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考研复习题详解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考研复习题详解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考研复习题详解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考研复习题详解

课后习题详解

1.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

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早就已经存在教育活动。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

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认为史前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就真正出现了。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他们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②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选择劳动手段的任务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

2.史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态。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活动一般是与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禁忌活动等融合在一起的。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是与原始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的。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史前人类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模仿成为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

(2)教育的内容日益多样和复杂;

(3)儿童作为社会的成员逐步受到重视,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4)与性别有关的男女儿童的教育,特别是男孩的教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3.作为一种相对成型的教育方式,成年礼的意义何在?

答: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个人由个体

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在“成年礼”制度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因素对于学校教育机构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对教育对象有一定条件的要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处于史前社会阶段的民族在举行“成年礼”的过程中对青少年都有一定条件的要求。

(2)“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特殊的有隔离作用的场所。在许多史前人类举行的“成年礼”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和固定的场所是必要的。

(3)“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接受特殊的学习和教育。

(4)“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负责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育者。

总之,史前社会阶段的教育虽然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水平,但却已经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成年礼”教育,这种“成年礼”的教育可以称其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是专门对青少年进行考核,使他们步入成人社会的教育。

2.2课后习题详解

1.试析文明的进程与学校兴起之间的关系。

答:(1)文明古国的进程

①古埃及的文明进程

古埃及的居民主要是由非洲北部迁至尼罗河流域的土著构成,他们创造了铜石并用的文化。a.古埃及文字

经过长期演变,古埃及形成了一套由表形、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组成的文字系统。b.古埃及文学

文字的创造奠定了古埃及文学繁荣的基础,古埃及的文学作品内容和题材都十分丰富,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军事和社会世俗生活的状况。

c.古埃及宗教

宗教在古埃及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宗教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d.古埃及文明在天象、数学、水利、生物和建筑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②西亚古国的文明进程

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地域面积广大,包括了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a.西亚古国的文字

西亚古国的文字包括楔形文字和腓尼基人字母。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文化成就

之一,腓尼基人字母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b.西亚古国的文学作品

西亚古国留下的文学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贫苦人民生活的作品,如《主人与奴隶的对话》《咏受难的诚实人的诗》等。

c.西亚古国的法典

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叶,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居民苏美尔人就已制定出了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出现的法典主要有《乌尔纳姆法典》《苏美尔法典》《俾拉拉马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亚述法典》等,其中影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d.西亚古国的宗教

两河流域形成的关于世界的起源、诺亚方舟等传说成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来源。古代希伯来人形成的犹太教及其经典《圣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e.西亚古国还在天象、数学、农业生产、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③古印度的文明进程

a.古印度文字

印章文字主要是刻在皂石、象牙、赤陶和铜制成的印章和护符上,虽然至今仍不能完全解读这些字,但它是古代东方最早的文字之一。

b.古印度文学作品

古印度的文学作品包括宗教诗集《吠陀》、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小说等。另外,古代印度在语言学、语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c.古印度宗教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雅利安人创立的吠陀教,后演变为婆罗门教,影响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印度出现了列国林立的局面,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不满,出现了各种思潮,佛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d.古印度文明在天象、数学、医学、农学、建筑艺术方面也取得了杰出成就。

(2)学校的兴起

①学校产生的原因

学校的产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a.生产力的发展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产品,才使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生分离,一部

分人可以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同时,社会产品更加丰富,为学校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条件。

b.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第一,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的运作并确保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需要一部分掌握了政治、文化、宗教等诸方面知识的人来参与奴隶制国家的管理,这就要依靠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教会他们这些知识和技能。

第二,组织领导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也是国家的基本社会职能之一,只有行使好这些职能,国家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大。

c.文字的出现以及科学知识的丰富

第一,文字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只能通过耳传口授传递信息,文字产生后才有可能记录更多更广的知识经验,并把它们传授给其他人。

第二,文字使知识的继承和传递更加可靠和规范,为学校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三,学校教育内容是源自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科学知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更加丰富。

②学校产生的意义

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教育逐渐开始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在专门的地点和场所进行的、运用特定手段并为了实现某些特殊目的的特殊活动。人类教育的历史方向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3)两者的关系

①学校的产生主要是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文明进程的推进使人类社会得到了进步和发展,推动了学校的产生和壮大。

②学校起到了传播文明和生产劳动知识的功能,人们接受教育后可以更好的在社会生存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

2.怎样评价东方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1)古代东方国家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关于学校的起源的几次重要的考古发现都集中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一带。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学校的产生无疑是一种进步现象,它对于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保存日益增多的知识,单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创造了文字,出现了教学的场所和专门的人来进行教学工作,学校教育由此产生了。

(2)亚非文明古国的骄傲与对其他国家的发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而且其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后来各国纷纷前来学习,从而对其他各国甚至是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可以说,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端,并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3.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和宗教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答:(1)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初等教育普及。

②视教师为神圣的职业,全民尊师。

③具有宗教神学气息。

④强调记诵。记诵是一种古老的、常用于学习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从几种世俗学校的学习内容来看,都脱离不了最基础的读、写、算等知识。古代希伯来的教育对记诵法十分推崇,学生经常被要求高声朗诵并逐字逐句地记忆经典。

⑤注重练习和实践。古埃及、苏美尔的文字都很难书写,学生只有在反复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因此,抄写成为了学生日常最重要的作业,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书写练习。此外,世俗学校还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世俗学校、职官学校的学生都要在行政机关实习,以锻炼专业知识和技能。

⑥盛行体罚。在世俗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训育学生。为此,古代苏美尔的学校里还有专门的惩罚机构“学监”,凡违规者,均要遭到“学监”的鞭笞。这种严酷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东方各国的学校教育。

(2)宗教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开办时间早。

②门徒众多。

③教学内容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教义,已扩展到了世俗教育内容。

④重学术,是宗教研究和其他高深学问研究的中心。

⑤社会影响力大。

⑥由于各国、各地区宗教之间的差异,其宗教学校教育也各有特点。

4.如何看待古代宗教机构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

答:寺庙本为宗教活动的场所,但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兼有学校教育的功能,因此发挥着

独特的社会教化的作用,其中以印度的佛教教育最为典型。

(1)佛教寺庙教育

①基本情况

佛教寺院教育接受8~20岁的儿童入学,8岁儿童需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年满20岁后则通过考试进入第二阶段学习,考试合格者可继续留居寺院,成为正式僧侣,称为“比丘”,开始正式从师修习佛教教义,经过10年研习后方可在寺中担任僧侣。

②教育内容

佛教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经典,以宗教知识为主,但也要学习哲学、文学、历史、数学、逻辑学、天文学等。

③教学方法

a.记诵是佛教教育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指要求受教育者反复诵读佛教的经典,并能烂熟于胸。

b.讲解是指僧侣详细阐述教义或解答僧俗的疑惑,帮助他们尽量理解掌握。

c.辩论是指让僧侣们展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揭露对方的矛盾,以获得更接近真理的认识。d.自省是指僧徒们自我研修,反省自我,以独善其身。

e.践行是指僧徒们对教义身体力行,无论是洒扫庭除、饮食起居等日常小事,还是遇到危难大事,无不实践、履行佛教的精神要义,遵守其清规戒律。

(2)佛教寺庙教育社会教化功能的扩大

①寺院规模扩大,设施完善;

②设尼庵为妇女教育机构,为女子接受佛教教育提供方便;

③鼓励在家修行。佛教信众在寺院或尼庵听僧侣传经、布道、解疑,回家后按照佛教教规守戒行善,大大增加了佛教教育的受众规模。

3.2课后习题详解

1.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是什么?

答:(1)相同点

①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雅典非常重视教育,其教育是文化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雅典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斯巴达也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

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斯巴达的国家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斯巴达人处于统治阶层,他们享有一切政治和经济

特权,不事生产,专门负责战争,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雅典的教育也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③重视音乐教育

雅典的音乐学校教授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体育之外的所有教育内容,所有被认为利于增长知识、培养德行、陶冶心灵者均被列入音乐教育的范畴。斯巴达人热爱音乐,并一度成为希腊世界的音乐之都,他们通过音乐教育青少年,以此培养他们勇敢作战、服从长者、遵守纪律和自我控制的品格。

(2)不同点

①教育目的不同

雅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勇敢、强健的体魄以及理智、聪慧和公正的品质,塑造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而斯巴达教育的惟一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战士,其教育任务就是使每一个斯巴达人通过长期的训练,成为一个荣誉、勇敢、坚毅、忠诚的战士。

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雅典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熏陶、体格训练、文化教育以及音乐、舞蹈等,同时反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主张全面发展,鼓励张扬个人才能。而斯巴达的教育包括忍耐劳苦训练和军事体育训练,以“五项竞技”为主要内容。

③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

雅典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儿童忠诚、勇敢的道德观念,形成了追求自由、忠于城邦以及爱美、爱智、爱和谐的民族风尚。而斯巴达的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忠诚、英勇、机智、果敢的英雄品质,教育方式则多管齐下,在日常生活、军事训练、文艺活动中均有渗透。道德教育和军事训练一起构成了斯巴达教育中的两大杠杆。

④教育机构不同

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为7~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

⑤教育方法不同

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⑥师资队伍不同

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

籍。

2.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智者的含义

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才之人,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始,智者逐渐被人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因此也可以把智者视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2)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①智者学派的教育活动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②智者游走于各城邦,传道授业,因此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③智者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从事修辞学、文法、哲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不仅拓展了教育内容,而且还延伸了学术研究领域,西方教育史上长期沿用的“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教学即是由智者最早确立下来的;

④作为职业教师,智者们已经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开始将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加以区别,同时也认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⑤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智者们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逐渐规范化,并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

3.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发展人的才能、使人道德高尚的重要活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官员的必要途径,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治国人才。

②教育任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培养。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使公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并提出“智慧(知识)即道德”。这种观点为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世德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③教育内容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广博,只有知识渊博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在其教育实践中,苏格拉底还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学科目。

④“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⑤“德即知识”

“德即知识”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⑥苏格拉底教学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产婆术”。这一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a.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无词以对,承认自己的无知。

b.助产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c.归纳即从繁杂的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一般规律。d.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理念论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基石,也是他的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个别的可感觉的事物,都不具有真理性,只有理念才具有真理性。所谓理念就是共相、概念和普遍的真理。每一个理念统摄着与他同名的众多的个体事物,每一类众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理念。这个相应的理念就是众多个体普遍的东西,是他们的本质,是他们的源泉。

②灵魂说与“哲学王”

a.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

b.灵魂的这三种功能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

c.依据他的灵魂说,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培养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一个

理想的国家。在这种国度里,统治者既不是单纯的政治家,也不是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

③教育目的

柏拉图将培养和造就哲学家视作教育的最高目标和主要任务,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成为国王才能建立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理想国度。此外,他还提出培养军人以保卫理想国度。④教育阶段划分

柏拉图提出教育是建设“理想国”的重要杠杆,儿童教育和养育应由国家负责。在此基础上,柏拉图对教育阶段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

a.学前教育阶段:3岁以前在育儿所由女仆照顾,或在家中由父母养育。3~7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中接受女公民的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讲故事,做游戏,还要有音乐、歌唱等活动。

b.普通教育阶段:7岁以后,男女分别入国家举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接受初等教育。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以初步的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为主,此外,他还特别重视体操、骑马、射箭等体育训练项目。

c.军事训练阶段:18~20岁的青年,在高一级的学校——国立青年军事训练团中,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这一阶段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受这种教育。

d.深入研究阶段:20岁以后,少数经过筛选的优秀青年会继续进行教育,对高深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发展理智与美德。这一时期的主要学习科目是“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

e.哲学家教育阶段:30岁后再加选拔,极少数最优秀的人继续用五年时间专门学习哲学,然后担任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职务,50岁时可任国家的最高领导——哲学王。

⑤女子教育

柏拉图重视对女子进行教育,他认为女子在承担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与男子是平等的,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教育理论。

(3)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理论基础——哲学与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是由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如同一块白板,所有知识都是经由感觉而进入人的意识的,这肯定了教育在人的理性发展和知识获得等方面的作

用,同时为体育、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和谐教育

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他指出,只有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教育,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③自由教育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是惟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④知识论与求知方法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类”的概念。他认为尽管一切知识最初都是要通过感觉的,但感觉所获得的只是个别的、零碎的知识,只有把这些知识放到“类”里面去,才能够理解这些知识,才可以获得更高级的知识。

b.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方法主要有二:一是“下定义”法;二是“三段论”法。

⑤教育阶段理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应按照人的发展阶段依次进行:首先是体格教育;其次是道德教育;最后是智育和美育。他还提出影响人发展过程的三个要素,即天性、习惯和理性,主张充分发挥教育对三者的作用,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身心和谐的人。

⑥教育实施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效法自然”理论,按照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将教育实施划分为三个时期:

a.从初生到7岁为教育的第一时期,这时儿童处于身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期,应及时引导儿童做些适宜于肢体发育的活动,同时注意不可在儿童5岁之前教授其功课,以免妨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因此教育内容还包括游戏、讲故事等。b.7~14岁为教育的第二时期,这时应发展人的非理性灵魂,以情感道德培养为主。这一阶段的教育内容包括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四种,旨在促成人的身心和谐发展。c.14~21岁为教育的第三时期,应发展人的理性灵魂,为此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学校中开设了包括“四艺”以及哲学、物理、文法、文学、诗歌和伦理学等在内的广泛的课程,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分班授课。

4.希腊化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0年是希腊历史上的希腊化时期。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扩张战争,曾经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被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埃及等广阔地域,并深刻影响到这些地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尽管城邦教育日渐衰微,但仍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条件的新进展:一方面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三级教育制度的雏形,制度和结构上更趋完善,这为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初等教育

希腊化时期,初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大大增加,教育对象也扩大为所有自由民子女,女孩也可接受与男孩相同的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内容包括阅读、书写、算术以及经典文学作品。(2)中等教育

亚历山大大力修建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汇聚了各地学者研究整理古典文献,创立了科学的文法体系。在此背景下,语法学家开设学校,向学生教授文法、修辞和逻辑学,并收取一定学费。这种文法学校偏重进行知识教学,教育内容可分为文学和科学两个方面。(3)高等教育

①亚历山大利亚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已经初步具备了高等学府的特征。

②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伊壁鸠鲁等人在柏拉图学园和吕克昂的基础上,兴办了多所高水平的学校,如斯多葛学派哲学学校、伊壁鸠鲁学派哲学学校等。

③公元前200年前后,“雅典大学”合并成立,它大力吸收和改造希腊传统文化,尤其重视对文法、修辞学和哲学的教学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

4.3课后习题详解

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罗马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家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读写算、农业知识、道德义务、传统和习俗、军事训练以及法律的构成,教学方法主要以模仿和亲身经历为主。在教育思想方面,罗马人很少涉及纯理论问题的探讨,更关注教育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阶段

古罗马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其中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有划分为:希腊化前的教育、希腊文化影响后的教育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2)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罗马共和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a.家庭承担教育

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国家不太干预。希腊文化前的罗马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持续到16周

岁,主要有父母承担对子女的教育。

b.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以道德、法律和修辞教育为主。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识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文法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演说家。c.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模仿、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d.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地位比较低。如初等教育中的教师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希腊人。

②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a.国家干预和控制教育

共和时期罗马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随着希腊文化的传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了教育和人才的价值,开始干预和控制文化和教育,这主要表现为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支持和保护学术发展。

b.给予教师一定的豁免权

共和时期罗马教师地位低下,自恺撒开始,教师陆续获得了一些豁免权。截止公元150年,教师相继获得了民事义务、税收、兵役的豁免权,外省教师的公民权也得到承认。

c.教师由政府任命

共和时期罗马的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教师和学校,但罗马帝国逐渐集中了这一权力,由政府直接任命教师并提供薪水。教师的任命需经过中央政府允许,再由地方委员会决定。选择教师的条件主要包括:道德水平、学术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形式通常是公开演讲。

d.限制言论自由

为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实行了文化高压政策,如焚烧预言书籍、逼迫宣扬共和观念的学者等,使原本活跃的罗马思想界归于沉寂,许多学者转向研究斯多葛哲学和基督教理论。这一时期也正是基督教的高速发展时期。

2.古罗马教育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和过程如何?

答:(1)普通学校教育

①小学

a.具体内容

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末,以7~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教授读、写、算,道德格言和“十二铜表法”。

b.发展进程

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善,教学条件改变不大,教学对象仍主要针对平民子女,贵族及富豪子女依然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②文法学校

a.具体内容

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主要的教学语言,拉丁文学作品则成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为富豪子弟。

b.发展进程

在帝国的文化高压政策下,文法学校的教学逐渐地走向形式主义,逐渐脱离生活。

③修辞学校

a.具体内容

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雄辩家、律师和政治家等,教授修辞学、法律、天文学、数学、几何、伦理等。

b.发展进程

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了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文化高压政策挤压了演说的空间与可能,雄辩术逐渐沦为了法庭辩护,因而雄辩术教育也走向了远离生活的形式主义,成为了贵族青年进入政界的敲门砖。

(2)帝国时期的其他类型教育

①医学教育

罗马最著名的医学家盖伦创作了《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是当时医学校的标准教科书,这一时期的医学教育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中世纪,奠定了萨拉诺大学的基础。

②建筑学教育

著名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乌斯创作了《论建筑》,他在书中提出建筑家首先应该受到广泛的、自由的基础教育;其次应该多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而非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罗马时期的建筑学教育为基督教教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筑师,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③法律教育

帝国时期的法律教学一般采用讲座的形式,教师评注教材,学生记忆,并到法庭旁听。当时通行的法律教材有《查斯丁尼法典》《法学总论》《学术汇编》《法典》和《新律》。罗马的法律教学传统为中世纪波隆那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西塞罗和昆体良教育思想之间的异同是什么?

答:(1)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①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具备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对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②雄辩家的培养应彰显人的本性和特点,待人礼让,同时培养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③雄辩家的培养有四大要素,其中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知识文化素养其次,良好地表达能力(即修辞)是演说的必要能力,优雅的举止风度也十分重要。(2)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

①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即道德高尚的、具有完美雄辩术技巧的雄辩家。

②雄辩家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应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对辩证法、几何、天文学、哲学、音乐、法律等都有所了解,对优秀雄辩家的作品保有崇敬,具有非凡的文化修养。

③昆体良驳斥了“受教育是一种少数人具有的天赋”的思想,认为教育缺少的不是天赋而是学习,教育必须与天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的雄辩家。因此,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的天赋和特点,发挥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

④昆体良划分了教育阶段:7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岁以后进入初级学校,毕业后进入文法学校,有初步基础后进入雄辩术学校。

⑤昆体良极力主张实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由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3)相同点

二人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同,即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雄辩家。西塞罗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备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对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即道德高尚的、具有完美雄辩术技巧的雄辩家。

(4)不同点

①教学方式不同

西塞罗认为,培养雄辩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训练,而昆体良极力主张实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由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是二者在培养雄辩家方面最大的不同。

②对雄辩家的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不同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的培养有四大要素,其中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知识

文化素养其次,良好地表达能力(即修辞)是演说的必要能力,优雅的举止风度也十分重要。而昆体良则强调雄辩家要具有非凡的文化修养。

③对教育阶段的划分不同

由于西塞罗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雄辩能力,因此,他不太注重学校教育,也就没有固定的教育阶段。而昆体良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他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家庭教育、触及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并明确规定了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5.2课后习题详解

1.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答:(1)中世纪的时间划分及时代特征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但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始于公元500年左右,一般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标志性时间;终于1500年左右,一般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事件作为标志。中世纪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文化教育处于薄弱状态的黑暗时期。其文化的主题和核心是宗教文化与宗教思想。基督教在思想文化及一切社会活动中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

(2)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

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宗教教育。而由于基督教在西欧占统治地位,因此,中世纪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包含两层意思:

①学习基督教的各种信条,即救世所必需的真理;

②指道德训练,即基督教徒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律法。

简而言之,基督教教育是指对教徒们进行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和行为准则的教育。

2.修道院学校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

答:(1)修道院学校的产生

修道院出现于公元3~5世纪,是“教父时代”基督教教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产物,具有禁欲主义传统和非探究性的特点。

(2)修道院制度与教学

一般认为本尼狄克是西方修道制的鼻祖,创立了最早的修道院。修道院的特点有:

①修道院的学生

修道院接收两类学生,即志在成为神职人员的人和不以神职为生的人,前者称为“内学”,后者称为“外学”。修道院学生一般十岁入学,学习期限约为八年。

②修道院的教育内容

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由简单的读、写、算逐渐演变为“七艺”的课程体系,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中前三项为高级课程,后四项为初级课程。

③修道院的教师与教学方法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3)修道院学校的地位与作用

①修道院保存了拉丁文的经典语言,并指导信徒拉丁文读写、与宗教仪式相关的艺术和科学,使前代文明的一部分成果得以传承。

②拉丁文化与基督教教义结合,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基督教文化,其核心正是修道院。因此修道院制度在基督教保存、传播和塑造西欧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6世纪,帝国政治混乱,导致国家教学力量衰退,这时修道院由基督教教育机构演变为了学术中心,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3.西欧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中世纪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宫廷教育,骑士教育,行会、城市教育和中世纪大学教育。(1)宫廷教育

宫廷学校是一种由世俗封建主倡导的,以宫廷为中心的,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著名的宫廷学校有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的宫廷学校和萨克森王国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骑士制度始于9世纪末,盛行于十字军东征的11~12世纪。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即都是在封建领主的家庭里进行的,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它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

(3)行会教育

行会兴起于9世纪的意大利,是市民阶层争取独立、维护自身的利益的核心组织,而教育恰恰是其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手段。行会教育大体采用艺徒制的方式。这种教育和培训方式包括:

①艺徒制

想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必须加入某一行会接受艺徒训练。

②学校学习和学徒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商人的培养,需先将子弟送入文法学校学习基本的读、写技能,然后送入算术学校学习计算法,最后到商人或银行家的字号里接受学徒训练。

③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行会开始建立正规的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作为固定的教育场所进行职业技术训练,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艺徒训练制度。

(4)城市教育

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城市新兴市民阶层开办的一系列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其主要类型有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

(5)中世纪大学教育

①性质

中世纪大学最初具有行会的性质,是一种自治性质的教授和学习,由一名(或数名)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进行组织,进行职业训练。

②分类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学生大学”,一种为“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巴黎大学则是“先生大学”的典型。

③教学

中世纪大学由单科学校逐渐形成了由文、法、神、医四科组成的大学。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文科、法科、神学科和医科。中世纪大学教学已经出现了学位制。

4.中世纪大学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答:中世纪大学发端于11世纪,按其形成方式可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大学、迁校而成的大学以及由教会或封建领主创办的大学。

(1)中世纪大学最初具有行会的性质,是一种自治性质的教授和学习,由一名(或数名)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进行组织,进行职业训练。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形式。

(2)西欧最早产生的大学如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它们有“母大学”之称,是后来大学的样板。

(3)中世纪大学打破了教会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利用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矛盾,争得了一些特权,有一定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术的繁荣,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学家和

思想家。

(4)中世纪大学成为近现代大学的直接起源,是西欧中世纪教育的重大成就。

(5)中世纪大学也有局限性,由于当时教会势力强,中世纪大学并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教会势力很快就渗进了大学,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存在着烦琐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端。

6.2课后习题详解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全人”有何特征?

答:(1)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生活

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猛烈地批判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观点,肯定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自然本性。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追求人的幸福,成为人文主义区别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主张在现实的人生中要采取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实现个人理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人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烈地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对个人的压制和束缚,由此而产生的个人主义的特征主要是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个人性格、挖掘个人潜能、依靠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个人价值。

(3)主张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中世纪神学世界观框架的束缚,但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却在不断地修正着这个框架并改变了它的重心。人文主义者越来越多地歌颂人的现实生活,赞美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力量,赞美人的理性和意志的自由。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何异同?

答: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提出了“全人”理想,人文主义者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文化和智力的统一,即塑造拥有最高智慧的全才。北欧人文主义兴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欧洲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较意大利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相对倾向于贫民和社会。

(1)不同之处

①教育性质不同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注重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具有较强的宗教性。

②教育内容不同

意大利的教育注重文学和美学,北欧的教育注重宗教和道德教育。

③培养目标不同

意大利强调培养城市公民,北欧强调培养君主和朝臣。

(2)相同之处

①注重对古典科目的学习与研究;

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③反对经院哲学,强调个性解放;

④注重古典语言;

⑤两地后期均出现了形式主义。

3.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潮,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基本特征

①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②古典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③世俗性

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④宗教性

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⑤贵族性

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英语试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英语试题 考生注意:所有答题务必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40points,1*40) Part 1 Directions: Choose one of the four alternatives which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word or phras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1. “The giant was bit” is a tautological statement, to say the least. A. tight B. redundant C. illogical D. relative 2. There is an embargo on any more video games coming into the house. A. landing place B. prohibition C. violation D. permission 3. Youngsters are usually more impetuous than old people. A. impatient B. immature C. impulsive D. imperial 4. U nfortunately, I’ll spend the weekend doing a bunch of prosaic chores. A .dull B. practical C. trivial D. rhyming 5. The crowd at the town meeting found the mayor’s assurance too glib. A. sarcastic B. flashy C. malicious D. readily fluent 6. Gazing at the crystalline lake, I decided it was too beautiful to swim in. A. breakable B. futuristic C. delicate D. sparkling 7. We cannot vacillate on the question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 lead B. doubt C. check D. repeat 8.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a chronic smoker to give up the habit than for a novice, but it can be done. A. affluent B. confirmed C. disciplined D. indecisive 9. They were furious when one of their best managers was poached by another company A. headhunted B. punched C. plundered D. probed 10. The ink had faded with time and so parts of the letter were unreadable. A. indelible B. inscrutable C. illegible D. illegitimate 11. She bristled at the suggestion that she had been dishonest. A. bridled B. bridged C. breathed D. boasted 12. Investors should study a prospectus before putting money into a big company. A. positive outlook B. banking agreement C. profit-and-loss statement D. formal business document 13 .The real hero is never ostentatious. A. frivolous B. pretentious C. presumptuous D. ponderous 14. If you have never held a driving license before, you should apply for a provisional license. A. providential B. temporary C. provincial D. improvised 15. John Smith is a voracious book collector. A. vicious B. luxurious C. insatiable D. valuable 16. I don’t think we should make precipitate decisions. A .precipitous B. precocious C. precarious D. precautious 17. You need an excursion to break the monotony. A. gaunt B. jaunt C. vaunt D. taunt 18. The government appears in a quandary about what to do with so many people. A. border B. marshy ground C. dilemma D. situation 19. It was an auspicious beginning to her career as an author. A. unexpected B. interesting C. favorable D. doubtful

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

____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In 1924 America'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ent two engineers to supervise a series of industrial experiments at a large telephone-parts factory called the Hawthorne Plant near Chicago. It hoped they would learn how stop-floor lighting____1____ workers' productivity. Instead, the studies ended ____2____ giving their name to the Hawthorne effect, the extremely influential idea that the very to being experimented upon changed subjects' behavior. The idea arose because of the ____4____ behavior of the women in the Hawthorne plant. According to ____5____ of the experiments, their hourly output rose when lighting was increased, but also when it was dimmed. It did not ____6____ what was done in the experiment; ____7____something was changed,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基础英语试卷及答案

07-1 PART II VOCABULARY (10 minutes, 10 points) Section A (0.5 point each) 21. If innovators are not financially rewarded for their innovations, the incentive forpath-breaking innovation will eventually dry up. A. investment B. resource C. inspiration D. stimulus 22. These illegal immigrants have to work long hours a day despitethe appalling workingconditions. A. bewildering B. exasperating C. dismaying D. upsetting 23. Many critics agreed that by and large, this movie was a success in terms of acting andphotography. A. all at once B. by and by C. to some extent D. on the whole 24. The country carried on nuclear tests without feeling apprehensive about theconsequences. A. optimistic B. anxious C. uncertain D. scared 25. There is the fear that babies might be genetically altered to suit the parents' wishes. A. enhanced B. revised C. alternated D. modified 26. The American Civil War is believed to have stemmed from differences over slavery. A. arisen from B. contributed to C. patched up D. participated in 27. Experts sai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sick smokers would be reduced if cooler jurorsprevailed. A. resigned B. compromised C. persisted D. dominated 28. Hamilton hoped for a nation of cities while Jeffersoncontended that the countryshould remain chiefly agricultural. A. inclined B. struggled C. argued D. competed 29. There have been some speculations at times as to who will take over the company. A. on occasion B. at present C. by now D. for sure 30. TWA was criticized for trying to cover up the truth rather than promptly notifyingvictims' families. A. briefly B. quickly C. accurately D. earnestly Section B (0.5 point each) 31. New York probabl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different language _________ in the world. A. neighborhoods B. communities C. clusters D. assemblies 32. Nuclear wastes are considered to _____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marine life. https://www.doczj.com/doc/076740901.html,pose B. impose C. expose D. pose 33. Some states in the US have set _____ standards concerning math and science tests. A. energetic B.vigorous C. rigorous D. grave 34. This school promised to make classes smaller and offer more individualized ___________. A. presentation B. instruction C. conviction D.obligation 35. Because of ______ ways of life, the couple has some difficulty getting along witheach other. A. incomprehensible B. incomparable C. inconceivable D. incompatible 36. As __________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export powers, efforts to strengthenanti-corruption activities are gaining momentum. A. in the light of B. in the event of C. in the case of D. in the course of

2000-2013年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和答案(英语一) 免费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People are, on the whole, poor at consider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hen making individual decisions. At first glance this might seem like a strength that ___1___ the ability to make judgments which are unbiased by ___2___ factors. But Dr Simonton speculated that an inability to consider the big ___3___ was leading decision-makers to be biased by the daily samples of information they were working with. ___4___, he theorized that a judge ___5___ of appearing too soft ___6___crime might be more likely to send someone to prison ___7___he had already sentenced five or six other defendants only to forced community service on that day. To ___8___this idea, they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admissions process. In theory, the ___9___ of an applicant should not depend on the few others___10___ randomly for interview during the same day, but Dr Simonton suspected the truth was___11___. H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9,323 MBA interviews ___12___ by 31 admissions officers. The interviewers had ___13___ applicants on a scale of one to five. This scale ___14___ numerous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cores were ___15___ used in conjunction w ith an applicant’s score on the GMAT, a standardized exam which is ___16___out of 800 points, to make a decision on whether to accept him or her. Dr Simonton found if the score of the previous candidate in a daily series of interviewees was 0.75 points or mo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ne ___17___ that, then the score for the next applicant

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

____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In 1924 America'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ent two engineers to supervise a series of industrial experiments at a large telephone-parts factory called the Hawthorne Plant near Chicago. It hoped they would learn how stop-floor lighting____1____ workers' productivity. Instead, the studies ended ____2____ giving their name to the Hawthorne effect, the extremely influential idea that the very to being experimented upon changed subjects' behavior. The idea arose because of the ____4____ behavior of the women in the Hawthorne plant. According to ____5____ of the experiments, their hourly output rose when lighting was increased, but also when it was dimmed. It did not ____6____ what was done in the experiment; ____7____something was changed,

历年考研英语图画作文题目(适英语一)

2000年——2012年研究生英语考试作文题目汇总 2012年 51.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3)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WER SHEET2.(20 points) 2011年 52.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3)give your comments. Your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 (20 points) 旅程之“余” 2010年 52.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3)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HWER SHEET 2. (20 points) 2009年 52. Directions: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3)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HWER SHEET 2. (20 points) 2008年 52.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docx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Section I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Many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people) focus either on the individual or on society a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influence. Theories 21on the individual suggest that children engage in criminal behavior 22they were not sufficiently penalized for previous misdeeds or that they have learned criminal behavior through 23with others. Theories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society suggest that children commit crimes in 24to their failure to rise above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25as a rejection of middle-class values. Most theori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ve focused on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26 the fact that children from wealthy homes also commit crimes. The latter may commit crimes 27 lack of adequate parental control. All theories, however, are tentative and are 28to criticism.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juvenile crime 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31make gainful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Families have also 33changes these years. 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king parents; 34,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35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36. This lack of parental supervision is thought to be an influence on juvenile crime rates. Other 37causes of offensive acts include frustration or failure in school, the increased 38of drugs and alcohol, and the growing 39of child abuse and child neglect. All these conditions ten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a child committing a criminal act, 40 a direct causal relationship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21.[A] acting[B] relying[C] centering[D] commenting 22.[A] before[B] unless[C] until[D] because 23.[A] interaction[B] assimilation[C] cooperation[D] consultation 24.[A] return[B] reply[C] reference[D] response 25.[A] or[B] but rather[C] but[D] or else 26.[A] considering[B] ignoring[C] highlighting[D] discarding

暨南大学基础英语考研真题试题2019、2020年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 招生专业与代码: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50203法语语言文学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241 基础英语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Part I Cloze (10 points) Directions:There are 20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For each blank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fits into the passage and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Brazil has __1__ to offer the visitor: 7,300 km of coastline, much of it empty, endless beaches; the planet’s biggest rainforest; an area of wetlands full of alligators and jaguars; colonial cities and spectacular waterfalls. The Bahia coast in north-east Brazil is a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area __2__ tourism. Several luxury resorts have been built there. Recently a $170 million five-hotel __3__ at Sauipe opened. With its 18-hole golf __4__ and designer shops, Sauipe is hoping to attract rich, foreign visitors. The tourist industry __5__ problems in the past __6__ high inflation which led to short-term planning. Hotels, __7__, are long-term investments, often with __8__ periods of over 15 years. If resorts such as Sauipe __9__ attract significant numbers of tourists, they have to solve several problems. __10__ a start, Brazil needs cheaper and more frequent international air travel. Brazilian airlines have actual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__11__ international flights in the past two years because of a currency __12__. Foreign visitors also demand a level of service __13__ needs lengthy training – a considerable task for most of the resorts in the northeast which do not have a __14__ population to provide suitable staff. The other big challenge for Sauipe’s managers is __15__ the social problems that other new resorts have caused, when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have come from the interior in search __16__ jobs, quickly __17__slums. The resort __18__ to deal with these pressures by setting up courses in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for making handicrafts which will__19__at Sauipe and by organizing __20__ for local co-operatives to produce foodstuffs for the hotels. 1. 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anything D. somehow 2. A. to B. for C. with D. on 3. A. complexity B. complicated C. complex D. compliment 4. A. course B. court C. pitch D. ground 5. A. has B. have C. having D. had 6. A. due B. because C. for D. because of 7. A. however B. therefore C. because D. while 8. A. pay B. payback C. payoff D. paycheck 1

历年英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历年英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篇一:2010-2016年历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 tion i use of english section 1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in cambodia, the choice of a spouse is a complex one for the young male. it may involve not only his parents and his friends, __1__those of the young woman, but also a matchmaker. a young man can __2__ a likely spouse on his own and then ask his parents to __3__the marriage negotiations, or the young man‘s parents may take the choice of a spouse, giving the child little to say in the selection. __4__, a girl may veto the spouse her parents have chosen. __5__ a spouse has been selected, each family investigates the other to make sure its child is marrying __6__ a good family. the traditional wedding is a long and colorful affair. formerly it lasted three days, __7__1980s it more commonly lasted a day and a half. buddhist priests offer a short sermon and __8__ prayers of blessing. par--ts of the ceremony involve ritual hair cutting,__9__cotton threads soaked in holy water around the brides and grooms wrists, and __10__a candle around a circle of happily married and respected couples to bless the __11__. newlyweds traditionally move in with the wifes parents and may__12__ with them up to a year, __13__they can build a new house nearby. divorce is legal and easy to __14__, but not common. divorced persons are __15__ with some disapproval. each spouse retains ___16___ property he or she __17__ into the marriage, and jointly-acquired property is __18__ equally. divorced persons may remarry, but a gender prejudice __19__up. the divorced male doesnt have a waiting period before he can remarry __20__the woman must wait ten months. 1.a. by way of b. with regard to c. on behalf of d. as well as 2.a. decide onb. provide forc. compete withd. adapt to 3.a. closeb. arrange c. renew d. postpone

2012.12.8 研究生基础英语试卷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纸 课程名称:__ 基础英语__开课学院:外国语 上课专业:人文、马院、管理、教育、体育、化工等年级:2012 学生人数: 命题教师:朱诗花审核人: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2012 至2013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时量:120 分钟 Ⅰ. Multiple Choices (1*20=20’) Part A Direction: choose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italicized part of each sentence. 1.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art, and I haven’t met an y grand pe ople, and I don’t go to a good tailor, and all th at , I’m not what he calls from top-drawe r society. A. highest B. lowest C. outstanding D. important 2. While watching TV to kill time at night, he draped his legs over the arm of the chair and made himself as comfortable and relaxed as he possibly could. A. covered B. arranged C. hu ng D. dwelled 3. Skills of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medical team, plus his amazing determination and the grit and spirit of his wife, Sarah, pulled Jim through. A. loyalty B. coura ge C. ambition D. patience 4. Dona’s having a bridal shower for Julie next week. Now she is busy preparing presents and inviting friends. A. washing B. party C. rain D. water 5. The downside was that I felt pretty intimidated. A. very close B. very intimate C. rather frightened D. humiliated 6. Don’t cling to your old ideas. Be ready to entertain some new ones, otherwise you will always lag behind others A. put forward to B. hold on to C. run to D. put up to 7. In order to finish the task in time, he was out in the rain all day and this brought on a bad cold. A. resulted from B. resulted in C. brought up D. gave up 8. The play shows that Americans have an embarrassment of riches and a paucity of spirituality and morality, focusing on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A. deficiency B. scarcity C. inadequacy D. deficit 9. Moves to change the way key resources should be allocated have sparkled a rise in turf battle, which could hinder the Internet’s growth as a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 control B. retard C. obstruct D. decrease 10. Video game markers scoff at the notion that their product can cause a psychiatric disorder. A. shout B. scream C. aim D. mock 11. From the beginning, I hated the way he talked, his whining voice and his vulgar accent. A. refined B. rude C. decent D. strange 12. To her consternation, she realized that what she had said was true, that a woman couldn’t hide love. A. shock B. fascination C. estimation D. enjoyment 13. The chemistry between Hepburn and Tracy is obvious. One can easily observe their lov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