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河水能资源的

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三级阶梯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笫二大河③长江中下游以湖口为界,黄河中下游以河口为界④水能资源方面,长江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集中在上中游⑤都属于外流河,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黄河含沙量大有凌汛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2~3题。

2.鸭绿江中学的四个同学交读他们在旅游中对黄河的见闻,你认为错误的是

A.王同学:“3月份在山东看到了黄河凌汛,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位猛涨。”B.张同学:“我在乙地考察了由黄河灌溉形成的河套平原。”

C.李同学:“我在龙羊峡看到黄河缓缓地流。”

D.刘同学:“甲地河床高出地面,在两岸大堤的保护下形成地上河。”

3.诗句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天上“、“海”分别指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B.巴颜喀拉山脉、南海

C.唐古拉山脉、渤海D.横断山脉、黄海

4.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修渠灌溉② 种植草木③ 加固堤坝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控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巴颜喀拉山脉脚下,一只漂流瓶被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读黄河流域简图完成5~7题。

5.对“漂流瓶”的经历,描述正确的是

①在青海省被放入黄河,河水极其浑浊②经过河口之后,河水变的清澈见底③经过河南省桃花峪后,进入黄河的下游④从山东省进人渤海,投入大海的怀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漂流瓶”飘过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时流速很快,这是由于该河段A.降水丰富,河水流速快B.在雪山附近,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C.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D.有很多支流汇入,河流水量大

7.关于黄河下游“地上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下游因流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所以才形成“地上河”

B.黄河下游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

C.因为下游流经湿润地区,所以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

D.下游河床抬高,主要是因为中游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8.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黄河航运发达,被被誉为“黄金水道”C.都有结冰期D.长江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河口、桃花峪分别为黄河上游和中游、中游和下游的分界。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

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下游流经东北平原

10.黄河年平均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B.中游地势高,没有支流注入

C.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

11.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方式是

A.上游河段开发水电,将人口迁出B.中游地区大力开荒造田

C.上游清理航运通道,避免淤塞D.下游加固堤坝、治理洪水

二、解答题

12.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乙是_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北京,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

1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是指青藏高原的______山脉;黄河干流呈一个巨大的“几”字,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

(2)黄河上游_____资源丰富,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电站;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洪涝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_____。14.2019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的北麓,注入__________海。

(2)黄河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点分别是:O_________,P__________。

(3)黄河上、中、下游,哪一河段的流域面积最为狭小_____,原因是________。(4)黄河上、中、下游河段,支流最多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在流经兰州一段修建多座水电站,可以判断在兰州这一河段黄河流经_______交界处,这一河段位于黄河_______游河段(上、中、下)。

(6)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黄河中游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所以要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

(7)黄河的治理需黄河区域省份全部参与,如果把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比作一条条治理黄河之龙的话,习近平主席强调解决________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青藏高原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②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③长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三级阶梯,向东注入太平洋.④黄河下游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江下游未出现地上河.⑤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考点: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的概况

2.C

3.A

【解析】

2.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所以“3月份在山东看到了黄河凌汛,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位猛涨”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黄河出青铜峡后,在乙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河套平原。故“我在乙地考察了由黄河灌溉形成的河套平原。”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李同学:“我在龙羊峡看到黄河缓缓地流。”中错误的,故符合题意;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河段的甲为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刘同学:“甲地河床高出地面,在两岸大堤的保护下形成地上河。”是正确的,故选C。

3.“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渤海。依据题意。故选:A。

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近年来我国对黄河进行了治理,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种植草木等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与此同时,大力兴修水利,建设了小浪底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进行调控,从而使得黄河含沙量有所减少。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泥沙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解答即可。

5.D

6.C

7.D

【解析】

5.如果一只漂流瓶被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在青海省被放入黄河,河水清澈;经过河口之后,河水变的十分浑浊;经过河南省桃花峪后,进入黄河的下游;从山东省进人渤海,投人大海的怀抱,故选D。

6.漂流瓶”飘过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时流速很快,这是由于该河段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故选C。

7.关于黄河“地上河”的说法,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在下游由于河水流速变慢,泥沙慢慢沉积,河床抬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长江是我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故A错误;

黄河水量少,水位不稳定,航运价值低,“黄金水道”是指长江,故B错误;

长江无结冰期,黄河在冬季有结冰期,故C错误;

长江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故D正确,故选D。

9.C

10.A

【解析】

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故选C。

10.河水水量大小与流域的降水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与结冰期长短无关,与含沙量大小无关,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同时下游形成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造成黄河径流量较小,故选A。

11.黄河上游兴建水利工程,航运价值不高;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堤坝、治理洪水,治理的根本在于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故选D。

【点睛】

本题组考查的是黄河等相关知识,需要识记的是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河年平均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以及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等相关知识。

12.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第一级第二级青海湖渤海河套宁夏南水北调天津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

【解析】

【分析】

根据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3)图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有“塞上江南”之称。(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的东线依靠京杭运河输水,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13.巴颜喀拉山脉渤海水能黄土高原地上河加固河堤

【解析】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后,注入东海,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详解】

(1)“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黄河干流呈巨大的“几”字状,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2)黄河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从中上游带来的泥沙慢慢沉积起来,形成了“地上河”;沿岸地区的人们为了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河流的两侧加固堤坝。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有关知识,要知道黄河各河段特征及治理措施。

14.渤海河口桃花峪下河道特点是地上河中游阶梯(第一和第二阶梯)上黄土高原九

【解析】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后,注入渤海。

【详解】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2)黄河的上、中游分界点O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

(3)黄河的三个河段中,流域面积最小的是下游,因为下游形成了高出地面几米的地上河,无支流注入。

(4)黄河的三个河段中,支流最多的是中游河段,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地形区。

(5)兰州这一河段中,因黄河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这一河段是在黄河的上游。

(6)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重点的工作是要保持水土。(7)黄河的治理需要流经九个省区的共同努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九龙治水、分头管理。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有关知识,要知道各河段的特征及治理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