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

断层;向右就是右旋

或者说,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是右旋,逆时针是左旋

【在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那太好了~~

: 我搞不懂那个左旋和右旋的问题。。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

远离

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

正如第8章课件上说的,高耸建筑物受低频震荡的影响较大,而低矮建筑受高频震荡的影响

较大.所以,汶川的高建筑倒塌的少,低矮的建筑夷为平地.北京CBD震感强烈,北大却没有什

么感觉.

为什么面波衰减得更慢,就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呢?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时面波很强啊

,高层建筑对面波本来就敏感阿.至于具体的物理机制,跟共振有关系.

顺祝学祺!

【在daerduo (我想要一个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关于近震远震的问题……

: 老师讲过,远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近震对低层建筑的影响更大……

: 原因是不是因为面波随着距离的衰减比体波更慢呢?可是为什么面波衰减得更慢,就对高

: 层建筑的影响更大呢?我好象不是很清楚

: 谢谢老师~!

很简单的,因为两盘相对错动了,所以断层面和其垂面把地球分为四个区域,两个是挤压

区,初动方向向上冲,用黑色记;另两个是舒张区,初动向下凹用白色记。图案就像bea

chball.

【在tothepast (十月二日,深巷酒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四章震源辐射图案那块听的不是太懂,四个区域的方向是怎么回事?

: 还麻烦赵老师解释

第一个,老师上课讲过

第二个,看懂书61页的图和那段话,这题就是送分的~

【在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期试卷填空题第2题,想请问一下是怎么做的

: 还有同一张卷子那道画图表示震相的传播路径,是像老师PPT里那样每个震相单独画出来,

: 只是意思一下呢,还是像卷子参考答案里一样所有震相都画在一起,要比较精确地画出谁

: 近谁远呢(这个问题比较弱,见谅见谅)?

: 谢谢~

: ps.复习地震概论还蛮好玩的~^o^

就是

1,先画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R

2,画出小圆的一条半径

3, 做出此半径在小圆圆周那一点的切线

4,小于180度的那个小圆的圆心角记为sita (约等于103度)

5,应用三角函数关系搞定

6,结果为r=R*cos(sita / 2)

就是这样的吧

累死我了~~

自己画画图应该没问题吧~

【在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二个问题我搞定了~

: 但是第一个问题我就是因为当时没搞清楚才问的嘛。。。

地震仪记录的是位移,也就是地面运动量,这个量是矢量,相当于三维空间里面的一个矢

量。三分量记录是指地震仪分别记录了三个垂直方向上的地面运动量的投影,即东西分量

,南北分量和垂直分量。解答这道题需要些空间思维,但是不难,相信你可以搞定。

【在haer (做人要厚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期考试最后一道题,那个单台地震定位原理还是不怎么明白,那个三分量记录指得是

: 什么?请赵老师解答,谢谢!

这个区域没有射线出射,因为切线是极限范围,到142度,又有了,但这是其他路径来的

射线。

【在haer (做人要厚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干中所说的“空区范围:01:103度—02:142度”是什么意思呢?

很高兴你想到这个问题。震级只有一个,衡量地震的大小或者规模的,一个地震的大小当

然是确定的了。但是分为:体波震级、面波震级、地震矩震级,例如里氏震级属于体波震

级.这些震级都是与一定范围(大小)相适应的,也有远近震之分.一般说,同一个地震如果用

不同方法测定是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汶川大地震就如此,震级修订了.例如温度,当然

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但是摄氏和华氏就得到不同的值。说震级一个,是指用某一种震级测

定只会有一种结果,多数是与烈度对比而言的。向社会公布的震级当然要统一,可以是体

波、面波的,矩震级多是地震学家使用。

明白了没有?不明白再言一声。

【在ScorpioeL (月底)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讲义上看到震级有里氏震级、面波震级、p波震级、地震距震级。而且至少,地震距

: 震级和面波震级的值是不同的。

: 但是我上课好像听到老师说过多次: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 这是怎么回事?

我越俎代庖一下:

1,东三区当时的时间是10月18日4时4分

因为西八区和东三区差11个时区,即11个小时

再因为东区在前(左西右东),因此时间早一些

即17 + 11 - 24 = 4时但天数多了一天~~

得证。

2,我认为是同一个意思。

这个需老师确认一下~~

【在changying (長纓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老师:

: 1.下面这句话问什么是错的?“1989年10月17日17时4分旧金山(西八区)附近发生里氏

: 6.9级地震,位于东三区的地震台发布的报告说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月16日4时4分。”

: 2.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是否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分离型、汇聚型、平错型』,一种

: 是『扩散边界、汇聚边界、转换边界』,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么?

: 谢谢!

1、射线参数里各种微积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和平层介质是有区别的,多出一个

r。

2、勘探地震学只要求大概知道。课堂说的很清楚。

这样,问问参课的同学,以便高效率复习。我也不便重述一遍,希望你理解。【在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1、第五章球对称介质中的snell定律中为什么r1sin(i1)/v1=r1sin(a1)/v2呢?感觉

: 这里和射线参数好难,但射线参数里各种微积分,是不是就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了呢?

: 2、第九章勘探地震学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课件上密密麻麻都是字……T_T……

补充:

低频:周期长穿透力强传播远

高频:(相反)

lz,这个你认可吧~ (不认可没法继续了)

然后还得知道共振的条件----物体的固有频率和波的频率差不多时。

最后,高频波传得远之后损失较大,杀伤力弱。

低频波。。。。。。。。小,杀伤力相对前者强。

综上,考虑高房子跟矮房子的固有频率分别为低,高。

老师课件有那幅图的。即,低频高房子倒,高频低房子倒~~~

ps:图见附件

【在cryaciccl (星云|CCME06|最后的晖曜)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震高频波相对强矮房固有频率高所以共振幅度大

: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因为沿着表面传播啊,所以叫面波。如果均匀介质,没有勒夫波,在层状介质中,P、S波

来回反射,耦合成勒夫波。

勒夫波和SH波的示意图是一致的,都是界面平面的运动,但是不一样:SH波是纯粹在界面

平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的运动,是单一的波,勒夫波不是这样的,表现上是质点在界面平

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的运动,但是这个表现是综合的结果,即P、S波来回反射,耦合成勒

夫波。

在界面平面上表现一样,但是机理不同。SH波是体波,具体是S波的一个分量;勒夫波是

面波,有频散性质。勒夫波只在表面上存在(而且必须非均匀或者层状介质的表面),S

H波任何情况都有。

现在清楚否?

【在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赵老师

: 我不明白的是:作为体波,P波与S波的传播路径不受限制,既然勒夫波由P 波与S波耦合而

: 成又为什么会变成面波呢?

: 在讲义第16页勒夫波和SH波的示意图是一致的,都是由质点在界面平面上垂直波传播方向

: 的运动而产生,为什么性质上会出现差异呢?

: 勒夫波

是P波与S波在界面处发生耦合时产生各种方向的质点震动而所有垂直于界面的分量都抵消

了,于是就形成了如同SH波的形态,但性质上和SH波不同!

【在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了:亦即P波与S波在界面处发生耦合时产生各种方向的质点震动而所有垂直于界面的

: 分量都迅速衰减于是就形成了如同SH波的形态,然而性质上不能和SH波等同:-)

: 谢谢赵老师

全球性的地震带有三个。全球尺度的地震带有四种,是指具体的地震地点,板内地震带的

地震不集中(比三大地震带),范围大,不是条带状的,所以严格说,不能叫地震带,应

该叫地震发生位置。板内地震带既然被人用起来,那也就继续这样说。单说全球地震带,

就是下面三个,而不是上面四个。

【在interchelsea (大青蛙)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义上25面上说,全球尺度的地震带有四种: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大洋中脊地震带、板内地震带

: 而26面说,全球性的地震带有三个: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即欧

: 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 这两种表述有什么区别?

(1)所有给出的各类型断层的图示中,左边的图示都是断层受力和滑动的情况,右边的

图示是震源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震源机制解,俗称为“西瓜皮”。

左图中,实线表示的是实际的断层面,虚直线表示的是断层的辅助面。箭头表示的是

断层的受力方式。根据受力方式,判断这个区域是膨胀,还是压缩。C:表示该区域是压

缩,D:表示该区域是膨胀的。将左图表示的断层面及受力情况(走滑断层受力示意图,是

俯视的,正逆断层的受力是侧视图)向地表做投影,就得到了右边的震源球。右图中黑色

对应压缩的区域,白色对应的是膨胀区域。

从震源球中,即可获得断层的几何参数和受力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得到断层的滑动方

式,从而判断出断层的类型。

(2)正断层和逆断层图中标的度数是断层的倾角,也就是断层面和地表的夹角。

(3)正断层、逆断层的震源机制解的画法和走滑断层的画法是一致,都是根据震源机制

解在震源球上的投影画出来的。

【在xyzchenyy (Y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个问题,左右旋断层和正逆断层(见图)画成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正断层

: 和逆断层那里标的度数是什么意思?正和逆断层的震源机制解的那几个图是怎么根据断层

: 的图画出来的?

两个题有什么区别?答案没有区别,当震中距较远时,P波、S波也相当于从下面垂直出射

的,所以,先颠簸后摇晃。都是用p波、s波、面波先后到达的理论来解释的,你理解正确

P波、S波搞懂后,第二个问题就好办了,从震源直接向上传播的波用小写字母标示p、s;

而向下的波翻转到地面就用大写字母表示P、S,所以该题台站接受到的是SP。当然不弱。地震概论是北京大学最大课程,强强合作--最强的学生配备了最强的教员。何

弱之有?

【在daerduo (我想要一个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处在强地震震中区会感到(先颠簸后摇晃)

: 当震中距较远时,我们感受到地震的振动方向是(先上下和水平)

: 我想问下这两个题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都是用p波、s波、面波先后到达的理论来解释呢

: ?

: 还有一个题是从震源出发,先向下传播,然后在地表反射一次,反射前后分别是横波和纵

: 波,问被台站接受到的是______。这个题我不太明白…………厄,是不是很弱…………

1、地震时的地面运动方向问题“先上下颠后左右晃”,是用体波P,S来解释的。地面滚

动说明瑞利面波到了,勒夫面波感觉和S波类似。顺序是先上下颠后左右晃,再滚动。

2、不要求

3、题目:22、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

现象有:(1)小地震活动;(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

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

8)地磁;(9)重力;(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属于宏观异

常的是()。

A、(1)(3)(11)(5)

B、(4)(10) (11) (12)

C、(2)(6)(9)(12)

D、(7)(8)(11) (12)

这里的“宏观”是指肉眼可辨、五官可觉的范畴。我不解什么是“维度”。4、10、11、

12当然都是宏观异常;而其他不是人可以不借助仪器而觉察到的,属于微观异常。

【在yusiyu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1、关于地震时的振动方向问题“先上下后左右”,是只用面波p,s来解释的吗?关于地

: 震时的“摇滚运动”,顺序应该是p—s-勒夫-瑞利,就是应该沿着上下-左右-左右-上下

: 的顺序是么?

: 2、弹性常数极其推导应该不属于老师要求的常识性内容吧……

: 3、上学期试题第22道,选项中的正确答案应该不止4、10、11、12几个吧?是否除了小地

: 震、地电、地磁重力都是呢?这里的“宏观”是一种什么维度呢?指的是“宏观地震学”

: 一章的意思么?

: 谢谢老师!

发信人: kczhao (多元文化), 信区: IntroEQ

标题: Re: 求问Love波与SH波的区别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2008年12月27日20:09:07 星期六) , 站内信件

我不太把握你要问什么问题,但是也按我的理解回答你的问题:勒夫波是不均匀的或是成

层的介质所产生的,本质上是p波s波的叠加和耦合形成的。而SH波是S波的一个分量,或

者说一部分,是S波平行于界面的位移分量。

性质吗?勒夫波是一种面波和SH波是体波的一个分量。

不知道你满意否?如需要进一步说明,请再言一声。

顺祝学祺!

【在fluorine (杭州的光光小朋友|我给大家煮茶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不是很明白,勒夫波和SH波都是平行介质表面传播的横波,它们的产生机理和性质有什

: 么区别么?

: 盼解答,谢谢关注:-)

静校正(static corrections): 通常震源和检波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需要校正高程和

风化层造成的影响。

动校正(dynamic corrections),正常时差校正(NMO corrections):对某一反射震

相时差的补偿。

球对称介质SNELL定律考试不作要求,但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答疑并不是为

了考试,有问题就问呗

【在loveforfree (^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_^)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不记得课上讲过呀

: PS:球对称介质SNELL定律需要掌握吗

那个断层回跳怎么解释呢?

就是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两盘发生移动,把应变势能放出来,断层两盘象是“回

跳”到应变势能为零的位置。

断层回跳是不是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断层回跳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在zhaoyan (九州孤客)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断层回跳怎么解释呢?

: 断层回跳是不是就是“弹性回跳”中的回跳?

1、B

2、找地震对(即不同时间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地震)的地震记录(地震图)作比较,

因为起始点相同,所以假如没有差异转动,记录应该一样的;但是有差异转动时就不同,

因为内核非均匀(尤其边界),有的震相(如穿越内核的地震波)就会相应超前或延迟,

把两个地震图放到一起比较就可以看出,从而推断存在差异转动。

本题要求很严格,注意地震是天然地震,如果说人工地震,则不行。用不同点的观测来判

断是不对的,因为地球内部的不确定性太多。

3、同一个

【在newtriangle (三角地化身~) 的大作中提到: 】

: 1,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它们的分界面是()的不连续界面。

: A 温度B速度C密度D压力

: 2,地球内核存在差异转动,固体内核的转动速度比地球本身快。

: 请您用地震学原理说明怎么证明地球内核存在差异转动。

: 地球内核是固体,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

: 3,阿尔比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同一个吗?

很简单的事情:时间是三段相加,中间一项为y/v2,第一项为左三角形斜边(勾股定理)

,注意有根号,第三项为右三角形斜边(勾股定理),注意也有根号。

根据极值条件,时间对y导数为零,所以,得到右边三角形上面的锐角的正弦值为v1/v2,

左边也一样,只是时间对x的导数为零,利用时间对y导数为零的关系,也得到相同的结论

。就证明了这种极值情况就是上边的首波。

这些复杂的微积分不作为测试的要求,尽量少看为好。

【在dandaneasy (Squirrel)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过费尔马定律证明出什么之后可以证明首波的存在呢?

: 求那个路径射线的走时,再求极值,得出的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 不好意思,纯文科生……

根据费马原理,时间要最短,所以走下侧。

【在clarissa (Clari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分层介质里的直达波、反射波、首波的走时方程里面,首波沿分界面传播的那一段为

: 什么速度是算下面的那层(即V2),而不是上面一层呢?。。。呃。。算一个很弱的问题

: 。。

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方程适定求解一个未知数,大家都很熟悉了;二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呢?当然可以解出两个未知数;三个也相似;现在是四个方程(四个P波到时),一般可

以定出四个未知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震源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后者一个未知数,前者

三个,包括经纬度和震源深度。

如果学过线性代数那就没有问题了,就是有唯一解得情形。没学过也没关系,上面的过程

可以理解吧?

具体怎么实现解方程的,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此处不宜作细致讨论。

就这样?

【在ZSH (小毛驴) 的大作中提到: 】

: 模拟题二的问答第二题,不知道是怎么测定震源深度的?

1、说明体波衰减快没有了,只是剩下面波了,当然要相当的距离。

2、低速层时就不对。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说明介绍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组成地壳的岩石从总体上看,岩浆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变质岩,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量的5%左右。但从地壳表层(0-3km)的岩石看,具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超过岩石总量的80%。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在层状岩石中发育最好,表现得最清楚。下面着重介绍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一)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12-4)。 1.走向(strike)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它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 2.倾向(dip)在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真倾斜线,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为真倾向线,真倾向线指示的方向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倾向只有一个,表示岩层向下倾斜的方位。层面上与走向斜交的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视倾向线,其方向均为视倾向。 3.倾角(dip angle)层面上真倾斜线与真倾向线的夹角为岩层的真倾角,简称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为视倾角。所有的视倾角均小于真倾角。 岩层层面的产状须在野外的岩石露头上用地质罗盘直接测量。所测量的层面应具有代表性,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压性断层 1.断裂面往往呈舒缓波状,沿走向方向尤其明显 2.断裂面上常有较多的擦痕、阶步、磨光面。并出现动力变质的新生片状物(如云母、滑石、绿泥石)及被压扁或拉长的柱状矿物、片状矿物、砾石、鲕粒、石英、方解石晶片和晶块等,并沿断裂面及两侧作近于平行断裂面走向排列 3.断层中的构造岩,以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为主,有时还可见到构造透镜体 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挤压而破碎、牵引、冲断,从而产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型分之构造(包括断层和褶曲),小旋卷构造等 5.断裂面常成群出现,彼此平行,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常构成迭瓦式 6.逆断层(包括冲断层、逆掩断层辗掩断层)属压性断层 张性断层 1,断裂面粗糙不平,形状不规则。擦痕较少,很少出现大批擦痕,断层倾角一般较陡 2,当张性断裂发生在砾岩中时,断裂面常绕砾石而过,无切割或压扁现象 3,断裂面两侧岩层产状无明显变化 4,构造岩以角砾岩为主,糜棱岩、断层泥较少见。角砾岩大小悬殊,无显着定向排列 5,张性断裂常成群分布,形成张性断裂带。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在剖面上常组成地垒,阶梯等构造。凡追踪“×”形断裂的张性断裂,均成锯齿状,称“之”字形断裂 6,正断层属张性断裂 扭性断层 1.断裂面常较光滑、平整,有时呈镜面出现,常有大量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划痕阶步。断层产状平稳,断层线平直 2.断裂面上有时有新生的硅质、方解石、绿泥石等动力变质矿物,但不如压性结构面常见 3.构造岩常被碾磨很细,有角砾岩与糜棱岩,并具有片理化的窄带。构造岩常成斜列分布与扭性断裂带中 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的扭动而常伴生一些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及小旋卷构造 5.扭性断裂常成群出现,两组平行,且呈“×”形(常将岩石切成菱形),有时成雁行式排列 6.平移断层属扭性断层 压扭性断层 1.即具有压性特征,有具有扭性特征。上述的压性、扭性断裂的特征均可借鉴 2.断裂面上常可见到显示上盘斜冲的擦痕、阶步。两盘岩石可能发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牵引、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分支及旋卷构造。这些伴生构造的轴面、断裂面与主断裂面的交线和旋轴,既不与主断裂面走向线平行,也不与其倾向线平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是压扭性断裂的一个特点 3.压扭性断裂常成群出现,成雁行式、平形式排列 4.平移逆断层、逆平移断层均属于压扭性断层 节理的分类及特征 张节理 1.力学成因:由张应力产生,节理面与张应力方向垂直。火成岩由冷凝收产生的原生节理 2.节理面特征:裂口微张开或较大张开,节理面粗糙,面上无划痕,产状不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不大,在砾岩或粗粒碎屑岩中,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碎屑颗粒,张开而不切断砾石等颗粒,在剖面上常呈楔形,上宽下窄,常被粘土、岩矿脉充填 3.节理的组合特征:常成群出现,并排列成雁行式、平形式,在褶曲轴部常形成与褶曲轴平行的二次纵张节理,当与断层伴生时,常组成边幕式和羽状张节理 剪切节理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 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 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 (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三、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措施 (一)过断层前的管理措施 1、生产中,对于地质部门在防突预测图上标注的断层或日常下达的地质预报出现的断层,通风队队长、防突队队长及技术科科长审签后,交发防突班;防突副班长以上人员必须签字,并贯彻到防突员,根据断层情况制定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发放到各相关施工单位,并严格执行。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 (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有关断层构造方面的一些常识汇总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 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描述

地质资料要点 1.变质核杂岩 目录 概念: 特征: 变质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是构造上被低角度正断层(剥离断层)拆离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其剥离上盘是年轻的沉积岩系,往往出现在造山带的核部。 编辑本段概念: 由于岩石圈的伸展拆离基底隆升和地表的剥蚀作用使地壳深部的变质岩和深成岩逐渐上升而出露地表,这套深部岩石称为变质核杂岩。也称为火山侵入杂岩。 编辑本段特征: (1)形态特征:外形近圆形或椭圆形 (2)结构特征:上拆离盘,拆离断层,下拆离盘。 (3)拆离断层特征:分隔上拆离盘与下拆离盘,由下之上断层岩由糜棱岩变为断层角砾岩 (4)变质特征:下拆离盘岩石变形变质程度深,上拆离盘岩石基本未变质变形相对较弱 (5)地层缺失:盖层底部缺失部分地层或地层厚度减薄 开放分类: 2.剪切带 剪切带shear zone

发育在岩石圈中具剪切应变的强烈变形带。这一变形带可以是应变不连续的面状构造(断层),或者在露头尺度上见不到几何不连续性而呈连续应变的韧性剪切带。自然界存在不同尺度的剪切带,可以从微观的 剪切带 剪切面到几十米、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长的巨型剪切带。小者仅见于岩石薄片中,大者可延伸上千千米。 按照剪切应变发生时的岩石的力学行为不同和应变速率的差异,剪切带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脆性剪切带。即断层。一般在不高的温度、压力和高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形成,碎裂岩系列代表地壳7~10千米以上脆性剪切带的产物。②韧性剪切带。产在较深部位的剪切应变带,其伴生的长英质糜棱岩的形成深度通常不小于15千米。③脆-韧性剪切带。宏观上在一韧性剪切变形带内,但可见到把剪切带岩石错开或带内出现羽状拉张裂隙。一般认为,此类剪切带的形成环境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内。对这类剪切带发育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脆-韧性的转化及地震带和非地震带的存在边界等问题的认识。 通常认为,从脆性到韧性剪切带是不同构造层次之间剪切滑动的表现。1977年R.H.西布森提出剪切带双层模式,将剪切带自上而下划分为脆性域和准塑性域,两域之间也就是地 3.剪切应变 shear strain 剪切时物体所产生的相对形变量。即指在简单剪切的情况下,材料受到的力F是与截面A0相平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在此剪切力作用下,材料将发生偏斜。偏斜角θ的正切定义为剪切应变γ:即 γ=tanθ。当剪切应变足够小时,γ=θ,相应地剪切应力为τ=F/A。 4.夷平面 夷平面 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 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瓦状逆冲断层。(4分) 14、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主要指隔槽式和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隔档式褶皱的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其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两个向斜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4分) 15、日尔曼式褶皱:又称断续褶皱。发育于构造变形十分轻微的地台盖层中,以卵形穹隆、拉长的短轴背斜或长垣为主。褶皱翼部倾角极缓,但规模可以很大;空间展布上无明显方向性。(4分) 16、相似褶皱:形成相似褶皱的各岩层弯曲形态相似,即各层的曲率基本不变。这种褶皱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故褶皱形态在一定深度内保持不变;其同一岩层的真厚度在翼部变薄,在转折端变厚,而平行轴面量度的“厚

▼《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及样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何为地质构造? 第二章 1、岩层产状的定义及沉积岩层的产状类型。 2、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的特征。 3、倾斜岩层的产状三要素。 4、倾斜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5、V字形法则的内容及应用(重点)。 6、岩层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及真厚度的概念。 7、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不整合存在的标志。 8、潜山、披覆构造的定义。 第三章 1、外力、内力、应力及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主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3、平面纯剪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4、平面一般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5、三种平面应力状态下莫尔圆的应用(重点) 6、变形、应变及应变椭球体的概念 7、线应变与剪应变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8、岩石变形的五种基本方式 9、岩石变形的三大阶段(重点) 10、岩石断裂的两种基本形式 11、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岩石变形的因素?(重点) 12、应力场、构造应力场的概念 第四章 1、褶皱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2、褶皱的要素有哪些?其中对褶皱分类起到关键作用的有哪几个? 3、闭合度和闭合面积的定义。 4、褶皱的产状分类及形态分类各是怎样划分的(重点)? 5、褶皱常见的组合类型有哪些? 6、试述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重点)。 7、影响褶皱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大因素)? 8、生长背斜、滚动背斜、底辟构造的定义。 9、生长背斜的基本特征?(重点) 10、底辟构造的概念、基本结构? 第五章 1、节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节理怎样被分类?构造节理可分为哪些类型? 3、张节理和剪节理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重点) 4、节理组、节理系的概念。

5、与纵弯褶皱有关的节理类型。 6、与横弯褶皱有关的节理类型。 7、节理与断层有何关系? 8、节理的发育的影响因素(以沉积岩为例)。 9、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第六章 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 4、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5、什么叫逆掩断层、推覆构造、构造窗,飞来峰? 6、安德生提出了哪三种地壳中可能的应力分布情况? 7、断层的直接标志主要有哪些? (重点) 8、什么是擦痕、阶步、反阶步?有何意义? 9、何为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10、褶曲、不整合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与断层有何区别? 11、构造岩通常分为哪些种类? 1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的位移性质? 13、何为断层效应? 14、何为生长断层?有何基本特征? (重点) 15、什么是断层生长指数? 其数值如何说明什么? 第八、十章 1、什么是岩石圈? 2、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是分别是谁提出的?其各自的内容? 3、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 4、什么是转换断层?即位移突然中止或者改变形式和方向的平移断层。 5、威尔逊旋回分哪几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列举实例。 7、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构造带、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安全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带、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安全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06-21 构造带、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安全 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断层破碎带易塌方,防止塌方措施是按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做好超前支护和开挖后的联合支护,特别是超前注浆,一是截断地下水流入开挖面通道,二是提高结石率,增强围岩相互作用力,减轻支护圈压力,达到降低塌方机率。 在断层破碎带及软岩地段易塌方,造成塌方的原因多数是地下水原因引起裂隙开张,降低了围岩相互作用力,加速围岩变形,使支护失稳而塌方,防止塌方措施是按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做好超前支护和开挖后的联合支护,特别是超前注浆,一是截断地下水流入开挖面通道,二是提高结石率,增强围岩相互作用力,减轻支护圈压力,达到降低塌方机率。 施工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查明掌子面前方

地质条件,及时掌握前方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严格按照设计方法进行开挖,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开挖后及时支护,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支护参数进行施工。 在开挖断层破碎带或软岩地段时,除了在开挖时用微震动法外,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撤离施工人员,发现底部隆起,必要时对底部设横撑,打底部锚杆或向底部注浆,控制上隆; 为了防止支护开裂,增强钢筋网,必要时用湿喷钢纤维混凝土、调整供架间距等。对装碴设备,在顶部安装砸钢板顶棚,当发现有岩粉飞扬,掉碴、喷锚开裂、或支架发出声响立即组织撤离。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地层构造地貌断层

地层构造地貌断层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2009-07-02 19:28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线路:成都一一乐山一一峨眉山一一成都 实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导言这次实习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毫不

掩饰的说,它给了我一次宝 贵的人生经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进行真实的接触,思维和现实有了结合点,这些都对我的观念起着或潜移默化或震撼的改变。在实习中见到许多的现象、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和明晰的答案,但是回来后的思考和资料查阅帮助了我写完这篇报告。 (—)地层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一一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一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 --------- 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前震旦系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

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震旦系峨眉山缺失下统及上统下部列古六组。上统观音岩组直接不整合于晋宁期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之上。峨眉山花岗岩出露于石笋沟、洪椿坪、牛心寺、张沟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核部,其岩体剥蚀较浅,仅出露了边缘相和过渡相。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寒武系 发育完整,与震旦系连续沉积,为中国有代表性的著名剖面之一。分布与震旦系大体一致,并展布于遇仙寺、九岗子、洗象池一带,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其东翼受构造影响,地层残缺。与下伏震旦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中上统。(1)麦地坪组(Є im 为浅灰至深灰色中 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2)九老洞组(Є 1j)底部为一层黑色、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压性断层 1.断裂面往往呈舒缓波状,沿走向方向尤其明显 2.断裂面上常有较多的擦痕、阶步、磨光面。并出现动力变质的新生片状物(如云母、滑石、绿泥石)及被压扁或拉长的柱状矿物、片状矿物、砾石、鲕粒、石英、方解石晶片和晶块等,并沿断裂面及两侧作近于平行断裂面走向排列 3.断层中的构造岩,以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为主,有时还可见到构造透镜体 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挤压而破碎、牵引、冲断,从而产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型分之构造(包括断层和褶曲),小旋卷构造等 5.断裂面常成群出现,彼此平行,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常构成迭瓦式 6.逆断层(包括冲断层、逆掩断层辗掩断层)属压性断层 张性断层 1,断裂面粗糙不平,形状不规则。擦痕较少,很少出现大批擦痕,断层倾角一般较陡 2,当张性断裂发生在砾岩中时,断裂面常绕砾石而过,无切割或压扁现象 3,断裂面两侧岩层产状无明显变化 4,构造岩以角砾岩为主,糜棱岩、断层泥较少见。角砾岩大小悬殊,无显著定向排列 5,张性断裂常成群分布,形成张性断裂带。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在剖面上常组成地垒,阶梯等构造。凡追踪“×”形断裂的张性断裂,均成锯齿状,称“之”字形断裂 6,正断层属张性断裂 扭性断层 1.断裂面常较光滑、平整,有时呈镜面出现,常有大量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划痕阶步。断层产状平稳,断层线平直 2.断裂面上有时有新生的硅质、方解石、绿泥石等动力变质矿物,但不如压性结构面常见 3.构造岩常被碾磨很细,有角砾岩与糜棱岩,并具有片理化的窄带。构造岩常成斜列分布与扭性断裂带中 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的扭动而常伴生一些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及小旋卷构造 5.扭性断裂常成群出现,两组平行,且呈“×”形(常将岩石切成菱形),有时成雁行式排列 6.平移断层属扭性断层 压扭性断层 1.即具有压性特征,有具有扭性特征。上述的压性、扭性断裂的特征均可借鉴 2.断裂面上常可见到显示上盘斜冲的擦痕、阶步。两盘岩石可能发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牵引、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分支及旋卷构造。这些伴生构造的轴面、断裂面与主断裂面的交线和旋轴,既不与主断裂面走向线平行,也不与其倾向线平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是压扭性断裂的一个特点3.压扭性断裂常成群出现,成雁行式、平形式排列 4.平移逆断层、逆平移断层均属于压扭性断层 节理的分类及特征 张节理 1.力学成因:由张应力产生,节理面与张应力方向垂直。火成岩由冷凝收产生的原生节理 2.节理面特征:裂口微张开或较大张开,节理面粗糙,面上无划痕,产状不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不大,在砾岩或粗粒碎屑岩中,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碎屑颗粒,张开而不切断砾石等颗粒,在剖面上常呈楔形,上宽下窄,常被粘土、岩矿脉充填 3.节理的组合特征:常成群出现,并排列成雁行式、平形式,在褶曲轴部常形成与褶曲轴平行的二次纵张节理,当与断层伴生时,常组成边幕式和羽状张节理

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层理: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几个概念:岩层、沉积岩层、层面(顶面、底面)、厚度、原生构造。 岩层与地层概念的区别 岩层的产状要素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倾向:岩层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倾角:岩层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没有间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有间断,有地层缺失 1.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2.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又不相同 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外力: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有面力和体力。 内力:是同一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 应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场:一系列点的瞬时应力状态 均匀应力场、非均匀应力场 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 规模上:局部构造应力场、区域构造应力场、全球构造应力场 时间上:古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 应力轨迹:表示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作用方位的应力迹线 应力集中:在均匀应力场中局部的应力异常增大现象 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以下部位: 断裂的端点、拐点、分枝点、错列点和待交会点及空洞周围等。 光弹实验和数值计算可以显示出应力集中现象。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改变量 横向线应变/纵向线应变=泊松比泊松比<=0.5 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微观机制:岩石内部质点位移后获得一定的位能,外力解除后,可发生弹性变形回复或弹性回跳。 塑性变形(剩余变形或永久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极限后,即使再将应力解除,变形的岩石也不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塑性变形。

断层构造总结

断层构造总结 1.概念: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的最重要构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 2.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带、断盘、断距。 3.断层分类: (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评议断层。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其两侧的相当层相互分离。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是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的。依据其断层面倾角的大小,分为冲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45°),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逆掩断层中倾角小于30°者称为推覆构造。大规模的逆掩断层或推覆构造表现为老岩推覆于新岩层上.在外界侵蚀的情况下,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定向作水平相对位移,断层面陡直,此类断层形成于较强烈的水平挤压作用下。 (2) 按断层走向与褶皱轴线(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平行的断层。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大致垂直的断层。 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斜交。 (3) 若按断层走向与其两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将断层(图3.66)分为: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 自然界中,断层往往是成群成束地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组合类型。 阶梯状断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倾向相同而又相互平行的正断层,其断层依次下降,可形成阶梯状断层。 叠瓦状断层: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而又相互平行的逆断层,其上盘依次下降,形如叠瓦,形成叠瓦状断层。 地堑:两条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为上升盘形成地堑。反之,以中间岩盘为共同的上升盘,两侧为下降盘,则形成地垒。 4.野外认识断层及其性质的主要标志是: (1)地层、岩脉、矿脉等地质体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 (2)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或逆断层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或二者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的情况下,地层重复表明为正断层,地层缺失则为逆断层。 (3)擦痕,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可用来鉴别两盘运动方向进而确定断层性质。 (4)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层受到拖曳造成的局部弧形弯曲,其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了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⑤由断层两盘岩石碎块构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编号:SM-ZD-10972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 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结构面层理节理片理断层介绍

层理层理(stratification)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一般厚几 厘米至几米, 其横向延伸可 以是几厘米至 数千米。常见 于大多数沉积 岩和一些火山 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及其历史的重要参考面。 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多是趋于水平的,后来的构造运动可以使其倾斜、直立、弯曲甚至发生破裂,形成褶皱、节理、断层、劈理等构造形态。层理有两种重要的类型:①粒级层理。又称递变层理或粒序层理,其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成分上有明显的不同。②斜层理。 又称交错层理, 其特点是细层 理大致规则地 与层间的分隔 面(主层理)呈 斜交的关系,上 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沉积岩中的层理的形成可能是沉积物结构和成分的变化或者沉积间歇、沉积季节的变化所致。火山碎屑物在其爆发和降落过程中,由于重力、颗粒大小和风的影响,成岩时也会形成具有分选性的层理。如果火山碎屑物落在湖泊或海洋中,则可形成类似于沉积岩的层理。 水平层理 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平行层理 主要产于砂岩中,在外貌上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沙迁移、在床面上连续滚动的沙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出的水平细层,沿层理面易剥开,在剥开面上可见到剥离线理构造,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急流及能量高的环境,如河流、海滩等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底冲刷相伴生。 单斜层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