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王双山(兽医博士学位班)

摘要:本文介绍动物科技创新对实现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科技的核心是动物生物技术,阐明其内涵、现状、创新趋势。以及我国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动物科技;创新;产业化

自从进入上世纪80年以后的30年,我国畜牧业每年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接近40%。但这与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国畜牧业要想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速度,出路在于动物科技创新。动物科技中对畜牧业贡献最大的应该算是动物生物技术,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更好的吸收和应用好动物生物技术并形成产业化,使我国的畜牧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动物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也必将成为本世纪中国畜牧兽医事业创新的先导和现代动物生物技术的生长点,为培育新的高产、优质、抗逆的畜禽品种、丰富动物产品种类、有效保护动物遗传资源、促进动物快繁技术的产业化和为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当前,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动物生物技术,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畜牧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发展的动物生物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组研究与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及基因工程标记疫苗与诊断技术等。

1 动物生物技术

1.1 动物克隆技术

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就是指细胞核移植。细胞核移植是指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实验室手段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核供体及相应发育阶段的核受体进行体外重构,通过重构胚的胚胎移植,达到大量生产遗传同质哺乳动物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根据核供体不同可将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胚胎细胞移植阶段和体细胞核移植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97年2月,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用成年母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克隆的世界首例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多莉”的诞生为分界线。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常指后者。

1.2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自1982年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以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一个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领域。转基因体系打破了自然情况下的种系隔离,使基因能在种系遥远的机体间流动,既可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又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珍稀药用蛋白及其它稀有的有用物质。1.3 动物基因组研究及分子育种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动物育种科学的结合催生了新型的分子育种学。以动物基因组研究、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重点的分子育种技术近年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动物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1.4 畜禽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及诊断技术

标记疫苗及其相应鉴别诊断是国际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前沿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新型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并辅以鉴别诊断技术以取代现用的常规疫苗已是发展的必然趋

势。标记疫苗是一类基因工程疫苗的总称,主要包括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等,其共同特征是都带有可供鉴别诊断的标志。

2 动物生物技术的研发现状

2.1动物转基因克隆技术

20世纪末给全世界带来最大震撼和惊喜的科技成果莫过于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莉"的诞生。时至今日,体细胞克隆技术已经为公众所熟知对于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争论已经逐渐平息,而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产品已悄然走近人们的生活。美国早在2003年就已经着手对克隆动物及非克隆动物的安全等同性进行评估,结论是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克隆动物尤其是克隆奶牛作为人们食品来源与用人工辅助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等生产的动物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同时日本农业水产省在总结体细胞克隆牛的调查报告结果时宣布,动物实验证明,克隆牛的肉和奶与普通牛的肉和奶没有区别。这些调查的发布更加快了动物克隆的产业化进程,这些进展标志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即将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克隆动物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我国虽然在动物体细胞克隆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技术难度较大的体细胞克隆猪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获得我国第一例体细胞克隆猪;2005年广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水牛,这些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应用前景巨大的克隆牛,克隆羊及克隆猪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平台,将在我国优良动物品种的繁殖和育种,濒危地

方品种保护,转基因大家畜生产及异种器官移植等前沿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动物克隆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是随着动物克隆技术各个环节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动物克隆技术必将走向产业化。

2.2动物基因组研究及分子育种技术

转基因动物技术可以改造动物本身的基因组,可快速地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从而推动动物育种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育种阶段——基因工程育种,在培育快速生长,节粮型,产品品质优

良以及高抗病力的畜禽新品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转基因动物育种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物技术在畜牧业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2005年,科学家将编码溶葡球菌酶的基因转入奶牛中获得转基因牛,并证明在其乳腺中表达的溶葡球菌酶可以有效预防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这些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动物新品种研制成功标志着转基因动物技术在抗病育种,培育生长快速,品质优良的动物新品种等领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将成为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支柱性产业。

2.3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技术

一种新的疫苗释放到环境中去,必须有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这样便于从根本上消灭一种疾病,那么这类疫苗统称为标记疫苗。标记疫苗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单克隆抗体将疫苗免疫的动物与自然野毒感染的动物有效地区分开。

发达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研发的速度较快,他们瞄准的市场是全球。另外,专利也是他们开发全球市场的重要武器。美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一大批兽用基因工程疫苗。很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实现了产业化。

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的基因工程疫苗是猪腹泻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如伪狂犬病毒三基因缺失和双基因缺失基因工程疫苗、禽流感和新城疫二价基因工程苗等已经实现和即将实现产业化。

3 动物生物技术创新趋势

3.1 动物转基因克隆技术

3.1.1技术的创新趋势

随着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克隆技术也会逐步成熟和完善,最终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生产实践。由于动物克隆蕴藏的巨大经济潜力,许多学者和商业人士纷纷致力于动物

克隆的产业化。其研究和创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克隆技术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克隆机理的研究,包括核质互作关系、核供体在卵胞质中的重新编程原理以及克隆胚胎的分子生物学差异等;随着克隆技术尤其是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牛等家畜上的逐步成熟,动物克隆的产业化以及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结合制作生物反应器已成为许多科学家和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异种克隆技术的成功,使利用动物克隆技术保护濒危动物成为可能;治疗性克隆在人类临床医学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许多医学工作者利用克隆技术,开始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器官移植模型的研究。

3.1.2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动物品种改良:通过导入抗逆基因,优良基因,敲除不利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可提高瘦肉率,饲料利用率,改良羊毛品质,增快生长速度,降低疫病易感性等;濒危珍惜动物保护:动物克隆技术为动物的快速繁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另外通过导入抗逆基因,提高濒危动物的生存能力;进行治疗性克隆:利用转基因克隆技术改造异种来源器官的遗传性状,使之能适用于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移植;制作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克隆动物制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它能生产出具有医药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质药物,其中尤以乳腺生物反应器为重点发展方向。利用转基因克隆动物制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药物生产模式,极大地降低生物药品的成本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动物分子育种技术

动物基因定位研究被认为是未来动物分子育种的基石,由此建立起来的技术是未来动物育种的主要工具。重点主要放在猪、鸡等重要畜禽功能基因的发掘利用上。

3.3 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技术

由于集约化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动物群发病的危害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病原在动物个体间传播的速率增高,毒力也呈显著增强的趋势。传统疫苗免疫后,用血清学诊断方法无法区分疫苗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的动物,使的疫情的监测和预报更加复杂。因此,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研制新一代基因工程标记疫苗是必然的趋势。

4 我国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既有技术上的,又有管理及思想意识上的。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技术研发能力低,大多以模仿为主,创新不足,缺乏新概念、新思路、新技术路线;二是产业化开发意识淡薄。

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如转基因克隆动物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一些技术环节还不成熟;专利意识不强。安全评价体系、管理规范研究滞后。消费者对动物生物技术产品的接受能力和消费态度也是产业化值得考虑的一个环节,目前还未有相关的规范,势必阻碍转基因克隆动物的产业化。在体制与管理上,整个研发过程中均有政府出资的模式不是长久之计,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和行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4.2 对推进我国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13亿人口赖以生存的最根本保证。种植业提供了粮、棉、油等解决人民温饱的基本进入小康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发展优质高产动物农业是我国21世纪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改变我国人民食物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要在很短时间完成这样的飞跃,必须依赖动物生物技术创新。加强、加快动物生物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4.2.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从我国在动物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来看,有条件和实力从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开发,要鼓励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

4.2.2科研体制创新

建立课题立项协调委员会,使中央、部门和地方协调统一,避免出现重复立项,多足鼎立,不突出不集中的现象,避免重复科研机构太多,资金投入分散,使研究工作虎头蛇尾。另外,还要协调经费来源部门与科学家的关系,使二者思想一致,达成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立项,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搞科研的共识。

4.2.3企业参与

企业参与动物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是能否真正形成产业化的关键所在。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企业才是开发的主体。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在我国刚刚出现,我国的企业已认识这个崭新产业的前景,但没有任何开发的经验,甚至找不出正确评估产业化潜在市场的真正专家和机构,因此需要政府引导。并积极参与投入大量的风险资金,做出成功的示范,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吸引企业的投资。

4.2.4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在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技术公司的管理政策上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惠。如制订、出台与动物生物技术相关的专利法和知识产权法。另外,由于生物技术公司的风险巨大,属于高技术,开发产品的周期又长,应该在税收、用人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等。

4.2.6加强科研队伍管理

学科带头人或某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工作生活上可给予较高的待遇;对于占绝大多数的普通科研人员,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怀,以防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才是真正处在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效果严重影响到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另外,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只有出人才的科研单位才是一个真正的高质量单位。

总之,我国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科技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和企业全面参与。

参考文献:

[1] 陈宏.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J].黄牛杂志,2000,26(4).

[2] 戴国俊,王盒玉.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业持续发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4).

[3] 马玉龙.现代科学技术与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J].农业科学管理,2003,(4).

[4] 周理红.生物技术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4,(19).

[5] 韩瑞丽,李建群,陈宏.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J].中国牛业科学,2008,(9).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王双山(兽医博士学位班) 摘要:本文介绍动物科技创新对实现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科技的核心是动物生物技术,阐明其内涵、现状、创新趋势。以及我国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动物科技;创新;产业化 自从进入上世纪80年以后的30年,我国畜牧业每年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接近40%。但这与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国畜牧业要想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速度,出路在于动物科技创新。动物科技中对畜牧业贡献最大的应该算是动物生物技术,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更好的吸收和应用好动物生物技术并形成产业化,使我国的畜牧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动物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也必将成为本世纪中国畜牧兽医事业创新的先导和现代动物生物技术的生长点,为培育新的高产、优质、抗逆的畜禽品种、丰富动物产品种类、有效保护动物遗传资源、促进动物快繁技术的产业化和为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当前,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动物生物技术,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畜牧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发展的动物生物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组研究与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及基因工程标记疫苗与诊断技术等。 1 动物生物技术 1.1 动物克隆技术 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就是指细胞核移植。细胞核移植是指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实验室手段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核供体及相应发育阶段的核受体进行体外重构,通过重构胚的胚胎移植,达到大量生产遗传同质哺乳动物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根据核供体不同可将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胚胎细胞移植阶段和体细胞核移植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97年2月,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用成年母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克隆的世界首例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多莉”的诞生为分界线。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常指后者。 1.2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自1982年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以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一个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领域。转基因体系打破了自然情况下的种系隔离,使基因能在种系遥远的机体间流动,既可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又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珍稀药用蛋白及其它稀有的有用物质。1.3 动物基因组研究及分子育种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动物育种科学的结合催生了新型的分子育种学。以动物基因组研究、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重点的分子育种技术近年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动物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1.4 畜禽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及诊断技术 标记疫苗及其相应鉴别诊断是国际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前沿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新型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并辅以鉴别诊断技术以取代现用的常规疫苗已是发展的必然趋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word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某某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某某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某某市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某某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某某市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某某市建设,拟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科技资源,建设某某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一)某某市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某某市的需要。近几年,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如研发了某某市科技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实现了某某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网上申报及评审等;开通了烟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臵和综合利用,提某某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某某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创新主体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某某市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因此,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某某市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从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某某市,根本的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既能规范、简化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使科技管理、服务更加公开、公正、公平,有利于改善创新环境,对于构建“阳光政府”、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服务高效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某某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和优某某市科技资源,搭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业化网络载体,某某市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蔡冠深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打破地域局限,发挥最大合力。他建议成立“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委员会”,由三地政府相关副主管统筹,组合三地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以及大型科技企业、高校力量,就湾区内科技创新规划、政策,包括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不足与前景进行统一研究,制订契合三地实际的长远及近期规划。 蔡冠深还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银行、基金和相关的监督委员会,以配合区内科技创新活动所引发的大量且多变的金融需要,吸引内地以及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到香港、深圳上市,吸引全球科创基金到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分部甚至总部,“在金融领域,我们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及跨境合作过程中加大监控,加强对诈骗、洗黑钱等犯罪行为的打击。” 蔡冠深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还要加快区内的要素流动。“我建议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四个城市率先为重要的科研人员及企业高管发放‘大湾区绿卡’,以加快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讯息流等要素在区域内跨境流动,真正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完善各项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形成创新驱动、产业联动、空间连接、功能互补的‘一廊四城’创新发展新格局。” 蔡冠深还建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南下深圳设立分院,同时发挥好香港港科院的能量,调动港科院数十位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港深之间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鼓励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国际企业在粤港澳设立分

支机构,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支持港澳开设一批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平台,以共享大湾区创新创业资源。 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蔡冠深说,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设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和平台也要向港澳科学界有序开放,进一步吸引香港科技人员、港澳大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景,增强国家观念,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融入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之中。” 全国政协常委、中山乡亲蔡冠深递交了多份提案,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在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提出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十一项举措。他建议设立“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大湾区科技发展银行、基金和相关的监督委员会,扩大粤港澳科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设立深港科技创新河套管理局,在深圳、广州、香港及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率先为重要的科研人员及企业高管发放“大湾区绿卡”,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南下深圳设立分院,同时发挥好香港港科院的能量;在大湾区布局设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动成立大湾区三地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设立联盟网站;在香港设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构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和完整的创新产业生态链;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及跨境合作过程中加大监控,加强对诈骗及洗黑钱的执法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对标世界一流实验机构。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定量化分析了科技进步对污染减排的重要贡献作用,识别了现阶段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并从提高科学认识、构建指标体系、研发关键创新技术、完善政策体系、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未来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对策。 科学技术不但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改进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生态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观点,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学技术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生态的恢复、自然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重点表现在: 科学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污、治污,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环境的保护.通过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科学技术有利于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摒弃传统科技观,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能源. 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向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特别是高新技术,如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产业到低能耗、低污染、效益高的新兴产业的更新换代,而这些产业与生态环保产业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产业. 科学技术有利于人们思维方式与生态价值观的转变,从而促进了生态伦理观的形成.科技创新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改进,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影响也甚为深远.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往往引发认识论的革命.认识论的更新必然导致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的革新.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指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作者:————————————————————————————————日期: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由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一些独具的特点。 (1)中小企业具有人员少、机制活、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市场化经营中,思想束缚少于大企业,其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巨人的成功范例已屡见不鲜。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占到国内汉字印刷排版系统市场的80%以上。此外,在中国53个科技-T业园区中。众多的民营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活跃在“孵化器”中,提供着高新科技产品和实用新型产品。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关 键 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合肥为代表的全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各项工作已经到了全面深化、全面落实的攻坚突破阶段,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强化主攻方向,加强开放合作,着力吸引集聚海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断扩大创新成果市场应用,持续提升科创中心建设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加强政策协同,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试点,如何集中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持续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已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需双方不接轨、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突出瓶颈应抓紧研究突破,须进一步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通过强化政策协同、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搭建科技成果信息“供需对接”平台等举措多管齐下,逐步探索形成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效益及规模。 紧扣科创中心建设目标、职能定位及任务分工,要加强政策、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一套精简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放大科技、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政府采购、军民融合、

知识产权等政策协同效应,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强化重点任务的统筹部署及创新资源要素的统筹配置,并形成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强大合力,建议各科创中心建设城市设立“一门式”服务窗口,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着力点,协调解决各类主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与竞争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以国际科创园区建设为抓手,吸引更多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地,吸引更多科学家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在国内孵化转化。锚定全球科技创新战略领域,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国家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新型研发组织,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国际创新网络,建立面向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新机制。要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优化国家重大创新布局,各科创中心建设城市力争主导发起、领受、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大科学设施、重大项目落地,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城市。 产学研用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进一步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梳理科技成果资源,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市场主体的技术服务站点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实体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完

心得体会: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最新)

心得体会: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最新) 中共X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报告指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能级对发展质量的支撑力是呈几何级别上升的,X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科教大省,应更加重视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规律和趋势,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支撑 其一,科技创新扮演着区域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角色。在区域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巨大市场估值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能够实现高成长、拥有巨大市场估值的企业一般都会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示范作用会促使其他企业模仿,从而在整个区域中催生出一股创新浪潮,形成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效应。换言之,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我国目前有一百多家独角兽企业和大量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大都分布于科技创新活跃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及X的南京、苏州等地,它们的高成长

和高估值来源于活跃的科技创新行为和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而它们的持续科技创新活动则成了它们所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因。 其二,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提升区域基础竞争力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首先,科技创新促进区域交通的便利和安全。科技创新能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或者不断从外部引入新的技术,使区域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设施不断成长和优化,从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效率保障。其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而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信息网络的持续改进促使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等齐头并进,从而深化区域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效应。再次,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区域金融发展的支撑,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则受制于金融创新,而科技创新又能有效促进金融创新中的金融技术创新。所以,恰当的科技创新必定能够促进区域金融创新,从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其三,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促成企业集群发展而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极。企业在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了节省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更容易与区域内的其他企业通过供需关系或买卖关系建立连接,这就会形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 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72119623.html,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15期 科学导报讯记者王家隆日前,据记者获悉,山西省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创新资源,发布了重点产业集群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专项指南,旨在聚焦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真刀真枪解决制约产业发展难题。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专项指南涉及半导体、炭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能源、轨道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大数据产业、煤机智能制造和通用航空领域。每个项目都是制约山西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半导体领域,山西省将开展第三代半导体表面/亚表面微缺陷快速检测设备研制、高纯石墨高温纯化技术研究、高纯半绝缘SiC单晶衬底材料高速高质量生长工艺与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炭基新材料领域,集中攻克国产高强高模高韧碳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发,逐步掌握 T800S级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产业化、国产M60J石墨纤维工程化技术开发、大容量超级电容器关键电极材料与器件规模化制备的关键技术。 特种金属材料领域,解决镁合金大型复杂截面型材成形技术及装备、高性能铝/镁合金结构件铸锻复合成形开发与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开展高端镍基合金焊材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刮板运输机用长寿命新型耐磨及耐蚀钢关键技术研究、高性能软磁复合材料研发。 能源领域,努力实现焦化清洁生产智能监测、控制一体化系统研制与产业化。 轨道交通领域,掌握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用轮轴系统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开展牵引电机用轴承及绝缘材料研究应用、轨道交通轻量化基础材料及工艺体系研究、车轴径锻生产线装备的研制。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开展工控系统可信安全环境构建关键技术、基于PCIE3.0的高性能服务器交换芯片、基于龙芯2K1000构架的国产计算机图形处理芯片关键技术、数据安全协同应用产品体系攻关研究。 大数据产业领域,开展智能搬运机器人(AGV)车载控制和调度系统研发、能源互联网一体化智能数据管理與决策支持平台、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等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

科技创新平台精选版

科技创新平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创建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转变步伐,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市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我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为代表的综合类创新平台;二是以嘉兴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科学研究所、杭白菊规范化生产技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行业类创新平台;三是以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企业类技术创新平台。 (一)综合类创新平台——桐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综合类创新平台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同时为企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咨询和代理服务,提供保障条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人才,转移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我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 于2004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同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通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加快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截止目前,中心孵化面积1.7万平方米,产业化用房2.6万平方米(包括开发区参股的一幢标准厂房和租用的二幢标准厂房共14800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54家,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工、机电一体化、网络与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孵企业

漫谈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漫谈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摘要:本文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理念,从科技成果管理机制、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及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加以创新管理,从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比较低、速度比较慢、科技成果转化比较难的现状,严重影响着高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进程。 1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成果验收(鉴定)、登记、建档、申报、评审、奖励、成果推广等项内容。重视和做好科研成果的目标管理工作,有利于正确评价和肯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科技人员在“发展新产业”的科研竞争中固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主体。目前,我国科技队伍主力军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而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执行者。因此,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应创新加强对企业这一主体的科技成果管理。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其次,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应重点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要加大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最后,积极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解决产业集成创新中的科技、工程和装备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创新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成果管理目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要以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建立健全成果管理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规范登记工作,掌握和提供科技成果信息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建立多种科技成果评

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中标公告

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中标公告 中化商务有限公司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就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 1、项目名称: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 2、项目编号:0747-2061SCCZN015 3、采购人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采购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院1号楼 5、采购人电话(略) 6、资金来源:北京市财政资金 7、项目预算及最高限价:人民币20万元 8、采购代理机构:中化商务有限公司 9、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 10、采购内容: (1)采购内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六周年成效画册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英文宣传册的设计制作工作。 (2)交付期限:签定的工作任务书生效之日起一年。 (3)交付地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或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否。 11、招标公告日期:2020年3月6日 12、定标日期:2020年4月3日 13、公告期限:1个工作日 14、中标结果: 中标/成交供应商:北京麒麟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域清街2号院4号楼1-102 中标金额:人民币191,079.84元 15、合同履行日期:1年。 16、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详见附件。 17、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屈宏明、尹倩、赵晶、贾文凯、江南 18、服务费金额及收费标准: 服务费金额:人民币5,000.00元 收费标准:中标人在领取中标通知书的同时,以中标金额为基数,按照原计价格(2002)1980号、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文件规定的服务费标准下浮20%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招标代理服务费。本项目招标代理服务费不足人民币5,000.00元的按人民币5,000.00元收取。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高中政治专题复习——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 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④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技能。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 2008奥运会秉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分析科技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科技是成功举办绿色、人文奥运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为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大促进了我国科技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②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重点开展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这也是对世界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贡献。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食品安全。 奥运安全保证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 (4) 科技创新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有何作用? ①科技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 ②科技有利于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X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X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X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X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 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全省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超过85%。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创造了61%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启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首批入库企业有3137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势凸显,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其中1家进入世界500强,22家进入中国500强,38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1家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全省新建58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在90%左右。6300家获得研发费用普惠性财政奖励。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2017年,X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培育发展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围绕未来网络、战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方向,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170项,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38个,累计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达12家,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跨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持续优化。X通过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呈现协调联动的新格局。《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发布,为自创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支撑。X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开展创新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执行情况报告(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类、科技产业化类项目)

附件3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 执行情况报告 (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类、科技产业化类项目) 计划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承担单位:(公章) 执行期:年月至年月 填报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七年制

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述 简述项目立项的来源、依据、主要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取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以及使用效果和效益等内容。 二、项目合同指标的完成情况 1、主要建设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2、主要研发任务及技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3、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4、其它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5、项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简表 三、项目资金预算与使用执行情况 1、项目资金预算、到位及使用的基本情况(表2、表3)。 2、项目资金预算说明。 3、项目资金支出情况说明。 4、项目资金预算调整说明(如存在的话)。 5、项目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如存在的话)及其对项目影响的情况说明。

表2 项目经费预算及到位情况 单位:万元 表3 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单位:万元 四、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机构 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及结构、职责划分等 2、项目实施管理 重点说明项目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所建立的有关制度和措施。 3、财务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以及保证项目资金按规定专款专用、合规使用所采取的有关措施等。 五、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实施对促进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培育及社会进步、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意义,研究成果的应用,获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需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出口创汇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总利润、交税的种类及其数额、减免税的种类及其数额、净利润总额等)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七、其它需要说明的有关情况 八、附件材料 1、省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 2、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资金专项审计报告 3、企业近三年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4、能反映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与项目相关的专利证书或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奖励证书、技术标准、成果证明、资金证明、销售合同、产学研合作协议等)。 5、其它能够支撑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的有关材料。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二00八年六月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市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拟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科技资源,建设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一)从我市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近几年,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如研发了市科技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实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网上申报及评审等;开通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臵和综合利用,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创新主体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市中 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因此,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

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从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本的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既能规范、简化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使科技管理、服务更加公开、公正、公平,有利于改善创新环境,对于构建“阳光政府”、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服务高效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全市科技资源,搭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业化网络载体,为全市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贯彻“整合与共享、完善与提高、创新与服务”的平台建设方针。 1、坚持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社会共享的原则; 2、坚持资源综合集成、优化配臵、综合利用的原则; 3、坚持总体统筹规划、分段分步实施,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 4、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权威性、安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平台功能及建设的重点内容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4个子平台组成。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一)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一)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针对传统科技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阐述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的观点。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研究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R&D经费 表2.7几个主要国家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及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002—2004) 国家R&D(研究与发展)经费(亿美元)与 GDP 的比例( %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美国2762.60 2924.37 3125.35 2.65 2.68 2.68 日本1240.27 1352.80 - 3.12 3.15 - 德国502.22 615.53 684.16 2.49 2.52 2.49 法国324.95 390.16 442.63 2.23 2.18 2.16 英国297.00 339.96 - 1.89 1.88 - 中国155.56 186.01 237.61 1.07 1.13 1.23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表2.8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类(%) 国家 美国 (2003) 日本 (2002) 法国 (2002) 韩国 (2003) 俄罗斯 (2003) 中国 (2004) 基础研究19.1 13.4 23.4 14.5 15.1 6.0 应用研究23.9 22.2 35.7 20.8 15.6 20.4 试验发展57.1 64.4 40.9 64.7 69.4 73.6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二)科技论文 一个国家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当前,学界通常把SCI、EI、ISTP三大系统收录一国科技论文的情况,作为评价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