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番茄酱出口市场分析报告2010年

中国番茄酱出口市场分析报告2010年

中国番茄酱出口市场分析报告2010年
中国番茄酱出口市场分析报告2010年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全球番茄酱产业概况 (3)

第一节番茄酱的产品定义、用途及海关税则号 (3)

第二节全球番茄种植、生产情况综述 (4)

第三节全球番茄酱行业发展概况 (10)

第四节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15)

第二章全球番茄制品市场态势、生产及贸易状况 (19)

第一节全球番茄制品市场态势分析...................................1 9 第二节欧洲番茄制品生产及贸易状况. (25)

第三节美国番茄制品生产及贸易状况.................................3 1 第四节中国番茄制品生产及贸易状况.................................3 6 第三章中国番茄酱出口国家市场情况分析.. (40)

第一节中国番茄酱出口基本情况分析 (40)

第二节番茄酱对欧洲市场出口情况 (46)

第三节番茄酱对日本市场出口情况...................................5 1 第四节番茄酱对中东及非洲市场出口情况.............................5 3 第四章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55)

第一节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5 5 第二节中国番茄酱国际竞争优势分析································5 8 第三节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9 第四节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策略建议·································6 1

前言

番茄酱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消费的重要果蔬制品,也是我国主要的果蔬加工产品和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我国番茄酱产量的90%以上用作出口。尽管中国在199O年才开始大量生产番茄制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中国番茄及番茄制品出口总额达8.6亿美元,其中主要为番茄酱,出口量80.6万吨,创汇近8.1亿美元。

据世界番茄加工协会报告,2009—201O产季全球加工用番茄产量4220万吨,比上个产季增加15.4%,远远超过38OO万吨正常需求量。中国加工用番茄统计数量为870万吨,而实际可能已经突破千万吨。在全球过剩的形势下,中国的产品积压更加严重,盲目发展已经衍生出产能过大和生产严重过剩的后果,无序竞争进一步挤压价格空间,企业处境困难。面对严峻的事实,行业应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为确保中国番茄酱行业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受商务部委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番茄及番茄制品分会组织了业内专家和生产、出口骨干企业组成了编写组,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编写了《番茄酱出口市场分析报告》。

本报告分别从“全球番茄酱产业概况”、“全球番茄制品市场态势、生产及贸易状况’’、“中国番茄酱出口国家市场情况分析’’及“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等方面,通过分析全球番茄酱出口市场情况,发现并争取尽快解决目前行业遇到的问题,提高中国番茄酱产业国际竞争力。相信对广大生产和出口企业会有所帮助。

虽然编写人员力求收集齐全主要生产和进口国家番茄制品的发展情况,对行业发展提出策略建议。但由于时间仓促,需要整理和翻译的资料繁多,本报告会有不完善之处,恳请大家在审阅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进行完善。

编写组

二O—O年十二月六日

第一章全球番茄酱产业概况

第一节番茄酱的产品定义、用途及海关税则号

一、番茄酱的产品定义

番茄酱是鲜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是由成熟红番茄经破碎、打浆、去除皮和籽等粗硬物质后,经浓缩、装罐、杀菌而成。番茄酱呈深红色或红色酱体,均匀细腻、黏稠适度,味酸甜、无杂质、无异味,具番茄的特有风味。

二、番茄酱的用途

番茄酱中除了含有“植物黄金”番茄红素外还有维生素B群、膳食纤维、矿物质、蛋白质、果酸、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富含蛋白质、糖类和纤维素及天然果胶等,和新鲜番茄相比较,番茄酱里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食用番茄酱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调味品,其传统市场在欧洲和美洲,尤其是西欧、南欧和北美。近年来,东欧、俄国、非洲和亚洲市场也发展迅速。番茄酱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使用番茄酱调味的食品中,既有消费者自己制作的食品,也有比萨饼、意大利面等快餐食品,还有以番茄酱为调料或底料的各类罐头食品。番茄酱为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中国。最初多用于西餐,后逐渐为中餐所接受,并较之西餐运用有很大发展和丰富。番茄酱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调味品,一般不直接。常用作鱼、肉等食物的烹饪佐料,是增色、添酸、助鲜、郁香的调味佳品。

保健番茄酱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及某些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获得维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肌体抗癌能力的决定因素。番茄酱中富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增加胃液酸度,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并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之功效。

番茄酱所含的番茄红素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是优良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癌效果是β-胡萝卜2倍;给人体补充番茄红素,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各种因自由基引起的退化老化性疾病,增强免疫系统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降低眼睛黄斑的退化、减少色斑沉着。欧洲多家医学研究中心所做的临床试验显示,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通过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起到抗癌防癌作用。番茄红素亦可对抗肺癌和结肠癌,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

三、番茄及番茄制品的海关税则号

中国番茄及番茄制品出口以番茄酱罐头、番茄沙司及其他番茄调味汁为主,番茄罐头和其他方法保存的番茄以及番茄汁出口量相对较少。番茄酱罐头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番茄制品,主要分为两种规格包装,大罐原料酱(重量大于5千克)和小罐番茄酱(重量小于或等

于5千克)。

注:海关总署2009年以前使用2002901O的税则号统计番茄酱罐头出口数据(含大小罐番茄酱), 2009年以后将番茄酱分为大小罐两种规格进行统计,20029019(番茄酱罐头重量>5kg)和20029011(番茄酱罐头重量≤5kg)。

第二节全球番茄种植、生产情况综述

一、番茄的起源及特性

最近的考古学发现番茄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地区,1 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人欧洲,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晋在17世纪初著书《群芳谱》中有“火伞火珠”‘‘最甚观’’的关于番柿的记载;说明当时番茄已传人中国,而且也是作为观赏植物。美国1781年开始有食用番茄的记载,但在中国作为蔬菜栽培的历史仅有百年左右。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植株高O.6--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直立,易倒伏,触地则生根。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1 0~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 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 cm,先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基部歪斜,有小柄。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橘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为夏、秋季。

加工番茄是普通番茄中的一种栽培类型,专用品种干物质含量较高,含有固形物和类胡萝卜素等。主要特点是矮化自封顶,不搭架不整枝栽培,一般植株高度在30厘米至90厘米之间,分枝数多,匍匐、直立或半直立生长,花期较集中,果实多数椭圆形,也有方圆形和长椭圆形等,比普通栽培番茄略小,一般30克120克,果皮比普通栽培番茄厚,耐贮藏运输,主要用途是送人加工厂加工处理,处理产品主要是番茄酱,另有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

二、番茄种植、生产情况

1、全球番茄种植概况

番茄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作物,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植物。由于番茄及其制品的独特食用、保健及辅助治疗的功效,在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番茄一般来

说分为人们平常生吃或做菜用的食用番茄和加工用番茄。加工用番茄可溶性固形物为5%左右,而普通的食用番茄仅为1%一2%,因此番茄制品行业都使用加工用番茄作为原料。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番茄产量和制品贸易增长迅速,中国番茄及制品贸易在世界番茄贸易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世界番茄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番茄酱专用加工番茄的大面积种植对气候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地区集中在北纬34—50度之间,该区域气候既不会过分潮湿,也不会过分干燥,而且昼夜温差大。全球能够大面积种植加工番茄的地区集中在美国的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的少量地区。据世界加工番茄联合会统计,2007年三大产地的番茄加工量占全球总加工量的85%左右。全球主要的番茄制品加工制造企业也主要分布在以上三大产区。

欧洲市场基本上处于整个番茄产业的供求核心,番茄制品的定价也在此产生。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为该地区加工用番茄的传统种植大国,2007年四地产量占地中海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4.6%、13.2%、7.8%和4.8%。

受2008年番茄酱价格不断走高影响,全球番茄种植面积大增。2009年全球加工用番茄产量同比增长l5.6%,达4231.7万吨,其中中国加工用番茄增量最大。2009年中国加工番茄产量达865万吨,同比增长35.1%,占全球加工番茄总量的比重升至20.5%,番茄制品产量近11O万吨。

图1:2009年伞球加工用番茄产量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世界加工番茄协会

2、中国番茄种植发展情况

作为中国第一大番茄种植及加工地区,新疆加工番茄种植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周期性螺旋状上升态势,2001年 2004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2.09千公顷、139.13万吨增加到7O.53千公顷和486.97万吨,年均分别增长47.3%和51.8%。2005年2OO8年,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由49.41千公顷、36O.72万吨增加到75.56千公顷、619.56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5.2%和19.8%。总产量年均增长23.8%,比播种面积年均增速高4.6个百分点。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正播面积达到102.57万亩左右,在番茄种植方面,平均单产4.504吨/亩,其中自治区平均单产3.689吨/亩,兵团平均单产5.524吨/亩,成为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

中国第二大番茄加工生产基地内蒙古河套平原的番茄产业快速扩张,种植面积、总产量、效益及出口量各项指标均较大幅度增长,成为当地扩张最快的产业。巴彦淖尔市番茄产业从200 1年起步,番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整体上呈逐年递增之势,并且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2001—2004年)为膨胀期,种植面积在2004年急剧增长,由2001年的2.4万亩增到2004年的l6.39万亩,年增长分别为117.9%和212.8%;第二个时期(2004—2007年)为快速成长期,年增长分别为44.5%、13.43%和28.9%,增速虽然放缓,但产业规模逐年激增;第三个时期(2007—2009年)为基本稳定期,增减变动幅度趋小,分别为6.9%和3.3%。据来自巴彦淖尔市统计局的信息,2009年河套平原共种植番茄46万亩,较2008年增加1.6万亩,总产量达23.26亿公斤,同比增加O.58亿公斤,增长2.57%。

3、全球番茄生产及加工现状

在经历了2008年加工番茄欠收和2009年超产两个截然相反的产季之后,全球番茄产业的三个主要产区,加工计划都同步在减少。预测2010年全球原料番茄的加工量减少至4000万吨以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加工番茄产量减少近5%(-64.5万吨),中国减少1 0%(一85.5万吨),欧洲减少1 2%(一130万吨)。向全球市场供应番茄酱原料,并对整个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1O个国家,总体加工量有可能减少250万吨,其他多数国家减少5%(一33.8万吨)。这些国家加工番茄的减产,预计将造成2010年全球加工番茄产量减少近300万吨。

表2:2003-2010年全球主产国加工番茄数量

(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番茄新闻

全球番茄酱产业中1O个最大的加工国(意大利、美国、中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土耳其、巴西、突尼斯和智利)占全球加工量的份额正在增加。这些国家番茄酱产业的发展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也就是说,全球番茄产量在增加的同时,他们加工能力也在提高。

图3:1989-2010年全球1O大主产国加工番茄份额走势

麓甍

爵★

箕葛

全球番茄酱产业中10个最大的加工国(意大利、美国、中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

土耳其、巴西、突尼斯和智利)占全球加工量的份额正在增加。这些国家番茄酱产业的发展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也就是说,全球番茄产量在增加的同时,他们加工能力也在提高。

2010年番茄产业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将带来产量的下降。按地区细分,欧洲主要国家(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减产10-15%,种植者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并要面对番茄减价的事实。意大利平均每公顷收获番茄62吨,北方地区总加工量240万吨,葡萄牙加工总量为120万吨。土耳其和突尼斯均计划减少4%的种植面积,由于土耳其番茄收成严重不足,收购价格已上涨至U每吨220—230~7t]。突尼斯番茄产量预计78万吨。据现有资料显示,201O 年地中海国际加工番茄协会各成员国番茄加工吨位约1500万吨,2009年为16707万吨,同比减少lO%。

据美国农业部201O年5月15日公布,加利福尼亚番茄加工商计划签订1 260万吨加工番茄用于201O产季,比2009年减少64.5万吨。加利福尼亚年初计划种植面积28万英亩(11.33万公顷),实际的种植面积为26.97万英亩,比预计减少1.1万英亩,比2009年减少了2.8万英亩(一10%),番茄产量降低6%。那么,要达到预期的产量则需要很高的收成,约102.5吨/公顷,这也将创造加利福尼亚番茄产业的新记录。然而,许多专业人士认为,总产量11OO万吨才更为现实。加利福尼亚还在计划降低用于收购原料番茄的价格。

同样,中国番茄平均种植面积减少1O%,预期由11.9万公顷减少到1O.7万公顷,番茄加工量由865万吨减少到780万吨。据当地人士说,番茄种植面积的下降,归结于小麦和棉花价格的上涨。因此,加工商决定用提高收购价格的方法来鼓励果农保持番茄种植的积极性,将原料番茄的平均价格由每吨54美元提高到56美元。不过,这种提价的形式并不能完全抵消价差,因为2010年种植小麦的利润比番茄更高。由于国际贸易库存量的原因,中国番茄酱的产量比2009年的125万吨大幅下降11%。全球201O年产季加工番茄产量预计减少248万吨,由2009年的4230万吨,减少至3948万吨,同比下降7.8%。

除了美国和欧洲减少外,中国番茄酱产量也显著减少,十分有助于平衡上个产季的库存积压,并有助于恢复番茄制品的出口市场价格。

图4:1989-2010年全球加工番茄分布

第三节全球番茄酱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番茄酱产业概况

从番茄酱的国际贸易来看,三大番茄主产区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番茄加工量虽然很大,但是制造的番茄酱等制品主要用于供应国内市场,其出口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一7%;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因此虽然其在整个番茄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但对全球番茄制品供求的影响力却较小。目前全球最大的番茄酱出口国仍为地中海沿岸产区的意大利以及中国,上述两国出口量各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3O%。与中国番茄酱产量9O%用于出口的情况不同,地中海沿岸产区的番茄酱一部分供欧盟食用,剩余部分才用于出口。中国主要以制造大包装原料酱为主,处于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小包装及其他高端产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品主要销往意大利、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以及非洲一些地区。

在欧美等传统番茄酱生产地区,由于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量逐步下降。美国是番茄种植和加工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加州播种期持续不断的恶劣天气以及接踵而来的成本增

长(主要是能源和劳动力短缺)已造成番茄大幅减产。在欧洲,由于欧盟农业补贴的减少,番茄种植商纷纷转向种植其他农作物,欧盟国家的加工番茄产量急剧下降,意大利和西班牙减少近二成,不少工厂濒临倒闭。总之,欧美番茄酱产业基地向中国的转移正在形成趋势。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几年番茄酱产业走向。作为全球番茄酱的主要生产与消费地区,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直接导致欧洲番茄酱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2007年6月欧盟农业理事会做出决定,将在未来四年时间内完全取消番茄制品生产补贴,2006年欧盟每吨番茄制品补贴额约为番茄收购价的45%。欧盟农场主原本享受每吨番茄补贴34.5欧元,2008年后补贴逐步与产量脱钩,改按农场面积发放。2008年实际每吨产量补贴1 6欧元,同比下降54%。而面积补贴为固定收入,农户番茄种植收入下降,必然提高番茄售价。随着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主要加工产地补贴减少,在不考虑种植面积缩减的情况下,欧盟番茄酱原料收购价格就应上涨45%;若再考虑欧盟番茄种植面积因取消补贴而出现下滑的风险,预计到2011年时,欧盟番茄酱原料收购价格将至少上涨一倍。所以,欧盟农业改革为番茄种植成本最低且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国番茄酱产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图6:2005—2007全球各地区番茄制品消费量平均比例

资料来源:番茄园地

二、全球番茄酱出口价格走势

1、番茄丰收导致产业步入下降通道

2004年是全球番茄产业值得记住的一年。在这一年,全球主要番茄种植国家的加工用番茄都获得了历史上的最大丰收,当年主要国家的加工用番茄总产量达到352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25.65%。而在这之前的9年,即2003年比1995年仅增长了13.47%。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丰收,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由于之前两年天气情况不理想,使得番茄产量较低,在市场刚性的需求下造成加工商几乎没有剩余库存。而对于产业良好的前景预期,厂商纷纷与农户签订大量的番茄收购

合约,使得果农的种植积极性高涨。

(2)随着种植技术的改善以及番茄单产的提高,许多三大产地之外的国家也纷纷加大

了对于加工用番茄的种植。

(3)天气状况对于番茄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2007年内蒙地区遭受的特大暴雨以及带来的晚疫病致使该地区番茄减产50%以上。但在2004年,全球天气状况都非常理想,这也就使得番茄单产大大提高,并且收获时间延长。

(4)番茄的丰收直接导致了全球番茄酱产量的大幅增长,在稳定的需求下进而造成加

工商库存大量积压,番茄酱价格大幅回落。由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处于番茄酱定价的核心,意大利又基本处于核心中的核心,其28%-30%和36%-38%浓度的番茄酱平均价格为578和732欧元,比2003年分别下跌了lO.5%和4.6%。

大量库存积压还严重影响了2005年新榨季的产品销售,有些厂商的存货甚至可以供应全年的需求量,这也就迫使厂商即使面对不断上升的成本,也不得不持续降低产品售价。有些企业为了摆脱库存的压力甚至低于成本销售,供求失衡使得企业根本无法通过售价以转移成本压力;2005年两种浓度番茄酱的平均价格为503和620欧元,比2004年分别下跌13%和l5.3%,比2003年下跌22.1%和19.2%。低迷的价格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个别工厂甚至出现亏损以至趋于倒闭,这种情况迫使厂商不得不大幅削减生产规模,进而导致对于原料番茄收购量的大幅削减,从而严重打击了农户种植番茄的热情。全球加工用番茄总产量从2004年的3522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2984万吨和2006年的2846万吨,整个产业步入了下行周期。

2、行业景气带动番茄产量回升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减产后,随着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供给量的持续减少,库存压力在2006年基本消化完毕,并且市场开始呈现出供应紧张的局面,于是番茄酱价格开始止跌回稳。虽然2007年全球番茄产量有所回升,但仍存在225万吨的缺口,因此在供不应求的行业格局下,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才开始敢于通过提高产品售价以抵御不断攀升的成本。番茄产量在2006年达到近年低点,2007年开始小幅回升,以2006年为转折点整个番茄产业开始企稳并步人新的上升周期。

3、供求加成本推动番茄酱价格飙升

自2007年初开始,全球番茄制品价格持续上升,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种上升趋势有加速的迹象。2008年6月36%一38%浓度番茄酱天津口岸FOB价格已达到1220美元/吨,意大利产地价格上升到11lO欧元/吨,比2008年初分别上涨了16.2%和120.7%,比2007年初上涨了11O%和58.6%。

由于番茄酱属于生活必需食品,且没有其他有效的替代品,全球番茄制品需求量在持续增加。欧洲处于番茄制品定价权的核心,因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欧盟补贴政策的改革导致了番茄收购成本上升,从而造就了2007年以来的这轮番茄酱价格的大幅上涨。但是供求才是决定价格涨跌的最终主导因素,预测未来的涨跌方向也应以供求为核心,而成本的上升则是此轮番茄酱价格能够获得如此巨大涨幅的重要推动力量。导致全球番茄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

(1)粮价大涨提高土地机会成本,推高欧盟番茄原料价格

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大涨,番茄种植效益落后于粮食。种植季节初各作物的售价,尤其是期货价格,对农户比较种植收益、选择作物品种有参照作用。在2008年种植开始前,国际期货市场上小麦、大豆和玉米价格的同比涨幅都高于番茄酱的同比涨幅。粮价大涨刺激了欧盟农户大量扩产粮食,种粮高收益提高了番茄用地的机会成本,迫使番茄原料被动涨价。

从最终产量来看,粮价上涨带动农户扩大谷物种植,欧盟小麦产量大幅增加。而加工

番茄种植由于成本提高,农户种植热情不高,产量同比没有增加。因此,高粮价推高土地“机会成本",成为番茄酱涨价的驱动因素之一。未来随着粮价的下跌,该涨价因素将逐步消除。

表3:2007和2008年番茄酱和谷物涨幅

另一方面,在明确的涨价预期下(尽管不如粮食),欧洲并没有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这是因为,经过与中国番茄酱多年的竞争,欧洲番茄酱已经逐步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中国番茄酱质优价廉,无论从最终产品的番茄红素含量、霉菌含量和色度指标来看,还是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人工成本来看,欧洲完全处于竞争下风。

表5:意大利和中国番茄酱质量和成本比较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番茄园地

欧洲番茄种植者尽管从2007年就已经有明确的番茄涨价预期,却因为顾虑到中国会扩产而没有增加种植面积。从2008—2009产季产量来看,欧盟总体产量和上各产季基本持平,与中国大幅增产形成鲜明对比。欧盟没有增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价格上涨。

(2)欧盟番茄补贴与产量脱钩,农场提价补缺口

加工番茄作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补贴品种之一,一直享受出口、关税和生产

三类补贴。出口补贴根据多哈回合协议正逐年减少,将在20 1 3年以前全部取消。而关税目前仍保持14.4%进口关税率不变。生产补贴一直是补贴政策的重点。2000年以前,补贴政策包括直接支付给生产者的补贴、最低原料收购价等措施。2001年起,欧盟农场主改按番茄产量享受每吨34.5欧元补贴(超过生产限额将减少补贴)。欧盟全部番茄补贴总额约3 亿欧元(大约相当于加工番茄全行业利润的25%)。补贴支付给生产组织,并最终付给农场主。这种制度沿用至2007年。

2008年开始,根据WTO倡导的“绿箱”补贴方式,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由较小扭曲

贸易(生产者直接补贴)向最小扭曲贸易(脱钩的支付,绿箱支持)改变,即由“按作物产

量补贴”改为“按土地面积补贴” (单一的农场补贴)。改革目标是不论农民是否种植作物,均可享受农业补贴。为避免对农业种植结构冲击太大,欧盟规定在2008—20 11年间补贴与产量的脱钩比例由50%起步,逐步过渡到100%,最终补贴额全部与产量无关。

表6:欧盟政策改革前后农场补贴费用

资料采源:番茄园地

(3)全球通货膨胀,推动企业成本不断上升

近年来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不断加重、石油价格飙升以及全球农作物价格的飞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种子、农药、化肥等各项成本的上涨以及其他农作物上涨带来的示范效应使得番茄种植户纷纷提高售价。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和加利福尼亚地区的番茄收购价格较2004年已经分别上涨了70.9%、37.5%,而意大利在通胀和补贴政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其收购价格大幅上涨了88.9%。

企业的能源、包装、运输等各项费用攀升致使其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冷轧薄板和锡是番茄制品包装物的主要原料,两者价格较2002年初分别上涨了312%和401%。

番茄厂商的成本中最重要的是番茄原料,大约占其总成本的50%左右,而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能源、包装、运输等总计占了成本的26%,两者之和接近80%,可见企业确实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

(4)欧洲掌握定价权,提价影响全球贸易价格

欧洲番茄酱生产历史悠久,消费量大,并将这一消费习惯传播到中东、非洲等国。欧洲是全球番茄酱贸易中心,由于环地中海产区贸易和加工分装出口需要,欧洲是全球主要的进口番茄酱地区。由于欧洲内需庞大,且进出口贸易量大,国际番茄酱贸易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欧洲。因此,欧洲在番茄加工成本上升时,有能力提高售价覆盖成本,进而带动全球番茄酱价格随之上升。

同时,欧洲国家作为传统的宗主国,也向非洲前殖民地区大量出VI番茄酱。在中国番茄酱大量出口以前,欧洲始终控制着最主要的全球番茄酱贸易量,从而掌握着全球贸易定价权。除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大产区以外,其他国家尚无法冲击欧洲的定价主导地位。这三大

产区主导了世界加工番茄生产。

4、价量趋于平稳,市场恢复平衡

2009—2010产季由于欧美增产明显,全球番茄酱供过于求形势严峻,中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由于2006和2007年全球原料番茄减产,供应商存货逐步被消化,进入2008—2009产季后,在俄罗斯和非洲新兴市场快速增长以及供应商急于进行大规模补货两个因素驱动下,番茄酱市场需求旺盛,进而推动2008—2009产季番茄酱出口价格创历史新高。此后,受价格飙升影响,2009—2010产季欧洲加工番茄增产18%,美国增产14%,全球加工番茄产量达4200万吨,而需求增长相对平稳。尽管国际市场有持续补货的需求,2009—2010产季全球番茄酱行业仍将面临供过于求局面。

图7:2009—2010产季全球三大产区番茄酱生产驱动要素分析

WPTC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加工用番茄产量为4231.7万吨,较2008年增长570万吨,增幅达15.6%。其中,欧洲传统番茄酱主产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美国和中国分别增产225万吨、135万吨和225万吨,合计5 85.47/吨。

2009年,欧洲、美国和中国加工用番茄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5.3%、28.5%和

2O.5%,三分天下格局非常明显,此外,传统番茄酱出口国土耳其番茄产量由2008年的270 万吨降至180万吨,其产量占比下滑至4.25%。

2009—2010产季中国加工用番茄产量达到865.5万吨,比上产季大增近225万吨,同比增加33%,加工成番茄酱约124万吨,远高于欧洲和美国两大主产区。下游客户在增产预期下对2009—2010产季番茄酱报价降低。产季开始后,签单价格的降低在出El数据上体现出来,番茄酱出口价格开始回落,2010年1月中国番茄酱出口价格为802.5美元/吨,较2009年5月份的1l32美元/吨,下降了近350美元。由于中国番茄酱的大幅增产,使得全球番茄酱市场近四年来的供不应求局面彻底逆转,未来番茄酱出口价格不容乐观。

中国番茄酱仍然缺乏议价能力,行业景气复苏还需1-2年时间。中国番茄酱内需微小,出口依存度占85%以上,与国际农产品原料出口国弱势类似;同时新建小工厂缺乏加工经验,导致中国番茄酱的质量波动较大。由于2009—201O产季中国番茄酱库存剩余30—40万吨,2010年内难以全部消化。通过全球减产和消费自然增长,有望在20 11年内实现供求平衡,行业景气开始回升。

图8:1997—2009年美国、欧盟和中国加工番茄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番茄园地

第四节中国番茄酱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以新鲜番茄加工制成的番茄酱等各种制品是全球性商品,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番茄制品的习惯。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用番茄以来,逐渐成为世界番茄制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番茄制品加工以新疆、内蒙古和甘肃为主。而新疆是中国番茄制品的主产区和主要出口区域,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90%,全国七成番茄酱从新疆出口,主要输出到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番茄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几句新疆特色的优势产业,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由于番茄生产区域有限,而全球需求旺盛,加上欧盟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导致全球番茄酱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世界番茄组织近期报告称,中国番茄酱出口份额从8年前占世界贸易量的近8%跃升到2005年的30%,其中新疆的出口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这意味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继欧洲和美国的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

一、产业历史发展情况

1、产业发展时期

中国番茄加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为了适应出口市场的需要,国家支持沿海地区企业发展番茄加工,采用国产或引进国外装备生产番茄酱,出口中东地区和其它国外市场。由于沿海地区番茄种植自然条件不理想,原料质量差使品质难以保证,使得中国番茄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1978年中国在新疆开始发展番茄种植和加工,产品首次出口日本市场获得好评。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番茄原料红色素含量指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可以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产品相媲美,新疆番茄由此名声大振。自1980年建成第一条国产线,紧接着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到90年初新疆番茄生产企业增加到30余家,产量、出口量连年递增,目前比例已占到全国90%以上。产品全部用来出口,成为亚洲、欧洲和美洲市场的抢手货,以新疆为代表的中国番茄加工产业从此步人发展快车道。

2006年,全国共有番茄酱生产企业66家。全国年加工番茄酱生产能力超过1OO万吨,年出口量60多万吨。根据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新疆番茄酱总产

量达到101。46万吨,同比增长82%;番茄酱加工生产企业新增31家,达到100家,增长了44.9%。番茄加工生产线17O多条,年生产能力已突破15O万吨,总产量达到101.46万吨,同比增长82%;番茄酱年出口创汇超过4亿美元,成为新疆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由此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地区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番茄酱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区域特征明显

中国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新疆地处北纬37°05',~47°55',之间,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质土地十分丰富,加工番茄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焉耆盆地得到广泛种植。加工番茄具有“三高”,即可溶性固性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产量高;“两少”,即病害少、虫害少;“一低”,即霉菌视野低的特点,适合种植加工用番茄,产品质优价廉。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加工番茄种植方面具有与新疆相同的资源环境优势,部分地区出产的番茄固形物含量较高,十分适合加工。此外,甘肃张掖、高台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也有加工番茄种植。

3、产量持续增加

中国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处于持续增长态势。2006年,中国加工新鲜番茄量430万吨,生产番茄酱近70万吨。产品主要有番茄酱、去皮番茄或碎块、调味番茄酱、番茄粉、番目前国内最大的番茄酱分装工厂在天津。番茄粉以优质番茄酱为原料,经喷雾干燥加工制成,主要用于食品调味粉、速溶汤料、烹调用调味粉料、意大利面着色剂等。由于生产技术含量较高,仅有少数企业掌握番茄粉生产工艺和技术。番茄红素是番茄酱经化学方法提取制成,主要用于制造番茄红素类保健品、食品色素等,番茄红素属高技术产品。

4、产业水平提高

中国是世界三大主要番茄种植区域之一,番茄原料种植面积100万亩。目前已经具备长期从事加工番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技术研究和服务的单位和人员,他们选育优良的加工番茄种植品种,为发展加工番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探索出一套适应新疆、内蒙和甘肃等干旱、半干旱区域工业番茄高产综合生产模式,推动加工番茄种植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已经先后引进100余条国外生产线,设备年产能力超过1 00万吨番茄酱。随着产业的迅速成长,引进装备可日加工新鲜番茄1OOO吨以上,装备精良堪称世界先进水平。在加工工艺、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进和提升,生产量扩大,品质提高,出口价格上升。相应的包装、设备、科研等配套服务已经形成,番茄整条产业链日臻完善。

5、产品结构优化

不同层次番茄酱产品的附加值差异很大,目前番茄酱产品主要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级的产品是大包装番茄酱;其次是小包装的番茄酱罐头;较高层次的产品是番茄沙司类制品。初级产品的核心是对资源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具有明显的资源品属性;而小包装番茄酱和番茄沙司则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对生产工艺、口味配方、销售网络以及品牌高度依赖,产品的附加值也是逐级提高。

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7年中国番茄酱出口均价在每吨600美元左右,2008年番茄酱出口到达颠峰时期,价格上涨至13OO美元/吨,每吨番茄酱出口盈利在65O美元,没有几个行业利润能如此之高,使得一些煤炭等能源企业蜂拥而至投资番茄酱工厂。对于1300美元的“神话”,业内人士早就预言高价位对行业并不是好事,有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事情。这个出口价格与欧洲价位持平,但是已经高出美国番茄酱的出厂价格了。如此下去,会使得欧美关门的工厂重新开张,动摇中国在世界番茄酱市场上的价格主导权,也使得美国番茄酱转战国外市场,增加了

行业竞争对手。

由于当时番茄酱市场利润巨大,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中小番茄酱加工企业激增,使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从原来的49家增加到69家,净增加20家。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的格局发生变化,由于中小番茄酱加工厂扩张速度快,导致这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33%增长到40%以上,由此在加工企业之间引发了一场原料争夺战。很多小工厂利用高价收购抢夺原料,造成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当时加工用番茄1公斤收购价最高涨到4—5角,对番茄酱原料的供应冲击力很大。加工用原料的供给出现了大问题,生产工厂已建的生产线在榨季仅能采购到一半的原料番茄,生产线还在扩大产能,那么新建工厂安装的生产线所需原料更是无法保证。这种局面导致的结果是库存积压更为严重,番茄酱市场出口价格持续走低。

从2009年新产季番茄酱上市开始,中国番茄酱出口价格就开始不停下滑,海关出口均价从2009年8月的111O美元/吨下降到2009年12月的851美元/吨,降幅为23%。这还是大桶原料酱和小包装酱的混合价格,且较为滞后。201O年1月,中国大桶番茄酱出口平均报价水平已跌至600多美元/吨的水平,个别工厂甚至报价500多美元/吨。这个价格较2008年1200—13OO美元/吨的最高水平已经下跌了5O%。

低价行为不仅无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反而进一步加剧市场混乱,打乱了行业阵脚。据了解,在全球产量过剩情况下,欧美国家的价格保持稳定,意大利番茄酱出口价在1000美元以上,降幅在3%以内,美国番茄酱维持950美元的合理水平。

2009—201O产季,全球加工用番茄产量4200万吨,中国加工用番茄接近1000万吨,生产番茄酱140万吨,创中国番茄酱历史纪录。由于产能急剧扩张,产量过快增长,加上国外金融危机影响,2009—201O产季番茄酱市场供过于求现象严重。在全球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因渠道库存已逐渐恢复正常,补货需求淡化,且欧美番茄酱自给充足,使国际市场对中国番茄酱的需求减弱。

201O年1O月受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影响,中国番茄酱出口报价小幅反弹至700一800美元/吨,预期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近期不会有明显跌幅。

1、增产过快且质量不稳是价格下跌的内在因素。

2009年,全球三大主产区番茄酱产量均有较大增加,由于欧美产区自身就是主要消费区,便于采购且质量稳定,因此在小幅降价后就能顺利销售。而中国番茄酱内需微小,主要依赖出口,在大量增产时出口压力增大,只能降价竞争;而且2008年中国番茄酱质量相对较

差,影响了出口声誉,只能通过进一步压低价格来销售。

2、小厂无序竞争是价格下跌的催化剂。

在2008年番茄酱价格飙升的刺激下,2009年国内加工产能进一步扩张,新疆番茄酱加工厂超过1OO家(2008年约70家,数量同比增约5O%),内蒙加工厂超过5O家,新建产能多

数为采用日原料加工能力500吨国产设备的小厂。由于技术人员和设备调试经验不足,这些小厂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中国番茄酱的国际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3、加快中国番茄酱行业景气回升的因素

(1)短期来看,提高质量是景气恢复的重要动力。2009年大量库存使得201O年行业景气仍将低迷,景气恢复将依赖于时间消化库存。提高质量的手段包括:统一供种、大棚提早育苗后移栽、专业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等,这些手段在加快龙头企业复苏、规范行业竞争和提升行业潜力上发挥作用。

(2)长期来看,番茄酱国内市场发展将持续提升行业景气。目前中国鲜食番茄的人均

消费量达到21公斤/年,但番茄酱消费范围仍局限在薯条、罗宋汤等菜品配料上,人均消

费仅O.1-O.2公斤/年,总消费量约11-13万吨,消费积极性有待引导。随着中国饮食口味日益多样化以及在华外国人口增加,开拓番茄酱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如果中国内需市场发展起来,番茄酱出口议价能力将大大增强,行业景气将有持续提升。

第二章全球番茄制品市场态势、生产及贸易状况

第一节全球番茄制品市场态势分析

一、全球番茄制品主产国概况

番茄酱是西方国家的生活必需食品,受金融风暴冲击不大。总体而言,影响番茄酱

消费的主要因素均比较稳定。而且番茄酱及其制品基本没有有效的替代品。另外,番茄酱及其制品在主要市场属于相对价廉的食品,受消费者收入等经济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全球番茄酱的消费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由于加工用番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全球主要的番茄制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

美国的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的新疆以及内蒙古三大产区。其中美国加州地区的番茄加工量虽然很大,但主要用于供应国内市场,对全球番茄制品供求的影响力较小;欧洲地中海地区基本上处于整个番茄产业的供求和定价核心。

欧洲番茄酱市场的影响范围不仅在欧洲。全球三大番茄酱产区中,地中海沿岸地区

西亚和北非各国的番茄酱生产都是围绕欧洲市场进行的,欧洲和北美市场是全球主要市场。近年来,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量连年增长,但市场容量与欧洲和北美相比仍然有限。而北美市场基本自给自足,因此欧洲成为全球番茄酱贸易的重心。

北美市场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生产和消费都以美国为主。美国加州也是全球三大产

区之一,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绝大部分。美国的生产和消费基本立足国内,只进口原料和少量终端产品,出口终端产品和部分中间产品,有关国家的生产和贸易也是围绕美国市场进行的。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洲市场是一个自给程度很高的市场。

近年来,全球番茄酱市场上除欧洲和美国加州外,另一支迅速崛起的力量就是中国

的新疆地区。现在新疆已经能够和地中海沿岸、加州分庭抗礼,并列为全球三大产区。中国的酱用番茄生产不仅在新疆不断发展,而且向内蒙古、甘肃、宁夏扩展。中国国内番茄酱市场容量仍然较小,生产的番茄酱基本用于出口,而且占据了全球贸易量的较大份额。

二、全球番茄制品主产国市场态势

1、中国出口份额上升,欧洲份额维持高位,美国加入竞争

根据FAO截止2OO7年的番茄酱国际贸易数据,中国在全球番茄酱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由2OOO年初的1O%上升至目前的35%左右,传统的欧洲番茄酱贸易国份额没有大幅下降,但其番茄酱贸易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此外,截止2OO7年美国番茄酱出口份额由上世纪9O年代中期的1O%下跌至5%。不过根据最新数据来看,随着美国加州番茄连年丰产,美国对南美的番茄酱出口有明显增多趋势,欧洲在南美市场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其多年来凭借地理优势建立起的番茄酱贸易中心地位正在经受越来越多的考验。

图9:全球番茄制品贸易主要流向

资料来源:番茄园地

图10:1995—2007年番茄酱主产国出口份额

EUS:欧盟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欧洲番茄酱主产国主要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希腊,这几个国家同时也是欧盟主要的出口国和消费国。欧洲的番茄酱制品出口分为欧盟内贸易和欧盟外贸易。欧盟内贸易主要是向德国、北欧各国、东欧等国出口。欧盟外贸易主要是针对俄罗斯、非洲和南北美进行的,俄罗斯是全球番茄酱消费大国,但是其地理条件不适于番茄种植,因此其每年从中国、欧洲大量进口番茄酱,欧洲与非洲的番茄酱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国家,此外,欧洲还向美国东海岸以及南美国家输出番茄制品。

从2000年开始至今,中国番茄酱产能达到1OO万吨,出口量由2000年的1O万吨增长至90万吨,出口份额占全球的35%。随着出口份额上升,中国番茄酱出口流向日趋多元化,出口目的国主要包括欧洲、日本、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非洲,目前,尼日利亚、加纳和多哥等非洲国家也成为中国番茄酱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2、美国体内贸易为主,竞争优势有限

美国番茄制品出口主要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内进行,出口对象分别为加拿大和墨西哥,不过2008年以来美国番茄连年丰收,美国加大对南美番茄制品的出口力度。由于南美是欧洲传统出口市场,美国的加入将削弱其在南美出口方面的统治力。

据USDA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加工用番茄产量1134万吨,与WPTC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美国是番茄制品生产大国,同时是消费大国,美国加工用番茄消费量约占产量的90%左右,同时有部分出口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

3、欧洲番茄制品贸易中心地位被逐渐动摇

2008年全球番茄制品贸易总额为56亿美元,欧洲占了28亿美元,占比约5l%,考虑到其出口量占比不到全球的50%,其效益要明显高于其他出口国家。

欧洲番茄制品深加工能力、品牌建设度明显强于土耳其和中国,欧洲之首意大利每年从中国进口约1O万吨番茄酱初加工产品,经过深加工制成番茄沙司等调味品出口,效益远高于番茄酱初加工出口,这种能力取决于常年累月市场对其品牌和口碑认可度的积累,中国和土耳其短时间赶超难度很大。

欧洲本身是番茄酱主要消费区,人均年消费量达到30kg左右,欧盟内拥有规模庞大的体内贸易,每年贸易量约360万吨,是中国出口番茄酱的4倍以上,欧洲内部对自身品牌的认可程度较高,外来品挤占这部分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欧洲番茄制品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2008年欧洲出口

额占比51%,比2003年的59%下滑不少,近几年行业增速慢于中国和土耳其等新兴国家;其次,欧盟的农业政策问题导致番茄成本提高,2011年将废止农业补贴与农产品产量挂钩的补贴办法,转而根据种植面积向农民提供一次性补贴,其中2006年-201O年是过渡年,每年补贴将减少12%。原先农场主每吨番茄可获得补贴34.5欧元,如果改按面积补贴,每吨番茄补贴将低于20欧元,这15欧元左右的缺口将由番茄加工商和农场主承担,由于番茄生产的需求弹性较小,这个缺口将大部分被加工商所承担,欧洲番茄生产成本将明显高于中国和土耳其等国。

从历史来看,欧洲是最早种植番茄并从事番茄加工的地区,再加上其便利的地理条件,番茄制品贸易范围遍及全球,但随着中国番茄加工产业的兴起,已逐步把持了东半球的出口,而美国也在逐步加大对南美的出口,欧洲作为全球番茄酱贸易中心的地位逐渐受到威胁。欧洲虽然是历史上传统的番茄制品贸易中心,但由于全球番茄酱产业格局的变化,欧洲市场的地位并非不可动摇。

图11:2003—2008年欧洲番茄制品内外贸易进口占比

2017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一、餐饮回暖助增长,人均消费与行业集中度有望双升 (5) 1.1调味品增长稳健,餐饮回暖+消费升级助力行业复苏 (5) 1.2 调味品人均消费量偏低,未来有望提升 (7) 1.3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低,龙头市占率存在提升空间 (8) 二、酱油消费升级明显,龙头市占率提升 (9) 2.1酱油行业增长稳健,消费升级带动产品提价 (9) 2.2 酱油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市占率提升 (12) 三、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有望改善,企业盈利可期 (14) 3.1竞争格局良好,企业转嫁成本能力强 (14) 3.2产品结构改善促进上市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 (15) 3.3 上市公司费用率存在下降空间 (16) 3.4 销售净利率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持续改善 (20) 四、投资建议 (20) 五、风险提示 (21)

图表目录 图表1:调味品行业超3千亿体量,近年增长稳健 (5) 图表2:2017Q1、Q2调味品上市公司营收增速持续提升,复苏势头强劲 (5) 图表3:调味品消费结构 (6) 图表4:调味品使用渗透率 (6) 图表5:调味品下游消费渠道 (6) 图表6:餐饮业增速影响调味品行业收入增速 (7) 图表7:餐饮业弱复苏有望带来调味品消费增长 (7) 图表8:我国调味品人均销售额逐年递增 (8) 图表9:我国调味品人均消费与其他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8) 图表10:我国调味品市场格局极其分散 (8) 图表11:我国调味品市场集中度低 (8) 图表12:我国调味品CR5不断提升,大品牌强者恒强 (9) 图表13:酱油近年保持中速增长,增速稳健 (9) 图表14:2017H1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提升,达到高点(收入单位:亿元) (10) 图表15:12年以来,酱油产量增速显著放缓,16年增速处于低位 (10) 图表16:老抽与生抽对比 (11) 图表17:生抽占比不断提升 (11) 图表18:各品牌鲜酱油情况 (11) 图表19:各品牌零添加、有机酱油情况 (12) 图表20:消费升级趋势下,酱油价格带上移 (12) 图表21:我国酱油集中度偏低 (13) 图表22:日本酱油集中度显著高于我国 (13) 图表23:广东省酱油产量占比极高 (13) 图表24:16年初至今,白砂糖价格大幅上升 (14) 图表25:16年下半年来,瓦楞纸价格大幅上涨 (14) 图表26:上市公司近期纷纷进行产品提价 (15) 图表27:酱油海天、中炬、千禾酱油吨价近年有所提升 (15) 图表28:13年以来,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逐年提升 (16) 图表29:伴随提价及产品结构改善,今年一、二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 (16) 图表30: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处于高位 (17) 图表31:2017H1,中炬、千禾广告宣传推广费占比有所下降 (17) 图表32:海天广告费、促销费占比目前处于高位 (18) 图表33:2015年以来,中炬广告费占比有所下降 (18) 图表34:2017H1中炬高新销售费用各部分同比增幅 (18)

白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doc

白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前景:2018年白酒行业最热门的一个词无疑就是“小酒”,生活方式改变带动了小酒消费的热潮,人们在招待、聚会等场合越来越追求自由、轻松、时尚化的消费方式,而小酒便捷、个性化的特性恰能迎合这部分群体消费偏好。这几年白酒消费升级很快,尤其在健康理念影响下,“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小郎酒炫彩装100ml终端价位在30元/瓶,五粮液干一杯彩瓶118ml终端价位在50元/瓶。小瓶酒,高质量,大市场,是趋势也是潮流,江小白从名不见经传到年销售达10亿+级别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小郎酒2017年单品销售已近30亿,以往不受重视的小酒华丽逆袭,引得众酒企纷纷布局小酒市场,小容量酒俨然崛起,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白酒品类。 现状:市场上小酒大体分为传统小酒和时尚小酒两类;传统小酒胜在经典,如“小牛二”、“红星小扁”、“小郎酒”;时尚小酒,胜在创新,如“江小白”以青春小酒定位,准确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用层出不穷的文案吸引了消费者,引领了整个行业的热潮。 软肋: 1.跟风导致同质化严重:“青春时尚”似乎正在重蹈覆辙当年爆棚的“年份酒”概念,企业一时都陷入青春期不能自拔,给小酒市场带来了活力的同时还有压力,就连一些传统名酒也跟着时尚一把,如洋河洋小二、汾酒

闹他小酒、泸州老窖泸小二,其它更是从者众,白小乐、云小白、江小任、谷小酒、徐小天、刁小妹等,基本都是漫画人物+情怀语录的套路,大家都卖情怀情怀就不值钱了,这让青春本就迷茫的消费者一下又陷入了选择迷茫,鸡汤开始有毒,据说连淮南老母鸡汤的生意都受影响了。 2.定位雷同导致渠道竞争加剧:这恐怕是所有做酒人心中共同的痛,目前小酒市场主要进入的终端为cd类餐饮、大排挡、烟酒店、批发部,商超等传统类渠道,目前这类渠道的资源虽然比较庞大,但已被传统小酒强势品牌牢牢把握,其他小酒品牌要想进入这些渠道,将会比较困难,这些小老板已被惯出了一身坏毛病,不是畅销产品在他们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而且小酒利润空间相对较低,进店以后很难有大的宣传、促销来拉动,上促销员更是不可能,进了店也只能在货架上受人白眼孤独的老去。就是江小白开始也是采用线上微博、论坛等营销方式,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和资金累积后又回归到了传统渠道和竞品进行近身厮杀。 破局 江湖之大,何以容身; 破局---唯有创新!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争不是不为,而是和对手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纬度,自然不存在争。 户外晓酒,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1. 独特的品牌文化; 一款好酒的灵魂就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品牌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品牌

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咖啡行业技术水平及需求变动分析(附报告目录) 1、我国咖啡行业发展现状 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已逾两百年。早在18 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就将咖啡引入云南省。1989 年,雀巢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标志着我国进入速溶咖啡消费时代;20 世纪末以来,陆续有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进入大陆市场,国人开始接触到现磨咖啡;目前市场上的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产品中使用的咖啡原料产品主要包括烘焙咖啡豆、咖啡萃取液、速溶咖啡粉及咖啡浓缩液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烘焙咖啡豆 烘焙咖啡豆是咖啡生豆的粗加工产物,根据品种可以分为阿拉比卡(Arabic)和罗布斯塔(Robusta),同时也对不同产地、粒种大小进行品质区分。目前,在咖啡豆烘焙工艺中,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等参数,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烘焙程度对口感和风味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满足不同咖啡用户对于咖啡口味的需求。 (2)咖啡萃取液 咖啡萃取液可以广泛应用在乳品、饮料、冰激凌、烘焙、糖果制造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萃取原液。其中,热萃咖啡原液是通过85℃以上的净化水充分萃取,能够获取咖啡中的水溶性成分,从而得到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冷萃咖啡原液采用冷萃取技术,经过8 小时以上的浸泡或滴滤,在良好地保留咖啡香气和余韵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醇厚的口感。 (3)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粉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粉突破

了现煮咖啡局限性,具有使用方便的特性,从而迅速融入食品工业中。在国内,速溶咖啡粉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日常冲泡咖啡,而且在食品加工领域,也成为各类咖啡饮料、三合一咖啡粉及糖果、调味乳、甜品、烘焙等各种咖啡口味食品的原料。速溶咖啡在口感上虽略逊于现磨咖啡,但由于其具有高性价比、饮用便捷性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咖啡浓缩液 咖啡豆经过萃取后,水解液经过真空浓缩后回填芳香液,混合均匀再罐装,行业内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生产企业,会在浓缩过程中增加香气回收工艺。由于在常温环境下咖啡浓缩液中蕴含的芳香物质容易挥发,因此,咖啡浓缩液通常以冷藏方式保存。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咖啡烘焙技术工艺 咖啡豆的烘焙是咖啡生豆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转变转化过程,只有经过烘焙之后才能产生能够释放出咖啡香味的成分,因此,烘焙环节是咖啡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烘焙豆的品质主要由咖啡生豆决定,同时烘焙设备和工艺也会对口感有重要影响。烘焙工艺主要由烘焙师设置温度曲线决定。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程度的烘焙对口感影响较为明显。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中国是一个白酒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家,白酒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得到不断提高,对白酒的需求也有所变化。啤酒、红酒、黄酒等替代品对白酒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许多白酒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的考验,与此同时,白酒市场也日益成熟,一些品牌影响力大、酒质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的白酒企业也脱颖而出。 目前市场上有一百来种之多的白酒品牌在争夺市场分额,主要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金六福、浏阳河、酒鬼、枝江大曲、白云边、全兴等品牌为市场领头羊,但相对份额来说未形成垄断性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在酒的型号上以浓香型为主。 随着红酒市场的迅速扩展,也分流了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其主要消费者为女性和中高收入者;还有啤酒市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润增长点。但随着城市老年人口的增多,而且此消费群体也较喜欢饮用白酒,同时饮用白酒也是我国人民较传统的消费习惯,因此,市场前景很广阔。 根据网络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有18000多家酒企,有执照的大约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规模占整个酒行业的90%,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的17000多家酒企均是小酒企。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整下,小酒企必将在这次大浪淘沙中掉队,白酒行业显然也要效仿啤酒行业走并购整合之路。 行业游戏规则是强者更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具有优质的产品、品牌知名度高,营销能力强的企业在行业调整期更具优势,而在此轮白酒行业的洗牌过程中,行业整合向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中将成为趋势。预计有1/3的酒企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而这也是本次行业调整业内给出的预判。随着行业的深度调整,酒企的估值也会下滑,部分酒企甚至会以“跳楼价”出售。到那时,酒行业将迎来并购潮,而这个时间点业内预计在2015年-2016年。 二、调研目的 通过有计划地对白酒市场进行较系统的市场调查,磨练自己市场调研的能力,了解包括白酒竞争情况、白酒消费者需求、白酒消费能力等市场情况,分析各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等,了解消费者及各销售终端对白酒的认知和建议,掌握销售终端对各品牌的销售状况,学习设计问卷、派发问卷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为期末设计做准备,为设计出高水平的包装做准备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 主要通过网络调查,在计算机上制作电子问卷并在网络上派发,面向全年龄段、各收入层次的人群。此调查目前由于调查时间较短,对象主要为大学生。但此调查会长期进行,不断完善,力求做到客观。 四、调查结果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 第1篇白酒调研报告白酒质量状况调研分析报告第五小组成员一白酒质量标准简介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7个,它们分属于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GB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T26760- 酱香型白酒 GB/T107 81.1- 浓香型白酒(含第1号修改单) GB/T107 81.2- 清香型白酒 GB/T107 81.3- 米香型白酒 GB/T23547-浓酱兼香型白酒 GB/T14867- 凤香型白酒 GB/T16289- GB/T20823- GB/T20824- GB/T20825- GB/T26761- GB/T20821- GB/T20822- GB10343- GB/T10345- GB/T10345- 豉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小曲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食用酒精白酒分析方法白酒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二白酒主要生产厂商这里主要讨论国内知名厂商 1.茅台酒,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四万吨;

43. 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全方位跻身市场,从而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于中国极品酒市场。 2.五粮液酒,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宜宾。前身是明初时期沿用下来的8家酿酒作坊在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组建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__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5万多名,占地12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8 25.28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 52.51亿元.利税1 49.6亿元;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05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96位。五粮液品牌价值已达8 75.69亿元,连续22年保持白酒制造行业第一。 3.泸州老窖,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老窖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企业。公司实施“双品牌塑造,多品牌运作”的品牌战略,构建起五大战略单品的金字塔品牌结构国窖1573定位为中国白酒超高端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7.3%的人想通过传媒报道来获取信息,免费试用、传媒广告、朋友推荐等几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2012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2 年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2012-08 分析机构:新食品酒业研究院分析月份:2012 年8 月分析师:王山泓、谢骥、李琴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新食品产业研究院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调研数据均采用样本调研方法获得,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部分数据未必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所以本报告只提供给个人或单位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中心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2012 年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一部分摘要和判断第二部分新食品情报第一章中国白酒市场概览第一节全国重点城市白酒销售趋势第二节8 月白酒市场价格态势分析第三节8 月白酒市场品牌活跃状况第四节各地新品与黑马产品报告第二章区域市场传真第一节北京市场第二节四川市场第三节山西市场第四节辽宁市场第五节湖北市场第六节山东市场第七节江苏市场第八节安徽市场第九节陕西市场第十节江西市场第三章全国重点企业动向第一节 古井第二节西凤第三节剑南春第四节五粮液第五节茅台第六节泸州老窖第七节洋河第八节汾酒第九节水井坊第十节沱牌舍得第十一节酒鬼酒第十二节郎酒第十三节稻花香第十四节白云边第十五节宋河第十六节宝丰第十七节景芝第十八节衡水老白干第十

九节枝江酒业第四章行业资讯第一节政策走向第二节行业要闻第三节热点分析第四节营销案例2012 年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内容摘要基于对白酒电商价格分布的研究本期报告采用的电商数据来源于京东商城,我们发现出价在200 元及以下频次约占总频次的47.1,且100200 元的出价频次,高于100 元及以下的出价频次。新食品酒业研究院据此推算:电商平台上白酒单价200 元及以下产品约占50 左右,其中100200 元产品较多。古井贡酒“酒精勾兑门”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其企业本身。消费者呼吁白酒标签中应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呼声,将对《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BG10344-2005)、、的修订产生影响。预计新标准将于2013 年出台,届时“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法”工艺将会面对消费者的选择,白酒企业应该及早做好准备。8 月,成都白酒市场销售额环比和同比皆基本持平,当月销售额前三的企业是:郎酒、丰谷和五粮液。郎酒本月的销售情况环比略有上升,同比略有下滑。主销产品为“53 度500 毫升红花郎10 年”,本月的销售情况环比略有上升,同比略有下滑,主销渠道为餐饮。2012 年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二部分新食品情报第一章中国白酒市场概览白酒金三角颁布最新的地理标志保护办法以推进白酒产地化标准,四川对白酒产业的热情似乎还维持在一个高位上。在贵州“酒博会”上,四川、贵州

2018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一、行业驱动因素:需求端量价升,供给端生产+产品+渠道+品牌共同推动 (6) 1.1 需求端:消费观念升级+餐饮用量提升下,未来酱油年增速约10% (7) 1.2 供给端:产品升级+渠道下沉+品牌塑造,工艺改进+自动化生产+规模效应 (8) 1.3酱油竞争三个层面: 海天平台成型、中炬稳步推进全国化、千禾聚焦新市场 (9) 二、产品升级:龙头卡位主流价格带,区域品牌寻求差异化竞争 (10) 2.1 产品结构升级:海天成本领先战略VS区域性品牌差异化战略 (10) 2.2 差异化竞争下的产品升级路径:纵向概念升级,横向品类细分 (11) 2.3 价格带研判:“鲜味-高鲜”为主,“零添加&原酿”尚早 (11) 三、渠道织网:海天完成全国化,中炬稳步追赶,千禾尚处扩张初期 (11) 3.1 酱油/调味品行业渠道解析:大流通易守难攻,商超易攻难守 (11) 3.2 渠道竞争力全方位透析:全国化进程&市场运作&经销商质量&渠道管控 (12) 四、产品+渠道竞争到品牌竞争,调味品平台型公司成型 (17) 4.1 海天拉动行业从产品+渠道竞争到品牌竞争 (17) 4.2 调味品平台型公司成型:渠道自下而上驱动+品牌自上而下驱动 (20) 五、行业加速集中,龙头收割份额 (21) 5.1 从本轮提价说起:龙头趁原材料&包材涨价之机收割行业份额 (21) 5.2 短期环保严查催化,长期无效产能退出 (22) 六、投资建议 (24) 七、风险提示 (25)

图表1调味品各细分品类零售额占比 (6) 图表2中国酱油行业零售额 (6) 图表3中国酱油行业份额估算,CR5约52% (6) 图表4酱油1-8M17商超份额,CR5达73% (6) 图表5酱油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7) 图表6本轮全行业提价情况 (7) 图表7中国消费者餐饮花费(万亿元):餐饮服务市场持续增,家庭烹饪份额下降 (8) 图表8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速 (8) 图表9中国外卖O2O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8) 图表10中国外卖O2O渗透率提升较快 (8) 图表11随着工艺改进+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规模效应提升,毛利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9) 图表122016年各公司酱油销量及单吨成本 (9) 图表13各公司酱油毛利率对比 (9) 图表14酱油产品结构的升级路径 (10) 图表15酱油/调味品渠道构成、特点及目标人群特点 (12) 图表16海天逐步实现全国化单位:百万元 (13) 图表17海天各渠道占比估算 (13) 图表18中炬高新各市场占比:东南沿海为成熟市场,占比75% (13) 图表19千禾开拓市场前期费用较高单位:万元 (14) 图表20千禾高费用率推动高增速 (14) 图表2116年酱油上市公司营收区域分布单位:百万元 (14) 图表22经销商数量与单个经销商创收对比 (15) 图表23销售人员与平均销售人员创收均对比 (15) 图表24前五名客户占总销售额比例对比(16年) (16) 图表25应收、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对比 (16) 图表26自2H16海天广告投放费激增,促销费用稳步上升单位:百万元 (17) 图表27广告投入对海天营收增速的推动力或更大 (17) 图表282H16-1H17 海天签订广告合同 (18) 图表29海天与中炬广告费用对比单位:百万元 (18) 图表30商超渠道中海天份额提升较快,中炬份额稳中有升 (18) 图表31多品类广告协同打造“海天”大品牌 (19) 图表32海天成为Kantar品牌足迹榜前十中成长最快的品牌 (19) 图表33调味品平台公司成型 (20)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x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白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x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各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员的入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白酒消费量也逐渐增大。本文是白酒的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郑州概况 郑州——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xxxx.2平方公里,人口xxx万。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xx2度x2分xxx度xx分,北纬xx度xx分xx度xx分之间。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州,犹如是。这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市场。白酒,更不例外。 郑州历来是白酒军团必争的市场。一是因为河南人爱饮酒的习性;二是郑州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以及巨大的包容性

与开放性。这使整个郑州白酒市场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此起彼伏的局面。2002年口子窖在中档市场上创造了神话,200x年黑土地在中档市场喧嚣一时,200x年老白汾又在中高档市场上崛起。200x年谁会在郑州崛起?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x年的郑州白酒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重量级的洋河、泸州老窖军团、白云边、衡水老白干正在加入战团;而宝丰正希望在今年能打个翻身仗;宋河正在运作平和五年,希望能在中档产品继续自己的优势。但是也有收缩阵线的,去年轰轰烈烈的仰韶和杜康军团正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待可乘之机。 渠道概况 在关注具体品牌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郑州的渠道情况,包括酒店、烟酒店以及商超等要素。酒店:作为流通渠道,郑州的酒店总的来说被三睿、喜洋洋、世嘉以及凯源四大商贸公司共同操作。他们构成了郑州白酒市场的主角,是竞争激烈的郑州白酒市场直接操纵者,当然其背后是怀有极强战略目标的各个品牌,比如河套、泸州老窖、仰韶、黑土地等。凯源公司目前按照品牌采取了类似事业部的分工制度,河套和泸州老窖(八年陈头曲)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事业部来负责,前几年运作的宋河现已不做。三睿公司目前主要投入的品牌有黑土地和沱牌,前几年主投的洋河蓝色经典目前已淡出。喜洋洋商贸公司的代理品牌主要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

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中国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月度报告(1月) 目录: 一、行业运行综述 二、行业热点分析 三、市场状况分析 1、区域市场分析 2、主流品牌分析 四、行业竞争状况 1、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2、新品开发状况分析 五、发展趋势预测 一、行业运行综述 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酒类市场以文化内涵为基调的品牌竞争为主终于转向了以价格竞争为主。虽然关税下调等外部环境推动洋酒抢占了部分白酒的市场份额,但白酒作为国内传统主流消费品类,仍然是节前酒类市场竞争的一号主角。1月各大商超里白酒大战已经拉开帷幕,国内一线品牌白酒的销售将比平时高出50%,地产酒销量也不断提升。 二、行业热点分析 1、陈酿白酒热问题 近期白酒市场被一股“陈酿”风所包围。越来越多的酒厂生产出“XX年陈酿”,

甚至一些新建的酒厂也推出自己的陈酿系列,这么多的酒厂都有自己的陈酿,其中哪些是真实的很难让人分辨。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部分陈酿之说是一种严重的消费误导行为,是对中国白酒的不尊重。那些利用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而进行的企业误导行为,无疑是对中国白酒声誉和诚信的诋毁。而目前白酒行业内造成陈酿成风的主要原因,除了标准的缺失外,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用来检测不同年份酒的方法,白酒品鉴专家的舌头,毕竟无法尝出年份的区别,而国外发达国家对于酒的年份标注有严格的规定。在“陈酿概念”的误导下,未来的中国白酒市场极有可能变得混乱不堪,而消费者最终也将远离白酒而去,希望白酒企业可以尽早清醒,还原“白酒”的纯净。 2、白酒从量税有望取消 近期“取消白酒从量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前国家发改委已提出建议,尽快研究调整白酒消费税政策,取消白酒产品每斤0.5元的从量消费税。国务院领导对此建议已经做出了批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在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2001年新增的“从量税”何故又要取消?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从量税的初衷是扶优限劣,可惜事与愿违,现在白酒行业的状况是产量不断萎缩、效益逐渐下滑。去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白酒骨干企业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30余家大型企业产量均同比下降,最高降幅达36%,个别大型企业低价位酒减产万吨以上。白酒企业可谓外部税务负担重,内部竞争又混乱。取消白酒从量税将有助于改善白酒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估算,全国每年的规模企业白酒产量约350万吨,若取消从量税,则可增加直观利润35亿元,利润增长40%。但是简单判断取消从量税对行业利弊,可能为时尚早,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3、烟草专卖成白酒新型渠道 日前在广州现身的五粮液新的子品牌金叶神,成为行业瞩目的对象。该产品借助中国烟草在全国2.8万个销售网点的渠道优势,节省了绝大部分流通费用,

2017年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高端白酒茅台商品属性主导价格走势 (4) 茅台价格始终反映资产价格走势, 2011 年以后与 CPI 相关性减弱 (4) 茅台价格与 PPI 相关性显著, CPI 走势缺席本轮周期 (4) 茅台价格跟房地产价格以及其他大宗商品走势具有一致性 (7) 通胀脱轨后,茅台价格跟房地产价格走势仍相关 (8) 上轮茅台零售价格泡沫不能用消费属性解释 (10) 2009-2011 年茅台价格上涨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严重背离 (10) PPI 增速仍在高位,茅台价格周期不会立刻结束 (11) PPI 增速有望继续维持在高位 (11) 每轮周期 PPI 增速顶点与低点均超过 CPI 增速顶点和地点 (11) PPI 增速与 CPI 增速形成的累计偏离在一定时间内将实现回归 (12) 前期负偏离面积较大, PPI 增速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14) 茅台价格高歌猛进,白酒股行情料持续 (14) 白酒股价跟随茅台零售价格走势 (15) 二级市场对白酒行情的预期尤其依赖茅台价格作为标杆 (15) PPI 表现较好的年份,白酒股均有较好表现 (16) 茅台价格高歌猛进,部分地区零售价格超过 1400 元/瓶 (17) 一线酒价格坚挺,二线酒弹性较大 (18) 涨价之初:一线酒业绩确定,股价率先抬头 (19) 二三线酒股价轮动滞后于一线酒 (19) 二线酒投资机会到来:涨价周期已经开启,一线酒走出上涨行情 (21) 沱牌舍得:定位次高端,盈利提升空间大 (21) 践行渠道扁平化策略,进入市场快速扩张期 (22) 销售队伍职能增强,人均创收有望提升 (22) 短期毛利率上升是对盈利水平提升贡献最大的因素 (23) 民营机制+规模效应,未来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有望降至 10%-15%和5%-10%25 盈利预测 (27) 风险提示 (31) 宏观经济低迷 (31) 食品安全问题 (31) 产业政策风险 (3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31) 假冒伪劣风险 (31)

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

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酱油、食醋、调味料,产品虽小,却涉及到千家万户,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近几年我国调味品业发展迅猛,年增幅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调味品市场的年消费量每年递增,市场空间不断扩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调味品已经不仅限于调味这一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成为了食品行业、餐饮业必备的原料。因此,针对市场中调味品种类、占比、创新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 2013年3月26日 2调查地点 友好超市、爱家超市 3调查目的 了解调味品市场的一般情况,掌握市场上调味品的相关知识,根据自己的知识分析市场上调味品的创新方向。 4调查对象 超市中的调味品 5.调查对象相关情况 超市中的调味品种类繁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产业竞争十分激烈。 6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资料调查法,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采样以及向超市人员了解相关知识,询问他们的见解并加以整合,最终统计了解调味品市场状况。7调查内容 主要了解市场上调味品的品牌、种类、数量、占比、市场动态等。

8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味品是我国传统产业,随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调味品产品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功能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大市场,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作为食品制造业的细分行业,依靠产业升级和消费增长,调味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经调查得知,在国外,调味品约占总食品份额的10%,国内只有6.44%,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调味品行业一方面得益于餐饮业的高速发展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将获利于调味品行业销售额占餐饮业营业额比例的提升。 8.1酱油 酱油是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熟成并经浸滤提取的调味汁液。氨基酸是酱油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酱油质量的优劣。酱油是中国调味品第一大产品,产量稳占调味品行业之首,为总量的50%左右,达600万吨以上。 我国酱油生产现状依然以低盐固态发酵、高盐稀态发酵和天然晒制为主要生产方式,按生产工艺分类,可分为酿造和配制;按用途分类,除了生抽和老抽之外,现在又衍生了黄豆酱油、增鲜酱油、功能酱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差异化,市场细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今的酱油产品又有纯天然酿造的、融入健康理念的、高档次的、复合味的、也有简约方便型的。 8.2食醋 全国食醋产量300万吨左右。食醋市场需求量每年还是以10%的速度递增,食醋行业目前还是由上市公司恒顺一路领跑,总量快速上升,2010年的产量在17万吨,2011年为 20万吨上下。 现在食醋除传统的米醋、香醋外,按功能和口味细分的食醋还有蟹醋、姜汁醋、饺子醋、蒜蓉香醋等,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这都是迎合了消费者对食醋的需求。

承德白酒市场分析报告

承德白酒市场分析报告 赵健 承德是一个境内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的城市。承德经济发展注重发挥旅游、资源、区位三大优势。 全市辖八县三区,即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滦平县、平泉县、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据承德有关人士分析说承德的未来商业规划的空间范围为双桥区、双滦区和新区,规划的业态范围包括超市、便利店、大型超市、仓储商店、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等8种零售业态,规划对象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专业市场、农贸市场、物流企业、星级酒店和餐饮企业。 鉴于承德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文化,白酒市场在承德有一定的销售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档次白酒市场的容量和消费量也在逐年提升。当地人善饮并喜好豪饮,常有“三两好友相聚喝大酒”一说――即每人平均饮酒在六-七两之量。而在承德比较走俏的是山庄老酒板城系列和九龙醉等承德特产酒。除传统名优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之外,国窖1573、水井坊表现极佳,是郎酒重要的北方销售基地。 承德大部分地区的消费结构属于中等水平,50元以下的中低档酒为普通消费的主流,城市周围的县级市场消费水平相对于城市更低,100-200元为普通政务商务消费价位。某些县的消费水平因此而偏高。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宽城丰宁市场,宽城由于矿山产业发达,而丰宁以旅游业盛行,因此两地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承德的其它地区。承德市场的主流度数为40度左右,因山庄板城九龙醉是承德地产酒,所以在承德市场上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份额,外来品牌郎酒的酱香型和兼香型也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整体来看,消费者对于白酒品牌的选择较为感性,喜欢在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内选择较高档的白酒消费,跟风现象明显。承德白酒市场竞争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多集中在承德市区。承德是山庄和板城的根据地,承德周围的地区主要由这两个品牌主导,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然而近年来,山庄和板城在承德的势力由于受到衡水老白干等外来品牌的冲击,逐步呈下滑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郎酒在承德及周边地区表现突出。 山庄在承德本地表现相对较为强势,其势力基本覆盖整个承德,未给外来品牌留下能够绝对占有优势的地盘。而外来品牌(以郎酒、金六福、衡水老白干为代表)纷纷利用其品牌优势和先进的运作模式在部分区域与山庄积极地展开争夺!板城、山庄等强势地方品牌凭借地缘及品牌优势,在占据根据地市场后,不断向其它重点城市扩张,活力十足,而一些区域性很强的品牌(如衡水老白干),则固守自己的根据地,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外来品牌则避开山庄的强势区域,有针对性地选择承德的某些重点市场进行突破。而在承德这个板城和山庄的根据地上,山庄的势头优于板城。山庄老酒抓住承德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了市场开拓,在广大白酒厂家采取“瓶盖费”、“返现金”、“上促销员”、“赠礼品”等促销手段时,山庄老酒策划出了一条以“情”为主线的市场营销之路。因此博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二、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三、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终端消费者分析 2、销售渠道分析 3、投资市场分析 4、行业总体分析 5、发展趋势分析 四、竞争分析 五、咖啡产品swot分析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成功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向行业标准化发展。 5.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咖啡加盟行业正以25%的速度增长,而咖啡馆正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咖啡消费在中国城市里,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咖啡消费潜力,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之一。国际咖啡组织(ICO)运营部主管巴勃罗.迪布瓦也认为中国市场极具潜力。他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每年仅消费25万包咖啡,而如今其消费量达到了700万包。中国市场也已经呈现出沿着这一趋势发展的迹象,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消费市场。”

最新中国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模板范本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2012 年 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2012-08 分析机构:新食品酒业研究院分析月份:2012 年 8 月分析师:王山泓、谢骥、李琴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新食品产业研究院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调研数据均采用样本调研 方法获得,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部分数据未必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所以本报告只提供给个人或单位作为市场参 考资料,本中心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2012 年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一部分摘要和判断第二部分新 食品情报第一章中国白酒市场概览第一节全国重点城市白 酒销售趋势第二节 8 月白酒市场价格态势分析第三节 8 月 白酒市场品牌活跃状况第四节各地新品与黑马产品报告第二章区域市场传真第一节北京市场第二节四川市场第三节 山西市场第四节辽宁市场第五节湖北市场第六节山东市 场第七节江苏市场第八节安徽市场第九节陕西市场第十节江西市场第三章全国重点企业动向第一节古井第二节 西凤第三节剑南春第四节五粮液第五节茅台第六节泸 州老窖第七节洋河第八节汾酒第九节水井坊第十节沱 牌舍得第十一节酒鬼酒第十二节郎酒第十三节稻花香第十四节白云边第十五节宋河第十六节宝丰第十七节景芝第十八节衡水老白干第十九节枝江酒业第四章行业资讯 第一节政策走向第二节行业要闻第三节热点分析第四节 营销案例2012 年 8 月中国酒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内容摘要基于对白酒电商价格分布的研究本期报告采用的电商数据来源于京东商城,我们发现出价在 200 元及以下频次约占总频次的 47.1,且 100200 元的出价频次,高于 100 元及以下的出价频次。新食品酒业研究院据此推算:电商平台上白酒单价 200 元及以下产品约占 50 左右,其中 100200 元产品较多。古井贡酒“酒精勾兑门”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其企业本身。消费者呼吁白酒标签中应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呼声,将对《预包装饮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