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

(维基百科)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醜”,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西方美学简史思路梳理:

古典时期:

西方美学肇兴于希腊罗马时期,最初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关注点在于自然界。苏格拉底将注意力由自然界转向社会,由此,美学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要解决的早期希腊思想家留下的两大问题是:文艺的现实基础和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从雅典明珠实力上升时代竭力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立场出发,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答案。1、肯定了文艺模仿现实世界,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因而是反现实的。2、肯定了文艺要为现实服务,但是抹煞了艺术标准,压抑情感。

亚里士多德处于希腊文化的总结时代,他的《诗学》和《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具有科学系统的关于美学的著作。总结了成就,建立了规范理论。

他在文艺与现实关系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唯物和现实的,他肯定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建立了艺术有机体的概念。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他认为文艺标准不同于政治标准,但是文艺能发生深刻的教育作用,评判文艺不能只靠文艺标准。

亚历山大和罗马时代:

历史的更迭:马其顿帝国的建立和分裂,西方政治中心向罗马转移。个人从社会分离出来(原为个人与城邦集体统一),进行独立和分散的活动,单纯的书斋生活,视野较狭窄,研究重点集中在修辞和文艺理论上。其代表人物有贺拉斯(拉丁古典理想的奠定者)、郎吉弩斯(《论崇高》,表现文艺的情感效果,流露出浪漫主义倾向)和普洛丁(自有的哲学系统,是古代与中世纪美学思想的桥梁)。

中世纪:

从四世纪到十三世纪,欧洲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仅有的活动是将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但丁的出现。

此间重要文化史实:1、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2、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3、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4、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把美当作是上帝的一种属性,上帝是最高的美,是一切感性事务的美的最后根源);5、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建筑、世俗文学,揭示出文艺复兴的曙光);6、但丁的文艺思想(诗为寓言说,论俗语)

文艺复兴时代:

欧洲迈入近代化,封建主义的上升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伴随着精神解放。“人道主义”的理想被提出。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原因1、资本主义最早登上历史舞台;2、欧洲的文艺最发达)。

最初,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家只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反宗教的斗争,后渐渐从文艺反映现实

和文艺的教育娱乐功用来为文艺辩护,并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主要有:古典的批判与继承:当时学界分为新旧两派进行论争,保守派崇尚古典权威,而新派却认为意大利文学同样伟大。这场古今之争对活跃文艺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结合创作实践,对古典加以批判吸收。(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17c法国古今之争和18c古典浪漫之争是其延续)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当时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大半一方面要求艺术模仿自然,另一方面也见到艺术要对自然加工,要求理想化和典型化。

对艺术技巧的追求:古典时代轻视技巧,但由于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同时是科学家和手工业劳动者的缘故,他们意识到技巧的可贵。其中以达芬奇和薄伽丘为代表。尽管他们对技巧的追求有形式主义的一面,并且和当时关于想象和创造的理论有些矛盾,但是把劳动的成功和美感联系起来的思想对美学也是一种可宝贵的新贡献。

文艺的社会功用:美与善的关系问题被提出来(文艺与道德),辩证的观点尚未出现,总倾向是重视文艺文艺的教育作用,对象是人民大众。

美德想对性欲绝对性:在柏拉图绝对理式依然有市场的时代,绝对美概念占优。但有人徘徊两者之间(如德国画家杜勒),康帕涅拉是持相对论的少有例子。

法国新古典主义:

16、7世纪之交,文化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法国。法国经历了百年战争,逐渐建立起了集权统治。新古典主义是于中央集权妥协的产物,是法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体现,迪卡尔的《论方法》是其代表。他承认了二元论,却没有意识到精神对物质的依存。片面强调理性,忽视了感性的重要性。

布瓦洛的《论诗艺》则是新古典主义的法典。新古典主义者相信:1普遍人性论,2文艺具有普遍绝对的标准,3希腊罗马文化久经考验,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时期,新古典主义和新兴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古今之争。圣厄福若蒙具有发展的观点,是今派中的杰出者。

英国经验主义:

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自然科学都有了迅猛发展。哲学在自然科学影响之下建立起一套经验主义的思想体系。经验主义哲学强调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否认有所谓先天的理性观念。在文艺实践上,莎士比亚,密尔顿,市民文学和浪漫主义萌芽相继出现。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建立在此二者之上,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理、哈奇生、休谟、伯克等。他们一直着重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把想象、情感和美感的研究放在首位。缺点在于缺乏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过分重视生理和心理基础,把人质看作动物性的人而非社会性的人,忽略了理性的因素。

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

美的本质:主要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问题。

有五种看法: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2.新柏拉图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

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既快感,美即愉快

4.德国古典主义——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古典主义:只有可凭借感官感受的物体及运动才说的上美。古希腊人把美限于造型艺术,很少人就诗和一般文学很少涉及。古希腊人说和谐多过于美。

理性派认为美的事物符合他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这一点上就有内容意义了,

经验主义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上升和经院哲学的下降。

古典主义的席勒把生活看成艺术的内容,形象看成艺术的形式,美则在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体,既活的形象上面。黑格尔的美的定义适用于艺术美,自然只处在自在阶段,还不能自觉,自然美是低级美

典型人物性格: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揭示出普遍性和典型性;诗写得仍是个别人物但须见出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是数量上的平均数。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典型与文艺的高度真实性和整一性分不开。典型化所对立的是概念化和公式化。类型说和定型说不但反对个性反对变化,要求规范化和稳定化。狄德罗认为理想人物的形象应显出同一类型人物最普遍显著的特点,而不是某一人的精确画像。18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吧典型的重点摆在普遍性上,18世纪后则典型的重点逐渐主要到个性特征上。典型作为“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有两个问题,1.重点是摆在一般还是特殊上。2.典型化应该从一般出发还是从特殊出发。歌德认为要从特殊(现实)出发,席勒认为从一般出发(概念)。恩格斯认为,没有典型环境就没有典型人物。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他的主观性,浪漫主义在接受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浪漫主义回归自然的口号,主要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现象的精确性和本质的精确性是两回事,自然主义看着前者,真正的现实主义是后者。席勒的古典主义直接反映现实,浪漫主义则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来表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同一位作家可能兼有浪漫与现实主义。

只有消极的浪漫主义才坚持自我中心,蔑视客观,完全陶醉于主观情感和幻想而落到主观主义。只有流于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才坚持对现实中浮现现象作为依样画葫芦的抄袭,蔑视主观,完全沉没到细节而落到客观主义。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这一看法在西方是一个出现最早的看法。一般所举的理由是:美只关形象,而形象是由感官直接感受的,所以只有可凭感官感受的物体及其运动才说得上美。就艺术来说,古希腊人一般把美只局限于造型艺术,很少有人就诗和一般文学来谈美,因为用语文来描绘形象是间接的,不是能凭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需通过理智的。由于此缘故,古代人就想到美只在物体形式上,,具体地说,只在整体与各部分的比例配合上,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古希腊人说“和谐”多于说“美”。和谐的概念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出来的。它就是后来文艺理论家所常提到的“寓变化于整齐”或“在杂多中见整一”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他于要求文学的首先是真;不过他谈到和谐感和节奏感是人爱好文艺的原因之一,并把文艺作品须是有机整体的原则提到最高的地位。他在《诗学》第七章明确提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还是就物体形式来谈美的。这种“美在形式”的看法一直盛行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甚至十八世纪。

启蒙运动时代,德国的文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所表现的最高的美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最高的美的理想主要体现在形体的轮廓和线条上。他已认识到艺术美有理想或内容的一方面(如静穆、单纯、高贵、伟大),较单讲求形式的似稍前一步,但他要求的

毕竟是抽象的理想表现于抽象的线条或形式,且他反对表情,故形式仍然是首要的。同时代的莱辛在确定诗画界限时,本要驳斥文克尔曼的希腊艺术不表情的看法,实际却又与文克尔曼站在同一形式主义立场上,还是以为美在物体形式。

德国古典美学最大代表之一康德,其美学观点中也有一方面是继承这种形式主义的。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分析的美也只是由感官直接感觉到的美,也即物体及其运动的形式美。从对物体的感官接受的直接性出发,他做出美不涉及利害计较,欲望和目的,也不涉及概念或抽象思考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意义,一涉及内容意义,美就不是“纯粹的”而是“依存的”。他是德国“形式美学”派开山祖,近代“实验美学”也是从此出发的。(P646)

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即完善

这一说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他们把柏拉图的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悬的一种“目的”。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

十七八世纪以莱布尼兹为首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基础上发展了这种美即完善说。他的门徒伍尔夫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鲍姆嘉通提出“美学的认识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正是与“理性认识的完善”相对立的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

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故理性派多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他们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但还是有其理性基础,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在这点上有内容意义了,仿佛比单纯的形式主义进了一步。但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并非我们一般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是先验的,如康德的“先验范畴”、“德行”、“完善”,因而这是一种根据目的论的美在完善说。在美学上目的论还表现为“内外相应”说,即小宇宙(人)与大宇宙相对应,人心本来有的内在的和谐或美遇到外在世界的和谐或美,同声相应产生美感。康德排除了“美即完善”那种目的论,认为美不涉及目的,但接受了“内外相应”的目的论,所以他说美虽不涉及目的却见出目的性。这里还是隐约见出“天意安排”,所以说美无目的而有目的性。(P649)

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

英国经验主义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表现在批判理性派的先验的理性与理性观念,从而确定一切知识来自感官经验这个基本出发点上,而且也表现在把哲学和美学的对象从客观世界的性质与形式分析,转到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这个基本方向上。它一方面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巴克莱、休谟),另一方面导致机械唯物主义(柏克)。

他们既然肯定感性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最后根据,所以把美的研究重点从对象形式的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分析。一方面建立了“观念联想”律作为创造想象的根据,另一方面又着重研究人的各种情欲和本能以及快感和痛感,想从此找到美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这是经验派美学总的方向。休谟首先驳斥了美是对象的属性的看法,并明确把美感与快感等同起来,把美和美感等同起来。另外,休谟的同情说对近代美学思想尤其是立普斯的移情说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力打击了形式主义。柏克则从经验主义走到了机械唯物主义,他也把美感与快感等同,也强调同情在审美中所起的作用,但他不同于休谟的是,一方面肯定美就是爱,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且这是一种纯粹生物学的观点,忽视了美与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的联系,是片面的、机械的、简单化的。(P651)

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在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中,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尖锐对立,而每一派的片面立场都日渐站不住脚,寻求达到这些对立面的辩证统一成为近代美学主要课题,在此方面首推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从这两派都抛弃了一些,也都吸收了一些。他所抛弃的是鲍姆嘉通的“美即完善”说和柏克的美感即快感说;他所吸收的是理性派的理性,先验范畴和“内外相应”的目的论和一部分形式主义观点,以及经验派的美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感觉的直接性以及美与崇高的对立。结果他做到的是拼合而非同一。在《美的分析》中他得到一个形式主义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不涉及概念、目的和利害计较;这种形式美才是纯粹美,丝毫不涉及内容意义。但他在后来《崇高的分析》中又认为崇高根本是无形式的,崇高感主要起于崇高对象所隐含的道德观念和理性内容。康德这种对崇高的看法改变了他对美的看法,从前是美在形式,现在却是“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了。他说从前那个形式主义的看法只适用于自然美,至于艺术美却是有内容意义的“依存美”。话是言之成理的,但问题在于他把“纯粹美”和“依存美”,“自然美”和“艺术美”都绝对对立起来,没有找到达到这两种美统一的通道,所以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都仍然是彼此割裂开来的。他的企图是失败的。

之后的希尔特针对文克尔曼提出用个性“特征”来代替文克尔曼的“理想”,他把艺术的重点从抽象理想和抽象形式上转到个性特征即具体内容上,这就标志着近代美学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大转变的关键。

这场争论引起歌德与席勒的关心。歌德主张文艺从生活出发,也强调个性特征,不过他并未完全排除文克尔曼的理想美。他提出“从一般到特殊”与“从特殊到一般”的区别,提出对特征与形式美的关系的看法:“我们应从显出特征的东西开始,以便达到美。”“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是美。”这里“特征”和“意蕴”指的都是艺术内容。这样,该看法一方面批判了文克尔曼的古代艺术的“静穆”排斥表情的形式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也纠正了希尔特为强调特征而排斥“客观的美”(即对象形式的美)的片面性。这就已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对德国古典美学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桥梁。席勒把生活看成艺术的内容,形象看成艺术的形式,美则是这两对立面的统一体,即活的形象上面。他把艺术美看做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显而易见的。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原则正是对席勒关于“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的理论的发挥。他把理念看做艺术的内容,把“感性显现”看做艺术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新理解来源于席勒。黑格尔的定义较席勒更明确:理性内容(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形式)。(P657)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一派别的代表,都既批判又继承了黑格尔美学的某些方面,发挥了“美是生活”的大原则,为现实主义文艺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别林斯基是黑格尔的信徒,但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就决定了他思想上经常陷入矛盾。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美是生活”,但像别林斯基又是主张的一样,他认为现实生活的美只在内容本质而艺术的美则只在形式,艺术与现实的区别只在形式而不在内容。这种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的看法影响了他对艺术、艺术美以及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等的全盘看法。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 (维基百科)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醜”,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西方美学简史思路梳理: 古典时期: 西方美学肇兴于希腊罗马时期,最初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关注点在于自然界。苏格拉底将注意力由自然界转向社会,由此,美学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要解决的早期希腊思想家留下的两大问题是:文艺的现实基础和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从雅典明珠实力上升时代竭力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立场出发,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答案。1、肯定了文艺模仿现实世界,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因而是反现实的。2、肯定了文艺要为现实服务,但是抹煞了艺术标准,压抑情感。 亚里士多德处于希腊文化的总结时代,他的《诗学》和《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具有科学系统的关于美学的著作。总结了成就,建立了规范理论。 他在文艺与现实关系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唯物和现实的,他肯定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建立了艺术有机体的概念。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他认为文艺标准不同于政治标准,但是文艺能发生深刻的教育作用,评判文艺不能只靠文艺标准。 亚历山大和罗马时代: 历史的更迭:马其顿帝国的建立和分裂,西方政治中心向罗马转移。个人从社会分离出来(原为个人与城邦集体统一),进行独立和分散的活动,单纯的书斋生活,视野较狭窄,研究重点集中在修辞和文艺理论上。其代表人物有贺拉斯(拉丁古典理想的奠定者)、郎吉弩斯(《论崇高》,表现文艺的情感效果,流露出浪漫主义倾向)和普洛丁(自有的哲学系统,是古代与中世纪美学思想的桥梁)。 中世纪: 从四世纪到十三世纪,欧洲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仅有的活动是将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但丁的出现。 此间重要文化史实:1、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2、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3、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4、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把美当作是上帝的一种属性,上帝是最高的美,是一切感性事务的美的最后根源);5、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建筑、世俗文学,揭示出文艺复兴的曙光);6、但丁的文艺思想(诗为寓言说,论俗语) 文艺复兴时代: 欧洲迈入近代化,封建主义的上升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伴随着精神解放。“人道主义”的理想被提出。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原因1、资本主义最早登上历史舞台;2、欧洲的文艺最发达)。 最初,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家只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反宗教的斗争,后渐渐从文艺反映现实

园林美学概念详解

园林美概论 第一节园林美 一.古典美学:研究审美规律的科学 1. 1. 中国传统美学:儒、道、禅宗(释) l 儒家美学以仁学为基础,建立“中庸”的美学 代表:孔子 积极“入世”的功力思想,实用价值的特点 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比德说”(君子比德思想),将道德(善)与审美(美)结合在一起 l 道家美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非功利性哲学思想,推进发现纯粹美学形式 l 禅宗美学“神仙思想” 提出“悟”,推进了中国式的“韵”与“意境”的发展。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从求实转向空灵,中国传统美学最核心范畴的“意境”由此而生。 1.外国古典美学观点 l 毕达哥拉斯:美体现着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本质是和谐 l 苏格拉底:美与善是一致的 l 亚里士多德:秩序、均衡、准确 1.美的定义: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 美的三个含义: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 1.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鲁迅、毛泽东、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基 二.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融合 自然美是园林美表现的主题 园林美是三度—五维的范围(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 1.园林美的定义: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 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1.园林是介于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之间的艺术形式 2.园林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 表现艺术: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形式,如模纹花坛 再现艺术:再现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美

1.园林美的属性:多元性 2. 3. 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象;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 6)文化景观美;7)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行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管理美学定义

管理美学——科学与艺术审美创造的交融 摘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本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成为一门科学。而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从而高效地实现目标,也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近年来,管理学的发展逐渐注重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本文将从科学审美和艺术审美两个维度来解构管理美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管理美学科学性艺术性审美 陈大柔(2009)就指出,“美不仅是有意义的形式,而且是有意义的张力形式,其张力形式包括实在的审美属性的张力形式和可使主体“动心”的审美张力形式两个方面”[1]。 科学审美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文化功能、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科学审美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强大动机和动力,科学审美赋予科学以某种文化品位和价值、人性因素和人情味,科学审美是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突破口,科学审美是科学理论评价或科学理论辩护的试金石。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些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和学习,并可指导人们视线有效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比需要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管理者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出色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以保证管理的成功 管理美学是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的规律的边缘科学。一方面,管理美学和一般管理学不同,它不是研究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原则,而是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如何运用美学原理进行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管理美学也不是管理学与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美学从思辨、哲理走向实证和实用的一个标志,也是当代美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地艺术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方式.即活学活用.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美学的基本概念: 1 、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 、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 、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物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 、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畜产品久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认为的理性认识)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6 、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 7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多选) 8 、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 、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多选) 10、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⑴能够借助语言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并得以传诸后代。⑵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要领范畴。(多选)

美学基础知识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无论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或禅宗美学思想,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识与知觉的统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和同情心”,但是儒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墨家学派主要以重生产的实用美学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补充了儒家重人而忽视物的不足,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道家则进一步形成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补充了儒家的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略个性自由的不足;法家则产生了重视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道也,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文雅·释诂》)补充了儒家重礼仪而忽视社会变革的不足。 两汉在先秦基础上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是以《淮南子》为代表,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儒、法各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以杨雄为代表,继承发扬了思想中合理进步的因素,同时又表现出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气概。两汉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以儒、道为主干又集各家之精华。 (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画、山水、庭院等。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以及艺术家大量涌现,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两汉艺术繁荣与发展迅速,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王羲之的书论,陶渊明的诗及《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从汉代到魏晋,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即从宇宙认识论转变为人格本体论,也就是说魏晋玄学抛弃了汉代阴阳五行说那种对宇宙系统的经验性的描述,代之以人类社会人们关切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玄学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呜呼!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神者自然之根也。”“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意思是说形象、音乐之美是来源于色彩、声音而又超于色彩、声音本身的一种美。这种崇尚自然、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美,正是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特征。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美学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1.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 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 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5.Aesthetiea :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 美学。 6.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 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 识也就形成了。 7.美学思想: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

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8.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 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 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9.审美态度:是一种宇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 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 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10.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 作。 11.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 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 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 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2.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

美学常识介绍

美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真与善的内容同和谐的形式相统一的,丰富独特的,能引起人的愉悦心情的生活形象。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美”(Sch?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一、发展历史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而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因此,我们要了解美学就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去,开始一次美的旅行。 考古学和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带在身上。不仅原始人的装饰品能见出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尤其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活动。据文字记载和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现已荡然无存。惟洞穴壁画与陶器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前者主要以各种动物为题材,生动细致,色彩绚丽。后者不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而且色彩对比鲜明。 人们总是先有了某种生活、某种现象,尔后才开始思考、探讨,并在思考、探讨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学科。对人类早期审美现象的思考、探讨始于古希腊。那时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哲学家都参与了美的探讨和争论。但他们关于美的观点、见解常常和他们关于真、善的认识混在一起,成为他们哲学思想、道德思想、神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的附庸。另外,当时也没有一部美学专著。思想家们的美学观点夹杂在政治、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甚至史传、书札、批注等论著中。人们还没有从那些混杂交织的思想体系中为美学寻找出一个独立、特殊的研究对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以前。 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自近代以来发生了认识论转向,为美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把美学和逻辑学区分开来。在严格规定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的同时,也给美学规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写出了美学专著,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故此,美学学科诞生,而鲍姆嘉登也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鲍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是德国普鲁士哈利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关于美学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鲍姆嘉登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人感性认识则应有'Aesthetic'。'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感性学',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1750年鲍姆嘉登正式用'Aesthetic'来称呼他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他的这部著作就被当作历史上的第一部美学专著。二是鲍姆嘉登认为:'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美学何以与感性认识相关?鲍姆嘉登的老师的老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对此有一段生动的解释,他说: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们对于什么好和什么不好,尽管很清楚地意识到,却往往不能替他们的这种审美趣味找出理由,如果有人问到他们,他们就会回答说,他们不欢喜的那种作品缺乏一点'我说不出来的什么'。 知道作品美或不美,却说不出个中缘由,在莱布尼兹和鲍姆嘉登看来就属于一种模糊的、混乱的感性认识。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主要概念: 1.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5.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二问答题: 1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美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书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他在《体性》篇一开头便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附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里他首先说明,文艺创作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外观过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内外关系。 其次,这种内外关系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由此形成的作品风格。再者,他指出创作个性的构成因素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其中才和气是情性所铄,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与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 最后指出,作家的创作个性按照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的艺术规律,便形成了无限多样的不同艺术风格。 3文艺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定势》篇、《时序》篇分别阐述了什么风格理论? 答:《体性》篇阐述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即风格的主体因 素。《定势》篇提出了体势的概念,指出制约风格的外在因 素。 《时序》篇论述了时代风格的问题,说明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他那特定时代的风格特 征,这是因为作家的思想感情受时代的影响,而这种思想情感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为不同风格的作品。 4简答西晋时陆机在《文赋》中做过对不同文体风格特征的十种概括. 答:“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lei )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美学基本知识与基础知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简答题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作法有哪些合理性与片面性? ①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②片面性在于: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并不是所有符合形式美规律的都是美的;美在形式不符合所有美的事物特别是社会事物。 2.简答优美的本质和特征? ①优美基本的美学特征是和谐。②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和谐共存关系中。③优美对象整体内外关系的和谐。④感性形式方面的和谐,具有小巧、柔和等品格。 3.简要说明生活丑和艺术美的关系? ①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它描写的生活是美是丑。②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是因为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表现变得更典型了。③艺术可以把生活丑表现出来,帮助人们辨别美丑,对人产生审美教育作用。4.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5.说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①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②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野”。 ③文学和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复杂的结构,都需要主体参与填补空白。6.简答美育的特点? ①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②美育是非常愉快的,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③美感教育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感角度去打动人的。④美育的愉悦性激励着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⑤美育有特殊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陶冶性情和泄导身心的作用。7.美学学科的性质? 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②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 ③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8.简答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后果?①它的意义在于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 ②但它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③各人心意状态不同,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不 同。由此出发去衡量美会失去标准,甚至得出“趣味无争辩”。9.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的原因? ①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具有自由性。 ②人的感觉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既能认识,又能审美。 ③人的感觉具有自由创造的想像力。

美学问题

美学问题 西方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有几种途径: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

美学复习

美学复习提纲 1. 辨析“审美”、“美学思维”、“美学”三个概念。 答:“审美”:是人类现实活动之一;它包含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 “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它势必趋向理论自觉形态; “美学”: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美学思维的学科形态。 2.(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艺术 美学曾被规定为“艺术哲学” 但美学研究艺术与艺术学不同。 2.“美” 一个多义的“美”不宜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3.“审美经验” 只有作为涵括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经验”才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美学”中国美学三种涵义 答:1.中国古典美学 ——依托中国古代文化主干儒释道的美学思想 2.“美学在中国” ——晚清以来中国从西方引进的美学学科 3.“中国美学”的重建 ——自觉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美学现代形态 注意“中西”与“古今”的两对比较 3.美学的学科性质。 答: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1)自然科学——自然(客体) 1.人类知识三大现代分类(2)社会科学——社会(客体) (3)人文科学——人(主体)

2.人文科学以人生价值意义为中心,包含着不同角度学科:哲学、伦理学、教育学……人文科学理论是各门人文学科的“元理论”。 3.明确美学的人文学科特性,对于美学具有根本性意义。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1.具有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批判引导功能。 美学并非自然科学式价值中立的客观剖析,对商业消费主义审美现象的批判。 2.作为哲学学科具有深层思维特性。 美学以对人生元价值代表之一的审美的理论反思,成为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美学相邻学科 1.美学与艺术学 (1)二者各自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 (2)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 2.美学与心理学 美学与心理学的不同: (1)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外在的观测,美学立足于审美心理内在的体验。 (2)心理学只记录心理反应的生理——物理变量,并且只就心理规律客观说明。美学却要求理解审美心理,并势必伴随体验将研究者自身的精神经历带入心理对象而作出不同于客观说明的解释。 (3)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传统的“自然学”,但审美心理并不是对事物的认知或应用反应,而是超越上述关系的精神境界。 3.美学与宗教学 现代性嬗变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神秘权威崇拜消解、理性化,唯独审美保留其魅力。 4.(1)请列举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答: ? 1.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 ? 2.柏拉图——“美的事物”与“美本身”问题的提出 ? 3.亚里士多德——“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 ? 4.普洛丁——“理式”实体的神学化 ? 5.休谟——审美本质的主观化,相对化,甚至失去客观标准 ? 6.康德——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

《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1.德国鲍姆加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美学》,为美学第一次明确定义:“美学作为自由艺术 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美学的明确定义。 2.1美学定名之初就是放在哲学门下,属于哲学一部分,这个定位决定了美学的学科性质和所属门类 2美学的定名把艺术和美作为核心,美学是研究艺术中作为感性认识完善的美。 3.康德的三大评判:1自然秩序的论证2道德秩序的论证3前两者协调关系的论证。 4.三大批判:1纯粹理性批判 2 实践理性批判3 判断力批判 5.[逻辑学—纯粹理性—思想—真哲学[伦理学—实践理性—意志—善[美学---判断力—情感—美 6.中国美学特征:1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2强调情与理的统一3强调认知和直觉的统一4强调自 然和人的统一5富于古代人道主义的精神6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7.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魏晋时期开创了初发芙蓉为上,体现为自然平淡。 8.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英国学者阿诺德看来,两种文明的基本精神尽管有相同之处,但在一些重 要的方面是彼此对立互补的。1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满”,而希伯来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人被拯救”2希腊精神的最高观念是“按实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希伯来人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3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希伯来人强调“良知的严格性”。双希精神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9.优美与崇高:美是引起人们愉快的感性形式,具有普遍性;崇高体现为数量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 数量的崇高包括体积无限大的对象,力量的崇高是那些拥有巨大威力和支配力的对象,如疾风暴雨,山崩地裂等。康德发现,美的对象所引起的是快感,崇高的对象所引起的是一种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数量或力量巨大的对象先是对人产生一种威胁而构成了“恐惧的对象”,但它同时又唤起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使人战胜了恐惧而升华了自我。 10.优美的特征:1优美是对象的完美,和谐与统一,带有静态的特征2优美的对象具有特征性的形式 和外观,如小巧,柔顺,完善,圆润等,凸显为一种令人喜爱的感性形式3优美的对象的令人愉悦的,它招致一种主体向往,流连和被吸引的心理状态,使得主体趋向于接近的过程4美感是单纯的快感5优美的对象吸引主体,在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渐趋同一,最终达到主客交融。 11.崇高的特征:1崇高的对象充满了内在冲突和张力,具有不断运动激荡的特性2崇高的对象体现出 巨大,无限,晦暗,粗犷等,体现出某种反形式特性3崇高的对象由于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由于其反形式,造成一种开始拒斥主体,尔后升华主体的转变过程4在崇高对象的欣赏中,有一个从痛感向快感的转化5崇高的对象首先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12.西方的优美与崇高源于双希精神,与日神—酒神精神有关;中国的阴柔阳刚之美源于中国古代哲学 的阴阳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13.什么是艺术品:1艺术从来被看做是一种手工劳作,与机械化流水线的成批生产的工业品截然不同 2艺术品是独具个性和风采的,艺术家的个性及其他所属的文化已经融入了特定艺术表现之中3艺术品应是美的,应有足以打动人的美的形式和外观,而且这种美的外观只是为了人们的欣赏而存在4艺术品应该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意图,这是我们据以评判艺术品是否成功的一个要素5艺术是记忆的结晶。 14.古代“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巴托认为美的艺术:绘画音乐诗歌雕塑舞蹈 15.艺术的历史的变化:1艺术的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概念2从艺术概念 历史看,有一个不断被提高的过程3艺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呈现一个逐步自足独立的趋势,这个过程可视为慢慢孤立的过程。 16.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艺术品是中心。 17.什么是艺术品:1是经过人的加工或赋予特定意义或意味的物品2是人造物,包括纯粹的审美对象, 也包括兼具审美的实用功能的物品3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作为社会制度的艺术界所授予的特定事物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一)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一) 【内容提要】 美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过于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而忽视了这些理论的现实价值。事实上,20世纪中国美学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对于当前的美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蔡仪美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蔡仪美学作为美论的客观派曾遭到主流美学的批判与排斥,但是,蔡仪美学关于“美在典型”的论说、自然美的理论,以及用“美的观念”解释美感、审美个性差异、艺术中的雅与俗、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艺术创新等问题,对今天开拓与深化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蔡仪美学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现当代美学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关键词】美学蔡仪当代意义典型 如何面对蔡仪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的焦点是美的本质问题。在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四个派别: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美的本质也就是美的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最终根源。如果我们不抱任何成见的话,就会发现,美事实上与对象的客观属性、与作为类的人、与个体的人都有关联。这就决定了美学研究从各个角度来寻找美的本质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每一派理论都具有相应的现实的和理论的依据。 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美学大讨论引发的争执不是同一层次的、平级的理论问题的交锋,其实质是研究途径之争。具体而言,他们争论的核心在于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来定义美,而不是某一角度、某一层次上的不同看法。主观派认为,单纯的对象无所谓美不美,只有主体感受到了美才有美,所以美的本质在于主体的情感愉悦。客观派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对象的客观属性是我们审美情感和审美愉悦产生的前提,美的根源应当从对象的性质上寻找。客观社会派反对主观派,与客观派有一致之处,但又认为,对象之所以引起美感从最终的根源看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关。显然,他们分别在从物到人、从人类到个体、从客观到主观之间寻找某一个逻辑环节,来探讨美的本质。 但正如前面所说,美的现象与这些不同层次的问题都有联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都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而美学争论的实质却又是研究角度的分歧,所以,争论如果停留在美学自身之内就难分胜负。他们惯常的做法是以自己对美的不同层次的理解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因此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种反驳是徒劳无功的。按道理,这些最富智慧的头脑应当发现,自己的理论虽有根据和价值,但既然不能令他人信服,而又不能真正驳倒对方,就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着不足,他人的研究也有存在的合理性。若此,就应当虚心采纳别人的研究成果,走一条彼此兼容的、相互协作的研究道路。但历史没有做这种选择。 何哉?原因就在于他们援用美学之外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理论。本来,美的本质可以不涉及唯心、唯物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因为美不等于物质,美的本质不等于世界的本质,唯物者也可以认为美就在于美感。受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化大背景的影响,在美学内部难决雄雌的讨论,便鬼使神差地演变为哲学的、更是政治色彩浓郁的大是大非的争论。美学界一时谈“心”色变。其具体做法是,证明别人的观点要么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总之,力图证明除自己的理论之外,其他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都是糟粕、谬误,不值得认真对待。有了这种偏激态度,自然彼此之间批判得多,吸收得极少。 今天,我们理应拨开哲学和政治上的层层迷雾,回归美学自身的领地来看待这些理论。我们的结论是,各派在各自的理论向度内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其理论体系尤为完整、精致,以致我们可以不信其中某一派,但又无法反驳它。就蔡仪美学而言,我们万万不可站在其他某一派别的立场上,以其为标准来衡量、评价它,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探讨的角度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很多评价,如“机械论”、“前主体性”等等,都不能真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