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文本解读是孙绍振多年以来奋力开拓的一大学术领域,已产生较大影响力。本文试图从他众多的文本分析案例中提炼出深层的“解读理论”,超越已有的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认知“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传统研究模式,转而在文艺理论的本体框架内思考其存在价值。首先全面阐述了孙绍振解读文本时的三大审美理念:追求审美的特殊性与唯一性、真善美的错位结构(为着叙述上的严谨,此部分也顺势包含了孙绍振“小说的错位理论”)、文学的三维结构理论。之后,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先是在“批判与建构”、“破与立”的理论视野中,细密深入地探讨了孙绍振的宏观文类理论,继而又详细解剖了孙绍振微观细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孙绍振走上文本解读之路的“机缘所在”以及伴随而来的“话语转型”。紧接着,回顾前文并结合当前的文学研究语境,系统性地阐述了孙绍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对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建设的启示意义。经过重重梳理,本文归纳出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三大特色:敢于批判和质疑,重视思辨和创新;聚焦“情感”密码,深于情;重“实践”——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对“创作”实践尤为关注,是“创作论型”的解读派。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最近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顿觉眼界开阔,孙先生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从而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并深以为然。 事物、观念和形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是不断转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贫乏的、静止的、僵化的、不能转化的。但是,事物,观念和形象,在表面上又是有机统一的,也就是说没有矛盾的。 文本分析就是要打破这种表面的统一,找出它与现实,与观念,与本身其他因素的矛盾点在哪里,它的内涵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又怎样达到了现在的统一,矛盾点、发展变化处就是分析的切入点。也就是说首先要坚信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都是可以分析的,再次还要有一种方法论的自觉。这种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哲学方法也令人摸不着头脑啊,什么问题?怎么分析?孙先生将这种抽象的、普遍的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分析方法,并使其系统化。孙先生的理论简单来说是面对一个文本,坚信它是可分析的,然后用各种方法寻找切入口。面对不同的文本可采用还原法、比较法,通过还原或比较找出了矛盾点或差异点,这矛盾点或差异点就是分析的切入点,然后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当然还原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等。比较也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 孙先生在文中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咱们语文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它。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但你能把它讲清楚吗?它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肯定有它的好,它好在哪里?好在比喻十分巧妙?当然,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感觉到了,却说不清缘由,想在你的解读中寻找答案,你怎样解释?从整首诗来看它

孙绍振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孙绍振:《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开头两段,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分析的。 但是,用还原法,是可以提出问题来加以分析的。 把还原法落实到关键词语上去:以阿长这个名字作为关键词,作还原来分析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章,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鲁迅不是说过,文章写成以后,至少要看两遍,要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吗? 那么,这两段,如果删去了,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 因为阿长,在这个关键词的深层,不但有长妈妈的,而且有周围人的精神密码。 按照还原法,本来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慎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 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体并不高,相反,长得“黄矮而胖”。 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 问题、矛盾,通过还原,就不难提出来了: 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于这样对待她吗?这样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这两段文章,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果随便被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麻木。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于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从研究方法来说,这样的分析,已经提供了可讲性,但是,还可以扩展一下,力求结论有更大的涵盖面。 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奥秘,是鲁迅常用的手法,在《阿Q正传》里,对阿Q的名字,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名字,也有同样的细致用心。祥林嫂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叫祥林嫂,因为丈夫叫祥林,在鲁镇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后来她又被抢了亲,被迫嫁给了贺老六,在贺老六死了之后,她又一次回到鲁镇。鲁迅特地用单独一行写了一句: 大家仍叫她祥林嫂。 这句似乎是多余的。读者早就知道她的名字了。鲁迅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因为祥林嫂,这个关键词里包隐含着荒谬,旧理教的荒谬。丈夫叫做祥林,她就叫做祥林嫂,可是,她又嫁了贺老六,那么还原到正常道理上来说,应该研究一下,是叫她祥林嫂,还是叫她老六嫂好呢?或者叫她祥林老六嫂比较合理呢?这并不是笑话,在美国人那里,不言而喻的规范是明确的,不管嫁了几个,名字后面的丈夫姓,都要排上去,没有什么见不得人,难为情的。例如肯尼迪的太太积奎琳,后来又嫁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她死了以后,墓碑上就堂皇地刻上:积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但是,我们的封建礼教传统不可能想象把她称为祥林?.老六嫂的可能,只承认第一个丈夫的绝对合法性。可见礼教传统偏见之根深蒂固,在集体无意识里,荒谬的成见已经自动化,不动脑筋已经成为可怕的习惯了。 需要注意的是:鲁迅在整篇文章,没有对阿长的肖像描写。光是对名字这么叙述,看来连描写都算不上的,但是,在鲁迅看来,这比之对肖像的描写还要重要。 分析如果到此为止,是很可惜的。因为还有深入的余地。许多教师即使会分析,往往浅尝辄止,原因是方法单一。当一种方法好像,到顶了的时候,就应该换一种。还原不够了,就用比较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前面分析长妈妈的名字的时候,就用了比较的方法,把她的名字和祥林嫂比较。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站在一个高台上,既知道创作 的方法,也知道审美的方法,还知道解读的方法,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才能游 刃有余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多彩世界。 关键词:孙绍振;还原分析;解读方法; 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方法以及他对于小说方面的知识介绍都是小说阅读的 重要钥匙。要用好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最关键的是要会提问题,而发现问题 的关键是寻找矛盾。因此,我们还是要总结孙教授如何寻找矛盾,提出问题。 一、基本技能 1.明确提问题的要求。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星新一的《保修》一文开头就强调,解读文章,就是要从 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提出的问题不应该 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 2.了解小说流派特征。 例如,孙教授在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就分析这篇小说可以把它 归入现代派之列。“在现代派小说家看来,小说并不是人生的真实的反映,而是作家对于人生的一种想像和意义的探索。这种人生的探索不仅仅是在内涵方面,而 且是在形式方面。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描写,并不是所有小说必须遵循的神圣 规范,相反,任何规范都是艺术形式发展的桎梏,对人生的探索必须打破传统的 观念,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也必须冲破经典的形式规范。”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再来解读余华的小说,就轻松多了。 3.了解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为了补充相关知识,我又读了孙教授的另一本书《文学性讲演录》,如“这是 小说的特点,人物之间可以没有情节,甚至可以没什么性格,但不能没有感情的 差距,否则就成散文了。”“在小说形象中,感情层次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心理差距,并不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差距。相反,人际关系差距越小,感情的心理差距就越大,形象就比较生动。”“小说的基本规律就是人物的心理距离要拉开,才能产生 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和秘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情节呢?不仅要有情 感的多层次性,而且要有统一性、因果性。”“要构成动人的情节,关键不在于寻 求因果性,而在于寻求什么样的因果。如果是纯粹理性的因果,那么,它与艺术 的关系不大。如果要成为艺术品,则必须寻求不同于理性因果的情感因果。”“小 说家在设计情节因果时,必须严格遵循情感因果规律,而不能只根据理性的科学 因果规律。”“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性格,好的情节不是一般的因果,而是性格 的因果。” 二、常用的方法 1.与现实作比较发现矛盾。 如解读《最后一片叶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了肺炎的人的生命主要是由生 理和病理情况决定的,而在这篇小说里,却是由一种精神,一种对于生命的信念 来决定的。”由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这里,可以感到作者所要强调的是: 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 就可以战胜死亡。” 又如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车子上的苹果抢光了,车子的轮胎都 卸走了,‘我’为了保卫苹果被打伤了,鼻子挂在脸上,司机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他举了几个经典文本解读的例子。 1.从形态还原与功能还原谈《咏柳》中的“剪刀”意象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北大的一名教授赏析说:这首诗有四点值得肯定:一是写出了柳树的特征;二是歌颂了大自然;三是比喻用得巧妙;四是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孙教授认为这种赏析是误人子弟的: (1)机械反映论――美的是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美的形象与事物是一致的,特征相等的,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2)方法上形而上学――不研究矛盾。 (3)教化作用――春天的美是春风吹出来的,这里有 春天的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完全是自己想的。 那么,这首诗究竟该怎样赏析呢?孙绍振教授认为: 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 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

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不刮人,怎么会似剪刀?如果说春寒料峭,还刮人,可以是菜刀,何以一定是剪刀呢? 二是要联系。从联系中进行理解: “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谁能裁?是人。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 这样赏析,就要有揭示矛盾的功夫,这种功夫就需要采用――还原的方法。还原就是让它回到客观事物的原样。还原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再解读。 孙教授的这种解读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二月春风似剪刀”不是用作比喻,而是拟人。赋予春风以人才能完成的行为,裁剪出“细叶”,裁剪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在赞美之余,我们姑且不谈这里怎样进行“同义互解”和字词落实的问题,而对“似剪刀”的解读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就“春风”的形态和给人的感受而言,是不能形成比喻的。我们不妨采用孙教授的还原法,对剪刀进行功能还原,就裁剪加工,产生新的物态而言,又似乎未尝不可。再用孙教授的联系观点解读文本:春风像剪刀进行裁剪加工一样……也还是顺理成章的。这里的关键是对“剪刀”这个意象的理解与把握:取其理,而不取其形。也许它的“巧妙”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9-10-17T13:27:14.34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8期作者:陆海君 [导读]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315000 不得不说,解读作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孙绍振教授著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他对作品独到、犀利、深刻的解读,和他所运用的还原法、矛盾法、比较法等作品解读方法,既不同流俗,又科学有效,更可贵的是极富可操作性,读后让我们对文本解读有豁然开朗之感和醍醐灌顶之悟。在此把我的阅读摘要与体会简述如下。 作品精髓:该书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只凭经验的顽症和无效分析甚至错误分析的现象,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指出要去除宏大概念带来的形而上学遮蔽。孙教授阐述,分析之所以为分析,就是要打破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应用到文本解读实践层面,孙教授提出了还原法,比较法,矛盾法,三种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相辅穿插,还原法是其中的核心方法。这是孙教授解读作品的核心思想。作者阐述,所谓“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为了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还原了,有了矛盾,就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分析,阅读才有效。该书让我们一见倾心的是作者结合大量的文本案例,从操作的层面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路径和具体运用,让我们惊叹于还原法的透析力度,惊叹于作者对文本原生态的揭示深度。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二。 原著导读:该书主要是针对初高中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进行逐篇解读,除《自序》外,分为八个部分,包含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共115篇文本的解读,其中“古代诗词”27首,“现代诗歌散文诗”11首,“小说”10篇,“古代散文”11篇,“现代散文”33篇,“童话寓言”5篇,“纪实作品”4篇,“议论文小品文”14篇;在相关章节后有“附”15篇。其中涉及到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的有30余篇,这些解读或是纠正了我们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片面性的理解,或是对常规的经验解读有了更深入更透彻更独到的分析,而且看似各篇独立,却有一种理念贯穿始终,有一个方法指导其中,对我们日常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阅读该书必须先花时间研读序言,读懂了,内化了,再读下面的篇目解读。序言《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代自序)》一文可谓该书的纲,主要为我们阐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核心命题。文章中作者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落实到操作层面和解读途径,一是指还原法,具体地有“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和“审美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流派的还原”、“风格的还原”等等;一是指比较法,具体地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等,当然多数时候,还原法与比较法是相辅进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似乎是一种很普通的方法,似乎是人人都在说也都在用的方法,但正如孙教授所说的,“如果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话,那也不过是,我把这种方法用得很彻底,用得很坚决,将之转化为操作性方法,并使之系统化。”看似朴实的话语却有点石成金之功力。平时我们虽然也在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但不够彻底,不够坚决,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千篇一律,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该书的另一价值在于相关的章节后另有“附文”15篇,这些附文既从理论高度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某种文体、某个文学流派、某个文学形象的特征、意义和历史价值等,分析精辟,看法独到,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如在古诗词之后,有附文《论李白的〈下江陵〉——兼论绝句的结构》。文中指出,在品评唐诗艺术最高成就时,李白杜甫并称,但在七言绝句方面,关于成就最高者历代评家倾向于李白。文中不但引入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加以佐证,还就《下江陵》一诗(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把《下江陵》列入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为案例,从感觉与情感的互动以及句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滴水看大海之效。 在小说解读部分,共有七篇附文,着重论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我国古典名著中的一些经典人物形象。如《宋江形象的悲剧性质——兼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种英雄形象》一文中,从义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义的帮派性和纪律准则两方面立体地评析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肯定宋江这个形象的艺术价值,并中肯地指出电视剧编导把政治的实用价值凌驾于艺术的审美价值之上的观点是错误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四种古典英雄形象,这些创造性的理解给读者眼球一亮之感。 精彩摘录:《木兰辞》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可能更多的老师把木兰解读为一位能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的奇女子,可以与伟丈夫相媲美,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孙教授如是解读:木兰参加战争,但战斗的英雄却不是本文立意的重点。文本突出的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作者用铺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写了木兰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她唯一感到得意之处,就是成功地掩盖了女性性别。 文本分析,就是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 分析的前提就是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我提出用“还原法”来揭示矛盾,才有分析的对象。还原,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写在经典文本中的“英雄”的内涵是怎样的?二者不一样,才有分析的空间。这是一种硬功夫。 阅读小结:该书的美妙在于既展示独特的分析视角,又给予读者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的深刻启示,引发读者思维的震荡,同时每篇文本的精当分析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让我们从孙教授的“还原法”中得到一点启示,把文本的有效解读尽可能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正如孙教授所说的,要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来。 总之,该书是一本为一线老师提供阅读教学方法与指导的书,相信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教师读到这本书都会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的。让我们牢记并实践“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这句语文学习的真谛。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中学 语文论文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王晓青 近日来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笔者认为读孙先生的书,重要的不是参照他现有的解读,而是要思考:这样精辟又合理的解读从何而来?这样我们才不是“无劳收鱼”,而是“有幸获渔”!那这个“渔”究竟是什么?读至目前,笔者感受最真切,并且自认为最具可操作性的是“还原解读法”。 “还原解读法”在孙先生那里是有系统的,大致可分几个层次:1.“艺术感觉的‘还原’”(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变异了的,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2.“情感逻辑的‘还原’”(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3.“审美价值的‘还原’”(超越善与真的审美还原);4.“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的还原,并给予历史的评价);5.“流派的‘还原’”(作家所属流派艺术创作特征的还原);6、“风格的‘还原’”(把作品与作家的风格联系起来解读的还原)。就是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还原,“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获得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的六条有效的途径。这些方法,无论在我国语文界,抑或在西方文论中都是无人发现、无人论及的,因而更能体现其原创的价值。 正因为具有这样系统的方法,孙先生的分析往往出奇制胜。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乐园”这两个字,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回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综观以上解读,主要是运用了“情感逻辑的还原”和“审美价值的还原”。 又如学生讨论“花木兰”,大抵就是“英勇善战”、“女英雄”之类的话语,“表面上看,这样的讨论似乎很活跃,但是老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理解:花木兰是个女英雄,在古代,女性不承担保卫国家的责任,因此这个词也突出“雄”字,花木兰从战场回来后没有接受封官,而是回家恢复女儿身,她没有男人的政治野心。 因此,把文中人物放到所在时代,赋予时代的特征,那就不难看出木兰是一位勇敢地承担国家的责任,却也注重亲情的女英雄。 这样经过“历史的还原”,木兰的真实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再谈《背影》。现在很多师生揪住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和“买橘形象不够潇洒”等问题做文章。这样的问题看似现实,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却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我们只要想到父亲执意自己去买橘,越是不顾交通规则,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以情动人。越是没有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

孙绍振《文本细读》:《背影》背后的的美学问题

《背影》背后的的美学问题 孙绍振 一 《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2003年底武汉一家晚报披露,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因此,某中学语文教科书将《背影》排除在外。据说这一消息引起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又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一场新闻风波就此平息。但是,为什么要放入下一册,教科书编者并没有任何解释。尤其重要的是: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没有正面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属于实用价值。遵守是善,不遵守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杀风景了。这篇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理性的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你不是为了三百两银子吗?我百宝箱里有的是。可是你背叛了情感,我就不但财宝不要,连命也不要了。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才更动人,审美价值更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文本解读与教师素养

文本解读与教师素养 西南大学附中张爱明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 孙绍振:“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袁枚) 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懂点训诂学 (1)因形识意,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 如:孝、教、学、企、武、干、辐、砭、祖。

(2)打通训诂与义理 经典中的几处训诂: 乃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褰裳》)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 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 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2.加强文艺学、美学修养 (1)以康德崇高美观照山水诗词 ① 崇高美界定 ② 示例 曹操《观沧海》、李白《蜀道难》、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中国山水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人被强大的自然所征服。 优点:通过研究作者与自然的关系,洞察主体心灵的强悍或孱弱。 (2)原型批评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学习笔记(要点摘录) [注]前面有围绕“文本解读”开展了一次集体研研讨活动,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对“文本解读”这一专业术语虽然熟悉,但对规范的概念认知知之甚少,撰写文本解读的能力非常糟糕。为此,针对“文本解读”,大家需要补课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去认识、理解、运用,以期望和大家一道能专业地“解读文本”。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否定和改变的过程,不容易;而学而致用的过程,更是挑战。 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 ——有必要对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讨。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过程倒置。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 (2)有人无己。有大量教学参考资料充塞自己的头脑,却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到见解。 (3)重心失当。热衷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构思和练习,没时间阅读文本本身。 (4)僵化少变。即一旦形成了对文本的某种认识,就很难改变,排斥新的观点和说法。 这样的文本阅读,缺少真正的阅读过程,缺少直接的阅读体验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和资源,影响了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制约了教师自身教学潜能的发挥,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很难有效处理和指导,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要改善阅读教学,必须从改善备课中的文本阅读做起。

文本阅读要经历三个阶段: 1.陌生阅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搁置旧的体验与认知,全新感受,新鲜体验。 (1)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备课时,先接触文本,不看参考书,以平静的心态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叙述,感受和认识自然地生长。 (2)不带任何现成框子进行文本评价。阅读是体验、理解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阅读都是文学批评。因自我知识限制,会有评价标准和方式的滞后,导致阅读方式和行为的僵化。 (3)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要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去阅读文本,这样所得会更真实,也更贴近学生阅读过程的体验和认识。一味立足于教师立场阅读,就会更加职业化、技术化,甚至会出现“解剖式阅读”,读文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知识点和命题点。 2.立体阅读——“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维度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全息解读。 (1)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或者说叫主观意义,尽可能准确地弄清楚作者试图要表达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说,绝不是全部。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评价理解准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对阅读教学任务矮化、窄化。 (2)二是文本的客观意义,特定的文本存在和流传时,不再受作者的绝对约束,因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会具体客观意义或社会意义。 (3)三是读者的个性意义,也叫读者意义。会对同一话题或审美对象,有在共同指向基础上的不同解读,或理解的指向本身就不同。 [注] 人们所提倡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包括创造性阅读,都是基于这样的阅读基本规律提出来的。当然,要我们对每一个文本的三重意义都认识得十分清楚,是苛求,甚至根本不可能。作为语文教师,不清醒认识这样的阅读规律,非常可怕。认识三种关系不难,难在在具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 《名作细读》是一本让我很惊讶的书。孙老师对语文教学理解,为我洞开一扇新的门窗,它甚至感到,这将彻底改变我十四年语文课堂的教学的习惯与思维方式。 孙绍振在自序中说道,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的多,也光荣的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的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有,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反观自己这几年,总感觉有点“蒙混”的意思,虽然没有“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有,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但也没有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自己依赖的主要还是教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的问题,深入思考得较少,或说,怎样教的语文才叫“真语文”。 孙绍振也提到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有的问题。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来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

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孙老师提到的上述问题,我感觉一个根本原因在老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不够好。语文老师为什么那么多套话、空话,所问问题为什么那么肤浅,课堂为什么空洞,为什么那么喜欢包装,其原因还是因为专业素养所限,面对文本时只能看到一些浅层次的学生也能看到东西,所以分析文本内涵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了。 文本细读的思维展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策略,每一个具体方法,无不显示出孙老师解读思维的风格、风范与风度。 这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了一些有操作性的文本解读方法: 一、分析的思维取向 1.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解读的多元性,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多元解读,不能以歪曲特定历史内涵为代价。(修订前言:P3) 孙老师的多元解读其实是一元解读。这给很多“解读”迷茫的老师一种警示:解读应该尊重历史、文本,而非完全自由。另外,对于“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我也深有感触。当文本与读者真是相遇时,是一种机缘,一种公平,一种尊重事实基础上的思维对话,没有强权,没有主次,目标是融合发展。 2.解读文本还是从文本出发实行分析为上。在文本以外强加任何东西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从理论上来说,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的。(修订前言:P9)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10815132.html,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作者:陈堂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9期 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他举了几个经典文本解读的例子。 1.从形态还原与功能还原谈《咏柳》中的“剪刀”意象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北大的一名教授赏析说:这首诗有四点值得肯定:一是写出了柳树的特征;二是歌颂了大自然;三是比喻用得巧妙;四是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孙教授认为这种赏析是误人子弟的: (1)机械反映论——美的是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美的形象与事物是一致的,特征相等的,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2)方法上形而上学——不研究矛盾。 (3)教化作用——春天的美是春风吹出来的,这里有春天的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完全是自己想的。 那么,这首诗究竟该怎样赏析呢?孙绍振教授认为: 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 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 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不刮人,怎么会似剪刀?如果说春寒料峭,还刮人,可以是菜刀,何以一定是剪刀呢? 二是要联系。从联系中进行理解: “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谁能裁?是人。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

[精品]专题阅读: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祝福》解读 孙绍振

专题阅读: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祝福》解读孙绍振 孙绍振专题阅读: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祝福》解读孙绍振吴泓工作室 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祝福》解读 孙绍振 五四期间,妇女婚姻题材很普遍,许多人写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吃人但是成为经典的,能进入我们大学、中学课本,不断改编为戏曲、电影的,就有《祝福》,当然,经典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经典只有历史价值,在当时很重要,很有贡献,但是,今天读起来,却索然无味。为什么,它的思想、形式和产生的那个时代,联系得太紧密了,离开了那个时代,后代人,读起来,就十分隔膜。像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郭沫若的《女神》,其中绝多数的作品,当代青年是读不下去的。而《祝福》却是另外一种经典,不但有历史的价值,而且有当代阅读的价值。为什么?因为,它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生命力在哪里呢? 关键是它的主题吃人,比之《狂人日记》要深刻而丰富。全篇没有吃人这样的字眼,但是,其人物的命运的每一曲折,引起的周围的反应,显示了:一个人被逼死,没有凶手,凶手是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寡妇的观念。这种观念堂而皇之,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却是荒谬而野蛮,完全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成见。要把问题讲清楚,不能从什么是封建礼教的概念,定义讲起,而是应该从文本,从情节中分析出来。请允许我从祥林嫂死了以后,各方面的反应讲起。 我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进来冲茶的茶房说还不是穷死的。 这好像不无道理,她毕竟是当了乞丐,冻饿而死的。但是是终极的原因吗?在它背后是不是还有原因的原因呢?那她为什么会穷死呢?是因为她被开除了。她为什么被开除呀?原因是她丧失了劳动力。可是原本劳动力是很强的呀,最初到鲁家,鲁四奶奶不是庆幸她比一个男工还强吗?原因的原因是,她的精神受了刺激。什么东西使她受了这么严重的刺激呢?这就到了问题关键了。 一切都因为她是寡妇。 按封建礼教成规,寡妇要守节。五四时期写妇女婚姻题材的小说,大都写封建礼教要寡妇守节,可是寡妇不甘不干。鲁迅偏偏不写这个。他写祥林嫂不想改嫁,不写她想改嫁,不写她不能改嫁之苦,如,冬天晚上没人陪呀,被子里没有热气呀。屋角破了,没有人来修理啊,等等。更没有写看见什么帅哥,心跳加快呀等等。他写祥林嫂不但不想改嫁,而且从婆婆家溜出来。为什么溜出来?《祝福》里没讲,夏衍改编的《祝福》电影里说,婆婆想把祥林嫂卖掉,给祥林的弟弟娶媳妇。这可能值得相信,除了别的的原因以外,还因为夏衍和鲁迅是同乡,他对那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深刻的体悟和理解。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值得分析,公开的出走,像娜拉那样是不行的。因为在农村,山区,封建礼教很严酷。丈夫死了,妻子就成了丈夫的未亡人,也就是等死角色。这就是封建礼教的夫权:妻子是从属于丈夫的,丈夫死了,还是属于丈夫的。鲁迅在小说里,问题提得深刻:婆婆卖了她,让她去当别人的老婆,不是违背夫权了吗?不!封建礼教还有一权,那就是族权。儿子属于父母,丈夫死了,属于自己的妻子就自动帐到了婆婆名下。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礼教内在的第一重矛盾。就是夫权要求守节,族权可以将之卖出,卖出以不能守节为前提。接着就发生了所谓抢亲。显示了,这种族权违反夫权,以暴力强制为特点,而这种野蛮却被视为常规。 鲁迅如果写祥林嫂想改嫁,那样就只有夫权一重矛盾了,思想就比较单薄了。而把祥林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

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文本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近来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顿觉眼界开阔,孙先生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从而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并深以为然。 事物、观念和形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是不断转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贫乏的、静止的、僵化的、不能转化的。但是,事物,观念和形象,在表面上又是有机统一的,也就是说没有矛盾的。文本分析就是要打破这种表面的统一,找出它与现实,与观念,与本身其他因素的矛盾点在哪里,它的内涵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又怎样达到了现在的统一,矛盾点、发展变化处就是分析的切入点。也就是说首先要坚信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都是可以分析的,再次还要有一种方法论的自觉。这种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哲学方法也令人摸不着头脑啊,什么问题?怎么分析?孙先生将这种抽象的、普遍的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分析方法,并使其系统化。 孙先生的理论简单来说是面对一个文本,坚信它是可分析的,然后用各种方法寻找切入口。面对不同的文本可采用还原法、比较法,通过还原或比较找出了矛盾点或差异点,这矛盾点或差异点就是分析的切入点,然后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当然还原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等。比较也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 孙先生在文中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咱们语文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它。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但你能把它讲清楚吗?它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肯定有它的好,它好在哪里?好在比喻十分巧妙?当然,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感觉到了,却说不清缘由,想在你的解读中寻找答案,你怎样解释?从整首诗来看它的艺术形象是统一的,我们对它进行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找出的它的差异性或矛盾性,然后从矛盾性或差异性出发。当然分析的角度,面对不同的文本是不同的。对于《咏柳》这首诗中的艺术形象“垂柳”,它并不等同于生活,它是生活中的柳树和作者某一时刻情感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是不现实的、假定的、想象的,那个时刻的情感只有通过这种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在这里用“还原法”,大自然的柳树和诗中柳树的矛盾就出来了,例如:柳树明明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成的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是为了美化,诗化,表达了诗人珍贵的感情,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大自然中的柳树很美,春天来了,温度提高了,湿度提高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柳树开始生长,才有了柳树的美。这种美,大自然中,科学理性中是自然而然的,这种美在某个时刻突然被作者看到了,他很激动,他感觉这种美,比大自然的美还要美,“碧玉”“绿丝绦”是爱美的少女精心“妆成”,自然美加上人工美,理由才充分,诗人的情感强化了,这就是以情动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不能简单的说是比喻巧妙,谁都能感觉的出来,关键得理性分析它巧妙的原因,我们还来分析它其中的矛盾。首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是“春风”和“剪刀”,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尖利的。但可能也有人会说,二月春寒料峭,春风有时是尖利的,比如现在,二月的春风可不是比冬天风还感觉刺骨。那么,为什么偏偏要用“剪刀”作比喻,还可以用军刀、菜刀、水果刀啊。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刀”、“二月春风似军刀”,那就成了一个笑话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这里“裁”和“剪”,它们组成一个词组,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固定的,自动化的联想。 当然寻求分析的切入口是有很多途径的,关键要坚信所面对的文本是可以分析,它的

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人性的回归 ——关于郑振铎《猫》的解读 解读者五杭中学胡金芬 课文:郑振铎《猫》,出处:人教版七年级(下)阅读/第四单元。 教材说明:写了我家养“三只猫”的生活片段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课文与解读(解读参照、运用孙绍振“内容三层次”方法)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文章开篇点题,点到几次养猫及结局。)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因三妹的喜欢,引出下文的养猫。)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从邻居家“要”看出这次养猫是出自主动,出于真心对猫的喜欢。)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从对猫毛发颜色、性情描写,特别是运用“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来比喻,足以看出此只小猫的漂亮、可爱、娇憨之态,惹人喜爱,使人忍不住想去玩玩。从“滚来滚去”的动作足见其活泼可爱。)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正因为猫的漂亮、活泼、可爱,三妹及“我”才会如此喜欢它,这是一个细节描写,给我们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人与猫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给人以温馨甜蜜之感,“我”沉浸在猫的活泼、可爱、好动中,沉浸在家人悠闲、愉悦中,沉浸在阳光的温暖中,沉浸在“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中,这是人性之使然,体现了人与动物自然、自得、自乐的自然情怀。)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一缕短暂的酸辛。第1—3自然段写了第一只猫的命运,因这只“要”来的小猫的漂亮、活泼、可爱,惹人喜爱,大家都“宠”着它,爱着它,因此当这只可爱的宠物猫忽然消瘦,三妹是“想着种种方法逗它”,我们全家“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铜铃来取悦它,然而最终病死后,三妹“很难过”说,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酸辛,“可怜”它这“小侣”。这是人对猫这一可爱宠物死去而产生自然酸辛之情。)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介绍第二只猫是二妹发现,三妹怂恿,母亲带回,可见来得比第一只更带有普遍性,基本上是全家人的意识,而且来自二舅家,较邻居更亲更近。)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通过比较,自然给人留下更漂亮、活泼、可爱、有趣之感。作为“我”及家人也就自然会更“宠”它,更爱

孙绍振解读背影

孙绍振:《背影》的解读 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祖母的死亡的性质,是“不堪承受”朱父亲如此不堪的行径的打击。 此事发生在1917年。八年后所写《背影》大体记实,但是也有所隐晦。 文章前半部分所写对父亲的百般关爱,颇不领情,且有所顶撞。表面上说是觉得父亲“迂”,说话不漂亮。实质上隐含着,内心对父亲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来自于现场,而且来自于父亲的放任导致的后果,不但是祖母逝世,而且是经济的破产。《朱自清年谱》这样说:朱自清从北京先到徐州会合,然后一道回扬州,父亲借钱才办了丧事。经此变故,朱家彻底破产。朱家原本相当殷实,怎么惨到“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的程度。朱自清在《背影》中,对此采取了淡化、虚化的手法,只是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说父亲交卸了差事,似乎是职业上的交接,并无多少不正常。但是,在字里行间却留下了矛盾:给朱自清的感受却是与祖母的过世一样是“祸不单行”?交卸差事,怎么成了“祸”?在一般情况下,再转任或者再找别的差事就是,怎么给朱父造成面临“绝人之路”的感觉?朱自清此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交卸差事,怎么会“满院狼藉”?想起祖母流下了眼泪,当然会想到祖母是怎么会死的?祖母是享受过荣华富贵生活的。“祖父朱则余曾任海州承审官,主管全州民刑案。”“退休时积蓄颇丰,父亲的宝应厘捐局又是一个肥缺。”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扬州镇守使徐宝山,成立军政分府,自任司令,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进行敲诈,以‘协饷’为名勒索钱财。祖父为了家人的安全,为也自己的‘老面子’,只得捐出大半家财。但终因心力交瘁而辞世。经此变故,朱家家道由此中落。”虽然如此,还算小康,尚能供自己到北京上大学。朱父(鸿钧)闯下如此大祸,弄到破产的境地,十九岁的大学生朱自清对祖母去世的原因是了然于心的。 《背影》里写亲子之爱,隐含着矛盾,正是因为矛盾,所以才深刻。 作品中所写之事,发生在1917年,当时朱自清还是北京大学哲学系预科生。朱父失业(《背影》的开头“赋闲”二字,用得很优雅),不但给家庭生活,而且给朱自清大学生活带来极大困窘。 《朱自清年谱》这样记载:读大学期间,朱自清家境每况愈下,为他读书负了不少债,妻子武钟谦也卖掉了她陪嫁的首饰来补贴他的学习费用。因此朱自清尽量节衣缩食,把生活用品减到最低限度。 朱自清的续弦陈竹隐说:他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相当贫苦的。‘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冬天晚上睡觉,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绳子把被子下面束起来。 正是因为家庭经济困窘,朱自清不能不提前于1920年毕业,8月到杭州任师范国文教师。月薪大洋七十元。汇寄三十五元回扬州养家。但是家中仍然入不敷出。为了节约开支,次年8月乃回扬州一中学任教务主任。校长乃朱父朋友,朱父乃嘱将朱自清薪金全部上交。仅仅一个月后,9月下旬,正是开学期间,朱自清辞职,赴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在此一个月中,朱自清、生母、妻、女儿与朱父及其妾处于一屋檐下,从欢聚到决计离开,个中缘由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