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王立明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1.人员分工明确,要有主有次。

“主”,即接近、盘查的人员,“次”,掩护、防御、策应的人员。

2.任务明确,有机配合,形成查控行动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各行其是。

3.扩大视野,注意现场及周围的环境。防止来自现场之外的干扰或袭击。

(三)选择地点,截停车辆

1.宜截停路况

弯道处、上坡道、收费站、检查站等其他能使车辆自然减速的路段,如果路况条件不具备,可以人为地设置障碍,以达到减速的目的。

2.截停方式

(1)由前截停

停车标志警车停位及警员站位

(2)由后截停

应加速行驶到嫌疑车辆左侧,示意停车接受检查,但时间不要过长,停疑车后5米左右,且2/3露在疑车左外侧。掩护体,同时保证来往车辆安全

3.核实情况,做出判断

对一般嫌疑车辆的例行查控

(四)严密控制,谨慎接近

1.严密控制

(1)控制程序:先观察车辆有无异常情况,重点控制车内人员和车辆,然后实施检查。

(2)控制内容:

2.谨慎接近

(1)接近的位置:当接近到适当的位置后,以能看到车内全景为准,应停下继续观察车内情况是否正常,然后,继续接近。

(2)接近时的心理活动及反应趋向。神情要自然,外松内紧,始终注意车内人员的反应,如有情况,立刻做出反击,原则为先躲避后反击,或边躲避边反击。

(五)实施盘查,注意动向

1.盘查

确定安全后,慢慢接近驾驶室,但不要离车太近,保持一定距离并绕到驾驶室门后侧,用右膝顶住车门或手扶住车门上沿,命令驾驶员用非习惯手拿出证件并接受检查,如后排有人应先从后排开始检查,但检查驾驶员时应密切注意车内情况。

2.搜查

应命令嫌疑人从车辆的同一侧下车,然后,由策应民警控制所有人员,盘查民警对车内和车尾厢进行搜查。

搜查中让嫌疑人开启后备箱

1.发现有犯罪嫌疑的,予以控制,及时上报指挥中心,采取一定措施后带回依法留置继续审查。

2.盘查后没有发现问题的,立即交换证件,礼貌放行。

3.查控任务结束后,上报指挥中心,,清点武器装备、人员后,有序撤离现场。

对暴力犯罪嫌疑车辆的查控

1.收集情况与分析判断

2.选择查控路段

尽量选择在车流量和行人均较少的弯道处、上坡处和没有岔路口的路段进行拦截,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战斗发生时对无关人员和公私财产造成的损害后果。

3.警力部署

通常设三个点:观察识别点,第一拦截点和第二拦截点,三个点之间不能有岔路口。

4.截停的基本方式

手势指挥、警示牌和路障拦截等

5.实施查控

(1)指定民警喊话,警告车内人员不要乱动,服从命令,否则后果自负。其他民警按照部署监视和控制人员、车辆及整个现场。

(2)命令司机熄火,将钥匙扔出,举手下车到指定地点,由负责查控的民警将其控制。

(3)依次指挥副驾驶、后排人员下车至指定地点实施控制

(4)当将所有嫌疑人员控制后,对车辆检查

(5)与有暴力反抗、逃跑的紧急情形,依法处置

对涉暴车辆的由后截停的查控

6.查控结束后的工作

(1)按基本程序的要求进行结束后的工作

(2)如值勤民警依法使用了警械、武器,应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向上级以及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现场调查完后,再组织有序撤离现场

一般车辆的查控

1、由前方截停;

2、警戒人员,双手持枪,侧对目标车辆,密切注意车内人员动向;

3、检查。

对一般嫌疑车辆的例行查控

对涉暴车辆的查控

1、由后截停

2、五人小组对车辆实施控制

迅速下车,站位,喊话,命令

熄火——摇下车窗——将车钥匙扔在地上——车内所有人员将双手放在车窗外——驾驶员用左手在外面将车门打开——下车——转过身去背对警察——左跨一步,离开车辆——双手抓住衣服的肩部上提,直到露出腰部,转过身来,再次上提,露出腰部——再转过身去,命令其后退至我方控制地点,进行搜身控制。

3、搜查车辆。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王立明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1.人员分工明确,要有主有次。 “主”,即接近、盘查的人员,“次”,掩护、防御、策应的人员。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余强生 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分析: 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公安院校教官和实战单位的一线干警,具有一定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基础和教学经验,但对于战术训练缺乏相应的系统。 ●教学内容:1、对一般嫌疑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2、情况处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2、提高合理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综合能力。 3、增强对车辆查控的程序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对嫌疑车的接近与控制、实施盘查。 ●教学难点:处置情况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检查验收、小结讲评 ●教时安排:180分钟(4课时) 一、理论讲解30分钟 二、室外训练150分钟 ●教学地点:基地战术训练场 ●教具及训练器材:

●上课要求: 1、严格训练场纪律,不准携带手机进入训练场,不准吸烟。 2、认真听讲,仔细看示范,刻苦训练,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3、爱护器材,注意训练安全,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4、教员提前25分钟到达训练场布置场地,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分工: 主讲教官1名:负责教案编写,课堂的组织教学。 辅助教官3名:负责场地布置,器材保障,配合示范,分组指导训练,辅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一)点人数,验枪,整理服装,检查器材。 教官组织验枪,整理服装,检查器材。 (二)布训练提要: 授课内容、目的、重点、训练的步骤和方法,时间的安排及要求。(三)行身体准备活动 1、跑:2×400m 2、身体各关节运动:4×8拍 ●教学实施: 一、讲解有关理论(主讲教官)(2课时) 教学内容:车辆查控的概念、特点、原则、实施查控的基本程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用直述引出内容,用提问式展开内容的学习。 (一)车辆查控的概念 指警察为发现犯罪嫌疑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查明案情,缉捕犯罪嫌疑人而依法对嫌疑车及其驾乘的嫌疑人进行追缉、拦截、盘查、清查等查控行动所运用的技术、战术和方法。 (二)车辆查控的特点 1、度的危险性; 2、观察的间接性; 3、强烈对抗性突出。 (三)辆查控的原则 1、高度危险评估原则;

车辆查控

车辆查控 教学提要 一、训练课目:车辆查控 二、训练目的: 1、让学员掌握车辆查控基本知识; 2、让学员掌握一般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 3、让学员掌握涉嫌暴力犯罪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 三、训练内容: 1、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知识; 2、涉嫌暴力一般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 3、涉嫌暴力犯罪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 4、对几种情况的处臵; 5、嫌疑车辆查控的要点提示。 四、教学重点: 1、涉嫌暴力犯罪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 2、对几种情况的处臵。 五、教学方法: 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训练,检查验收,小结讲评。 六、教学安排:半天(180分钟) 1、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知识;(30分钟)

2、涉嫌暴力一般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40分钟) 3、涉嫌暴力犯罪嫌疑车辆查控基本程序;(40分钟) 4、对几种情况的处臵。(60分钟) 七、教学地点:图书馆旁空地 八、训练器材:每个学员一套“八件套”及相应装备、挡板5个, 一部警用轿车,一部民用轿车,匕首两把。 教学进程 一、理论提示:(30分钟) 车辆查控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对嫌疑车辆及其驾驶或乘坐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追击、拦截和盘查,以发现犯罪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查明案情、缉捕犯罪嫌疑人的警务活动。 1、对嫌疑车辆查控的特点: 观察的间接性,较强的机动性,组织协同困难。 2、对嫌疑车辆查控的要求: 先控后查,人车分离,先查人后查车 二、一般嫌疑车辆查控的程序和方法(60分钟) (一)观察识别 及时准确地发现和确认嫌疑车辆,是有效地完成车辆查控的

前提。警察到达指定现场或原来就在事发现场,除了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车辆直接控制外,首先要对特定车辆及人员进行观察,确认查控目标与已获知情况是否一致。同时,对特定车辆周围环境、其他人员都要严密观察。 观察与识别的方法: 1、依据已掌握的情报信息,对应有关特征,发现、确认嫌疑车辆; 2、通过观察发现疑点,确认嫌疑车辆。 (二)截停 截停车辆应选择适宜的地点,通常宜截停车辆的路况有:弯道处、上坡道、收费站、检查站等其他能使车辆自然减速的路段。如果路况的条件不具备,可以人为地设臵障碍,以达到减速的目的。截停的方式通常有由前截停和由后截停两种。 1、由前截停 由前截停一般是在适宜设卡的路段设臵检查卡,由卡点的警察示意行驶的车辆停车,引导该车进入检查区,接受检查。 2、由后截停 嫌疑车辆在警车前面行驶时,警车应迅速加速行驶到嫌疑车辆的左侧,示意停车,警车停在距离嫌疑车辆后约5至10米处,车头偏向左侧,便于观察前方车辆,又能利用警车作为掩护体。 (三)控制与接近 1、控制

【配套K12】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教学提要 教学内容:1、例行车辆查控和已知嫌疑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2、各种情况处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让同志们掌握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2、提高合理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综合能力。 3、增强对车辆查控的程序意识和安全意识。教学重点:对车辆的截停、接近与控制、实施盘查。教学难点:处置情况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分解示范、小组练习、检查验收、小结讲评上课要求:1、严格训练场纪律。 2、认真听讲,仔细看示范,刻苦训练,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3、爱护器材,注意训练安全,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4、教官提前20分钟到达训练场布置场地,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清点人数,整理服装,检查器材。宣布训练提要: 授课内容、目的、重点、训练的步骤和方法,时间的安排及要求。进行身体准备活动教学实施:一、讲解有

关理论 教学内容:车辆查控的概念、特点、原则、实施查控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战例评析、战例推演。车辆查控的概念 车辆查控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对嫌疑车辆及其驾驶或乘坐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追击、拦截和盘查,以发现犯罪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查明案情、缉捕犯罪嫌疑人的警务活动。车辆查控的特点 1观察的间接性 2较强的机动性 3组织协同困难 4潜在的危险性 车辆查控的要求 1、先控后查 2、人车分离 3、先查人后查车 4依法查控 5超量估势 6灵活应变 实施查控的基本程序 1、查控前的准备工作:①卡点的选择和设置;②核实情况,做出判断;③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2、查控的实施: ①截停:截停的方式有前截停和警车后截停;②控制:语言控制、站位控制和武力控制; ③接近:注意接近路线、动作、神情自然,做到内紧外松;④盘查:对人的盘问和检查、对车的检查;⑤缉捕:对确定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 3、查控后的工作:①嫌疑排除,予以礼貌放行; ②缉捕犯罪嫌疑人,向上级汇报;③做好查控的登记

车辆查控教案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1.人员分工明确,要有主有次。 “主”,即接近、盘查的人员,“次”,掩护、防御、策应的人员。 2.任务明确,有机配合,形成查控行动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各行其 3.扩大视野,注意现场及周围的环境。防止来自现场之外的干扰或袭击 (三)选择地点,截停车辆 1.宜截停路况 弯道处、上坡道、收费站、检查站等其他能使车辆自然减速的路段,如果路况

车辆查控 (2)

小型嫌疑车辆得现场查控战术 2011-07-21 09:53:01 来源:cps警装网责任编辑:映君1997年1月7日13时许,某市公安局某派出所两位民警驾车路过324国道××路南侧叉弯处,瞧见一辆停靠在路边得红色桑塔纳出租车比较可疑,便停车上前盘查。一民警下车走近出租车低头向车内查瞧时,被车内嫌疑人猝然迎头枪击,弹中面部,当即牺牲。紧随其后得另一民警因事起突然,未来得及做出反击,亦被下车追杀得嫌疑人连击数枪,一弹击中胸部而重伤倒地。嫌疑人劫去牺牲民警得“七七”式手枪一支,逃离现场。 ?事隔13年后,在案发地附近类似得情况再次发生。2010年7月5日,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两名民警在某高速公路××段查缉一辆无牌小轿车时,遭歹徒枪击身亡。 ?为什么我们得战友会一次次倒在犯罪嫌疑人得枪口之下?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基本得战术意识,就是致使行动出现失误,自身与群众得安全得不到保障得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与加强对车辆查控战术得学习与训练,掌握车辆查控工作得规律、特点,从而提高捕获犯罪嫌疑人得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得伤亡。在此,笔者对小型嫌疑车辆得现场查控战术提出一些瞧法。 ?查控车辆分为直接查控与间接查控。通常间接查控比直接查控要安全一些。但就是间接查控受到诸多条件得限制,在不具备间接查控条件得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直接查控嫌疑车辆得行动方式,相机捕歼犯罪嫌疑人。 直接查控就是警方对暴力犯罪嫌疑车辆得特征、涉案人员得情报了解不够详细,且警方查控意图基本已明朗化所采用得查控措施。直接查控战术就是警察采用公开得方式对嫌疑车辆实施直接查控,达到控制嫌疑车辆,捕歼犯罪嫌疑人为目得得一种战术行动。 ?直接查控战术与间接查控战术相比较,发生冲突得可能性较大,对抗性强,敌暗我明,具有较大得危险性。因此,直接查控战术一般就是在无法实施间接查控战术后才予以实施得。 一、设置卡点地段得选择 1.道路转弯处; ? 2.道路上坡起点处; 3.道路狭窄处; ?4.道路两旁无复杂地形处。

车辆查控教学教学教案,DOC

欢迎共阅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1.人员分工明确,要有主有次。 “主”,即接近、盘查的人员,“次”,掩护、防御、策应的人员。 2.任务明确,有机配合,形成查控行动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各行其是。 3.扩大视野,注意现场及周围的环境。防止来自现场之外的干扰或袭击。 (三)选择地点,截停车辆 1.宜截停路况 弯道处、上坡道、收费站、检查站等其他能使车辆自然减速的路段,如果路况条件不具备,可以人为地设置障碍,以达到减速的目的。

车辆查控资料

小型嫌疑车辆的现场查控战术 2011-07-21 09:53:01来源:cps警装网责任编辑:映君 1997年1月7日13时许,某市公安局某派出所两位民警驾车路过324国道××路南侧叉弯处,瞧见一辆停靠在路边的红色桑塔纳出租车比较可疑,便停车上前盘查。一民警下车走近出租车低头向车内查瞧时,被车内嫌疑人猝然迎头枪击,弹中面部,当即牺牲。紧随其后的另一民警因事起突然,未来得及做出反击,亦被下车追杀的嫌疑人连击数枪,一弹击中胸部而重伤倒地。嫌疑人劫去牺牲民警的“七七”式手枪一支,逃离现场。 事隔13年后,在案发地附近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2010年7月5日,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两名民警在某高速公路××段查缉一辆无牌小轿车时,遭歹徒枪击身亡。 为什么我们的战友会一次次倒在犯罪嫌疑人的枪口之下?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基本的战术意识,就是致使行动出现失误,自身与群众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与加强对车辆查控战术的学习与训练,掌握车辆查控工作的规律、特点,从而提高捕获犯罪嫌疑人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伤亡。在此,笔者对小型嫌疑车辆的现场查控战术提出一些瞧法。 查控车辆分为直接查控与间接查控。通常间接查控比直接查控要安全一些。但就是间接查控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在不具备间接查控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直接查控嫌疑车辆的行动方式,相机捕歼犯罪嫌疑人。 直接查控就是警方对暴力犯罪嫌疑车辆的特征、涉案人员的情报了解不够详细,且警方查控意图基本已明朗化所采用的查控措施。直接查控战术就是警察采用公开的方式对嫌疑车辆实施直接查控,达到控制嫌疑车辆,捕歼犯罪嫌疑人为目的的一种战术行动。 直接查控战术与间接查控战术相比较,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对抗性强,敌暗我明,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直接查控战术一般就是在无法实施间接查控战术后才予以实施的。 一、设置卡点地段的选择 1.道路转弯处;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王立明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车辆查控

车辆查控 要求: 1、先控后查 2、人车分离 3、先查人后查车 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1、观察识别 2、截停 3、控制与接近 4、盘查 5、盘查后的工作 (一)观察识别 大体概括为: 1、观察车辆的外部特征: 包括:牌照、前保险杠、车灯、车身有无碰撞、擦蹭留下的痕迹等。 2、观察车辆的司乘人员。 衣着、神态、表情有无异常等。 具体包括: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就是否与网上通缉、 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就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及牢固情况;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车辆接近卡点时,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查控民警的盘查,驾车人或乘车人表现举止反 常、不自在、神情慌乱或激动、恐慌的表情等 7、驾驶者驾车的状态。如非驾驶员驾车,驾驶技术不熟练、 驾车者对车的状况不熟悉等; 8、同伙之间就是否在用眼神、暗语或某种手势传递信息;身 上就是否有伤,就是否有血迹与其它痕迹; 9、有无酒后驾车,司机及乘客对查控民警与提问回答就是否 流利、口齿就是否清楚、衣帽穿着习惯、口音、语言特点 有无异常,穿着就是否合体,就是否与身份、季节相符; 10、行驶证有无可疑,车辆的发动机号与车架号与行驶证 就是否统一。驾驶证有无被涂改过的痕迹,就是否无证驾驶; 11、驾车人就是否处于被劫持状态,就是否有挟持车内人员的 迹象;或者出于某种犯罪目的与动机而恐慌驾车等。 (二)截停 1、由前截停 一般采用在适宜设卡路段设置明显警示停车标志示意停车,此时警车要靠右侧,顺行停靠,切记不要紧贴路边。设卡民警在车前方不要太靠近路中央站位,向嫌疑车辆示意。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学导案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作者:————————————————————————————————日期:

车辆查控战术训练教案 余强生 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分析: 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公安院校教官和实战单位的一线干警,具有一定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基础和教学经验,但对于战术训练缺乏相应的系统。 ●教学内容:1、对一般嫌疑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2、情况处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2、提高合理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综合能力。 3、增强对车辆查控的程序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对嫌疑车的接近与控制、实施盘查。 ●教学难点:处置情况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检查验收、小结讲评 ●教时安排:180分钟(4课时) 一、理论讲解30分钟 二、室外训练150分钟 ●教学地点:基地战术训练场 ●教具及训练器材:

名称数量单位用途 摄像机 1 台教学 电视机 1 台教学 六四手枪42 支教员、学员配带 枪套42 个教员、学员配带 手铐42 副教员、学员配带 匕首10 支训练 刀具10 把训练 训练车8 辆训练 查车装备 4 套训练 ●上课要求: 1、严格训练场纪律,不准携带手机进入训练场,不准吸烟。 2、认真听讲,仔细看示范,刻苦训练,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3、爱护器材,注意训练安全,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4、教员提前25分钟到达训练场布置场地,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分工: 主讲教官1名:负责教案编写,课堂的组织教学。 辅助教官3名:负责场地布置,器材保障,配合示范,分组指导训练, 辅 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车辆查控

车辆查控 要求: 1、先控后查 2、人车分离 3、先查人后查车 车辆查控的基本程序 1、观察识别 2、截停 3、控制与接近 4、盘查 5、盘查后的工作 (一)观察识别 大体概括为: 1、观察车辆的外部特征: 包括:牌照、前保险杠、车灯、车身有无碰撞、擦蹭留下的痕迹等。 2、观察车辆的司乘人员。 衣着、神态、表情有无异常等。 具体包括: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网上通缉、 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及牢固情况;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车辆接近卡点时,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查控民警的盘查,驾车人或乘车人表现举止反 常、不自在、神情慌乱或激动、恐慌的表情等 7.驾驶者驾车的状态。如非驾驶员驾车,驾驶技术不熟练、 驾车者对车的状况不熟悉等; 8.同伙之间是否在用眼神、暗语或某种手势传递信息;身 上是否有伤,是否有血迹和其它痕迹; 9.有无酒后驾车,司机及乘客对查控民警和提问回答是否 流利、口齿是否清楚、衣帽穿着习惯、口音、语言特点 有无异常,穿着是否合体,是否与身份、季节相符; 10.行驶证有无可疑,车辆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与行驶证 是否统一。驾驶证有无被涂改过的痕迹,是否无证驾驶; 11.驾车人是否处于被劫持状态,是否有挟持车内人员的 迹象;或者出于某种犯罪目的和动机而恐慌驾车等。

(二)截停 1.由前截停 一般采用在适宜设卡路段设置明显警示停车标志示意停车,此时警车要靠右侧,顺行停靠,切记不要紧贴路边。设卡民警在车前方不要太靠近路中央站位,向嫌疑车辆示意。 如有情况立刻以车辆为掩护物,确保安全。人员站位应按照分工,依据现场情况而定。 2.由后截停。 当嫌疑车辆在我方车前行驶,需对其进行停车检查时,应加速行驶到嫌疑车辆的左侧,示意或使用车载电台命令其停车接受检查,但时间不要过长,然后将车停在距离嫌疑车辆后约5-10米(距离不宜过长),车辆不熄火,且车辆的2/3部分露在嫌疑车辆的左侧。这样查控民警既能把警车作为掩护物,又能保护来往车辆的安全。 (三)控制与接近 1.控制 (1)心理戒备。当截停嫌疑车辆后,查控民警应先观察嫌疑车辆有无异常情况,作好对形势的评估。当时有多少警力可以利用,何时会有警力支援,采取什么战术向嫌疑车辆推进等。 (2)行为戒备。不要盲目接近嫌疑车辆,确定车辆已经停稳,命令驾驶人将车熄火、摇下玻璃,必要时可将车钥匙放在车顶或丢出车外。车内人员将双手放在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如双手交叉放于窗外、方向盘上方、前面座椅背上方或双手交叉抱于脑后。 2. 接近 示范1 【平常查车的接近程序。】 核对车牌查看车內人及物车尾牌 检查行驶证 接触司机(利用推进区)

车辆查控教案

车辆查控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教案 主讲人:王立明 教学重点:查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对嫌疑车辆的识别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嫌疑车辆是指涉嫌犯罪的行为人使用的车辆,其中包括被犯罪嫌疑人盗窃或抢劫的。 查控嫌疑车辆比盘查嫌疑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查控嫌疑车辆必须遵循先有效控制后彻底检查的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机动车辆继续实施犯罪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对嫌疑车辆查控行动的特点 (一)潜在的危险性 嫌疑人抵制民警查控行动甚至采取攻击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没有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冲撞、碾压等极强的杀伤力。 (二)观察的间接性 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存在从外向内观察的死角,即使是已经被截停下来的车辆,民警对车内情况以及嫌疑人执行命令情况的观察也是间接的。 (三)较强的机动性

较强的机动性对于小型车更为突出,起步、倒车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勿由嫌疑车辆前、车正后方查控。 二、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信息,分析判断 1.对实施犯罪并驾车逃逸的车辆,应尽快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了解驾车人及乘车人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被劫持的人质及其去向等情况。 2.对被盗窃或被抢劫的车辆,要通过犯罪情报信息中心了解车型、车牌号和有关特征。 3.在上述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和识别车辆疑点。 车辆疑点 1、型号、颜色、牌照以及有关特征是否与被通缉协查的车辆特征相似; 2、车辆型号与牌照是否一致; 3、汽车牌照的真伪、位置是否牢固; 4、汽车存在明显的刮蹭损伤却不修理保养; 5、行驶中驾车人有明显躲避检查的行为; 6、面对警察,驾车人或乘车人神色慌张、表现异常。 (二)明确分工,注意配合 1.人员分工明确,要有主有次。 “主”,即接近、盘查的人员,“次”,掩护、防御、策应的人员。

2截停(设卡查车)对目标的控制及接近教案

教学训练法比武教案 课目:截停(设卡查车)对目标的控制及接近教官: 广西教案 学时:90分钟 学材: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 代表队:广西代表队 I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初任人民警察 ( 人) 学员为初任人民警察,缺乏实战经验;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已学习查控嫌疑车辆行动的特点和要求、查控程序中的观察识别基础理论。 教学目标: 一、使受训学员对嫌疑车辆查控战术程序中的截停、控制与接近战术有初步了解,初步掌握截停、控制与接近的战术程序,为今后的训练及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各学员在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听取他们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分析在教学训练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加以研讨,做到共同提高。教学内容: 一、理论提示(第一阶段:室内授课) (一)、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主要特点 1、危险性大 2、防范难度大 (二)、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基本要求 1、讲究战术,合理实施 2、提高警惕,确保安全 3、紧密配合,发挥优势 (三)、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基本方法 1、对嫌疑车辆的截停 2、对嫌疑车辆的控制 3、对嫌疑车辆的接近

二、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操作(第二阶段:室外授课) (一)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讲解示范 (二)对嫌疑车辆截停、控制与接近的组织训练 1、分组练习 2、情景诱导 3、检查验收 (三)互动研讨 教学要求: 一、教官: (一)熟悉教学内容、流程、重难点; (二)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方法,耐心细致,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严格遵守教学纪律,科学掌控教学时间; (四)规范教学,注重形象。 二、受训学员: (一)仔细听讲、认真体会、刻苦训练; (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注意爱护教学器材; (四)规范着装,注重仪表。。 教官分工: 主讲教官一人辅助教官两人共三人。 一、【主讲教官】 (一)负责教学的统筹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