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监测指标

麻醉监测指标

麻醉监测指标
麻醉监测指标

科主任:填表人:填表日期:上报日期: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

——麻醉监测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 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2.2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4.5.6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 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4.6.2 3、术前知情同意-----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4.6.6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4.6.6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4.6.7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4.6.7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 4.6.8 第二节医务处质控指标 一、院、科质控数据库能提取与以下内容相关的数据 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不良事件)等4.2.7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范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一、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不包括< 2个月或>80 岁的年龄层。)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1个生理系统存在问题,在控制中,无身体活动限制。)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1个以上或1个主要系统存在问题,在控制中,身体活动受限制,但尚未达到失代偿状态,且无立即的生命危险。)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至少1个器官系统有严重问题, 未得到控制,或达到末期状态,失代偿,可能有生命危险。) Ⅴ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Ⅳ级病人的危险性较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二、术前困难插管的评估与评分 1、张口度:正常:>4.5c m;Ⅰ度张口困难:2.5~3cm;Ⅱ度张口困难:12~2c m;Ⅲ度张口困难:< 1 cm。 2、头后仰度 >90度;80-90;<80度。 3、:预计插管困难分级: 1级:可看到软腭、咽峡弓、悬雍垂、扁桃腺窝、咽后壁,喉镜可见全部声门。 2级:可看到软腭、咽峡弓、悬雍垂,喉镜可见声门后联合。 3级:可看到软腭、悬雍垂根部,喉镜仅能见到会厌顶部。 4级:可看到软腭,喉镜看不到喉头的任何结构。 三、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一、高血压病 1.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4.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 1.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2.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

麻醉科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记录

麻醉科质量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7-8-31 地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万文志吕剑汪林芳邓洁周松涛卢家强姜本大 主持人:王有日 内容: 一上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手术安全核查能做到护士和麻醉医生核对,手术医生不能及时到达手术室,三方核查不能完全落实。2科室规章制度能得到遵守。二本月质控指标: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麻醉药品使用后的安剖不丢弃,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针筒不毁损丢弃。 原因:(1)科室管理制度不遵守(2)接台手术多无暇顾及。(3)有些医生养成惰性难以纠正 2 手术室院感未认真落实表现为:手卫生依从率低洗手不达标,喉镜使用后未严格消毒多次连续使用,注射器针头未丢入锐器盒。 四不良事件:一例妇科腔镜手术形成co2皮下气肿导

致苏醒延迟。 五上级检查反馈:麻醉病历书写存在缺项,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科室未做麻醉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六存在的重点问题PDCA : 手术室院感制度未落实的主要原因分析 拟定对策: 1 科室加强院感知识及制度的培训考核。 2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和监督。 3院感科不定期督查实施惩戒与个人绩效挂钩。 4准备购置一次性喉镜片套或者一次性喉镜片 5 科室质控小组加强督查。 七 科主任总结: 1 本月出现一例CO2皮下气肿导致苏醒延迟,未及时 部分医生不重视院感 部分医生院 感知识欠缺 科室培训未到位 监管力度不大,处罚不重

发现但未出现严重安全事故,应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警惕,本例麻醉手术间有呼末监测,但麻醉医生未使用,说明安全意识薄弱,希望各位医生吸取教训做好麻醉中监测。 2院感制度也是核心制度,每个医生护士必须执行,院感出了问题那也是大问题,搞不好手术室都会关门,希望各位医生护士认真学习院感知识,认真落实院感制度。 3 科室规章制度必须认真遵守。麻醉药品安剖,注射器应按照要求分类丢弃,这个问题已强调多次,希望各位医生自觉遵守。 4质控小组成员要加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科医患比=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100%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分级麻醉患者数 同期各分级麻醉患者总数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同期麻醉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该麻醉方式数 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

麻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一、质量控制标准 (一)三级医院 1.麻醉科建设 (1)麻醉科已根据卫生部89年12号文件设立为临床一级科室 (2)原则上科主任有高级技术职称 (3)从2004年起执行人员准入规定,新增麻醉医师应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4)临床麻醉手术台数与麻醉人员之比达1:1.5~2.0,教学医院至少需达1:2.0(PACU及疼痛诊治人员编制另计) (5)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有实行三级医师责任制的学术梯队。 (6)有PACU或(和)ICU (7)有疼痛诊治门诊(可有病室) (8)有人员培训计划(包括逐步改善人员学历结构),并认真予以实施 (9)有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10)手术台数应按该院手术科室床位比例设置,有与人员数量及任务相适应的麻醉工作辅助用房及办公学习场地和设施 2.麻醉科管理 (1)各级医师职责明确,三级医师责任制得到落实 (2)坚持麻醉前访视病人制度,有麻醉前对病人病情评估的记录 (3)有麻醉前与病人、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的制度 (4)对择期或限期手术麻醉前有麻醉计划 (5)对危重疑难病例,有麻醉前讨论或向上级医师咨询的制度 (6)麻醉记录认真、清晰,能反映手术主要步骤、病情变化及处理 (7)认真落实术后随诊制度,随诊记录真实可靠,麻醉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8)有严重不良事件的讨论和报告制度(包括向省质控中心及时报告,不

得隐瞒不报) (9)重视临界事故,及时组织讨论,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麻醉质量,并及时向省质控中心报告(略去当事者姓名,中心汇总时也略去单位名称),引起同行注意防范。 (10)认真执行麻醉科医师值班制度 (11)认真执行麻醉科交接制度 (12)认真执行麻醉医师司理麻醉时的职责和有关规定 (13)认真执行药品、输液、输血的核对制度 (14)认真执行麻醉器材的管理和消毒制度 (15)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 (16)执行常用麻醉方法的操作规范或有关的注意事项的规定 (17)对所司理的麻醉有分类登记,对参与科外的抢救工作有登记,对参与会诊有登记 (18)对麻醉并发症有登记 (19)重视医德、医风建设,有相应的评议、奖惩办法 (20)主任应督促并定期检查三级医师责任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科室应作出安排,每日有相应人员检查当日麻醉质量情况。每月(至少每季度)有对该时段内麻醉质量的回顾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3.临床麻醉质量 (1)至上年度止,5年累计的麻醉死亡率低于万分之二,以后逐年降低。 (2)尽可能杜绝麻醉事故 (3)力争不出现医疗纠纷,如有纠纷,麻醉科确实无过错者(包括医疗态度),按无纠纷计 (4)对全麻、硬膜外和腰麻、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真实统计,其发生率逐年下降。 (5)对麻醉失败率有真实统计,失败率应逐年下降 (6)病人对麻醉的满意率有真实统计,满意率应逐年提高 (7)对危重疑难麻醉所占有分数有真实统计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2015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 意义: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定义: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PACU入室低体温率,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体温测量的方式推荐为红外耳温枪。 意义: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麻醉科医患比=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 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100% 同期麻醉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该麻醉方式数 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 ×1000‰ 同期麻醉总数 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

关于印发麻醉等个专业质控指标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 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 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同期麻醉总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得比例、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得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就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得比例、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得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得比例。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就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得比例。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

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她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她。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就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就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得数占同期麻醉总数得比例。 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与管理水平,就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得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得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得比例、意义:体现手术与麻醉管理水平,就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得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定义:PACU入室低体温就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PACU入室低体温率,就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得比例、体温测量得方式推荐为红外耳温枪、 意义: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就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得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非计划转入ICU率,就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年度)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于布为王国林邓小明刘进许学兵李民(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佘守章(共同执笔人)岳云孟凡民郭曲练黄宇光熊利泽衡新华 一、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围 临床监测(clinical monitoring)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如术中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min。有血管异常(如透析动静脉瘘)或静脉输液的肢体尽量避免袖带测压。某些情况下,如烧伤患者,因缺乏测量部位不用这种方法测量血压。 无创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无创袖带血压即振荡测量法。袖带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袖带内气囊至少应能包绕测量部位80%。 3.脉搏血氧饱和度 所有麻醉患者均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血氧含量是血液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日照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一部 2017年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案 2017年麻醉科手术一部全体人员将按照院里的统一安排部署,以《日照市人民医院全面质量检查标准》为基础,以院党委制定的各项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内容为指导,全面做好麻醉科手术一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全面的质量控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管理,以身作则,进一步规范科室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提升管理小组人员的管理水平,学会分析总结并利用管理工具。 二:严格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行科室管理,为三甲复审提前做好准备。 三:建立细化的质控体系并有效的运行,完善质控的管理工具应用。 四:进一步梳理完善门诊无痛胃肠镜操作流程和质控标准,尽快的把我院的无痛胃肠镜工作做大做强。 五:认真做好输血病例登记分析、麻醉效果评价及定期分析、不良事件报告及登记及分析、麻醉并发症登记及分析、质控数据的具体分析总结报告。 六.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严格住陪工作的管理。 七:建立麻醉数据库,统计工作量及以上登记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工作计划,提高麻醉质量。

根据以上几点,麻醉科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分级授权 1;落实好麻醉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做到权限与资格相符,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不能只带名不管理。 2;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有中级以上职称医师的指导。 3;接受医务科的动态监督检查 5;做到不超权限操作 ?定期考核 1;落实好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测评并且人人知晓 2;每半年对麻醉医师麻醉专业知识及急救知识进行考核测评 3;做好科室成员的继续教育 附:专业知识主要测试三基内容,专业技能主要含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击除颤等 ?麻醉前病人评估及麻醉后访视 1;落实好麻醉前病人评估制度: (1)明确每个患者麻醉前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2)将病人的风险评估及麻醉风险的评估记录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上 (3)做好麻醉前麻醉准备:病人的准备,麻醉仪器的准备,麻醉药物的准备 (4)执行好高风险麻醉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的术前讨论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

最新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修订试行)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修订试行) 一,生命体征指标类指标: 指标1.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率指标; 指标2.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率; 指标3.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指标4.术中体温监测率; 指标5.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 指标6.PACU入室低体温发生率; 指标7.术中主动保温率; 指标8.麻醉科术后镇痛率; 指标9.术后镇痛随访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 指标10.椎管内分娩镇痛应用率; 二,麻醉科结构管理指标 指标11.麻醉科与手术科室医师数量比; 指标12.麻醉科手术科室主治及以上医师数量比; 指标13.麻醉科医护比; 指标14.麻醉科人均年麻醉例次; 指标15.手术室外麻醉占比; 指标16.日间手术麻醉占比; 指标17.麻醉科门诊工作开展情况; 指标18.麻醉后恢复治疗室(PACU)工作开展情况;(单位时间总数) 指标19.麻醉重症监护室(AICU)工作开展情况;(单位时间总数) 指标20.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指标21.急诊手术麻醉占比; 指标22.各类麻醉方式占比; 指标23.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指标24.麻醉科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情况; 指标25.麻醉科院内感染控制体系建设情况; 三、麻醉科过程管理指标指标 指标26。书中自体血输注率; 指标27.择期手术麻醉前访视率; 指标28.入室后手术麻醉取消率; 指标29.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指标31.非计划转入ICU率; 指标31.麻醉后恢复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四、麻醉科并发症相关指标 指标32.麻醉后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 指标33.麻醉后24小时内患者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 指标34.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指标35.区域阻滞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指标36.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麻醉质控指标说明

江苏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月报) 目录 1、手术台及床位设置 (1) 1.1 手术台数 (1) 1.2 床位数 (2) 2、手术室内麻醉数 (2) 2.1ASA分级手术病人麻醉数 (2) 2.2麻醉分类数 (3) 2.3 专科麻醉数 (3) 3、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数 (4) 3.1 有创或无创检查 (4) 3.2 分娩镇痛(含人流) (4) 3.3介入治疗 (4) 3.4 其他 (4) 4、收住、诊治病人数 (4) 4.1 收住病人 (4) 4.2诊治病人 (4) 5、收费统计 (4) 5.1药品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 5.2 医用材料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 5.3 AICU抗生素占药品费用比 (5) 6、麻醉成功率 (5) 6.1 神经(含神经丛)阻滞成功率 (6) 6.2 硬膜外阻成功率 (6) 6.3 困难气道处理成功率 (6)

7、麻醉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6) 7.1 麻醉相关死亡率 (6) 7.2 有创性麻醉操作感染发生率 (6) 7.3 有创性监测操作感染发生率 (6) 7.4 术前检查评估准备率 (6) 7.5 术后访视率 (7) 7.6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7) 7.7 腰麻后头痛发生率 (7) 7.8 苏醒延迟发生率 (7) 7.9 硬膜外麻醉硬脊膜穿破发生率 (7) 7.10 全麻术中知晓率 (7) 7.11 心搏骤停发生率 (7) 7.12 硬膜外麻醉血管损伤发生率 (8)

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及问题解答 《江苏省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第二版)已由省卫生厅批准正式出版,江苏省卫 生厅苏卫医便[2011]124号通知指出:《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由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和常用临床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两个篇章构成,共分39章,约29万字,内容全面、新颖、实用,为各级各类医院麻 醉科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适用于麻醉专业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书中《江苏省麻醉科建设管理评价标准与细则(试行)》,将作为对医院麻醉科考核评估、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工作的参考 依据。这标志着江苏省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江苏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维护保障患者安全,定期对医疗质量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评估与分析,及时向省厅、省医协及所在医院和麻醉科进行反馈,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平台。对于规范麻醉科的建设与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对麻醉科各个医疗领域的监管;规范诊疗行为,定期对医疗质量信息资料进行评估与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向省卫生厅、医院协会、所在医院和麻醉科进行反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中心已对新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涉及内容进行了分类整 理,形式定为月报和年报,为提高上报单位数据填写的准确性,将部分填报指标说明如下: 1、手术台及床位设置 1.1 手术台数 1.1.1手术室内手术台数 设置数:指手术室内现有手术台数 开放数:实际使用(开放)台数 1.1.2手术室外手术台数 设置数:指手术室外现有手术台数 开放数:实际使用(开放)台数 常见问题及解答: 1、手术台设置数和开放数怎么定义计算? 【解释:指现有手术台数及实际使用(开放)台数,如个别新建医院其手术台有30个,实际使用只 有22个。】 2、手术室外手术台指的是什么? 【解释:指门诊(如人流)、内科病房(有创、无创性检查,需要麻醉处理)的手术台,主要针对手术室外麻

湖南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1.麻醉科建设 (1)麻醉科已根据卫生部89年12号文件设立为临床一级科室 (2)原则上科主任有高级技术职称 (3)从2004年起执行人员准入规定,新增麻醉医师应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4)临床麻醉手术台数与麻醉人员之比达1:1.5~2.0,教学医院至少需达1:2.0(PACU及疼痛诊治人员编制另计) (5)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有实行三级医师责任制的学术梯队。 (6)有PACU或(和)ICU (7)有疼痛诊治门诊(可有病室) (8)有人员培训计划(包括逐步改善人员学历结构),并认真予以实施 (9)有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10)手术台数应按该院手术科室床位比例设置,有与人员数量及任务相适应的麻醉工作辅助用房及办公学习场地和设施 2.麻醉科管理 (1)各级医师职责明确,三级医师责任制得到落实 (2)坚持麻醉前访视病人制度,有麻醉前对病人病情评估的记录 (3)有麻醉前与病人、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的制度 (4)对择期或限期手术麻醉前有麻醉计划 (5)对危重疑难病例,有麻醉前讨论或向上级医师咨询的制度 (6)麻醉记录认真、清晰,能反映手术主要步骤、病情变化及处理 (7)认真落实术后随诊制度,随诊记录真实可靠,麻醉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8)有严重不良事件的讨论和报告制度(包括向省质控中心及时报告,不得隐瞒不报) (9)重视临界事故,及时组织讨论,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麻醉质量,并及时向省质控中心报告(略去当事者姓名,中心汇总时也略去单位名称),引起同行注意防范。

(10)认真执行麻醉科医师值班制度 (11)认真执行麻醉科交接制度 (12)认真执行麻醉医师司理麻醉时的职责和有关规定 (13)认真执行药品、输液、输血的核对制度 (14)认真执行麻醉器材的管理和消毒制度 (15)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 (16)执行常用麻醉方法的操作规范或有关的注意事项的规定 (17)对所司理的麻醉有分类登记,对参与科外的抢救工作有登记,对参与会诊有登记 (18)对麻醉并发症有登记 (19)重视医德、医风建设,有相应的评议、奖惩办法 (20)主任应督促并定期检查三级医师责任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科室应作出安排,每日有相应人员检查当日麻醉质量情况。每月(至少每季度)有对该时段内麻醉质量的回顾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3.临床麻醉质量 (1)至上年度止,5年累计的麻醉死亡率低于万分之二,以后逐年降低。 (2)尽可能杜绝麻醉事故 (3)力争不出现医疗纠纷,如有纠纷,麻醉科确实无过错者(包括医疗态度),按无纠纷计 (4)对全麻、硬膜外和腰麻、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真实统计,其发生率逐年下降。 (5)对麻醉失败率有真实统计,失败率应逐年下降 (6)病人对麻醉的满意率有真实统计,满意率应逐年提高 (7)对危重疑难麻醉所占有分数有真实统计 (8)每年有新开展的麻醉技术(包括监测技术) 4.学术活动 (1)科室内有下列学术活动 麻醉前讨论

质控指标 医务科

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医务科) 一、评审细则中所涉及指标 1.平均住院日≤10天。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0%。 3.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大于70%(85%、95%);急救设备完好率 100%。 4.医嘱、处方合格率≥95%。 5.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执行率≥95%;手术标记执行率≥95%;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 估执行率≥95%。 6.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每 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15件、20件);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7.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在岗人员参 加“三基”考核合格率≥95%。 8.有针对共性及各科室专业特点制定相关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对重点科室、 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70%(85%、95%)。 9.有事实说明,应用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与改进活动的临床科室大于40% (60%)。 10.随机抽查住院病历及手术登记文件与实际授技名单符合率≥95%。 11.对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80%,入组完成率不低于 70%。

12.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 13.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性文件,手术医师知晓100%;医院有手 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知晓100%。 14.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15.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30%。 16.手术主刀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主 刀签名);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合格率100%。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 17.肿瘤手术切除组织送检率100%;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100%。 18.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麻醉医师知晓100% 19.麻醉前病情评估与讨论的病历记录完整性100%;知情同意书内容完整性 100%;麻醉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达100%;麻醉单及相关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范,合格率100%。 20.医师开具处方、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不合理处方≤1%、处 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95%。每月至少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其中自费处方≥20 张)和30份出院病历进行点评。 21.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 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 22.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麻醉质控指标说明

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月报) 目录 1、手术台及床位设置 (1) 1.1手术台数 (1) 1.2床位数 (2) 2、手术室麻醉数 (2) 2.1ASA分级手术病人麻醉数 (2) 2.2麻醉分类数 (3) 2.3专科麻醉数 (3) 3、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数 (4) 3.1有创或无创检查 (4) 3.2分娩镇痛(含人流) (4) 3.3介入治疗 (4) 3.4其他 (4) 4、收住、诊治病人数 (4) 4.1收住病人 (4) 4.2诊治病人 (4) 5、收费统计 (5) 5.1药品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 5.2医用材料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 5.3AICU抗生素占药品费用比 (5) 6、麻醉成功率 (6) 6.1神经(含神经丛)阻滞成功率 (6) 6.2硬膜外阻成功率 (6) 6.3困难气道处理成功率 (6) 7、麻醉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6) 7.1麻醉相关死亡率 (6)

7.2有创性麻醉操作感染发生率 (6) 7.3有创性监测操作感染发生率 (6) 7.4术前检查评估准备率 (7) 7.5术后访视率 (7) 7.6椎管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7) 7.7腰麻后头痛发生率 (7) 7.8醒延迟发生率 (7) 7.9硬膜外麻醉硬脊膜穿破发生率 (7) 7.10全麻术中知晓率 (7) 7.11心搏骤停发生率 (8) 7.12硬膜外麻醉血管损伤发生率 (8)

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及问题解答 《省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与操作常规》(第二版)已由省卫生厅批准正式出版,省卫生厅卫医便[2011]124号通知指出:《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由麻醉科建设管理规和常用临床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两个篇章构成,共分39章,约29万字,容全面、新颖、实用,为各级各类医院麻醉科的建设和规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适用于麻醉专业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书中《省麻醉科建设管理评价标准与细则(试行)》,将作为对医院麻醉科考核评估、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工作的参考依据。这标志着省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维护保障患者安全,定期对医疗质量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评估与分析,及时向省厅、省医协及所在医院和麻醉科进行反馈,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平台。对于规麻醉科的建设与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对麻醉科各个医疗领域的监管;规诊疗行为,定期对医疗质量信息资料进行评估与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向省卫生厅、医院协会、所在医院和麻醉科进行反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中心已对新版《省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涉及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形式定为月报和年报,为提高上报单位数据填写的准确性,将部分填报指标说明如下: 1、手术台及床位设置 1.1 手术台数 1.1.1手术室手术台数 设置数:指手术室现有手术台数 开放数:实际使用(开放)台数 1.1.2手术室外手术台数 设置数:指手术室外现有手术台数 开放数:实际使用(开放)台数 常见问题及解答: 1、手术台设置数和开放数怎么定义计算? 【解释:指现有手术台数及实际使用(开放)台数,如个别新建医院其手术台有30个,实际使用只有22个。】 2、手术室外手术台指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