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P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带电小球Q与带电小球P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小球P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现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下方缓慢移动带电小球Q,使带电小球P能够保持在原位置不动,直到小球Q移动到小球P位置的正下方。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受到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P、Q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C.轻质细线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轻质细线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画出小球P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小球P位置不动,Q缓慢向右下移动时,Q对P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可得,QP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轻质细线的拉力则一直在减小,当Q到达P的正下方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减小为零,故选AD。

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C点,斜面上有A、B、D三点,A和C相距为L,B为AC中点,D为A、B的中点。现将一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当带电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带电小球

在A 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4

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

A .小球从A 到

B 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在D 点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g C .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D .AB 之间的电势差U AB =kQ 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

sin A Qq

mg k

ma L θ-= 当小球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有

'2sin 0Qq

mg θk

L

-= 联立上式解得

'22

L L =

所以速度最大的位置不在中点D 位置,A 错误; B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sin A Qq

mg k

ma L

θ-= 带电小球在B 点时,有

2sin 2

B

Qq k mg θma L -=() 联立上式解得

2

B g a =

B 正确;

C .根据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B 点更靠近点电荷,所以B

D 段的平均场强大小大于AD 段的平均场强,根据U Ed =可知,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C 正确;

D .由A 点到B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sin 02

AB L

mg θqU ?

+= 由2sin A Qq

mg k

ma L

θ-=可得 214Qq mg k L

= 联立上式解得

AB kQ

U L

=-

D 错误。 故选BC 。

3.某老师用图示装置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A 、B 是可视为点电荷的两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将A 悬挂,实验中在改变电荷量时,移动B 并保持A 、B 连线与细线垂直。用Q 和q 表示A 、B 的电荷量,d 表示A 、B 间的距离,θ(θ不是很小)表示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x 表示A 偏离O 点的水平距离,实验中( )

A .d 可以改变

B .B 的位置在同一圆弧上

C .x 与电荷量乘积Qq 成正比

D .tan θ与A 、B 间库仑力成正比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实验要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故两电荷间距d 应保持不变,选项A 错误;

B .因要保持A 、B 连线与细线垂直且A 、B 距离总保持d 不变,可知B 到O 点的距离不变,故B 的位置在同一圆弧上,选项B 正确;

C .对A 球由平衡知识可知

2sin qQ x

k

mg mg d L

θ== 可知x 与电荷量乘积Qq 成正比,选项C 正确; D .因为

2

tan=

qQ

k

d d

L mgx

θ=

由于x变化,所以不能说tanθ与A、B间库仑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C。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x=6L的A、B两点分别固定有带正电的点电荷Q1、

Q2,与B点相距2L的C点为AB连线间电势的最低点.若在与B点相距L的D点以水平向左

的初速度

v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视为质点),设滑块始终在A、B 两点间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块从D→C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定越来越大

B.滑块从D点向A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滑块将以C点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D.固定在A、B两点处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2

1

4:1

Q Q=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A和B两点分别固定正点电荷Q1与Q2,C点为连线上电势最低处;类比于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可知,AC之间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指向C,BC之间的电场强度指向C;滑块从D向C的运动过程中,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指向C,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做加速运动,动能一定越来越大,故A正确;

B.由同种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C点的场强为零,从D到A的场强先减小后增大,由

qE

a

m

=可得加速度向减小后增大,B正确;

D.x=4L处场强为零,根据点电荷场强叠加原理有

22

(4)(2)

A B

Q Q

k k

L L

=,

解得

4

1

A

B

Q

Q

=,

故D正确.

C.由于两正电荷不等量,故滑块经过C点后向左减速到零的位移更大,往复运动的对称点在C点左侧,C错误。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场强的叠加与库仑定律的运用,在解题时合适地选择类比法和对称性,运用牛顿

第二定律分析即可求解。

5.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空心斜面ABC 放置在水平面上,角CAB = 30°,斜面内部O 点(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固定有一正点电荷,一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以分别静止在M 、N 点和MN 的中点P 上,OM =ON , OM //A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物体静止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个数一定都是4个.

B .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 .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 ,N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

D .当小物体静止在M 点时,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答案】CD 【解析】 【详解】

对小物体分别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分析如图:

A.结合平衡条件,由图,小物体在P 、N 两点时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故A 错误;

B.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摩擦力

f =m

g sin30°

静止在N 点时

sin30cos30f mg F '=?+'?

静止在M 点时

sin30cos30f mg F "=?-'?

可见静止在N 点时所受摩擦力最大,故B 错误;

C.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设库仑力为F ,受到的支持力

N =mg cos30°+F

在M 、N 点时:

cos30sin30N mg F '=?+'?

由库仑定律知F F >',故N N >',即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 、N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故C 正确;

D.以小物体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当小物体静止在M 点时,斜面内部O 点正电荷对其库

仑力斜向右,即有向右的分力,则斜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D正确。

6.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连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

A.

()

()

()

()

33

22

22

22

12

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

=-

????

+++-

????

B.

()

()

()

()

33

22

22

22

12

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

=+

????

+++-

????

C.

()()

12

22

22

12

kqR kqR

E

R a r R a r

=-

????

+++-

????

D.

()()

12

33

22

22

22

12

kqR kqR

E

R a r R a r

=-

????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目要求不通过计算,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所以根据点电荷场强的公式

E=k

2

Q

r

,与选项相对比,寻找不同点,再用极限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就可以分析出结果.【详解】

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 2

Q

r ,比较可知,C 表达式的单位不是场强的单位,故可以排除C ;

当r=a 时,右侧圆环在A 点产生的场强为零,则A 处场强只由左侧圆环上的电荷产生,即场强表达式只有一项,故可排除选项D ;

左右两个圆环均带正电,则两个圆环在A 点产生的场强应该反向,故可排除B ,综上所述,可知A 正确.故选A .

7.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绝缘光滑半球内有A 、B 两个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A 球固定在半球的最低点,B 球静止时,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为R ,由于漏电,B 球缓慢向A 球靠近,设A 、B 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光滑半球对B 球的弹力大小为N ,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用x 表示,则F -x 、N -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G ,A 球对它的斥力F 和光滑半球对B 的弹力N 三个力作用,受力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力的三角形F BN 合与三角形ABO 相似,则有

=G N F R OB AB

因为G 、R 、OB 不变,则N 不变,AB 在减小,因此F 减小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8.如图所示,MON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MO沿水平方向,NO沿竖直方向,

A B、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A球上,使两球

、两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B

A.杆MO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tan

B.杆NO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sin

C.B球的重力大小为tan

D.A 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cos

【答案】C

【解析】

【详解】

对A球受力分析,设A的质量为m、拉力F、支持力N1,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1,如图,根据平衡条件,有

x方向

F=F1cosθ①

y方向

N1=mg+F1sinθ②

再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Mg、静电力F1、杆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有

x方向

F1cosθ=N2③

y方向

F1sinθ=M g ④有上述四式得到

Mg=F tanθ

1F

F

cosθ

=

N1=mg+Mg

N2=F

可知由于不知道A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A受到的弹力N1。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P点,另一带正电小球M固定在带电小球的左侧,小球平衡时,绝缘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且两球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关于悬挂小球的电性和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电,

mg

tanθ

B.正电,mg tan θ

C.负电,mg tan θD.负电,

mg tan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 M带正电,两球相斥,故小球带正电;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可知,F=mgtgθ,故选B.

【点睛】

对于复合场中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其解决方法和纯力学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适用完全相同的解决方法.

10.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放置在一个光滑绝缘半球面

内,已知小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荷量分别为q 1、q 2,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α<β.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m 1>m 2

B .m 1

C .q 1>q 2

D .q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两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两个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后,列出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A 和

B 小球受力分析如下,对小球A :

1cos sin F F θα=库

11sin cos m g F F θα+=库

对小球B :

2cos sin F F θβ=库 22sin cos m g F F θβ+=库

通过上式可知:

12sin sin F F αβ=,

由于αβ<,则sin sin αβ<,所以12F F >,由于cos cos αβ>,则有:

12cos cos F F αβ>

所以有:

12sin sin m g F m g F θθ+>+库库

可推导出:12m m >,故选A 。

【点睛】

考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的运用。

11.如图所示,导体球A与导体球壳B同心,原来都不带电,也不接地,设M、N两点的场强大小为E M和E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使A带电,则E M≠0,E N=0

B.若使B带电,则E M≠0,E N≠0

C.若使A,B两球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则E M≠0,E N=0

D.若使A球带电,B球接地,则E M=0,E N=0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如果A带电,则会感应B内部带异种电荷,外部电性与A相同,那么E M≠0,E N≠0;故A错误;

B.如果B带电,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E内=0,即E M=0,E N≠0,B 错误;

C.如果A、B带等量异种电荷,A与B的静电感应使B外表面恰好无电荷量,则E M≠0,E N=0,故C正确;

D.如使A球带电,B球接地,是接地屏蔽,E M≠0,E N=0,D错误。

12.如图所示,小球A、B质量均为m,初始带电荷量均为+q,都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挂在绝缘的竖直墙上O点,A球紧靠绝缘的墙壁且其悬线刚好竖直,球B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而静止.如果保持B球的电荷量不变,使小球A的电荷量缓慢减小,当两球间距缓慢

变为原来的1

3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B受到细线的拉力增大B.小球B受到细线的拉力变小

C.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不变D.小球A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1 27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小球B受力如图所示,两绝缘线的长度都是L,则△OAB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保持B球

的电量不变,使A 球的电量缓慢减小,当两球间距缓慢变为原来的

1

3

时,θ变小,F 减小; 线的拉力T 与重力G 相等,G =T ,即小球B 受到细线的拉力不变;对物体A :

cos()22

A A T G F πθ

=+-

则θ变小,T A 变小;故AB 错误;

CD.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当两球间距缓慢变为原来的1/3时,由比例关系可知,库仑力变为原来的1/3,因保持B 球的电量不变,使A 球的电量缓慢减小,由库仑定律

2

A B

Q Q F k

r

= 解得:球A 的电量减小为原来的

1

27

,故C 错误,D 正确;

13.如图所示,有两对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 、b 、c 、d 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电场强度为零

B .a 、c 两个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两个正电荷在O 点的合场强水平向右,两个负电荷在O 点的合场强也水平向右,所以O 点电场强度不等于零,方向水平向右。故A 不符合题意;

B. 设正方形边长为L ,每个电荷的电量大小为Q ,对A 点研究,两个正电荷在A 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负电荷在A 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对C 点研究,两个负电荷在C 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正电荷在C 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所以A 、C 两个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故B 不符合题意;

C. 在上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 、D 连线是一条等势线。在下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 、D 连线是也一条等势线,所以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AC 连线上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场力做正功,则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

14.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粗糙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的底端A 和顶端B 分别固定等量的同种负电荷。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物块从斜面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斜面中点O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运动的最低点为Q (图中没有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Q 两点场强相同

B .U PO = U OQ

C .P 到Q 的过程中,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再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

D .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2

μ=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到O 点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又电场强度为零,所以有

sin30cos300mg mg μ?-?=

所以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tan μθ==

由于运动过程中

sin30cos300mg mg μ?-?=

所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电场力,因此最低点Q 与释放点P 关于O 点对称,根据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周围电势的对称性可知,P 、Q 两点的电势相等,则有U OP = U OQ ,根据等量的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特征可知,P 、Q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D 错误;

C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和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沿斜面从B 到A 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中点O 的电场强度为零。设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E ma =

物块下滑的过程中电场力qE 先方向沿斜面向下逐渐减少后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加,所以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所以P 到O 电荷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O 到Q 电荷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故C 正确。 故选C 。

1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ABC ,A 点与圆心等高,B 点在圆心正下方,轨道固定于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小球刚好能静止在轨道的A 点和B 点.己知两小球质量皆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

B .小球的带电量为mg/E

C .小球的带电量为2mg

k

D .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若两球均带正电,则球B 不能平衡,则小球带负电,选项A 错误;对小球A 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0

cos45mg F =库;对小球B 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

0cos45qE F =库;解得mg=qE ,则 q=mg/E ,选项B 正确;根据对A 竖直方向的方程0

cos45mg F =库,即20245(2)mg R =,解得22mg q R k

=C 错误;对AB 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2NA F Eq =,2NB F mg = 因mg=qE 可知,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列方程;注意轨道对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

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6.(1)科学家发现,除了类似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系统,还存在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是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直径)都远

小于两星体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它星体很远,可以当做孤立系统处理.已知某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0,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

运动,引力常量为G .

①求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线速度大小v ;

②如果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质点相距为r 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12

p m m E G

r

=-,求该双星系统的机械能. (2)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往往存在奇妙的相似性.对于氢原子模型,因为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可以忽略原子核的运动,形成类似天文学中的恒星-行星系统,记为模型Ⅰ.另一种模型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并非绕核旋转,而是类似天文学中的双星系统,核外电子和原子核依靠库仑力作用使它们同时绕彼此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记为模型Ⅱ.假设核外电子的质量为m ,氢原子核的质量为M ,二者相距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电子和氢原子核的电荷量均为e .已知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点电荷相距为r 时,它们之间的电势能的表达式为12

p q q E k

r

=-. ①模型Ⅰ、Ⅱ中系统的能量分别用E Ⅰ、 E Ⅱ表示,请推理分析,比较E Ⅰ、 E Ⅱ的大小关系; ②模型Ⅰ、Ⅱ中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

速度分别用v Ⅰ、v Ⅱ表示,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的研究采用模型Ⅰ的方案,请从线速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合理性.

【答案】(1

)①v =②202M G L -(2)①2

-2ke r

②模型Ⅰ的简化是合理的

【解析】

(1)① 22

002/2

M M v G L L =,解得

v =

②双星系统的动能22

00k 0012222GM GM E M v M L L =?==

,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20P GM E L =-,该双星系统的机械能E=E k +E p =2

02M G L - (2)①对于模型Ⅰ:22I 2mv ke r r =,此时电子的动能E k Ⅰ=2

2ke r

又因电势能2pI e E k r =-,所以E Ⅰ= E k Ⅰ+E p Ⅰ=2

-2ke r

对于模型Ⅱ:对电子有:22121mv ke r r =, 解得 22

112

mv r r ke =

对于原子核有:22222Mv ke r r =, 解得 22

222Mv r

r ke =

因为r 1+r 2=r ,所以有2222

1222

+mv r Mv r

r ke ke

= 解得E k Ⅱ=222

1211222ke mv Mv r

+=

又因电势能2p

e E k r =-Ⅱ

,所以E Ⅱ= E k Ⅱ+E p Ⅱ=2

-2ke r

即模型Ⅰ、Ⅱ中系统的能量相等,均为2

-2ke r

②解法一:

模型Ⅰ中:对于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有22I I 2=mv ke m v r r ω=,解得2

I 2

=

ke v m r ω 模型Ⅱ中:

对电子有:2

2II 1II 21=mv ke m v r r ω=, 解得2

II 2

1=ke v m r ω

对于原子核有:22

222

=ke Mv M v r r ω=

, 因ω1=ω2,所以mv Ⅱ=Mv

又因原子核的质量M 远大于电子的质量m ,所以v Ⅱ>>v ,所以可视为M 静止不动,因此ω1=ω2=ω,即可视为v Ⅰ=v Ⅱ.故从线速度的角度分析模型Ⅰ的简化是合理的. ②解法二:

模型Ⅰ中:对于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有22I 2mv ke r r =,解得I v

模型Ⅱ中:

库仑力提供向心力:2

22122=ke mr Mr r ωω== (1)

解得12=r M r m

又因为r 1+r 2=r 所以1=M r m M + 2=m

r m M

+

带入(1)式:ω=

所以:1v r ω=Ⅱ2v r ω=又因原子核的质量M 远大于电子的质量m ,所以v Ⅱ>>v ,所以可视为M 静止不动;故从线速度的角度分析模型Ⅰ的简化是合理的.

17.(1)科学家发现,除了类似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系统,还存在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是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直径)都远小于两星体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做孤立系统处理.已知某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0,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 求:

①该双星系统中星体的加速度大小a ; ②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

(2)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往往存在奇妙的相似性.对于氢原子模型,因为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可以忽略原子核的运动,形成类似天文学中的恒星-行星系统,记为模型Ⅰ.另一种模型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并非绕核旋转,而是类似天文学中的双星系统,核外电子和原子核依靠库仑力作用使它们同时绕彼此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记为模型Ⅱ.已知核外电子的质量为m ,氢原子核的质量为M ,二者相距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电子和氢原子核的电荷量大小均为e .

①模型Ⅰ、Ⅱ中系统的总动能分别用E k Ⅰ、 E k Ⅱ表示,请推理分析,比较E k Ⅰ、 E k Ⅱ的大小关系;

②模型Ⅰ、Ⅱ中核外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用T Ⅰ、T Ⅱ表示,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的研究采用模型Ⅰ的方案,请从周期的角度分析这样简化处理的合理性.

【答案】(1) ①02GM a L =

②2T = (2) ①2

k k II =2ke E E r =Ⅰ

②T T ⅠⅡ

为M >>m ,可得T Ⅰ≈T Ⅱ,所以采用模型Ⅰ更简单方便. 【解析】 【详解】

(1)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2

002GM M a L

=

解得0

2

GM a L =

②由运动学公式可知,224π2

L

a T =?

解得2T =(2)①模型Ⅰ中,设电子绕原子核的速度为v ,对于电子绕核的运动,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

第二定律有22

2ke mv r r

=

解得:2

2k 122ke E mv r

==Ⅰ

模型Ⅱ中,设电子和原子核的速度分别为v 1、v 2,电子的运动半径为r 1,原子核的运动半径为r 2.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对电子有:22121mv ke r r =,解得2

2k11121=22ke E mv r r

=

对于原子核有:2

2222=Mv ke r r ,解得22

k22221=22ke E Mv r r

=

系统的总动能:E k Ⅱ=E k1+ E k2=()22

12222ke ke r r r r

+=

即在这两种模型中,系统的总动能相等.

②模型Ⅰ中,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2224πke m r r T =Ⅰ

,解得232

24πmr T ke =Ⅰ 模型Ⅱ中,电子和原子核的周期相同,均为T Ⅱ 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对电子有221224πke m r r T =?Ⅱ, 解得22

1224πke T r r m =Ⅱ

对原子核有222224πke M r r T =?Ⅱ, 解得222224πke T r r M

=Ⅱ

因r 1+r 2=r ,可解得:()

23

22

4πmMr T ke M m =+Ⅱ

所以有

T M m T M

+=Ⅰ

Ⅱ 因为M >>m ,可得T Ⅰ≈T Ⅱ,所以采用模型Ⅰ更简单方便.

18.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 ,其中A 带正电荷,B 带负电荷,A 、B 相距为2d 。MN 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 等高的C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 向下运动到距C 点距离为d 的D 点时,速度为v 。已知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试求:

(1)在A 、B 所形成的电场中,C 的电势φC 。 (2)小球P 经过D 点时的加速度。

(3)小球P 经过与点电荷B 等高的E 点时的速度。

【答案】(1)222mv mgd q -(2)g 2kQq

(32v 【解析】 【详解】

(1)由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特点可知,D 点的电势与无限远处电势相等,即D 点电势

为零。小球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102

CD mgd q mv ?+=

- ① 0CD C D C ????=-=- ②

222C mv mgd q

?-= ③

(2)小球P 经过D 点时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

122

(2)F F k

d == 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2cos 45cos 45mg F F ma +?+?= ⑤

解得:

a =g +

2

22kQq

md

⑥ (3)小球P 由D 运动到E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

1122

DE B mgd q mv mv ?+=

- ⑦ 由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特点可知:

DE CD ??= ⑧

联立①⑦⑧解得:

2B v v ⑨

19.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A 、B 相距为2d 。MN 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 等高的C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 向下运动到距C 点距离为d 的O 点时,速度为v 。已知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C 、O 间的电势差U CO ;

(2)O 点处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及小球p 经过O 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1) 222mv mgd q - (2)222kQ d ; 2

22kQq

g md

+ 【解析】 【详解】

(1)小球p 由C 运动到O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102

CO mgd qU mv +=

- 所以

222CO

m mgd U q

v -=

(2)小球p 经过O 点时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

122

(2)F F d ==

它们的合力为

F =F 1cos 45°+F 2cos 45°=Eq

所以O 点处的电场强度

2k Q

E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qE =ma

所以

静电场知识点归纳

一. 教学容: 期中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 静电场的复习、恒定电流部分容(电源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二. 重点、难点解析: 静电场的概念理解及综合分析 恒定电流的电流,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 三. 知识容: 静电场知识要点 1、电荷(电荷含义、点电荷:有带电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感应起电③接触起电 【重点理解区分】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也叫静电感应. 接触起电指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与带电物体相同的电荷,如把带负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且金属箔片会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则是不带电物体上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实质:电子的得失或转移 2.元电荷:e=1.60×10-19C 比荷:物体所带电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q / m 3.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点电荷,注意距离r的含义;Q1 、Q2——两个点电荷带电量的绝对值) 【典型例题】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有正、负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先把它们相碰后置于原处,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和原来相比将[ D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例2] 两个直径为r的金属带电球,当它们相距100r时的作用力为F。当它们相距为r时的作用力 D A、F/100 B、104F C、100F D、以上答案均不对 [例3]如图所示,A、B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带电量分别为q1、q2。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且A、B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C A、若q1=q2,则θ1 = θ2 B.若q1<q2,则θ1 >θ2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和变式题(无答案)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 原题: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x k 1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x k 2的图象上,AC ⊥x 轴于点E ,BD ⊥x 轴于点F ,AC=2,BD=3,EF=3 10 ,则k 2-k 1= . 变式1: 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x k 1(x >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x k 2(x >0)的图象上,∠ABO=30°,则 2 1 k k = . 变式2: 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 x k 1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x k 2的图象上,AC ⊥y 轴于点E ,BD ⊥y 轴于点F ,AC =2,BD =1,EF =3,则k 1-k 2的值为 .

原题: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 x 1(x >0)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AC ∥BD ∥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 2 3 ,则k 的值为 ________. 变式1: 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AC ⊥x 轴,BD ⊥x 轴,垂足C ,D 分别在x 轴的正、负半轴上,CD=k ,已知AB=2AC ,E 是AB 的中点,且△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则k 的值是________. 变式2: 点A (m ,6),B (n ,1)在反比例函数y=x k 的图象上,AD ⊥x 轴于点D ,BC ⊥x 轴于点C ,点E 在CD 上,CD=5,△ABE 的面积为10,则点E 的坐标是 . 变式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在双曲线y= x k (k 是常数,且k≠0)上,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 ,过点B 作BC ⊥y 轴于点C ,已知点A 的坐标为(4,2 3 ),四 边形ABCD 的面积为4,则点B 的坐标为 .

静电场部分习题及答案(1)

静电场部分习题 一 选择题 1.在坐标原点放一正电荷Q ,它在P 点(x =+1,y =0)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现在,另外 有一个负电荷-2Q ,试问应将它放在什么位置才能使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A) x 轴上x >1. (B) x 轴上00. (E) y 轴上y <0. [C ] 2有两个电荷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为2a .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 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S 1和S 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 过S 1和S 2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φ1和φ2,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φS ,则 (A) φ1>φ2φS =q /ε0. (B) φ1<φ2,φS =2q /ε0. (C) φ1=φ2,φS =q /ε0. (D) φ1<φ2,φS =q / ε0. [ D ] x 3 如图所示,边长为 m 的正三角形abc ,在顶点a 处有一电荷为10-8 C 的正点电荷, 顶点b 处有一电荷为-10-8 C 的负点电荷,则顶点c 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和电势U 为: ( =9×109 N m /C 2 ) (A) E =0,U =0. (B) E =1000 V/m ,U =0. (C) E =1000 V/m ,U =600 V . (D) E =2000 V/m ,U =600 V . [ B ]

4. 点电荷-q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动到B、C、D各点,则 (A) 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 (B) 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 (C) 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 (D) 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 D ] A 5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δ为 (A) ε 0 E. (B) ε 0εr E. (C) ε r E. (D) (ε 0εr-ε 0)E.[ B ] 6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电场强度的大小E、电容C、电压U、电场能量W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质前相比较,增大(↑)或减小(↓)的情形为 (A) E↑,C↑,U↑,W↑. (B) E↓,C↑,U↓,W↓. (C) E↓,C↑,U↑,W↓. (D) E↑,C↓,U↓,W↑.[ B ] 7 一个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出发经C点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道如图所示。已知质点运动的速率是增加的,下面关于C点场强方向的四个图示中正确的是:(D)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板间距为d ,电容为C ,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 由两极间的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所示,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连线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 ,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 所做的功等于( ) A . qCs Qd B . qQs Cd C . 2qQs Cd D .2qCs Qd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Q 1、Q 2固定在水平x 轴上的A 、B 两点。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恰好静止在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C 点,由于某种原因,小球带电荷量突然减半。D 点是C 点关于AB 对称的点,则小球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 .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123,,???和4?,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虚线所示, a 、 b 、 c 、 d 是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四个交点,则可以判断( )

A .4?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处处相同 B .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1234????<<< C .粒子从a 运动到d 的过程中静电力直做负功 D .粒子在a 、b 、c 、d 四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 c d v v v v <<= 4.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10V 、20V 、30V ,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 、b 、c 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 B .粒子必先过a ,再到b ,然后到c C .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 kb >E ka >E kc D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 E pc <E pa <E pb 5.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 A .三个等势面中,c 等势面电势高 B .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动能较小 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电势能较大 D .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加速度较大 6.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0v 进入某电场,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微粒沿竖直方向下落高度h 后,速度变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该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的增量为( ) A .201 2 mv B .mgh C . 201 2mv mgh + D . 201 2 mv mgh - 7.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1:9,相距为r (r 远大于金属球的直径),两球之间的库仑引力大小为F 。如果把这两个小球相互接触后再使它们之间的距离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静电场作业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静电场作业 一、填空题 1. 一均匀带正电的空心橡皮球,在维持球状吹大的过程中,球内任意点的场强 不变 。球内任意点的电势 变小 。始终在球外任意点的电势 不变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 2.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 +Q 的均匀带电球面。今在球面上挖掉很小一块面积△S ,则球心处的 电场强度E = 。 解:电荷面密度 3. 点电荷q 1、q 2、q 3和q 4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S 为闭合曲面,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 0 4 2εq q + 解:高斯定理 ;其中 为S 闭合面内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4.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处有一个点电荷 +q ,取无限远处 作为电势零点,则正六边形中心O 点电势为 V 。 a q 023πε 解:O 点电势为6个点电荷电势之和。每个q 产生的电势为 q +q 2 041 r Q E ?=πε0 =E (r > R 球外) (r < R 球内) 均匀带电 球面 r Q U ?=041 πεR Q U ?=041 πεs 2 4R Q πσ= 2 4R s Q q π?= ∴4 022 022*******R s Q R R s Q r q E εππεππε?=??==4 0216R s Q επ?0 εφ∑?= ?=i S q S d E ρρ∑i q a q r q U 0044πεπε= = a q a q U o 002364πεπε= ?= ∴

5. 两点电荷等量异号,相距为a ,电量为q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 2 02a q πε 解: 6. 电量为-5.0×10-9 C 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20.0×10-9 N 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为 4 N/C 。 解:由电场强度定义知, 7. 一半径为R 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缺口长度为d (d << R ),环上均匀 带正电,总电量为q ,如图所示,则圆心O 处的场强大小E =__________ __。 ) 2(420d R R qd -ππε 解:根据圆环中心E=0可知,相当于缺口处对应电荷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 电荷线密度为 ; 缺口处电荷 8. 如图所示,将一电量为-Q 的试验电荷从一对等量异号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处,沿任意路径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对它作功为 0 J 。 解: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求 其中 d -Q O q +q -?E 2 a 2 a 2 02 022422a q a q E E q πεπε= ? ? ? ??? ==+4 ==q F E d R q -= πλ2d d R q q ?-='π2) 2(4412420202 0d R R qd R d R qd R q E -= ?-= '= ππεπεππε) (∞-=U U q A O ; 0=∞U ; 04400=+ -= r q r q U o πεπε0 )(=--=∴∞U U Q A O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P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带电小球Q与带电小球P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小球P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现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下方缓慢移动带电小球Q,使带电小球P能够保持在原位置不动,直到小球Q移动到小球P位置的正下方。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受到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P、Q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C.轻质细线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轻质细线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画出小球P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小球P位置不动,Q缓慢向右下移动时,Q对P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可得,QP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轻质细线的拉力则一直在减小,当Q到达P的正下方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减小为零,故选AD。 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C点,斜面上有A、B、D三点,A和C相距为L,B为AC中点,D为A、B的中点。现将一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当带电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带电小球

在A 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4 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 A .小球从A 到 B 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在D 点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g C .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D .AB 之间的电势差U AB =kQ 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 sin A Qq mg k ma L θ-= 当小球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有 '2sin 0Qq mg θk L -= 联立上式解得 '22 L L = 所以速度最大的位置不在中点D 位置,A 错误; B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sin A Qq mg k ma L θ-= 带电小球在B 点时,有 2sin 2 B Qq k mg θma L -=() 联立上式解得 2 B g a = B 正确; C .根据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B 点更靠近点电荷,所以B D 段的平均场强大小大于AD 段的平均场强,根据U Ed =可知,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C 正确;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静电场部分有九个知识点。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有七个,并且这七个知识点都属B级要求。静电场部分涉及的概念、规律都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欠缺,因此,静电场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分析近年的高考静电场问题,静电场的考题题型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 ⑴电场线、等势面类; ⑵电场力功、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类; ⑶静电平衡类; ⑷带电粒子的运动类。 〖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电场线、等势面类 是指利用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及电场线的特点来求解的问题。解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牢记各种典型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便与题中情景对照分析,还要灵活运用电场线的特点及等势面的特点,如在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等势面与电场线一定垂直;电场线的疏密可表示场强大小等。 〖例1〗(1995年全国高考)在静电场中: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 〖命题意图〗

考查电场线、场强和电势关系。 〖解析思路〗 本题A、B两选项都用了“一定”的字样,因此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否定A、B选项的说法,譬如带正电的导体,其内部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匀强电场的场强处处相同,但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A、B选项均不正确。C、D选项正是应记住的电场线特点,故C、D正确。 〖探讨评价〗 ⑴对电场线类问题,首先我们要牢记各种典型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记住电场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对题意分析全面,并灵活应用各典型电场线的特点。 ⑵电场强度的计算有四种方法: a利用定义式求(用于任何电场); b利用决定式求(用于求真空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c利用求(适用于匀强电场); d利用叠加式E=E1+ E2+……(矢量合成)。 〖说明〗 电场线与电荷的运动轨迹不一定重合。电荷的运动轨迹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情况来决定。只有满足①电场线是直线;②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合。 〖例2〗(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史上最全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史上最全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小数除法

静电场作业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静电场作业 一、填空题 1. 一均匀带正电的空心橡皮球,在维持球状吹大的过程中,球内任意点的场强 不变 。球内任意点的电势 变小 。始终在球外任意点的电势 不变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 2.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 +Q 的均匀带电球面。今在球面上挖掉很小一块面积△S ,则球心 处的电场强度E = 。 解:电荷面密度 3. 点电荷q 1、q 2、q 3和q 4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S 为闭合曲面,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 4 2εq q + 解:高斯定理 ;其中 为S 闭合面内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4.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处有一个点电荷 +q ,取无限远处 作为电势零点,则正六边形中心O 点电势为 V 。 a q 023πε 解:O 点电势为6个点电荷电势之和。每个q 产生的电势为 +2 041 r Q E ?=πε0 =E (r > R 球 (r < R 球 均匀带 电 球面 r Q U ?=041 πεR Q U ? =041 πεs 2 4R Q πσ= 2 4R s Q q π?= ∴4 022 022*******R s Q R R s Q r q E εππεππε?=??==4 0216R s Q επ?0 εφ∑? = ?=i S q S d E ∑i q a q r q U 0044πεπε= = q q U o 36= ?= ∴

5. 两点电荷等量异号,相距为a ,电量为q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 2 02a q πε 解: 6. 电量为-×10-9 C 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10-9 N 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为 4 N/C 。 解:由电场强度定义知, 7. 一半径为R 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缺口长度为d (d << R ),环上均匀 带正电,总电量为q ,如图所示,则圆心O 处的场强大小E =__________ __。 ) 2(420d R R qd -ππε 解:根据圆环中心E=0可知,相当于缺口处对应电荷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 电荷线密度为 ; 缺口处电荷 8. 如图所示,将一电量为-Q 的试验电荷从一对等量异号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处,沿任意路径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对它作功为 0 J 。 解: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求 其中 d + - O q +q -?E 2 a 2 a 2 02 022422a q a q E E q πεπε= ? ? ? ??? ==+4 ==q F E d R q -=πλ2d d R q q ?-='π2) 2(4412420202 0d R R qd R d R qd R q E -= ?-= '=ππεπεππε) (∞-=U U q A O ; 0=∞U ; 04400=+ -= r q r q U o πεπε0 )(=--=∴∞U U Q A O

高考物理衢州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高考物理衢州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对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某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从A运动到B.则() A.粒子带负电 B.从A到B电场强度增大 C.从A到B粒子动能增加 D.从A到B粒子电势能增加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Q1、Q2固定在水平x轴上的A、B两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恰好静止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的C点,由于某种原因,小球带电荷量突然减半。D点是C点关于AB对称的点,则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3.如图所示,A、B、C、D为半球形圆面上的四点,处于同一水平面,AB与CD交于球心且相互垂直,E点为半球的最低点,A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B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两点电场强度不相同 B.C点电势比E点电势高 C.沿CE连线移动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D.将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沿圆弧面从C点经E点移动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如图,电子在电压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压为U2的两块平

行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在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侧向位移变大的是 A.U1增大,U2减小B.U?、U2均增大 C.U1减小,U2增大D.U1、U2均减小 5.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 A、B两点分别放置一个试探电荷, F A、F B分别为两个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A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 B.放在B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 C.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D.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6.图中展示的是下列哪种情况的电场线() A.单个正点电荷B.单个负点电荷 C.等量异种点电荷D.等量同种点电荷 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后一带电小v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以速度 v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球仍以相同的速度 A.将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 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 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下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v进入某电场,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8.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完整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 一、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8×34 = 6-114 = 712 ×314 = 7×97 = 1513 ×0= 35 ×15= 42×114 = 49 ×13 = 3÷13 = 15 ÷4= 4-14 = 34 -12 = 415 +1115 = 59 ×35 = 9÷0.6= 49 ×25 = 2、 解下列方程。 (1)X -27 X =1516 (2)(2+15 )X =22 15 (3)9 X -5 X =38 (4)1-29 X =35 3、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23 +6÷23 (2) 87×386 (3)59 ×47 +37 ÷95 (4)(49 +56 -1 3 )×18 (5)36×34 -3÷14 (6)1912 ×314 -314 (7)(14 -18 )×25 +35 (8) (52 -43 )÷56 +103

(9)(1-23 ÷23 )×1514 (10) (54 -34 ×53 )÷192 4、 列式计算。 (1)78 加上34 除16 的商,和是多少? (2)78 加上34 的和除1 6 ,商是多少? (3)3个14 的和减去6除32 的商, (4)34 与14 的差除35的2 7 ,商是多 差是多是多少? 少? 二、填空。 1、100个34 是( ); 3 5 的15倍是( )。 2、518 ×( )=( )×34 =7 8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2 5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4、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 ,每段绳子长( )米。 5、一批黄沙150吨,用去3 5 。这道题是把( )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 吨,就是求( )。 6、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用水1 7 ,把( )看作单位“1”,( )是 ( )的1 7 。 7、每吨黄豆榨油13100 吨,25 39 吨黄豆可以榨油( )吨。 三、判断题。 1、3米的14 和1 4 米的3倍一样长。 ( )

高中物理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易错题 (Word 版 含答案) 一、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空间存在一静电场,电场中的电势φ随x (x 轴上的位置坐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 4 m 处的电场强度可能为零 B .x = 4 m 处电场方向一定沿x 轴正方向 C .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D .电荷量为e 的负电荷沿x 轴从0点移动到6 m 处,电势能增大8 eV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x φ- 图象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知x =4 m 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选项A 错误;B 、 从0到x =4 m 处电势不断降低,但x =4 m 点的电场方向不一定沿x 轴正方向,选项B 错误;C 、由斜率看出,沿x 轴正方向,图象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错误;D 、沿x 轴正方向电势降低,某负电荷沿x 轴正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从O 点移动到6m 的过程电势能增大8 eV ,选项D 正确.故选D . 【点睛】 本题首先要读懂图象,知道φ-x 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场强的正负反映场强的方向,大小反映出电场的强弱. 2.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ab 、cd 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的中垂线,O 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 、Q 分别为cd 、ab 上的点,且OP <OQ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O 两点的电势关系为p o ??<

B .P 、Q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 Q

静电场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在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Q1=4×10-6C,Q2=-4×10-6C,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解:计算电场强度时,应先计算它的数值,电量的正负号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据电场源的电性判断场强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场强公式得: C点的场强为E1,E2的矢量和,由图8-1可知,E,E1,E2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与AB边平行。 例2 如图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 解:由题意画示意图,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例3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间B.A右侧 C.B左侧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解:因为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只有A右侧和B左侧电场强度 方向相反,因为Q A>Q B,所以只有B左侧,才有可能E A与E B等量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 A和E B矢量和为零的情况。

例4 如图8-4所示,Q A=3×10-8C,Q B=-3×10-8C,A,B两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竖直,求A,B连线中点场强。(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 解: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库仑力和外电场对A的电场力平衡, E外方向与A受到的B的库仑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左。在AB的连线中点处E A,E B的方向均向右,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有E总=E A+E B-E外。 例5在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其上两点a和b,如图8-5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如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a,b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为什么? 解: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 A>U B,由于只有一条电力线,无法看出电场线疏密,也就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同样无法判定当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a,b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若是由正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U A>U B>0,若是由负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0>U A>U B。 例 6 将一电量为q =2×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外一点移至电场中某点,电场力做功4×10-5J,求A点的电势。 解:解法一:设场外一点P电势为U p所以U p=0,从P→A,电场力的功W=qU PA,所以W=q (U p-U A), 即4×10-5=2×10-6(0-U A) U A=-20V 解法二:设A与场外一点的电势差为U,由W=qU, 因为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必由高电势移向低电势,所以U A=-20V 例7 如图8-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易错题及变式题精选

高三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312222123s s s t t t ===和12 v v =得出12s vt =;再应用v a t =从上式中消去v ,导出212 s at =即2s t ∝。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312222123s s s t t t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 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 的单摆叫秒摆。 8.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 增大;相互远离,f 减少)

静电场作业含答案.doc

班级 姓名 学号 静电场作业 一、填空题 1. 一均匀带正电的空心橡皮球,在维持球状吹大的过程中,球内任意点的场强 不变 。球内任意点 的电势 变小。始终在球外任意点的电势 不变。(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 1 Q 1 Q E r 2 U r ( r > R 球外) 均匀带电 4 4 球面 1 Q E 0 ( r <R 球内) U R 4 0 2.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 R ,带电量为 +Q 的均匀带电球面。今在球面上挖掉很小一块面积△ S ,则球心处的 电场强度 E = 。 Q s Q 16 2 0R 4 s Q s 解:电荷面密度 4 R 2 q ? 4 R 2 q Q s 1 Q s E 2 4 R 2 4 0 R 2 16 2 0 R 4 4 0 r q 1 q 3 3. 点电荷 q 1 、q 2、 q 3 和 q 4 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 S 为闭合曲面, q 4 q 2 q 4 q 2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 S q i 解:高斯定理 E dS ;其中 q i 为 S 闭合面内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S 4. 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处有一个点电荷 +q ,取无限远处 +q +q 3q +q +q 作为电势零点,则正六边形中心 O 点电势为 V 。 O 2 a +q +q 解: O 点电势为 6 个点电荷电势之和。每个 q 产生的电势为 U q q 4 0 r 4 a U o q 6 3q 4 a 2 a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由M 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途径运动通过N 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 C .粒子在N 点的加速度小 D .N 点的电势比M 点的电势高 2.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正半轴随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1、x 2、x 3为x 轴上的三 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将一负电荷从x 1移到x 2,电场力不做功 B .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C .负电荷在x 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 2处的电势能 D .x 3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123,,???和4?,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虚线所示, a 、 b 、 c 、 d 是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四个交点,则可以判断( )

A .4?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处处相同 B .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1234????<<< C .粒子从a 运动到d 的过程中静电力直做负功 D .粒子在a 、b 、c 、d 四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 c d v v v v <<= 4.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纸面内ABC 三点形成一个边长为1cm 的等边三角形。将电子由A 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2eV ,再将电子由B 移动到C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1eV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100V/m B . 2003 V/m C .200V/m D .2003V/m 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30ABC CAB ∠=∠=?,23m BC =,已知电场线平行于ABC 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 量6 110C q -=-?的点电荷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51.210J -?,由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610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两点的电势差为3V B .该电场的电场强度为1V/m C .正电荷由C 点移到A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 6.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0v 进入某电场,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微粒沿竖直方向下落高度h 后,速度变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该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的增量为( ) A .201 2 mv B .mgh C . 201 2mv mgh + D . 201 2 mv mgh - 7.三个α粒子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飞入偏转电场,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轨迹,由此可以判断下列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