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汪玑后的汪谱史话

汪玑后的汪谱史话

汪玑后的汪谱史话
汪玑后的汪谱史话

汪玑后的汪谱史话

乾隆四十年,中华汪氏宗族史上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一《汪氏通宗世谱》(以下简称《世谱》)编纂告竣。该谱共收集越国公汪华、开国公汪铁佛后裔700余派,涉及7省1市31个地区67县830余村庄,涵盖范围之广,参修宗支之繁,录入人口之多,都是空前浩大、无与伦比的。

周威烈王一十三年戊辰(公元前413年),五世祖嵩公仕鲁至中大夫,因功受诏,上呈谱表,始有汪氏最早家乘;至汉末三十一世祖文和公南渡后始详;晋淮安侯旭公为配合朝廷选举,“谨治旧谱”(《汪氏通宗世谱·晋淮安侯汪旭上谱表》)——《汪氏大宗血脉谱》为官府提供“簿状谱牒”;唐贞观间,华公“上奉明诏”(《汪氏通宗世谱·唐白渠府统军汪华上谱表》)重编汪氏宗谱;唐开元五年芬公续修汪氏宗谱。由于当时人口较少,历届所修俱为总谱。嗣后,汪氏人口激增,族丁星散,合修难为功,一些汪氏族彦如宋应辰公、立信公,元松寿公等另辟蹊径,以本支为中心,近则详之,远则疏之,创造性地修成汪氏支谱。

然而,有识之士往往不安于汪氏家族各立门户、肢解破碎之状,尝试编修统宗世谱。如大明一朝,汪氏族人曾数度实践,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是“明初春坊、蓉峰、仲鲁公集诸谱以纂其成”;二是“隆庆时婺畈族别驾湘公偕吾休西门嘉宾公续著统谱”(清·汪玑《汪氏通宗世谱》序言《重修校正通宗谱序》),而隆庆谱则是清代汪玑、汪嘉祺等编纂《世谱》的母本。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玑公“承先严命,奉宪暨诸彦公举,校修通谱”(清·汪玑《汪氏通宗世谱》序言《遵饬改正通谱后序》),至乾隆四十年乙未,“七经寒暑始竣迄”。尽管因各种原因于乾隆五十二年重新刊布,但这次修谱,意义非凡:一是实现了时空的穿越,“不啻聚数百十世之祖孙父子于一堂,合数千百里之支派宗族欲一室。”二是重温了一体之亲,“呼吸相通,笑语若接,使吾汪之代远而迹疏者得是谱而按之,自不至相视如途人”。

清代是奠定近、现代谱牒的重要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充分发挥宗族管理社会秩序的功能,仿明朝颁布“圣谕六言”,提倡以孝治天下;康熙九年重新颁布“上谕十六条”,大力提倡民间修谱。至此,全国没有不修谱的家族,也没有家族不修谱。汪玑在清初全国遍修支谱的情势下独具慧眼,编成《世谱》,大功于天下汪氏宗亲。

汪姓人口唐宋时在徽州得到长足发展,形成“十姓九汪”的局面,并播迁于浙西、赣东,明初随着瓦屑坝移民潮大量迁入江淮地区,在安庆府形成汪姓人口的次中心。另有大量人口迁入湖北,使得该省超过浙、赣成为仅次于安徽的汪姓人口大省。《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将湖广填四川移民推向高潮,湖北、江西大量汪姓人至嘉庆末持续100多年陆续迁入四川。同时安庆府汪姓人也大量迁往陕西、河南。由于乾隆时期百姓陷于迁徙未能完全定居,加上当时交通、通讯条件限制,所以汪玑《世谱》所收宗支和范围都远远不能反映汪姓人口分布的真实状况。玑公对此也是直言不讳:“尚有遥远未及趋赴,及已经邀集不到者”(清·汪玑《汪氏通宗世谱》序言《遵饬改正通谱后序》)。如安庆地区怀宁、潜山、太湖等县清初时各有汪氏二十余支,桐城(含今枞阳、安庆市宜秀区)有三十余支,《世谱》仅收录七支;湖北、河北、陕西、上海是汪姓除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外的主要集聚地,各省市仅收录一、两支。

一晃将近两个半世纪,越、开二公后裔呈爆炸式发展,目前约500万,其迁徒地域不仅遍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而且向海外发展者不知凡几。其间悲欢离合、兴亡更替自不必说,仅汪姓人崇善孝道、敬祖收族、编修家谱的传统未偿少殆。然而,玑公后汪氏是如何发展和修谱的呢?还有大量未录入《世谱》的宗支又是如何演绎宗族史的呢?梳理乾隆四十年来238年间的修谱情况,则有以下四类:无谱者思创修宗谱,有谱者思续修宗谱,支众者思修汇谱,虑远者思修总谱。可以说,编修统宗世谱,一直是汪姓人的梦想和追求。

兵乱族散与另起炉灶

玑公《世谱》刊行于世,只是汪姓社会发展的一个段落,自此终有清一代,汪姓人始终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加剧了我国社会的矛盾,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三股移民浪潮在清末愈演愈烈,并持续到民国。这些移民运动是全国所有姓氏人口的大洗牌,也是汪姓陆续分布于全国各省市的重要时期,其中下南洋移民潮中还有不少汪姓人走出国门,融入东南亚。清末各地小规模移民也是层出不穷,如安庆府民此间陆续迁往周边如铜陵、芜湖、滁州、合肥、六安、池州、徽州地区,其中迁往池州地区的最多。浙江是汪氏人

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汪姓“浙江师爷”分别赴安徽、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充任幕僚也促进了汪姓外迁,如广东著名的汪兆铭家族就是从浙江山阴迁去的。这些迁出的汪姓人和原居地汪姓人一样,都在从事着自己认为应该坚守的东西——编修家谱。这期间的家谱非常多,主要藏于民间,上海家谱中心编纂的汪氏宗谱目录只有25部,如:乾隆四十八年《汪氏义门校正世谱》,道光九年汪承诜等修《颍川越荫堂汪氏家谱》,汪琳辑《汪氏维新公迁锡家谱》,道光二十年(1840)江熙修义和堂《宜兴汪氏续修宗谱》等。

乾隆后期至清末出现的汪氏宗谱,有的是对康乾谱的续修,有的因迁居地离祖居地路途遥远或其它原因另起炉灶重修宗谱。如宿松县福一公支下一支族人于乾隆时迁陕西平西三阳镇,就重新修谱,有道光十年三修谱存世;青阳蓉城汪氏于明嘉靖十五年创修家谱,经历届续修,至道光十八年编成《蓉城汪氏宗谱》(笃亲堂),其中迁至潜山一支则于同治七年另修《汪氏宗谱》(敦伦堂);怀宁古埂坝汪氏始祖于明末白潜山黄柏迁怀宁黄马河,康熙三十四年另修《古埂汪氏宗谱》,与黄柏谱分裂;汪曾立于同治六年纂修《平阳汪氏第九十一世小宗谱》刻本,为宏村汪氏支族《迁杭支谱》的再分支。

尽管社会、民族矛盾不断加剧,还有一些执著的汪姓人仍在坚持编修无法统宗的“统宗谱”,但这些统宗谱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统宗谱,有的是某个地方多支族的汇谱,如胡建昌同治九年重修《汪氏统宗谱》,光绪二十一年汪杏荣重修《汪氏统宗谱》;有的则是某一支总支谱,如光绪五年汪庾等修的《汪氏得罗公正脉统宗谱》,是得罗公一支的统宗谱。

乱中续修与地方汇谱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前期尽管军阀混战,但百姓大稳定、小迁徙,仍是修谱的高发期;日倭入侵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决择,百姓生命更是朝不保夕,汪姓修谱从此陷于停顿状态。这期间修谱主要有四种状态:

一是续修谱。即对清代谱进行续修,这是民国时修谱的最主要形式。如《桐西三安汪氏宗谱》创修于乾隆十六年,再修于嘉庆十三年,三修于同治六年,民国二年第四次续修;《旌德板桥汪三晖堂家乘》民国十六年续修;民国十九年汪大燮、汪诒年续修《汪氏振绮堂宗谱》。

二是创修谱。主要是清时未能修谱的宗支,如汉阳汪氏,明初74世善庆公五子自环溪先后迁至鄂西汉阳,传90世汪厚山于清末创修未酬,至民国三十七年由91世汪明恕编修成功;淮南洛河汪氏始祖汪国士于明末自徽州迁籍怀远,历清至民国凡三百余载,“徒恃口授言传”(《淮南洛河汪氏宗谱》汪思品《汪氏纂修宗谱总序》)纪世,第八代孙汪思品遂于民国二十四年创修《淮南洛河汪氏宗谱》。

三是补修谱。清时已经修谱,因移民未能与老家取得联系而失修的,民国时进行补修。如清咸丰元年汪士林编写《汪氏族谱》,光绪间汪兆铨“复为厘定”(《山阴汪氏谱》汪兆镛《汪氏宗谱序》,1930年版),汪兆镛1930年在基础上补编家谱,根据其家族由婺源迁浙江山阴,再迁广东番禺的路线定名《山阴汪氏谱》。

四是合修谱。这是清代修谱的新特色。汪姓人口经过明、清的发展,至民国时增长更快,编修统宗谱困难多多,于是同一区域的本家有创意地走上了合修之路,如湖北红安民国三十六年由三支汪姓联宗续修;安徽太湖县境内九支汪姓族人于民国九年创修《汪氏会谱》;浙江武进汪兆翔、汪霖龙于民国三十二年合修六州堂《武进汪氏统宗谱》,有二十三支之多;桐城汪氏曾于抗战前准备共建总祠、合修会谱,因遭境内由叶姓为首的其他姓氏阻挠而作罢。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汪葆春还坚持重修了《汪氏统宗谱》,民国六年润辉堂修有《阳羡汪氏统宗谱》,但这些也只能像清末的统宗谱,不过是地方汇谱或某大支的总支谱而已。

焚谱毁塚与智保宗谱

1 949年后,由于政府的意志、百姓观念的变化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极端落后,人们普遍认为修谱是封建的东西,对于老谱多数人用于糊窗户,作手纸,或卖掉。汪氏宗谱同全国他姓宗谱一样经历了三次劫难。第一次是20世纪5 O年代初,在查抄、没收地主不义浮财时,视家谱为地主孝子贤孙“树碑立传”的封建遗物被加以毁弃;第二次是1 95 8年大跃进“破四旧”,部分农村干部、积极分子将百姓收藏保管的家谱搜出焚毁;第三次是1 966年冬“文化大革命”造反高峰时,一些造反派将搜查出的家谱与其他古籍图书,予以烧毁。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年代,所有历史的遗留都作为所谓“封建”残留而毫无例外地予以粉碎,侥幸逃脱“四清”洗礼的历史文物在文革中大都荡然无存。如宏村这

类汪姓重要村庄之所以幸免于难,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封闭落后和百姓的智慧,徽州的极度贫困使百姓拆了旧房便无居处,所以大量的古民居得以保存,那些梁柱上精美的雕刻之所以没有完全被砸毁是因为百姓巧妙地用泥巴糊上,再贴上左派标语。在这次“洗礼”中,无数汪氏祖先的墓碑被砸,或被抬去修桥、铺路、建涵闸,汪氏宗谱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毁。

在这个倡导“不破不立”、人性极为扭曲、企图割裂历史的非常时期,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与恶流抗争的“保谱”故事。如桐城青草镇青峰村一汪姓村民看到自己宗族的家谱被“造反派”焚烧,竟奋不顾身地冲进大火抢出了两本谱头。同镇钟楼村一汪姓老太,文革时数年如一日,每天天未亮将本族三十余本宗谱背到菜地掩埋,晚上怕被盗,待天黑后又从菜地挖出背回家;1969年房屋被洪水冲塌,退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扒出宗谱,带领全家页页翻晒。青阳县杜村乡一汪姓村民汪吉祥利用自己是“造反派”司令的身份,事先将自家的谱埋进菜园坝,然后砸碎谱箱,烧一堆纸,宣告已提前焚谱,智骗“造反派”,使宗谱得以保全。潜山汪孟麒与汪孟金堂兄弟抢在红卫兵抄家前将老谱藏到夹壁缝和柴堆里,使老谱逃过浩劫。九华山汪桂根在战争年代和文革时期,用桐油布袋将宗谱藏于山间石缝中,1991年为长垅、潜山等合族续谱提供了母本。正是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普通百姓凭着无穷的智慧,立下了千秋功业,使我国的谱牒文化得以流传。当然,也有一些有见解的政府官员为家谱的保留作出了贡献,人民永远记得他们。所以,现在全国大多数家族还能找出一两套比较完整的家谱,为新时期修谱提供了依据。

春潮暗涌与澎湃之势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是我国修谱运动的转向标。此后汪氏的修谱工作经历了冲破禁区、政府默认和走向兴盛的过程。

1、冲破禁区

1978年后,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宗谱的认识有所变化,我们汪姓少数族人在解冻初期,就敢于冲破禁锢,率先修谱。如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汪东汉等汪姓人于1987年开始该家族的第六次修谱。因当时政策和思想都还比较保守,大张旗鼓地公开修谱必然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决定把修家谱改名日“修家志”。因为当时正掀起修地方志的热潮,“家志”和“家谱”比起来,好象少了“封建的东西”,更具有“时代气息”,因此,诞生了进入汪姓第一部叫“家志”的家谱。

同年湖北英山、罗田两县汪姓人勇跨雷池,决定合修宗谱,延用“忠孝堂”名,于1988年修成《英罗汪氏宗谱》。因当时条件限制,错误较多,他们于2001年进行了第六次重修,同时又有新的宗支加入,于2005年修成。1989年,鄂梅蔡山第十届续修汪氏宗谱成功。

实际上,那时修谱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潜山敦伦堂汪氏族人,于1989年准备续写默谱,当时起草了一个决议,其中第二条云:“族众定严加保密,具事不得泄露,如泄露情因引起麻烦者,承担一切责任。”当时的压力,一方面来自政府官员,他们的思想还没有转弯,总把修谱等同于搞封建迷信,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甚至本世纪初,如2004年怀宁《古埂汪氏宗谱》七修启动,准备借用镇会议室,镇委书记说:“政府会议室岂可借给‘谱办’开会搞迷信?”另一方面的压力在于民众自己,总是对“文革”心有余悸,特别是工作人员基本不敢涉及修谱之事,我在2001年修谱时,还有好心的同事劝我不要参与其事。

2、政府默认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汪姓修谱活动更加频繁。开始还是遮遮掩掩,改“家谱”名日“家史”,如1990年安徽越国堂编修的家谱叫《汪氏家史》,浙江宁波汪蓝田编撰的家谱名日《南雷汪氏宗族史》。但当时一些涉及史志方面的政府官员对修谱工作还是持赞成态度,如1995年《南雄县汪氏家谱》修成,广东省地方史志学会理事、南雄地方志学会会长、副研究员魏家琼曾作后序。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汪海波1985回大陆寻谱,几经周折,多次往返,八年后找到老谱,于1994年编成桐城《梅城汪氏宗谱》(五修)。在经历几十年分裂后,台胞掀起了大陆寻根热,台湾人员回大陆修谱对推动国内修谱有很大启示作用。官员们认为不能干涉台湾人士的修谱活动,因为是统战工作的需要;百姓看到政府官员对台湾人士修谱持默认态度,也就放心起来。在台湾人口排名居第76位的汪姓同胞回大陆修谱确实是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内陆与东南亚交往的频繁,汪姓同胞的联谊舞台越来越宽广。到上世纪90年代末,修谱工作基本得到默认,地方官员不再干预。

实际上,国家早就对修谱持肯定态度,只是人们的思想被“文革”固化,有后顾之忧。1980年国家档案局发文全面调查国家各级藏书单位家谱收藏情况;1984年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开展全国家谱调查,肯定家谱的学术研究重要价值作用和对当时工作的重大作用,并对家谱整理、研究、利用和发掘提出具体要求。此时的报刊及内部文件上连续刊载党中央和孙中山、毛泽东历次对家谱工作的指示;学术界广泛开展家谱研讨活动;国家各级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家谱查阅,出版发行旧谱、名人家谱及大批《中华姓氏通谱》、《中华姓氏史话》;国家、部、省领导分别为本姓通谱、通志题词,有的兼任编委主任……由此,群众才逐步消除疑虑,参与编修家谱工作。

3、走向兴盛

迈入新世纪,汪氏修谱摆脱束缚,如火如荼。我于2003年续修本家族《桐西三安汪氏宗谱》(五修);2004年汪天文编四川射洪县北支系《汪氏宗谱》、汪士尚编《敦睦堂安庆插竹巷汪氏家族支谱》;台湾汪锟2009年编纂《巩昌汪氏族谱》;安庆罗岭务本堂汪氏因原谱无觅,于2011年重编《汪氏宗谱》;浙江江山市大陈村编修《大陈汪氏宗谱));2012无为荷叶地续修龙溪堂《汪氏宗谱》;庐江柳子山(原桐城,今属庐江罗河、枞阳白湖)五修敬睦堂《汪氏宗谱》;湖北监利市续修《汪氏宗谱》。

地域合谱成为新时期汪氏修谱的发展趋势。如2003年金寨暨周边鄂豫皖地区实现了14支汪华后人的联合修谱,完成《越国堂汪氏同谱》);2009年湖北红安9大宗支汪氏实现联宗,在清咸丰七年3支合谱的基础上编成了《红安汪氏族谱》;同年,安徽太湖全县暨周边地区27支汪氏族人联合修成《太湖会谱》。(编者注:另有1994年云南汪聪主持滇黔川三省五十支汪华后人联合修谱完成《汪氏族谱》;2004年贵州汪诗明重修该谱,改名《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滇黔川渝三省一市有105支汪华后人参与)

全国联谊与编修通谱

新时期人们对修谱的认识不断加深。如果说20世纪前人们修谱从带有浓厚宗法意识逐步淡化到潜宗族意识,那么历史进入21世纪,修谱更多地是追求文化意义。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修谱活动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诠释。所以新时期的修谱主要表现形式是趋向联谱、合谱、通宗谱,内容倾向于对姓氏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历史名人的探讨。同姓宗亲联谊既是新时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保证编修宗谱成功的组织形式。

2006年3月创建的《汪氏宗亲网》是全国汪氏宗亲寻根问祖、续修宗谱、修建祠堂、族众联谊和共商族事的第一平台,宗亲网的创建者汪庆丰等汪氏精英必将被载入汪氏文化史册。通过宗亲网这一平台,湖北汪振亮,江西汪庆丰、汪如宏,安徽安庆汪兴吾带着全国各地汪氏族人的嘱托,于,2006年7月22日奔赴黄山,与当地汪祝明、汪根法、汪怡民、汪晓华、汪顺飞、汪利锋等相聚,组建了汪华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2008年春,汪江淮、汪承兴、汪明裕、汪炜等宗亲以筹备会为依托,在知名徽学专家方利山、张脉贤、鲍义来、汪柏树等人大力推动下,在黄山市委四大班子、市社科联、歙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筹委会成功注册了汪华文化研究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此举既搭建了汪氏宗亲联谊活动的平台,更从法理上确认了“汪王文化”作为一种独立文化的存在。

北京、汉阳、金寨及周边、安庆太湖等地自发成立的汪氏宗亲组织,以汪华三子汪达后裔汪世显家族为研究对象的漳县汪氏研究会,以及在汪华文化研究会影响下先后在全国各地成立的汪氏宗亲会(编者注:另有香港的世界汪氏宗亲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 >)、汪华研究会,如临清明丞相汪广洋研究会,广东电白汪华研究会,广东及海外、合肥、重庆、大埔、四川泸州、枞阳、华容、咸宁、洪湖、监利、仙桃、屯堡、滇川黔渝等地的宗族活动,对促进修谱、建祠、联谊和研究汪王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是恢复和创新了“汪王文化”民俗活动。如丰瑞里恢复了“抬汪公”活动,余川复兴“安苗节”并演出了黄梅戏《汪公看稻》,在歙县开展的“汪华清明祭”、“抬汪公民俗展演”、汪华文化书画展、宗族寻根与徽州旅游学术座谈会系列活动等影响广泛。二是汪王墓和徽州的许多汪氏祠堂等得到修复,有的申报为县级文保或省级文保。三是许多汪氏文化资源特别是汪王文化资源被发掘。安徽省政府对《关于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中打造“汪王文化”品牌的建议》的批复,充分肯定了人们对汪王文化研究的成果。方利山《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拙作《汪华文化初探》、《越国公汪华与徽州》等论文的发表,汪承兴、汪如红《大唐越国公颂歌》、汪济《越国公汪华》、汪鑫小说《徽州魂之建吴称王》的出版,《漳县汪氏文化研究》丛书、《汪华文化研究文集》、《天下汪氏》(编者注:另有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中国

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网刊的刊印,电视剧《徽州魂》的开拍,都为宣传汪氏文化涂上了浓墨重彩。

作为汪王文化品牌重要内容之一的编撰《中华汪氏统宗世谱》工作,于2013年6月1 6日在武汉正式启动。这次会议是首届研讨编修《中华汪氏统宗世谱》工作会议,更是继乾隆四十年以来汪氏宗族史上又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她揭开了编纂《中华汪氏统宗世谱》的新篇章,为实现238年来追求的“汪氏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又是加强宗亲联谊,促进汪姓共同发展的需要。相信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下,在《中华汪氏统宗世谱》编修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在以汪振亮为首的全体编修人员的努力下,《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将会以崭新的面目、厚重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出现在汪姓族人面前,早日圆我们的“汪姓梦”。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兴吾 2013年10月1日于复梦斋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孙晓春 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历史上,东西方国家之所以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早期国家产生之际,他们就已经站在不同的起点上,而且各具特色的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彼此不同的历史走向。只有合乎逻辑地解释一个民族国家产生的过程,才有可能深刻地认识这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本文拟就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以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模式关于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式。即由氏族组织演变为国家的雅典模式,恩格斯说,雅典国家是“一般国家形成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 ;通过部落征服进入国家的德意志模式;由家长制家庭进入国家的罗马模式。实际上,世界各民族国家产生的道路,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恩格斯所讨论的这三种模式。但是,受前苏联理论界的影响,我国史学界在讨论国家起源问题的时候,却机械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把恩格斯所说的一般国家形成的典型的例子,看作是国家形成的唯一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在提及中国早期国家产生这一问题时,都把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类比于雅典人的国家,即经过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手工业与商业三次大分工,同时,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在氏族内部个体家庭确立的基础上,产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常识性的历史教科书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过程的描述,全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我认为,由于地理的、经济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全然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之所以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中国与希腊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不发展,一定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往往决定于原初的地理环境。这里,首先应该澄清一个理论问题,斯大林曾经说过,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只是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其理由是,“社会的变化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快得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愿提到它。” 从此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便成了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斯大林的这一说法对于我国的史学研究影响极大。 事实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历史研究中从来没有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曾详尽地阐述了亚洲的地理环境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7页。

中国书法英文介绍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oday, our team’s topic is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irst of all, let me introduce the first half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开篇视频翻译: Calligraphy i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in China as the highest form of visual art. 书法,传统上被视为视觉艺术的最高形式。 The four treasures……文房四宝,笔墨纸砚pine soot(松烟) Calligraphy in social dimension……self-cultivation emulation of moral exemplars 书法在社会层面上,孔子:自我修养,效仿道德模范 老子:内心自我认识的表达 直到今天,中国书法依然在中国人生活中保持着强大力量。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four ancient Chinese artistic forms are called qin, chess, penmanship, and painting; and penmanship particularly refers to Chinese calligraphy.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书”特指书法)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kind of art using a brush to write seal script, official script, regular script, running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 and other various writing sty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它是用毛笔书写篆、隶、楷、行、草等各体汉字的艺术) The writing techniqu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re highlighted by the manner of using a brush, the way ink is used, the art of composition, and so on. (中国书法在技法上讲究笔法、墨法、章法等) Its harmonious beauty of art is reflected in between the lines. (它艺术的和谐之美体现在字里行间) Chinese calligraphy exhibits(iɡ?zibits)its beauty in different poses, such as the uniqueness (j?'nikn?s)of the official script ―silkworm head and swallow tail(隶书的蚕头燕尾), the regular script requirement to ―stick to the norm and rules(楷书的中规中矩), the characteristic of cursive script ―flying dragon and dancing phoenixes(草书的龙飞凤舞), and the distinctive ―natural grace of the running script(行书的潇洒飘逸).可谓异彩纷呈,千姿百态 Indeed, Chinese calligraphy reflects th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people’s straightforwardness, dignity, and reticence('ret?sns).(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豪爽大气、端庄含蓄的特点)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itially meant to be simple pictures use to help people remember thing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it finally became a unique character system that embodies phonetic sound, image, idea, and rhyme(ra?m) at the same time.(汉字是从原始人用以记事的简单图画,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兼具音、形、意、韵的独特文字) The writing system, which was extremely advanced in ancient times, began with inscriptions on bones and tortoise shells, and these are regarded as the original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现存中国古代最早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形)

天然药物化学 重点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1、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醋酸——丙二酸(AA-MA):脂肪酸、酚类、蒽酮类 脂肪酸:碳链奇数:丙酰辅酶A、支链:异丁酰辅酶A、α-甲基丁酰辅酶A、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碳链偶数:乙酰辅酶A 甲戊二羟酸途径(MVA) 桂皮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 氨基酸途径 复合途径 2、分配系数: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 K=C U/C L(C U溶质在上相溶剂的浓度、C L溶质在下相溶剂的浓度) 3、分离难易度: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β=K A/K B(β>100一次萃取分离;10<β<100萃取10-12次;β<2一百以上;β=1不能分离) 4、分配比与PHPH=pKa+lg[A-]/[HA](pKa=[A-][H3O+]/[HA]) 当PH<3酸性物质为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为解离状态[BH+] 当PH>12酸性物质为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非解离状态[B] 5、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阳离子,交换碱性物质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阴离子,交换酸性物质 糖和苷 1、几种糖的写法: D-木糖(Xyl)、D-葡萄糖(Glc)、D-甘露糖(Man)、D-半乳糖(Gal)、D-果糖(Flu)、L-鼠李糖(Rha) 2、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3、样品鉴别:样品+浓H2SO4+α-萘酚—→棕色环 4、羟基反应: 醚化反应(甲醚化):Haworth法—可以全甲基话、Purdic法—不能用于还原糖、Kuhn 法—可以部分甲基化、箱守法—可以全甲基化、反应在非水溶液中5、酸水解难易程度:N>O>S>C 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酚苷>萜苷、甾苷 有氨基酸取代的糖较-OH糖难水解,-OH糖较去氧糖难水解 (2,6二去氧糖>2-去氧糖>3-去氧糖>羟基糖>2-氨基糖)易→难 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 酮糖较醛糖易水解 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 C5上有-COOH取代时最难水解 在构象中相同的糖中: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 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e 6、smith降解(过碘酸反应):Na2SO4、NaBH4,易得到苷元(人参皂苷—原人参二醇) 7、乙酰解反应:β-苷键的葡萄糖双糖的反应速率(乙酰解反应的易难程度) (1——6)》(1——4)》(1——3)》(1——2)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学分数: (一)总学时数:108学时 (二)理论学时数:54学时 (三)讨论学时数:6学时 (四)实验学时数:48学时 (五)学分数:6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教研室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在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光谱解析、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整理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和全面弘扬、提高祖国药学事业水平奠定基础。 四、所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所用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寿金、赵泰、秦永琪主编《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徐任生主编《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3、Nakanishi K.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第一章绪论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3、掌握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各种层析分离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于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 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生:答后,学生齐声朗读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的出现、王权的神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早期军队与刑法的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形成与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通过学习古代王权、等级制度和维护工具,理解人类早期社会冲突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残酷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怀。 通过对城市等文明标志物的了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意识,认识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能够尝试着比较古代和现代城市在景观上的异同点。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印度种姓制、中国分封制度等现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盖的社会阶级分化本质。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具体资料的方式运用,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君主、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3、知识目标 乌尔、摩亨佐·达罗、二里头等城市遗址;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古埃及的社会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商朝的阶级划分;古代军队,《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王位世袭制、种姓制等抽象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有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后回答:国家。 过渡: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呢?从而导出新课学习。

2、城市开始出现 ①阅读课本,以“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六个关键词为例,并结合图册P10,尝试描述下列城市遗址当时的风貌: 西亚的乌尔城;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夏商的二里头遗址。 ②结合初一所学关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古代城市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点? ③拓展活动:设计并描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城市想象图,并准备一段精彩、精准的导游词,带领同学们超时空旅游你的城市。 3、王权神圣 ①古埃及: a. 埃及国王为什么称“法老”?住大房子、宫殿的人。 b. 他们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人神合一处;死而复生处;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c. 课本图2-12上的面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权威、地位之高。 ②中国夏朝:禹和启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扩大王权?(知识补充:九州、九鼎) ③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古代某一国的君主,你会借用神的权力来辅佐治国吗?这种方法放在今日世界还能行得通吗?会出现何种情形? 4、分化的社会 ①阅读课本,感受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生活和境遇的天壤之别。并思考: a. 古代埃及社会分乘哪几个等级? b. 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叫什么?各等级具体称呼?相互间有什么样的义务和权利? c. 在商朝社会,哪些人是统治阶级?哪些人是被统治阶级? ②拓展思考:有人认为夏商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不如史前时代人们的平等生活好;有人认为夏商社会比史前的氏族部落进步多了。你怎么看这两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5、军队与刑法 ①阅读课本了解古代军队概况,补充介绍古代埃及或夏商战争事例。 ②思考: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维护统治,巩固王权,开疆拓土。 ③拓展活动——模拟法庭:演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场景,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角色,表演课本P34的相关条文。明白法律是为统治服务的工具。 ④结合《汉谟拉比法典》条文和图2-21的商朝刑罚,思考: 古代法律精神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非人性化;不平等性。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1) 1、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促进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2、有些化学成分是中草药普遍含有的如:蛋白质、糖类、油脂、树脂、鞣质、色素等,这些成分一般无生物活性,称为无效成份。 3、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D) A. 香豆素 B.苯甲酸 C.茜草索 D.樟脑 E.咖啡碱 4、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E) A.皂甙 B.氨基酸 C.蒽醌 D.黄铜 E.鞣质 5、属于亲脂性成分是:ABCD A.叶绿素 B.树脂 C.油脂 D.挥发油 E.蛋白质 6、衡量一个制剂质量的优劣,主要是检验其有效成分是否存在。(错) 7、有效部位:含有效成分的混合物。 8、怎样利用有效成分扩大药源?举例说明。 答:当从某一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后,就可以根据此成分的理化特性,从亲缘科属植物,甚至从其他科属植物寻找同一有效成分。如小檗碱最初从毛茛科黄连分离得到,后发现小檗科、防己科、芸香科等许多植物中均含有小檗碱。 9、把下列符号中文名称填写出来: Et 2O(乙醚) CHCl 3 (氯仿) EtOAc(乙酸乙酯) n-BuOH(正丁醇) Me 2CO(丙酮) EtOH(乙醇) MeOH(甲醇) C 6 H 6 (苯) 10、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指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性强提取成分范围小,沸点低易浓缩,毒性大,易燃,价贵,不易透入织物组织内,提取时间长,用量大。 11、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其含量应达 80%以上,可使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从溶液中析出。 12、结晶法常用的溶剂有冰醋酸,水,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等。结晶法常用的混合溶剂有水/乙醇,丙酮/水,乙醇/氯仿,乙醇/乙醚,氯仿/乙醚,石油醚/苯。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4)蒽醌类 1、Molish试剂反应 答:即α-萘酚试剂反应,指糖或甙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与α-萘酚缩合而生成紫色缩合物。 2、简述糖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 答:提取的方法是根据它们对水和醇的溶解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单糖包括小分子低聚糖可用水或50%醇提取;多糖根据可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的性质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可用铅盐、铜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以及分级沉淀或分级溶解法等。 3、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的基本母核。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邻羟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_四大光谱_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_王思明

?专论?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四大光谱”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王思明1, 2,付炎2,刘丹2,王于方2,李力更2,霍长虹2,李勇1,刘江1*,张嫚丽2,史清文2* 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剂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 摘要: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构研究又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天然药物化学史话系列文章的基础上,对在天然产物结构研究中起绝对主导作用的“四大光谱”分析技术,即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历史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6)16 - 2779 - 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6.16.001 Historical story on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Application of UV,IR,MS,and NMR spectra in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WANG Si-ming1, 2, FU Yan2, LIU Dan2, WANG Yu-fang2, LI Li-geng2, HUO Chang-hong2, LI Yong1, LIU Jiang1, ZHANG Man-li2, SHI Qing-wen2 1.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2.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n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rug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cture elucidation is one of the vital tasks in th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UV, IR, MS, and NMR spectra in the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with 123 papers cited. This article is one of the series of historical stories on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which are reviewed and summerized. The developing future is looked forward. Key words: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structural elucidation;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infrared spectroscopy; mass spectromet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天然产物是自然界的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合成以及保留下来的结构各异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而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成为药物,在人类历史上,天然药物一直是人们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天然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类药性而成为新药开发研究的重点,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在新药开发、绿色生物农药研制、保健功能食品和天然化妆品开发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7]。 对天然产物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特别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更被视为其中最为关键、困难的工作之一。天然产物数量巨大、结构类型繁多,特别是立体化学结构的测定尤为困难。早期研究中,天然产物的结构确定主要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如制备衍生物、化学降解甚至全合成方法对照等手段来完成,最初一个复杂化合物的结构鉴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课题(15962704D);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6040);河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ZD2016093);河北省重点课题(ZD2016093);河北医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2012yb-19,2014yb-21);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校内科研发展基金(kyfz111) 作者简介:王思明(1988—),女,河北石家庄市人,药剂师。Tel: (0311)86265634 E-mail: fuyan0228@https://www.doczj.com/doc/0712462629.html, *通信作者刘江(1968—),女,河北石家庄市人,主任药剂师。 史清文(1964—),男,河北沧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Tel: (0311)86261270 86265634 E-mail: shiqingwen@https://www.doczj.com/doc/0712462629.html,

用英文介绍中国特有的东西

.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途径。 3.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二、生物合成 1.一次代谢定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过程 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一些氨基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定义:以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又不起重要作用。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产物:生物碱、萜类等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 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 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 A) 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焦磷酸烯丙酯(IPP)起碳链延伸作用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 单萜-----------得到焦磷酸香叶酯(10个碳)倍半萜类-------得到焦磷酸金合欢酯(15个碳)三萜-----------得到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20个碳) (三)桂皮酸途径 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

药物化学史 - 论文

药物化学史 摘要:阐明了药物化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重大发现与成就的事例。 关键词:药物化学/历史/药物发现 一、汤剂、草药及炼丹的时代 古代外国文明都是将植物提取物作为药用,主要依赖于偶然的发现和仔细的观察,如: 1.美国印第安(Andcan) 山区的信使和锻矿工人咀嚼可可叶作为兴奋荆和欣快剂,在宗教仪式上人们也服用各种含有拟精神病和致幻化合物的蘑菇,南美印第安人用毒藤做成箭毒树脂来馀抹在弓箭及武器上。 2.罂粟汁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用作镇痛药,对它的了解或许更早些.瑞士炼丹术士菲利普斯·帕拉塞尔瑟斯(Philippus Paracelsus)制出鸦片酊,得到纯度较高的鸦片提取物。吸鸦片终于在十八世纪形成潮流,这或许是药物滥用之先端。 3.十三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杜撰出点金石,人们希望得到万应灵药和长生不老药,这对对植物提取物的热情有所下降,后来一些人信奉无机药物三大“素”—盐、硫黄和汞。后者以甘汞丸剂形式流传下去,主要用于利尿[1]。又如秋水仙-缓解关节疼痛、古柯叶-增加耐力和抵御饥饿、金鸡纳树树皮-高烧和疟疾等等 中国古代主要是本草的药物化学的发展。中国古代著名的《本草》,有《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后265年)、《神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公元502~536 年)、《新修本草》(唐本草,公元659年)、《开宝本草》(公元968-975年)、《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公元1108年)、《本草纲目》(1596年)等。特别是李时珍(1518~1593年)所著的《本草纲目》,从1596年明万历52卷金陵原捌印本问世至1912年,已有14种版本《本草纲目》的各国译本或专部译本,自1735-1941年有法文本、日文本、德文本、英文本,共计14种之多。《本草纲目》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各民族的繁衍昌盛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各国医药发展亦有巨大影响。 下面阐述下中国古代药物化学的主要成就: 1.冶金与金属化学药物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金”自古用为定神、强壮药物。“银”也是定神镇惊药,《唐本草》中已有记载。“砒石”为砷矿,首载于《开宝本草》,为治疟、催吐、疗疮药,有大毒。葛洪在《拖朴子·仙药》中记述硝石、雄黄合炼,其升华物飞之如烟云(布)“白如冰”。 2.炼丹与无机台成化学药物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古代炼丹盛行以求长生不老药。晋朝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1~341年)《抱朴子》中,详述了炼丹方法和一些化学的实践知识。“红升丹”(红粉)由水银、硝石、白矾等炼制,赤者为红升丹,黄者为黄升丹,系不同晶形的氧化汞(HgO)。古文献《周礼·天官》(公元前256年前)中已有炼丹的文字,《本经》及《别录》记述“水银熔化还复为丹”。3.升华制备药暂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中国古代炼丹米的实践发展了升华法制备药物砒霜、灵砂、银朱、轻粉亚铅华等化学药物的制备,都与升华法有关《本草纲目》炼樟脑法的记载甚详。这种精制方法,可以说明升华法已广泛应用“樟脑。最早见于洪道的《集验方》(1170年)一书,由马可渡罗带到西方《本草品汇精要》(1506年)中也有收载欧洲19世纪初(1832年)才提制到樟脑。 4.汞齐合金技术与本草化学药物制备 公元前221年前出土文物中,有镀金器皿,汉末献帝(公元190年)时有“黄金涂身”的记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类 1. 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 2. 有效部位: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灵芝多糖等。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 所有植物中都能产生。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一、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原理:相似相溶 理想溶剂(ideal solvents ):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2)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 (3)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4)安全,成本低,易得。 二分离方法 1. 根据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1 结晶法(纯化时常用) 条件:合适的溶剂;浓度;温度 1.2 沉淀法: a 溶剂沉淀法:改变极性,如水提醇沉法 b 酸碱沉淀法:改变pH,处理酸、碱、两性成分; c 沉淀试剂:如铅盐沉淀法,酸性、酚性成分加中性PbAc2,形成沉淀。 2.2 酸碱性成分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 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改变pH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 3.2 硅胶、氧化铝: ①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 后被洗脱下来。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 -COOH > Ar-OH > R-OH > R-NH2, RNHR ', RNR ' R " > R-CO-NR'R"> RCHO > RCOR ' > RCOOR ' > ROR ' >RH ②溶剂(洗脱剂)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 洗脱剂极性越大, 洗脱力越强. 3.3 聚酰胺 ①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 吸附力越强; b.形成分子内氢键者, 吸附力减少; c.芳香化程度越高或共轭键越多,吸附力越强; d.芳香苷苷元>苷, 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早期国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分别说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进而分别归纳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特征,从中认识它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归纳宗法制和分封制间的相互关系,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归纳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从中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政治智慧。 (3)说出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指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 【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构建知识体系 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宏观知识结构。 第二环节分析知识要点 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初步构建本课知识结构。本环节目标达成的表现是:师生共同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并形成本课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形成 根据第一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大致在什么时间? 2、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问题讨论〗:推动中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活动探究〗:收集材料,走近早期政治文明 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要走近早期政治文明应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 知识点二夏商政治文化 根据第二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夏王朝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对后代影响深远? 2、商代政治的两个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根据第三目、第四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请学生自学第三目内容,总结概括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分封哪几类人?被封的诸 侯有什么权利义务? 周王 〖问题讨论〗:如果你是周天子,你选择分封制是因为分封制有哪些有利因素?你考虑过实行分封制在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吗?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天然产物研究与诺贝尔奖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天然产物研究与诺贝尔奖 引人注目的2016年度诺贝尔奖又公布了获奖名单,法 国的Jean-Pierre Sauvage、美国的James Fraser Stoddart、荷兰的Bernard Lucas Feringa,3位科学家因为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荣获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在发现细胞自噬机制领域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此表示衷心祝贺。诺贝尔奖(NobelPrize,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0712462629.html,)是世界公认的在各专业领域中声誉最高的奖项,于1901年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的遗嘱将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而创立,其中与天然产物研究有关的奖项主要是诺贝尔化学奖(Nobel Prize in Chemistry),以及个别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Nobel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就诺贝尔化学奖来说,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至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历经115载,除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2年这8年没有颁发奖项以外,每年1次,总共进行了107次颁奖,共有172人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早在1902年,德国化学家Hermann Emil Fischer就因其在天然产物糖类研究的成就而获此殊荣。天 然产物化学研究者在化学奖获得者中始终占有相当比例,其

中以与天然产物研究有着密切关系的有机化学作为研究领 域的科学家有54位,直接在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化学家超过20位,仅在近10年中就有9人获奖。至今天然产物化学仍是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这还不包括如生物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以及生理与医学等与有机化学相关的拓展领域。1806年23岁的德国药剂师Sertürner从罂粟中首次分离出单体吗啡(morphine),意味着现代天然药物化学开始形成,1828年德国化学家Friedrich Wǒhler (1800—1882)成功实现尿素(urea)的人工合成则标志着有机化学学科的诞生,正是人类对天然产物的研究促成了有机化学学科的建立。从那以后,人们对天然产物的研究从单体化合物性质到某一类具有相似骨架结构的化合物,从结构鉴定到全合成研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创建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理论,就是这样一步步推动着整个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至今,而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成就,正是这条发展道路上一部分意义重大的里程碑。本文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为主,简要介绍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获奖科学家,重温他们的伟大功绩,共同回顾天然产物化学百余年发展历程,并借此启迪激励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工作者。1 第1届至20世纪30年代第1届诺贝尔化学奖颁发于1901年,荷兰化学家JacobusHendricus van’t Hoff(1852—1911)因在化学动力学以及电解质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获此殊荣。

中国文化英文介绍

中国文化英文介绍 1.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 偏旁:radical 38. 孟子:Mencius 39. 亭/阁:Pavilion/ Attic 40.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 火药:gunpowder 42. 农历:Lunar Calendar 43. 印/玺:Seal/Stamp 44. 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