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

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

理量的变化即可。木箱受力如图所示:

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

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 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

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

由动量定理可知:,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

,其自3. 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

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天体中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天体的密度公式

,结合这两个公式求解。

设脉冲星值量为M,密度为

根据天体运动规律知:

代入可得:,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并结合密度公式求解即可。

4. 用波长为300 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 1.2810-19 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 3.00108 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

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 11014 Hz

B. 81014 Hz

C. 21015 Hz

D. 81015 Hz

【答案】B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知道光电效应方程并利用方程求解即可。

5.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

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找到线框在移动过程中谁切割磁感线,并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整个回路中总电流的方向。要分过程处理本题。

第一过程从①移动②的过程中

左边导体棒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右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顺时针,两

根棒切割产生电动势方向相同所以,则电流为,电流恒定且方向为顺时针,

再从②移动到③的过程中左右两根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

然后从③到④的过程中,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逆时针,而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

逆时针,所以电流的大小为,方向是逆时针

当线框再向左运动时,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顺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此时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故线圈在运动过程中电流是周期性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线圈的运动利用楞次定律找到电流的方向,并计算电流的大小从而找到符合题意

的图像。

6. 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

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在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了运动走过的位移,图像的斜率代表

加速度,解本题要利用这个知识点求解。

AB,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走过的位移,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错误,B正确;

CD、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

大,故C错D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7. 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1、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1的正上方有a、b两点,它们相对于L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和,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1的电流在b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流经L1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 流经L2的电流在b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 流经L2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答案】AC

【解析】试题分析:先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各自产生的磁场强度,然后在利用矢量叠

加的方式求解各个导体棒产生的磁场强度。

L1在ab两点产生的磁场强度大小相等设为B1,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向里,而L2在a点产生

的磁场强度设为B2,方向向里,在b点产生的磁场强度也为B2,方向向外,规定向外为正,根据矢量叠加原理可知

可解得:;故AC正确;

故选AC

点睛:磁场强度是矢量,对于此题来说ab两点的磁场强度是由三个磁场的叠加形成,先根

据右手定则判断导线在ab两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在利用矢量叠加来求解即可。

8. 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W1:若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b两点连线平行

B. 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

C. 若c、d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

D. 若W1=W2,则a、M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D

点睛:对匀强电场的电场特征要了解,利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求解。

二、非选择题:

9. 某同学组装一个多用电表。可用的器材有:微安表头(量程100内阻900);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 999.9);导线若干。

要求利用所给器材先组装一个量程为 1 mA的直流电流表,在此基础上再将它改装成量程为

3 V的直流电压表。组装好的多用电表有电流 1 mA和电压 3 V两挡。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标出R1和R2,其中*为公共接线柱,a和b分别是电流挡和电压挡的接线柱___________。

(2)电阻箱的阻值_____________;R2=____________(保留到个位)

【答案】(1). (1)如图所示

(2). (2)100 (3). 2 910

【解析】(1)R1的电阻比较小,所以R1与表头并联构成大量程的的电流表,R2的阻值比较大,与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可充当大量程的电压表,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

改装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电阻,要改装1m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的电阻

,所以选用与变阻箱R1并联,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要改装3V电压表需要串联电阻,串联电阻的阻值为

本题答案是:(1)如图所示

(2)100 2 910

点睛:利用串并联的关系求解改装电表时需要串联的电阻或者并联的电阻大小。

10.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

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

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

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的值从图(b)

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11.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2.93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_______并绘出f-m图线_________;(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___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

(4)取g=9.80 m/,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 (1)2.75 (2). (2)如图所示

(3). (3)μ(M+m)g (4). μg(5). (4)0.40 【解析】试题分析:①描点连线时要注意让所有点均匀分布在线上或线的两边

②要结合图像坐标整理出相应的数学函数,然后观测斜率和截距分别代表什么。

(1)指针在 2.7与2.8之间,估读为

(2)描点画线注意让所有点均匀分布在线上或线的两边,作图如下:

(3)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定义知

把公式化简可得:

所以图像的斜率

(4)取g=9.80 m/,取图像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

故本题答案是:

(1)2.75 (2)如图所示

(3)μ(M+m)g μg(4)0.40

点睛:在描点连线时要注意尽可能让点在直线上,如果没法在直线上也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

两侧,来减小误差。

11. 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 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kg和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两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后两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利

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碰后的速度,然后在计算碰前A车的速度。

(1)设B车质量为m 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式中μ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①②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2)设A车的质量为m 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故本题答案是:(1)(2)

点睛: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及碰撞时动量守恒来解题。

12. 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xoy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y轴垂直,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M、N为条形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y轴平行。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

度从M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从M点入射的速度从N点沿y 轴正方向射出。不计重力。

(1)定性画出该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2)求该粒子从M点射入时速度的大小;

(3)若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求该粒子的比荷及其

从M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

【答案】(1)轨迹图如图所示:

(2)(3);

【解析】试题分析:(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然后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再次进入电场

做类平抛运动,结合相应的计算即可画出轨迹图。

(2)在电场中要分两个方向处理问题,一个方向做匀速运动,一个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3)在磁场中的运动关键是找到圆心,求出半径,结合向心力公式求解。

(1)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为抛物线,在磁场中为圆弧,

上下对称)

(2)粒子从电场下边界入射后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从M点射入时速度的大小为v0,在下侧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的大小为a;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见图(b)),速度沿电场方向的分量为v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①

式中q和m分别为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由运动学公式有

v1=at②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运动轨道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几何关系得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3)由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数据得

联立①②③⑦⑧式得

设粒子由M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为,则

式中T是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

由③⑦⑨⑩?式得

?

故本题答案是:(1)轨迹图如图所示:

(2)(3);

点睛: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要分阶段处理,每一个运动建立合理的公式即可求出待求的物理量。13. 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

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

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答案】BDE

【解析】ABCE、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故AC错,BE对;

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体积发

生变化时,内能可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E

点睛:不仅要知道内能是什么,还要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是什么。

14. 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

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

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

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利用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求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找到不同状态下气体参量,计算温度或者体积。

开始时活塞位于a处,加热后,汽缸中的气体先经历等容过程,直至活塞开始运动。设此时

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T1,压强为p1,根据查理定律有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联立①②式可得

此后,汽缸中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

T2;活塞位于a处和b处时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式中

V1=SH⑤

V2=S(H+h)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解得

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b处的过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故本题答案是: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状态下的气体参量,再利用气态方程求解即可。

15.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4900m/s。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铁桥的一端而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

为1.00s。桥的长度为_______m,若该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则它在钢铁中波长为λ的

_______倍。

【答案】(1). 365 (2).

【解析】试题分析:可以假设桥的长度,分别算出运动时间,结合题中的1s求桥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的频率不会变化。

点睛:本题考查了波的传播的问题,知道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当传播是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16. 如图,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一细光束从BC边的D 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G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答案】(1)δ=60°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关系找到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

的夹角;

(2)要保证在E点发生全反射,则在E点的入射角要大于等于临界角 C.

(ⅰ)光线在BC面上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式中,n为棱镜的折射率,i1和r1分别是该光线在BC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AC 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

i2=r2②

式中i2和r2分别是该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在AB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式中i3和r3分别是该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由几何关系得

i2=r2=60°,r1=i3=30°④

F点的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

δ=(r1–i1)+(180°–i2–r2)+(r3–i3)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δ=60°⑥

(ⅱ)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AB面上不发生全反射,有

式中C是全反射临界角,满足

由④⑦⑧式知,棱镜的折射率n的取值范围应为

故本题答案是:(1)δ=60° (2)

2018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物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 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解析: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列车动能:2 2 1mv E k = ,又因为:at v =,所以222 1t ma E k =,动能跟速度平方成正比,A 选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 mas W E k ==合,故动能与位移成正比,B 选项正确;动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故 C 选项错误;由m p E k 22 =,可知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 选项错误。正确答案: B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和动量数值关系,动能定理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 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物块静止时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有:0kx mg =,施加拉力F 后,物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牛顿第二定律有:0()F k x x mg ma +--=, F ma kx ∴=+,A 选项正确。正确答案:A 考点:弹簧弹力,牛顿第二定律 A B C D

a b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 ab=5cm ,bc=3cm ,ca =4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 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 k =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 k = 解析:对固定的小球c 受到的库仑力分析,要使c 球受到的 库仑力合力与a 、b 的连线平行,则竖直方向对小球c 受到的库仑力合力为零,则a 、b 的电荷必须异号,如下 图 所 示 , 则 有 : 2 2 22224 4sin 645sin sin 3sin 27 35 a c b c a ac ac bc b bc Q Q Q Q Q r k k r r Q r βαβα?=?===?,正确答案:D 考点:库仑定律处理平衡问题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轨 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现使OM 从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 位置并固 定(过程I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 增加到B '(过程II )。在过程I 、II 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 则B B ' 等于 A . 54 B . 32 C . 74 D .2 解析:通过导体横截面的带电量为: t q I t n t n R R ? ????=??=??=,过程I 流过OM 的电荷量为:2114B r q R π?=,过程II 流过OM 的电荷量:2 21()2B B r q R π'- ?= ,依P S a 2a c ac Q Q k r 2b c bc Q Q k r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2i 12i + = - A. 43 i 55 --B. 43 i 55 -+C. 34 i 55 --D. 34 i 55 -+ 2.已知集合() {} 223 A x y x y x y =+∈∈ Z Z ,≤,,,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 B.8 C.5 D.4 3.函数()2 e e x x f x x - - =的图像大致为 4.已知向量a,b满足||1 = a,1 ?=- a b,则(2) ?-= a a b A.4 B.3 C.2 D.0 5.双曲线 22 22 1(0,0) x y a b a b -=>>3 A.2 y x =B.3 y x =C. 2 y=D. 3 y= 6.在ABC △中, 5 cos 2 C 1 BC=,5 AC=,则AB= A.2B30C29 D.25 7.为计算 11111 1 23499100 S=-+-++- …,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 框中应填入 A.1 i i=+ B.2 i i=+ C.3 i i=+ D.4 i i=+ 8.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 =+.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开始 0,0 N T == S N T =- S 输出 1 i= 100 i< 1 N N i =+ 1 1 T T i =+ + 结束 是否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T2 C.HIV D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 序数的3 A.X B.Y C D.W 11.N A A B C D 12 A B C? D? 1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 , A .16.2018年,假设 A .5?C .5?17.用波长为10-34 J·s, A .1?18.i 随时间t 19.t 2时 A B .t 1C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 b 两点,它们相对于L 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013B 和01 2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 12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 B

2018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物理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2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物理部分 江苏省资深特级教师 戴儒京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学科&网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 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拉力所做的功减去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14.A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 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解析】设m h 50=,根据动能定理221mv mgh =和动量定理t mv mg F ?=-解得=F N 3105.3? 【答案】15.C 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 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11226.6710N m /kg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93510 kg /m ? B .123510kg /m ?

C .153510kg /m ? D .183 510kg /m ? 【解析】根据2224T R m R Mm G π=及334R M πρ?=得2 3GT πρ=,代入数据得= ρ153510kg /m ? 【答案】16.C 17.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 J 。已 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s -1 ,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 .1?1014 Hz B .8?1014 Hz C .2?1015 Hz D .8?1015 Hz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0W c h E km -=λ即min 0νh W =得h E c km -=λνmin ,代入数据得=min ν8?1014 Hz 。 【答案】17.B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 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32 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解析】如图情况下,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当前边在向里的磁场时,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但因为两导体棒之间距离为磁场宽度的2 3倍,所以有一段时间两个导体棒都在同一方向的磁场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总电流为0,所以选D.

201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II)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35.5 Ar 40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淮 、选择题: 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 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 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 F =如宀0 ' ,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 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 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 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学#科网 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 mgh = -mv2 由动能定理可知: 2 , 解得:一.「?:::;.一 \ .< H - 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 由动量定理可知:屮-血9泌二巧,解得:W考100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 3. 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 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x10 'W血。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 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B5 X lO1^kg/m3 C 5 x ' kg/m " D5 x 101fi kg/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天体中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合这两个公式求解。 设脉冲星值量为M,密度为 GMm 2ir 根据天体运动规律知: ,天体的密度公式,结 -7TA 3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

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答案与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 B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C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D .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 【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 正极片 碱溶 NaAlO 2溶液 含LiFePO 4滤渣 H 2SO 4/ HNO 3 含Li 、Fe 、P 等滤炭黑等滤渣 碱溶 沉淀 滤液 Na 2CO 3 含锂沉淀 乙醇、冰醋酸 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 溶液

2018年高考全国卷3—物理部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卷Ⅲ)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2713α+Al n+X 。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 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 B .4:1 C .8:1 D .16:1 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 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则Q 方: Q 正等于 A . B C .1:2 D .2:1 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 2 v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1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1 2 3 35 39 1~3题。 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 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 为其重要前提 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无助于思想的创 https://www.doczj.com/doc/081558934.html,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 一。 13 A

当代思想癿组成部分。 B 上思想家癿思想内涵。 C 下形成创造性癿思想。 D 既有思想演进癿过程。 23 A 子之学癿差异。 B 癿关系进行论证。 C 癿必要和可能。 D 实癿顺序推进癿。 33 A 上是互相隔膜癿。 B 国和世界文化癿建构。 C 劣亍促进新思想生成。 D 逐渐过渡到“接着讱”。 315 4~6题。 赵一曵女士阿成 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 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喜 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 很没面子。

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 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 点了一颗烟。 道上山。 20天时间。 幼年丧母、恋 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 20 一曼、韩勇义、董 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一 些松树。 前夕了。

!赶快 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 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4 3A 引起了读者癿注意。 B 到有价值癿回答。 C 曵仍活在人们癿记忆里。 D 了赵一曵癿英雄本色。 5 6 6 6 312 79题。 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 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 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 2017年8月10

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二-及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 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 .T 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2018年全国3理综物理试题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部分 江苏省资深特级教师 戴儒京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 2713α+Al n+X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解析】核反应方程X n Al He 30 151 027 134 2+→+ 【答案】14.B 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 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 B .4:1 C .8:1 D .16:1 【解析】根据r T m r Mm G ?=2224π,得332)416 ()()(==Q P Q P r r T T ,得8=Q P T T 【答案】15.C 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 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则Q 方: Q 正等于 A .C .1:2D .2:1 【解析】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Q 方T R u 2 0= ,Q 正=R T u ?20)2 (,得Q 方: Q 正=2:1 【答案】16.D

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 2 v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解析】甲甲vt x =,2gt 21甲甲= y ,x y =θtan ,乙乙vt x =,2 gt 2 1乙 乙=y ,所以乙甲t 2t =,又gt v y =,所以乙甲 y y v v 2=,又2 2y v v v +=,得2=乙 甲v v 【答案】17.A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 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1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 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语文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 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联立解得F=mg+ma+ 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点睛】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贯穿高中物理。 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 a、b的电荷同号, B. a、b的电荷异号,[来源 C. a、b的电荷同号, D. a、b的电荷异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对c的库仑力和b对c的库仑力,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的电荷同号,b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电荷为异号,所以ab的电荷为异号。设ac与bc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k’,F bc=k’,tanθ=3/4,tanθ= F bc / F ac,ab电 荷量的比值k=,联立解得:k=64/27,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学科&网 4. 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等于() A. B. C. D.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过程I回路中磁通量变化△Φ1=BπR2,设OM的电阻为R,流过OM的电荷量Q1=△Φ1/R。过程II回路中磁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 A.Watch a TV program. B.Give a talk. C.Write a report. 2.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She's generour. B.She's curious. C.She's helpful. 3.When does the traif leave?https://www.doczj.com/doc/081558934.html, A.At 6:30. B.At8:30. C.At 10:30. 4.How does the wonar sRwr?m A.By car. B.On foot. C.By bike 5.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Classmates. B.Teacher and student. C.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化学试题部分)答案与分析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 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N A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N A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饱和碳酸钠 溶液 2溶液 LiFePO 4Li 、Fe 、P Na 2CO 3 含锂沉淀

2018年高考全国卷3(Ⅲ)(三)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物理试题解析 欢迎大家阅读 1.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 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1=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选项B正确。 2.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 B. 4:1 C. 8:1 D. 16: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卫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的轨道半径为R P=16R,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为R Q=4R,根据开普勒定律,==64,所以P与Q的周期之比为T P∶T Q=8∶1,选项C正确。 3. 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所示。则Q方: Q正等于 A. B. C. 1:2D. 2: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图线、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焦耳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题述,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为,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0, 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Q=I2RT=T,可知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的二次方成正比,Q方∶Q正= u02∶()2=2∶1,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正弦交变电流和方波交变电流、有效值、焦耳定律有机融合。解答此题常见错误是:一是把方波交变电流视为正弦交变电流;二是认为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导致错选B;三是比值颠倒,导致错选C。 4. 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设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1,乙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2,由平抛运动规律,x=vt,y=gt2,设斜面倾角为θ,由几何关系,tanθ=y/x,小球由抛出到落至斜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v2+mgy=mv12,联立解得:v1=·v,即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与抛出时的速率成正比。同理可得,v2=·v/2,所以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的2倍,选项A正确。 点睛对于小球在斜面上的平抛运动,一般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列方程解答。 5.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