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参照资料)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参照资料)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参照资料)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参照资料)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77-01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恶性肿瘤,国外的数据统计显示它的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4%[1,2]。目前认为脊索瘤的来源是胚胎发育残留的脊索细胞,所以脊索瘤细胞在很多方面有着上皮-间充质细胞的双重表现。脊索瘤最常发生在骶骨(50%)、颅底(35%)以及脊柱(15%)等中轴骨部位,男女发病比率约为2∶1。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处理脊索瘤的主要手段,鉴于脊索瘤低度恶性的特点,在脊索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中需要完整的把肿瘤切除,尽量做到干净的安全切缘。本例患者采用后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干净、彻底。

1 典型病例

1.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因摔伤至臀部疼痛,活动受限2天入院。患者2天前不慎摔倒,臀部着地,当时感觉臀部胀痛,活动或仰卧位时疼痛加重,侧卧位疼痛缓解。体查: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骶尾部压痛(+),叩痛(+),双下肢肌力

Ⅴ级,肌张力不高,痛触觉存在,双膝反射、踝反射存在,病理征(-)。

1.2 检查结果

1.2.1腰椎正侧位及骶尾椎正侧位片(图1)显示S4及以下骶椎中部骨棘消失,隐约可见局部骨质破坏区,L1-3椎体右侧可见明显骨赘影,局部骨皮质勾勒欠清,腰骶角增大,持重线前移。诊断:S4及以下骶椎及L1-3改变,性质待定;腰椎退行性变;不稳定型腰椎。

1.2.2腹部及盆腔增强CT扫描(图2)显示S3-5骶骨呈溶骨性破坏,骶管内见软组织块影,上下范围约为S3-Co1,盆腔内见球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6mm ×99mm,其内见条片状钙化灶及低密度坏死灶,软组织块影自S4-5右侧骨质破口余椎管内软组织相连。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腹部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诊断:盆腔肿块,考虑为脊索瘤。

1.2.3骶尾椎MRI扫描(图3)显示盆腔内球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6mm×99mm,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其内可见条片状钙化影及低密度坏死灶。诊断:盆腔肿块,考虑为脊索瘤。

1.3 治疗

术前行胃肠道准备,术前一天行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栓塞术(图4)。手术方法:全麻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骶尾部做Y形切口,直径约8cm,逐层暴露至骶骨,两旁到骶髂关节,向下骨膜下剥离出尾骨,切除Co1,分离出肿块包膜,切断骶尾部到会阴部肌肉,内外切断部分梨状肌,用咬骨钳打开S3

椎板,暴露S3、S4神经根,保护双侧S3神经根,沿S3椎体后缘向前打断,分离椎体前方肿块,完整剥离出肿块(图5),双侧S4神经根切断,冲洗伤口,放置泰宁、明胶海绵,骶骨用髓内封闭,置管引流,逐层缝合伤口。

1.4术后病理检查(图6):肿块大小为11×10×7cm,包膜尚完整,切面灰红灰褐色,可见明显出血坏死,质软,周围附部分骨组织。镜下所见为脊索瘤,瘤组织侵犯骨组织。诊断:脊索瘤,瘤组织侵犯骨组织。

目前脊索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是很清楚,但鉴于脊索瘤对于放化疗的不敏感性,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脊索瘤治疗的首选方案。研究显示脊索瘤手术后的局部复发以及生存率与手术中是否能够完整地切除瘤体有关,据Boriani报道,只采取放射治疗或者瘤体囊内

切除而未能完整地切除瘤体的患者在17-20 个月内全部出现局部复发,而完整切除瘤体的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在56-94个月内出现局部复发[3]。手术入路选择对于肿瘤的彻底切除、减少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及降低局部复发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前方入路适用于S3以上高位肿瘤,且肿块向骶前生长者,以腹膜外途径较为常用。当病灶位于S3节段及以远,后方入路效果满意,而对于病灶累及骶椎节段较高的患者,应选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过程中尽量保留骶骨前面的骶前筋膜和软组织,这有利于阻挡肿瘤细胞穿越它进行扩散。骶骨前方的重要结构如直肠、腰骶干、髂总血管及输尿管等解剖复杂,有时彻底切除肿瘤难度高、风险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而且肿瘤切除后功能重建难,并发症多,术中大量失血,直肠损伤,术后感染,伤口不愈,神经功能缺失等[4]。骶骨及其周围的血液供应丰富,主要由髂内动脉的后干分支供应,骶正中动脉也给骶骨提供血供。Hulen等[5]报道16例骶骨脊索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平均失血量

5000mL(1500~8000mL)。Huth JF和Oda I等报道手术前进行肿瘤主要动脉血管栓塞可以使肿瘤血供减少,控制肿瘤边缘区的生长,而且瘤体萎缩,术中出

血量显著减少,并且有助于术中术野的清晰显露,确定肿瘤的界限而将肿瘤彻底切除,可有效提高骶骨脊索瘤的全部切除率[6]。本例患者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栓塞,术中出血量约为1600ml。骶骨肿瘤应在彻底切除肿瘤的条件下,尽可能保留双侧

S1~2及至少一侧S3神经根,或一侧S1~3神经根。Puri等[7]认为,如果术中保留双侧S3以上的神经根,则基本不会对括约肌功能造成影响。本例患者双侧

S1~3神经根完整保存,术后大小便功能正常。综上所述,骶尾部脊索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术前行血管栓塞能有效的减少出血,术中应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并尽可能多的保留骶神经。

参考文献:

[1]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7[J].CA Cancer J Clin,2007,57:43-66.

[2] McMaster ML,Goldstein AM,Bromley CM,et al.Chordoma:Incidence and survival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3-1995[J].Cancer Causes

Control,2001,12:1-11.

[3] Bergh P,Kindblom LG,Gunterberg B,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chordoma of the sacrum and

mobile spine:A study of 39 patients[J].Cancer,2000,88:2122-2134.

[4] Melton GB,Paty PB,Boland PJ,et al.Sacral resection for recurrent rectal cancer:analysis of morbidity and treatment results[J].Dis Colon Rectum,2006,49:1099-1107.

[5] Hulen C A,Temple H T, Fox W P,et al.Onc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 -come following sacrectomy for sacral chordoma [J].J Bone Joint Surg(Am),

2006,88(7)1532-1539.

[6] Hosalkar HS,Jones KJ,King JJ,et al.Ser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large sacral giant-cell

tumors[J].Spine,2007,10:1107-1115.

[7] Puri Ajay,Agarwal MG,Shah Mandip,et

al.Decision making in primary sacral tumors[J].The Spine Journal,2009,9(5):396-403.

护理查房内容

一、行政查房 内容: 1、查护理质量,尤其是重危病人的护理质量。 2、查服务 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3、查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4、查护理记录。 5、查护理操作。 6、查病房管理。 7、 查护理安全隐患。 要求: 1、护理部查房:由护理部主持,科护士长(或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重点检查内容。 2、科护士长查房:由科护士长主持,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有重点地检查本科各护理单元的工作。 3、病区护士长查房:有计划地安排检查内容,每周一次。 4、做好查房记录。 二、业务查房 内容: 1、分析讨论重危病人、典型、疑难、死亡病例的护理。 2、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落实情况。 3、结合病例学习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业务、新技术。 要求: 1、护理部组织每季全院业务查房一次。 2、科护士长或病区护士长组织业务查房,一年10次。 3、科、病区护士长参加医生查房每月1-2次。

4、查房前预先告知有关人员查房的内容、目的,做好查房记录,保存资料。 三、教学查房 内容: 1、分析典型病例,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 2、检查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3、指导或示范护理技术操作。要求: 1、负责教学的护理部主任应参与护理教学查房。 2、带教老师应负责组织教学查房,每一轮学生至少一次。 3、护士长安排护生每月参加护理查房一次。四、夜查房内容:1、掌握全院重危、抢救病人的概况,帮助解决夜间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2、认真检查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要求: 1、由全院护士长轮流参加夜间值班,500张床位以上每天查,500张床位以下一周查两次,200张床位以下一周查一次。 2、帮助解决疑难问题,遇到特殊情况作出应急处理。 3、查房中发现问题逐条记录,次日查房者向护理部主任口头汇报并提交值班记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时间:2012-07-20 地点:眼科 主持人:张春叶 参加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姚琼、彭宏、戴红芳、钟筱、王繁、余悦、高奕、朱珠、向琼、 周芳、黄丹、刘金华、刘亚庆 患者姓名:李菊秀 主要诊断:白内障 查房目的:掌握白内障病人的护理要点。 重点解决问题:针对白内障术前术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查房内容: 主持人:通过此次查房,希望大家对白内障这个病的治疗护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希望大家较好掌握白内障的护理。首先请余悦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一)病情汇报 余悦:患者,女、78岁,已婚,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表现为眼前遮挡,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未重视及诊治,之后双眼视力持续加重,1月前,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加重,表现为妇眼视物困难、行动不便,仍不伴眼红、畏光、流泪、无视物变形及眼外伤史,未检查与治疗,今因行动不便到我院求治,门诊以“白内障”收入我科。

(二)床边查体 查T36.8℃,P7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专科查体:,双眼瞳孔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双眼晶状体棕色混浊+++,眼底看不清。 (三)讨论 主持人:针对这个病人,我们来提下关于他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王繁: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协助病人做好术前检查,做好个人卫生、洗头、洗澡及修剪指甲。 3、做好术前的宣教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4、术前给予冲洗泪道,剪睫毛,做皮试。 5、术晨进入手术室前做准备洗眼和扩瞳,一般瞳孔为5-6mm,为宜,滴麻药,测生命体征。 朱珠:P1有外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措施:将用物固定摆放,活动空间不留障碍物,避免跌倒,教会病人使用呼叫器,鼓励其寻求帮助,入厕必须有人陪同。 P2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措施:定期门诊随访,嘱病人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立即来院就诊,可能出现急性青光眼。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参照资料)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一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77-01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恶性肿瘤,国外的数据统计显示它的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4%[1,2]。目前认为脊索瘤的来源是胚胎发育残留的脊索细胞,所以脊索瘤细胞在很多方面有着上皮-间充质细胞的双重表现。脊索瘤最常发生在骶骨(50%)、颅底(35%)以及脊柱(15%)等中轴骨部位,男女发病比率约为2∶1。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处理脊索瘤的主要手段,鉴于脊索瘤低度恶性的特点,在脊索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中需要完整的把肿瘤切除,尽量做到干净的安全切缘。本例患者采用后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干净、彻底。 1 典型病例 1.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因摔伤至臀部疼痛,活动受限2天入院。患者2天前不慎摔倒,臀部着地,当时感觉臀部胀痛,活动或仰卧位时疼痛加重,侧卧位疼痛缓解。体查: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骶尾部压痛(+),叩痛(+),双下肢肌力

Ⅴ级,肌张力不高,痛触觉存在,双膝反射、踝反射存在,病理征(-)。 1.2 检查结果 1.2.1腰椎正侧位及骶尾椎正侧位片(图1)显示S4及以下骶椎中部骨棘消失,隐约可见局部骨质破坏区,L1-3椎体右侧可见明显骨赘影,局部骨皮质勾勒欠清,腰骶角增大,持重线前移。诊断:S4及以下骶椎及L1-3改变,性质待定;腰椎退行性变;不稳定型腰椎。 1.2.2腹部及盆腔增强CT扫描(图2)显示S3-5骶骨呈溶骨性破坏,骶管内见软组织块影,上下范围约为S3-Co1,盆腔内见球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6mm ×99mm,其内见条片状钙化灶及低密度坏死灶,软组织块影自S4-5右侧骨质破口余椎管内软组织相连。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腹部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诊断:盆腔肿块,考虑为脊索瘤。 1.2.3骶尾椎MRI扫描(图3)显示盆腔内球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6mm×99mm,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其内可见条片状钙化影及低密度坏死灶。诊断:盆腔肿块,考虑为脊索瘤。 1.3 治疗

护理业务查房总结和分析

护理业务查房总结和分析 首先是效果评价: 护理部自6月6日至7月30日在2个月内参加了全院12个临床科室及3个门诊科室精心准备的护理查房。本次查房目的是提高临床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学习氛围,提高护理质量,事实我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大家做得非常好,很成功。 本次护理查房是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的,各科的护理查房从流程到材料准备的都很好。按护理程序实施的护理查房,是了解每一个护士工作质量,护理常规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的最基本、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提高了护士业务学习兴趣,提高工作价值感,所以护理业务查房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本次查房展示了全院护士长、全院护士的潜能,大家都很优秀,人人都有太大的潜力,有待于开发。每查完一科,我能体会得到大家都很高兴,护士长的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示,护士找到了自信,每科护士长都很谦虚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把自己科室的护理查房做得很完善。由于这是护理部第一次组织参加全院护理查房,本意是促进学习,找找经验,寻找不足,事实我们都做得太好了,比我预想的好得多。 (一)优点: 1、护士长、护士材料准备得都很用心,多数护士都不用看材料,并且积极回答问题,与所查的 病例相关的知识背得很熟。尤其是内一科学生也参加了互动,并且做得很好。儿二科和内一科、产科互动的比较好。 2、护士长们设计的查房形式和流程各有千秋,但总体方针都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的,非常好。 3、各位护士长在本次查房中都担任了主查人的角色,充分展示了你们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同 时也树立了护士长在护士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护士长确实是每科的业务精英。主查人可让科内主管护师或副高职护师担任。锻炼他们的带教能力,体现自我价值感。 (二)不足之处: 1、护理查房目的是让全体护士共同参与,是护士长主查责护及护士对所查病人存在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指导和补充不足之处。护士互动的不积极的科室下次希望改进一下。 2、病例叙述个别科室比较僵化,繁琐。应简单扼要叙述患者入院时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 诊断、给与的治疗措施,现病情如何,给予如何治疗护理措施,病例介绍要简单明了。 3、到病房查体都简略了,应与患者互动,指导、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例如很随和的询问 病人饮食、睡眠、关注的症状,用药反应,病人的感受,有什么问题及有哪些不适。有留置针的看一下针眼部位皮肤及时间标示,有管路的要现场查一下管路情况及时间标示。有引流的看一下引流液情况,卧床病人应给与翻身检查一下皮肤。

医学影像学三基试题三

况无特殊,可增强,减弱或正常 E .部分病例可见左房,右室增大 12 .关于泪腺混合瘤,下列哪项符合其 A.眼眶普遍扩大 B.眼眶外上壁受压 13 .骨肉瘤X 线征象是( ) A.软组织肿胀 B.骨质破坏 C.骨膜反应 D.瘤骨形成 14 .关于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医学影像学三基试题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 分) 01.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典型影像特点为 ( ) A.多发生于气化型乳突 B .病变位于乳突气房内 5 E.平片示圆形高密度 02 .以下鼻窦开口确的为 ( A.额窦开口于下鼻道 B .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窦开口于上鼻道 E.额窦和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03 .下列“血管网状细胞瘤”特点,哪项不对 A.好发于小脑、脑干 B .瘤周水肿不明显 半球E.青年女性多见 c.病灶有硬化缘 D.病变大小多为3? C.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 D.额 ( ) C.平扫囊样密度,有壁结节 D.好发于大脑 04 .关于基底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底节是白质结构 脑D .基底节又称纹状体 E.基底节包括内囊 B.基底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 C.基底节包括丘 05 .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性血管瘤 B.平扫多呈低密度 灶周边部开始强化 D.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 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 C.增强扫描从病 E 与肝癌相比, 06 .喉癌可分成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和跨声门型、其中声门下型约占喉癌病例 的( ) A . 5% B. 10% C. 15% D. 20% E . 25% 07 .下列哪一项不是的优势 ( 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多方位直接成像 D.对颅颈交界区病灶的显示能力 08 .前列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 . 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 ) B .直肠指诊 C . D . E .穿刺活检 09 .关节脱位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为 ( A.肩关节 >足关节 >肘关节 >髋关节 >踝关节 >腕关节 关节 >髋关节 >足关节 >肩关节 C.肘关节 >肩关节 C.可以 E 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 >膝关节 >足关节 >髋关节 >踝关节 >腕关节 >膝关 B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 节D .髋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足关节 >肩关节 >肘关节 肘关节 >肩关节 >足关节 >髋关节 E .踝关节 >腕关节 >膝关节> 10 .易压迫椎间孔造成邻近椎弓根和椎体侵蚀的病变是 A.星形细胞瘤 1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要点的是 ( A .心脏可呈主动脉型 B .肺血管纹理多属正常范围 ( B.神经纤维瘤 C.血管畸形 D.脊髓空洞症 ) E 血管母细胞瘤 C.心脏多明显增大 D.心脏搏动情 X 线表现( ) C.眶底受压 D.眼眶内侧壁受压 E 泪腺区钙化 E .以上都是

医学影像专业英语总结

Chest plain film/plain chest radiography 胸部平片Posteroanterior 后前位 Left-lateral 左侧位 Contour 轮廓 Symmetric 对称 Lung field 肺野 Lung marking 肺纹理 Lesion 病变 Lung hilar 肺门 Mediastinum 胸廓 Diaphragm 膈肌 Rib 肋骨 Round-shaped 类圆形的 Mass 团块 Post-basic segment 后基底段 Lobulated-edge 边缘分叶 Well-defined margin 边界清楚 ill-define margin 边缘不清vague margin Homogeneous attenuation 密度均匀 Thoracic vertebraes 胸椎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阻塞性肺不张 Sign of “recersal S”反S征 Bilateral 双侧的 Cloud-shaped areas 大片密度增高区域 Piece-like high attunuation 片状高密度Pulmonary edema 肺水肿 Node 结节 Acute miliary tuberculosis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Anteroposterior abdomen plain film 腹部平片Supine overhead projection 仰卧前后位投照Radiopaque foreign body 不透光异物 Stone 结石 Liver 肝gallbladder 胆kidney 肾 Bowel 肠 Distension 扩张 Free gas 游离气体 Vertebrate and pelvis bone 腰椎和骨盆 Plain film of pelvis 骨盆平片 Acetabulun 髋臼 Hip joint 髋关节 Bone destruction 骨质破坏 Femoral head 股骨头 The left hip joint space 左髋关节间隙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

护理部业务查房记录(2) 2

2005年护理部业务查房记录 科别消化内科日期05-5 主持人黄崇敏 责任护士吴和主查人员姚海欣考核人员护理部主任患者姓名方小萍床号14-37床查房病例Barrett食管 参加人员肖兰香陈丽莉周慧芬胡悦红王绿萍杜乐燕孙文瑞毛丽洁王美兰杨碎丽吴雪洁陈瑜涂文婷秦苇马旭阳 薛黎明周雷林碎钗何菁菁黄崇敏王辉娥林正燕诸葛玮玮陈小珍吴和王惠姚海欣王新新方小玲时翠凤 苏林燕周笑芬沈美琴练飞飞 业务查房内容: 一、主持人(开场白):致词:大家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和各位老师参加消化内科组织的业务查房。今天我们所查疾病是Barrett食管,由副主任护师黄崇敏、护师姚海欣、护士吴和组成的小组查房,经过一再的筛选,选择了该病例,虽然时间仓促,但是她们也做了详细、认真的准备!该病例比较罕见,在内科护理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疾病护理的要点。因此,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常规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多多指导。下面由责任护士吴和汇报简要病史。 二、查房步骤

(1)—听: 首先全体参加者来到消化内科示教室,听取护士吴和汇报病史。 简要病史: 患者:方小萍女性39岁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Barret食管、溃疡”收住。患者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黑便、呕吐咖啡色样物,伴头晕乏力。患者曾在我院住院3次,查胃镜示:食管下段狭窄,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病理符合Barret食管,予制酸、止血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近10天来,患者再次出现黑便,脸色苍白,伴头晕、乏力,来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Hb37g/L,予输血、补液、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后(2005.5.18)查血常规示:Hb:68g/L,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软,面色苍白,无恶心呕吐,无诉烧心,反酸,胸骨后不适及吞咽困难。测体温:37℃脉搏:92次/分.血压:110/80mmHg.医嘱予内科护理II级,冷流饮食,补液、制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完善各种化验辅助检查。入院后,从[戈登11种健康功能型态]总结、分析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X线检查:心、肺、膈未见明显X线病征(05-5-20) B超:慢性肝病(05-5-20)?心电图:正常范围的心电图(05-5-20) 胃镜:食道下段狭窄伴溃疡barrett食管(05-5-23) 病理活检,报告示:急诊血常规:WBC:6.0*109/L RBC:2.67* 1012/L ↓HB:68g/L↓PLT:226 *109/L (05-5-18)?14C——VBT:阴性(05-5-18) 输血前四项:阴性(05-5-18、5-21) 肿瘤系列:阴性(05-5-20) 血生化检查:基本正常,个别数据偏低,系该病人营养不良所致(05-5-20)?出凝血时间:正常(05-5-20)血常规:WBC:5.4*109/L RBC:3.79* 1012/L HB:103g/L↓PLT:208 *109/L (05-5-20) 乙肝病毒DNA(FQPCR)﹤5.0E+2 (05-5-21) 尿常规:正常(05-5-21) 入院时存在的护理问题: 患者入院时存在的护理问题有:恐惧、活动无耐力、有体液不足的危险。针对这三点护理上予以心理护理、疾病宣教、饮食指导、并遵医嘱予输血、补血、制酸、补液等药物治疗,5月20日,血常规报告示:Hb:103g/L 现患者情绪稳定,能配合各项诊疗及护理,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感及胸骨后不适,生命体征稳定。 现仍存在的护理问题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预感性悲哀。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癌变。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时间:2012-07-20 地点:眼科 主持人:张春叶 参加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姚琼、彭宏、戴红芳、钟筱、王繁、余悦、高奕、朱珠、向琼、 周芳、黄丹、刘金华、刘亚庆 患者姓名:李菊秀 主要诊断:白内障 查房目的:掌握白内障病人的护理要点。 重点解决问题:针对白内障术前术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查房内容: 主持人:通过此次查房,希望大家对白内障这个病的治疗护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希望大家较好掌握白内障的护理。首先请余悦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一)病情汇报 余悦:患者,女、78岁,已婚,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表现为眼前遮挡,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未重视及诊治,之后双眼视力持续加重,1月前,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加重,表现为妇眼视物困难、行动不便,仍不伴眼红、畏光、流泪、无视物变形及眼外伤史,未检查与治疗,今因行动不便到我院求

治,门诊以“白内障”收入我科。 (二)床边查体 查T36.8℃,P7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专科查体:vod4.1,vos4.4双眼瞳孔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双眼晶状体棕色混浊+++,眼底看不清。 (三)讨论 主持人:针对这个病人,我们来提下关于他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王繁: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协助病人做好术前检查,做好个人卫生、洗头、洗澡及修剪指甲。 3、做好术前的宣教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4、术前给予冲洗泪道,剪睫毛,做皮试。 5、术晨进入手术室前做准备洗眼和扩瞳,一般瞳孔为5-6mm,为宜,滴麻药,测生命体征。 朱珠:P1有外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措施:将用物固定摆放,活动空间不留障碍物,避免跌倒,教会病人使用呼叫器,鼓励其寻求帮助,入厕必须有人陪同。 P2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措施:定期门诊随访,嘱病人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恶心

护理业务查房

护理业务查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护理部护理业务查房 查房科室:外科一片区外四病房 查房日期:2011.6. 15 查房内容:急性肠梗阻 主查人:z 主持人: a b c 主要参加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本科室护理人员主要内容: 1、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四-16床,郑渝,男,29岁,住院号 xxx,诊断急性肠梗阻。 2、患者的简要病情介绍:患者因“腹痛,呕吐2天加重1 天”,于2011年5月2日十点急诊入院,平车送入。查体:意识 清楚,腹部平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测T:37.2OC, P:80次/分,R:18次/分, BP:102/58mmHg。入院后给予临床护 理指导,完善相关检查,给予相应的病情观察、护理,遵医嘱禁饮 食补液抗炎治疗。于2011年5月18日出院。 3、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1)特定的知识缺乏:与病区环境有关,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2)焦虑:与担心疾病恢复情况有关。 (3)舒适度的改变:与卧床,长时间安置胃管有关。 (4)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禁饮有关。 (5)疼痛、腹胀:与疾病本身有关

(6)营养失调:与低于机体需要量,禁食禁饮,机体消耗大有关(7)潜在并发症:感染 (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针对护理问题主要护理措施: (1)特定的知识缺乏: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2.向病人讲解有 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3.经常与 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 受,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2)焦虑:1. 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情绪反应,了解其对本病的恐惧及焦虑程度。2. 加强与病员沟通,告知其相关疾病 好转的病例,缓解焦虑情绪,增强病员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3)舒适度的改变:1.指导病员在床上翻身活动。2.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增加舒适度。3.胃管妥善固定,避免脱出,弯 曲,打折,若干咳痛,可吞服少量石蜡油。 (4)体液不足的危险:1. 遵医嘱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2. 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3.检测生命体征。 (5)疼痛、腹胀:1.鼓励病员诉说对疼痛的感受,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与精神支持。2对病员解释疼痛原因,必要时遵医嘱使 用止痛针。3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学会转移注意力,如听 音乐,聊天等。4遵医嘱给予病员超声波治疗。5.加强肠蠕 动。6.按计划给予肥皂水灌肠、肛门排气等等。

不同类型脊索瘤手术方案及术后放化疗策略

不同类型脊索瘤手术方案及术后放化疗策略 脊索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骨癌,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脊索瘤带瘤生存患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少于十万分之一。 脊索瘤属于肉瘤的一种,是一种恶性骨瘤和软组织瘤。在确诊的病例中,脊索瘤好发病于50-60岁的人群,但亦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男性病人约是女性病人的两倍。脊索瘤可具有家族性遗传,但十分罕见。 脊索瘤位置 大约一半的脊索瘤发病于骶骨部位。还有大约30%的脊索瘤发病于颅底区域。颅底脊索瘤通常发病斜坡区域。剩下20%的脊索瘤发病于脊柱的颈部、胸部或者腰背部。在罕见的情况下,脊索瘤可在脊柱的多个位点发病。 脊索瘤发病原因 脊索瘤发源于一种称为脊索的组织细胞。脊索是胚胎中帮助脊柱发育的一种结构。通常脊索在胎儿发育至8周大时会消失,但少量脊索细胞会残留在脊柱和颅底骨头中。在罕见的情况下,这些残留的脊索细胞会癌变为脊索瘤。目前脊索细胞癌变的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脊索瘤分类 依据脊索瘤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脊索瘤可以分为四类。除了去分化型脊索瘤,其他类型的脊索瘤表现相似,因此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去分化型脊索瘤仅占脊索瘤患者的5%。去分化型脊索瘤更具有侵入性,其生长速度也快于其他类型的脊索瘤。

脊索瘤诊断 1、影像:脊索瘤通常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出来。如果怀疑患有脊索瘤,您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简称为MRI,以帮助医生确诊及安排治疗。核磁共振是检查脊索瘤的最佳方式,它能观察到脊索瘤对周围组织如肌肉、神经以及血管的影响。无论脊索瘤位于何处,建议您对全脊柱做一次MRI扫描,以确认脊索 瘤是否可能扩散到脊柱的其他区域。脊索瘤最容易在核磁共振T2加权成像模式下观察到。同时建议您对胸、腹以及骨盆部位进行CT检查。另外一种影像检查称为电脑断层扫描,简称CT或者CAT。如果MRI检查不能确诊为脊索瘤,建议您做CT检查。 2、活组织检查:影像检查仅能判断患有脊索瘤的可能性。如要最终确诊还需要通过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检查肿瘤组织活体样本。因此在进行外科手术前,您的医疗团队可能会考虑从您的肿瘤中取出一小份组织样本,这称为活组织检查或活检。来自INC神经外科集团的法国教授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在上海INC 办公室2019年进行的学沙龙中强调,在进行活检手术时如果不能安全获取组织样本,或引起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很高时,不推荐做活组织检查。对于骶骨及可活动脊柱脊索瘤而言,推荐在背部做一个CT引导穿刺套针活组织检查。 该检查采用CT扫描的方式,将活检针管精确地导至正确位点。活检针管被包裹在一个管子中,以保证肿瘤细胞不会沿着针头路径扩散(通常称为肿瘤细胞播种)。如果计划做活检,请尽可能的采用这一安全方法。 如在做外科手术前已经做过活检,那么建议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切除活检周围的组织。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任何潜在的脊索瘤细胞,因为这些细胞有可能在活检时扩散了。

脊索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脊索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脊索瘤为发生于残存脊索的原发恶性肿瘤。少见,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好发于脊椎两端,骶骨和颈椎是其最好发部位,前者为35%,后者为50%,其他椎骨为15%。发生在中轴骨骼以外者罕见。 [诊断依据] 一、病史 脊索瘤为IB期肿瘤生长缓慢,表现为无痛性局部缓慢增长,很少发生转移,晚期有肺转移,常可致死。 二、症状和体征 发生于枕、蝶部肿瘤,可产生头痛、颅神经受压症状,骶部肿瘤压迫症状出现较晚,主要症状为下腰痛,肿块向前挤压盆腔脏器,产生机械性梗阴,引起小便障碍和大便秘结。肛诊于骶前可触及一大的包块。 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头颅脊索瘤,骨质破坏边界尚清楚。骶尾部脊索瘤,骨膨胀性改变,呈毛玻璃样阴影,有时穿破骨皮质,形成边缘清晰的软组织块影,软组织包块突向前方。 同位素扫描在血液相和骨相同位素摄取均增高。

CT检查病灶边界较清楚,伴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MRI检查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和STIR 像上呈高信号,其信号常较均匀。 病理检查镜下见小叶结构由大的空泡细胞组成,核位于中央,嗜酸性的胞质透亮,细胞膜清楚。 [鉴别诊断] 一、骨髓瘤脊索瘤好发于脊椎两端,骶骨和颈椎是其最好发部位,多有巨大的软组织包块。免疫球蛋白电泳检查多无异常。但最终确诊任须病理组织学检查。 二、骨巨细胞瘤脊索瘤多为中心性,溶骨性破坏,多有较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周围无骨壳形成。病理学检查易于鉴别。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一)放疗一些脊索瘤病人对放疗敏感。 (二)化疗多无效 二、手术治疗 手术应选用包括部分健康组织在内的瘤段切除方法。位于骶一尾部的脊索瘤,特别是位于第二骶孔以下时,应行广泛切除术,甚至不惜切除一些受累的神经根。对膨胀和浸润

护理部业务查房记录

科别:骨伤科 日期2013-01-25 主持人: 责任护士: 主查人员: 考核人员:护理部主任陈俊主任护师 患者姓名: 床号:9床 查房病例1右股骨粗隆骨折2左股骨裸上骨折3左肋骨骨折,4左侧肩脚骨粉碎性骨折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各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 业务查房内容:1右股骨粗隆骨折2左股骨课上骨折3左肋骨骨折,4左侧肩脚骨粉碎 性骨折 一、主持人(开场白):各位领导、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和护士姐妹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骨伤科组织的业务查房。今天我们选择的是一例全身多处骨折的重症病例,虽然全身多处骨折是我科的常见病,但是其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高。但若能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希望通过这次查房,我们共同提高该病的医学相关知识,共同探讨治疗该病的措施及方法,减轻致残率,促进病员肢体功能及早恢 复。今天我们使用三级查房体系,由主管护师一护师一护士组成,希望大家多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下面由责任护士**汇报简要病史。 二、查房步骤 一、听: 首先全体参加者来到示教室,听取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2岁,因车祸伤致头痛,出血胸痛,双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1+小时于2013年1月2日急诊入院,X检查示左肋骨皮质欠连续,左股骨下段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头部MRI:左侧上颌窦,蝶窦积液。颅内未见异常。于1月2日以骨折病收入我科。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晰,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应灵敏,左眼眶外侧见约7cm弧线裂口,左上唇有lcm皮肤裂伤,口鼻内有血迹,左髓部压痛,扣痛明显,右髓关节被动活动无明显受限,扪及骨擦感,右下肢外旋畸形,可见明显肌肉萎缩,感觉如常。左股骨下段近膝处畸形,反常活动,压痛,扣及骨擦感,活动受限,左下肢明显肌肉萎缩,小腿明显,远端感觉可。T: ℃、P: 100次/分、R:20次/分、BP: 111/77mmHg。患者数十年前因外伤致双下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既往10余年出现左腹股沟包块。 当时存在护理问题有:1疼痛,与损伤,牵引有关,2自理缺陷:与骨折后活动限制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脱位,制动,固定有关4潜在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症,关节僵硬等,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5知识缺乏,缺乏康复锻炼知识,6焦虑与担忧骨折预后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8排尿异常-留置导尿,9便秘:与长期卧床、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活动有关。针对这几个护理问题护理上密切监测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双胫骨结节牵引,保持牵引有效,患肢抬高观察患肢肢端循环感觉运动,头抱美唑抗炎治疗,鼻导管给氧,做好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等基础护理,软食,指导病员间断饮水,协助翻身拍背咳痰,指导病员功能锻炼等措施。患者现在神清,生命体征稳定,患肢抬高肢端循环感觉运动可。 病员于2013年01月07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左股骨跺上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移植术。于2013年01月14日在全麻下行左肩脚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中医诊断:1、骨折病(血瘀气滞证) 西医诊断:1、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脊索瘤治疗新方法及5年生存率解析

脊索瘤治疗新方法及5年生存率解析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脊索瘤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在50至60岁人群中诊断出,且男性患病几率是女性的两倍。约50%的脊索瘤形成于脊柱底部(骶骨),约30%在头部颅底斜坡区域,其余20%脊索瘤形成于颈部、胸部或下背部脊柱。极少数情况下,脊索瘤也可能发于脊柱的多个部位。脊索瘤可能会在进行治疗后复发,一般在同一位置,这也称为局部复发。大约30%-40%的患者中,其脊索瘤最终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骨或淋巴结。 类型: 脊索瘤根据其在显微镜下的外观表现,分为四种类型。除了未分化型脊索瘤(约5%的患者),其他类型的脊索瘤表现都基本相似,并且以相同的方式治疗。而未分化的脊索瘤更具侵袭性,通常比其他类型生长地更快,并且比传统的脊索瘤更容易转移。 发病原因: 脊索瘤由被称为脊索的组织细胞发展而来,脊索是胚胎中有助于脊柱发育的结构。当胎儿大约8周龄时,脊索就会消失,但是一些脊索细胞仍留在脊柱骨骼和颅底。极少数情况下,这些细胞会发展成肿瘤,称为脊索瘤。什么原因导致脊索细胞在某些人中癌变目前仍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诊断: 1)影像:CT能最好地显示骨质侵袭、骨质溶解和病灶内钙化。MR可以很好地评估肿瘤范围,在T1加权成像中,脊索瘤大多为等信号或低信号,高信号则提示出血或粘蛋白聚集。而T2加权成像则一般表现为高信号。极少需要用MRA 或传统的血管造影来显示血管移位或包绕。 2)活检:影像学检查会提示脊索瘤的可能性,但最终诊断还要通过病理学家分析肿瘤组织样本确定。然而,如果获取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很高,则不建议活检。对于骶骨和移动性脊柱肿瘤,建议使用套管在CT引导下从背部进行活检。 治疗原则: 在被诊断出脊索瘤后,首次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复发的概率有非常大地影响。因此,仔细地考量并选择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脊索瘤作为非常罕见的骨恶性肿瘤,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治疗方法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2013年12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召开了一次会议,包括来自多个学科不同国家的40多名脊索瘤专家,更新了脊索瘤的临床治疗指南。The Lancet Oncology记录发表了此次会议达成的脊索瘤全球共识。

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18.10.15 15:00 查房人刘玉梅 病历报告人张馨艺病历号20181612 患者姓名马桂兰床号206-21 性别女年龄69岁 参加人员 各疗区护士长,内儿疗区全体护士 查房记录: 刘总护士长:各科护士长、护理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将对206-21床马桂兰胸痹心痛病进行一次护理业务查房。查房的目的是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共同探讨胸痹心痛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了解责任护士对胸痹心痛病护理问题的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还存在护理问题等。 下面请责任护士冯娜报告病例,同时说说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及现存的护理问题 护士冯娜:患者马桂兰女69岁206-21床病历号是20181612诊断是胸痹心痛病,该患反复心悸气短5年,加重伴胸闷胸痛3天,与2018年9月27日入院。该患者高血压病史7年,糖尿病史3年,十二肠溃疡病史5年,腰间盘突出症6年,该患面色萎黄,口唇发绀,胸闷胸痛,痛引肩背,动则益甚,心悸且慌,自汗盗汗,烦躁易怒,委婉疼痛,纳呆,夜寐欠安,二便调和,舌暗红,苔黄厚,

脉细速。该患者气虚血瘀证 查体:T : 36.5℃P:62次/分BP:140/80mmHg 。给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给予红花黄色素100毫克加动物源胰岛素3单位,泮托拉唑钠80毫克,替硝唑100毫升,肌氨肽苷17.5毫克每日一次静脉输液。同时给予普通针刺,红外线治疗每日一次。 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潜在的并发症:心肌梗死。 3、知识的缺乏:缺乏预防与用药知识。 4、焦虑: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和不良刺激。 2、胸闷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3-5L/min 3、胸痛发作时可指压穴位止痛,常用穴位有内关、心俞膻中、合谷。 4、患者便秘时,及时给予通便治疗,给予耳穴埋豆,主穴:大肠、直肠下端,便秘点、配穴:肺、结肠、脾。 刘总护士长:谁能说说常见症候要点 护士顾婷: (一)心痛发作期1、寒凝血瘀证:预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二)心痛缓解期1、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

脊索瘤(Chordoma)

概述脊索瘤(Chordoma)是一种先天性的、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主要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病理改变一、大体所见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质软呈胶状。可有局部出血、坏死、囊性变及钙化等。早期一般具有包膜,附近常有碎骨片及死骨。二、显微镜检显示肿瘤组织变化较多,各个病例不同,甚至同一种瘤的不同区域内也不同。分化差的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边缘清晰。细胞内外粘液成分较少,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排列稀疏,体积较大,呈梭形或多边形,胞浆内有明显的空泡,肿瘤的间质中有纤维间隔,且有多量的粘液积聚,高度恶化时可见核分裂相。临床表现疼痛为最早症状,多系由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或器官所引起。位于骶尾部的肿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随后局部出现肿块,并逐渐长大,从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内发展,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位于蝶枕部的肿瘤可压迫视神经及其他脑神经,脑垂体、脑干等,在后期并可引起颅内高压。在椎管周围有脊髓受压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瘫、大小便失禁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表现1、头颅脊索瘤多见于颅底、蝶鞍附近,蝶枕软骨连合处及岩骨等处。骨质破坏边界尚清楚,可有碎骨小片残留和斑片状钙化物质沉积。并可有软组织肿块凸入鼻咽腔,一般较大,边缘光滑。脊索瘤肿块突出颅腔时可使钙化松果体移位,偶可引起颅内高压。颈椎的脊索瘤常位于上颈椎,尤在颈椎和枕骨交界处,多累及椎体、椎弓根偶尔也可受到侵犯,软组织肿块,常为突出的早期表现。胸椎脊索瘤较少见。 2、发生于脊柱的脊索瘤最多见于骶尾部,常位于骶尾骨交界处,患骨明显膨胀,骨内正常结构消失,呈毛玻璃样阴影,肿瘤呈溶骨性缺损,有时可穿破骨皮质向臀部及盆腔内扩展,形成边缘清楚的肿瘤性软组织块影,中间可有残余骨质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钙化点,局部密度增高,造影检查,可显示直肠、膀胱、子宫等邻近器官或组织受压推移表现。 3、骶椎以上脊柱的脊索瘤,累及单个或2~3个邻近的椎体时,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有时可见散在钙化点。单个椎体损害时,可见圆形或斑点状骨质稀疏区。诊断诊断标准:1、好发年龄:主要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好发部位:50%在骶尾部,35%位于蝶枕部,其他依次为颈、胸、腰椎部。3、生长缓慢,在出现症状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主要症状为疼痛、肿块和括约肌功能障碍。鉴别诊断有时需与骶骨巨细胞瘤、骶骨转移性肿瘤鉴别。治疗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将肿瘤作整个切除,有时因肿瘤所处部位完整切除困难,则可作局部切除。Friedman认为对于某些脊索瘤放疗也是有效的。剂量可高达50~60Gy(5000~6000rads)。化疗无效。预后脊索瘤发生转移的机率不高,位于骶尾部的脊索瘤发生转移者较多,而颅底与骶椎以上脊柱的肿瘤转移的却很少。一般均在肿瘤发生10年以后才出现转移,局部淋巴结常被累及,随后血运转至肺、肝脏以及腹膜等。枕部含有丰富软骨成份的脊索样脊索瘤,较常见脊索瘤的预后为好。

护理查房总结

产科12月护理业务查房 一、时间:2017年12月13日16:00时地点:产科办公室 二、主持人:梁杏宜主讲人:何倩影尊敬的护理部主任,各科护长及护理骨干,欢迎大家参加护理查房,今天查房案例双胎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护理业务查房,目的是通过查房掌握双胎妊娠的相关知识,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三、病例综述: 由责任护士何倩影向大家汇报49床产妇,杨思,住院号227079的治疗护理经过(详见附后PPT/文档资料)。 四、发言讨论示录展,各科护士及护长发言 1、何芝文主管护师发言: 这次护理查房的孕妇有贫血,我觉得要详细讲一些贫血相关的饮食,进食一展含铁高的食物,如猪肝,动物血,红肉(牛肉),樱桃,红枣等,如果饮食摄入不足,仍然贫血,我们可以咨询医生,适当用一些补铁剂。 2、xx护师发言: 双胎妊娠分娩过程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过多,避免产后出血过多,我们可以加强宫缩,适量补液,用沙袋压子宫,定时按压子宫,密切观察出血量,若出血多可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注射液,益母草注射液药物等。 3、梁杏宜护长提问环节:①双胎妊娠要做什么检查确诊?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确诊是双(单)绒毛膜双(单)羊膜囊双胎?②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中输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刘燕护师发言回答: 双胎妊娠可以用B超确诊,在11~13周的时候可以确诊绒毛膜羊膜囊的状态。 5、xx护师发言回答:

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①羊水过多②双胎静脉吻合③纸样胎儿④胎儿水肿 6、xx护理部副主任发言: ①双胎妊娠在37周前顺产和剖宫产的危险性是一样的,37周后可以放宽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②这份护理查房资料中没有B超结果图,没有很明确地展示胎儿在宫内发育的平衡。 ③有跌倒的危险,这个因素应该与体型改变有关,该孕妇因怀孕,腹部增大,而且是双胎,下床和上厕所都是需要家属搀扶,她自己站在地上也看不到自己的脚。我认为这个护理问题的因素改成与体型改变有关会更贴切一些。 ④最后一个探讨问题中,需要更贴题材展开探讨,及今后如何管理妊娠的体重增长。 7、xx护长发言: ①评估新生儿出生后护理指导写得不够详细,双胎妊娠,而且是第一胎,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应该给予孕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方面的指导。②科室关于新生儿安全这个问题要注重一些,安全门要关闭,要严格执行门禁管理。 ③这个孕妇是双胎的,会存在奶水不足的状态,要告知孕妇及家属,尽早开奶,要准备好新生儿的用品。 8、xx护长总结发言: ①各班护士在平时查房时做好宣教,计划19号剖宫产,需要预防产后出血,观察凝血功能是否有变化,发现问题积极与医生汇报,防并发症发生。 ②产后指导母乳喂养技巧,挤奶技巧,防止奶胀的发生。

2020年护理查房

金家护士修订 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本文为Word格式,可直接使用、编辑或修改 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业务查房 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护理患者的情况进行的护理查房。 (1) 护理查房主要对象: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发生病情变化重危病人、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患者,院外带入Ⅱ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等)高危患者等。(2)护理查房的目的。 ①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②通过护理查房建立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让护士学习、运用临床专科知识和技术。 ③护理查房也是一个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机制,形成传帮带的管理过程。 (3)具体方法和步骤。 ①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对上述患者进行查房。 ②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③上级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建议或指示,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 X X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护理实施。对于查房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再组织专题的学习讨论。 ④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专科护理工作需要,由高级责任护士向其他专科或医院专科护理小组提出护理会诊的要求。 ⑤查房后上级护士的要求可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班班落实。 2. 护理行政查房 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行政管理人员之间开展,可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织。 (1)行政查房的目的:提高护士长的行政管理能力,改善护理工作管理质量。 (2)行政查房内容。 ①对照医院《护士长管理规定(暂行)》组织落实。 ②护理部主任和科护士长要督导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③依法执业。 ④运用五常法督促护士站、治疗室、急救车、药柜(麻醉药柜)、无菌物品储存柜等的规范管理。 ⑤病区环境的管理。 ⑥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 ⑦护士的岗位培训和专业能力培养。 ⑧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行政查房的方法和步骤。

科护理行政查房记录

科护理行政查房记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科护理行政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14年1月 查房科室:成人输液室 参加人员:护理部、本科室人员。 检查项目:护士长行政管理、病区各室管理、抢救药品管理、应急预案、各种登记本、输液质量管理、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 成人输液室护士长:首先对各位护士长来我科行政查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科是以成人输液、注射为专业的科室。我们都要求护士认真热情接待病人,要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成立了质控小组,将检查结果随时记录,每月护士长例会后科室护士例会上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查房者:(护理部主任) 我们今天对成人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进行行政查房,这次行政查房分为组。希望在了解护理质量的同时,帮助他们发现管理缺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检查结果反馈: 检查护士长管理部分:科室有业务学习,查房记录,实习生有入科、出科登记,有教学计划和培训记录、出科理论考试试卷和操作考试成绩。护士长手册记录详细,有月计划、周安排,护理质控等管理记录。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弹性排班。不足之处: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考核有护理问题记录、有整改措施,但没有动态效果评价。

检查护理质量管理:经检查护士仪表端庄、优雅,着装符合要求。护理站、治疗室、干净整洁、无杂物,物品摆放有序,科内环境整洁、安静、床单元舒适,被套、床单枕套清洁无污迹。 检查护理规章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科室护理常规实用、流畅,对名护士提问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应急预案,办公护士职责、护理核心制度,回答较完整。 检查护理质量,输液卡管理。医嘱执行日期、时间、签名正规。输液卡二次核对签名落实到位。普通药品基数与卡相符,摆放有序,无过期、变质。不足之处:发现个别护士输液卡签字潦草,不易辨认,希望及时整改。 检查护理常规,抽查两名护士提问心肺复苏、输血反应护士回答完整。不足之处:护士心理素质差,回答问题非常紧张,希望护士长应加强对年轻护士心理素质培养,平时多提问考试,强化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随机抽查两个输液病人健康教育到位。 检查各种物品消毒、灭菌、存放符合要求,各种登记本记录正规,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消毒、处理、登记符合要求。急救药品基数与卡相符,摆放有序。无过期、变质药品,护士每天检查有登记、药品管理者、护士长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查对登记,符合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抽查一名护士操作输液,护士操作熟练。 检查护理人员三基质量。抽查两名护士护理技术操作。一人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技术操作,两名护士操作熟练,与患者沟通有效。 查房者:请成人输液室护士长谈谈目前你们科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护士长:今年科室病人一直较多,保洁人员不到位,保洁成了大问题。希望护理部向主管领导反映,尽快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