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2课身边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

第5课当一回蔡伦

第6课多变的颜色

第7课物品上的花廊

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

第9课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

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时建议

本单元涉及学生分析美术作品方法的培养和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赏析,教师可安排l~2课时进行引导和教学。

方案(一)

1、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喜好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类收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了解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发展过程;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代表作品、逸闻趣事等。

2、教学过程

①出示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画面内容的同时思考“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②学生分组讨论美术作品的不同内容,各组可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公布交流。学生的分析结果比较琐碎,可在教师的提示下,将不同的分析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概括出对美术作品分析的几个方面,如美术常识、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等。

③根据前一活动的研究结果,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各小组选择一件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活动,了解其美术常识、感受其艺术特色,并体会其思想内涵。各组在分析活动结束后,可选派代表,以艺术鉴赏家的身份对艺术作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述,展示备组对本单元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拓展延伸

①思考“对艺术品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②调查了解外国风景画、静景物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价值和人们对此的认识。

方案(二)

1、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

2教学过程

①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

③画完后各小组学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老师设问:你所创作的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

④从中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和我们有着一致的感受,只是他们在描绘的时候更深入、更富有激情,他们用绘画语言进行表现。

⑤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欣赏中教师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这里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风景中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自

然与情感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照片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风景绘画不仅是再现了自然之美,而且融人了画家的精神、情感和艺术之美。

⑥选择I~2幅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在这里重点突出的是平常的一条路,一排树给人自然、纯朴的感觉。在此并简要介绍荷兰风景画及部分画家,由此得出:自然之美,只有融人r作者,欣赏者的精神情感,才是最美的风景。

⑦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量、自然之美。

三、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在奉单元的学习中,理解什么是风景画和静物画,从中拓展思维,从而认识生活中常志景物中的美感。

(2)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理解领会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以及自然与情感的关系。

(3)能否通过欣赏,对国外风景、静物画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

(4)能否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一定的概括能力,并积极参与、交流和表达观点。

四、教师教学随笔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1)初中是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针对欣赏评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垒面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

(2)教师要充分准备相关教学

资料,并在欣赏作品同时,提出1~2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

(3)开展评述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对学生评述的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和语言表达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五、教学资料库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法国)库尔贝(1 819~1877)(油画)

库尔贝是l9世纪法国画坛写实主义运动的开拓者,他抨击因循守旧的官方画坛,开辟了通往印象主义绘画的道路。其早期创作大多是表现写实主义的风格作品,极力表现出故乡的人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这些充满力量的绘画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感染力量。作者运用雄健有力的笔触、柔和统一的色调,表现了埃特雷塔峭壁历经风暴后的宁静、清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给人以联想、发人深省。

●《静物》(法国)夏尔丹(1699~l 779)(油画)

夏尔丹出生在巴黎,立身之初经历颇为艰辛,后终于成为成功的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人物、静物、风俗无所不包,都深切地体现着他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后来夏尔丹受荷兰静物画的影响,专以精细地表现金银器皿的质感为能事。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就像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still life)那样。”这一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静物画的魅力。他的静物画尽量还静物以本来质朴的面貌,不用浓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有一种粗糙朴素的平凡生活趣味。

1730年以后,他所表现的静物对象是属于中产阶级厨房里的普通用品,那些极其平凡的厨房器物,一旦再现在画上,它们的幻象显出很强的“生命感”。正如这幅静物、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黄色光晕之中,笔触粗糙但并不失其细腻味道,似有皴裂痕迹,但生动、朴实无华。静物排列疏密有致,并未停留在一般“再现”层次上,而是充分融入了画家对所描绘事物的深切真挚感情。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但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的丰富表现力。这幅作品所体现的美感也正在于此。

●《海港日出》(法国)洛朗(1600~1682)(油画)

洛朗是法国17世纪的著名画家。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

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加上神话的外衣。因此,当时的主要画家太多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洛朗的《海港日出》典型地体现出他的创作风格:开阔的海平线给天空留出大片位置,天空澄明平和,有一种氤氲的气息。近景带有罗马式建筑、船只、人物于溯光的海滨,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海空一色、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他革新古典风景画,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开创了以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为主的新风格。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光线的高度敏感,加之对人物细腻的描绘,使他中年时期的画风达到澄净和谐的境界;晚年则更有个性,物体造型刻意拉长,色彩带有银色光芒,流露出神秘且严肃的气氛。他曾被誉为“出色描绘日出日落的杰出风景画家”。19世纪画家康斯太勃尔也感叹道:“迄今洛朗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他当之无愧!”

●《雪中猎人》(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1525~1 569)(油画)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勃鲁盖尔的艺术产生于尼德兰革命酝酿和爆发时期。早期作品受画家博斯的影响,成熟期作品热情地塑造了许多农民形象。他在发展尼德兰独立的风景画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喜欢选取全景式构图,描绘尼德兰美丽纯朴有田园景色,因此他的风景画具有开阔的意境。《雪中猎人》是他的一系列田园风量组画之一,表现了隆冬时节尼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是尼德兰人民纯朴生活的生动写照,情景交融、生机盎然,令人倍感亲切温馨。除了他所创作的一系列风景组画之外,他还以艺术为武器,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创作了反对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横征暴敛、残酷屠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抨击性和战斗精神,给尼德兰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深刻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他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林间小道》(荷兰)霍贝玛(1638~1709)(油画) 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霍贝玛是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的主要代表。这段时期是荷兰风景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形成了完全独立的风景画。16世纪,风景画已取得了支配地位,但还并未摆脱人物而存在,风景仍然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至17世纪,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已完全消失,风景画终于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绘画体裁。在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平坦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中,无处不流露出荷兰画派的画家们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

霍贝玛的风景画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有如优雅的田园抒情诗,尽显荷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林间小道》有如一泓清泉,清澈流畅,洋溢着明朗乐观的情绪。阳光灿烂、村落参差、曲径通幽、人物已成了附属的点缀。尤其是小径两边疏落有致的树木的排列,给人以强烈的空间透视感,观者的视线很容易被引向小道的纵深处,有一种几欲走进的感觉。

● 《辛格拉温的磨房*(荷兰)鲁斯达尔(1628~1682)(油画)

鲁斯达尔是霍贝玛的老师,他早年随父亲学习绘画,也是17世纪荷兰画派最杰出风景画家之。50年代他旅行过许多地方,发展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景画风格:气势雄伟充满激情,使风景画提高到具有英雄史诗意义的高度。他经常表现的题材有湍急的流水、飞泻的瀑布,苍郁的森林、磨房的水车和风车。《辛格拉温的磨房*表现的就是苍翠的绿树掩映下的磨房,静谧而且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有许多的故事情节会从这间磨房中倾泻出来。一切都以静态为主,惟有奔流不息的小溪水充满了动感的韵律,给整幅画面平添了生机和活力。

●《特尔夫特的街景》(荷兰)维米尔(1632~1675)(油画)

17世纪荷兰绘画大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维米尔就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又常常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特尔夫特的街景》是他为数不多的风景画之一,展现了故乡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整个画面沐浴在暖暖的柠檬黄的色调中,显得温馨而恬静。他擅于将普通劳动妇女的日常劳动诗意化、抒情化,不以情节取胜,而以这种抒情情调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描绘舒适、安闲的资产

阶级家庭生活,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赋予画面安适、静{盘的气氛,喜用蓝色与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

●《有帆船的海景》(荷兰)卡培尔(1541~1605)(油画)

由于16世纪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荷兰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所“那时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艺术家们也用画笔描绘出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美丽景色。荷兰濒临海洋的地理特征以及发达的海上运输业、使得以海洋为

题材的绘画也日新兴盛。

《有帆船的海景》采用开阔的空间构图处理手法、整个画面以暖色调为主,人景结合协调有致,尤其是天空云层处理细糠而微妙,体现出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天象的变幻奠测。

●《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荷兰)德海姆(1606~1654)

(油画)(现藏英国牛津阿什穆兰美术馆)

自荷兰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以后,绘画的题材已不仅局限于贵族和教会而延展到市民阶层的生活,正如有的学者在著作中所言:“荷兰绘画是描绘这个阶级本身的面貌的艺术。”在这种条件下,荷兰的静物画应运而生了。画静物,同样赋予着人们的感情与风俗习惯,并且与人物肖像和风俗画一样,成为富于象征意义的观赏艺术被人们竞相购买。德海姆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早期作品构图相对简单,色彩深而不丰富。他后期的静物画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先的质朴性被后来的装饰成分所取代,并且开始接受巴洛克画风的影响,所画静物如水果、金属盘,酒杯等极富质感,并且色彩华丽,往往偏爱干深色背景前凸现静物,如这幅《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就如此。静物描绘真实而细腻,光感、质感表现恰如其分。尤其是削了皮的柠檬这样鲜为人关注的细节使观众平添了几许联想和猜测。也让我们更多地领悟静物画并非无生命的绘画,它也蕴藉着人的痕迹和气息,只不过它是处于一种生命相对静止的状态中。这一切无不表现出画家敏锐的生活洞察力、高超的写实技巧,以及对生活本质的内在领悟力,才使得生活中平凡得随处可见的器物和细枝末节定格为艺术的永恒。

第2课身边的物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本课通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关注,并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去记录身边的物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任何物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该课与单纯的素描技法教学有明显不同,以往大多画石膏几何图形,明暗更强调同一表现方法,同一种工具,同一角度。而本课最大的不同则将物品当作有生命的物质。工具材料只是用来表达自己对物品情感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表现自己个性的手段,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材在版面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分别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造型的一般要素,物体可用色彩去表现,也可以用线条和明暗关系去表现,各种不同的工具所表达的情感和视觉效果也会不同。各种物品的摆放(构图)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能力去选择,每一个局部都可成一幅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书籍、瓶花、水果、书包、足球等等,启示身边的物品是很多的,随时都可取来作为描绘的素材。第一版面通过四幅图片说明描绘身边物品时的不同表现内容、形式、技法和工具,古代与现代,各种表现方法,都能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体验到美的愉悦。特别是马蒂斯的钢笔《静物》画、简洁中给人以饱满、流畅的线条造型,物体之间前后大小高

低的疏密关系,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热爱的情感。同时也启示该课主要以线造型为主的表现方式。第二版面主要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去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这种艺术观念的渗透,倡导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法方式去表现物象。第三版面主要是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合作进行物品的组合摆放练习,图片分别出示了学生在合作摆放静物、提示可选择和利用的物品,有取景框的图片更是说明一组静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去取舍,可横构图,竖构图,可垒景可局部,使一组静物产生无数种构图的方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个性也可得到张扬。在表现方法上既然是体验,也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完整,或者非要从整体到局部,教材启示:“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画”,根据时间、能力逐步添加使作品丰满。第四版面主要在表现角度上给学生拓宽视野,角度不同会产生更多的变化,更有奇特感,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启示学生要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思考。出示的学生习作也是不同工具、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完成的。基本体现了“线为主的素描作品。在教学中,建议教师结合课本的文字和图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方式去观察、探究与表现。在表现技法上以线条为主,适当加以明暗,尽量在透视上淡化,免受透视束缚,在表现内容上,以学生身边可取物为主的组合;在表现形式上具象、抽象、粗犷、细腻均可,在表现材料上不做统一规定。不能把教师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给学生,更不能上成纯技法素描课。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教学重点

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二、教学难点

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

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

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出示范画,在对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

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

(1)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

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

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

3、作业过程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4活动要求

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展示的静物作品除表现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

要求学生能用线基本表现出物品的大小、结构、比例等关系,对明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关知识点。

5、评价方式

(1)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

6、评价点

(1)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3)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学生生活或学习中较熟悉的物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用品、体育用品,也可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一一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1)每班分组时,可分成4~6人一个小维,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选择性地表现对象。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

四、教学资料库

写生,是指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形体、色彩、空间。

静物的种类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静物写生时,要选择比较简单的物体作为训练对象。一般说来,形状单纯、表面平整、色彩单一、近似几何体的物体较为简单,例如茶杯、纸盒、鸡蛋之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添加比较复杂的物体,例如玻璃器皿、竹编器、毛皮等、还可以将石膏几何体与静物布置在一起,使两者产生强烈对比,以增强画者对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感受。一组静物一般需要3~6个物体。在挑选物体时大家要注意选择形状、色彩、材质不同的物种。但在同一组物体选择上尽量保持物品用途的一致性,例如以书包、书本、铅笔盒组成的有学习内容的组合物体作为写生的对象。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腹部最大直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1972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它上面的彩绘内容,是直接地表现了原始人愉快而欢乐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此盆由泥质红陶制成,器形较大。盆的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盆外和唇部装饰简单。画的是平行带、勾叶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一类的几何纹样。腹内壁上部彩绘是主体纹饰,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所构成,舞蹈纹图案每组5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辫发,摆向划一,环绕盆沿形成圆圈,列队而舞,这是一支欢乐的舞蹈队伍。此彩陶盆的出土,使我们形象地看到原始舞蹈的情景,为探索我国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舞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纵观舞蹈纹盆的整体画面,线条简练、流畅,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中人物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神态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第3课情感的记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第二课《身边的物品》之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块面,用铅笔淡彩的方式去表现静物。提高学生在用单色表现身边物品的同时,用色彩去丰富画面的效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静物的内容则还是以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易于表现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色彩作为情感的记录。教材启示学生在表现静物时可以看到什么色彩就用什么色彩,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改变物体的色彩,如用暖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作品给人以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情感,如用冷色系列去表现,它会使人联想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以一种阴冷、宁静、深远的感觉;如用对比的颜色去表现,会使人感到强烈、丰富、饱满的感觉;和谐的色彩会有一种协调平静的美感。对色彩的喜爱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情而异的,所以说,对色彩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自由的。该课的主旨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工具材料、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方法,淡淡地记录物体的色彩,并能给予

作品某种感情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教材的各种图片,解读每一张图片呈现的色彩感觉、主体色调、各种工具材料运用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构图产生的各种不同含义,有的明快、有的清静、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朦胧。有勾线填色、有水粉、水彩画法、有色彩协调的、有用对比色表现的等等。在室内写生的基础上,教材更关注的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选择感兴趣的花草进行写生,他不在于画的本身,而在于培养学生对一草一木细致的观察分析,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去表现。教材精选了国外大师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和国内画家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在表现色彩静物时,可以不局限于对象的客观描写,更注重画面所要倾诉的情感、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的表达;二是在运用工具材料的选择上可多样性,三是在构图上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构图形式,可适当考虑物体的搭配和组合,四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适当考虑画面的色调。为帮助学习,教材中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让学生分组摆放静物、用铅笔构图,练习淡彩表现。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工具,走出教室,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教学中建议教师在欣赏图片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评述、了解色彩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渗透色彩知识与表现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能够较好地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①懂得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关系对表现人的情绪、情感中所起的作用。

②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工具,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

①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②学习色彩在素描作品上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在实物面前如何运用主观色彩,恰当地搭配以传达个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

收集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代表作以及多幅以淡彩手法表现的绘画作品;收集若干表现人的喜、忧、哀、乐等情绪的音乐片段;准备一张表现“书桌一角”的铅笔素描稿;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色彩静物作品数张;毛笔、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彩色铅笔等。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1)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在情绪处理方面的经验。

(2)播放音乐片段,请学生通过欣赏来时论音乐家是用怎样的乐曲来打动人的情感的,展示优秀绘画作品,请学生讨论分析:绘画是借助哪些表现语言来反映画家情感的。

(3)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分析画面色彩组成、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4)试分析绘画中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不同,色彩对于表现情感的作用。

体验阶段:

(1)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淡彩绘画作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的效果,讨论作品的风格特点。

(2)教师在准备好的铅笔素描稿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演示,了解淡彩的表现过程与方法。

(3)请学生根据自带的色彩静物作品,选择喜欢的工具,尝试用淡彩画的表现步骤和方法来进行色彩改变或临摹。

总结归纳阶段: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

3教学评价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讨论;学生能否按自己的愿望去改画作品。

4活动要求

(1)收集的音乐片段代表性要强,能较直观地激发学生参与判断的兴趣。

(2)淡彩作品可通过上网搜寻查找,内容可以是风景、静物、卡通人物或动物。(3)学生在收集色彩静物作品时,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容易挫伤和降低学生在临摹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品。或者由教师进行色彩静物作品的收集,按照每班2~4人一张,从网上收集若干张,打印成彩色统一尺寸,并封塑保存。

(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静物作品;收集尽可能多的色彩表现工具。学生: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或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等,按组带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请学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请学生再根据自己平时表现色彩的感受,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工具。

体验阶段:

(1)展示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绘画作品。

(2)请学生将自带的花和容器摆放于课桌上,以4~6人为一组,讨论花卉的组合搭配。

(3)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观色彩表现静物。

总结归纳阶段:

(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等。

(2)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花和容器的摆放主要根据学生讨论商量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喜欢的内容表现。

3、教学建议

还可让学生带着绘画工具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自己喜欢的花草进行写生,并将其色彩个性化,用文字记录观察和表现的过程。

三、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对色彩知识的了解,学会欣赏和理解色彩绘画作品。

(2)能否通过对色彩表现形式、表现工具的了解,大胆进行色彩尝试。

四、教学资料库

色彩,作为传递感情的手段,往往胜于形状。客观世界的形状变化是缓慢的,甚至是视觉不易觉察的,但一日之内的日出、正午、日落、傍晚,和阴雨,霁晴的色彩变化,却能使人感受到

不同的情绪。所以,色彩是富有表情的艺术语言,而且色彩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语言。

(1)色彩的冷暖:

凡是倾向红、橙、黄的色相、能引起人耐火、太阳的联想,给人以暖和的感觉,称之为暖色。凡是倾向青、绿、青蓝、青紫的色相,令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给人以冰冷的感觉,称之为冷色。凡是以暖色作为画面主调的,称暖调子(或暖色调)。反之,以冷色作为画面主调的称冷调子。

(2)色彩的感情与象征:

色彩的感情性,是指色彩能够表达感情,或者说人观看色彩时产生某种感情反应。这种反应,是和人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和联想分不开的,并由此给色彩赋予了某种象征含义。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观念和色彩对人们所引起的情绪,以及色彩的象征性,因时代、地域、时间、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而有差异和变化。这一点在工艺美术中表现得最突出。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时,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是皇权的象征。高官为紫服或红服。平民百姓则为皂服青衣。过去以色区分尊卑贵贱,今天已无色彩等级观念,人们尽可自由享受各种自己喜爱的颜色。又如中国皇帝穿黄袍,而欧洲皇帝穿红服,我国传统婚嫁用红色,象征喜庆,而欧洲新娘用白色嫁衣,象征纯洁,汉族过去的丧服是白色,而现在城市中的丧服为深色素服或以黑纱象征。现代,虽然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颜色,但社会总是随着潮流而流行某种颜色,称为流行色。流行色,即时髦、新颖的生活用色。流行色在国外市场上表现得很突出,一旦某种色流行起来,将具有国际性,影响时装、商店橱窗、广告、书籍装帧、家用电器等的装饰或设计。

(3)再现性色彩:

是指再现人的视觉感受的客观世界物象色彩的真实,亦称写实的色彩。再现性美术,是模仿,再现客观世界的创作,由这种观念所决定,其必然模仿、再现客观世界的形与色。

(4)表现性色彩:

表现性色彩是与再现性色彩相对而言的。凡是既不按物象固有色,又不按条件色再现客观世界色彩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都可归为表现性色彩。表现色,是作者依据表现意图,主观地、自由地运用色彩和进行色彩搭配,以表现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如《红色画室》《三个乐师》、《哭泣的女人》、《星空》等表现性作品,以及抽象绘画、版画等,皆为表现性色彩。

(5)情绪色:

情绪色是根据表现“内在的需要(作者的情绪)”而选择运用的色彩,是利用色彩的情绪性和象征性,即色彩给予人的情绪的感染而于画面中形成明显的色调表情。如凡高认为:“绘画,并非把我们肉眼所见的予以正确地再现,而是如何把自己意念中的造型和颜色,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与其精确地描绘眼前的事物,还不如为强烈地表现它而更加自由地运用色彩。”在《向日葵》中,凡高用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他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教材分析

纸版画《又画又做又印》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学习内容集手工与绘画为一体、画、刻、剪、撕、贴、印等技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纸版画比木刻版画更易于学生操作,制作工具较为简便:纸材有卡纸,吹塑纸,或者用废旧的包装纸盒代替;可以油墨印制,也可以水粉印制-刻版工具可以用剪刀、竹片,或者用手撕。特殊技法的运用:树叶、纱布、棉线等实物粘贴,既省时省力,又效果突出;把纸版揉皱,厚薄、软硬纸材结合还可做出蜡染、石刻等不同的肌理效果。

纸版画制作过程具有随意性游戏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寻找和尝试不同的材料来制

作底版,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纸版画很容易出效果,学习结束可以出一期纸版画作业展,展览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

②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纸版画,学会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③情感目标:欣赏优秀范例,启发创作思维。在评论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培养互相尊重、互相接纳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常规的制作方法。(第二课时)多种技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纸版画黑白灰层次的表现。

(第二课时)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建议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静物,风景纸版画;第二课时:人物纸版画。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案例

1、课前准备

教具:范画、各种纸材、剪刀、棉线、双面胶、油墨或水粉、滚筒。学具:树叶、卡纸、剪刀、双面胶,鸭嘴笔、水粉、文具盒。

2、教学策略

分组学习,加强合作,提高教率。

3、教学程序

分组

(1)课前把班级学生分为3~4人一个小组,分头准备制作工具,收集各种树叶。

(2)友情提醒:不要随意摘采公共场所的花木,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找寻各种材料。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剪纸作品。

问题:这叫什么艺术?学生争相发言:民间艺术剪纸。

(2)教师接着拿出水粉颜料在剪纸上涂色,学生则露出不解的神情,有的发出惊讶的声音:老师在干什么?

(3)涂好色后,拿出纸拓印。揭开画面展示给学生看,新的效果产生了。引入纸版画的教学。导思

(1)根据刚才的制作想一想纸版画要用哪些材料?

(2)请你推测一下制作步骤?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纸版画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4)纸版画:以纸材为主要的媒介,运用画、剪、刻、贴、印等技法,创造出具有黑白灰韵味的画面效果。具有一版多印、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便于课堂学习。

步骤:先构思画稿,再剪贴形象,最后上色拓印。

a、重新观察刚才老师用剪纸变来的纸版画,你能找出其中的不足吗?

学生大胆发言:画面单调、层次不丰富(培养质疑的学习品质)。

b、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画面变得更丰富?

可以剪贴细节,让其凸凹感强些,可以粘贴树叶等实物(有的学生头脑灵活马上能联系到课前

准备的材料)。

c、你认为做一幅成功的纸版画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结合欣赏课本范例谈一谈)?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点、线、面结台;夸张、变形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并富有创意。

导练

(1)印制树叶。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把收集来的树叶涂上水粉颜料,再拓印下来,看谁的树叶最美、最特别。简便易行的操作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变化组合(课后拓展)。

把大小各异的花、叶组合成各种造型再拓印。教师可以出示几种造型提示学生:金鱼、瓢虫、舞蹈动作等。

作业

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特点的题目开始制作。

表现静物的题目:《漂亮的花瓶》、《餐桌》、《我的自行车》等。表现景物的题目:《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家乡的变化》等。

(1)画稿尽量简练和概括,注意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要素。

a、花瓶等静物上要加上点、线的装饰。

b、线条要有疏密的变化。

c、注意画面黑白灰层次分明,节奏明快。

(2)制版。

a、分层剪贴、撕贴、镂刻均可;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纸、布,树叶、线可综合使用,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

b、让学生学会先剪大形,再剪小形,复杂形分开剪制的方法。

c、可以做出特殊肌理:揉皱的纸印出石头效果,布纹印出粗糙的墙面或屋顶。

(3)上色。

a、要均匀,油印要使用滚筒。

b、水粉可以用鸭嘴笔上色,色要浓厚些,少掺水。

(4)印制。

小技巧:在上色前先把纸均匀打湿,待纸没有明水、处于半平半湿时即可印制,这样印制出的画面着色均匀、效果较好。特别要注意把纸的一端固定,当第一遍印制局部效果不佳时还可再上一次色(墨),直至印制满意为止。用文具盒平整的底部磨压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互评

互相欣赏作业,感受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题材、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说一说从别的小组的制作中你学到了什么?

拓展

把你参与制作的纸版画复制几张送给你的爸爸、妈妈,井写上你对他(她)想说的话。

4、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a、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采取富有情趣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c、合理分组,发挥有效的评价机制。

5、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小组分工不细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委派小组长,负责本组事务分工。

b、画面太繁琐、杂乱,提醒学生用概括的直线条画稿?画面过于简单,缺乏对事物细致的观察

和真情实感。

c、颜色干湿和印纸水分的控制掌握不好。多印制几次,通常前两次印制都会有不足。

6、学习评价建议

学生的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增进了友谊,展现了个性;我基本掌握了纸版画的印制方法;这节课我学得很轻松,我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会努力改进。

大家的评价

画面中的点、线、面分布是否合理;小组成员能否团结合作、各尽其职;作品是否新颖独特;能否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制版,并体现出天然的美感,是否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珍视他人的意见。评价方式

方式多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也要向学生征求台理的建议,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课时案例

1、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幻灯片、滚筒、油墨。

学具:卡纸、旧画报、线团、颜料、鸭嘴笔、剪刀、双面胶。

2、教学策略

观察、描述、实践、展示。

3、教学程序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欣赏感悟

(1)教师打出保罗克利两幅人物版画作品《休息》、《自画像》的幻灯片。

教师:你能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作简单的描述?

(2)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睿智的大脑、深邃的目光、精神的短发、休闲的服饰、优雅的动作无不折射出他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艺术家。(训练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教师小结:

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表现人物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4)揭示本课主题:人物纸版画。

语言表达

(1)用简练、概括的话来描述一位你熟悉的人。可以是生活中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桌、老师等;也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

(2)一位同学描述,其他同学猜测他描述的是谁?评价他的描述是否准确。

构思构图

(1)表现他的典型动作:抽烟、看书等;表现他的典型特征:戴眼镜、卷头发、大胡子等;表现富有趣味的卡通人物等。

(2)合理运用综合材料来表现:如头发可用线团,眼镜可以用细铁丝。

(3)想一想,你还有哪些奇妙的点子?

c、制作时间。

d、作者姓名。

4、版画的装裱

版画的装裱很特别,把画放在两张稍厚纸的中间,然后按画心的尺寸在上面的纸上裁出一个方框,大小以露出画心为准。上下两张纸夹住画心,不使用胶水或者糨糊,名签在最上面的纸上。

教师教学随笔

纸版画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它材料简单,便于学生准备;制作省力,便于学生操作,还可以利用树叶、线团、布等实物进行拓印,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又画又做又印,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艺术感知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吹塑纸版画。

第5课当一回蔡伦

教材分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不但改变了“简重而帛贵”的现状,而且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本课让学生“当一回蔡伦”,是通过了解造纸技术,使学生感悟到一张薄薄的纸所凝聚的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它所体现的深远的历史价值。

本课设计为“综合探索”课型,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整合,从而体现美术课程与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联系。

现在的学生对纸张早已司空见惯,但他们一般不会想到,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纸却承载过凝重的历史。本课从造纸术入手,将学生带进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代、让他们切身感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造纸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从本课内容来看,造纸技术对渴望猎奇、喜欢尝试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利用这种心理,可以更好地借助于美术课程向学生传授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综合解决司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

②通过实践与体验,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他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杰出贡献。

③通过创造性造纸和装订图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习内容

了解造纸技术。学会自制纸张,并用自己制作的纸张装订成书。

教学重点

纸张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A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所蕴涵的历史价值。

B设计制造出富有创意的纸张。

建议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方案(一) 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1、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纸张制作的多媒体操件。

学生:制作纸张的工具和材料(榨汁机、装水容器、木版、网、旧报纸、布、卷筒纸巾或特别松软的废旧纸,绢框两个,一个有网,一个没网)。

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学思路

A、导入: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电、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究竟是那四种发明呢(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谁能说出它的发明者吗(东汉,蔡伦)?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蔡伦”,感悟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认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纸张制造的一般方法。

(2)让学生口述纸张制造过程,集体讨论古代造纸技术的科学性。

C、实践:

(1)学生2~4人一组进行造纸工具和材料的整理、制作。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精神。

(2)进行纸张制作,小组讨论如何制造出厚薄均匀、质地优良的纸张。

D、感悟:

利用老师提供的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集体讨论用纸张书写的优越性。说出造纸技术的历史价值和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

E、创新:

(1)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制造出具有艺术效果的纸张。制作过程中可以播放音乐烘托气氛。

(2)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制造出别具一格的纸张?给自己设计制造出的纸张命名。

(3)将自己设计制造的纸张装订成书。小组间互相交流,并介绍自己的创意。

F、拓展:

(1)参观造纸厂,或是查找资料、通过网络了解现代造纸技术。

(2)让学生设想一下,如何运用现代造纸技术制作具有艺术效果的纸张,用30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说明。

G、总结: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

作品展览,集体评选优秀作品。

方案(二)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品种的纸张若干(具有艺术效果的更佳),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纸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制作纸张的工具和材料(榨汁机、装水容器、木版、网、旧报纸、布、卷筒纸巾或特别松软的废旧纸,绢框两个,一个有网,一个没网)。

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室内陈列不同品种的纸张若干。

2、教学思路

A、参观体验:

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不同品种的纸张,通过观察、触摸,体验、感悟不同纸张的纹理、质地、艺术特色等。

B、讨论揣摩:

(1)学生2~4人一组讨论并说出不同纸张的功用,选取1~2种说出它们的艺术特色。

(2)设想一下纸张制造的方法与过程,小组间互相交流,使学生的设想更为合理与完整。

C、要点认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纸张制造的一般方法。比较一下,自己设想的纸张制造方法与过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D、实践操作: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1)学生2~4人一组进行造纸工具和材料的整理与制作。

(2)学生进行纸张制作,小组讨论如何制造出不同质地、不同艺术效果的纸张。

(3)指导学生为自己制造的纸张确定一个名称,并将这些纸张装订成书。

(4)小组间交流完成的作品,并互相介绍自己的创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E、思考辩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竹简、帛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思考辩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从书写材料的轻重、书写的难易、方便程度等角度思考)。

F、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对传统的造纸方法进行改进,方便又快捷地制作出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纸张。

(2)引导学生请教老师或造纸厂工作人员、共同讨论造纸方法改进后的合理性,写出修改方案。

(3)用300字左右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对蔡伦造纸术的认识和看法。

G、议总结:

评议学生作业的得失,总结学生作业态度,评选优秀作品。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认知、体验与实践来了解传统造纸技术,感悟造纸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并通过拓展延伸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教学设计还将美术与历史、物理、语言表达综合在一起,有助干学生整体地认识事物。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必须按正确的程序进行实践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污水溅出。

B、操纵榨汁机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切勿在通电过程中将手或其他硬物放入榨汁机中。

学习评价建议

(1)自我评价

我掌握了纸张制作的一般方法了吗?

我能设法制造出不同质地、厚薄的纸张吗?

我制造的纸张是否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我明白了蔡伦造纸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了吗?

我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本课的学习?

我写的文章能否准确体现我要表达的意思?

(2)集体评价

进行作品展览,师生共同评选出:

A、最成功的作品(主要从制作效果方面评价)。

B、最富有艺术性的作品。

C、最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3)相关研究课题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A艺术纸张的审美价值。

B同历电知识有关的美术课题,与历史等其他学科相综合的途径及方法。

教学资料库

蔡伦与造纸术蔡伦,字敬仲,湖南郴卅1人,东汉明帝永平末年(公元75年或以前),开始在京城洛阳皇宫里当差。章帝建初年间(公元76~84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比较低的)。和帝即位(公元89年),升任中常侍,侍从皇帝,参预国家机密大事。后来,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虽然人们已经能够用丝绵造纸,但是造纸原料既短缺又较贵,不可能大量生产。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蔡伦很有才学,敦厚慎重,曾多次“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后加位尚方令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在汉和帝年间(公元97年),

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并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这些器械。这些器械无不精密、坚固,为后世所效仿。蔡伦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他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经过蒸煮,然后均匀地浇洒在席子或滤网上,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上面就形成了一层薄片,将薄片揭下来就变成纸了。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后来他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他组织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三月,安帝亲政。因蔡伦曾参与害死安帝祖母宋贵人,安帝追究其罪责,蔡伦被迫自杀。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成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后来,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6课多变的颜色

一、教材分析

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体、视觉和心理的综合现象。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本课应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多方位、多渠道地启发和引导,通过观察与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并合理利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

1、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讨,积极合作,运用色彩与堞材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在了解彩色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练习。难点是利用媒材进行设计和表达。

3、建议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

方案(一)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1)教具:色彩基础知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器材。

(2)学具:课前收集相关媒材,准备绘制工具及水粉颜料。

2教学过程

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赏析。组织学生丰动探讨多变的顾色,激发学生设计、绘制、展示的热情。第一课时探讨、学习。第二课时设计、绘制、展示。

(1)导入。

①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日常生活中缤纷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视觉印象。

A、花卉、蔬果的色彩;

B、自然界季节变化中的色彩;

C、建筑物的色彩

D、服装的色彩;

E、工业产品的色彩。

②结合所观看的图像,感受绚丽多变的色彩带给我们视觉的享受。

(2)组织讨论。

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①选择一组图像中的色彩,组织学生讨论。

②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波及我们的心灵。

③促进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感想。

(3)利用多媒体课件传授色彩基础知识。

①英国科学家牛顿揭开光色之迷。了解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光谱和牛顿色坏。

②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是以光色为主体而客观存在的。

③三原色。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红、黄、蓝。

④色相、纯度、明度。

(4)通过观察和调色练习感知

色彩的特性。

①运用课件,演示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及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

②学生作色彩明度或色相渐变练习。

(5)选择课前收集的媒材进行色彩练习。https://www.doczj.com/doc/0710294247.html, 找教案

①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

②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讨论制定涂色方案,重新设计所收集媒材的色彩。

③通过绘制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6)展示点评。

①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叙述。

②教师以赞许的语言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1)教具: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作品及图像资料,多媒体器材。

(2)学具:收集自然界中不同色彩的物品如小石块、树叶等,绘制的工具和材料。

2、教学过程

(1)导入。

①交流第一课的心得和体会。

②欣赏同学们各自收集的不同色彩的物品。

③自然中的色彩丰富而微妙,说说自己的感受。

(2)模仿自然的色彩。

①你准备的材料如何,是否能与同学合作使用。

②分析所收集物品的色彩,用什么颜色可以调配。

③分别将收集的石块、树叶等物品的色彩临摹下来,平涂在15厘米×15厘米的铅画纸上。

④调色过程中遇到困难,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3)集体合作完成拼贴作品。

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制定拼贴方案。

②按同学们制定的方案将色块拼贴在墙面或预先准备的板面上。

③组织同学畅谈对这些色彩作品的感受。

方案(二)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具: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影像片段,关于色彩的图片资料,绘制工具及材料,多媒体器材。

②学具:课前收集,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盒、纸杯等,绘制工具及材料。

2、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有关光色的知识信息,利用所收集的媒材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

(1)导入。

①播放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图像。

色彩是我们的眼睛对不同光线的感觉,是光的特性。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将穿过的阳光折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光谱,并提出“白光是各种颜色的混合体”的理论。②寻找生活中的色彩。

A组织学生讨论,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为发言人,

B开展小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C、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①分类展示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色彩。

②展示生活用品的色彩,引导学生领悟色彩所蕴含的设计成分和心理作用。

提出问题,生活用品除了注重其功用之外,你是否对它的颜色也很在意?能说说你了解的色彩知识吗?

(3)运用多媒体传递色彩的知识信息。

①原色、间色、复色。

②色相、纯度、明度。

③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

(4)在观察与尝试中了解色彩的特性。

①演示三原色调配其他色相的颜色。

⑦演示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变化。

学生选择一项作简单的练习。

(5)为课前收集的物品重新设计色彩。

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改变所

收集物品的颜色。

对比色渐变、明度渐变等。

③依自己的喜好,制定涂色方案,用新颖的形式突出自己的个性。

(6)作品展示。

①展示学生的作品。

②学生简要叙述自己的作品。

(7)评价。

①学生选择同学作品互评;

②教师点评。

A不以绘制技法的高低论优劣。

B是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器材。

(2)学具:绘画制作的材料、工具、颜色。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七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一、连线:将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10分) 《格尔尼卡》莫奈(法国) 《拜克托瓦尔山》毕加索(西班牙) 《夜咖啡馆》马列维奇(苏联) 《池塘》凡高(荷兰) 《雨后乡间之晨》塞尚(法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毕家索是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他的著名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向日葵》 C、《大卫》 D、《桃花飞雁》 2、橙色是由()两组原色调合而成的。 A、蓝+紫 B、红+黄 C、红+黑 3、中国画又称() A、艺术 B、造型艺术 C、水墨画 D 、绘画 4、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董希文 B、罗中立 C、徐悲鸿 5、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属于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 A、工笔画 B、写意画 C、白描画 三、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墨分五色即 ()、()、()、()、()。 2、色彩的三要素是()、明度、()。 3、透视的一般规律是()。 4、《出水芙蓉图》属于()画 5、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节 三、绘画(35分) 请你用线描画1种生活用品。 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不包括() A 叙事 B 说明 C 交流 D 欣赏 2.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A.鲜艳 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3.《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A.梵高 B.毕加索 C.张萱 D.周昉 4.《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南北朝 5.立体图像的表达() A.物象的直观感受 B.物象的反向表达 C.物象的主观理解 D.物象的结构分析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2课身边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 第5课当一回蔡伦 第6课多变的颜色 第7课物品上的花廊 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 第9课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

苏少版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第一课时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本课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以故事导入,在“七步诗人”曹植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廷官员的生活;最后将梁楷《泼墨仙人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 第二课时: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人物画作品。从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开始说起,感受画家在绘画中的真情寄寓。再通过油画《开国大典》的赏析,回顾那段令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历史。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A.花鸟 B.鱼虫 C.动物 D.静物 2.赵佶的书法被称为“()”。 A.赵体 B.瘦金体 C.宋体 D.欧体 3.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A.石涛 B.扬州八怪 C.朱耷 D.徐渭 4.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受到了()原始艺术的启发。 A.亚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非洲 5梵高是()画家。 A.美国 B.日本 C.荷兰 D.南非 6.《洛神赋图》是魏晋时期()的作品,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描绘了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动人故事。 A.石涛 B.张择端 C.顾恺之 D.吴道子 7.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见图1) 是()。 A.中国画 B.油画 C.卡通画 D.版画 8.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塞尚曾表示:静物可以让他长时间冷静的观察研究,以追求他心中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下面的()就是他的代表作。 A.《静物》 B.《向日葵》 C.《芙蓉花》 D.《铜花瓶》 9.“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代的()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徐渭 B.清朱耷 C.宋文同 D.宋赵佶 10.《蟹篓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张大千 C.陈之佛 D.朱耷 11. 一件优秀的工艺品的设计必须兼顾()。

A.功能性与实用性 B.功能性与审美性 C. 功能性与耐用性 D.实用性与灵活性 12.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称、平衡、对比、()等。 A.写生 B.构图 C.透视 D.律动 13.杰出的画家徐悲鸿把西方的素描、解剖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结合,()就是最好的典范。 A .《奔马》 B.《虾》 C.《五牛图》 D.《秃鹫》 14.一个单独的形,我们称其为。 A对称 B渐变 C复形 D单形 15.关于人体比例或五官比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庭五眼:发际线-鼻底-下巴为三庭,这三段之间每段的距离大约相等。 B小孩的头部比例较大,站着时一般为三到四个头高。 C一个站着的成年人身高大约等于他七个头长,当他座上时就等于五个头长,蹲着时刚好是三个头长。 D幼儿的眼睛通常在头部的1/2以下位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代顾闳中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属于人物画。()2《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3.墨色里有很多变化,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够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情景,这叫做墨分五彩。() 4. 伦勃朗擅长画肖像画。() 5. 重复的类型有对称重复、分解重复、渐变重复。() 6. 红、绿、蓝称为色彩三原色( ) 7. 速写只能用钢笔或铅笔表现。() 8. 色彩三要素是指明度、纯度和色相。() 9. 临摹时加入自我的理解和表现以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一种创作行为,产生的作品就叫变体画。()10.一个站着的成年人身高大约等于他七个头长,当他座上时就等于五个头长,蹲着时刚好是三个头长。() 三、连线题(5×2分) 《麦田上的群鸦》塞尚 《昆虫记》周昉 《水果静物》法布尔 《泼墨仙人图》凡高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 2、自然界中的植物 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考察练习 一、选择题 1.《洛神赋图》是中国画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是东晋画家()根据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创作的。P1 A.顾恺之 B.阎立本 C.顾闳中 D.梁楷 2.下列哪一幅画出自《洛神赋图》?()P1 A. B. C. D. 3.唐代画家()所作《》,记录了从汉代至隋代十三位帝王的肖像。P1 A.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B.阎立本,《步辇图》 C.顾恺之,《历代帝王图》 D.顾恺之,《步辇图》 4.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杰出的人物画作品,他用长卷记录了大臣韩熙载在家大宴宾客、听乐观舞的场面。观画时是一段段地看,我们甚至可以给每一段起一个名字依次是()。P2 A.观舞、休憩、听乐、清吹、告别 B.清吹、观舞、休憩、听乐、告别 C.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 D.清吹、休憩、清吹、听乐、告别 5.下列画面据来自于《韩熙载夜宴图》,哪一幅描绘了观舞的场景?()P2 A. B. C. D. 6.明代画家陈洪绶所画的人物形象夸张,甚至有些怪诞,下列哪一幅是他的作 品?P4 ()

A. B. C. D. 7.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免胄图》,是一张表现金戈铁马的()作品。P3 A.白描 B.写意 C.兼工带写 D.工笔 8.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是南宋的画家()。P4 A.顾恺之 B.阎立本 C.顾闳中 D.梁楷 9.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意思是说选马的人注重的不是马的皮毛外表,而是马的内在精神品质。P5 A.千里马 B.愚公移山 C.九方皋 D.相马 10.董希文的油画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P7 A.女娲补天图 B.九方皋 C.开国大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 11.画家不仅可以记录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也可以描绘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或历史典故中的人物。下列哪幅画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P1-6 A. B. C. D. 12.苏天赐的《黑衣少女》是一幅()画?P8 A.色粉 B.水彩 C.水粉 D.油画 13.幼儿的眼睛通常在头部()以下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逐步的变化。成年人的眼睛位置通常在头部的1/2处。P10 A.1/5 B.1/ 4 C.1/3 D.1/2 14.毕加索的《全家福》是一幅()画?P11 A.色粉 B.水彩 C.水粉 D.油画 15.绘画中人体的比例是以头的长度为单位的。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的高度。P13 A.八个半头 B.八个头 C.七个半头 D.七个头 16.下列关于头与人体的比例,正确的是()。P13 A.头一、肩三、身三头 B.站七、坐五、蹲三半 C.头一、肩三、身四头 D.站七、坐六、蹲三半 17.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午休》是由法国画家()的油画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变体而来的。P14

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A.花鸟 B.鱼虫 C.动物 D.静物 2.赵佶的书法被称为“()”。 A.赵体 B.瘦金体 C.宋体 D.欧体 3.以下被称之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 A.黄胄 B.黄筌 C.徐熙 D.黄庭坚 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A.石涛 B.扬州八怪 C.朱耷 D.徐渭 5.下列作品中,()是黄筌的代表作品 A.《芙蓉锦鸡图》 B.《双喜图》 C.《墨葡萄图》 D.《写生珍禽图》 6. 以下被称之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 A.徐熙 B.黄筌 C.文同 D.朱耷 7.中国花鸟画《双喜图》是()的代表作品。 A.赵佶 B.崔白 C.文同 D.朱耷 8.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代的()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徐渭 B.清朱耷 C.宋文同 D.宋赵佶 9.《蟹篓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张大千 C.陈之佛 D.朱耷 10.下列关于“没骨法”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B.用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表现描绘对象意态神韵的画法 C.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D.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11.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并著有()一书。 A.《植物记》 B.《昆虫记》 C.《进化论》 D.《动物记》 12. 唐代绘画《五牛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韩干 C.李公麟 D.韩滉 13. 下列关于《五牛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工笔画法,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 B.画家用笔朴实雄健,画出了牛的坚韧筋骨 C.画家笔下牛的皮毛质感逼真,敷色虽淡,却给人厚重之感 D.画家用写意画法,挥毫泼墨表现出牛的神态 14.下列关于适合纹样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单独存在和独立使用的纹样,它没有边框的限制,所以也称为“自由纹样” B.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方、圆、三角、梯形等 C.通过纹样单元的重复而构成的连续性图案,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D.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纹样 15. 一件优秀的工艺品的设计必须兼顾()。 A.功能性与实用性 B.功能性与审美性 C. 功能性与耐用性 D.实用性与灵活性 16.下列关于单独纹样样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单独存在和独立使用的纹样,它没有边框的限制,所以也称为“自由纹样” B.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方、圆、三角、梯形等 C.通过纹样单元的重复而构成的连续性图案,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D.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纹样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复习试卷资料讲解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七年级上册美术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空1分,共55分) 《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代皇帝(),他自创的字体被称为()体。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五代时期西蜀和南唐的两位画家,黄筌和徐熙也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他们两个的画风在后来被称为“黄家()”与“()野逸 ”。 《双喜图》描绘的是发生在()和()两种动物之间一瞬间的事,今天我们可以用相机抓拍,但北宋的画家()却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扎实的写实功力,把这一瞬间的气氛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胸有成竹”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宋代画家()画的竹子。 八大山人朱耷的花鸟画是通过描绘动物的()来表示对世界的愤世嫉俗。 明代画家徐渭在他的墨葡萄图中题诗一首: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数买,闲抛闲掷野藤中,来表达自己(),()的感触。

花鸟画家常用勾染,写意的方法来画出植物动物的神态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到后来有人画家干脆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清代画家恽寿平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花鸟之美的,这种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画法被称为()法。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色完成的画作。 描绘静物的方法有许多种,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物品的()结构,加一些()能够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说出3种你从课本中学到的构图。如S型构图,()型构图,()型构图,()型构图。 有些动物的形象在艺术表现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鸽子象征和平,狮子象征(),狐狸象征()。 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都频繁出现,宋代李公麟画的《五马图》中,五匹马的名字分别是:凤头骢(),(),(),()。而《五牛图》被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评价为(),稀世名笔。《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的(),画出了牛的坚韧筋骨和()性情。 花卉图案的变化一般可以通过()变化,丰富变化,和()变化。丰富变化通过添加产生变化使图案更具有装饰趣味,具体方法表现为添加法和组合法。而另外两种变化的具体方法分别是用()法和()法来突出或者减弱某些部分,或者用()法和分解法来改变花卉形态和空间。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材料

苏少版-------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1.中国古代画家,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其作品在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上不同于西方的油画。 2.《洛神赋图》的作者是东晋的顾恺之,它是根据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创作的。 3.顾恺之博学多才,擅文学,工诗赋,喜书法,尤工绘画,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在绘画理论方面,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 4.《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唐代的阎立本,记录了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肖像。 舞的场面。 子仪免胄面对回纥大军,以至诚感到回纥首领重新与唐朝和好的历史故事。 12.《女娲补天图》的作者是清代的任伯年,此图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13.“海派”是清末活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画家群体的统称,代表人物有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他们基于民族传统,吸收外来艺术,又采集民间艺术,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心声的作品。 14.《九方皋》的作者是现代的徐悲鸿,该画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 15.《开国大典》的作者是现代的董希文。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在天安门举行庆典的盛况。 第二课《关注你我他》 1.《儿子》(素描)徐悲鸿 2.《邻居小江》(素描)陈丹青 3.《老房东》(素描)徐明华

4.《黑衣少女》(油画)苏天赐 5.《全家福》(色粉画)毕加索 6.《邻家孩子的父亲母亲》(素描)徐乐乐 7. 三停:指将人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分,即上中下三停,指发迹——眉——鼻底——下颌,这三段距离大体相等。 五眼:是指将面部正面横向分为五等分,以一个眼长为一单位,从外眼角垂线至外耳孔垂线之间为一个眼的距离,整个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个眼之距离。 8. 成人眼睛在头顶至下颌的1/2处,婴儿眼睛在1/2略下处。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 1.《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的作者是德拉科洛瓦(法国)。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与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与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与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与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与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与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与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与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就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就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就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与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期末考察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A.花鸟 B.鱼虫 C.动物 D.静物 2.赵佶的书法被称为“()”。 A.赵体 B.瘦金体 C.宋体 D.欧体 3.以下被称之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 A.黄胄 B.黄筌 C.徐熙 D.黄庭坚 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A.石涛 B.扬州八怪 C.朱耷 D.徐渭 5.下列作品中,()是黄筌的代表作品 A.《芙蓉锦鸡图》 B.《双喜图》 C.《墨葡萄图》 D.《写生珍禽图》

6. 以下被称之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 A.徐熙 B.黄筌 C.文同 D.朱耷 7.中国花鸟画《双喜图》是()的代表作品。 A.赵佶 B.崔白 C.文同 D.朱耷 8.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代的()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徐渭 B.清朱耷 C.宋文同 D.宋赵佶 9.《蟹篓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张大千 C.陈之佛 D.朱耷 10.下列关于“没骨法”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B.用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表现描绘对象意态神韵的画法 C.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D.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11.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并著有()一书。 A.《植物记》 B.《昆虫记》 C.《进化论》 D.《动物记》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学生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1.人物画的概念 2.<洛神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形式 3.《历代帝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 4.《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作者时期 5.《小庭婴戏图》(中国画)时期 6.《免胄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 7.《泼墨仙人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 8.《高先读书图轴》(中国画)作者时期 9.《女娲补天图》(中国画)作者时期 10.《九方皋》(中国画)作者时期 11.《开国大典》(油画)作者时期 第一课关注你、我、他 1.人物面部比例一般可归纳为 2.幼儿的眼睛通常在 3.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一般分为 4.传统人像画的三个基本角度是 5.《儿子》(素描)作者 6.《与毕沙罗互画的肖像习作》(素描)作者 7.《全家福》(色粉画素描)作者 第二课在临摹中感受 1.绘画中人体比例是以为单位。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以 的高度。 2.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 3. 熟悉法国画家德加的《舞女》系列作品。 4.临摹并不只是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5.变体画的概念: 6.《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作者 7.《舞女系列》(色粉画)作者 8.《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 9.《午休》作者(课本P14) 10.《酣睡的收割者全家》(油画)作者 11. 《午休》作者(课本P15) 第三课动感生活 1.速写的概念 2.重心线 3.动态线 4.观察变化的动作,了解身体运动时的一些特征。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做 作业的女孩》(速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油彩未干的画布》(油画)作者 6.《端着一筐石头的男孩》(素描)作者 7.《大提琴手》(油画)作者

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一课《中国花鸟画》 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 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 ④题款:瘦金体 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 ②时代:五代 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 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 ②时代:宋代 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 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 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 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 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 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 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

②题款:八大山人 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 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 ②绘画特色:没骨法 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 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 ③《静物》:法国马蒂斯 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一般采用三角构图法。摆放时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和小、前和后、多与少、聚与散。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 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反映不同的心情(范画:蒙德里安《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达·芬奇《花绘练习》 3.作品欣赏:法国塞尚的水彩画《静物》、美国查尔斯·希勒的水彩画《静物与阴影》、法国爱德华·维亚尔的色粉画《桌子上的花》 第四课《人类的朋友》 1.描绘动物方法之一:素描 2.描绘动物方法之二:铅笔淡彩画(丢勒《兔子》) 作画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轮廓(2)加一点明暗(3)利用明暗充分描绘(4)用水彩轻轻罩一层3.作品欣赏:吴作人的素描《狮》、俄国赛罗夫的素描《马》、法国麦尔松的《犬》、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水墨画《虎》、法国莫奈的素描《牛》、荷兰伦勃朗的素描《猪》、英国亨利·摩尔的素描《羊》4.《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第五课《耕牛·战马》 1.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汉代画像砖《攻战图》、唐代浮雕《昭陵六骏》、唐三彩《骑马狩猎佣》 2.中国画的形式:①工笔画②写意画③兼工带写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精品 文档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一课《中国花鸟画》 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 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 ④题款:瘦金体 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 》①作者:黄荃 ②时代:五代 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 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 ②时代:宋代 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 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 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 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 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 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 坎坷的感触 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 ②题款:八大山人 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 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 ②绘画特色:没骨法 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 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 ③《静物》:法国马蒂斯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欣赏评述教学班级七年级班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 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 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 1/ 3

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以形写神示例作品一: 《洛神赋图》 1. 基本信息: 东晋,顾恺之(346~407),绢本,全卷 27. 1厘米572. 8 厘米。 2. 画面内容: 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画面中,紫色伞下站立的就是曹植,他表情肃穆,双眼凝望着水面,仿佛见到了思念已久、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 远处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 3. 构图: 顾恺之在这幅长卷的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 画中以人物为中心,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连、有起、

初中美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以全班同学肖像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每个同学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特别重视内在的性格。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了解,倾注于画笔之中。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1.教学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②让 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2.教学重点欣赏 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3,教学难点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

色彩的恰当把握。4.课时建议:2课时一、组织教 学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课小组作 业。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 家介绍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欣赏了摄影术 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学习了 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以及体会了通过五官来表现人物性格和 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些彩色的范 图。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涂乱画,怎么把人的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 子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 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个同学来区分一下。(请同学区分,并说出区分原因)而另外这些可都是出自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画家之手,这个画家就是谁呢?(毕加索)有没有人对毕加索有一点了解的?(先让同学回答) (教师介绍):毕加索是二十 世纪最重要和最着名的画家之一。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 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我们上节课说了,自从照相术 发明了以后,许多画家就开始尝试不同的画法,从写实的画法转向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法,来表现画家的精神情趣和个性风格。 他们还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和美好,一切充满了新鲜和活力,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 所以他们开始学着像孩子那样去看世界。创造思考是 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而创造的产物是人类最高成就之一。他在绘画事业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绘画,不断地尝试各种画法。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毕加索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某张画,而 在于他的创造精神,因为他终身都在创造。”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