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型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型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型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型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题型总结

知识点1:质点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

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

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

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

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

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

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

B .小分队平均速度 V 甲>V 乙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

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 图象

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方向与此时物

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 m/s 和v 2=15 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2.5 m/s

B .12 m/s

C .12.75 m/s

D .11.75 m/s

知识点6:加速度0t v v v a t t

-?==?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练习6-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练习6-2:对以a=2 m/s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

B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1) m/s

C .2 s 末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2倍

D .2 s 末的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的4倍

练习6-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t=t 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

A .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渐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知识点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

练习7-1: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 .t =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

C .第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练习7-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BD

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2s at =) (3)课本推论:222v v as -=

(22v as =)

(4

(5)中间时刻的速度:0/22

t t v 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21n s s s s s s s aT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

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 s 内的位移是6 m ,则刹车后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18.75 m

练习8-2: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 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36 m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25 s

知识点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 ,及某点的速度v 。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6组数据,则4561232()()(3)

s s s s s s a T ++-++=

如果有4组数据,则34122()()(2)s s s s a T +-+=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

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12n n n S S v T ++=

比如求A 点的速度,则2OA AB A S S v T

+= 知识点9: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

同地方略有不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 =gt .H=gt 2/2,v t 2=2gh

练习9: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 m ,则此房子的高度是( )

A .2 m

B .4 m

C .8 m

D .16 m

知识点1:力

练习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

B .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 .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知识点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

力的大小:G=mg 。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

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

在物体外。

练习2: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

B.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

C.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

D.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

知识点3:弹力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

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法

图2-5

O’

练习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性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知识点4: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N

F

=

说明:a、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注意: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练习4-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练习4-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由

N

F

f/

=

μ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知识点5: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练习5-1:一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B 使物体沿斜面的力实际是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成

C 物体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 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练习5-2:放在水光滑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 N,方向水平向左,F2=16 N,方向水平向右,当F2从16 N减少至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练习5-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加一个力F’,这个力最小值是()

A.F tanθB.F sinθ

C.F cosθD.F/sinθ

知识点6: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

a.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2).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练习6-1: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 N,物体B重20 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 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20 N 30 N

图解法;解析法

练习7-1:如图所示,绳OA 、OB 悬挂重物于O 点,开始时OA 水平.现缓慢

提起A 端而O 点的位置保持不变,则( )

A .绳OA 的张力逐渐减小

B .绳OA 的张力逐渐增大

C .绳OA 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D .绳OA 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练习7-2:如图所示,在长直木板上表面右端放有一铁块,现使木板右端由

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变大),保持左端不动,

则木板在转动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

A .先减小后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一直增大

D .一直减小

知识点8:力学单位制

(1).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 ),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 )。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练习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 .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少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 .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知识点2: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练习2:如图所示,物块P 与木板Q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 对物块P 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

A .物块P 受到的重力

B .地面对木板Q 的弹力

C .物块P 对木板Q 的压力

D .地球对木板Q 的吸引力

知识点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练习3: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用一个F=20 N 、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恒力斜向上拉物体。经过3 s ,

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g 取10 m/s 2)

答案:2.61 m

知识点4: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失重。完全失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 ,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竖直上抛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连接体间弹力为0.

练习4: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则他自己的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A .升降机以8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升降机以2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 .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 .升降机以8 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弹簧、橡皮筋——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绳、细线、杆子——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知识点8:连接体模型——整体法与隔离法

练习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 )

A .μm g

B .2μmg

C .3μmg

D .4μmg

知识点9:临界问题

练习9:如图所示,质量m =10 kg 的小球挂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杆上,求:

(1)斜面和小球以a 1=g 2

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当斜面和小球都以a 2=3g 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知识点11:传送带问题:

练习11:倾斜的传送带以v =10 m/s 的速度顺时针稳定运行,如图3-2-20所示,在传送带的上端A 点轻轻的放上一个小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 点到下端B 点的距离为L =16 m ,传送带倾角为θ=37°,求物体由A 点运动到B 点所需的时间是多少?(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

【解析】 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速度大于物体

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 f ,受力如图甲所

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解得a 1=10 m/s 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为t 1=v a 1=1010

s =1 s , t 1时间内位移 x =12a 1t 21

=5 m 由于μ<tan 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做加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 f ′,此时受力如图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解得a 2=2 m/s 2

设最后一个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 2,则L -x =v t 2+12

a 2t 22 解得t 2=1 s ,t 2=-11 s(舍去) 所以物体由A 到B 的时间t =t 1+t 2=2 s.

高一学期末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65211 高一学期末物理教学工作总结Summary of physics teaching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mester of

高一学期末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了。现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 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二、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

(推荐)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5套)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 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米/秒2 、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 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m/s C .10.3m/s D .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N 3N B .5N 3N C .9N 0 D .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 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 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 .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是对一学期或一学年阶段性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反省,从而总结出相关经验或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下面学习啦网要分享给你的是高一物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7)、(8)班物理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物理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物理的价值,增强理解物理和运用物理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物理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

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 动探索物理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 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 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 习物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 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 有的放矢。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 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 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 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 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力学知识和牛顿定律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这些知识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 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高一物理工作总结

高一物理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物理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第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合作。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018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 第I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 36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牛顿(N) B.千克(kg) C.米/ 秒(m/s) D.米/ 秒2(m/s2) 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受力情况不同,所以惯性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 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的运动 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F,它们之间的夹角是120°。则这两个力的合 力大小是() 1 A. 2F B . 3F C . - F D . F 2 5、某同学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若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向同一方向推这辆汽车, 车仍然静止。这个现象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汽车受到的合力越大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图1 D.推力始终都小于静摩擦力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贝U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 t i时刻二者相遇 D. 在t i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则在t o这段时间里() A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8、物体在同一位置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点高度增大,物体落地时间不变 B. 物体落地时间与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有关 C. 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物体落地水平位移的大小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 A .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小玲同学在乘坐电梯时感觉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超重,在减速上升过程中失重,则她对她在这两个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 B.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方向向下 C.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 D.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11、将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 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物体在2秒时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 一、选择题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 B.根据a=F/m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 D.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 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A.B.C.D. 3.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的一种娱乐项目.如图所示,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山车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均为零 B.过山车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C.过山车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相同 D.过山车做变加速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 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 6.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 A.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 7.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 8.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9.如图所示,4个箭头均表示船头的指向,每相邻两个头之间的夹角都是30o,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水速是2m/s,要使船能垂直河岸渡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应为 A.①方向 B.②方向 C.③方向 D.④方向 10.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1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考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基本概念 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3、坐标系:定量的描述运动,采用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异同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振针复写纸工作电压为4-6V 电源的频率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火花墨粉盒电压220V 电源的频率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概念: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

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s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v= t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s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②v= t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高一物理期末专业考试考点复习资料练习情况总结提纲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学 【知识要点】 1.质点(A )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 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 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 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 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B A B C 图1-1

2020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 第I 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牛顿(N ) B .千克(kg ) C .米/秒(m/s ) D .米/秒2(m/s 2) 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受力情况不同,所以惯性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 .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的运动 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F ,它们之间的夹角是12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 .2F B .3F C .2 1F D .F 5、某同学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若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向同一方向推这辆汽车,车仍然静止。这个现象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汽车受到的合力越大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C .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D .推力始终都小于静摩擦力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 .t 1时刻二者相遇 D .在t 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 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则在t 0这段时间里() A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 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8、物体在同一位置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点高度增大,物体落地时间不变 B .物体落地时间与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有关 C .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物体落地水平位移的大小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 A .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 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小玲同学在乘坐电梯时感觉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超重,在减速上升过程中失重,则她对她在这两 1 图 1 0 图2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总结报告(2020年)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总结报告 (2020年)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总结报告(2020年) 高一物理教师期末总结范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7)、(8)班物理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物理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物理的价值,增强理解物理和运用

物理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物理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物理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五套)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1)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B .10.2m/sC .10.3m/sD .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N 3N B .5N 3N C .9N 0 D .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B.v /2C.2v /3D.3v /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 .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 .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 C .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 .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不只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漏选2分,错选0分。共16分)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右减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1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13.如图是A 、B 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 .A 做匀速运动, B 做匀加速运动B .20s 末A 、B 相遇 C .20s 末A 、B 相距最远 D .40s 末A 、B 相遇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 、m 两个物块,现用力F 推物块m ,使M 、m 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v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