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71.77 KB
- 文档页数:1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也谈人品与画品 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第Ⅰ卷选择题(51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商贾.(gǔ)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笑靥yè,B项,炮烙luò,D项,藩篱fān。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如本题“敕”“栈”“谪”属于统读字,“藩”属于不能按形声字读半边的字,只能记忆。
“贾”“烙”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烙”只在“炮烙”这个词中读luò,其余都读lào,可以记少不计多。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暴燥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全对。
A项,走投无路,投,投奔;头,人身体最上部。
C项,礼尚往来,尚,注重;上,方位词。
D项,迫不及待,及,到;急,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虚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根据句意位置来推测实虚词的含义。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答案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1.【答案】B;【解析】B项过于绝对,把可能当作必然,应为“使用过度,必然带来高风险”。
2.【答案】B;【解析】B项张冠李戴,“利息负担较重”应为企业方面的风险。
3.【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去杠杆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无因果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应急措施是加杠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4. 【答案】D;【解析】根据文意,关联词“故”前要断句,语气词“也”后要断句,选择D项。
5.【答案】A;【解析】本文中是传授经学的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
6.【答案】C;【解析】晁父劝阻儿子的目的是担心儿子安危,更是担心祸及晁氏家族。
7. 【答案】(1)(晁错)多次向汉孝文帝上书,经常说起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事情,以及那些可以更改重定的法令。
(关键词“数”、“时”、“削”各1分,定语后置1分,疏通句意1分)(2)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关键词“当”、“是”、“善”、“好”各1分,疏通句意1分)8. 【参考答案】①作者通过江帆、木叶、清天、坼地等景物描绘了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2分);②颈联中运用夸张手法,大地好像裂开,有动态感,气势雄浑;③以声衬静,闻木叶之声,反觉得寂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④衬托(反衬),江面开阔,江帆隐没,衬托出诗人的渺小;⑤视听结合,望江帆,闻木叶,渲染了秋天凄清的氛围;⑥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凄凉的心情。
(4分)(分析写景,画面特点1分,画面内容1分,能够指出其中的两个意象即可;分析表现手法,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其中每点表现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9.【参考答案】①诗人漂泊他乡,独居荆扉,只能与麋鹿为友(1分);②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1分)的孤独(1分);③表达了诗人被朝廷弃置(1分)的失意与无奈(1分)。
河北省隆化县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8·浙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庄子编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值:150分时刻:150分钟命题人:项本华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计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态龙钟恬退隐忍鞠躬尽粹面面相觑横槊赋诗B.莫名其妙囤积居奇逆情背理惊惶失措正襟危坐C.备尝艰辛箭拔弩张忐忑不安自惭形秽沧海一粟D.无精打彩置之度外满门抄斩窸窸窣窣衔哀致诚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教女儿把门打开,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隐秘地堆好,把门关严。
②他不明白世界上有“精神生活”那个名词,然而生活好转以后,他过精神生活。
③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种种丑恶的道德风尚,在下层人民中,莫泊桑发觉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A 监视期望因此就B 监督期望只有才C 监督渴求因此就D 监视渴求只有才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步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往日占统治地位的打算经济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性格内向的人,有的喜爱离群索居,由于少有朋友来往,他们在生活中常常是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C.二十年前,他辞去了国内的工作,一个人来到美国,就像离群的孤雁,形单影只....,十分孤独。
D.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别的情况,都已置若罔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前后《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两年后游玩赤壁写下了这两篇诗赋。
B.在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和柳州刺史期间,仿《离骚》体写了十多篇赋,来倾吐自己遭受迫害的悲愤。
C.韩愈等人发起的唐代古文运动之因此取得空前的成功,不只是散文自身进展的必定,而且也是由一定的社会现实条件决定的。
D.李密的《陈情表》写得入情入理,“悲恻动人”,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不再在“养亲”和“奉诏”之间左右为难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计9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前,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石破天惊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百年来,这句话总是让许多男儿热血沸腾。
河北省隆化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 (2019高三上·铜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化生存的远景,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终极自由之境建筑在之上。
1969年克兰罗克教授把两部电脑连接起来,创造了名为阿帕网的互联网雏形,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数十年间,从0到1的数据洪流改变了历史的河道,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堤坝冲击得。
数据化是一切的归宿,沿着沟通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肉身数字化的路径,人们最终将完成由实入虚的大迁徙。
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
关于体验数字化,除了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和浸入感更加逼真强烈以外,还可以畅想这样的情景:人们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购物网站APP,就会身处一个可以互动的全息影像世界中,的商品虽非实物,但却可以看到、、触摸。
总之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一切真实感受,都在这个影像系统里得到了完美的模拟,甚至可以做到试吃试用。
肉身的数据化,是现实世界的尽头。
社交、购物、健康,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感知都将迁移到互联网上,人类将离开肉身,打造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或许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虚拟千疮百孔琳琅满目感知B . 模拟满目疮痍千姿百态感受C . 虚拟千疮百孔千姿百态感受D . 模拟满目疮痍琳琅满目感知(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早就习惯了B . 但我们还不习惯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C . 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我们还是不习惯D . 我们早就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命题人 韩景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包括18—23)涂在机读卡上。
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读本阅读。
读下列文段,回答1、2题。
(6分)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比起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1.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
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
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
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
2.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
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
存瑞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林丽静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
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
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
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
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
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
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
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汽油,而是氢。
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
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存瑞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局部。
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一、【题文】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开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拟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拟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急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拟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表达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存瑞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命题人:孙承艳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题文】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
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
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围棋被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成为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列的国艺,显示它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举族承命。
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
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
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
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
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
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
”及出,愧赧无人色。
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
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
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诸儒但言困苦,乞归。
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
我等不能无疑。
”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
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
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
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
”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B.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C.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D.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官受氏就是根据担任官职授予姓氏,如: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太史等。
B.校射意思是校场比试射箭。
C.袖诗求见,意思是袖藏诗文请求拜见。
袖子里有倒兜,就像今天西服的内兜一样,装进去会自然垂到袖口的,除非你自己掏,否则它自己不会掉出来。
D.廉访使,宋、元时期的职官名。
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
主管监察事务。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
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
B.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
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
C.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
D.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7.翻译文中语句(10分)(1)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5分)(2)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完成8~9题。
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鸟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透过“孤雁”你看出怎样的诗人和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9.结尾一联“野鸭”指哪类人?作者写这类人有什么作用?(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潦倒新停浊酒杯。
(2),江东日暮云。
(3)戎马关山北,(4),魑魅喜人过。
(5),月是故乡明。
(6),不必取长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活珠子胡也频大约十二个少年和中年的泥水匠,在初秋的太阳刚刚偏西时候,一个两个的,说说笑笑,陆续向一家还不曾竣工的新盖的屋子低下头,挨进那竹篱笆矮矮的小门去。
虽说他们不停地继续着各自的工作,但也一面做工一面说笑,并且高声向隔在远处的同伙交谈。
在这时,用白色的细石灰去涂抹墙壁的陈老三,忽然想起了什么故事似的,刷灰刀突然停止在墙上,刀上那润湿的白石灰便软软一大团落了下来。
“怎么的?”站在他身边和他极其相好的伙友九尾蛇,便望他说。
“我在想……”陈老三回答。
他的眼睛又很奸滑地看着九尾蛇,像嘲笑似的。
“想什么?我不知道呀!”“我是想——”陈老三接着说,低声地。
“想起扁头王——就是那个扁脑壳,鸭子的脑壳,——却料不到还希奇哩,今天那个白云山游方的老道士,不是说那个脑壳里面有一颗活珠子么?假使得了这颗活珠子,不是说,在人间会富贵,想什么就是什么,并且愿意修道,成神仙也行么?……我的心里就是盘算着这个。
”九尾蛇是一个富有而且惯于歪邪思想的人。
“不要想,干脆你把它拿来就是了。
”他坦然说,神色一点也不介意。
然而陈老三却惊诧起来,怀疑地瞧着他,迟了半响才断断续续地说:“你要知道,那颗活珠子是在扁脑壳里面呀!”他的极相好的这个伙友,于是就更亲切地偏过脸,向他笑,又把刷灰刀向墙上划了一个×。
这两个人就挨着头,怕人知道,唧唧哝哝地小语了好久。
“喂,怎么不理人?”陈老三举手在扁头王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王大保侧过脸,便回答:“没有瞧见。
你怎么走到这条路,不回家去么?”“我想喝一点高粱……咱们到三盛酒店喝两杯去,怎么样?”“我不——”“得啦!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弟兄,也没有老婆,什么累赘的人都没有,干干脆脆的,留下许多钱,干什么用呀!难道两只手能抓些东西进棺材去不成?”陈老三现着嘲笑的意思。
“哪有钱!每餐的饭都很难!倘不是这一次得到长工做,怕早已饿死了吧。
不过我不去喝酒却不是为了这意思……”“好,我也不去喝了,同到你家里去坐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