学习资源,在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发现、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1.2 深化教学改革需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当前,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了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所实施的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建设,目的也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见网络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资源建设,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是高校培训创新性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没有资源就成无米之炊,没有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会影响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 1.3 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需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策略

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策略 作者:刘松滨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2期 摘要: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有效的资源整合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大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资源整合;新课程;课程目标;匹配 中圖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50 - 01 1.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现状解析

教材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也不是被动的传授者,学生更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的,教师要善于接纳来自学生的不同见解,倾听他们的不同声音。这样,学生才能在课程实施中真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完善个人的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但无论教材编写的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度蕴含着整齐划一的教学需求,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只有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对教材有所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对具体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即“匹配”或“适应”。 因为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匹配”是指资源(包括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教师(包括教法、个性和教学风格等)、学生(学习基础、方法、风格等)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匹配,从而形成一个“平衡”教学系统(图2)。也就是说,选定的教材本身可能是连贯紧凑的,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某个具体教学情境的需要;反之教材的结构可能存在某些不协调的方面,但却可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其关键是要合理整合教学的具体资源。 2.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因素 新课程教学倡导整合利用各方面教学资源。使用课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兴趣,开拓视野,促进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内生成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问题意识。由此观之,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教学理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教学现实中,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不当行为还很普遍。 2.1教学视野狭窄,拘泥于教材,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课外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靠教材,教学效果死板,学生学习比较乏味,特别对于我们中专学生,他们很容易对该学科学习失去兴趣,不参与到课堂中,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 2.2 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使用不当,成为一种有害教学行为 “没有内容摆花样,胡乱联系瞎添忙”式的教学资源利用还很普遍,其实是教师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反而会让学生忽略知识点本身,而把注意放在教师所举内容上,就会有哗众取宠、画蛇添足的效果。 2.3 固守教案预设,看不到学生思维火花,放弃生成教学资源 教师的上课就是预先教案的演示,看不到学生在课堂迸发的思维火花,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学生思想偶有“斜枝旁逸”,老师必将“斫直锄正”,最终将学生束缚在呆板的框框里。这样的教学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2.4 习惯于经验,对知识把握不深刻,不能巧妙利用已经生成的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序论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个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断展现。教育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却步履艰难。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学院里给学生讲授知识,靠的是口和手, 时间回到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和一群学生散步,亚里士多德不时的在讲解完一些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们也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他们相互争论,相互质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回答与思维,气氛融洽。同一时期,孔子和自己的众多门徒坐在大厅之中,孔子坐在众多学生面前讲解着自己在哲学上的思想,学生们坐在各自的案几前,或记录、或冥思、或专注听讲……时间飞逝,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在怎样教导我们的学生呢? 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电脑

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进步更加明显和突出。无论是口传心授还是多媒体展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好的利用网络及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成为新世纪教育 教师协同合作,共创教学新机 陈浙云/台北县政府教育局课程督学 一、以协同教学落实九年一贯课程 廿一世纪课程发展所强调的趋势是课程的整合(integration)。九年一贯课程中,强调学习领域之实施应以统整、协同教学为原则(教育 部,2000a)。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TT)能促使教师发挥其专业知能,提供学生更适性、兼具深度广度、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其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统整性、个别性与合作性的特点,正符合Slattery(1995)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所强调的整体性、合作性与科际性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教学型态以分科教学为主,一个班级的课程虽由多位学科教师共同负责,但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各自独立负责固定班级的教学;教师之间经常

社区资源营销整合新模式(修改)

社区资源营销整合新模式 ------- (建议案) 一、市场背景: ●社区为城市人口组成部份,属于消费的终端平台,众多区域均可成为直接 面对消费者传递消息的媒体资源。社区是城市人口集中之地,同时也是商家重点宣传必争之地。用了能使宣传传递至终端的社区,芸芸商家,各显神通。但最终不尽其法。只是实现单一媒体投放效果 ●社区虽然单项资源繁多,各自经营不一,企业主们面临投放选择上要通过不同 接洽定案.方可建立多样化的媒体投放,这样大大增加人力物力的损耗.社区新媒体便是一种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统一规范化投放计划定点媒体和落地 活动相结合的全新媒体. ●对于社区受众业主,多样化的广告资询,不颖增加了很多便捷之处,所以在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之下,必须从社区资源全面进行整合利用,拥有多元广告营销亮点。方可使企业脱颖而出,拥有致胜之道。 二、整体资源构想: 整合思想:通过媒体统一传播与人际传播灵活结合,立体影响,海量病毒式传播,大规模增加覆盖范围,是一种超越传统营销理念的新型营销方 式。 三、社区资源整合模式的命名 “社区多元媒体”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定义全新媒体,突出社区资源的多样化及系统化,同时还标新立意的划分了传统的社区单一媒体。 四、构筑社区多元媒体平台 社区资源整合解析 社区投放资源(以整合传统社区投放资源,向企业主提供各个社区特点介绍,增加社区针对性,以单项经营方式或打包系列的方式经营)+落地主题活动策划:(以结合投放资源及产品特性,专业性提供主题性活动) 社区投放资源细项

1.名称:电梯媒体 类型:投放性面板广告 特点:视觉冲击强、信息攻势猛烈、强制式。 经营方式:以月为期,根据社区投放数量及周期来定所投放之价格 2.名称:社区公告栏 类型:投放性面板广告(公告栏内提供一定规格,进行广告投放) 特点:费用低且重叠性宣传强。 经营方式:以月为期,根据社区投放数量及周期来定所投放之费用 3.名称:社区指示标志 类型:投放性标志性广告(指示标志内提供位置,进行品牌标志张贴)特点:可用于企业主长期品牌形象宣传,覆盖面广,重叠性强的特点。 经营方式:以月为期,可与其它媒体进行组合打包销售 4.名称:社区纸质DM媒体(物业专刊) 类型:投放性免费取阅杂志,可针对于业主每户投放。 特点:可浏览性强,具有保存的特点。可设置多元化的销售宣传组合。 经营方式:以各版本不同位置及尺寸来制定相关费用。 5.名称:社区广播媒体 类型:广播性质(独立性操作广播媒体,掌握播放时间及内容。配合主题性活动并增加适量广告) 特点:以听觉效果吸引活动及产品的关注度,主体活动的配合性比较强经营方式:初期可与主题性的活动配合打包销售,期间可增设适量广告以套餐方式定义费用。 6.名称:社区便民站(电、水、话费等费用缴纳机) 类型:投放性面板广告(相关缴纳机内提供位置,进行广告投放)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这也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概念,它包含了信息采集、组织、加工以及服务等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 整合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主要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激增,资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检索系统越来越多,检索方式、检索手段各式各样。造成了数据冗余、相互关联程度低,大量的信息孤岛出现,同时用户的检索负担也日益加重。因此,需要有一种手段把这些信息集中、整序、关联起来,把检索系统集成起来,使用户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怎样去查找这些信息,如何筛选检索结果,这就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数据层(又称资源层) ,即把有关信息资源集中为一体;第二是操作层(又称服务层或中间层) ,即通过软件或平台对有关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利用;第三是系统层(又称应用层) ,即包含数据内容、软件系统以及基础设置的全面整合。信息服务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状况以及硬件基础设施来确定整合层次和实施方案。 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驱使下,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工程做到最优。还需要我们在数据整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又称完整性,就是在信息资源整合工程中要保持信息资源对象完整与全面。完整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根据服务的主要对象或服务目标,保证整合资源内容的和学科的完整性; (2)确保信息资源是一个整体,并不一定要求在物理上是一个整体,但需要将分布资源有机关联,揭示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 (3)用户界面的统一,即实现一站式检索; (4)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即要求整合后的资源系统能够涵盖原子系统的所有功能。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对整合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切忌匆忙上马,不宜随意凑合,要保证整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化。具体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1)资源选择的科学性,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和财力合理的规划、购买和自建资源,不能盲目求多,浪费人力财力; (2)整合资源组织的科学性,建立各类资源间的多重关联,科学地组织它们,将有限的资源产生出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量; (3)整合后的系统在交互接口上的科学性,这个交互包括数据处理过程的后台交互,也包括用户和检索系统的交互,交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处理接口的无缝连接,处理过程简洁快速,检索界面的方便有效。 层次性原则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浅议资源整合中普遍的问题 内容摘要:针对近年来,在教学资源整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醒部分教师应该避免并加以改正。 关键词:教学资源;整合运用;问题 正文: 在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整合运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使用课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兴趣,开拓视野,促进理解,有利于“三个维度”更好的体现。课内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问题意识。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现实中,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还很普遍。 问题一:教学视野过于狭窄,完全依靠于教材,教学中缺乏课外资源 (案例1)课题:卤代烃 教学片段: 在叙述了卤代烃的分类后,讲述、板书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典型卤代烃的名称以及在常温下的状态和一般用途,然后进行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性质讲述,做了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本节课的重点是卤代烃化学性质的解释、总结,方程式的记忆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的注意点等。 一节课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记了很多笔记就下课了。 分析: 这节课知识内容没有缺陷,这样上课并加以自习上的习题辅导,最终的效果也不会太差,这样的课可以说占据了各学段、各学科的大部分课堂。听了这种课,说它坏不对,说它好不行。但我相信广大学生就是在这样成年累月的课堂上失去了灵性和活力,学习变成了记忆和训练。新课程思想漂浮于这种坚硬的课堂之上直至消失殆尽。 其实,留心身边的所见所闻,或者仔细研究一下教材,关于卤代烃的能够引起学生情趣的现象很多。“烃的衍生物”的压题图就是一幅压力罐喷射图,明显在暗示溴乙烷,“比赛场上医生向运动员受伤部位喷射什么?为什么可以缓解疼痛?”聚氯乙烯塑料、不粘锅涂层、臭氧层危机、涂改液、萃取剂,关于卤代烃的课内课外教学资源如此丰富,但很多老师就没有想到这些,非要将“密度大于水”、“有的是气体,有的是固体”、“沸点较低”、“先分层,反应后不再分层”这些纯粹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和训练,这样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与新课程理念完全背离。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低效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是微乎其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对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新课程资源意识和新理念,拘泥于多年积累的经验。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王凯 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因此,在当前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探讨信息安全问题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并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而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开发利用,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普及,跨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为信息犯罪提供了便利。近几年,社会上的信息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对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加强信息安全的措施。 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有着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下面笔者就网络环境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一)系统存在漏洞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也不例外,在设计完成之后,都会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漏洞与缺陷。比如有时候,程序员在编制程序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留下漏洞。而且这些漏洞存在之后,就很难被发现,这些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掌握,他

们就会以这个薄弱环节为切入口,攻击计算机系统,致使计算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二)局域网遭受攻击 局域网遭受攻击主要是来自于网络的蓄意攻击,比如一些网络黑客对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恶意攻击;伪装成合法用户窃取、删改网络信息;破坏机密信息;在网络中间点对信息进行窃取、拦截等等,这些都将对网络用户构成严重威胁。 (三)电脑病毒 最近几年,电脑病毒出现的频率,危害程度都有所增加,比如蠕虫、冲击波、愚人节病毒以及熊猫烧香等等。自网络诞生以来,电脑病毒就一直是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头号敌人,由于电脑病毒能够借助网络迅速扩散,只需依靠邮件接收、资料下载等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坏网络系统,因此,其危害极大。 (四)软硬件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都是盗版软件,很少能够购买正版软件。与正版软件相比,盗版软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想要加强信息安全,就必须提高计算机的软硬件水平。特别是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硬件设备过于陈旧的计算机,必须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转。在更新软件时,必须选择正版软件,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下载补丁,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的安全。 (五)用户的操作方式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功能在不断增加,操作也日趋复杂,这就对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出现用户操作不当的情况,出现了配置不正确的情况,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比如用户对防火墙设置不当,防火墙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用户的安全意识不高,也会出现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比如用户把自己的账号借给别人使用,让别人登录自己的账号等等,这些都会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二、加强信息安全的建议 (一)健全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是处理数据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相应问题的重要依

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服务平台论文

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服务平台 作者: 学校: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答辩日期: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 - - 考试资料

目录 论文摘要 (3) 关键词 (3) 一、安阳市社区服务现状 (4) (一)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4) (二)社区服务主要内容 (5) (三)搞好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 (6) 二、安阳市发展社区服务主要做法 (6)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倡三个转变 (6) (二)以执政为民为宗旨,创新三项机制 (7) (三)发挥驻社区单位作用,开展“共驻共建社区一帮一”帮扶活动 (7) (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开展“三级四方共建”活动 (8) (五)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开展“六大服务中心”进社区活动 (9) 三、安阳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0)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发展对策 (13) (一)用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推动社区服务业工作 (14) - - 考试资料

(二)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14) (三)由政府主导拓展到社区联动 (16) (四)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17) (五)加大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和人才开发力度 (17) (六)加快社区服务制度建设 (17) (七)优化目标,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18) (八)统筹兼顾,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 (18) (九)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 (18) (十)开展社区服务示范活动 (19) 参考文献 (20) 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服务平台 [摘要]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基础。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在我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发展社区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怎样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的具体措施。 - - 考试资料

幼儿教育资源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教学文案

幼儿教育资源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整合问题——如何在本土资源上做文章,把社会、家庭等一切有利资源转换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因此,笔者想就“如何在本土资源上做文章,把社会、家庭等一切有利资源转换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这个问题与同行交流、讨论。 二、解决策略: (一)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 幼儿园可用的社区资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些资源具有即时性,比如社区内的重大活动——元宵灯会、重阳舞狮会等等,对这些活动的时间,幼儿园是无法自己安排的;有些资源具有长效性,如社区内的各种设施等;有些资源具有不可重复性;有些资源可以反复使用等等。因此,分门别类地收集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是运用好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保障。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库,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普查 对潜在的可用资源进行普查,是建立资源库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在了解了周围资源的分布情况下才能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资源库。在普查刚开始时,教师们有一些盲目性,如没有重点,什么都想要,没有秩序,所以刚开始时速度很慢、效果不明显,而且有重复工作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在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们改变了工作思路,先对幼儿园周边的资源进行粗线条的了解,而后根据资源本身的特性及其与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联程度进行细化。从2005年9月起,幼儿园成立了“教育资源调查小组”,教师们以幼儿园为圆心,对方圆1公里内的社区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分布,了解了它们的产品及其他相关情况,并对医院、菜场、学校、邮局、银行、书店、公园、居委会等设施等进行统计,与小区居民交谈,使每位教师对社区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教师们还设计了调查表,对有特别内容的资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从2006年2月起,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又扩大了普查范围,对幼儿园方圆3公里以内的社区资源进行了调查,获得了更丰富、详细的资源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在挖掘园内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园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关“人”的信息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教师们对社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卧龙学校徐允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在保证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均等,促使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均衡 搭乘全省校舍改造的顺风车,今年我县校舍设施和教育装备基本实现了均衡配置,单从外观和内部设置上很难断定一个学校的优劣。 2、在师资队伍上均衡配置 为促进学校师资均衡,不断充实边远地区的教师队伍,每年新招考教师首先充实基层;同时还抽调县城优秀教师到乡镇支教。 3、教师待遇上实现均衡甚至向乡村倾斜 在教师待遇上逐步向乡镇及边远地区倾斜,先是毕业分配的教师到农村工作没有一年的试用期,后是农村教师享受一定的补贴,即进山费,现在农村教师享受交通补贴,工资待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同等情况在县城工作的教师。 以上可以看出我县在教育均衡发展上作了很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旧的不均衡已经改变但又出现新的不均衡:一是教学质量的不均衡,校与校之间差距很大;二是班额的不均衡,县城中小学班额过大,而有些乡村中小学面临着无学生可教;三是人力资源的不均衡,有的学校教干教师配备充足,甚至过剩,有的学校教干教师缺乏,且有老龄化趋势。 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单纯的平均发展,也不是简单的以强补弱,削高填洼,而是要全面考虑各学校在地理位置、办学环境及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对处境困难或相对薄弱的学校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而达到优质资源更优,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目的。 二、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建设一支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几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中小学教师分布失衡,总体上中学教师超编,农村小学缺少年轻、优秀、合格的教师。二是教师流动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由农村流向城城,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基础差的学校流向基础好的学校,而后一个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前一问题的严重性。三是学校内部尚未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教师的报酬还不能做到与业绩挂钩,未能实现优劳优酬,而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则很难予以辞退。四是部分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在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下工夫。具体来说,一是各中小学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和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合理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聘任机制,形成竞争择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合同管理,科学实施考核,对于不适合教师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四是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在城乡之间、薄弱学校和名校之间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人员流动制度,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起一支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相比,校长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教育方针、政策、法律要通过他们去贯彻执行,学校各方面

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和建议(上篇) 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和建议(上篇)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各涉老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上海城市化地区中许多街道及居民委员会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了一些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典型事例。为了全面系统地搞好上海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使有限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进一步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课题组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南京东路街道、潍坊街道、虹桥街道、曹杨路街道、华阳街道开展实地调查,分别与静安区和长宁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进行专题研究。本报告将简要介绍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理论,概括性地总结近年来上海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成绩及其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搞好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一、社区资源分散管理的问题 (一)整合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各个街道发展不平衡。目前上海市的各级领导虽然已逐渐认识到整合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重要性,在有关会议和文件中积极倡导整合这方面的资源,各个区和街道也作了一些整合资源的探索,但发展不平衡,也没有对这方面的经验很好总结,尚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的整合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本市有关涉老部门至今还未出台有关搞好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指导性文件。 (二)即使在一些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工作做得较好的街道,仍有不少资源迫切需要整合。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有关社区老年人状况的信息资源,除街道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掌握一部分外,街道的警署(公安派出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会救助管理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分别掌握了一些重要信息。上述这些部门在采集、更新信息时均“各自为战”,而且除警署把每年本街道新增加和删除的户籍老年人口信息提供给街道老龄办外,其余许多涉老信息资源互不通气,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在社区为老服务硬件资源方面,如何统筹协调,搞好社区服务中心与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设施之间的整合,也需作深入调研;在社区为老服务人力资源方面,如何使为同一位卧床不起老人服务的家庭病床医务人员、家庭保健医生与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或民间保姆之间加强沟通,拟定全方位的护养计划,也存在着很大的整合空间。 (三)影响整合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还未很好解决。在一部分领导干部中,总认为某一项社区为老服务工作,如果全部由本部门或本系统做,取得的成绩将全部归功于我主管的部门或系统;如果由两个或更多部门或系统做,那么我主管的部门或系统最多也只有一半的功劳。因此,他们往往不愿意积极参与并促成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更不乐意在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中充当配角。在目前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体制和机制上,也存在着不够完善之处,影响了充分调动社区的各方面为老服务积极因素,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最佳效果。 二、搞好城市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虽然要承担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六大任务,但由于其能够管理和协调的为老服务资源较少,许多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资源如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均属于街道层面上的资源,而且居委员会的主任、

浅谈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信息组织课程论文 浅谈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摘要: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本文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其有别于传统信息资源特点,并重点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分类和剖析,最后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1. 网络信息资源概念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因特网的发展,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我们能以比以前快得多的速度在全球范围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因特网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我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世界,信息的生产和服务都能够直接面向用户,因特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和最大的图书馆。然而,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而又非常分散、无序,使得人们对网络信息的查询、检索、利用都十分困难。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以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从而有效地开发和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的组织与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内涵、类型、载体形态、分布和传播范围、控制机制、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信息资源有显著的差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2.1 信息量大,传播广泛 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它既是信息资源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集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网。由于信息源的增多,信息发布的自由,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并迅速增长。 2.2 层次众多,品种多样

资源整合的学习心得

论《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什么是资源的整合,整合到底有多重要? 二哥要出国旅游,让三哥帮忙看家,临走前特别交代:家里的藏獒随便逗,别惹鹦鹉。之后,三哥怎么逗藏獒,藏獒都不咬人。心想:藏獒都这样,这鹦鹉也就一破鸟,能把我怎样?遂逗鹦鹉玩。结果,鹦鹉开口说话:“咬他!”藏獒扑上??三哥,享年27?? 注:当今社会,最牛逼的不是厉害的人,而是能调动“资源”的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后面站着谁!这看则是个笑话,但里面的内容也可让我们深思。 商场如战场,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曾指出,一个人转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放大到一个企业也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公司做大了要上市,一个好项目公司之间强强联合共同开发。你有很强大的顾客资料库,我有强大的市场开发资源,他有强大的市场销售资源,我们彼此之间的资源整合一下;你有货,我有钱,他有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整合在一起。 工作中的资源整合;我们工作的时候都会希望创造更多的资产或利润,这就需要我们怎样整合后让工作更有生产力,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大多数人做的并不是最有生产力的事,反而经常会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每个人都要随时问自己我做的是不是最有生产力的,我能不能做的更好,我还有那些需要改进。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的就是;诚实检讨、完整规划、然后行动实践。 竞争时代也意味这资源整合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里要想不被淘汰,就要主动出击,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谈成功秘诀时说道:“秘诀就是一批人来到一起,自始至终一心一意的进行合作。”宽广的心胸加乐于合作的意愿可以让你做到很多你认为做不到的事。篇二:资源整合心得分享 资源整合心得分享 一、什么是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什么?是借!是交换!是快速轻松达成目标的工具! 二、为什么要整合? 要做点事情,缺资金、缺人才、缺品牌、缺人脉、缺渠道,感觉什么都缺,怎么办?去创造?去借?去换?还是去整合? 所有你缺的资源在这个世界上都有。整合一定比创造来的快!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 三、整合的关键点 1、整合的前提是你必须有可以支配的资源(注意你背后的资源)。去借,人家为什么借给你?去换,人家为什么跟你换?所以,你必须有资源(资源就是别人想要的东西,资源没有盘活就是死的,资源是在流动中增值的)。 2、要想快速有效地整合,你必须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需求。只有你先给别人他所想要的,他才会给你你所想要的。这样一来一往,互不相欠,没有人情债,轻松自由。 3、学会分才能长久。借了人家的东西,产生了多余的财富,分不分?分多少?这将直接决定双方的合作是否能长久。 “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四、平常人怎么整合? 平常人没有多少现成的资源,怎么去整合? 加入一个高质量的圈子(平台)是捷径! 1、圈子里的资源就是你背后的资源,使你瞬间从穷人变成富人。 2、降低信任成本,充分挖掘供需信息。 3、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使得整合收益更容易分配。篇三:为教育整合资源学习体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