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点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粒线体和叶绿体。

细菌的主要特点

1、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主要是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核区,核区四周是浓密的细胞质。

环状DNA分子以膜为支点,以θ模型的方式双向复制,其DNA的复制不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

2、细胞内没有分化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细胞膜具有多功能性,细胞膜上附有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酶,因此细胞膜具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功能。

3、细胞表面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如对DNA复制起支点作用的中膜体、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和荚膜,起运动作用的鞭毛等。

4、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有大亚基(50S)和小亚基(30S)构成。

5、细菌核外DNA,除核区DNA外,还存在可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如质粒。

6、在恶劣条件下可形成特殊的结构,以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如质粒变异,产生抗药性。形成内生孢子(芽孢)等休眠体。

增殖方式

(1)核区DNA分子与中膜体接触。

(2)环状DNA分子以膜为支点,以θ模型的方式双向复制。

(3)遗传物质随中膜体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核区。

(4)细胞膜在两个核区之间凹陷,两个子细胞分开,两个新的细胞壁形成。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从各种标本中查找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明确诊断、指 导用药、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各种标本,应根据实际要求和标本特 点选择适当的检验步骤及方法,准确、快速地检测病原菌,分析检验结果并报告,同时应注 意低耗和安全防护。分离细菌的目的是查找与疾病相关的病原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 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和流行病学调查很有价值。 1临床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临床标本的质量对于细菌学检验的结果至关重要,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1.1临床标本的采集 1.1.1细菌学检验申请单的检查与登记:应仔细检查检验申请单上的内容,如标本类型、来源、送检目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如未明确,应注明主要症状)及是否已用 抗生素等,并及时登记。 1.1.2标本盛放容器:采集的标本,尤其是采自无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必须盛放于无菌容器内[1]。容器灭菌应采用干热、湿热等物理方法灭菌。容器上 应贴上标签,注明待检患者姓名、床号等信息。 1.1.3无菌操作: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穿刺液、骨髓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杂菌 污染标本。采集粪便、痰液、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虽无需严格无菌操作,但也应尽量避 免杂菌污染。 1.1.4采集时间和部位: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尽量在疾病 早期或在症状、体征明显时,在抗生素治疗之前采集,一些特殊检验的标本应按规定的时间 采集。根据感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采集标本。 1.1.5安全防护:采集的标本可能含有病原菌,因而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注 意安全,防止标本中的病原菌溢出导致污染甚至传播;同时还需防止自身感染。 1.2标本的送检与保存 采集标本后,在盛装标本的容器上应贴好标签,并在标签上写明相关信息,立即将标本送至 检验室。标本收集时间应加以准确记录,使检验人员接种时能判断标本是否延误。如不能及 时送检,应根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冷藏或保温等措施,以及将标本放入相应的保存 液或培养基中保存运送。常规细菌学检验的标本在采集后,应于1 h内送交实验室,否则可 能影响病原菌检出。若需保存于4℃,也不能超过24 h,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率。包括 厌氧菌培养的临床细菌检验标本,运送时间与原始标本的量有关,标本的量少应加快运送, 可在15~30 min内送达,否则必须于厌氧环境中25℃存放,不超过20~24 h。不得冷藏及 冷冻。如怀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标本应立即处理。脑脊液、生 殖道、眼睛、内耳标本绝对不可以冷藏[2]。任何临床标本,包括拭子、体屑、体液或组织块,已知或可能含有被分离的致病菌,都应视为生物危险材料。运送时,无论距离远近都必须严 格执行有关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运送管理规定,注意安全防护,且标识清楚、包装完整且符合 要求,然后安排专人运送。 2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鉴定与报告 对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快速检测病原体成分或特异性抗原、直接药敏试验,同时进行病 原菌的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纯菌药物敏感试验,最后报告检验结果。

(完整版)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doc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 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 , 实验过程中 , 仪器、试剂和操作 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 , 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 度 , 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 质决定 , 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 3 类 , 衡量起质量的技 术指标不完全相同。 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 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 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 混合菌较常见 , 一份标本中 , 会有 2 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 检验结果必须如实 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况。这类实验的质量 , 应该用细菌检出率或细菌分离率来衡量。 第二类是鉴定细菌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学、 血清学的手段来鉴定病原菌。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都做出准确的鉴定, 是反映细菌事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是药敏实验。有稀释法和纸片法 , 前者是半定量的实验 , 可以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来衡量 , 后者以敏感或耐药的形式报告 , 属于定性的实验 , 但实验过程中测量抑菌环是定量的指标。也应以准确度和精确度衡量。 所以实验室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以上这一点, 在实验室的设 计和管理方面就应该主动设置误差检测系统 , 实验中一旦出现误差及 时发出警报 , 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2、室内质量控制 2.1 在职人员 2.1.1 须受过细菌学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以及相关的生物交全防护 知识 , 并以细菌检验为专业 , 及时终结并积累工作经验。 2.1.2 作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 技术操作须完全遵守操作规 程 , 并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2.1.3 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 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进展 , 将所掌握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 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 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 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 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 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 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 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细菌的生理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的营养:1、水:各种生物所必需的 2、碳源:合成菌体成分;能量的主要来源 3、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酶、核酸 4、无机盐类:生长代谢必需 5、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1、自营菌:合成能力强,能以无机物合成菌体成分,多为非致病菌 2、异营菌:合成能力差,必须供给多种有机物,多为致病菌 三、根据细菌对氧气需要的不同,细菌可分为 1、专性需氧菌:需要氧气,无氧不能生长。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 2、专性厌氧菌:只能生长在厌氧环境。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 3、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都能生长,多数病原菌属此类 四、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 1、分解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糖发酵试验:乳糖葡萄糖 大肠杆菌产酸又产气产酸又产气 伤寒杆菌无反应产酸 意义:鉴别细菌 2)吲哚试验:大肠杆菌 色氨酸吲哚+试剂→玫瑰吲哚 2、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热原质:是由一些细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产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 化学本质:脂多糖LPS 特性: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不破坏;180度 4小时,250度45分钟,可破坏 2)色素:水溶性、脂溶性(鉴别意义) 3)抗生素:治疗作用 4)细菌素:抗菌作用范围狭窄 5)维生素:治疗作用 6)毒素和侵袭性酶:与致病有关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1、条件:1)营养物质 2)酸碱度PH:大多菌最适PH 6.8—7.4; 个别特殊:霍乱弧菌8.4—9.2;结核杆菌6.5—6.8;乳酸杆菌5.5 3)温度:低温菌10—20度;中温菌 37度(大多);高温菌50—55度 4)气体:CO2 、O2 2、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 1)方式:二分裂(中间形成横隔) 2)速度:大多快(20-30min)分裂一次 (一代);个别例外,如:结核杆菌18-20h 一代 3)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分裂繁殖准备期

细菌学-知识总结

绪论 大纲: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与分布 一、微生物microbe就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瞧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二、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与蛋白质衣壳组成, 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她细胞 器。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有 丝分裂,如真菌、藻类。 三、细菌bacterium: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 体积小,结构简单,代谢活跃且多样化,繁殖迅速。 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大纲:细菌细胞壁与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大小: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米为单位 2.形态:球菌,杆菌,螺形(弧)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芽孢,鞭毛,菌毛 一、基本结构 essential structure 『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内膜)的周围。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①复杂多聚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原核细胞所特有。G+ 与 G- 都有,只就是组成不同。 ②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③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其中,聚糖骨架均相同,四肽侧链的联结方式随菌的不同而异。 2.G+的特殊组分 ①细胞壁较厚,15~50层肽聚糖,大多数含有大量的磷壁酸,少数就是磷壁醛酸 ②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3、G-的特殊组分 ①细胞壁较薄,结构复杂。1~2层肽聚糖,外膜(outer member),占干重80% ②外膜(outer member):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脂蛋白:位于肽聚糖与脂质双层之间,让肽聚糖与外膜构成一个整体 脂质双层:结构类似细胞膜,双层内镶嵌着外膜蛋白。 脂多糖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组成,为细胞的内毒素(endotoxin) ③脂多糖LPS: 脂质A:就是内毒素的毒性与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的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在脂质A的外层。有属的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相同。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件

大肠菌群1、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也可能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据此,可以认为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是不安全的。2、生存环境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肉类、水产品、蔬菜等。85℃热水1~3分钟内杀灭本菌。300ppm次氯酸纳溶液1~3分钟内杀灭本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常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球菌。杀灭条件加热80℃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迅速使它死亡。 沙门氏菌1、生存环境该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2、繁殖条件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也是防止该菌污染的至为重要的措施。沙门氏菌3、污染渠道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淡水鱼虾有时带菌,海产鱼虾一般带菌者较小。菌不耐热。4、杀灭条件沙门氏菌对热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属于中等,60℃20—30分钟、75℃5分钟即被杀死,100℃条件下该菌立即被杀死。 真菌(霉菌、酵母菌)1、生存环境和繁殖条件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到处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是25℃,在20—30℃大部分霉菌都能生长,小于10℃和大于30℃时霉菌生长显著减弱,在0℃时几乎不生长2、污染渠道由于霉菌种类多且分布广,物体水分含量高时,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中的毛霉常在果实、果酱、蔬菜、糕点、乳制品、肉类等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水量高的粮食容易滋生霉菌。3、杀灭条件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87.8—90.6℃才能杀死霉菌,90℃10—30分钟可以杀死其中的孢子

临床细菌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

临床细菌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 临床细菌学检验在检验医学中具有特殊的位置,主要表现在它的高风险性(如脑脊液培养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高干扰性(如标本采集、运送等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干扰检出率和正确率)、高技术性和高严谨性(准确表达、报告和解释结果直接影响治疗的成败)。因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属于高度复杂的试验范畴。 由于致病菌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临床细菌学始终是一门知识更新和发展较快的学科。为此,从事临床细菌检验的医师和技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要勤于学习和探索,要有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对新事物的敏感性,这是高质量完成细菌检验任务的首要条件。 细菌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质量管理过程,包括从患者准备,申请单书写,标本采集、标识、保存、运送、处理和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直至医师的理解和应用(诊治)。为了有效地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本文从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一、检验前的质量管理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 细菌检验项目的申请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临床医师应在熟悉人体各部位正常菌群以及常见致病菌的基础上,结合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科学地提出检验申请。对于有感染迹象者(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CRP>20mg/L等),应尽快申请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送检标本,以便及时获得致病菌的有关资料和药敏结果,正确选用抗菌药。对于低临床价值的细菌标本,如口腔和肠内容物、直肠周围脓肿、褥疮、多毛的脓肿、恶露、呕吐物、Foley导管尖等,由于易受正常菌群的污染,细菌培养价值较低,一般不做细菌培养;必须申请细菌培养时,其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由于细菌检验的特殊性,细菌检验申请单必须提供临床信息,特别应说明患者是否使用过抗菌药以及使用过何种抗菌药,以便于实验室有的放矢地抵消抗菌药的作用,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二)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和验收 1.患者的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好采集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正常菌群的污染;二是耐心细致地交待患者,使其主动配合以便采集到有价值的标本。 2.标本采集标本正确采集十分重要,其目的是千方百计捕捉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以提高检出率,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非病原菌的污染和干扰。为此,要根据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目标病原菌的不同特点,正确合理地确定采样部位、时机和次数。要选用恰当的采样器材并严格按规范操作。一般来讲,采样量多一些有利于病原菌的检出,但应以不影响患者健康和便于操作为前提,因此采样量要恰当。 3.标本保存与送检盛标本的容器应无菌、不漏和便于密封。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决定是否使用保菌液、运送液或增菌液,以及选择何种保菌液、运送液或增菌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确定保存条件(如温度等),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 4.验收和登记标本的验收和登记要有专人负责。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时间与送检时间(注意时间间距)以及送检条件是否符合保存致病菌活力的要求;盛标本容器是否有溢漏和污染;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一致和唯一等。对不合格的标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1].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10 ×109/L 儿童 (5.0— 12.0 ×109/L 新生儿(15.0— 20.0 ×109/L 红细胞参考值是 :男(4.0— 5.5 X1012/L 女(3.5— 5.0 X1012/L 新生儿(6.0— 7.0 X1012/L 血红蛋白参考值是 :男 120— 160g/L 女 110— 150 g/L 新生儿 170— 200 g/L 血小板参考值:100— 300 X109/L 空腹血糖 (GLU:3.9— 6.1mmoL/L 餐后一小时:7.8— 9.0mmoL/L 餐后两小时:3.9— 7.8mmol/L 总胆固醇 (TC:低于 5.20mmol/L(200mg/dl正常 高于 5.72mmol /L(200mg/dl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于 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 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于 1.04mmol/L (40mg/dl 正常低于 0.91mmol/L(35mg/dl异常

甘油三酯 (TG:低于 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 1.70mmol/L(150mg/dl异常谷丙转氨酶( ALT 正常值:3.00— 40.00u/l 谷草转氨酶( AST 正常值:3.00— 40.00u/l r-谷氨酰转移酶 (r-GT 正常值:11.00— 61.00 u/l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 值:53.00— 140.00 u/l 总蛋白(TP 正常值:66.00— 88.00 g/l 白蛋白(ALB 正常值:38.00— 51.00 g/l 球蛋白(GLB 正常值:20.00— 30.00 g/l 白球蛋白比(A/G正常值:1.50— 2.50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值:0.00— 18.80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值:0.00—4.30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值:1.70— 17.30umol/l 总胆汁酸(TBA 正常 值:5.10— 19.00umol/l 肌酐(CREA 正常值:50.00— 132.60umol/l尿素氮(BUN 正常值:2.17— 7.14ummol/l 尿酸(UA 正常值:180.00— 440.00umol/l 肌酸激酶( CK 正常值:24.00— 190.00u/l 乳酸脱氢酶( LDH 正常值:115.00— 220.00u/l

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保证临床细菌室的工作质量非常重要,应予高度重视。实验室有责任将标本选择(包括时间和解剖部位)、收集、保管、运送、接受和安全等 关键性信息,用户里手册的形式提供给各临床部门参考。 一、标本管理的安全警示 1.所有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的原则下认真进行。 2.已采集原始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的无菌容器中运送。 3.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时用无菌试管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再置于防漏塑料袋中运送至检验科。 4.采集足够量标本,材料不足可能导致假阴性。 5.每份标本都应标记患者姓名、送检号码、标本来源、具体部位、日期、时间及相关临床信息。 6.常规性细菌学检验的标本,采集后不能超过1小时送至检验科,4℃保存也不能超过24小时,怀疑厌氧菌感染的标本应在半小时内送至检验科(不能及时运送组织标本必须在 厌氧环境中25℃不超过24小时)。 7.脑脊髓液、生殖道、眼睛、内耳标本应立即送检,绝不可冷藏。 二、标本的处理和要求 1.血液和骨髓: 1)急性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细菌性肺炎、肾盂肾炎发热患者,应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做2次血液培养,分别接种于各种培养瓶中 立即送检置于孵箱内培养 2)疑似心内膜炎患者:急性病例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1—2小时,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做3次血液培养 3)亚急性病例:第一天24小时内,相隔1小时连续采集3次血液做培养,若24—48小时全部阴性,再采集2—3次血液做培养 4)若已经抗生素治疗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次血液做培养 5)严格无菌技术采集血液血培养瓶后立即送检,切不可放冰箱暂存。 2.脑脊液: 脑脊液采集后,置于无菌试管中,15分钟内送检,绝不可冷藏。每种检验最小需 要量:细菌培养≥1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3.尿液: 1)中段尿采集: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尿,让尿流不间断,截留中段尿,,置于无菌尿杯中立即送检。尿量不少于1ml. 2)直接插导管采尿:一般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流弃15ml再留取培养标本。尽量不采用此法,极易将尿道细菌丛进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危险。 3)滞留导管采集尿:用75%酒精消毒导管口,用针筒抽取5—10ml尿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滞留导管会使膀胱带有细菌,尽可能不采用。 4)尿液采集后2小时内必须送检,立即处理。规定每日一次。 5)若同一份标本检到3种以上不同细菌则认为标本污染。一般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计数大于105cfu/ml,革兰氏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大于104cfu/ml,方有诊断意义。 4.痰液: 1)先用冷开水漱口清洗咽喉,用力咳出痰液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小时内接种。 2)符合要求的痰液应在低倍镜视野中鳞状上皮≤10个,白细胞≥25个。

微生物细菌

细菌: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 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浓度、pH 等 细菌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大小是细菌分类特征;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细菌细胞大小还与营养等因素相关;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只是近似值或平均值。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方法有活体观察和染色观察 细菌染色法:①死菌:分为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和正染色包括:简单染色法和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②活菌:用美篮或TTC等做活菌染色 革兰氏染色: 甲菌---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乙醇)---复染(沙黄)---紫色乙菌---红色球菌直径:0.2-1.5μm, 杆菌:长1-5 μm, 宽0.5-1μm。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1)细胞壁 (2)细胞膜和间体(3)细胞质 (4)核质体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1)糖被(荚膜) (2)鞭毛(3)菌毛 (4)性毛 (5)芽孢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约占干重的10-25% 细胞壁的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协助鞭毛运动;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化学组成:①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短肽)②磷酸壁③脂多糖 无壁细胞与原生质体: 缺壁细菌可以分为实验室中形成和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支原体),实验室中形成的又分为自发缺壁突变的L型细菌;人工方法去壁包括彻底除尽(原生质体)和部分去除(球状体) 糖被:某些细菌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种类;微荚膜,荚膜,粘液层,菌胶团 荚膜的功能: 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旱损坏,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使致病菌免收宿主白细胞吞噬;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介质;附着作用;堆积代谢废物;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糖被的意义:鉴定菌种;提取葡聚糖--“代血浆”;胞外多糖,黄原胶用于石油开采;菌胶团用于污水处理。 鞭毛: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的附属物。 鞭毛构成: 鞭毛细丝:鞭毛球蛋白三条丝状亚基一条鞭毛细丝 钩形鞘:蛋白质亚基组成 基体:套管作用 观察鞭毛的方法:染料沉积使之加粗后用显微镜观察;常用电镜观察 判断鞭毛有无的方法:半固体培养基平板培养菌落边缘 菌毛特点:纤细中空,短直,数量多 菌毛功能:作为噬菌体的吸附位点;作为附着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物体的工具 性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根至少数几根 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珠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珠(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由于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无繁殖功能 芽孢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芽孢在普通条件下可保持几年至几 十年的生活力 芽孢的耐热学说:DPA-Ca 吡啶二羧 酸钙盐学说;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 说 与芽孢抗性有关的是由芽孢化学组 成的特点决定的,含有吡啶-2,6 二羧酸钙盐(DPA-Ca),含有芽孢 特有的芽孢肽聚糖,芽孢平均含水 40%,皮层含水70% 芽孢中酶的分子量较营养细胞小 研究芽孢的意义: 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 标;指导菌种保藏;制定灭菌参数 细菌的繁殖方式: 母细胞----- DNA复制 ----细胞伸 长----- DNA分配----- 隔膜开始形 成 -----隔膜完全形成------子细 胞分离 古细菌细胞壁的特点: 化学成分差别大 多糖细胞壁:假肽聚糖细胞壁;独 特多糖 细胞壁;硫酸化多糖细胞壁; 糖蛋白细胞壁 蛋白质细胞壁 无细胞壁:热原体属 无肽聚糖:(假肽聚糖中无D-Glu 和D-Ala); 溶菌酶和青霉素对其无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 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以保证 屏障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 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进行氧化磷 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许 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 位;鞭毛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 的能量等。 间体功能:细胞内陷形成,与细胞 壁合成有关,与DNA复制合成有关 细胞质与内含物: 聚-β-羟丁酸(PHB) 结构:膜包裹,大小0.2-0.7μm 功能:贮藏能量、碳源,降低细胞 渗透压。 异染粒: 结构性质:大小为0.5-1.0μm,无 机偏磷酸的聚合物; 功能:贮藏元素P和能量,降低细 胞渗透压。 藻青素:氮源和能源 磁小体:功能:导向作用,即借助 鞭毛游向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 活 羧酶体: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内的 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约 10nm(与噬菌体相仿);内含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 的二氧化碳固定中起关键作用。 气泡:是许多光合型,无鞭毛水生 菌中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大 小为0.2--1.0*75nm;内由数排柱形 小空泡组成,外有2nm厚的蛋白包 裹;每个细胞中含几个或数百个气 泡。 功能:调节细胞比重以使细菌漂浮 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 养物质。 质粒: R因子:与抗药性有关 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 其他质粒:与抗生素,色素合成有 关,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 体。 菌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细胞在固 体培养基表面上繁殖而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苔: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 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菌落特征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 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 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专一性特征;其 特征取决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和 其生长行为。 个体细胞形态的差异,会极密切反 映在菌落形态上,如荚膜、鞭毛、 芽孢。 叙述菌落特征大概涉及:菌落大 小、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况、 颜色、质地、透明度等方面。 半固体培养基:含琼脂0.5~0.7%的 培养基。特征:是否扩散生长、 扩散形状等。 可以鉴定细菌的运动特征: 不能运动的(即无鞭毛的菌株)只 能沿穿刺方向生长; 能运动的菌株会向四周扩散,且各 种细菌运动扩散的形状不同。 核质体: 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核基因 组,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长度 为0.25--0.3nm;每个细胞所含的核 区数一般1--4个;细菌除在染色体 复制时间内呈双倍体外,一般均为 单倍体。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 细菌 1.有原核 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3.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 4.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 其鞭毛类型与细菌相同 5.放线菌噬菌体的形状与细菌的相 似 6.最适生长PH接近,一般为微碱性 7.DNA重组的方式与细菌的相同 8.核糖体同为70s 9.对溶菌酶敏感 10.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 一样敏感 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 机物丰富和呈 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107个/g 孢子左右。 基内菌丝, 又称营养菌丝,功能是吸收营养, 直径 0.2-1.2um长度100-600um, 色素可有可无。 气生菌丝, 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 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直径1- 1.4um, 长短不一,形状不一,颜色 较深。 孢子丝 当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气生菌丝上分化出的可形成孢子的 菌丝。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分生孢子:大多数放线菌 孢子囊孢子:游动放线菌属 菌丝断裂:诺卡氏菌属 其他方式:嗜皮菌属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小而不 广泛延伸;菌落表面呈紧密的戎状 或坚实,干燥多皱;接种针难以挑 取,有时可挑碎,有时可将整个菌 落挑起 放线菌生理: 绝大多数为异养性,能利用不同的 碳水化合物;氮源以蛋白胨,以及 某些氨基酸最合适,硝酸盐,铵 盐,尿素次之;一般都需要金属离 子;大多数放线菌是好气性的;最 适温度23-37℃ 放线菌的作用: 绝大多数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用 来生产酶,维生素;具固氮作用, 用于生产生物菌肥;少数寄生型放 线菌可引起动植物病害;有的放线 菌能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 原核微生物:广义的细菌,一大类 细胞核无核膜包被,只存在核区的 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 真细菌,古生菌。肽聚糖是由N-乙 酰氨基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 酸(NAM) 以及带有交替排列的D-型 或L-型氨基酸短肽链(主要是四 肽)和肽桥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 的大分子聚合物。 磷酸壁的功能:①因带负电核,故 可与环境中的镁离子等阳离子结 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以保证 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 需要②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其 宿主间的粘连③赋于革兰氏阳性细 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④提供某些噬 菌体以特异的吸附受体⑤贮藏磷元 素⑥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 细胞死亡 脂多糖功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 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与磷酸 壁相似,也有吸附镁离子,钙离子 等阳离子以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 面的浓度的作用;由于LPS结构的变 化,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胞表面抗 原决定簇的多样性;是许多噬菌体 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具有控制 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 障功能。 革兰氏阳性与阴性肽聚糖组成比 较:肽尾第三氨基酸不同,革兰氏 阳性是赖氨酸,阴性是二氨基庚二 酸;G,M都是β-1,4糖苷键连接; 肽桥:阳性为5个赖氨酸,阴性为肽 键 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 营养状态的过程成为芽孢的萌发, 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 萌发剂:可显著促进芽孢萌发的化 学物质如葡萄糖,锰离子等 活化:使芽孢脱离休眠状态开始萌 发所进行的短时加热或低PH,还原 剂等处理过程。 其他细菌: 立克次氏体 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源体;原 核,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中;无过 滤性;细胞形态多变;有不够完整 的产能代谢途径 蓝细菌生理: 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只需空气,阳 光,水分,少量无机盐;没有有性 生殖,以裂殖为主,也可出芽生 殖,极少数有孢子;已知蓝细菌有 20多种具固氮作用 支原体: 支原体的直径为150--300nm;缺乏 细胞壁;油煎蛋状菌落;二等分 裂;基因组很小;能在人工培养基 上独立生长;具有氧化型或发酵型 的产能代谢,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 生长对能与核糖体,细胞膜结合的 表面活性剂,抗生素敏感 衣原体:(汤非凡教授) 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过细 菌滤器;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 两种核酸;有革兰氏阴性菌特征的 含肽聚糖的有核糖体细胞壁;有不 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 的酶系统;二等分裂繁殖;对抑制 细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等很 敏感

常用临床检验套餐

常用临床检验套餐 1、肝功能五项: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血清总蛋白测定(TP)、血清白蛋白测定(ALB)。 2、肝功能八项: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血清总蛋白测定(TP)、血清白蛋白测定(ALB)、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GGT) 3、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 4、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BI) 5、肾功能二项:尿素测定(BUN)、肌酐测定(Cr) 6、肾功能三项:尿素测定(BUN)、肌酐测定(Cr)、血清尿酸测定(UA) 7、血脂二项: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 8、血脂四项: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C) 9、甲功三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血清甲状腺素(T4)测定、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测定 10、甲功五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血清甲状腺素(T4)测定、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

11、甲功七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血清甲状腺素(T4) 测定、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TMAb) 12、性激素全套六项:雌二醇测定、睾酮测定、孕酮测定、血清泌乳素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测定 13、优生四项(TORCH四项):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风疹病毒抗体 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测定、弓形体抗体测定 14、优生八项(TORCH 八项):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定性、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定性、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体IgM定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IgM定性、风疹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风疹病毒抗体IgG 定性测定、弓形体抗体IgM定性测定、弓形体抗体IgG定性测定 15、优生全套(TORCH 10项):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定性、巨细胞 病毒抗体IgG定性、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体IgM定性、单纯疱疹病毒 I型抗体IgG定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IgM定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IgG定性、风疹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风疹病毒抗体IgG 定性测定、弓形体抗体IgM定性测定、弓形体抗体IgG定性测定 16、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AntiHBs)、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Anti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Anti-HBc) 17、不孕不育抗体四项:抗心磷脂抗体测定(ACA)、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EMAb)、抗精子抗体测定、抗卵巢抗体测定

小儿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

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

二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 分组 BPC (×109/L)MPV(fl)G 95%正常范围x±s 0~14天207100~4237.8±0.7 15天~288145~5718.4±1.5 1岁~195119~3209.2±1.4 3岁~17899~32010.0±1.4 7~14岁15181~28511.7±1.8成人13084~20112.2±1.1 三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 项目标本 正常值 旧制单位国际单位换算系数 (旧—) 钾血清 4.1~5.6mmol/L1 4.1~5.6mEq/L 钠血清136~146mmol/L1136~146mEq/L 氯血清100~106mmol/L0.28357~379mEq/dl 氯化物血清100~106mmol/L0.17590~625mg/dl 钙血清 2.1~2.55mmol/L0.258.4~10.2mg/dl 镁血清0.8~1.2mmol/L0.5 1.6~2.4mEq/L 磷血清0.87~1.45 mmol/L0.323 2.7~4.5 mg/dl 铜血清10.9~21.98μmol/L0.15770~140μg/dl 锌血清7.65~22.95μmol/L0.15350~150μg/dl 氨全血 5.9~35.2 mmol/L0.58710~60μg/dl 铁(男)血清8.95~28.64μmol/L0.17950~160μg/dl 铁(女)血清7.16~26.85μmol/L0.17940~150μg/dl

总铁结合力血清44.75~71.60μmol/L0.179250~400μg/dl 转铁蛋白 成人血清 2.20~4.0g/L0.01220~400 mg/dl >60岁血清 1.80~3.80 g/L0.01180~380 mg/dl 葡萄糖(空腹)血清 3.9~5.9 mmol/L0.05670~105 mg/dl 全血 3.9~5.6 mmol/L0.05670~100 mg/dl 丙酮酸全血45~140μmol/L1140.4~1.23 mg/dl 丙酮血清 半定量法血浆阴性<0.5 mmol/L0.172阴性<3 mg/dl 定量法血清0.05~0.34 mmol/L0.1720.3~2.0 mg/dl 蛋白总量血清60~80 g/L106~8g/dl 白蛋白(A)血清35~55g/L10 3.5~5.5g/dl 球蛋白(G)血清20~30 g/L10 2.0~3.0g/dl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 (纸上电泳) 白蛋白0.54~0.610.0154%~61% α1球蛋白0.04~0.060.014%~6% α2球蛋白0.07~0.090.017%~9% β球蛋白0.10~0.130.0110%~13% γ球蛋白0.17~0.220.0117%~22% 肌红蛋白血清6~80μg/L16~80ng/ml 全血 1.5~3.55 g/L0.01150~350mg/dl 巨球蛋白 (放射免疫法) 粘蛋白 改良Harriss法血清20~40 mg/L102~4 mg/dl Winzler法血清400~900mg/L1040~90 mg/dl 铜兰蛋白血清 1.53~3.34μmol/L0.06730~65 mg/dl 胆红素总量血清2~19μmol/L17.10.2~1mg/dl 直接胆红素血清0~6.8μmol/L17.10.~0.2mg/dl 总胆固醇血清 3.12~5.2mmol/L0.026120~200mg/dl 甘油三酯血清0.39~1.10mmol/L0.01135~100mg/dl 尿素氮血清 1.78~8.92 mmol/L0.3575~25 mg/dl 肌酐血清27~132μmol/L88.40.3~1.2mg/dl 肌酸(男)血清 2.9~7.1mmol/L76.30.17~0.70mg/dl 肌酸(女)血清88~177μmol/L76.30.35~0.93mg/dl 乳酸脱氢酶血清50~240IU/L 肌酸激酶(CK)血清25~200IU/L 血清0~25I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α1-抗胰蛋白酶血清0.78~2.00g/L0.0178~200mg/dl 碱性磷酸酶 血清20~220IU/L (King-Armstrong法) 维生素C血浆23~85μmol/L56.80.4~1.5mg/dl C-反应蛋白血清68~8200μg/L168~8200ng/ml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 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尿液中出现细菌通常称为菌尿症,如果尿液本身澄清但培养出细菌,一般为标本采集时未彻底消毒尿道口引起。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同时伴有脓尿出现,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指出轻度感染时可无脓尿出现)。泌尿系感染常见菌为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