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皮肤湿疹患者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的现象,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陈皮荷叶茶(减肥茶)

将干荷叶,干山楂,薏米和陈皮清洗一下,捞出放入锅中。锅中倒入7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壶中放入冰糖,搁一个漏网,将煮好的茶水倒入壶中,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体重偏重的人,或肠胃负担过重的人,每天饭后30分钟(中,晚都可以),喝茶连续一周,达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

祛湿健脾的方法

祛湿健脾的方法 文章目录*一、祛湿健脾的方法*二、祛湿健脾夏季养生常识*三、祛湿健脾汤的做法大全 祛湿健脾的方法1、祛湿健脾的方法 1.1、食疗法快速祛湿 快速祛湿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饮食上调节,食疗不仅可以维持身体营养成分的均衡,还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和毒素,保障人体健康等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很多食物都具有祛湿的作用,比如薏米,红豆,冬瓜,玉米,茯苓,山药等具有健脾养胃,利水祛湿,清热止泻的功效。党参是补身体的良药,能够补血益气,养脾除湿。这些食物既能利湿,又能祛湿,经常用这些食物煲汤熬粥食用,是健康养生,快速祛湿之选。 1.2、艾叶泡脚快速祛湿 艾叶味辛、苦,艾叶具有祛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利水消肿,杀毒灭菌等作用,还能够能够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避免出现肾阴虚,肾阳虚等不良病症,艾叶泡脚,温水有助于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加快速地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而且艾叶泡脚还可以对脚部进行消毒灭菌,预防肝火旺盛等。快速祛湿,艾叶泡脚不可少。 2、中医健脾祛湿方法 2.1、中医健脾方法一:食疗健脾,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吃饭

要吃七分饱,七分饱,就算是老了不能吃到撑,如果自己感到撑的时候,说明自己的胃已经到达了很蛮很撑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 在继续活动的空间了,所以长期这样吃得很饱,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2.2、中医健脾方法二:揉带脉,脾是负责身体运动的关键, 如果脾胃虚弱了,则身体水湿停滞,多揉揉自己的带脉,让自己小腹里面积压的水湿快速派出,脾自然变得健康起来,效果也是立 竿见影的。 2.3、中医健脾方法三:多爬山,很多人不明白爬山还可以健脾,像古书中就有说,谷气通于脾,意思就是说,爬山能让人出汗,汗就是身体里的水分,所以爬的越久,出的汗越多,就代表着健脾的效果越来越好。 3、健脾祛湿需要吃什么药 3.1、想要健脾除湿,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常见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健脾补气,治疗食欲不振、缓解腹泻;还有木香顺气丸和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3.2、此外,还有香砂六君子汤、归脾丸、健脾丸等中成药,或者用黄芪泡水喝,这些都能健脾补肾。除了中药治疗,还有很多事物可以健脾除湿,例如山药、鲫鱼、薏米、胡萝卜、莲子等食物。 祛湿健脾夏季养生常识1、关于湿气,其实就是人体的一种毒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心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益气化瘀祛痰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P<0.05)。结论临床中对胸痹心痛患者采用中药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胸痹心痛;益气化瘀祛痰法;临床疗效 胸痹心痛是临床中常见心脏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且多发于老年群体。患者发病阶段多表现为胸部疼痛、憋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胸痛彻背、喘息、气短、心悸等,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中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疗效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痹心痛患者实施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取得良好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胸痹心痛诊断标准,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2±5.3)岁,病程5个月~14岁,平均病程(7.5±2.1)年;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7.7±5.6)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7.7±2.1)年。本组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心宁胶囊治疗,用药方法:3粒/次,每天3次,持续口服用药28天。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益气化瘀祛痰法进行治疗,药方组成:党参取20 g,葶苈子、地龙、薤白各取15 g,薄荷、石菖蒲各取10 g,延胡索取9 g,桂枝、炙甘草各取6 g,三七3g。清水煎煮,每日服用一剂,早晚一次,持续用药28天。若患者存在肝火内盛、肝阳上亢证,加入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天麻等药物。若患者存在剧烈疼痛加入红花、桃仁、赤芍、丹参等药物。若患者存在心神不宁、烦躁失眠则加入炒枣仁、龙眼肉、知母、百合等药物。 1.3 疗效观察

祛湿健脾秘方

祛湿健脾秘方: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它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 用莲子的时候,要去掉里面的心。当然,如果嫌这个粥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在各类糖中,只有冰糖是凉性的,能清心火。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这个粥里加点调味品,那就只能放红糖了,红糖也是性温的。 妇女产后的保养时,喝这个粥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再加点大枣,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而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黄豆,食其粥,同时用熬出来的汤洗脚。内外同治,效果甚佳。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粥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渴。 山药和南瓜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山药号称“气死小人参”,有时候,它比人参的补益作用还大,它是补脾胃的圣品,而且能强肾固精,润肺益气。南瓜能补中益气,还能消炎、止痛、杀虫、解毒,对保护胰脏、预防糖尿病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 总结如下: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皮肤湿疹患者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的现象,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陈皮荷叶茶(减肥茶) 将干荷叶,干山楂,薏米和陈皮清洗一下,捞出放入锅中。锅中倒入7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壶中放入冰糖,搁一个漏网,将煮好的茶水倒入壶中,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体重偏重的人,或肠胃负担过重的人,每天饭后30分钟(中,晚都可以),喝茶连续一周,达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方歌_完整版

1.感冒 1、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连翘朴扁豆鲜花一起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感冒与风温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2.咳嗽 外感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 止嗽散 止嗽桔草与白前,荆陈紫菀百部研。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内伤 4、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 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 6、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 泻自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黛蛤散<青黛、蛤蚧> 7、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咳嗽特点,咳痰特点,咳嗽与咳喘鉴别。 3.哮 1、冷哮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细辛草味夏。 2、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3、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4、风痰哮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虚哮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 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坎脐冬; 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 喘脱危症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 人附姜草肉桂陈 6、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肺肾两虚 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生脉地黄汤=生脉饮加六味地黄丸 金水六君煎=四君子汤+当归,熟地。 哮病与喘证,哮病与支饮 4.喘 实喘 1、风寒壅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华盖三拗陈,桑皮苏子芩。三拗:麻杏草2、2、表寒肺热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甘石汤 3、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 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 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4、痰浊阻肺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气郁闭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五磨沉香槟,乌药木枳存 虚哮 1、肺气虚耗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补肺味参芪,熟地菀桑皮 2、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 3、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黑锡丹:黑锡硫附桂,芦巴故纸对。茴沉楝木香,肉蔻起石配。 喘证与气短,喘证与哮病 以下无用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皮;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10-20T14:35:13.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陈春艳 [导读] 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可以明显的加重,导致咳嗽、咳痰、喘憋等,称为急性加重期(AECOPD)[1]。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2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瘀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可以明显的加重,导致咳嗽、咳痰、喘憋等,称为急性加重期(AECOPD)[1]。目前,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则多注重痰热证,以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多见。本次我们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了52例AECOPD患者,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以及《内科学》第7版中有关AE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6.3±7.3)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6d,平均病程(3.4±0.5)d。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6.1±6.8)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5d,平均病程(3.3±0.4)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分析比较后,具有组间的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对照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药方主要包括:葶苈子20 g,黄芪15 g,丹参、当归、桔梗、桃仁、红花、赤芍以及川芎等药物各10 g。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中医辨证进行加减:对于胸闷较重的患者加枳壳15 g,对于热盛的患者加黄芩与金银花各20 g;对于喘促比较严重的患者加款冬花、厚朴以及苦杏仁各10 g。经煎制后分装成袋,每次1袋,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变化。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或是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为临床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略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下降≥5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的改善活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瘀、久病必虚”,COPD患者存在“气虚”与“血瘀”,当COPD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则应以活血化瘀、祛痰等方法进行治疗[2]。益气活血化瘀汤中的黄芪补气升阳、补其虚损、补肺健脾;红花、桃仁、川芎、丹参以及当归等能够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桔梗可以利咽排脓、宣肺祛痰;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甘草调和诸药,起到缓急止痛、益气补中的作用[3]。本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伟丽.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J].河南中医,2015,35(9):2177-2179.

人体最强健脾穴!按一按,比吃了补中益气丸还管用!(简单有效)

人体最强健脾穴!按一按,比吃了补中益气丸还管用!(简 单有效)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著,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现代养生宝典。 长按指纹扫描处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关注 太白穴的位置: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按揉太白穴,远离脾虚烦恼 人体的脾出现问题时,多表现为大便稀溏或便秘、肠鸣、腹胀、胃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表现,人体上有特殊的穴位可以方便我们及时治疗吗?当然有了,这个穴位就是位于足部内侧偏前方赤白肉际处的太白穴。对于脾虚带来的烦恼,只要按揉太白穴,就能帮你解决。此穴集脾经的原穴与输穴于一身,不但能治疗上述脾功能异常时出现的症状,而且还能治疗身体困重疼痛,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揉太白穴,治疗脾胃疾病 太白穴为脾经原土穴,善治疗脾胃病,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祛湿止泻、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之功效,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肠鸣、饥不欲食、痢疾、便秘等。针灸太白穴,缓解各种疼痛

本穴为足太阴输穴,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主治脚气、体重节痛、痿证等,如《针灸大成》云:“太白主膝股肿,酸转筋。”此外,本穴具有健脾化痰、活血通脉之功,用于治疗心痛脉缓、胸胁胀痛等。操作方法 两腿盘坐,以一手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版权声明:本视频为公众号【艾灸祛百病】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方剂大题

1简述桂枝在桂枝汤、桃核承气汤、肾气丸中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解肌散寒(1分) 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1分) 肾气丸-------少火生气(1分) 2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合称“三宝”,功用、主治各有何特点? 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0.5分)适用于邪热较重,身热为甚者;(0.5分)紫雪长于熄风止痉,(0.5分)适用于兼有热极生风而抽搐痉厥者;(0.5分)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0.5分)适用于痰浊偏盛,昏迷较重者。(0.5分) 3、大承气汤功用如何?如何煎煮?为什么? 大承气汤功用:峻下热结。(1分)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1分) 因为大黄、芒硝与厚朴、枳实同煎,其泻下作用会减弱 4半夏泻心汤与旋覆代赭汤均可治疗“心下痞”,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为什么? 半夏泻心汤以黄芩、黄连配伍干姜、半夏以辛开苦降,温清并用,(1分)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功,(1分)适用于症见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1分)辨证属于中虚寒热互结之痞证;(1分)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代赭石之降逆下气配伍半夏、生姜之化痰和胃为主,(1分)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1分)适用于症见心下痞硬,噫气频作或呕逆,苔白滑,脉弦虚,(1分)辨证属于中虚痰阻气逆之痞证。(1分) 5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行气药或补气药,止血剂中常配伍清热药和活血祛瘀药,其理何在?并举例说明。 活血祛瘀剂配伍行气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1分)如血府逐瘀汤中配伍桔梗、枳壳。(1分)配伍补气药:气旺则血行。(1分)如补阳还五汤中配伍黄芪。(1分)止血剂配伍清热药:热邪炽盛,迫血妄行,清热有利于止血。(1分)如十灰散中配伍大黄、栀子。(1分) 配伍活血药:止血而不留瘀。(1分)如小蓟饮子中配伍藕节、蒲黄。(1分) 6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可治疗咳喘,试从组成、功用、主治三方面比较二方之异同。 二方均含有麻黄、杏仁、半夏、甘草,(0.5分)均有平喘止咳与解表散寒的作用,(0.5分)都可治疗兼外感风寒(0.5分)的哮喘咳嗽证。(0.5分)小青龙汤另配伍桂枝、干姜、五味子、芍药,(1分)功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1分)适宜于内有寒饮,(0.5分)又兼表寒之喘咳,其特点是喘咳,痰稀白量多。(0.5分)定喘汤另用白果、款冬药、桑白皮、黄芩、苏子等,(1分)功可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兼解表散寒,(1分)用于治疗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咳嗽,(0.5分)以咳喘痰稠色黄为特点。(0.5分) 7陈某,男,52岁。2002年5月12日就诊。失眠6月余,伴有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经常口舌生疮,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心肾阴虚,虚火内扰(2分)立法:补心安神,滋阴清热(2分)处方:天王补心丹加减:(2分主要药物写出或组方思想合理便可)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远志桔梗五味子当归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制方原理:(2分分析中写出滋阴清热给1分,写出养心安神给1分)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壮水制火。(1分)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当归、人参、茯苓养心安神,合用五味子、远志、朱砂安神之功更著,桔梗载药上行。(1分)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作用,以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 8分述大黄在大承气汤、凉膈散、桃核承气汤中的配伍意义。 1、大承气汤------泄热通便(1分)凉膈散------泻火通便(以泻代清) (1分) 桃核承气汤------下瘀泄热(1分) 9镇肝熄风汤主治何证?方中为何配伍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1分)条达肝气,(1分)兼清肝热(1分)

健脾去湿的偏方

健脾去湿的偏方 文章目录*一、健脾去湿的偏方*二、健脾去湿的中药方*三、健脾去湿艾灸哪些穴位 健脾去湿的偏方1、猪横脷煲夏枯草健脾去湿 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2、淮山扁豆煲鸡脚健脾去湿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建议不要用冰冻鸡脚,否则会影响汤的鲜味。 3、绿豆薏米粥健脾去湿 原料: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 做法: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

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 4、百合薏米粥健脾去湿 原料: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 做法: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健脾去湿的中药方1、茯苓: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 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荠菜;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方证歌诀【执业中医师中医内科】

方证歌诀【执业中医师中医内科】

————————————————————————————————作者:————————————————————————————————日期:

【16笔试】【中医内科】【20160927】 一、感冒 感冒风寒荆防服,风热银翘湿香薷。 虚体阴虚加葳蕤,虚体气虚饮参苏。 常人感冒: ⑴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⑵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⑶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虚体感冒:①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②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咳嗽风寒三止灵,风热桑菊燥桑杏。 肝火黛泻阴沙参,痰湿二三热清金。 ⑴外感咳嗽 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②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③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⑵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 子养亲汤 ②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③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 白散 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冷哮射干热哮定,寒包小石虚哮平。 风痰三子危回生,肺肾生金脾六君。 ⑴发作期 ①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②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③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 朴麻黄汤 ④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⑵缓解期: ①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②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寒喘麻盖表麻杏,二三痰浊热桑饮。 肺虚生补肺郁五,正虚附黑纳蛤金。 ⑴实喘 ①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②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③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④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⑤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⑵虚喘 ①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②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③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 肺痈初银成千如,溃脓加桔恢沙桔。 ⑴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清热养阴,益气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 肺痨阴月华,虚火灼百秦。 气阴耗保真,阴阳虚补天。 ⑴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⑵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⑶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⑷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七、肺胀 肺胀苏三痰,越婢加夏热。 阳虚五苓真,气虚补固本。 ⑴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⑵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⑶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⑷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八、肺痿 虚热并虚寒肺痿,清麦并甘草干姜。 上热下寒,麻黄升麻。肾虚血瘀,都气疏肝。 ⑴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⑵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⑶上热下寒:寒热平调,清温并用——麻黄升麻汤 ⑷肾虚血瘀:纳气定喘,活血化瘀——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 九、心悸

8个艾灸祛湿热的穴位

8个艾灸祛湿热的穴位 1、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关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6、合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7、曲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8、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15-20分钟。

脾湿按摩什么穴位

脾湿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脾湿按摩什么穴位*二、脾湿的中医治疗方法*三、脾湿的症状 脾湿按摩什么穴位1、脾湿按摩什么穴位之按阴陵泉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处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摩这儿,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灸可以,但是要保证一天总共按揉时间在10分钟以上。如果体内脾湿,按这会很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会逐渐减轻,那会脾湿就在好转。 2、脾湿按摩什么穴位之按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胃病的第一穴,要化脾湿当然也不能落下它。刺激方法最好是艾灸,打个比方,湿衣服用火烤干得快,所以脾湿用点着的艾条灸去得快。 3、脾湿按摩什么穴位之按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它是 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 起到解除湿邪,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4、脾湿按摩什么穴位之按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 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按摩此穴 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脾湿的中医治疗方法脾湿的治法以苍术、白术为主药,加土 炒杭芍、木瓜片、花槟榔、半夏曲、广陈皮、赤茯苓、车前草、炙甘草、乌梅药等药,加水煎成浓汁,乘温服之,定能渗湿起脾也。如伤停水,脾气不能运化,因之生痰饮者,治法宜用消导二陈汤, 加炮姜、姜竹茹,炒枳壳,即可导行痰饮,而消食健脾也。 其消导二陈汤方如下∶茅苍术(一钱) 焦白术(一钱) 广陈 皮(钱半) 半夏曲(二钱) 茯苓块(二钱) 炒神曲(二钱)西砂仁 (一钱) 炙甘草(五分) 以上各药共享水二茶碗,煎成浓汁四分之 三茶碗一次与服。 此药为五岁上下小儿服剂,若一岁上下小儿须减半。如四肢 身体面部等处,生有癣及湿疮,是脾湿外出,湿气散化象。切不可 皮肤外间用药涂擦,以截遏湿的出路,只可内服清热利湿药,脾间 气化一通,湿即随气而散。 脾湿的症状脾湿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目的对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展开讨论。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保心宁胶囊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占比96.00%(48/50),对照组占比76.00%(38/5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资料展开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益气化瘀祛痰;保心宁胶囊;胸痹心痛;疗效 胸痹心痛作为临床上常见心脏内科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患者临床上有胸部憋闷、疼痛,严重时会有心悸、气短、喘息以及胸痛彻背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更甚会危及生命安全。对此,如何有效改善这类病患者的症状,在疗效的提升上占据着关键位置[1]。我院对此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的效果,在取得较好效果后整理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胸痹心痛而展开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上选取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均符合诊断标准。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9~86岁,中值(68.2±5.1)岁,病程为5个月~15年,中值(7.3±2.4)年;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中值(65.9±4.8)岁,病程为6个月~15年不等,中值(7.4±2.1)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心宁胶囊(杭州前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199993Z4)展开治疗,用法及用量:口服,3次/d,3粒/次,行药28 d。 观察组采用郭维琴教授益气化瘀祛痰方药物[2]展开治疗,配方中存在有党参20 g,地龙、葶苈子、薤白各15 g,三七3 g,炙甘草、桂枝各6 g,延胡索9 g,石菖蒲10 g,薄荷12 g。使用北京康仁堂颗粒,计量标准规范,一次一袋,2次/天,服药28天。这类益气化瘀祛痰药物加减原则为:(1)以气滞血瘀、胸痛剧烈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在以上药方基础上加以桃仁、赤芍、红花和丹参;(2)以肝火内盛、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的的患者,应加入天麻、珍珠母和石决明等等;(3)以烦躁失眠、心神不宁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需添加知母、百合、龙眼肉和炒枣仁等。

办公室里的“祛湿穴”

随着夏季的到来,贪凉的人这时候往往容易积蓄湿毒,面对体内的湿气我们又该怎样“斗湿”、“祛湿”呢? 湿在人体的表现都有何不同? 女性体湿都有什么表现呢? 1、油脂分泌旺盛,一张脸蛋像是油田,总是油光满面;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不清爽; 3、体形肥胖,总是觉得浑身困重,懒洋洋的; 4、喜好食用甜食和油炸食品; 5、头晕晕乎乎,经常头晕还查不出毛病;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6、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7、耳朵流水或湿痒; 8、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 9、腰膝困重酸痛; 10、大便糖稀,黏黏乎乎;小便混浊,不清亮; 11、白带多,阴痒,妇科炎症久经不愈,反复发作; 12、脚气。 ——印证一下,看看自己有吗? 男性体湿的表现是什么样呢? 1、体形肥胖、啤酒肚、脂肪肝;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是个“油”人; 3、总是觉得腰膝困重酸痛,不精神,见床就躺,那叫和床一个亲呀; 4、头晕晕乎乎,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5、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6、耳朵流水或湿痒; 7、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或者饭量很大,说明又有胃火; 8、大便糖稀,黏黏乎乎; 9、小便混浊,不清亮; 10、阴囊潮湿;脚气。 人体的排“湿”口在哪儿呢? 一、敲打三“窝” 1、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 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2、肘窝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 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夏天露胳膊露腿的要避免青一块紫一块的。

扶正化瘀经验方联合化疗辨治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扶正化瘀经验方联合化疗辨治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扶正化瘀经验汤剂联合化疗辨治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扶正化瘀经验汤剂内服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中IL-2、IL-12、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组的升高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经验汤剂功可固护正气、解毒化瘀,其与化疗联合能有效升高患者的因子水平,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关键词扶正化瘀经验汤剂;化疗;胃癌;临床研究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排名第二位,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达40%[1],其预防及早期诊治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自拟扶正化瘀经验汤剂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7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首次接受化疗,并符合化疗的基本要求,心电图、外周血常规等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57.5±3.3)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者28例,中分化型7例,高分化型4例;发病部位为胃体者12例,胃窦者17例,贲门者10例;治疗组患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6.4±3.7)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者25例,中分化型8例,高分化型6例;发病部位为胃体者14例,胃窦者16例,贲门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排除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患者;排除治疗期间因严重感染或其它原因中途退出者;排除对用药过敏者;排除重度抑郁症、痴呆等患者;排除心、肺、肝、肾等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江苏恒瑞产)5 mg/m2静脉滴注1 h,1次/d;奥沙利铂(赛诺菲安万特)100 mg/m2,静脉滴注4 h以上,1次/d。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扶正化瘀经验汤剂内服治疗,方药组成如下:炙黄芪20 g,山药15 g,太子参15 g,白茯苓30 g,炒白术15 g,红藤30 g,半枝莲15 g,姜半夏15 g,薏苡仁30 g,三七末4 g,鸡内金15 g,甘草6 g。随症加减,痰湿甚者加入淡竹茹15 g,藿

将固本祛痰化瘀汤应用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将固本祛痰化瘀汤应用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6:01:48.6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王琼 [导读] 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会因为气流受阻,出现气促、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表现。 (醴陵市王仙镇中心卫生院湖南株洲 412211) 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应用固本祛痰化瘀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94例研究对象均是2018年1月-2018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以电脑抽签法作为随机分组标准,常规组(47例)运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47例)加用固本祛痰化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比常规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比常规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应用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减轻各种病症的同时,还能提高肺功能,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固本祛痰化瘀汤;慢阻肺稳定期;肺功能 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会因为气流受阻,出现气促、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表现,长期患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降低生活质量。针对稳定期患者临床中多使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不过效果存在局限性,容易反复。为了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此次我院在临床中应用固本祛痰化瘀汤并展开研究,取得良好成效,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筛选94例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方法是电脑抽签法,各47例。常规组:女患14例、男患33例,年龄38-75岁,平均(55.27±6.84)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07±1.16)个月;研究组:女患13例、男患34例,年龄39-76岁,平均(55.62±6.59)岁,病程1-17个月,平均(8.23±1.57)个月。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常规方法,每天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1021802),每次40μg,每天3次,持续治疗6个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药方为:金银藤15g、当归10g、地龙10g、赤芍10g、丹参20g、红花15g、桃仁10g、杏仁10g、茯苓 20g、法半夏9g、陈皮12g、山萸肉15g、淫羊藿10g、补骨脂15g、炒白术15g、党参15g、生芪30g;每剂清水煎煮剩400mL药液,分两次服用,每天1剂,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包括气短、自汗、感冒、哮鸣音、喘息、咯痰、咳嗽,用四分制评分法,每项积分0-3分,总计21分,得分越低症状越轻。②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用SPSS23.0软件处理,以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较大时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9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更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会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降低患者的肺功能。西医治疗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长期用药会提高气道反应、降低受体功能,还会诱发声音嘶哑、咽痒、口咽感染等不良反应,造成病情迁延难治[1]。在中医学里认为该病属“痰饮”“肺胀”范畴,病机是外邪侵袭、肺失宣降、痰瘀互结造成咳喘、咯痰不止,进而累及多脏器[2];所以在治疗中应以固本、祛痰、化瘀为主。而固本祛痰化瘀汤正是具有此功效的中药方剂,在药方中黄芪、白术、党参具有培土生金、健脾益气的作用;赤芍、红花、丹参、桃仁具有止咳平喘、活血化瘀作用;金银藤具有清热化痰作用;地龙具有纳气平喘、化解顽痰的作用;当归具有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的作用;杏仁具有降气化痰、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