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2011-09-01 09:31 来源: 合肥日报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十二五”期间,合肥要努力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2月,市社科联通过媒体公开征文。8月29日~30日,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社科联(讲师团)围绕“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主题,举办了专题理论研讨会。会议收到省、市社科界专家学者论文60余篇,从不同层面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言献策。本期理论版特选登其中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城市定位关系到一个城市发展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城市如何定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首先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是最大的战略。城市定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

空间定位

城市空间定位本质要回答的是,作为增长极的城市其腹地大小或者说其要影响和带动的地域范围。合肥要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发展转变,就要完成由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的跨越。就是说合肥要在中部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仅仅局限于江淮地区之间,辐射带动力要南越长江、北跨淮河,要与南京、武汉具有大体相似的功能和作用。合肥空间如此定位,既是相对于邻省区域而言的,也是本省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东西向看,无论是南京还是武汉,也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或将来的趋势看,均无法取代合肥在安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影响力。南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提出南京经济圈,企图把附近的安徽几个市拉进去,但从实践看,效果并不大。这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点方向是跨越南京而直达上海。

从安徽自身来说,近7000万人口的大省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发挥增长极的核心作用,以辐射带动更大区域的联动发展。从现实看,合肥与淮南已开始同城化建设。这意味着合肥可以通过淮南而影响到沿淮及淮北地区。另外,安庆的桐城市列入合肥经济圈,进而会加强与安庆联系并影响到皖西南。而与芜湖共同成为皖江示范区的两核,也完全可能通过芜湖辐射到长江以南。

经济功能定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实质是要确定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关联方式。总的原则是优势互补,定位准确,尽可能消除低水平的竞争,实现协调发展,形成共同优势。

作为特大城市的合肥,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作为全省崛起的动力之源,起到引领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避免与周边地区在低水平上的同构化。合肥要尽可能地为周边地区提供高端服务,低端加工为主的产业尽可能让位给周边地区,全力推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创新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所谓发展城市经济就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媒体、保健、体育、住房等产业。当然这些产品许多属于公共产品,仅仅靠政府的投入是无力解决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新模式加以解决,如采取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的路子。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力求在新兴服务业上有所突破。发展服务业既是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要求。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意味着有人口大量进入,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更多人口的就业。而且,新兴服务业处于产业分工的前后端,属智力密集型,对扩大高层次人才就业有利。新兴服务业还控制

着整个产业链,对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开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外,还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策划、创意等产业,以及总部经济。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合肥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条件成熟,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特色与品牌定位

特色是一个城市特征的彰显,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优势,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亮点。在当代,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根据合肥的情况,特色或品牌定位应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把科教城的品牌唱响做大。知识与智能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而科教城是迈向智能与知识城市的前奏和桥梁。对于合肥来说,科技城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色和品牌,也为国家和各省区所普遍认同。科技城无疑是宜于创业的城市,是企业家选择创业地区的重要因素。而教育(高等院校)既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和平台;又是(中等教育)现代人才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二是继承并发扬园林城。早在多年前,合肥就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园林城的称号是绿色绿化和环境优美城市的代名词。在当今污染严重困扰着城市居民的时代,园林城也就代表着宜居的城市。

文化定位

这里的文化是指包括人文精神的大文化。文化定位即人文精神的发展定位。当今凡是有战略眼光的城市在建设中都在力求提升文化品位,努力打造独特的人文精神。在这方面,合肥市至少在三个方面比较突出并应加以强化:一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也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之一。合肥无论是体制还是技术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如肥西县山南小井庄的农村改革,世界第一部VCD 的制成,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和滨湖新区的建设模式,都是其成功的记录。合肥是由一个中小城市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就是靠不断改革探索的创新精神实现了飞跃,创造出合肥速度,这种精神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二是俭朴尚学的人文精神。有研究结论认为,合肥人既有北方人的豪迈,又有南方人的灵巧。合肥人兼具华东人的勤劳,中西部人的纯朴。合肥人处于我国南北文化交流地,受两种文化的影响,谦虚好学,形成独特开放的地域文化,在近代率先学习西方,在当代合肥人既虚心到外地学习又不惜代价请人进来传帮带。三是海纳百川的兼容性。安徽处于我国中心,合肥又地处皖之中,地理、自然乃至人的性格、文化都是兼有南北方的特点。在历史上是吴楚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地和“大熔炉”,加上合肥人的纯朴,冲突与融合并行不悖,南北方人都能在此生活和工作。历史铸就其包容一切的人文精神,在市场化的今天,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这种杂交优势要加以利用,既要引入各地优秀人才,又要吸纳各地的普通劳动者,以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和特大城市建设的速度。

发展模式定位

在我国现阶段,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是解决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的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发展既不能走过去单纯增长极的老路子,又不宜采取中心——外围的发展模式。前者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的严重分离,更加剧城乡社会结构凝固化问题;后者则会造成城市对周边资源吸取过多,进而导致产业扩散与回流效应不对称的问题。最佳的路径或模式选择应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体地说:一是在城市关系上,要让周边地区更多地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在条件允许时实现真正的同城化,即要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尽可能缩小与周边城市和农

村之间的差别,以做到交通方便、人物流畅通。二是行政与社会管理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即在城市周边地区尽可能采取城乡管理的无差别化。像合肥与肥西共建工业园区利益分享模式那样,把以城带乡落到实处。三是在体制、经济上融为一体。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中,要注意消除城乡之间、不同等级与层次的城市之间的差异,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建立起工农业生产活动混杂、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不完全分离、相互交融的格局。这样的模式有利农民进城,又可减少城市化中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可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并提高市民的环境质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中国发展至今,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认识和重视。伴随着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根据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多年来对智慧城市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对城市现状的深度分析,深刻认识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压力剧增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党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之后,从此揭开了中国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依据目前的城市化速度,预计2035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将占总人口的70%,人口压力过大带来的贫困、贫富差距等种种社会问题,直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总收入低于2万元的贫困人口近3500万人,低于2.5万元的低收入人口达6500多万人。 高资源消耗模式难以为继 由于城市人口季度膨胀,城市发展日益收到土地、空间、清洁水和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约束,高资源消费模式难以持续。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实践全球领先,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市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据预测,2015年中国城市能耗将占全国的79%,2030年将提高到83%。 环境生态压力日渐加大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城市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占57.2%,同时存在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加速沉降等问题。城市自然植被覆盖较低,钢筋水泥丛林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湿地面积锐减,城市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仅有10%,生活多样性持续减少。 1/ 1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

南京大学方案从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全球化时代的合肥、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城市空间形象策划等七个方面对合肥城市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进行分析。现将方案要点摘要刊登如下。 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合肥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肥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合肥市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化,WTO和新经济 合肥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要改变地处“半边缘”地理区位的现状,强化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南京的区际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核心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经过长江三角洲尽快导入合肥市区,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向核心积极靠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二)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竞争 长江下游“T”型结构是合肥发展的依托。综观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在21世纪前20年,将形成以长江流域崛起为标志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长江作为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级轴线,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东西南北经济形成一体。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依靠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下游地区的“T”型结构的顶点,拥有许多发展机遇。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带动 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最近的省会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无疑对合肥市产生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随着合肥到芜湖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的陆续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合肥与上海、南京的距离,使合肥尽快融入其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四)南京大都市区的合作与竞争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区为中心,其范围包括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地区。随着宁合高速公路和合芜高速开通,合肥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络都在2小时以内,宁西铁路已经在建,合肥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门户和节点。合肥与南京联系的便捷,意味着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和知识等)的流动更加容易,争夺更加激烈。如果合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失将更为严重。事实上,随着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出口商品集装箱、航空客运市场,文化、医疗卫生等消费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被周边城市夺走,苏皖六城市打造的“南京都市圈”必然造成对合肥传统经济腹地的挤压。 (五)合肥城市发展优势 从全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合肥市已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已成为安徽全省的公路交通中心,随着“312”国道和“206”国道在合肥交汇,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合铜、合宣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宁西铁路的建设,合肥还将成为三条国家重点干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2011-09-01 09:31 来源: 合肥日报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十二五”期间,合肥要努力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2月,市社科联通过媒体公开征文。8月29日~30日,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社科联(讲师团)围绕“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主题,举办了专题理论研讨会。会议收到省、市社科界专家学者论文60余篇,从不同层面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言献策。本期理论版特选登其中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城市定位关系到一个城市发展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城市如何定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首先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是最大的战略。城市定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 空间定位 城市空间定位本质要回答的是,作为增长极的城市其腹地大小或者说其要影响和带动的地域范围。合肥要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发展转变,就要完成由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的跨越。就是说合肥要在中部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仅仅局限于江淮地区之间,辐射带动力要南越长江、北跨淮河,要与南京、武汉具有大体相似的功能和作用。合肥空间如此定位,既是相对于邻省区域而言的,也是本省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东西向看,无论是南京还是武汉,也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或将来的趋势看,均无法取代合肥在安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影响力。南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提出南京经济圈,企图把附近的安徽几个市拉进去,但从实践看,效果并不大。这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点方向是跨越南京而直达上海。 从安徽自身来说,近7000万人口的大省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发挥增长极的核心作用,以辐射带动更大区域的联动发展。从现实看,合肥与淮南已开始同城化建设。这意味着合肥可以通过淮南而影响到沿淮及淮北地区。另外,安庆的桐城市列入合肥经济圈,进而会加强与安庆联系并影响到皖西南。而与芜湖共同成为皖江示范区的两核,也完全可能通过芜湖辐射到长江以南。 经济功能定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实质是要确定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关联方式。总的原则是优势互补,定位准确,尽可能消除低水平的竞争,实现协调发展,形成共同优势。 作为特大城市的合肥,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作为全省崛起的动力之源,起到引领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避免与周边地区在低水平上的同构化。合肥要尽可能地为周边地区提供高端服务,低端加工为主的产业尽可能让位给周边地区,全力推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创新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所谓发展城市经济就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媒体、保健、体育、住房等产业。当然这些产品许多属于公共产品,仅仅靠政府的投入是无力解决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新模式加以解决,如采取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的路子。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力求在新兴服务业上有所突破。发展服务业既是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要求。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意味着有人口大量进入,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更多人口的就业。而且,新兴服务业处于产业分工的前后端,属智力密集型,对扩大高层次人才就业有利。新兴服务业还控制

中国某市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方案建议书(完整版)

xxxxx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x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6) 二、智慧城市概念 (8) 2.1.什么是智慧城市 (8) 2.2.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8) 2.2.1.意义 (9) 2.2.2.作用 (11) 三、xxxx市基本情况与现状 (16) 3.1.基本概况 (16) 3.2.发展现状 (18) 3.3.存在问题 (18) 四、xxx市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19) 4.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19) 4.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19) 4.2.1.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19) 4.2.2.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 (20) 4.2.3.高增长的城市信息化经济 (21) 4.2.4.高水准的城市数字化生活 (21) 4.2.5.高质量的城市数字化环境 (22) 4.3.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22) 4.3.1.统筹规划、政府主导 (22) 4.3.2.需求导向、注重实用 (23)

4.3.3.以民为本、服务经济 (23) 4.3.4.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24) 4.3.5.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4) 五、xxxx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5) 5.1.智慧城市总体设计 (25) 5.2.建设主要任务 (26) 5.2.1.资源共享 (26) 5.2.2.服务民生 (27) 5.2.3.健康发展 (27) 5.3.重点项目规划 (28) 5.3.1.智慧基础设施 (28) 5.3.2.智慧政务应用 (30) 5.3.3.智慧民生应用 (33) 5.3.4.智慧产业应用 (36) 六、xxxx市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39) 6.1.云服务中心 (39) 6.1.2.政务云 (43) 6.1.2.1.建设目的 (43) 6.1.2.2.电子政务基础云平台建设关键 (44) 6.1.2.3.电子政务云平台整体框架 (47) 6.1.2.4.电子政务云平台云服务 (49) 6.1.3.电商云 (65)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2021智慧城市规划试卷70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2021智慧城市规划试卷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需要通过完善的服务体制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支撑。 A.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B.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C.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D.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实现城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或方式获得其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是智慧社区建设的()。A.近期目标 B.远期目标 C.根本目标 D.终极目标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 A.泛在网络 B.云计算 C.物联网 D.大数据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从技术实现上,智慧社区包括五个层次和两大保障体系。其中两大保障体系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保障和()。 A.信息共享保障 B.信息智能保障 C.信息安全保障 D.信息多样化保障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的出现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平台与支撑,对异构、多维和海量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方法、模型预测和可视化分析,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用户可用信息。A.泛在网络 B.云计算 C.物联网 D.大数据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过于强调信息通信技术易于导致()。

A.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 B.城市发展缓慢 C.经济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D.社会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E.城市两极分化 用户答案:[ADE] 得分:8.00 2.与以往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A.更加提倡人文与和谐 B.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 C.更加鼓励创新与发展 D.更加关注共享与协同 E.更加强调认知与关联 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 3.相对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其关键特性是(),而智慧社区因其组织管理更为先进合理更加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A.智能感知 B.可持续发展 C.和谐社区 D.主动服务 E.信息技术 用户答案:[AE] 得分:0.00 4.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也成为继农业、工业生产力之后的新兴生产力,并迅猛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A.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B.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C.不断创新信息技术 D.促进信息交流 E.知识共享 用户答案:[AD] 得分:2.00 5.智慧城市是以()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 A.发展更科学 B.社会更和谐 C.管理更高效 D.交通更便利 E.生活更美好? 用户答案:[ABCE] 得分:8.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 城建档案是保证工程质量并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工程日后改建、扩建、维护及灾后恢复的重要依据。下文是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欢迎阅读!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使我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合肥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含道路、桥梁、铁路、人防、地下管道、地上杆线、河道等工程)的,必须按下列程序申报和审批。 (一)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领取建设工程许可证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建筑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条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按下列程序核发: (一)建设单位持计划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以及选用地意向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选址申请; (二)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及规划要求,会同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现场查勘,提出二个或二个以上选址比较方案; (三)市规划管理部门审议选址方案,大型建设项目报市政府或省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发给建设单位规划选址意见书。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下列程序核发: (一)建设单位持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地形图和规划用地布置图,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二)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土地、环保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联合办公室有关人员,现场查勘规划用地。市测绘部门实地测定用地位置和

中国明确智慧城市目标的16个城市

明确体现智慧城市,智慧地方的有,北京、常州、广州、南京、上海、天津、湘潭、珠海、佛山、合肥、深圳、石家庄、苏州、无锡、武汉、中山等16个城市。 一、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2012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全面开展“精细管理、服务群众”活动,实施环境秩序分级分类管理,提升重点大街、重点区域、进京通道的环境景观,抓好街巷胡同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发动,集中力量推进,启动全市现有882栋简易楼改造,实施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工程,统筹解决好抗震节能、设施配套、停车管理等问题,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158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实施地下管线消隐改造,加强安全防护和动态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水平,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任务,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北京”。 二、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2012年工作计划提出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启动实施“智慧常州”三年行动纲要,加快把我市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实施人口家庭幸福工程,开展婴幼儿、青春期、中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提高人口家庭公共服务水平。全力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承办好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等重大赛事。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城乡基层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共13处出现“智慧”内容。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深化改革开放,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南沙新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继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城市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主干道、背街小巷、玄武湖景区等综合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继续推进16条主干道和500条街巷整治,整治户外广告、店招,整治违章建筑,实施二环(绕城公路、明外郭—秦淮新河)十线道路的绿化提升计划。整治街头巷尾的绿化小游园环境。加快“智慧南京”顶层设计和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景观设计,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加快建设和优化布局公厕、变电站、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构建管建并重的绿化管养新机制,推进城市市政绿化养护的标准化、市场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 五、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使信息化更好地惠及市民服务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全面构建以智慧运行、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生活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继续推进基础网络提升改造,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光纤到户建设改造新增200万户,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逐年降低宽带上网资费水平,努力建设全国资费水平最低的城市之一。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郊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所需要时间对有的城市来说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的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 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分以下几类: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已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提出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 南京将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

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创新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武汉城市圈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快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6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等。 3、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 昆山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

盘点智慧灯杆盈利能力分析

盘点智慧灯杆12项盈利渠道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湖南长沙等超23个省市已建立智慧路灯试点项目!国家政策导向大力支持智慧灯杆研发及应用,企业积极投入研发要素拓宽产业应用场景及功能。那么从企业/运营商运营角度出发,智慧灯杆将产生哪些运营收入呢? 全域生态智慧灯杆业务应用广泛 据了解,2015-2019年,中国智慧路灯市场规模(按销售额额计)从1.4亿元增长至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3.4%。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5G网络建设将面临大量基站建设,同时“万物互联”背景下智慧城市的传感器建设需求也十分迫切。 智慧灯杆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整体运营的降本增效,有利于城市管理效率提升。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摄像头、广告屏、充电桩、小基站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新型信

息基础设施,能够完成对照明、公安、市政、气象、环保、通信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发布以及传输。 智慧灯杆全域生态应用 与此同时,作为5G时代车联网建设、云网建设以及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灯杆也将得以广泛应用。

就功能硬件领域,可综合通信杆、路灯、交通监控、安防健康、交通指示、路侧广告牌等多功能于一身;就配套资源领域,可将多套功能系统的承载、供电、通信等配套资源整合。 简而言之,智慧灯杆是一个集智慧照明、智慧交通、公共安全、能源业务、信息发布、无线通信的应用综合体。 多杆合一行业前景一片蓝海

智慧灯杆作为多种设备设施和技术的综合体,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智慧社会的关键基础,未来长期趋势必将是实现“多杆合一”。 对智慧灯杆产业有一定了解后,或许很多人也会想要了解智慧灯杆是如何实现盈利的?智慧灯杆项目的盈利点有哪些? 智慧路灯作为城市新型公共基础设施,其价值的充分实现需要以规模化布局为基础,需大量、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投入,且覆盖的应用场景越多,越可实现其商业价值。 那么投资主体是怎么收回其高额的投资的呢?首先,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从总体和长期范围内看,智慧灯杆将产生多项运营收入,如补贴、安装、运维、搭载、广告、能源、基站、数据等都将带来收入。 01. 智慧灯杆的主体维护收入

合肥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合肥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的过渡金属,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和储量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钛元素有许多重要的特性,如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导热率低、生理相容性好、无磁性,具有储氢、超导、形状记忆、超弹等特殊功能。钛最为突出的两大优点是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从而决定了钛在空中、陆地、海洋和外层空间都有广泛的用途:包括航空航天、常规兵器、舰艇及海洋工程、核电及火力发电、化工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交通、体育与生活用品等。 该钛铁合金项目计划总投资17549.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77.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8%;流动资金4671.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2%。 达产年营业收入333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517.14万元,税金及附加325.97万元,利润总额6846.86万元,利税总额8117.22万元,税后净利润5135.1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82.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01%,投资利税率46.25%,投资回报率29.26%,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提供就业职位465个。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适量其他元素,调整基体相组成和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而形成的合金。钛工业产业链有两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

工业,即钛铁矿→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工业,即钛铁矿→海绵钛→钛锭→钛材,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报告内容: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分析、项目市场分析、产品规划方案、选址评价、工程设计、工艺技术、环境保护概述、项目职业保护、项目风险评估、节能概况、项目进度计划、投资分析、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政务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空间

“穿行在纵横通达的城区路网,伫足于清波荡漾的天鹅湖畔,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匡河之滨,置身于气势恢弘的合肥大剧院、合肥体育中心,倾听着校园琅琅读书声。一幅功能逐步完善、碧水环绕相间,“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已然展现在人们面前,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远近互衬、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新空间。”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 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连中三元 2006年10月4日,第25个联合国世界人居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 中国。上海。 由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主办的“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在华亭宾馆举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庆典活动发来贺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所有人更美好的未来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代理主管莫格·比约克-克莱弗比女士先后致辞。 这是联合国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首次在中国举行,这也是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首次同时颁发“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人居奖”、“联合国人居奖”。

联合国人居署向奥地利维也纳、中国江苏昆山市、新加坡等6个城市(项目)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合肥市西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等34个城市(项目)颁发了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0:09分。 这是合肥市收获殊荣的时刻。 受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红委托,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梅国胜健步登上颁奖台。在人们的注目礼中,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将“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牌匾授予梅国胜。 掌声响起。 这是参加“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各国嘉宾的由衷祝贺。 合肥,在世界面前流光溢彩。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并且每年为其确定一个主题,以唤起人们对人类居住环境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等基本权利的关注。从1989年起,联合国还创立了“联合国人居奖”,以鼓励和表彰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及个人。 2000年,国家建设部参照联合国人居奖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旨在鼓励和推动城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的改造与建设,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

东京与合肥城市建设之比较

“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主题征文东京与合肥城市建设之比较 作者姓名: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

东京与合肥城市建设之比较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们正是要本着这一要求,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探寻改革之道。 合肥虽为一省之会,在行政级别上不如东京都高,但其区域面积和发展契机是完全可与东京进行一较的。今就合肥与东京基本情况,东京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及对合肥的启示略作一文,以应“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之理念。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作,数据有不确或论点有偏颇之处的,请读者批正。 一、东京与合肥基本情况对比 我们通常说的东京市即东京都(Tokyo Metropolitan),面积仅为合肥的1/3不到,人口密度却比合肥大出很多。 东京和合肥不一样,其是一个多功能型的首都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机能于一身。东京市面积仅占全国的 0.6%,但GNP占全国的20%。全国1/4的公司集中在东京;全国1/3的银行集中在东京;东京有大学(包括短期大学)191所,占全国的49%。而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

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虽仅为省会城市,却是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泛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合肥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在校学生48万人。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4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这就说明合肥这样的省会城市与东京这样的首都城市还是有可比性的。 东京作为一个人口上千万、城市功能高度密集的首都城市。东京位于东京湾沿岸,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东京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像欧美国家的城市采取低密度、粗放式的扩张模式,合肥要建设“大合肥”,要设“通江达海”之愿望,所以,东京的城市建设之路对合肥很有借鉴意义。 二、东京城市建设中的教训及对合肥的启示 东京是世界上受大城市过度发展的损害最严重的城市。它的“经济奇迹”使它在人口和就业上都迅速发展,同时,它的交通,市政设施和污染等问题都突出地存在着。因此,日本政府提出了两个重要对策;第一,从全国区域的调整来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方案1 新合肥构建“1331”新格局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规划方案认为,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使得未来新合肥的发展令人充满期待。并提出远景规划形成合芜马铜中心城市群,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联系离散的格局,从而令合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合肥应在长三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从“中部增长极”变身“长三角第四极”,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又一中心城市。 合肥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该方案对合肥的建议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该方案还提议合肥城市规划应从“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强化城市与

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实现“城湖联动,多元发展”。同时还提出了“两城映十镇”的合肥旅游新格局。 “1331”市域空间战略 方案提出“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其中,首个“1”是指优化提升中心城区,“3”是指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另一个“3”指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最后的“1”指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打造“南淝河通风廊道”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方案将以合肥城区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方案着重提出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建议在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CBD商务中心,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对于未来合肥旅游发展规划,方案认为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可以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构筑“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两城”指的是合肥主城和巢湖市,“十镇”指的是环绕巢湖周边的三河、白山、盛桥、槐林、散兵、中垾、烔炀、黄麓、中庙、长临河等十镇。在合肥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把三河、白山、散兵、中垾、中庙、长临河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把盛桥、槐林、烔炀、黄麓建成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在发展时序上:近期在都市区带动下,重点优化中庙、三河,打造长临河;中期在巢湖市带动下,重点发展中垾、散兵。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 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 绝招30 含解析

练备考主打题 1.(2016·安徽省合肥市第三次质检)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____①____;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____②____,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____③____,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文化消费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渐被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人文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整体水平②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③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时,注重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本文段的大意是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并分别分析其功能与特点。第①空,根据句式可知,应采用“以提升……”的句式;根据内容“信息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等,可推断出“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整体水平”;第②空,根据句式可知,应采用“重点是……”的句式;根据内容“智能管理”“城市管理”,可推知“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第③空,根据句式的提示可知,应采用“以……为中心的……”的句式;根据内容“信息通讯技术”“文化消费”“人文关怀”等,可推知“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网络文学时常因跟风、雷同、抄袭、低级趣味、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遭到诟病。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学批评范式,____①____。在追逐网络文学繁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需要____②____,来承担文化传播的使命。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已经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作家队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网络文学的发展给网络作家带

合肥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评审通过项目名单(2014.4.1至2014.12.31)

合肥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评审通过项目名单(2014.4.1至2014.12.31) 序号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备注 1 合肥市同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庐阳区蔚老郢原址复建点工程 1 2 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融科城一期二标12#、15#、18#楼 3 3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融科城一期(一标段)工程4#、7#楼 2 4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试验楼 1 5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大圩金葡萄家园(拆迁复建点)三标段B-11#、B-12#楼 2 6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1#嵌入式研发楼 1 7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新站区东元家园二期一标段6#楼 1 8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体育公园地下活动中心 1 9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人防331工程地面管理用房 1 10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滨湖中心技术服务综合楼 1 11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大圩金葡萄家园二标段A—12#、A—13#楼 2 12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中心 1 13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天玺9#楼 1 14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皖都徽韵办公楼 1 15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肥联想人才公寓3#、9#楼,6#、8#、11#楼 5 16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肥联想人才公寓10#楼,12#、14#楼,13#楼 4 17 安徽建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幸福花园四标17#楼 1 18 安徽建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巢湖半汤华府36#、48#楼 2 19 安徽建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庐阳区建材一厂(工投地块)复建点11#、12#、13#楼,商业社区综合楼 4 20 安徽建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庐阳区建材一厂(工投地块)拆迁复建点二地块7#、8#、9#、10#楼 4 21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湖景城西区三期工程9#、10#楼 2 22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彩商业广场1#楼 1 23 广厦建设集团安徽创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华地·润园三期16#、23#楼 2 24 合肥万振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庐国际1#楼 1 25 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合肥工投巢湖科技创新园B2#厂房 1 26 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琥珀名城和园三期21#、22#、23#、24#、25#楼 5 27 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工投庐江科技产业园A1#、A4#厂房 2 28 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琥珀·五环城和雅阁2#、3#、4#、5#楼 4 29 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弘宇·雍景湾二期13#、18#楼 2 30 合肥瑶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瑶海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楼 1 31 安徽广厦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蜀山区方大郢安置点11#、13#楼 2 32 安徽广厦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蜀山区方大郢安置点8#、10#、12#楼 3 33 湖南湘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长江东大街三角岛拆迁改造安置房1#、4#楼 2 34 湖南长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元家园三期二标段3#、4#楼 2 35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巢湖市立精神病医院开放式病房楼 1 36 长沙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水湖公共租赁住房1#楼工程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