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单项选择题
1.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
A.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B.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C.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B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自然条件差,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3.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级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
C.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D.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答案】A
4.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5.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刘少奇
【答案】C
6.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文章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B
7.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
A.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B.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
C.中国的具体实际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矛盾规律
【答案】C.
8.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的是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民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l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提出“我们搞社会

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B
11.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严重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答案】C.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答案】A
1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
B.人口数量多且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14.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答案】C.
15.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A.《论十大关系》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C.
16.邓小平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 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答案】A
17.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
确概括的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B

1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D.四个现代化
【答案】C.。
19.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中,改革开放是
A.强国之路 B.兴国之要
C.力量之源 D.执政之基
【答案】A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正确答案是A。
2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答案】A
22.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A
【解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因此,正确答案是A。
2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高度发达、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A.教条主义的错误
B.狭隘经验论的错误
C.机会主义的错误
D.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
【答案】D
2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因此,正确答案是A。
2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B.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D
2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使用“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在
A.七届二中全会上 B.1949年政协会议上
C.一届人大会议上 D.党的八大会议上
【答案】C.
29.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答案】B
30.综观国内外的局势,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A.重要战略机遇期 B.有利时机
C.重要契机 D.重要机遇
【答案】A
31.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
A.划时代意义 B.里程碑意义
C.重大意义 D.阶段性意义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 史时期
C.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答案】AC.
2.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
A.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
C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D.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答案】ABCD
3.认清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两个方面,即
A.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B.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多,且农村人口占多数
【答案】BC.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有
A.我国社会正处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B.我国社会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阶段
C.我国社会由科技教育文化落后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较发达的阶段
D.我国社会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转变为比较富裕的阶段,我国社会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到逐渐缩小差距的阶段
【答案】ABCD
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阐述主要包括

A.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B.产业结构状况
C.经济运行方式
D.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答案】ABCD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其原因在于
A.由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
B.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C.要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答案】ABCD
7.邓小平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一论断说明
A.我国现阶段还存在阶级斗争
B.阶级斗争一定会激化
C.阶级斗争还将在很大范围内长期存在
D.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
【答案】AD
8.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B.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C.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D.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答案】ABCD
9.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永远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B.二者集中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C.坚持二者的统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也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D.要坚持两者的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答案】ABCD
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A.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A.就是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B.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C.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
D.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案】ABCD
12.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
A.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B.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C.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D.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
【答案】ABCD
13.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会议上对“四个现代化”最初的表述是
A.现代化工业、农业
B.现代化交通运输业
C.现代化科学技术
D.现代化国防
【答案】ABD
14.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主要包括
A.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D. 2l世纪第二个1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答案】ABC.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因为
A.我国还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B.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
C.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D.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答案】ABCD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答案】A
2.“改革是中国的又一次革命”是指
A.改革是一场思想革命
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
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D.改革是一场阶级斗争
【答案】C.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4.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A. 1980年 B. 1984年
C. 1987年 D. 1992年
【答案】D
5.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了改革应是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政治体制的改革
C.文化体制的改革 D.全面的改革
【答案】D
6.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的是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策的稳定
C.改革的力度 D.经济增长
【答案】A
7.在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
A.动力 B前提
C.目的 D.方向
【答案】B
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答案】B
【解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
9.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答案】C.
1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策
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答案】C.
11.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
A.以廉取胜的战略 B.以量取胜的战略
C.以广取胜的战略 D.以质取胜的战略
【答案】D

多项选择题
l_我国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D.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答案】ABC.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
A.通过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C.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答案】BCD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B.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D.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答案】ABCD
4.在制定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时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原因是
A.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来没有姓“资”姓“社”问题,既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不予吸收
B.

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拒之门外。
C.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可以为“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
D.必须打破那种把某些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的东西来固守的思想
【答案】ABCD
【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挣脱出来,把注意力放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上。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的问题,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不予吸收;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可以为“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5.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要做到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静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答案】ACD
6.“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殖民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
【答案】AC.
7.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各种形式的开放
C.对所有国家的开放
D.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开放
【答案】ABCD。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市场经济体制
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因此,正确答案是B。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答案】C.
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B
5.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答案】B
6.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
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
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
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A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答案】D
8.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是在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三大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因此,正确答案是A。
9.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是在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答案】B
10.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
A公有制性质 B.国有性质
C.共有性质 D.混有性质
【答案】A

11.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是在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答案】D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

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
【答案】A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公有制经济
【答案】A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答案】A
【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A。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答案】D
16.按劳分配是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
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答案】D
17.按劳分配是
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
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答案】B
18.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答案】C.
19.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初级阶段的国情
【答案】B
2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收入 D.风险收人
【答案】C.
21.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C.按资分配的收入
D.按技术要素进行分配的收入
【答案】B
2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
A.按劳分配
B.按贡献分配
C按技术分配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答案】B
23.再分配注重公平,主要依靠的是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政府作用 D.社会机制

【答案】C.
24.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 D.政府作用
【答案】B
25.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人悬殊的分配政策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C.。
26.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人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D
27.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核心是
A.发展新兴产业
B.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B
28.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答案】A
29.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答案】B
30.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是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答案】C.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A.经济增长方式 B.经济发展方式
C.生产发展方式 D.生产运作方式
【答案】B
3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答案】B
3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答案】C.
【解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
3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D。
3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的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

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因此,正确答案是D。
36.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思想,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党的
A.十五大 B.十五届四中全会
C.十六大 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B
3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发展循环经济
D.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答案】ACD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其中.“三个补充”是指
A.所有制结构 B个体经营
C.自由生产 D.自由市场
【答案】BCD
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答案】ABCD
4.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答案】ABCD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答案】ABC。
6.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是
A.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B.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答案】AD
7.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这其中两个“毫不动摇”是指
A.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毫不

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BC
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制经济可共存
D.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答案】CD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A.股份制经济
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的经济
D.外资经济
【答案】BCD
10.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
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
B.凭借专利所取得的收入
C.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人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润
D.以实物形态资本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答案】ACD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和按资本取得的收人
D.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答案】ABCD
12.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
A.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D.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ABCD
13.一部分人依法先富起来的作用有
A示范作用 B帮助作用
C带动作用 D.走向两极分化
【答案】ABC
1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
A.减少环境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
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
【答案】CD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
A.农民问题 B农业问题
C.农村问题 D.农民工问题
【答案】ABC
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A.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答案】ABC
17.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B.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C.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D.坚持科学发展观
【答案】ABC
1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综合利用型社会 B资源节约型社会
C.环境友好型社会 D.生态良好型社会
【答案】BC
19.

公有制经济包括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国有经济
【答案】AB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