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组人员:杨玉星、骆清铭、刘谦

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及仪器;

2.引导学生接受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知识熏陶,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概论 (2学时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与现状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趋势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分类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心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机

心电图的自动诊断

心电向量图

希氏束电图及其测量

心室晚电位测量

高频心电图分析仪

运动心电图测量

心电地形图仪———体表心电标测系统

心电图逆问题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脑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脑电的产生和脑电图

脑电图机

脑电信号分析

诱发脑电技术

脑电技术的延伸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肌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

肌细胞中的生物电位

肌电的引导与记录

典型肌电图仪的结构与指标

肌电图检查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及眼震电图

胃电图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

生物磁测量 :心磁图和脑磁图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学时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传感器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压及心输出量测量技术 (2学时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

心输出量测量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物声测量 (2学时

心音测量及仪器

耳声发射测量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流测量及仪器 (2学时

电磁血流量计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阻抗式血流图仪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体温测量 (2学时

热电偶测量

PN 结测温

金属丝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测温

液晶测温

石英晶体测温

深部体温的测量

非接触式测温和温度分布的测量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呼吸功能测量及仪器 (2学时压差式呼吸流量计电阻抗式呼吸监测仪

肺顺应性的测量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液流变学测量与仪器 (2学时血液黏度计血液流变仪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在体无创及微创测量技术

● 生化参数测量与仪器—血气分析仪 (2学时

生化参数测量的特点

现行生化参数测量技术

血氧测定

血中二氧化碳测定

血液 pH 测量

集成化血气分析电极

血气分析仪

●生化参数测量与仪器—经皮血气监测仪 (2学时

经皮血气监测

电化学电极经皮血气监测

质谱仪式经皮血气监测

气相色谱分析式经皮血气监测

临床应用

●病房监护系统 (2学时

心电床边监护仪

中央集中监护

动态监护

胎儿监护仪

监护系统的几个发展方向

●生理参数的远程传输及监测技术 (2学时

生物医学遥测分类

生物医学遥测系统组成

远程医疗

远程传输的几个核心技术

无线电遥测监护

生理参数的光遥测

电话线传输监护技术

基于 LAN 和 WAN 的远程诊断

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实现远程诊断

生理参数的远程传输及监测技术发展前景

八、教材及参考书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杨玉星,化工出版社, 2005年九、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讨论、作业+实践表现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案大纲 张日欣李元斌 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 二、课程编码:0702831 三、学时与学分:24/1.5 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案目标 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 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 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项目 七、基本教案内容与学时安排 ●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 ●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 ●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 ●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 ● 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 ●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 ●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 ● 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 ● 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 参考文献: 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 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 7.Protel 98 for windows 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 九、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实践表现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案大纲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监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后续《公路施工》、《桥涵施工技术》、《道路勘测》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了解现场施工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使用的技术,为以后学生在现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是培养学生具有测量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道路和桥梁建设领域中的地形测量、施工放样与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普通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够从事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具有使用地形图的能力,更好地从事城道桥建设工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施工放样等项测绘工作和内业计算工作。 对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2.1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2了解和熟悉全站仪、GPS测绘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3对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测绘过程有系统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2.4具有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2.5具有道桥等土木工程的勘测、规划、施工与管理中运用测量资料的基本知识。 2.6培养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3.3加强实验和参观,培养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3.4有条件的可已电化教学,使教学直观而生动。 3.5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并要在教学体系上突破学科性,突出实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3.6结合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教学 4.考核方法 理论与操作技能分别进行考核,成绩按4:6的比例合计,记为单科结业成绩。按平时考查成绩与结业考试成绩之比3:7的比例,为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以满分100分计。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教材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0******* 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 学时范围:30-40 实验学时:8-10 总学分: 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选课 先行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 适用专业(方向):测绘工程 责任单位:勘测学院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地籍与房产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并进行各种地籍图测量的初步能力,并了解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共分为11部分,即:绪论、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概述、房产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量算、数字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第一部分: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 1)地籍;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点:地籍调查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籍调查 教学难点:地籍调查原则 第二部分:土地权属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权属;2)土地的划分与编号;3)土地所有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权属;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2)能力点:掌握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土地所有权调查 教学难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2)能力点:学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外业工作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教学难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 第四部分: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性状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税收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性状概念、分级概念、 2)能力点:掌握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查、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调查;土地分级标准 教学难点:土地分级标准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组人员:杨玉星、骆清铭、刘谦 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及仪器; 2.引导学生接受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知识熏陶,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概论 (2学时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与现状 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趋势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分类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心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机 心电图的自动诊断 心电向量图 希氏束电图及其测量 心室晚电位测量 高频心电图分析仪 运动心电图测量 心电地形图仪———体表心电标测系统 心电图逆问题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脑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脑电的产生和脑电图 脑电图机 脑电信号分析 诱发脑电技术

脑电技术的延伸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肌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 肌细胞中的生物电位 肌电的引导与记录 典型肌电图仪的结构与指标 肌电图检查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及眼震电图 胃电图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 生物磁测量 :心磁图和脑磁图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学时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传感器 ●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压及心输出量测量技术 (2学时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收稿日期:2007-10-26 作者简介:夏西泉(1969—),男,重庆市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传感与检测技术、通信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曹毅(1967—),男,重庆市人,副教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第17卷第1期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7No.12008年1月JournalofChongqing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 Jan.2008 传感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现代生物医学、自动化检测、环境保护等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功能器件,它与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电子化的时代,随着人类探索领域和空间的拓展,人们需要获得的电子信息种类日益增加,需要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因此要求与此相对应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技术必须跟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生物传感器是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有人把21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有人把21世纪称为信息科学的世纪。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个交叉学科。 1生物传感器的定义 生物传感器定义为“使用固定化的生物分子 (immobilizedbiomolecules)结合换能器,用来侦测生体内 或生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或与之起特异性交互作用后产生响应的一种装置”。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关键部分所构成,一为来自于生物体分子、组织部分或个体细胞的分子辨认组件,此一组件为生物传感器信号接收或产生部分,另一为属于硬件仪器组件部分,主要为物理信号转换组件,主要是由电化学或光学检测元件(如电流、电位测量电极,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压电晶体等)。 然而,随着当前各种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 m,MEMS)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目前生物传感器 的概念已经跳出了原来狭义的圈子,扩展为以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芯片化为特征的生物检测、处理的微系统。 2生物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 2.1生物传感器的结构 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关键部分所构成,第一部分 是识别部件,如酶、微生物、细胞或组织、抗原或抗体等;第二部分是转换部件,将其他物理量转换成电学量(电压或电流),如:温度转化为电压,力学压力量转换为电学量等。其余为辅助部分,完成系统测量或控制的功能。生物传感器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2.2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被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活性材料,经分子识别(特异性结合)后,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继而被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的相关信息。 3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根据生物传感器组成部分(识别部分和转换部分)的 材料或原理的不同,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照其感受器中所采用的生命物质分类,可分为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酶传感器、DNA传感器等。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夏西泉1,曹 毅2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0055) 摘要: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需要,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微传感器及生化传感器是目前发展的前沿技术,本文对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生物医学传感器;传感器;应用中图分类号:Q-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67(2008)01-0149-04 图1生物传感器结构框图

生物医学测量法

4组路文婷2013-10-11 生物医学测量法 一、定义 是通过使用特别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从研究对象中测量获取的生理、生化资料,比如血压,血气分析、血样饱和度等。 二、分类 根据测量数据是否直接从机体获取,分为机体指标的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测量。 1.机体指标的测量是从机体直接测量的生理指标,例如血压,脉搏,心电图,指尖血氧饱和度测定等。机体指标测量时所需要的工具(如心电图仪)一般包括刺激源、受刺激的本体(如人或动物)感受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资料收录和转化器六个部分。 2.实验室指标的测量不是从机体内直接测量结果,而是先抽取标本,后通过实验室检验测得结果,包括化学测量法,微生物测量法,组织细胞学测量法。例如血气分析指标的测定,细菌菌落计数,生物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等,一般需同伙专门的检验技术人员完成。 三、特点生物医学测量是以人体的生命现象作为基本对象,在测量方法、测量 结果以及测量结果的认识上,与工业测量及其他非生物医学测量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熟悉这些特点,对构建生物医学测量系统、正确操作和使用医学仪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命系统的多变量特性 生命体的生命活动是由多个生理及生化参量共同决定的,而在测量过程中,往往只针对某种效应和某些参数进行测量。生命系统的这种多变量特性,决定了测量方法和技术以及测量结果的涵义和结论都会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2. 需从大量干扰和无用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 生物医学测量工程中,由于被测参数往往十分微弱,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例如工频交流电干扰)和来自人体自身的其他无用信息的干扰(例如在测量体表希氏束电位时,很易受来自肌电信号的干扰)。人体活动时的体位变化、电极不良及传感器错位时也会产生伪差,必须采用抗干扰技术、排除伪差等方法提取有用信号。 3.测量结果会受被测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被测对象出现紧张,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心理的变化会导致生理参数(心率、血压、体温等)变化。在测量过程中,被测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尤其在进行麻醉以及经受物理和药物刺激时,受试者不能很好配合,直接影响测量过程中的伪差,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如剧烈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急剧增加,心跳增快,氧耗和冠脉血流量也相应增加。 4.被测对象具有闭环特性 生命体具有精确的自动调节能力,这是由于在生命体中存在多环路、多层次、多重控制的闭环系统特性所决定的。多种原因可导致同一生理参数的变化,同一原因又可导致多种生理参数的同时变化。因此,测量单一生理参数往往不能有效地评估生理

测量学D教学大纲

《测量学D》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Surveying D 课程编号:13319004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2 学时:32(其中: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工程管理 开课部门:环资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测量学D是城市规划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测绘学科的基础内容。通过教学和实习使学生获得测量学方面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常规的测绘仪器和工具进行基本测量工作,为本专业的生产科研服务。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修建筑构造B、建筑设计1。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单元绪论(3学时) [知识点]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重点] 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难点] 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基本要求] 1、识记:测量学、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基本概念; 2、领会: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及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3、简单应用:点位的表示方法; 4、综合运用:测量工作的程序。

第二单元角度测量(5学时) [知识点] 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操作与读数方法;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竖盘的基本构造及竖直角的观测、计算方法。[重点] 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水平角测回法测量方法;竖直角测量方法。 [难点] 方向观测法。 [基本要求] 1、识记: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与读数方法; 2、领会: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 3、简单应用:光学经纬仪的操作; 4、综合运用: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第三单元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4学时) [知识点] 距离的概念;距离测量的仪器和工具;钢尺普通量距、精密量距的实施及成果三项改正;直线定向、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含义。 [重点] 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的方法;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难点] 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含义。 [基本要求] 1、识记: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概念; 2、领会:三种方位角的关系; 3、简单应用:坐标方位角的反算; 4、综合运用: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第四单元高程测量(6学时) [知识点]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 [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医疗报告生物医学仪器实验报告

数据采集综合性训练 目录 一、科研训练目的以及内容3 二、科研训练设备3 三、采集系统构成3 四、驱动程序说明5 五、程序框架6 六、代码关键算法说明7 七、实验总结及讨论8 八、专题资料总结11 参考文献17 指导教师:邹远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0843015044 王夕雨 一、科研训练目的及内容

1、科研训练目的 数据采集是仪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计算机语言、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同时要求具备计算机编程、设备器件组装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此项训练,能将多门课程的内容融合,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同时为学生进入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阶段,打下工程运用的基础。 2、科研训练内容 1、USB和BIOPAC的AD/DA、数字IO的编程(VC++)和使用 2、练习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 3、练习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二、科研训练设备 1、计算机 2、USB数据采集卡和BIOPAC数据采集器 3、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三、采集系统的构成 本次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USB数据采集与电脑和示波器数据采集,信号发生器用FG-275/FG-273A。 图1数据采集卡 图2信号发生器 图3示波器 USB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下图1所示。[1]

图4、USB数据采集系统 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图5。泰克TDS3000C系列示波器拥有高达500MHz的带宽,在紧凑的电池供电的设计中提供了经济的性能,这一流行的产品系列现在配有USB主机端口和PC连接软件,同时提供了熟悉的操作和简单的导航功能,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学习和重新学习怎样使用示波器,用更多的时间完成手头的任务。[2] 图5、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 FG-275/FG-273A函数信号发生器。[3] FG-273A/-275函数信号发生器规格 方波特性: 对称性:±3%或更小(100Hz时) 上升及下降时间:最大100ns(最大输出) 正弦波特性: 失真:1%或更小(100KHz时) 三角波特性: 线性:1%或更小(100KHz时) 电源要求:100/120/220/240VAC,50/60Hz,约20VA 尺寸:240(宽)×64(高)×190(长)mm 重量:1.8kg 特点: ·扫描/函数/脉冲信号产生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英文名称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三、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四、开课学期(春、秋、全年) 第三学期(秋) 五、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六、适用专业(层次) 应用心理学本科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两部分。通过心理测量理论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心理测量史,理解心理测量的性质,掌握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概念及估计,了解测验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验分数的解释方法等。通过心理测量具体方法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获得基本的测验实施技能。 八、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心理测量理论部分包括心理测量史、测量的性质、测验的编制、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心理测量具体方法部分包括智能量表、人

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 课程重点:测量的性质、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课程难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 了解: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一、孔子 二、孟子 三、刘邵与《人物志》 四、科举取士制度 五、中国民间 第二节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 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尝试 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三、高尔顿的思想和贡献 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 第三节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 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心理测验在西方的发展

工程测量课程试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测量英文名称E

《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urvey 课程编号:19543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江民锦开放实验项目数:6 大纲主撰人:江民锦大纲审核人:吴光东 ~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8 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不单独计分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工程管理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 鉴于土地测量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故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以及测量数据的记录、计算和绘图的技术方法。 按实验指导书和任课教师介绍的方法完成课内各项实验任务,客观认真地填写实验数据,根据使用的仪器和测量项目对测量精度的具体要求,对超限的成果需重测或补测,每次实验报告(表格)应及时上交教师,以便进行考核和评分。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 DS3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水准尺、尺垫、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钢尺、钢卷尺、标杆、测钎、罗盘仪、全站仪、地形图、记录板、计算器、方格纸等。 序 【号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学分 实验 时数 每组 人数 。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别 内容提要 1-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 用、水准测量 23~4基础必做 专业 基础 1.熟悉DS3型水准仪各部件及作 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 读数。3.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 按普通水准测量要求,施测一条支 水准路线,路线长度约200米,设 23站。高差闭合差限差:fh允=

】 六、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交1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测量数据的记录、计算、精度检验和绘图等。如成果超限必须重测或补测。 (2)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和仪器操作考核评定成绩。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 七、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园林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编写的; (2)大纲中规定的实验项目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而制定的; (3)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时间、专业方向的不同灵活掌握教学侧重点、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 八、实验指导书、参考书 (一)指导书 江民锦等,《土地测量学课程实验指导书》,2006年。 (二)参考书

生物医学传感器复习资料

第一章 传感器与生物医学测量 (1)国家标准(GB7665—87)关于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定义: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节转换电路,辅助电源 传感器的作用:将一种能力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 (2)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所起作用。 ? 传感器和电极 ?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 ? 数据处理和显示装置(现代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已包括治 疗仪器组成完整的生物医学仪器,也包括基于网络的数据传输部分。) (3)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心电,脑电,肌电) 心电图ECG :(所用传感器)体表电极 (幅值)50uv —5mv (频率)0.05—100Hz 脑电图EEG :头皮电极 2—200uv 0.5—100Hz 肌电图EMG:针电极 20uv —1mv 10Hz —20kHz (4)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直流~1KHz )对人体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 产生焦耳热; ? 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 ? 使离子、大分子等振动、运动、取向。 第二章 生物电信号的特征 (1)什么是膜电位?静息时细胞膜内外常见离子浓度情况如何? 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 ):在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或腺组织)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不同的带电离子。膜外呈正电,膜内呈负电,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平时呈现静息电位,细胞膜内介质的静息电位约为-50mV ~-100mV ,细胞内带负电,细胞外带正电。(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的膜电位,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静息时: ? K + 的膜内浓度比膜外高30倍; ? Na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10-15倍; ? CL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4~7倍; ? Ca 2+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104 倍; ? 蛋白质阴离子的膜内浓度比膜外高等 由此可知,膜内外的K + 、Na + 、CL -、Ca 2+ 等离子之间各有一定的浓度差形成浓度梯度。 (2)能斯特(Nernst)方程以及利用能斯特方程求静息时K + 的平衡电位ε k 。 (式中ε为扩散电位差,生理学上为 膜两边的跨膜电位) 例子:已知人体神经细胞内、外K + 的有效浓度分别为[K + I ]和[K + o ](单位为mol/L ),则根据Nernst 方程式计算出 K + 的平衡电位εk : k=1.38x10-23 J·K -1),T 为绝对温度(K),Z=+1,e=1.60x10-19 C 在人体体温(37℃)下,若将各项值代入,则Nernst 方程式可化为: 代入表2.1给出参数,得εk =-89mV,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 86mV )很接近。 (3)细胞膜的模拟等效电路 细胞膜等效电路为电容和电阻并联形式。 例子:若细胞膜面积S=5x10-6cm 2,厚度d=10-6 cm,ε=3.26 膜的电容值:d S C ε4==1.3pF=1.3×10-12 F(法拉) 若已知膜电位为V = - 86mV ,代入公式Q = CV,可求得应带的电量为Q=1.3×10-12 × 0.086 = 1.1×10-13 库仑(C)。 这些电量应是Q/e 个K + 离子所有,已知e=1.6×10-19 库仑(即K + 离子的电量),得参与扩散的K + 离子数应为:Q/e = 6.9×105 。 已知典型的细胞体积为10-9 cm 3 ,K + 离子的浓度约为0.14克分子/升,或每立方厘米约有0.14×6×1023 /1000 ≈1020 个离子。 照此计算,每一细胞内就有:1020 ×10-9 =1011 个K + 离子,其中只有6.9×105 个K + 离子向膜外扩散 (4)什么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在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包括时程,电位幅度,K + 、Na + 、Ca 2+ 离子运动情况)。 心肌细胞受到窦房结发来的电脉冲剌激时(阈剌激),受剌激部位膜电位将发生短暂的电位变动,最初膜电位升高,接着慢慢恢复到原来静息电位水平。这个过程经历300ms 时程,膜电位的变动,生理学上称为“动作电位”。 1.去极化:去极化即除极,是动作电位的0期。(当可兴奋的细胞受到外界剌激,如给它以电剌激,剌激电流从膜内流向膜外,因此膜的极化状态减弱,称之为去极化。) ? 表现:去极化达到一定临界水平,即阈电位,便产生兴奋。 这时细胞膜的极化现象消除,出现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反极化状态:在短时间内由-50mV —100mV 变到+20mV —+40mV ,构成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相)。快钠通道“开放”,Na + 通过快钠通道,向膜内迅速扩散,使膜电位升高得很快,最快变化率可达800v/s,上升幅度大(-80mV 至+30mV)。 ? 特点:对于心肌细胞,此期历时很短,仅1~2ms 。 2.复极化:是从去极化电位达到正峰值后开始,一直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状态之间的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取决于细胞膜两边的电压和膜对于Na + 、K +随时间变化的通透性。) 1期:亦称快速复极初期,Na + 向内扩散减慢,而K + 的向外扩散则缓慢地上升,两者达到动态平衡。膜外CL -浓度高于膜内4~7 倍,而且此时膜内电位为正,高于膜外,故CL - 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两者的作用而大量向内扩散,使细胞内的电位逐渐降低。1期占时平均约10ms 。 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胞外Ca 2+ 浓度比细胞内高得多,此期慢钙通道‘早已开放’,并且开得很大,Ca 2+ 在浓度梯度作用 )(] [] [lg 3.2mV K K e T O I k + +Z -=κε)(] [] [lg 51.61m V K K O I k + +-=ε

水保测量学考试大纲

《测量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2、适用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3、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4、考试方式:考试 二、课程考核目的 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熟悉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测量仪器构造,使用方法及测量数据的后期处理方法的熟练运用程度。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杨正尧.测量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 参考书目: 1、李玉宝等,《测量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学》编写组.《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6 四、考试命题的原则 (一)命题标准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生学业水平命题,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试题侧重体现知识的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考试依据和范围 考试依据:以安顺学院《测量学教学大纲》和《测量学实践教学大纲》为依据 考试范围:结合课程知识点及实践项目,课程考查内容综合理论与实训操作内容,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类测量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 (三)题型 名词解释(约15分) 填空题(约20分) 选择题(约20分) 填图题(约5分) 简答题(约25分)

论述题(约15分) 五、考核知识能力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篇:理论部分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考核知识点:测绘学的内容、任务;测绘科学的地位与作用;测量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地球形状与大小;测量坐标系统;测量的基本工作、任务与内容;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考核要求: 1、掌握测绘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2、了解测绘科学的地位与作用 3、熟悉测量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4、熟悉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相关概念 5、掌握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知识 6、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7、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第二章水准测量 考核知识点:水准测量的原理;转点与测站;常见水准仪的结构与特征;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方法;单一水准路线的计算;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考核要求: 1、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熟悉转点与测站的相关知识点 3、熟悉常见水准仪的结构与特征 4、熟悉和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方法及单一水准路线的计算 5、了解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6、了解水准测量的常见误差 第三章角度测量 考核知识点: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常见角度测量仪器;经纬仪的基本操作;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16年07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对工程要素(角度、距离和高差)进行测定和测设的基本方法,并掌握最基本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各种常规工程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胜任今后在勘察设计的测图与用图,施工中用图和放图、竣工测量等工作。 2、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测、绘、算的基本技能; 2、了解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掌握其测量原理、技术操作方法;了解主要测绘仪器的检校原理,掌握主要条件的检校方法、步骤,了解并基本掌握测绘新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掌握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过程、方法、步骤,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数字化成图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数字化成图作业。 4、初步掌握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5、初步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 6、掌握以导线为主的控制测量,了解GPS的基本技术。 7、具有应用地形图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8、具有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善于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测绘技术。 9、掌握道路测量的方法、步骤。 3、教学重点难点 1、水准测量原理及其成果整理。 2、经纬仪的安置,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

《测量学》新版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测量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 Surveying 授课对象:地理科学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地图学、建筑制图学等 学时:36学分:2 课程简介: 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误差理论、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 建议选用教材:杨正尧.测量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 主要参考书目: 1、李玉宝等,《测量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学》编写组.《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6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两部分。平时作业占20%、课堂表现占10%,期未考试占70%。 执笔人:谢成德 编写时间:2014.3.1

《测量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误差理论、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相关测量仪器构造,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了解现代高新测绘技术;掌握基本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地形图测绘与应用能力;掌握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测量学》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核心课,是该专业学科基础课《空间信息导论》、学科核心课《遥感原理》和《导航定位技术》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和拓展,也是实践教学课程《测量学综合实验》的先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测量学的理论基础和测量方法,内容包括测量的基础地理知识、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基本原理与方法。 “Surveying” is the expanding course of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 It is a good complement and development to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asic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of “Navigation Position Technology” and “Principles of Remote Sensing”. It is also a prerequisite for the cours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urveying”. T his cours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foundations of theory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surveying. The contend includes the basic geography knowledge of measuring,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asurement error, angle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plane control survey and elevation control survey,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the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 and architectural survey.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测量误差等)、测量原理和方法(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测量学基本应用能力(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和建筑工程测量)。同时,熟悉和了解常规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的测量原理和操作规范。 In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following contents: basic theory knowledge of surveying (map 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 measurement error, etc.),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angle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plane control survey and elevation control survey), the basic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urveying (the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 and architectural survey).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will realize and be familiar with measurement theory and operating norms of the convent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s (water level, total station, etc.).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11603 【英文译名】:Surveying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学分数】:4.5 【总学时数】:72 【实践学时】:1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测量学》是环资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工程技术基础课。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常规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为学习后继专业课建立必要的测绘理论基础,也为学生获取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地表信息数据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学习后续课程的必要知识。 2.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原理和使用,测量成果 的处理,图的绘制。 3.能在小地区内进行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 地形图测绘。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继课程:数字化测图电子地图原理与应

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摄影测量城市地籍与地籍测量测量实习数字高程模型 四、课程内容 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及施工测量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本课程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情况,讲述的内容包括:测量学的概念,测绘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内容,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学的概念 第二章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3

生物医学传感器 简答题汇总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一般传感器相比,还必须满足? 1.材料无毒,且与生物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2.检测时,长期接触不会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正常生理活动; 3.有良好的电气安全性 4.在结构和性能上便于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生物信号有哪些特点?对医学传感器有哪些要求? 特点:1.非电量信号;2.生物信号十分微弱;3.信噪比低;4.变化频率低;5.无创伤的检测; 要求:1.灵敏度高;2.信噪比高;3.良好的精确性;4.响应速度快;5.稳定性;6.互换性; 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两者有何异同? 应变效应:金属电阻受力后尺寸变化引起阻值变化;压阻效应:半导体电阻受力后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值变化;同:都受到作用力,其结果都会导致电阻值的变化。异:导致阻值变化的原因不同,前者因尺寸变化引起,后者主要因电阻率变化引起。 直流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如何产生?如何解决? 产生条件:△R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