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线和角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线和角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线和角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线和角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没空1分)

1.线段有()个端点,长度是();

射线有()个端点,长度是();

直线()端点,长度是()。

2.过一点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3.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 )。记作( )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

5.在量角的度数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重合。

6.利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

7. 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3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8、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角越大。

9、1周角=()平角=()直角

二、选择题。

1、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A、 B、 C、D、

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A、B、C、

3、小东画了两条直线都与直线AB垂直,那么这两直线()。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不能确定

4、角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两条边的长短

B、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C、顶点的位置

5、我们一副三角板中有()种度数的角。

A、3种

B、4种

C、5种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1、1时15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40度。()

2、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3、一条射线长5厘米。()

4、线段和射线都有端点,它们都可以度量。()

5、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6、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所以射线是直线的一半。()

7、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8、把一个15度的角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就得到一个150度的角。()

9、大于直角的角就是钝角。()

10、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05度的角。()

11、从一时倒2时,分针转过的角度是30度。()

12、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

四、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

()()()四、用你喜欢的办法分别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135° 150° 80° 45° 105° 60°

五、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种线?写在下面:

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

(完整版)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 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 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 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 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 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 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这也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 直线、线段、射线、垂线、平行线,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 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 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它是 在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 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 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所 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荡秋千”和“纸 与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 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套]

14×6= 240÷15= 64÷16= 840÷21= 540÷60= 380÷19= 39÷3= 180×50= 150×4= 520÷26= 24×2= 800÷50= 88÷8= 420÷21= 32×3= 1900÷20= 720÷80= 80÷16= 48÷16= 200×160= 200×40= 200÷25= 12×8= 870÷30= 90÷6= 500÷25= 27×3= 300×33= 210×30= 400÷25= 56÷14= 3×140= 300×20= 1000÷25= 24÷8= 700÷14=

250÷50= 225÷25= 14×2= 600÷12= 19×50= 750÷25= 83-45= 9600÷80= 270÷90= 140÷20= 560÷8= 140×300= 96÷3= 360÷18= 96÷24= 8800÷40= 18×5= 630÷70= 40+26= 960÷800= 390÷30= 95÷19= 40×30= 750-290= 30×21= 270÷90= 37+26= 5×490= 400-260= 360÷12= 76-39= 760×20= 270÷30= 16×5= 65+59= 7500÷500=

140÷20= 90÷3= 30×23= 370×200= 10×56= 540+90= 12×8= 650÷13= 60×50= 300×50= 27+32= 8600-4200= 420÷60= 52×20= 48+27= 240×4= 540+80= 10×700= 450×20= 640÷80= 480÷8= 41×70= 73+15= 15×10= 130×6= 378÷6= 120×600= 12×11= 630×0= 480-130= 20×360= 160×30= 900÷6= 25×40= 680×400= 220×40= 2400÷60= 900×60= 280+270= 104×5=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练习题 *第一部分【知识整理】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有1个端点,无法测量;直线没有端点,无法测量。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1条直线。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这两条直线就是相交,公共点就是交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一定相交,但相交不一定垂直。 4.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只有1条。从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所画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5.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一点可以画1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第二部分【自我检测题】 一、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2.从个位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第七位是()位,第八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3.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6. 由3个亿, 5个百万, 2个千和8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7.下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8.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中,()最短。 9.八亿零七十万零八百写作:(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12□780≈13万,□最大可填(),最小可填()。 11.数一数右图中,有()个锐角,有() 个钝角,有()个直角,有()个钝角。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一条射线长6厘米。()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四个计数单位。()5.3076000≈308万。() 6.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7.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9.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10.在5和6之间添上4个0是五十万零六。() 三、选择题。 1.最大的九位数与最小的十位数相差()。

最新青岛版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 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 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 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 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 会计算器的作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样教学建议 1.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对计算器的认识,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先 出示了泰山古树数量统计表及泰山石刻数量的统计表。使学生体会计算器的优点及作用。(2)通过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对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认识,教材没有给出枯燥的 文字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3)对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教材选择了数字比 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式,便于学生通过验算,确认计算器能保证计算正确,并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而对减法和除法以及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则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己探索。 2.突出使用计算器的价值。(1)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2)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有趣的数学规律,从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数与式的 美,体验数学的奇妙。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数感。教材安排有几个特点:(1)综合了时间、长度、重量等 不同领域的内容,安排的问题学生以往只能靠猜测和想像才能解决,现在却可以运用列表的 解题策略,借助计算器的使用进行探索,便于学生体会计算器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力量。(2)精心设计了“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 性,突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3)体会研究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的情况”想起, 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4.教学时还需要说明几点:一是使用计算器计算应与估算结合起来,用估算保证计算 的正确;二是根据具体的计算情况判断是否使用计算器;三是形成使用良好的使用计算器的 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2页的信息窗1及自主练习中的相应习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二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万以上数的读法:1、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四、读数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画二看三说四读”。“一画”是指按四位一级画虚线; “三说”是指说出最高位上是几;“四读“是指读出这个数。五“二看”是指这个数包含哪几级; 、万以上数的写法: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七、整万、整亿数的改写: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八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九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十 、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十一 、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十二、计算器是一种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工具。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 2 开机按 ON/OFF 键;如果要清屏按 C 键;要关机按 ON/OFF 键。 十三、一位数乘两位数:把其中的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另一个因数(一位数)分别乘这个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求两个积的和。整十数乘整百数:可以先用“0”前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乘前“0”的总数。 十四、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根据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单元易错题大全 (9)

四年级数学: 《线与角》单元易错题大全 1.判断:一条直线就是平角。() 2.如果两条平行线为一组,下图中共有几组平行线?请找一找。(选 做) 3.一条( )长8厘米( )A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4.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5.度量角的大小时,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零刻度 线对准角的()。 6.判断: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 7.一个周角等于()个平角等于()直角。 8.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这点叫做(),这 两条射线叫做()。 9.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 A.斜线段 B.直线段 C.垂线段 10.直角与平角度数的和比周角少( )度. 11.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度,其余3个角都是(),

它两条直线一定()。 12.过p点分别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和垂线 13.分一分,填一填。在91°、151°、4°、11°、4°、117°、4°、 90°、180°、30°、360°、158°中,锐角有:()。直角有:()。钝角有:()。平角有:()。周角有:()。 14.分别画出60°、135°、150°的角 15.下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 16.判断: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17.认一认,读一读。 ⑴图①是( ),读作( )。⑵图②是( ),读作( )。⑶图③ 是( ),读作( )。 18.判断: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被放大成45°。

() 19.4个直角=()平角=()个周角 20.打开一个圆扇(如图),这时的两边成()角;如果两边继续 打开直至重合,这时成()角。 21.判断:钟面上是12时15分时,分针和时针组成了直角。( ) 22.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3.判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24.画一个钝角,标为∠1;再画一个锐角,标为∠2。 25.判断:一条直线长50m。() 26.早上6点,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下午3时 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角 27.判断:一天中,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整时刻有4个。() 28.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并以直线外的一点 为圆心,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画圆。 29.在一条直线上有A、B、C三点,如下图.图中有( )条线段,有( ) 条射线. 30.画出下列各角: 30度 150度 180度 95度 31.请帮小鹿设计一条去小河边最近的路,并画出来。

完整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 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 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 乘2 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 3=18 读作:“6 乘3 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 求 4个 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 3×4=12或 4 × 3=12) 2 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如: 2 个 8 相乘 用 8× 8=64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 和。如: 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 = 积 网 &来源学 &科 加法:加数 +加数 =和 https://www.doczj.com/doc/081435594.html,]§§ xx 来源 :Z 和—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 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算加 减。如: 计算时,先算乘,再 来源学科网 ZXXK] 加法: 3+3+3+3+2=14 乘加 3× 4+2=14 乘减: 3× 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 求 4 和 3 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 4+3=7 )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 如: 2 和 4 相乘 用 2× 4=8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1 万以上数的读法以及计数单位 〈一〉复习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10个()是一万。 (2)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位。(3)读出下面各数 2452 读作() 7006 读作() 4500 读作() 3020 读作()〈二〉课堂练习 1.(1)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10个()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都是()。 2.完成下面的数位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 …… 计数 单位 从表中发现,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

随堂练习 1.(1) 5094600这个数是由5个()、()个一万、4个()和()个一百组成。 (2) 41260000这个数读作(),数字“4”在()位上,表示(),千位上是数字(),用来表示()。 (3)一百万是()个十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是()个一千万。 2.读出下面各数 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6 4 5 7 8 3 读作: 9 0 9 0 9 0 9 9 0 读作: 2 6 8 8 0 0 0 0 0 0 读作: 6 0 5 0 7 0 0 8 读作: 4 0 3 0 0 9 0 0 读作: 1 4 2 9 5 0 0 8 6 7 读作: 读法总结:(1)要先把数________,再从_______读起;(2)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_____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3)每级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_______零;(4)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

第二单元线与角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如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折纸,获得其中的折痕,应该说,这些折痕都是笔直的。然后对这些折痕作不同的处理。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是直线。这些活动对学生建立上述三个概念,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 又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认识抽象概念的平台。 2. 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 如学生在操作活动后逐步认识了直线、线段与射线,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汽车的灯光、到一条笔直的公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学习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P18)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像学生经常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这些图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P21),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的身边的事例中进行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3. 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一些困难。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仍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独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如学生在认识垂线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的内容(教材P22),请学生自己在公路上设计确定一个车站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从一点到已知直线中,距离是最短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2017青岛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 一、看图填空。 ()个()()×()=() 2. ()个()()×()=() 3. ()个()()×()=() 4. ()个()()×()=() 5. ()个()()×()=() 6. ()个()()×()=() 7.

()个()()×()=() 8. ()个()()×()=() 9. ()×()=() ()×()=() 10. ()×()=() ()×() =() 二、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 1+1+1+1+1+1+1 5+5+5+5+5+5+5 A+A+A+A+A △+△+△+△+△ 三、填一填。 1. 一个因数是5,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2. 6个2,写作_×_ 3. 2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

4. 3个4连加,写成乘法算式 5. 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8。写成乘法算式 四、我当小法官 1.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2,算式是4×2=8() 2. 3+3+3+3=3×3=9()

青岛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 3个4写作( )×( ) 2. 5个3写作( )×( ) 3. 2个3写作( )×( ) 4.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 )=( ) ( )×( )=( ) 口诀:口诀: 5.填上“+”、“-”或"×"号。 4○4=8 3○3=6 5○5=25 6○6=12 6.填上“+”、“-”或"×"号。 4○4=16 6○4=2 6○4=10 5○6=11 7.填上“+”、“-”或“×”号。 4○5=20 5○2=10 3○3=9 5○5=0 8.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口诀。 3×3=( ) 4×5=( ) 3×5=( ) 5×2=( ) 5×5=( )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全套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 【基础题】一、填空 1、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某一个数里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如“50050”,从左边数第 一个5写在()上,表示(),第二个5写在()上,表示()。 2、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整数的数位从右向左依次是()、()、 ()、(),()、()、()、(),()、()、()、()。 3、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计数单位有:()、()、()、 (),()、()、()、(),()、()、()、()……。 4、一个整数从右边起向左数,第五位是()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 ( )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5、7中的第一个8在()位上,表示(),第二个8在()位上,表示()。 6、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是一千万,10个()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二、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数字的读法。 1、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2、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3、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册。 4、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0册。 5、某花园总面积约1100000平方米。 6、世界上字数最多的大钟是永乐大钟,上面铸了230184个汉字。 7、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其中山东省的面积约为150000平方千米。 、 8、聊城市的总面积约为8715平方千米,总人口达6040000。 、 9、莘县的总面积约为1416平方千米,总人口达1040000。 、 10、地球陆地总面积是0平方千米,海洋总面积是0平方千米。 、 11、太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面积约240000公顷。 12、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约190000平方米。 13、地球上的恐龙大约是在年前灭绝的。 14、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人。 、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8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共有名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握所学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差距较大,肯定会有部分后进生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抓不懈,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三个领域来进行设计教学的。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都属于数与代数的范围。 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六单元的认识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和两个智慧广场。 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教材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选取新颖有趣的素材,通过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内容富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认识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表内乘法(二)更是从学生身边的缝沙包、叠纸啪和做中国结这些学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学习的。本册教材空间较大,其中的两个创新点很有特色,把同数连加的写法,写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诀计算乘法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便,让孩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际的生活情景图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辨别方向,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通过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另一种说法:十万里面有10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10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10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10个一千万) (二)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 一个数从右边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 (三)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五)改写用“=”号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连续4个0,加一个“万”; 例: 5600000=560万 45000000000=4500000万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连续8个0,加一个“亿”。 例: 82000000000=820亿 (六)四舍五入法:用“≈”号 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位 千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万”; 65270≈7万 898300≈90万 千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万”。 64270≈6万 8733200≈873万 省略亿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万位 千万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亿”; 178680000≈2万 388888000≈4万 千万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亿”; 148889000≈1亿 5948565425≈59亿 (七)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八)编码 身份证号370204************,出生于()年()月()日 年龄()岁,性别()。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的练习题

小厂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线与角》单元测试 姓名分数 一、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3、从()点引出两条()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 6、角的计量单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度的角,记作()。 8、下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9、右图钟面上的时刻是()时()分,时针和分针 组成()角。10分钟以后是()时()分, 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选择题。 A B: C D H G

1、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 A、B、、D、 2、角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两条边的长短 B、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C、顶点的位置 四、动手操作:画一画,量一量。 1、以O为顶点,OA为一条边,画一个125°的角。 A [ O L 2、学校要修一条水泥路到公路,怎样修最近请你在图上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我的理由。 3、已知下图∠1=48°,列算式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求∠2、∠3、∠4、∠5 的度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编

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4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 2、装一辆玩具车需要4个轮子,装5辆需要多少个轮子? 3、小兵到文具商店买文具。 (1)买5枝钢笔要多少钱? (2)买4本笔记本要多少钱? (3)买一枝钢笔和一个茶杯需要多少钱? 4、小华把32米的绳子,7次剪成相同长度的几段?平均每段长几米? 5、操场上有6个学生打球,48个学生做游戏,做游戏的学生是打球的几倍? 6、小燕剪了6朵红花,剪的红五星是红花的3倍,她剪了几个红五星?

7、二年级一班一组同学共植树7棵,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有多少米? 8、把一根木头一段一段地锯成9段,每锯断一次需要4分钟,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几分钟? 9、.有7本连环画,故事书比连环画多35本,故事书的本书是连环画的多少倍? 10、小强5分钟打字40个,小红4分钟打字36个。他们谁打字最快?小强经过训练后,每分钟比原来多打3个字,现在他每分钟打多少个字? 11、王师傅车间里准备了12个车轮, (1)这些车轮能装配多少辆2轮摩托车? (2)若全部装配3轮车,能装配多少辆? (3)若同时装配2轮车和3轮车,轮子正好用完,他装配了几辆2轮摩托车和几辆3轮车? 12、装橘子。 妈妈买来一些橘子,如果每篮装6个, 可以装6篮。妈妈一共买来多少个橘子? 13、小红和爸爸、妈妈三个人共吃了24个苹果,平均每人吃几个苹果?

14、逛超市。 10元 5元 9元 3元 1本8元(1)20元钱能买几个玩具熊? (2)小红有15元钱,买2把玩具枪,够吗? (3)7块汉堡包一共要花多少钱? 15、 16、

17、 (1)有多少位乘客? 新| 课|标| 第|一 |网 (2) 的人数是的多少倍? 18、逛超市 8元7元5元6元2本8元(1)买6辆,需要多少元?(3分)新课标第一网 (2)20元钱能买几个?(3分) (3)小刚买了5架和一个,一共用了多少元?(4分)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计算 涉及的单元: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直接写得数: (1)乘法口算: 1、两位数×一位数的进位口算:18×3=54(建议:先乘十位,1×3=3,接着算3×8=24,把十位算得的3加进位的2,写积的十位5,再写积的个位4,算完并写完) 2、整百数×整十数的口算:400×20=8000(建议:数零法——先算数,算4×2=8;再数零——数出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零;再写零——在8的末尾写3个零) (2)除法口算: 1、两位数÷一位数的口算:96÷6=16(建议:从高位除起,9÷6商1在十位,余3个十,与个位的6合为36,用36÷6得6,写在个位上,算完并写完) 2、三位数÷两位数的口算:540÷60=9(建议:消零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零,先把被除数和除数消掉相等个数的零,再计算,54÷6=9。) 二、竖式计算: (1)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方法:从低到高逐位算积, 从上到下对位加积 (2)多位数除以多位数计算方法:从高到低逐位算商, 从上到下对位减积 (算除法要运用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试商的方法: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1、2、3的看成比它小的相邻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如:21、22、23看成20。)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7、8、9的看成比它大的相邻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如:27、28、29看成30。)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4、5、6的看成个位是5的两位数进行试商。 (如:24、25、26看成25。) (注意:1、竖式计算中上下必须对齐数位。 试商的本领是由乘法水平决定的,试商时要既要看除数的十位也要看个位,才能方便试商。) 23×18+82×23 =23×(18+82) =23×100 =2300 三、脱式计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 注意:a×b+a×c=a×(b+c)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 线与角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第1课时:线的认识教学内容:线的认识教学 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教学重、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 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 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中线的读法。教学准备: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图。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可以把它看 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 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第三幅图:城里的各种灯光,灯所发出的光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电脑操作,引出一些射线。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集体交流,得出结论填写表格。名称共同点不同点直线都是直的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6页的“读一读”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三、试一试(1)(课件演示)通过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课件演示)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通过第 二题的画与量,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四、看一看、量一量第1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 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第2题:两个图中的方框是正方形。板书设计:直线、线段与射线直线:射线:线段: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 端点课后反思: 第2课时:平移与平行教学内容:平移与平行教学目标: 1、借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 一、轻松填一填(25分) 1.丹麦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面积2175600平方千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平方千米;埃及的尼罗河流域面积是287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平方千米 2.根据27×12=32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70×12=() 270×120=() 27×1200=() * 3.用4,0,3,9,2,0组成的六位数中,最大的是(),读作()最小的是(),读作()。 4.一个数,它的百亿位、千万位、十万位上的数字都是6,百位上的数字是7,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把这个数精确到亿位是( )。 5. 在○里填上“>”、“<”或“=”。 130×30○13×300 31万○310000 210001○209999 47×38○38×49 ¥ □7877000≈9亿,□里最大填(),9□7877000≈10亿,□最小填()。 7.长方形的邻边相互(),对边相互()8.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条,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35=420,那么A=( ) 10.在春季运动会上,小红是4年级2班的15号运动员,她的号码是4215;小明是三年级5班的8号运动员,他的号码是3508。根据这个编码规律,你知道戴号码2307的学生是()年级()班的()号运动员。 ( 二、仔细推敲,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2分) 1. 往墙上固定住1根木条至少要两根钉子。 ( ) 2.射线的长度是直线的一半。() 3.2时15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30度。() 4.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 5.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6、在243×17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1乘243得243. () 三、我来选一选(12分) 1.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A.千万和十亿 B.万位和十亿位 C.千万位和十亿位 2./ 3.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10米,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3.下列各数中只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在6和3之间填()个零,就是六亿零三。 , 5.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A. 3 B. 4 C. 6 D. 8

小学四年级数学:线与角单元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线与角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ine and corner unit teaching desig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线与角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线与角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概

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如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折纸,获得其中的折痕,应该说,这些折痕都是笔直的。然后对这些折痕作不同的处理。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是直线。这些活动对学生建立上述三个概念,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 又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认识抽象概念的平台。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