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子夜》

茅盾《蚀》三部曲

茅盾《虹》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茅盾《锻炼》

茅盾《多角关系》茅盾《腐蚀》

茅盾《动摇》

茅盾《追求》

茅盾《幻灭》

茅盾《林家铺子》茅盾/创造

茅盾/报施

茅盾/石碣

茅盾/自杀

茅盾/有志者茅盾/烟云

茅盾/小巫

茅盾/水藻行茅盾/手的故事

茅盾/色盲

茅盾/大鼻子的故事

茅盾/春蚕茅盾/诗与散文

茅盾·腐蚀/第一部分

茅盾·腐蚀/第二部分

茅盾·腐蚀/第三部分

茅盾·腐蚀/第四部分

茅盾《子夜》[5]

茅盾《子夜》[4]

茅盾《子夜》[3]

茅盾《子夜》[2]

茅盾《子夜》[1]

茅盾《林家铺子》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下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中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上

茅盾介绍

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1938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1940年5月到延安。1940年底到重庆。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1946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

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

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茅盾生前为团结广大作家,培养青年作者,促进文学理论建设,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表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字绘出的图画1雷雨前学案苏教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雷雨前 有一个圆,被切去了好大一块的三角楔,想自己恢复到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能在路上欣赏花草树木,还和毛毛虫聊天,享受阳光。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所以都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它很开心地把那碎片拼上了,开始滚动。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和毛毛虫聊天。它终于发现滚动太快使它看到的世界好像完全不同,便停止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滚走了。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别走太快,懂得欣赏,才不会错过路上的好风景;不要再为琐事烦恼,想想如何做自己的主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有失就有得。 一、字音识记 (wò)(chuò)龟.裂(jūn) 龌龊 ..

水门汀.(tīnɡ) 剥. 落(bō) 揩. 汗(kāi) 噤.声(jìn) 二、字形辨认 ?????hōnɡ(烘)烤ɡǒnɡ(拱)手起hònɡ(哄) ?????布màn(幔)màn(漫)长màn(蔓)草 ?????ǒu(呕)吐òu(沤)麻ōu(讴)歌 ?????热là(辣)là(辣)sǒnɡ(悚)然乖là(剌) 三、词语辨析 1.合拢·合龙 合拢:闭上、合上;收拢、聚合。 合龙:堤坝最后封口(修筑堤坝或围堰时,人们把留在最后的缺口 叫“龙口”,因此把大坝封口截流叫“合龙”),也指建筑桥梁时最后在中间接合。 “合龙”仅用于堤坝等工程,“合拢”可用于各种事物。 例句:①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 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 ②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大坝今天终于要合龙了。 2.咆哮·怒吼 咆哮:一般形容凶猛的动物的声音。强调发出的声音雄壮猛烈。 怒吼:形容人因愤怒而大声喊叫。强调怒气逼人的威力。 例句:①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

高中作文描写文学作家的作文600字:我心中的茅盾

描写文学作家的作文600字:我心中的茅盾 “中国的文学巨匠、社会活动家,我心中的巨人茅盾爷爷。”描写文学作家的作文600字为我们介绍的是文学巨匠茅盾。 描写文学作家的作文600字:我心中的茅盾 热爱文学的朋友们,你们一定对下面的一段文章很熟悉吧! “林小姐这天从学校回来就撅起小嘴唇。她掼下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台前梳头发搽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来,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擦,咪呜咪呜地叫了两声。” 对,这就是茅盾爷爷笔下《林家铺子》中的一段话。文学巨匠茅盾爷爷原名沈德鸿,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出生于水乡古镇乌镇东市河北侧的观前街老屋。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有《虹》、《春蚕》、《子夜》……还有著名的农村三部曲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长篇小说。他的文章中有许多揭露和批评当时社会的黑暗。《春蚕》就是这样的。他用过众多的笔名,有一些笔名还与故乡乌镇有一定的联系呢!像其中的四珍,就是因家乡的三珍斋的酱鸡而取的。他的许多文章与故

乡乌镇有关。像他童年观看过祖母养蚕,因此积累下素材,后来就写下了《春蚕》这一篇有名的文章。又像《林家铺子》,就是取材于乌镇的一家商铺。 从茅盾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许多高 贵的品质。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在一次考试中,便把“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句话作为论点写了出来。茅盾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茅盾的恩师沈听蕉先生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优秀者有奖。小茅盾常常获奖。当然这与他勤奋学习离不开的。这也为他日后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茅盾长大以后为家乡做了许多事情,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了巨大的贡献。 我读了一些茅盾的文章,更加理解他追求真理,尊师重教等的优秀品质。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他的故居修整了一番……作为茅盾故居向外开放。 中国的文学巨匠、社会活动家,我心中的巨人茅盾爷爷,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你又是那么勤奋好学、尊师重教,你是那么执着地追求真理……你的一切都让我折服,你的丰功伟绩让我赞叹不已。啊,茅盾爷爷,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上海名人故居

上海名人故居 虹口篇 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故居1999年5月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系坐北朝南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房,占地面积75平方米,建筑面积188平方米。1977年12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遗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奠基人鲁迅,于1933年4月从拉摩斯公寓迁此。在此居住期间,先后编辑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等七本杂文集,翻译《死魂灵》、《俄罗斯童话》等外国名著,编成《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木刻作品集。并掩护瞿秋白夫妇、冯雪峰等共产党人在此居住。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此逝世。 茅盾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6号,现已挂牌。 名人遗迹:新文化运动巨匠茅盾夫妇,于1946年5月自重庆来沪住此二楼一间房。茅盾在此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为报刊写杂文、文艺评论、翻译作品,为反内战、为李公仆、闻一多被害、为保障言论自由等发表宣言。同年12月应邀访苏。1947年4月回国,写出《苏联见闻录》。同年11月,因白色恐怖严重,中共地下党决定让他转移香港。 郭沫若故居:位于溧阳路1269号。该处1994年2月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系坐北朝南假三层花园洋房,占地416㎡,建筑面积406㎡。2003年10月公布为虹口区登记保护建筑。现为民居,已挂牌。 名人遗迹:1946年5月,新文化运动巨匠郭沫若由重庆来上海住此,进步文化人常在此聚会。邓颖超、齐燕铭等曾借此招待文化界人士、举行记者招待会。郭沫若在此期间担任《文汇报》副刊主编,为反内战、争和平奔走,组织和参与赴南京促进国共和平谈判请愿团,慰问下关惨案受害者,追祭李公仆、闻一多,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等活动。1947年11月,郭沫若离沪赴香港。1946年8月,邓颖超曾在此招待文化界人士;11月,进步文化人士曾在此为朱德60寿辰举行庆祝会。此楼现为民居,外观如旧。 丁玲故居:位于昆山花园路7号。该址1999年5月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系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假四层毗连式公寓。2003年10月,公布为虹口区登记保护建筑。现为民居,已挂牌。 名人遗迹:著名作家丁玲于1933年2月迁入此处,居住面积30平方米。这里亦为中共地下党联络处。在此,丁玲创作了短篇小说《奔》、散文《我的创作生活》等。

东城区主要名人故居情况的介绍

毛主席故居 位于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 井吉安所左巷8号。是北京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所简 陋的小院,北房三间,左右各 带一间耳房,东房两间。1918 年9月,毛泽东为组织赴法勤 工俭学事首次来京,开始住在 湘乡会馆,后住在豆腐池,终因交通不便,同来几人联系不便,同新民会总干事肖子升出面,以北大学生的名义租了此地的三间北房。据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记载,当时同住的有肖子升、陈绍林、毛泽东、罗章龙、欧阳玉山、蔡和森共8人。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提到:"八个人居三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罗章龙回忆他们寓此期间,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做饭吃,因南方人不会做面食,闹出种种笑话,房东曾教他们做面食。从1918年秋到1919年春,毛泽东在此地住了六、七个月,后离京赴上海。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东城丰富胡同19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 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 内容丰富,《四世同堂》、《龙 须沟》等名篇家喻户晓,在文 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这 里是老舍先生1949年从美国 回国后买的一所小宅子,稍事 修葺后,于1950年3月携全家迁入。该院为北京旧式极普通小院,小门坐西朝东,门内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其西有一狭长小院,北为一座三合院是故居的主要部分。就在这里,老舍写了著名的《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东城交 道口后圆恩寺胡同13号。 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

北京名人故居一览表

北京名人故居一览表(转载) 曹雪芹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 郭沫若故居 鲁迅故居 茅盾故居 梅兰芳纪念馆 宋庆龄故居 詹天佑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 老舍故居 毛主席故居 东城区旧鼓楼大街豆腐池胡同15号电话暂无婉容故居 东城区帽儿胡同37号电话暂无 段祺瑞住宅 东城区朝内北小街仓南胡同路东电话暂无 孚王府 东城区朝内大街137号电话暂无 孙中山行馆 东城区地安门大街11号电话暂无 崇礼大院 东城区东四六条63、65号电话暂无 寿恩公主府 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电话暂无 淳亲王府 东城区正义路5号电话暂无 清末兵部尚书志和住宅 东城区府学胡同36号电话暂无 那王府 东城区国祥胡同2号电话暂无 循郡王府 东城区方家胡同15号电话暂无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3号电话暂无 安亲王府

东城区东交民巷15号电话暂无 欧阳予倩故居 东城区张自忠路5号电话暂无 僧忠亲王府 东城区炒豆胡同77号电话暂无 豫亲王府 东城区东单三条内电话暂无 庄士敦故居 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恭俭胡同北口电话暂无梁启超故居 东城区北沟沿23号电话暂无 和敬公主府 东城区张自忠路东部路北电话暂无 可园 东城区帽儿胡同9号电话暂无 奎俊宅院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电话暂无 荣禄故居 东城区菊儿胡同中部电话暂无 冯国璋故居 东城区帽儿胡同东部电话暂无 田汉故居 东城区白米仓胡同内电话暂无 叶圣陶故居 东城区东四八条电话暂无 沙千里故居 东城区东四六条内电话暂无 杜聿明故居 东城区美术馆东街电话暂无 黎元洪故居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北口路西电话暂无 梁实秋故居 东城区内务部街电话暂无 章士钊与乔冠华故居 东城区史家胡同内电话暂无 蔡元培故居 东城区东堂子胡同87号电话暂无 朱启钤故居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雨中情思12 雷雨前课后练习五十三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雨中情思12 雷雨前课后练习五十 三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的一句是( )。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B、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C、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啊,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 昏。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咆哮:人暴怒叫喊或江河水奔腾轰鸣。 B、龌龊:器量局促;狭小。 C、水门汀:水泥,亦指混凝土。 D、瞥过: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按修辞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③大粒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窗。 ④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而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 ⑤天空中的星星在快活地眨眼睛。 ⑥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好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⑤⑥/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雷雨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人们常把它和高尔基的《海燕》相媲美。 B、《雷雨前》按时间的顺序,从清晨写起,选取几个不同的角度,勾画闷热、干旱和人们的苦闷难 熬、怨声冲天的景象。 C、作者也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戴红顶子、像大官模样的金头苍蝇”的蚊子,以及唱着“要死呀、 要死呀”高调的蝉,用以反衬巨人的高大形象。 D、作品都借助自然事物用以象征某种社会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文章开头这句话出自茅盾先生1934年中秋后写的散文《谈月亮》,我是第一次尝试看茅盾先生的散文,而在看完这篇散文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亮从来是纯洁无瑕的象征、黑夜前行的希望、游子乡愁的寄托,何以在茅盾先生看来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对茅盾先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借着在北京读书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茅盾先生1974年至1981年逝世以前居住的地方,这座不大的二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同周围的深宅大院比较并无不同,甚至还有些毫不起眼。在未踏入故居前,我就看到了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的金字黑大理石横匾,远远的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慢再缓慢;控制自己的声音,小声再小声。进入故居,我看到在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有一些时间磨损的痕迹,可是茅盾先生的神态依旧很清晰,坚挺的鼻梁、笃定的眼神、利落的发型都清晰灵动地表现出茅盾先生独立而又带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思想。在塑像前有一个方形的葡萄架,葡萄架上还装了一个秋千,是茅盾先生准备给孙女玩耍的,如今秋千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只是隐

隐地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欢笑,感觉还在。前院真就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一面不落,这些房间都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览,里面陈列着茅盾先生生前的图片以及实物,包括信件、手稿、作品以及他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一件件的浏览,一件件的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茅盾先生当时的心情,我会感觉有些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个历史名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他对话,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和另一个自己交流。总之会惊讶、会感叹在他笔下革命历史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来到后院,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不平凡的文学作家的日常生活琐碎了。从会客室到卧室,一直都是简单淳朴的装饰风格,单人床、木桌、冰箱依旧还保留着他在世时的模样,尤其是这床边的木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了吧。想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茅盾先生俯首创作的画面,又想到了他在1976年提笔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不愿,又那么的无奈,写下了:"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也许换做是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感同身受,只是对于茅盾先生而言多少有些可惜罢了。 时间走着,我也走着,不知不觉茅盾先生的故居好像就这样参观结束了,再次返回到前院,我发现自己遗漏了一处,那就是中国茅盾研究所办公室,可惜房门早已上锁,只是透过窗户依旧还能看见房间内的办公设施,还有几盆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盆栽。我并不了解这

乌镇观感

乌镇观感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 ●赵进斌 去参观浙江嘉兴乌镇茅盾故居,也许是国内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仪之地,毕竟,当今中国茅盾文学奖至高无上的名誉光环熠熠。这次华东五市之行,对我来说,去乌镇茅盾故居是首要的前提条件。 在乌镇景区下车后,上午十点钟,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一排排全国各地游客早已排成长龙,摩肩接踵,停车场上停满了各省市旅游大巴车,场面蔚为大观,正门前广场上,一组黑色水乡农妇浆洗提水的雕塑,顿时让你感受到江南水乡氤氲气息扑面而来。 乌镇茅盾故乡,1300年历史的被誉为“中国传统嘉年华”的江南水乡古镇,茅盾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的描写,让其永久散发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韵味十足,令人神往。如今,这一幕幕情景依然被保存得鲜活如初,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驻足。 如果你到浙江乌镇茅盾故居去看看,肯定会发出中国确实是文学大国之感叹,但参观过程中熙熙攘攘游客在茅盾故居的表现,又令我很失望。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游客,能认真在故居上下两层楼房摆开的茅盾生平事迹、资料、照片前中详看的并不多,他们只是热衷于在故居正厅“文学巨匠茅盾”下面一尊茅盾半身头像前排队忙于留影、留念。我举

着照相机想单独拍一张茅盾头像,在等待了近二十分钟后无果,只得无奈摇头作罢。看着那些南腔北调、仪表相貌各异的游客们或故作严肃深沉或装作嬉皮笑脸用手按茅盾头像在附庸风留影模样,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腹有读书气自华”。如今国人随旅游团旅游,正应了那句讽刺的顺口溜:游客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然后就拍照,一天走下来,什么也不知道。 让我感到肃然起敬的是正厅茅盾全身雕像上方是镏金大字——“茅盾先生他所走的方向,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中国人民大众解放服务的方向,是一切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应走的方向。”1945年6月,中共在《新华日报》上编发纪念专刊,王若飞在上面发表了《中国文化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的文章,高度评价茅盾的成就和贡献,肯定了茅盾的方向。他指出:“茅盾先生他所走的方向,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中国人民大众解放服务的方向,是一切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应走的方向。中国人民应当把茅盾先生25年来的成就看成是中国文化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中国人民的光荣。 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坐落在茅盾故居的东侧,紧挨居前水道,最初由邑绅严辰于同治四年创建,现在是茅盾纪念馆。 立志书院前起观前街,后至观后街,直落五进。今天的书院基本保持了当时的面貌。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过天井是讲

雷雨前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雷雨前》(2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2、收集有关茅盾的资料,了解茅盾的生平、创作。查阅本课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体味作者对天气闷热的妥帖表达,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切旧势力的火热激情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评价任务: 1、学生交流展示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对于雷雨前的闷热龌龊的描写。 3、再次朗读课文,探究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下雨天,真好》一文,感受到了琦君在绵绵细雨中对亲人、朋友的浓浓思念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茅盾先生的一篇与雨有关的散文《雷雨前》,看看茅盾对于雷雨又有怎样的情感? 二、检查预习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及本文写作背景。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适当补充、强调。)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本文创作于1934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对共产党进行大肆剿杀,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则气焰嚣张,白色恐怖笼罩着祖国的天空,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中国暗无天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热切呼唤革命风暴的到来,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压抑沉闷的空气,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2、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难读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呕.龌龊 ..瞥.过水门汀.揩.汗噤.声

雷雨前——茅盾-赏析

【作品原文】 茅盾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象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象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象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 象它们过了一夜功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 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象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 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进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象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 不折不扣一条缝!象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儿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儿中什么用? 象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象是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 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乌镇旅游景点

乌镇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东栅(立志景区)和西栅景区,东栅的茅盾故居是来乌镇游览的朋友必去的地方,乌镇如果没有去茅盾故居,等于没有去过乌镇。东栅的茅盾故居才是正宗的,茅盾是东栅人,西栅那个茅盾纪念堂是后来修的,相当于博物馆. 乌镇东栅(立志景区)(通票,含景区内所有景点场馆)门票全价:100元可参观浏览的景点包括:高竿船、逢源双桥、香山堂药店、财神湾、老街、江南百床馆、民俗风情馆、三白酒坊、宏源泰染坊、染店弄、江南木雕馆、余榴樑钱币馆、立志书院、茅盾故居、林家铺子、古戏台、修真观、翰林第、皮影戏馆、访卢阁、常丰街传统商铺区、江浙分府、汇源当铺、美人靠、廊棚、水阁、仁慧桥传统作坊区等。 乌镇西栅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票价120元/人,一次进入有效,可参观的标准景点22个,其他附属景点10多个,包括:安渡坊码头、草本染色作坊、昭明书院、雨读桥、三寸金莲馆、乌镇老邮局、水上戏台、评书楼、恒益堂药店、厅上厅、金银民俗馆、双桥、白莲塔寺、文昌庙、关帝庙、水上剧场、诗田广场、益大丝号、乌锦作坊、乌将军庙、秀水廊街、定升桥、灵水居、孔另境纪念馆、沈泽民纪念馆、茅盾纪念堂、茅盾陵园、王会悟纪念馆、水上集市、亦昌冶坊、叙昌酱坊、西栅城墙栅门、月老庙等。 东西栅景区联票150元:最经济买票方案。包含乌镇东西景区内所有景点和夜景。最迟14:00前购买!乌镇景区门票当天使用一次有效,时间从上午8:00到晚上22:30(冬季22:00);东栅景区双休日从晚上18:00以后到21:00景区需要购买夜票。西栅景区每天都有夜游票80元/人次,时间:17:30~222:30(10~2月)18:00~22:30(3~9月)。在双休日和黄金周期间,夜晚进入景区需要购买夜票,票价80元,其他时间不限;对于清晨进入景区的游客在7:30工作人员上班后需要补票再行参观,否则会被请出景区的。 乌镇旅游门票优惠政策: 免票:对1.1米以下儿童、持有国导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司机A或A1证、残疾证(革命伤残军人证)、军委老干部离休证、记者证(国家新闻总署颁发、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电视编辑记者证、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央新闻署颁发记者证;采访证、特约记者证不免)的给予免费票。 折扣:对持有老年证(无证的,凭身份证70岁以上)、三十年教龄证(不含工作证和退休证)、现役军人证、中小学生证及1.1-1.4米的儿童享受东栅60元,西栅80元的门票优惠。 乌镇旅游的吃、玩、住、行、购: 玩,首先在于您什么时候到乌镇,如您是早晨或中午到乌镇,建议大家买东西栅联票,这样可为您省下70元一人的门票费用。因为东栅门票100元,西栅门票120元,东西联票150元。西栅夜景是乌镇当家花旦,晚上5:30-10:30门票价为80元,不过联票是包含着夜景的,只要不出去是可以玩好再出去。(东栅游览时间一般为3小时,旅游团居多,通俗;西栅游览时间一般为4小时,散客、

雷雨前茅盾阅读答案

雷雨前茅盾阅读答案 【篇一:茅盾《雷雨》及赏析】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象还带点热。昨 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 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象透过了 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象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象沟么?那 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象它们过了一夜功 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 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象要呕出什 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 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 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镀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 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 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进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 象结了一层壳。午后三点钟光景,人象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象明晃晃 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一样, 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儿中什么用! 象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象 是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 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 隆隆隆的怒吼声。

京派海派矛盾老沈从文

京派海派矛盾老沈从文

————————————————————————————————作者:————————————————————————————————日期:

30年代小说 流派纷呈、群星璀璨 授课人:张春红 1 教学要求: 1、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京派、海派、新感觉派、祥子、吴荪甫; 2、了解30年代小说发展概况; 3、掌握茅盾小说的开拓性意义;巴金家族小说的主题;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沈从文小说的艺术风格等。 一、左翼小说新人 指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一批具有左翼倾向的青年作家。 蒋光慈、丁玲、柔石、叶紫、沙汀、艾芜、张天翼等是这批小说新人的代表。 3 二、东北作家群 一群在九·一八事变后,从东三省陆续流亡到关内的作家。 代表作家: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 萧红 4 他们在30年代的文坛十分活跃,其小说主要以描写东北风情为主。他们所描写的东北风情,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人的生活、风俗、心理。萧军《第三代》等;一类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的抗日活动。萧红《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萧红与萧军 5 三、新感觉派小说 又被称为“新海派”。这派作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当时最现代化的城市上海,作品集中描写现代大都市的生活、人心、色彩。 6 第一代“海派”: “老海派” 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 1、张资平:“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 《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2、叶灵凤:是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 张 资 平 7 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出现说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并发展至鼎盛与独立。 8 刘呐鸥:被称为是“一位敏感的都市人” 穆时英: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0课 雷雨前练习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第10课雷_雨_前 一、字音辨读 1. 龌龊..(wò chuò) 2.龟.裂(jūn) 3.水门汀. (tīng) 4. 剥. 落(bō) 5.揩.汗(kāi) 6.噤.声(jìn) 二、字形辨识 1.????? 布幔漫长蔓草 2.????? 热hōnɡ hōn ɡ烘烘ɡǒnɡ拱手起hònɡ哄 3.????? 呕吐沤麻讴歌 4.????? 热辣辣sǒnɡ悚然乖 剌 三、词语辨析 1.究竟·毕竟 辨析?????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有时也可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究底说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句????? ①前几届业委会是怎样选出来的,他们的工作干得究竟怎么样,我们不想追究。②小牛毕竟还不是奥运冠军,NBA 只是一项比赛而已,也不算世界锦标赛。 2.焦躁·焦灼 辨析????? 都有“着急”的意思。“焦躁”强调烦躁不安。“焦 灼”强调着急,只能用于书面语。 例句????? ①对于始终态度强硬的菅直人,民主党高层也束手无策,党内的焦躁情绪正攀至顶峰。②岛城知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得知石老人风化严重的事情,表现得很是焦灼。 四、熟语释义

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2.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3.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一、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蚀》《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等。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财富。 二、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创作于1934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对共产党进行大肆剿杀,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则气焰嚣张,白色恐怖笼罩着祖国的天空,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中国暗无天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热切呼唤革命风暴的到来,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压抑沉闷的空气,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茅盾,从个人感觉出发,以自己最为熟悉的中国江南小城为背景,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三、主旨把握 作品描写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寄寓着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对各种社会势力的嘴脸进行揭露之意,则是自然而明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 四、结构图示

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文章开头这句话出自茅盾先生1934年中秋后写的散文《谈月亮》,我是第一次尝试看茅盾先生的散文,而在看完这篇散文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亮从来是纯洁无瑕的象征、黑夜前行的希望、游子乡愁的寄托,何以在茅盾先生看来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对茅盾先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借着在北京读书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茅盾先生1974年至1981年逝世以前居住的地方,这座不大的二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同周围的深宅大院比较并无不同,甚至还有些毫不起眼。在未踏入故居前,我就看到了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的金字黑大理石横匾,远远的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慢再缓慢;控制自己的声音,小声再小声。进入故居,我看到在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有一些时间磨损的痕迹,可是茅盾先生的神态依旧很清晰,坚挺的鼻梁、笃定的眼神、利落的发型都清晰灵动地表现出茅盾先生独立而又带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思想。在塑像前有一个方形的葡萄架,葡萄架上还装了一个秋千,是茅盾先生准备给孙女玩耍的,如今秋千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只是隐隐地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欢笑,感觉还在。前院真就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一面不落,这些房间都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览,里面陈列着茅盾先

生生前的图片以及实物,包括信件、手稿、作品以及他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一件件的浏览,一件件的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茅盾先生当时的心情,我会感觉有些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个历史名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他对话,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和另一个自己交流。总之会惊讶、会感叹在他笔下革命历史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来到后院,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不平凡的文学作家的日常生活琐碎了。从会客室到卧室,一直都是简单淳朴的装饰风格,单人床、木桌、冰箱依旧还保留着他在世时的模样,尤其是这床边的木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了吧。想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茅盾先生俯首创作的画面,又想到了他在1976年提笔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不愿,又那么的无奈,写下了:"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也许换做是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感同身受,只是对于茅盾先生而言多少有些可惜罢了。 时间走着,我也走着,不知不觉茅盾先生的故居好像就这样参观结束了,再次返回到前院,我发现自己遗漏了一处,那就是中国茅盾研究所办公室,可惜房门早已上锁,只是透过窗户依旧还能看见房间内的办公设施,还有几盆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盆栽。我并不了解这里发生过什么,也许曾经有那么一群人,那么一群专业的了解茅盾先生的人聚在这里,研究讨论着茅盾先生生前的种种事迹,或者追忆着这位老人。35年过去了,北京茅盾故居基本保持完好,也许是因为来到这里的游人并

《雷雨前》学案(二)

《雷雨前》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时代背景。 2、体会细致真切的景物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对“清凉干净”世界的急切盼望和 深情向往。 二、自学指导: 1、认识作者:茅盾:现代文学巨匠,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7年9月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81年3月27日去世。《子夜》《林家铺子》《腐蚀》等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话匣子》《野蔷薇》《见闻杂记》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2、写作背景:《雷雨前》发表时正处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中国,中国人民惨遭蹂躏;国民党反动派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推行法西斯反动统治,对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实行残酷的围剿。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则气焰嚣张,白色恐怖笼罩着祖国的天空,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如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作者看到人民的力量、看到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进步力量正酝酿和爆发了一次次革命风暴,将冲破压抑中国人民的沉闷空气,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雄浑的散文诗。文章寄托了作者渴望革命高潮的到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迫切心情!!! 3、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为每一节标上序号。 (2)、思考,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把雷雨前这肮脏闷热的世界生动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匠心独运,以时间为顺序细致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找出五幅图画,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第一幅(__节——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幅(__节——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幅(__节——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幅(__节——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幅(__节——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互动,合作探究: 欣赏第一幅画面: 1、如果你身临其境、生活在第一幅画中,你看到(或接触到)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整个画面给我们什么感觉? 2、“灰色的幔”,表面写的是______,实际上是写______。作者极力描绘天气的“闷热”,意图是什么?

中国十大水乡古镇

中国十大水乡古镇 图文:来自百度编制:沈庞桂 背景音乐:评弹演唱---黄霞芬2013年1月6日

江南水乡,风光秀美,古文化遗存丰富。这里丘陵星罗棋布,平原横贯东西,湖河纵横交错,历来就有“鱼米之乡”和“人间天堂”之美称。 江南水乡,水木清华,桑田纵横,河湖似镜。“村村皆画图,处处有诗材。”尤其是水乡古镇,条条街巷傍水流,户户人家尽枕河。一条条美丽如画的水巷,配以古色古香的石拱桥,恰如一幅幅静物画。偶尔一只小巧的乌蓬船划破平静的水面,从青藤蒙络的桥洞中穿过,马上就给画面注入了神韵和活力。上桥下桥,步移景换,令人目不瑕接。再加上粉墙竹影、古树苍藤、细喃甜美的越话吴语的映衬,更浓化了江南水乡使人神往遐想的诱人风光。 江南水乡枚不胜举,最著名的我国十大水乡古镇依次为:

第一名十大水乡古镇:周庄——世界十大古镇之一(江苏*苏州)第二名十大水乡古镇:西塘——梦里水乡古镇(浙江*嘉兴) 第三名十大水乡古镇: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第四名十大水乡古镇:乌镇——最具文化气息(浙江嘉兴) 第五名十大水乡古镇:甪直——难忘的古镇(江苏*苏州) 第六名十大水乡古镇:南浔——曾经最富庶的古镇(浙江*湖州)第七名十大水乡古镇: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江苏*苏州)第八名十大水乡古镇:朱家角——现代都市中的古镇(上海) 第九名十大水乡古镇:光福——香雪海的故乡(江苏*苏州) 第十名十大水乡古镇:安昌——感受绍兴民俗(浙江*绍兴)

----世界十大古镇之一 周庄水乡古镇位于苏州东南部,是江南具有代表性的水乡古城,雄踞江南水乡古镇之首。周庄,绿水环绕在古城的各个古居之中,景色宜人,河道纵横交错,船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周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王少子摇的封地了,因此也被称为是“摇城”。至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文化历史了,周庄因为沈万三的水运赢商,使周庄成为了江南之中的巨镇。

盐官镇陈阁老故居导游词3篇

.精品文档. 盐官镇陈阁老故居导游词 3 篇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世称广陵相国,亦称海宁相国,清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俗呼“陈阁老宅"。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盐官镇陈阁老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盐官镇陈阁老故居导游词范文1:陈阁老本名陈元龙,字陵,号乾斋,清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宫至宰相,世称广陵相国,也称“陈阁老” 。其故居位于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堰瓦坎。这个宅子本是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先祖、宋朝的王沆所建,当时称为“王氏园”,有“浙西园林之冠” 的美誉。宋葛胜仲游王氏园后有《临江仙》云:“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春风元已艳阳天。夭桃方散绵,高柳欲飞绵。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通宵娱客破芳尊。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明朝时,此宅为太守陈与郊所有,名“隅园” 。明晚期陈元龙的曾祖陈与相得此园,至陈元龙拜相后,将它改建扩大,并把大门改为竹扉,又增建了双清草堂,还移建了筠香馆,有皇宫内院之气派。初名“遂初园” ,后乾隆皇帝赐名“安澜园”。清陈卿《安澜园记》中记载:“庭广数亩,宽平如坻,栏俯清流,毅纹渺远,望隔湖山色,在烟光杏霭之中。夏日荷翠翻风,花红绚日,虽西湖三十里,无以过之。”可见此园盛况。

.精品文档. 提到乾隆和陈阁老,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陈阁老本是海宁的一位大盐商,康熙年间,陈阁老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据说,雍亲王和陈阁老两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别生了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不料,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小丫头。而那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乾隆的身世一直是个谜,百姓们为何会有这样的猜测呢也许和乾隆下江南有关。乾隆一生曾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到海宁,而且每次都驻跸陈氏家中。乾隆还曾在陈阁老生前的书房内挥笔写就“双清草堂”四字。有人因此猜测,乾隆是为探访身世而来的,当他得知身世后,写下“双清” ,寄寓“双亲”。这些猜测未免牵强附会,但乾隆皇帝四次幸驾“安澜园”却是无争的事实,难怪袁枚也做诗感叹:百亩池塘十亩花,擎天老树绿槎材。 调羹梅也如松古,想见三朝宰相家。据说陈阁老死时,乾隆曾亲赐祭葬文。但祭葬文宣读之后,却没有依照惯例镌刻成墓碣,而是当场被焚烧于墓前。这一异常的举动曾引起人们的推测,有人认为或许祭文中有难言之隐,不便公开于世罢了。正因为种种传言,以致陈阁老及其故居成了后人们议论的焦点。如今斯人已去,徒留悬念。虽然它是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千古之谜,但人们的兴趣并未因此而有所减退。就

《雷雨前》

学期课时总编号NO:主备人:新沂市瓦窑中学高二语文组用案时间: 2012 年月日星期 教学课题雷雨前茅盾 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提高鉴赏水平; 2、掌握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领会鲜明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 重点 掌握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 难点 领会鲜明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感悟法、研讨法、练习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教材、学案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个案补充 一、课前导学 1、熟读课文《雷雨前》。 2、思考课本第101页“品读与探讨”第一题。 二、复习、导入 1、温故知新: 《荷塘月色》朱自清 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而___,由_则____,由___而___。 2.)举例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明确: 1、)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 2、)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喻)。复习回顾: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袅娜”、“羞涩”是拟人。描写荷花用“明珠”、“星星”“美人”为喻,更显出月光照射下的银白色以及光华闪耀的样子。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动。这种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觉”。 (3)、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拟人) 以形容人的词语“脉脉”来形容流水。 2导入: 我们曾学过朱自清的优秀散文《荷塘月色》被它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所深深陶醉。今天,我们学习茅盾同志的抒情散文(雷雨前》,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另外一个世界。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我们细读课文后就能知道。 三、新课 作者与时代背景介绍: 茅盾,现代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896年7月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81年3月27日去世。 《雷雨前》写于1934年9月,那正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加紧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反革命的“围剿”,对它统治地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奴役。大片国土沦丧,民族灾难深重,贪官嚣张,污吏横行,人民被禁锢在黑暗的牢笼里,气都憋得透不过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作者怀着强烈的爱憎写下了这篇散文,通过对雷雨前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的感受,寄托了作者渴望革命高潮的到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迫切心情。 (一)、展示讨论 1、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明:全文的主旨是“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参考文下注释,了解作者,要点: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7年9月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子夜》《林家铺子》等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了解写作背景 讨论:(第3、4、为重点) 1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要旨?雷雨前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