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体育课课练内容

(完整版)体育课课练内容

(完整版)体育课课练内容
(完整版)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运动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

一、课课练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课课练,为什么要安排课课练呢?

一是为了结合这节课的主要教材,或者是主教材的延伸,或者是主教材的补充,或者是体现锻炼的全面性要求而安排的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二是为了结合学生纪律松散或一些项目(双杠等)对纪律的需要,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三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体能弱项,弄清楚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练习。

二、课课练练什么?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等,为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这样以来,不但有助于掌握技术,而且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学习体质。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手指俯卧撑,对墙俯卧撑,对墙手指卧撑,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杠支撑行走,双杠屈臂伸。推小车,蹲跳起,单脚深蹲起。

2、速度素质练习有 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追逐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800米最常用,特别在准备活动先慢跑800米达到热身

作用。连续接力跑800米,变速跑练习(100米快速+100米慢),匀速跑1000米等。

4、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动力性的踢,摆,绕,原地弓步压腿,原地仆步压腿,压肩,转肩等。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根据这节课的主教材进行补充。例如:课的内容是跳跃项目,就可以再安排一些上肢内容(俯卧撑、立卧撑);有球类内容,就安排技巧类项目或可以搭配游戏性的快速抢球练习。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是课的主教材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比如快速跑单元的课课练安排后蹬跑、高抬腿练习,双杠单元安排推小车等。这样有利于掌握主教材的相关技术和提高主内容的相关专项素质。还可以是一些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的基本功练习,如篮球的运球、排球的传、垫球,武术的基本步法、手法等。

(四)学生的兴趣练习

课课练不仅是枯燥的素质练习队列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奖励性内容,做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篮球赛、花样跳绳、游戏等,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终身的体育意识。

三、课课练怎么练?

课课练怎么练?例如好好的一场篮球赛,突然停下来进行课课练,学生则非常反感。或者进行了一番枯燥的技术学习,接下来又要进行枯燥的课课练,学生也不喜欢。

1. 队列练习的课课练是为了让学生加强课堂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师统一组织集体练习的形式。但是实践证明时间长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时为了发挥小组长在教学中的作用,便于队列队形的调换,采用在小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练习,然后再小组之间来个大比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在练习正步走时播放天安门升旗班的正步走录音,学生根据正步走的音乐步点进行练习。队列练习根据体育课教学的流程,可以利用队列队形变化大大缩短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进而使课更加的流畅。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的组织队形的调整上,学生由四路纵队调整成一个圆形,可以充分利用行进间踏步让学生在排头带领下依次有序走成圆形的队形。也可以通过图示——队形变化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根据要求进行研讨练习,让学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等等。

2.课课练与奖励处罚相结合。有时候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当

胜利的小队应该做什么练习,失败的小队可以做什么练习,这样课课与的内容与其胜几相结合,学生练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3.课课练内容与单元教学相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实心球单元多做上肢力量练习;跑的单元多做高抬腿后蹬跑练习等等。

4.课课练习虽然是素质练习,但也可以通过形式的不断变化,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练习的兴趣。比如上肢力量的练习,可以练习俯卧撑,可以练习对墙俯卧撑,还可以练习推小车的游戏,只要变换不同的花样,照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兴趣。

5.身体素质练习组织形式:我个人不太赞成教师硬性的指标练习,比如说在进行俯卧撑素质练习时,有些老师就直接命令式的每人20次,这样以来学生练习单调,积极性不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每两个人相对做,教师数数,两人互相比一比看谁做得多,如果做不动的同学就可以起来,最后再看谁是班级的臂力冠军。这样以来即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同学都吃的饱,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身体素质练习也可以采用组合的方法进行练习:例如,蛙跳10米接仰卧起坐(30次)接50米加速跑接俯卧撑(20次)的《快乐大闯关》,将身体素质游戏、竞赛化,利用场地器材的变换,设计出各类身体素质的练习形式,使用分组竞赛、小组合作等分散的练习方法,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从而进行较大强度,较大运动量的练习,提高其身体素质。

6.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和运动量。为了提高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学效果,可广泛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如墙壁、台阶、大树、土坡等),制作一些简易器械(如摸高架、肋木、各种举重器、长双杠等)。

7.课课练本身就是一种重复性练习,如果按上述做法去进行练习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刻苦锻炼的习惯。

四、课课练在时机上怎么安排

课课练的时机:机动性很大,灵活性很强,不是单纯的在课的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

(一)、“课课练”队列队形练习的时机

1、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安排“课课练“队列队形练习;

2、队列练习也可以安排在开学初,能够帮助学生从假期生活向学校生活进行过渡,有助于本学期的教学顺利实施。

3、还可以从学生的表现出发,发现学生近一段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松

散,教师可适当调加上一些队列练习。特别是在进行支撑跳越、单杠等教材教学时,就应该进行队列练习,规范加强课堂秩序,避免或者减少学生由于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二)、“课课练”体能素质练习的时机

体能素质“课课练”一般是课前进行针对性的预设,课堂即时安排的体能训练较少。

1、“辅助性”素质练习的时机。主要安排在新授教材或改进技术之时(课的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的第一环节),是为基本教材服务的。如主教材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课时),可在基本部分第一环节安排单起双落的各种跳跃练习。学习快速跑,为了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正确性,我们可以做小步跑、前踢腿跑、后踢腿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辅助性练习;

2、“补充性”素质练习的时机。主要是为了弥补体育课中全面锻炼的不足,如上肢为主的主教材内容,就安排下肢为主的素质练习,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与协调发展,一般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段。例如,本节课是快速跑,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上肢力量练习;

3、“专门性”素质练习的时机。是针对要学习的教材对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而合理安排。如武术课,应该在准备部分安排各种踢腿素质练习,以及相关的柔韧性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

4、“多样性”素质练习的时机。主要针对有些教材密度虽然大,但强度小,而安排的一组素质练习,以避免练习的枯燥性。如前滚翻为主教材的体育课,可安排花样跳绳的素质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段。这时候练习由于学生的身体通过一节课锻炼,身体的肌肉、骨胳都充分的舒展开来,做课课练,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超量恢复,以提高练习的效果。

5、其他情况的时机。这需要根据素质练习的内容来具体安排,如在游戏之中进行,当学生比赛输了或做错动作时作为一种处罚手段,这时的素质练习,往往会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如柔韧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进行,有时可以在课的结束部分进行,要先进行一定的准备性练习,练习幅度由小到大,由静到动,由慢到快。

五、课课练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段和水平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现有水平,把课课练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学计划中。课课练要与主教材进行合理搭配,采用多样的的练习手段,避免单一的“专项练习”。还要考虑假期后的针对性练习,长假后,部分学生体能下降,团队纪律意识淡化。

2、课课练的时间安排和运动负荷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其中我认为一定需

要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既不能运动量过小,没有什么负荷刺激,让课课练流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运动负荷过大,时间安排过长,这样就可能造成喧宾夺主,掩盖了主教材的角色。更不能运动量过大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造成运动损伤。在课的结束部分,做好放松活动,使机体尽快恢复到课前的平静状态,避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

3、运用课课练贵在持之以恒。在运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质现状,做到区别对待、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例如:低年级做立卧撑;高年级做引体向上,不至于每班有大部分学生抓不到高杠。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引体向上最好安排在初三级部以后再练,在安排男生做引体向上,女生就可以做斜身引体。

教材内容在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体育课堂开展中基本上都比较类似,但课课练的内容则可以结合校本教材、地区特点、学校实际情况、学生个体差异性等因素,由体育教师自行安排,其形式可以采取游戏法、竞赛法、分组循环、站点式递进、金字塔式练习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内容上的安排必须以服务于教材的学习为前提,不然,就会有种“喧宾夺主”“哗众取宠”的感觉了,我们一线教师在进行课课练的安排时,一定要认清两者的关系,教材的教学为主,课课练只是辅助手段,千万不可以让辅助手段占据太多的教学时间,而忽略了正常教材内容教学的开展。

课课练

体育教学“课课练”的安排(2013-01-09 13:02:35)转载▼标签:课课练体育课教育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运动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 一、课课练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课课练,为什么要安排课课练呢? 一是为了结合这节课的主要教材,或者是主教材的延伸,或者是主教材的补充,或者是体现锻炼的全面性要求而安排的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二是为了结合学生纪律松散或一些项目(双杠等)对纪律的需要,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三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体能弱项,弄清楚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练习。 二、课课练练什么?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等,为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这样以来,不但有助于掌握技术,而且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学习体质。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手指俯卧撑,对墙俯卧撑,对墙手指卧撑,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杠支撑行走,双杠屈臂伸。推小车,蹲跳起,单脚深蹲起。 2、速度素质练习有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追逐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800米最常用,特别在准备活动先慢跑800米达到热身作用。连续接力跑800米,变速跑练习(100米快速+100米慢),匀速跑1000米等。 4、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动力性的踢,摆,绕,原地弓步压腿,原地仆步压腿,压肩,转肩等。

(完整版)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运动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 一、课课练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课课练,为什么要安排课课练呢? 一是为了结合这节课的主要教材,或者是主教材的延伸,或者是主教材的补充,或者是体现锻炼的全面性要求而安排的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二是为了结合学生纪律松散或一些项目(双杠等)对纪律的需要,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三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体能弱项,弄清楚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练习。 二、课课练练什么?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等,为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这样以来,不但有助于掌握技术,而且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学习体质。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手指俯卧撑,对墙俯卧撑,对墙手指卧撑,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杠支撑行走,双杠屈臂伸。推小车,蹲跳起,单脚深蹲起。 2、速度素质练习有 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追逐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800米最常用,特别在准备活动先慢跑800米达到热身

最新体育课开学第一节课教案

班级日期 教材内容1,体育课课堂常规的讲解。2,本学期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3,课堂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 2,了解教学内容,适当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3,知道安全常识,学会日常生活中和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护自己 板书设计一、课堂常规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三、日常安全常识 组织教法1,什么是体育课?体育课上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2,通过提问讨论得出结论:体育课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娱乐身心,并从中得到了锻炼的课,体育课不同于一般的运动练习,他不仅要育身还要育心。 3,介绍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特殊情况的处理预案。 4,日常安全常识:课堂、宿舍、交通等情境下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自我介绍:姓名、办公室、电话 了解情况:班长、团支书记、体育委员、班级人数(如有缺勤了解原因) 要求:体育委员将上述各人的电话,姓名记好交给教师、以后每次上课前10分钟到体育器材室拿器材。 一、什么是体育课?体育课上我们应该做什么? 1.通过play sports game 三个单词意义请大家来讨论什么是体育课? 结论:体育课就是play 玩的 2.通过 physical education 来讨论体育课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的异同。 结论:不仅锻炼,而且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教育。 二、体育课上我们应该做什么? 1.上课铃响时,体育班委按任课教师指定的地点准时集合队伍、检查人数,并向教师报告缺席人数及原因,教师作好记录。 2.上课前师生问好。下课时教师宣布“下课”,学生集体鼓掌一次,教师行鞠躬 礼后方可下课。 3.上课学生必须穿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不得穿有碍体育练习的其它服装和鞋子, 不准带有碍安全的物品,如手表、销匙、小刀、手饰、项链等。 4.学生必须认真上体育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加课堂练习。上课时不得迟到或早退,早退或退到15分钟以上者,按旷课1次论处。迟到或早退每3次算作1次旷课,每学期旷课达3次,不予评定体育课成绩,必须重修。 5.体育课上,学生必须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积极协助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 搬运体育器材和场地整理。下课时,必须及时送还体育器材。上课丢失或故意损 坏器材,照价赔偿。 6.学生必须按照教学内容进行练习,不得擅自更动练习内容。 7.因病、事原因需要请假,必须本人持校医院的证明和请假条,在上课前向任课

十种体育教学模式

一、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1、含义及教学指导思想:此模式也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教学的单元设计是以某一项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以一定难度的到达标准来判断单元规模的,多采用中大型单元,单元内的排列主要以技术的难易度不顺序。教学课的设计以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主线,注重对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有人也称这种教学过程为“三段制”教学过程。 操作程序:经教师引导后,学生明确了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形成视觉表象,进行模仿练习和表象练习,再经过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建立动觉表象和正确的肌肉感觉,形成动作技能,在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引起教学反馈的作用。 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引发动机——明确目标——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总结评价。 师生关系:总体来看,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支配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由教师设定教学的任务、目的、要求等,学生依赖于老师,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活动。 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按体育学科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体育技术技能,也能保持较高的教学效率。 缺点在于: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较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易做到区别对待,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法。 教学条件:该模式运用效果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体育基础、教学法方法手段、学生的身体条件等五个因素。 3、具体案例:如:教师进行初一男生跨栏跑教学,单元由5课时组成,内容按课题难度依次排列;每次上课先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再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然后进行对跨栏技术要领的讲解。随后是练习与中间讲解,最后进行技能学习情况总结和放松活动后下课。 二、注重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 1、含义及教学指导思想:也经常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是近年在国内外的快乐体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是主张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遵循运动情感变化规律来设计单元和教学课的。 2、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由于运动的乐趣来源于多方面,因此使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途径也比较多样,类似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多。但其教学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体验运动乐趣的环节,有时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这类教学模式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性法、集体性比赛法、小群体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与传统学习过程的比较:传统的学习过程:在进行学习过程之前,先有了一个为使某种运动达到一定水平的目标,而这一学习过程的终点则是达到某种水平的运动,然后再考虑利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它。 进行指导使某项运动达到某种水平——分解这项运动,分成A1、A2、A3三个部分(分成部分来学习就较容易)——学习A1,然后学习A2,再学习A3,最后统一,A始学习完成。 方法1:A1——A2——A3——A1 A2 A3 方法2:A1——A`——A2——A``——A3——A```。

体育课身体素质练习教案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 日期:2016年4月13 日班级八年级项目素质周次节次七执教查林教材1、身体素质练习2、游戏比赛 目标1、使学生能掌握往素质训练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 3、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坚强意志的精神品质。 重点动作规范到位,呼吸和动作相互协调 难点运动量的合理安排 结构课的内容运动量 组织教法要求t n 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分 钟 组织:*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学生 教师 要求:集合整队“快、静、齐” 准备部分1、热身跑 2、徒手操: a、头部,肩关节运动 b、体转运动 c、腹背运动 d、弓步压腿 e、侧压腿 f、膝关节运动 g、手腕脚踝运动 3、辅助性练习: a、抱膝跳 b、柔韧练习 C、蹲起 8 分 2圈 4×8拍 30″×2组 30次×2组 组织:一路纵队 要求:间隔一米五,前后对齐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模仿 要求:1、动作正确,大方舒展 2、动作有力度,有节奏 3、练习认真,动作协调 组织:同上 要求:收腹屈腿跳,上体前倾,前脚 掌落地,注意摆臂与腿蹬伸配合。 要求:用手掌触地,腿不弯曲 要求:抬头挺胸,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脚平行,脚尖向正前方。

基本部分1、连续蛙跳 2、高抬腿跑 3、跨大步(后蹬跑) 二、游戏:折返跑比赛 三、课课练: 1、男:俯卧撑 女:仰卧起坐 2、男:立卧撑 女:立卧撑 30 分 钟 2组 2组 3组 2组 3组 3组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要求:1、两腿下蹲,起跳前做好预备 姿势。2、做时重心在前脚掌,起跳过 程腹肌要尽量拉伸。 3、要协调摆臂 要求:1双手固定在腰部,手端平,要 用腿去碰手 2抬起的腿要大小腿折叠 3行进间有节奏感,身体保持直立 要求:1抬腿时大小腿折叠,下落时小 腿往前伸(或甩) 2身体稍后仰,重心高 3双臂协调摆动 要求:1快速完成规定距离 2折返要摸线 3折返要迅速完成 组织:男女生分成两队站在垫子面前 教法:教师讲解规则及方法和示范 要求: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教师点评,总结本课的好处和 不足之处 3收拾器材 4宣布下课 5 分 钟 2×8拍组织:成四列横队 要求: 1、充分放松 2、注意听讲 3、体育委员及时收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1、平均心率145次/分 2、练习密度40% 3、运动指数1.2 场 地 器 材 秒表一块 哨子一个 垫子若干 田径场地一块

体育教学总结(精选20篇)

体育教学总结(精选20篇) 体育教学总结(一): 在市教体委的领导,校长室的总体布置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 1、校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教学分层次,抓特色,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经验。并能从有限的资金中拨出必须的经费,投入到学校的体育设施中,添置了一大批业训器材。 2、学校每学期都有工作计划,具有轻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实实施。有效地组织了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每月一次的小型体育活动开展的顺利而又正常。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本事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进取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5、三位体育教师进取撰写各类教学论文,两人两篇在本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6、认真组织和管理学校的两课两操,工作落实,职责到人。制定详细的考核评比制度,并落实检查、考核。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计划化的方向发展。介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体育教师的业训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的活动开展还欠丰富;教师的业务钻研时间不够多。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善和提高。 体育教学总结(二): 送走繁忙充实的狗年,又迎来充满期望的猪年,回顾过去的一年,自我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现将20**年的个人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平时,我认真学习了十六大精神,仔细体会三个代表渗透在教育领域的意义,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我。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我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进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中小学体育“课课练”下肢力量的体能游戏

1、短绳双人跑进跑出跳 两人一组,后面人握绳,绳在身后准备好。开始时,绳从后面前摇。第一次绳摇到脚底下时,两人同时并脚跳过绳子,不握绳的跳者接着跑出跳圈。第二次绳摇到脚底下时,只有摇绳者自己一人跳过绳子。第三次摇绳时,跳者立即跑进跳圈,与摇绳人同时跳过第三次摇绳,接着跑出跳绳。第四次同第二次。依次类推。 2、小青蛙过马路 游戏者头戴小青蛙头饰站于起点线后,看对面主持人手上的红绿黄灯行动: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叫呱呱”。在行进中遇见→的交通标志,分别应该这样:1、继续前进;2、左转弯绕标志物一圈;3、右转弯绕标志物一圈。行动必须将双手撑在膝部作双足蹲跳,凡是做错者由扮演警察叔叔的同学先敬礼,指出后必须重做才能继续,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3、过江建设新浦东 等分成数队,发令后各队排头用三只飞盘作为渡江工具,依次移动,双脚踩在飞盘上前进,至对岸后,拿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拼板粘贴到示意图中,接着仍移动飞盘返回,换下一人做,直至最后一人,全部完成拼贴的队为胜 4、过河蹦蹦跳 在地上画二条相距为5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每组两人,预备时两人相对互坐脚背上双手相勾,组成一只小船。发令后,摇船至对岸,甲拿起圆圈里的一只蹦蹦球,套在单脚上转跳,乙站其旁边球过也跳起,两人合作配合跳二十次,完成后,再摇小船返回,先完成任务的组为胜。 5、跳水 在地上画一个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代表“跳水池”。参赛人数为6人,等分两队,相对而站。比赛开始,双方一起摆臂唱儿歌:“伏明霞,胆子大,扑通一声就跳下!”当念到最后一个“下”字时,就跳入池内。每次跳入的人数,各队可事先商量好。判别胜负的方法是:双方人数相等,无分;人数不等时,三人胜二人,得3分;二人胜一人,得2分;一人胜三人,得一分。接着再唱跳,在规定的局数里,积分多的队为胜。 6、摘椰子 准备一根中粗而又结实的毛竹竿,其高4至5米。在其竿顶粘挂一束五彩缤纷的气球。活动开始,要求小队的全体成员先把毛竹竿垂直扶起,然后让每一个人依次爬上去取下一只气球。若有困难,同伴们可以在确保不倒竿的情况下,给予帮助和支持。如让他踩肩,替他托臀等7、蜗牛爬行 每组两人,甲成跪姿,乙与甲反方向俯卧在甲的背上,双手抓住甲的双脚步后跟。甲的双手抓紧住乙的双脚踝,组成一个“蜗牛”。然后,甲负重向前爬行,乙保持好平衡不掉地,合作能爬到终点即为成功。 8、蹲跳接力 每队8人,4男4女。年龄不限。1男1女两人为一组。出发时的姿式:运动员应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两人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击第二组的手掌,然后第二组进行,依次类推。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计时与名次: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用时少者胜出。 9、踢毽子接力 将课桌稍向后面移动,在讲台与课桌间挪出一块位置,按座位行次每两行组成一个队,每队一个毽子。游戏开始,各队第1名学生到前面踢毽子,踢至失误为止,记下次数,回到自己坐位,接着第2人出来踢,直至全队踢完为止。累计次数多的队 10、抓害虫

“课课练”体能游戏

“课课练”体能游戏 北京体育大学14级研究生连永华 1.长虫跳圈 目标:发展下肢爆发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将所有学生站成两路纵队成“两条虫”,分别站在画好的线中间,进行向前开合跳, 两队各自跳一圈,哪队先跳完哪队赢。 规则: (1)向前跳时,务必采用开合跳的方式。 (2)行进中必须保持队形,队伍中有人断开,就算违规,成绩无效。 建议: (1)适宜小学低、中、高年级选用。 (2)注意同学之间合作与节奏一致 2.过河 目的:发展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方法:选择空旷平整的场地上,相隔15—20米画三条基本平行的线作为两条河流区。在这 三条线内画多边形的图案作为“石块”(如图所示) 把学生分别分成两路纵队站在一端河岸后。比赛开始后,两队站在河岸后的排头全速起跳,根据老师的要求用双(单)脚从一个“石块”跳到另一个“石块”(每个“石块”间隔大概80厘米至1米)。第一个同学到达对面河岸后,将放在对面河岸的球抛起(作为第二人开始的信号),并接住球轻轻放回原处,在目的地等待其他队友。每人完成一次,以最短时间通过河流的的队为胜。 规则 (1)必须按要求经过“河道”(如:一只脚,两只脚,两脚交换) (2)前一队员到达目的地将球抛起后,后一队员才能起跳。 (3)如没跳到“石块”,必须回到上一“石块”重新跳。 3.火车赛跑 目标:发展下肢力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将全部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当裁判喊“准备”时,大家就在前面同学的肩 膀上用右手搭,左手拿着左脚踝的背部,组成的一列“火车”。裁判吹哨后,排头在队中 以走的方式带领全队集体单脚向前跳进,以最后一名同学不掉队的前提下先到达终点线的 队获胜。。 规则: (1)在行进中,除了排头采用慢走的方式行进,其他队员都必须采用单脚跳行进,如有人 以两脚行走,则判为失败。 (2)途中如有人掉队,必须在原地接好后再前进。 建议: (1)适宜中高年级学生选用。 (2)全队发出的统一口令或口号,保持整齐一致的跳动节奏。

体育课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授课教师听课教师教学内容跳远 授课时间月日授课地点学校操场授课班级六年级一班 教学过程评课记录及改进 建议 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处理见习生问题 3.宣布本次课内容 准备部分 1.慢跑2圈热身 2.徒手操 ⑴头部运动 ⑵上肢运动 ⑶腰部运动 ⑷弓步压腿 ⑸踝腕关节运动 基本部分 1.讲解示范 讲解跳远的基本要领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及时纠正错误 结束部分 1.师生道别 2.布置作业教学方法恰当。在教学中,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学法指导,营造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跳远”与“投掷”,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二项运动,但宋老师很巧地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这是一节很好的体育示范课,宋老师备课充分,教学方法熟练,练习内容生动活泼,整节课老师收放自如,及时调控,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评课记录及反思: 宋老师的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就略作探讨。 优点: 1.教态自然,有亲和力。 2.教师教学主线非常清晰,边讲解边示范,很出色。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整个教学过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体育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 5.最后整队小结的时候,老师把每个项目都仔细小结了一遍,真的非常细心。 6.整堂课下来结构紧凑,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充分玩的过程中,学习了单、双脚跳的基本技能。 7.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很好的运用了启发性、尝试教学法、小群体合作、小组讨论交流、比赛法、鼓励法,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有待改进的地方: 1.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过少。 2.展示效果不佳。 3.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主要是面向全班学生的,没有体现出教师对不同差异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二年级)教材主要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体育教材解读 一、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材的编选依据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工具。《课程标准》指出,编写体育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价值,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构建富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小学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的各项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那种按大纲规定的教材体系编写各年级具体教材的方法,特别是改变了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时数框架的方法,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其主要依据是: (一)依据《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编写了各项教材,体现了每项教材与目标的对应性;也没有规定课时比重,体现了教材使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依据编写教材的四项原则(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编写了教材内容。 (三)依据编写教材的五项基本要求编写了各项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学一~二年级体育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不强调教材的技术体系,但不是不要体系。小学一--二年级实验教材,是依据“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精神,严格按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内容标准,设定了具体内容。下面对各类各项教材的特点、意义及教学实施做简要介绍和建议。 (一)体育基本常识 这部分教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活动性教材不可替代的内容。要求体育课做到“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体育知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真正把讲体育常识与学生身体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实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学观念的和谐统一。 (二)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编的。包括自然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滚翻、简单的体操动作、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的总称。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实用性很强的活动。没有典型的技术项目。这部分教学内容,没有按年级划分,两个年级可按需要选用;各项教材的教学,不

十种体育教学模式

十种体育教学模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1、含义及教学指导思想:此模式也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教学的单元设计是以某一项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以一定难度的到达标准来判断单元规模的,多采用中大型单元,单元内的排列主要以技术的难易度不顺序。教学课的设计以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主线,注重对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有人也称这种教学过程为“三段制”教学过程。 操作程序:经教师引导后,学生明确了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形成视觉表象,进行模仿练习和表象练习,再经过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建立动觉表象和正确的肌肉感觉,形成动作技能,在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引起教学反馈的作用。 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引发动机——明确目标——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总结评价。 师生关系:总体来看,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支配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由教师设定教学的任务、目的、要求等,学生依赖于老师,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活动。 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按体育学科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体育技术技能,也能保持较高的教学效率。

缺点在于: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较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易 做到区别对待,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法。 教学条件:该模式运用效果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体 育基础、教学法方法手段、学生的身体条件等五个因素。 3、具体案例:如:教师进行初一男生跨栏跑教学,单元由5课时组成,内容按课题难度 依次排列;每次上课先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再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然后进行对跨栏技 术要领的讲解。随后是练习与中间讲解,最后进行技能学习情况总结和放松活动后下课。? 1、含义及教学指导思想:也经常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是近年在国内外的快 乐体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是主张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 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 的志向和习惯。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遵循运动情感变化规律来设计单元和教学课的。 2、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由于运动的乐趣来源于多方面,因此使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途 径也比较多样,类似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多。但其教学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体 验运动乐趣的环节,有时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这类教学模式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性法、集体性比赛法、小 群体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与传统学习过程的比较:传统的学习过程:在进行学习过程之前,先有了一个为使某 种运动达到一定水平的目标,而这一学习过程的终点则是达到某种水平的运动,然后再 考虑利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它。 进行指导使某项运动达到某种水平——分解这项运动,分成A1、A2、A3三个部分(分成 部分来学习就较容易)——学习A1,然后学习A2,再学习A3,最后统一,A始学习完 成。

六年级《啦啦操32手位、游戏、课课练》体育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啦啦操32手位、游戏、课课练》体育课教学设计(水平三)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学 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乐于尝试和实践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针对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题复习32手位动作的第4课次,围绕本课学习重难点,熟练掌 握32手位的基本技术动作。在教学中学生有可能容易出现动作不稳,发力不制动的现象。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能突破传统的学习体操的练习手段,结合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手位的兴趣,并针对容易出错的动作挑出来反复练习体会,同时还必须保证发力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采用叫号起跑的游戏,让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完成规定的素质练习任务。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中男生活泼好动且学习模仿能力 强,但对他们来说啦啦操项目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和迎接挑战的学习自信性,六年级小朋友具有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的勇气,其中也有不少是好胜心很强的学生。女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积极,个别女生也能表现出勇往直前的竞争意愿。 四、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32个手位的动作,让学生初步掌握啦啦操的基本手位,培养啦啦操的兴趣, 使95%的学生熟练掌握32个基本手位的动作方法。 2、通过叫号起跑游戏结合情景教学在想象中完成任务,突出团队意识,特别在评价上更要 突出集体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动作干脆利落、制动发力,动作稳定。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运用游戏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七、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和分组轮换为主,学生一般按照前后来分组 八、教学流程: 主要包括6大块内容:反口令游戏—X形跑(创设情景)—各个关节运动—32手位—叫号起跑—身体素质练习(立卧撑、俯卧撑、平板支撑) 九、安全隐患:充分进行各个关节的准备活动,认真抓好保护与帮助,不开玩笑,不 得打闹,讲明打闹可能造成危险和后果,不得进行教师没有允许的练习。 十、教案

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体系与组织形式研究

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体系与组织形式研究 冷淑蓉 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小学体育“课课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课练”的作用重新被教育者所认识。本文就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容体系与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有力的发挥小学体育“课课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体系;组织形式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小学体育“课课练”逐渐被取消。近年来,小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推进体育与健康教程改革的过程中,重新对小学体育“课课练”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审视。本世纪以来,很多学校重新开展了小学体育“课课练”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构建科学、健康、有效的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体系和组织形式进行了探讨。 1.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涵 小学体育“课课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课课练”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益的各种身体练习和体育活动。 小学体育“课课练”必须以小学生的身体和生理特点为依据,针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与小学体育的单元和课时内容相结合,通过对练习内容和方式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和组织,来实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课练”中,存在练习内容比较枯燥,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不符,不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问题。这就造成小学体育“课课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从而逐渐退出了大部分的小学体育课堂。在体育与健康教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学体育“课课练”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从内容体系和组织形式两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其科学性、趣味性和有效性[1]。 2.创设科学的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体系 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发展小学生体能的体育游戏,例如“贴膏药”、相互追拍、丢手绢、跳房子等等;民间常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踢毽子、跳绳、竹竿舞;其他身体素质练习,例如简单的器械练习和徒手练习等。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选用太极拳、街舞等比较生动有趣的小学体育“课课练”内容。 2.1内容体系的组织原则 在构建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容体系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指向明确的原则。无论选择怎样的“课课练”内容,都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也就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速学、易学原则。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尽量选择能够快速学会的、对器材和场地要求不高的锻炼内容。第三,趣味性原则。要尽量选择新奇有趣的“课课练”内容,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带给小学生愉悦感,学生愿意重复的参加和挑战。第四,安全性原则。制定锻炼内容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锻炼的安全,符合科学锻炼的规律。 为了增强锻炼的效果,也为了提高“课课练”内容的趣味性,体育教师要具备创编能力,通过定期变换练习的形式、路线、环境和时间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例如仰卧起坐传接球、结合器材和不同路线的跑步、定向运动等等都是良好的“课课练”内容。 2.2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容要配合主教材 小学体育“课课练”的内容要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教材密切的配合。健康与体育课程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都具备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体育教学课课练

体育教学“课课练”的安排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运动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 一、课课练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课课练,为什么要安排课课练呢? 一是为了结合这节课的主要教材,或者是主教材的延伸,或者是主教材的补充,或者是体现锻炼的全面性要求而安排的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二是为了结合学生纪律松散或一些项目(双杠等)对纪律的需要,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三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体能弱项,弄清楚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练习。 二、课课练练什么?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等,为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这样以来,不但有助于掌握技术,而且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学习体质。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手指俯卧撑,对墙俯卧撑,对墙手指卧撑,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杠支撑行走,双杠屈臂伸。推小车,蹲跳起,单脚深蹲起。 2、速度素质练习有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追逐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800米最常用,特别在准备活动先慢跑800米达到热身作用。连续接力跑800米,变速跑练习(100米快速+100米慢),匀速跑1000米等。 4、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动力性的踢,摆,绕,原地弓步压腿,原地仆步压腿,压肩,转肩等。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根据这节课的主教材进行补充。例如:课的内容是跳跃项目,就可以再安排一些上肢内容(俯卧撑、立卧撑);有球类内容,就安排技巧类项目或可以搭配游戏性的快速抢球练习。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是课的主教材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比如快速跑单元的课课练安排后蹬跑、高抬腿练习,双杠单元安排推小车等。这样有利于掌握主教材的相关技术和提高主内容的相关专项素质。还可以是一些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的基本功练习,如篮球的运球、排球的传、垫球,武术的基本步法、手法等。 (四)学生的兴趣练习 课课练不仅是枯燥的素质练习队列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奖励性内容,做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篮球赛、花样跳绳、游戏等,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终身的体育意识。 三、课课练怎么练?

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课课练内容 体育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在运动负荷问题上关注度削弱,一些课可以说就是没有一点运动量。因此,现在很多人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 一、课课练到底就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课课练,为什么要安排课课练呢? 一就是为了结合这节课的主要教材,或者就是主教材的延伸,或者就是主教材的补充,或者就是体现锻炼的全面性要求而安排的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二就是为了结合学生纪律松散或一些项目(双杠等)对纪律的需要,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受力与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三就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体能弱项,弄清楚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就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练习。 二、课课练练什么? “课课练”意思就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与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

力与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就是加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与耐力素质等,为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这样以来,不但有助于掌握技术,而且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学习体质。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手指俯卧撑,对墙俯卧撑,对墙手指卧撑,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杠支撑行走,双杠屈臂伸。推小车,蹲跳起,单脚深蹲起。 2、速度素质练习有 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追逐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800米最常用,特别在准备活动先慢跑800米达到热身作用。连续接力跑800米,变速跑练习(100米快速+100米慢),匀速跑1000米等。 4、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动力性的踢,摆,绕,原地弓步压腿,原地仆步压腿,压肩,转肩等。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根据这节课的主教材进行补充。例如:课的内容就是跳跃项目,就可以再安排一些上肢内容(俯卧撑、立卧撑);有球类内容,就安排技巧类项目或可以搭配游戏性的快速抢球练习。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就是课的主教材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比如快速跑单元的课课练安排后蹬跑、高抬腿练习,双杠单元安排推小车等。这样有利于掌握主

体育课课练讲座

基于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课课练的设计及教学方法 一、概念 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课课练 仅从字面上解释,课课练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每节体育课中都安排一定时间的身体素质练习。 毛振明教授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地实施这些练习。” 吴键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是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有的现象,即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或者 50 米往返跑、立定跳远,或者俯卧撑、引体向上。 马成亮、王文清等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即在每堂体育课中进行身体素质专门练习。 从众多研究者的研究中发现,对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课课练”的认识基本有以下共同点:1、身体素质“课课练”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是一种教学形式;2、身体素质“课课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身体练习;3、身体素质“课课练”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4、身体素质“课课练”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 对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课课练”可以这样理解:身体素质“课课练”是针对学生学习和身体状况,结合单元、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生理、身体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和方式,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简单易行的身体练习。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即每堂课都安排的练习,它不属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部分,而是作为一种身体素质发展的补充练习。 二、“课课练”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选择适合发展规律,并有所侧重的,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例如,在小学阶段应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速度素质 2、循序渐进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数量应该由少到多,练习动作的学习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合理负荷原则:身体素质的练习负荷量和强度,应该和主教材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并考虑到练习的时间,合理的安排负荷量和强度; 4、生理卫生原则:生理负荷的曲线,应该与人体机能‘上升、稳定、下降’的活动规律相匹配。” 5、全面性原则:身体素质“课课练”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6、讲求实效原则:身体素质“课课练”要能够体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课课练”设计的注意事项 1力量素质 (1)根据学生力量发育的趋势,科学安排力量训练;(2)少儿力量练习以动力练习为主,少或不用静力性练习,避免憋气动作;(3)少儿力量练习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练习,不要过早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

关于体育“课课练”的理性思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关于体育“课课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体育“课课练”的理性思考 作者/高胜光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2238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练”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具体而言,要和“课后练”相结合,要做到内容多样、形式有趣、时间安排合理有效,强调多元化评价,使之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体育“课课练”认识内容形式评价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后,“课课练”

逐渐退出了体育课堂。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再次被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加深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一、关于体育“课课练”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课课练”一说,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当时的表述是“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近年来,业内对体育“课课练”的界定大致如下:吴健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即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毛振明提出,“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练习。廖申生、熊利曾对“课课练”的理解是:在体育课中,经常进行素质练习,素质练习指的是教学内容,“课课练”指的是教学要求,练习方法则指的是教学形式或一种手段,而练习方法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又决定了练习的效果。马晓凤、武继国对“课课练”的理解是:为了谋求身体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对基本教材的补充,是体育课素质练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