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及就业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改革之路,积极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医院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5.护理专业建设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推进困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资金不足、实训实习条件改善迟缓、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进展缓慢、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落实不到位、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师资质量不理想、结构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未能充分显现、实训实习耗材成本难以承受、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履行困难、实验实训室数量不足、仪器设备欠缺、实践基地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破解难题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加强、加快和推进护理专业建设。

三、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通过学科交叉、复合求新、渗透求异来设置专业,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未来劳动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注重专业“软硬环境”的建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本专业健康稳定、迅速有序地发展,积极探索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努力构建适应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并有一定社会认知度的专业结构体系。

2. 专业建设目标是专业建设要以学生成才为本,全面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充实内涵,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寛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以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以中职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护理本科生的可行途径,力争跻身于全省同类专业先进行列。

四、建设内容与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创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采用并不断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块递进式的“1(专业基础模块)+1(职业技能模块)+1(毕业顶岗实习综合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继续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胜任医学护理技术应用方面的各项技术工作,在护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至四学期基本在校内及核心基地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五、六学期在实习基地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活动。

(二)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结构

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精品课程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个性发展。

1. 以本专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核心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龙头,在发挥3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示范作用的基础上,3年内建设2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力争达到市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

2. 课程内容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反映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技术和新要求,并以护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护理专业课程的整合和优化;依据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完成护理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开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与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3. 要加强一批有特色的教材建设,尤其实训教材的开发,积极扶持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导书,鼓励建设应用多

媒体技术的立体化教材,重点完善4~5部校本教材,争取有1~2部自编优秀校本教材公开出版。

4.充分利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影响和作用,定期地给学生进行各种学术讲座与报告,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5.根据地区发展和民生健康需求,在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护理专业的“专门化”方向。

6.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三)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1.继续加大力度,建设仿真实验与实训室,并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充实教学实践的内涵,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通过专业建设,使实验室的数量、实验设备要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同时还要重视实验仪器、模型的不断更新和维护。

2.调整实训室及和优化实训内容,规范各类实训教学文档和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中重点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必开的实验课开出率达100%。

3.进一步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有效地满足了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充实实习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动手实践能力。规范毕业顶岗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质量监控与评价水平,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4.加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力度,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及医院的支持,参与办学,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培训、教师互兼互聘、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机制。

(四)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各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导,采用参与式、边讲边练式、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行工作项目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式”和“学生自己操作”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法。

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学生从被动型学习进入主动型学习。

4.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视频的网络化建设,充实教学资源库。

5.积极开展考核方法的改革。建立注重技术能力培养并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包括操作、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考核和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重点加强师资薄弱学科的引进和培养,使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重点提升主干学科及专业方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

1.建设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教学经验丰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2.注重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国内外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参加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护理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

识、积累经验、熟练技能;参与申报课题等。

3.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教师专业水平,更新知识,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继续将行业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

实到教师兼职队伍中,使各基地都有1~2名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保证学生学习和实习质量。

5.培养专职实习带教教师,确保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

(六)着力抓好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

1.教学文件:科学制订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妥善整理和保管好教学档案。

2.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肃考风考纪。

(七)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和相应辐射能力

1.加强与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广泛征求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2.开展科研活动。“十二五”期间,力争申报更多省级以上课题项目,争取1~2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与科研奖励,课题责任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人均1~2篇。组织邀请护理专家开展专业学科建设讲座,开展教研活动。

3.尝试开展国际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五、保障措施

1.充分认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学校领导的领导、指导下,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组织专业建设自查自评,对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进行修正、调整和补充。

2.增加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学习,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省、市级以上的课题立项、一级刊物发表的论文,

给于激励经费。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经费按年度设立专项经费。

3.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

(1)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派送骨干教师去相关院校访问、进修;

(3)参加临床实践,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要求专业课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4)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或从高校、医院引进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

(5)外聘教师。聘请部分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骨干,一般要求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高级职称者担任外聘教师。

4.教学建设的实施

(1)选用部颁教材,及时更新。认真开展教材编写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编写教材和辅助教材,尤其是对专业选修课的教材,着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争取教材获省部级(含)以上奖励。同时开展教材使用研究,使教材得以不断完善。

(2)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已建成的合格课程要继续提高和完善。

(3)重视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院、系专业管理模式的要求以及未来几年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数量、实验设备要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扩建、新建实验室,如基础护理实验室、ICU实验室、形体训练实验室、护理站、模拟病房、诊断学实验室、临床技能实验室等。添置实验设备,如多导同步记录心电图机、多功能护理人、褥疮护理模型、各种注射、输液输血、灌肠导尿等模型,以及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机、抢救车、多功能升降病床等。重视实验仪器、模型的不断更新和维护。

(4)实习基地建设

要根据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师资力量和技术优势,结合专业建设的需要,与相关医院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联系。除现有附属医院和教学实习医院外,向重庆、成都、昆明等大城市拓展实习基地。逐步建设与临床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护理临床教学设施,加强和完善直属型附属医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发挥护理临床教学功能。

(5)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规范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考核,执行大纲规定,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开出率为100%。开展护理技能、护理人文等竞赛活动。规范和强化课间教学见习,在开学第1周或前一学期末完成见习安排,落实带教教师、见习医院。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创造条件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感知护理。

5.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的实施

(1)教学文件

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要渗透现代护理学教育理念,突出寛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规范、合理制订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设计要规范、合理,符合大纲要求。保管好教学档案。有序陈列教学文件、教案、教学日历、实验实习报告、试卷、教研活动笔记等。教案、实验实习报告、试卷、教研活动笔记要装订成册。

(2)教学管理

在教务处总体规划指导下,不断提高教师责任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行教学环节规范化,严肃考风考纪。

6.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执行学校和学院的科研政策,激励专业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创造科研条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加级别较高的各类学术会议。每年定期组织邀请2-3名护理专家讲座。

开展教研活动,学术讲座,集体听课,集体备课,命题讨论试卷分析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

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不断提高课件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

7.增强行政后勤服务能力,切实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开源节流,服务到位,保障有力,以确保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六、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体系

我校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学校为目标,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现代高校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其内涵如下:

(一)教学质量总目标: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备先进、课程体系健全、培养模式新颖、师资队伍雄厚、质量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就业质量上乘、学校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1.教学检查

(1)定期教学检查:①开学初第一周,进行以教学准备、师生到课率为重点的期初教学检查。②学期中,进行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效果为重点的期中教学检查。③学期末进行以考试环节、监测考风、考纪为重点的期末考核检查。

(2)经常性教学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经常性教学检查,检查内容涵盖教学运行情况和教学基本建设情况,包括教师到课率、教师授课进度表执行情况;教师迟到和提前下课现象、学生上课出席率及课堂纪律等;各类实验实习进展和完成质量情况等。

2.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

(1)教学督导:根据《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样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学校教学督导组及各系(部)领导通过听课、查课、座谈等方式,有重点地监控教学运行过程,评估教学质量,收集、分析、调查和研究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2)领导听课:学校领导、教务处及系(部)领导按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听课人按要求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并对被听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给与综合评价,听课记录表交教务处汇总分析,并将结果、相关建议向被听课人反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

(3)学生评教:每学期结束前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教,教务处统计汇总评教结果,对评教结果进行书面分析,形成学生评教报告,并向教学副校长、教师所在系(部)和本人反馈。

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涵盖了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综合评估和专项评估,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实施监控。

4.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机制

学校教学质量信息分教学检查信息、教学信息员信息、教学评估信息、领导信息和社会信息等。进行分门别类的采集和及时的决策处理。

5.调控与反馈

调控与反馈是改进教学质量的最实质的措施。调控要能落到实处,反馈要及时,反馈的信息要准确有效。

6.教学质量改进的具体执行

对在日常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应自行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记录,需要整改的,制定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的措施,报教务处备案。

7.护士资格证过关率统计

每年专人统计护生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成绩情况。

8.社会评价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七、专业建设资金的用途、管理及预算

(一)专业建设资金的用途

专业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不得用于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化债等方面。建设期内,各专业用于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不得超过中央补助资金的50%。

(二)专业建设资金的管理

学校对获得支持的专业建设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三)分年度经费预算表(见下表)

分年度资金预算一览表

(四)专业建设的进程及预期绩效

专业建设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1)建立和完善由学校、行业、医院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做好调研及反馈调整工作。制定未来两年的专业建设详细进度表。

(2)完成护理系各专业教研室的组建工作。护理系下设基础护理教研室、内科护理教研室、外科护理教研室、妇产科护理教研室、儿科护理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

(3)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4)调整和完善实训室,补充和优化实训内容,规范教学文档和管理制度。

(5)初步完成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教学设计。完成核心课程教学视频的网络化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6)派送2名年轻教师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

(7)聘请行业优秀专家来校授课;专业带头人国外考察学习,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性会议;加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培养专职实习带教专业教师。

(8)完善3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完成编写具有特色的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导书,完善4~5部校本教材。

(9)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办法。

(10)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取有1部自编优秀校本教材公开出版。力争建设1门核心课程达到市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开发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11)扩大实践基地,使由2010年的58家校外实践基地增加至80家。充实实习内容;规范毕业顶岗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

(12)完成核心课程教学视频的网络化建设。全面完成多媒体资源库,实行网络化教学与管理。

(13)骨干教师国内(外)考察学习;培养专职实习带教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并加强培训。鼓励骨干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14)按照“认真谋划、精心布局、满足功能、科学实用”的基本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参与完成新校区护理教学、实训场所的规划设计工作;坚持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现代化校园的建设理念,保障校园面积、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实训场所、生均学生宿舍能及时适应学校事业发展,满足教学、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使新校区建设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2.第二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并付诸实施。

(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基本完成。

(3)实训实习条件基本改善。形成较为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训基地整体管理模式。

(4)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广泛应用,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完成。

(5)校企合作制度基本完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6)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得到整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7)实训实习耗材补贴能满足实验实训项目的完成。

(8)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资金支出得以保障。

(9)检查和总结项目实施情况,迎接验收。

总之,护理专业将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契机,坚持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全力推进并实施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及“护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通过3~5年的建设,形成护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特色,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大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做实、做精、做强,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科学、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师资队伍合理、教学资源丰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提高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力争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真正实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护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优势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既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又符合世界护理发展趋势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到2010年,招生总数每年递增15%。可见,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2、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阿克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加速阿克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地区和学院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均为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强大优势。 学院护理专业是目前阿克苏唯一布点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实践性教学环境好;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一定

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设率高。尤其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实训、见习和实习有地区众多的二级甲等医院强有力的支撑,临床带教师资队伍雄厚、经验丰富,形成了护理专业办学与培养专门人才的明显特色。学院对护理这一得天独厚的专业支持的优势,使学生质量和就业前景有充分的保证,生源始终很好,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 % 以上。 “十五”期间,学院坚持以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以临床学科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重组以“人体系统”为单元的整体护理教学体系,形成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结构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带动其他医学相关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够用、适用”为主的原则,认真分析阿克苏卫生医疗系统的现状、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行业专家论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对护理、助产等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行业人才。 学院医学系依靠地区各医院、地区卫生系统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地区各医院的支持,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在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到更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学基地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建立稳定的基地,提供优秀的师资,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形成疆内一流、专兼职结合的护理师资队伍,使地区护理通过重点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形成疆内一流、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辉南县实验小学 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工作思路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2、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4、“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薛娟 副组长:赵桂春 成员:姜英忠张冰钟妍 刘艳梅李冰郑立丽 董丽王晓勇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目标 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开心农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安仁中学“开心农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与任务 1、在全体班主任及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建成一个让学生们能自主体验的绿色蔬菜 劳动基地,让劳动基地成为学生们的实践乐园。 2、“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 动技能,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 三、领导机构 组长:叶志明 副组长:曾国波 成员:季明浩戴子云(场地安排),全体指导老师及班主任 四、实施办法 1.蔬菜基地责任到班级,由学校总务处统一规划将蔬菜实践基地平均划分给各个班级,由班主任具体负责蔬菜基地。 2.班牌由学校统一安装在相应位置。 3.劳动工具由学校统一提供,种植、管理、施肥、收获由班级负责。种植品种各班自定,学校不作统一要求,但是菜地要由学校统一规划。 4.各班指导老师进入蔬菜基地指导学生育苗、播种。 5.指导老师及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或实践活动课时带领学生进入蔬菜基地指导学生护理,给蔬菜浇水,捉虫、拔杂草,细心观察蔬菜的变化,并要拍摄照片上交学校。 6.收获的蔬菜可以供应学校食堂,学校付钱购买。班级劳动获得的报酬由班级所有,用于班级日常班费开支。 7.如收获的蔬菜学校食堂不需要的由各班主任支配,或奖励给学生带回家分享劳动成果。 五、考核办法 1.劳动蔬菜基地的检查考核由校长室组织,采取实地查看基地建设情况的方式,

护理部实训室规划与建设

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护理专业部实训室规划审批申请报告 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示范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可视有形的基础,更是最形象的构化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力保证。为进一步的实现理实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证融合---训赛相通---三段式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切实的开展好、开展扎实,护理专业部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以及组织人员讨论,将护理培训楼整体教学实训实习做了详细的规划,特做此申请审批报告,望领导审度为盼! 护理部实训室现状 目前,我专业部共有内科、基础护理学、系统解剖、康复等相关实训室17间,涉及多门骨干专业,但从日常教学使用情况分析来看,基础护理学教学使用率能达到100%,系统解剖学使用率能达到90%,而其他学科的实训室使用率几乎达不到10%。针对上述情况我专业部做了相关调查,一方面课程设置上以及课时分配上忽视了实训室的使用,另一方面也是较为关键的一点,我校护理专业实训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上与不上实训课的效果一样的,上实训课反而会耽误正常课时,实训室的基础设备不能起到有效的教学辅助作用,且部分实训设备的损毁和落伍也限制了实训教学的开展。为此,切实的做好实训是规划和建设工作是示范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护理部实训室规划方案 结合我校示范专业建设情况,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之上,将专业培养模式融入到实训室建设和规划中去,将护理专业培训教学一体楼做整体规划,并建设有校内实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规划为: 培训楼一楼大厅大厅西侧进行整体设计,开设出卫生服务中心集服务台、挂号台、收银台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楼西侧南第一个办公室(现培训办公室一)进行隔断划分为看诊室及配药室;西侧南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知识讲解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 案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优势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既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又符合世界护理发展趋势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到2010年,招生总数每年递增15%。可见,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2、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阿克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加速阿克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地区和学院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均为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强大优势。 学院护理专业是目前阿克苏唯一布点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

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实践性教学环境好;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一定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设率高。尤其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实训、见习和实习有地区众多的二级甲等医院强有力的支撑,临床带教师资队伍雄厚、经验丰富,形成了护理专业办学与培养专门人才的明显特色。学院对护理这一得天独厚的专业支持的优势,使学生质量和就业前景有充分的保证,生源始终很好,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 % 以上。 “十五”期间,学院坚持以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以临床学科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重组以“人体系统”为单元的整体护理教学体系,形成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结构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带动其他医学相关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够用、适用”为主的原则,认真分析阿克苏卫生医疗系统的现状、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行业专家论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对护理、助产等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行业人才。 学院医学系依靠地区各医院、地区卫生系统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地区各医院的支持,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在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到更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学基地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建立稳定的基地,提供优秀的师资,健全严格的管理制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从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来说,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强调与职业岗位相适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护理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是以护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教学全过程应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培训, 实训得以实施又必须依赖于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为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工作的模块化训练或工作现场的全程参与式的工作训练。从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来看,护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以上两种情况即存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得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本文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1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1从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的客观需求来看 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学校化进程所带来的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分离,而把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是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理,实践性学习作为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践性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工作本位学习和学校本位学习这两部分。这两者又各有其优缺点。 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合理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2从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护理教育的现状来看 1.2.1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护理学是一门综合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应用性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智慧。其目标是培养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还将护理人才的培养列为职业教育中四种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之一。

1护理专业人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城乡医疗、保健等卫生机构、相关服务行业企业,培养从事临床护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及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关健康服务工作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五、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一)、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临床护理 2 社区保健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社区保健、临床护理 (二)、职业资格 护士资格证、医疗救护员、营养师等 (三)、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 资格 临床内科 护理 内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护 理管理 具备对成年疾病病人护理的能 力 具备对妇婴病人的护理能力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外科 护理 外科及围手术期病人系统化整 体护理、护理管理

护理 妇婴 护理 妇产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 护理管理 具备对儿童病人的护理能力 具备对老年疾病病人的护理能 力 具备对其它专科疾病病人的护 理能力 具备对各种病人施行饮食护理 和饮食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 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助产士执 业资格证 (助产岗 位) 营养师资 格证 儿科 护理 儿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护 理管理 急救 护理 急诊科及各科急救病人系统化 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社 区 护 理 社区家庭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 育、社区家庭疾病护理、 社区家庭急救、社区家庭保健 及康复、社区家庭营养护理指 导、家庭常见病预防指导、 计划生育指导、社区健康档案 建立与管理 具备对社区家庭常见病、 多发病护理及管理的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疾病预防、保健 的护理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能 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人群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不同群体 进行营养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 业行为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社区护士 培训证* 母婴保健 员培训证 家庭访视 培训证 营养师资 格证 老 年 福 利 院 护 理 福利院老年护理、福利院营养 指导及饮食护理、 福利院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 育、老年急救、 老年康复护理及指导、福利院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具有对老年群体疾病护理的能 力 具有对老年人疾病预防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保健护理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康复护理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指导的 能力 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尊重他人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营养师资 格证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升专后,于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依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

护理学专业建设方案.

护理学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护理学专业建设规划的目标及省教育厅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出的要求,特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如下: 一、课程建设 1、建设目标 目前有2门为校级精品课程,力争3年内3-4门课程达到院级精品标准,1-2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1门课程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护理管理学)。加大护理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力度,“十一五”期间争取有1~2门课程实现双语教学。 2、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下,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和更新。 3.实施措施 (1)克服护理学一直以来过于注重医学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明晰护理特色和护理教育的整体化概念,更加注重美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现代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2)改革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加大实训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构筑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拓展学生选择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4)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护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5)进行各方面扶持,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至2010年专业教师达到48人、兼职教师10人的规模,职称比例初中高为1:1: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70%。“十一五”期间有1-2名教师成为院级或省级教学名师。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分析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在护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领域尤为突出。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正式确定我校为国家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护理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更好地适应21世纪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护理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地方性、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色,注重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在护理职业市场的竞争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此,建立现代化护理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学习, 较系统地亲历“临床实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协调和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真正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教理念。 二、现有基础和主要特色

我校的护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和品牌专业,2003年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共有学生2220人;专业课教师23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3人,实验指导教师3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程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526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204万元,拥有中心吸氧、中心吸引、护理床、护理模型、ICU全套抢救设备(心肺复苏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多功能手术床、多功能分娩床、分娩机转模型、输液泵、静脉输液手臂等一大批实验实训设备,学校为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无锡考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0个,并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次性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学校坚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始终保持教学的高质量,连续两年在全国护理教学改革成果展示赛中获中职组第一名。03级学生潘丹丹参加工作第一年,在江苏省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心肺复苏组第一名。 1、本项目仿真医院护理操作场景,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2、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规范,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可塑性强,能最快适应临床护理一 线需要; 3、本项目已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本校学生训练,还承担无锡地区护理继续教育项 目,执业护士执业考试场所等多种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 4、本项目已基本能满足护理专业拓展的助产、涉外护理、社区护理、急诊护理等方 向的实践性操作要求。 三、建设整体目标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基础 (3) (一)专业现状 (3) (二)需求分析 (6) (三)目前存在问题 (7) 二、建设目标 (8) (一)总体目标 (8) (二)具体目标 (8) 三、建设内容 (11) (一)专业与行业需求对接 (11)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三)课程体系建设 (12) (四)教学运行与保障 (13) (五)课程建设 (15) (六)实训基地建设 (18) (六)教学团队建设 (30)

(八)社会服务 (32) (九)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3) 四、建设进度 (33) 五、护理专业群建设 (79) (一)助产专业 (79) 六、资金预算 (90) 七、保障措施 (94) 八、预期效果 (95) 护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刘玲华 项目组成员:陈红宇、付沫、陈兰、宋国菊、汪国珍、姚斌、郑蓉、管祥兵、程家娥、徐元屏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护理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历了从中专到大专二个办学阶段,已有近60年的专业办学历史。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是学校于2002年3月由原湖北

省中医药学校和湖北省荆州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的当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并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基础学科配套齐全,办学基础设施和专业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目前,本专业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各类岗位培训。每年招生数1000人左右,新生报到率95%以上,全部为第一志愿,毕业生就业率达95%,已形成立足荆州、辐射全国的格局。我校护理专业服务区域能力强,据调查,荆州市三甲医院护士长60%是我校毕业生,荆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50%护理人员是我校毕业生。 护理专业培养是培养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实施整体护理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 根据就业导向和相关医学类专业教育规律和特点,护理专业确立了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2+1”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并积极进行临床实习阶段的“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根据护理岗位需求,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指导下建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思想道德与人文修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实践教育。 多年来,护理专业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校内实训基地4877m2,有公共课实验室3个,专业基础课实验室13个,专业课实验实训室17个,形成了职业氛围浓厚、仿真效果良好、软硬件配套、仪器设备先进、利用率高的、能满足护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且在全国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护理基础及临床技能实训中

互联网+护理服务方案

XXXX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方案 一、背景 XXXX市卫生健康委印发《XXXX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指医疗机构利用本机构注册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逐步扩大到社会上有需求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旨在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范畴,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实现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基层、到社区、到家庭的有效衔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新机制。 二、工作目标 卫健局、医疗机构、保险、信息平台企业共同打造“四维共建”的XXXX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精确管理、明确责任,保障所有人员安全和利益。 发挥市场机制,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报酬等因素,试点医院通过费用分配激励各方资源共同参与。 三、基本原则 (一)依法开展,规范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要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基础,坚持“线上线下,同质管理”的原则,确保有关服务规范开展,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二)以人为本,满足需求。 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健康特征和对护理服务迫切需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发展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服务,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三)鼓励创新,包容审慎。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探索培育护理服务新型业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遵循市场规律,激发市场活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结合本地实际和护理工作特点规律,科学稳妥、循序渐进地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不断调整,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三、总体设计 四、建设内容 (一)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主体。 由卫健局、试点医院、中联佳裕、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小组,总体主导整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卫生健康局作为行政主管主导和监管工作,总体把控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监督推进进度。主导工作小组学习相关国家政策,与时俱进,保障项目推动。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资料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教学法实训基地 基地名称:———————————— 时间:————————————

xxx 2014年4月

一、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随着全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针对0-3岁幼儿教育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婴儿教育、亲子教育等专门机构。面向3-6岁幼儿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专任的幼儿教师、亲子指导教师和专职的保育员需求日益增大,这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一)建设依据 通过行业调研得出,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此外,目前的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常见的特色课程有: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亲子教育、思维训练、潜能开发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深受家长的欢迎,使幼儿园更有竞争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能驾驭这些课程的特色教师是幼儿园最急需的人才。这就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伦理,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以适应学前教育对全科综合型师资的新需求。实践教学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是凸显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特点的必然要求,因此打造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营造一个环境:职场环境; 确立二个中心:职业素养铸就、职业技能训练; 实现三个任务: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培训鉴定; (三)建设路径 调研——研讨——制定方案——提出采购意见——实施 二、建设目标 (一)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目标 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园校融合”的一站式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实现成品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内和校外实训条件,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锻炼。两年建设期间,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新建成琴房1间、语音实训室1间、奥尔夫音乐实训室1间、蒙台梭利教学法实训室1间,同时结合一、二批示范校建设经验和行业调研以及专家评审意见,把学前教育实训室按照功能分为四个基地,新增教学法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充分的实习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4年8月) 完成实训基地的调研、建设方案的制定。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方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资料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教学法实训基地 基地名称:———————————— 时间:———————————— xxx 2014年4月

一、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随着全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针对0-3岁幼儿教育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婴儿教育、亲子教育等专门机构。面向3-6岁幼儿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专任的幼儿教师、亲子指导教师和专职的保育员需求日益增大,这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一)建设依据 通过行业调研得出,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此外,目前的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常见的特色课程有: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亲子教育、思维训练、潜能开发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深受家长的欢迎,使幼儿园更有竞争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能驾驭这些课程的特色教师是幼儿园最急需的人才。这就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伦理,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以适应学前教育对全科综合型师资的新需求。实践教学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是凸显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特点的必然要求,因此打造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营造一个环境:职场环境; 确立二个中心:职业素养铸就、职业技能训练; 实现三个任务: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培训鉴定; (三)建设路径

VR建筑实训室建设方案(20210201124404)

VR-建筑工程实训室 建设方案 目录 、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行业背景 二、项目实施意义 一)、教育意义 二)实习实训意义 . 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三、建设内容 (一)、VR 实训室原理 联 系 电 话 : 152- 571 9- 0308 (二)、VR 实验室的组成部分 1、VR 应用系统.项目负责人: 寿胡滨 10 10

2、沉浸式虚拟三维显示系统11 3、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系统12 (三)VR实训室建设18四、项目建设目标19 、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 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措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也指出,“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 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 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大力推进 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 二)、行业背景 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 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实体模型制作、信息交流和管理、艺术及娱乐等领域, 同时也受到了建筑师们的青睬。 (1)作为理解的工具

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具有真实感的序列立体图象, 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我们对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作出传统中国木建筑的虚拟模型, 建筑专业学生便可用此模型了解中国木建筑的营建过程。又如,作出红楼梦中的建筑群的复原虚拟模型,综合成一个单独的虚拟境界。利用它, 一般人可很快理解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在欧洲、日本和美国, 虚拟现实日益广泛地被家具商和房地产商们用作展示方式和促销手段。 (2) 作为设计和体验的工具 为了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有必要让用户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体验产品的性能, 以便随时修改设计方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在虚拟空间中, 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价和模拟体验。例如虚拟厨房体验, 设计者先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厨房的大致框架,据此用CAD系统划出平面图、立面图筹,并列出费用清单。然后让用户在模拟体验系统中体验厨房的方便程度。可以体验与厨房设计所对应的虚拟空间中各部分的配置, 空间的高度感、前后的延伸感等。体验厨房门的开闭、水龙头的操作以及在壁柜内放置物品的情况等。有了这种虚拟厨房, 可以使用户在厨房制造前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然后根据用户确定的设计启动计算机集成制造生产线, 其加工精度为毫米。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设计和体验的工具的应用。 (3) 技术论证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原设计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对于许多大型的建设项目而言, 进行施工技术可行性的论证非常有必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可以作视觉方面仿真, 还能对动力学、运动学等方面进行仿真。 例如, 通过模拟建筑施工中大型构件运输、装配过程, 可以检验此过程中是否存在物件的碰撞、干涉, 是否因构件形变导致结构破坏等, 经过虚拟工建造过程, 可以检查施工计划和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担负着教育责任的工程建设类院校,不可能像基础教育一样只关注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院校也面临着毕业生无一技之长难以就业的困局。 缺乏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及配套的软件,建筑类院校建设类专业的实验及实训课程基本以老师理论讲授、案例教学为引导,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和方案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 注重土木类的教学,缺少针对施工技术和管理类的实训。实际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存在一定的差距。 侧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实际工程案例缺乏,缺少对建筑、水利、市政等施工企业岗位实战认识实训和岗位性综合实训,缺少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案例实训。 建设类专业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技能:坚实的专业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对行业工作流程的把握及管理工作的融会贯通;

妇科护理实训室建设方案

护理学的发展已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现代护理观要求以人为本,即注重人的整体性,母婴护理的概念即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近年被引入国内。现就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构想、框架进行一些探讨。 1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意义 护理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护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场所等也发生了变化。护士不仅要在医院为重症病人提供护理,而且要为家庭、社区提供护理,所以护生要具备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能力,服务于孕产妇个人、家庭、社区。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接受有关理论和实践的教育。通过母婴护理实训中心的训练,能促进母乳喂养意识,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实现母婴同室、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爱婴医院的战略决策。护生在经过理论教学后,能直接到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实训母婴护理的各项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拥有母婴护理的全套知识,并拥有指导家政母婴护理员进行工作的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普遍受到重视,母婴护理在年 轻的爸爸妈妈中盛行,并成为高品质护理服务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当前我国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向家庭中的产妇和婴儿提供卫生保健、生活护理等全套专项的规范服务需要量越来越大。在我国《母婴护理》课程的教学研究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 在发达国家,由于人权与法制较为健全,在没有取得相关护理资格证以前,能接触到护理服务对象的机会极其有限,绝大多数的母婴护理操作只能在实验室完成。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正步入正轨,人们的法制观念慢慢增强,加上医院由于控制医院感染率的限制,护生进入产科、产房、母婴室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因此,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护理学院必须拥有设施齐全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为临床护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将建成医院的格局,利用模拟人、模型等创设逼真的病例场景, 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平台,而且可以提供全新的实践体验。《妇产科护理》教学研究证明:通过实训中心的训练,能将模拟训练的结果有效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熟练操作能力[1],而且可以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 3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构想 3.1 实训中心装备建设 仪器设备是从事实训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实训中心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训硬 件的配备是首先必须保证的。《母婴护理》包括传统的《产科护理学》和部分《儿科护理学》的内容,原有的产科护理实验室和儿科护理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设备尚可充分应用。此外,还要投入经费对原有的实验场地进行内部改造装修,建立模拟分娩室、多媒体教室等,同时添置功能先进、完善的仪器设备,计划投入30万元购置进口的分娩模拟人、中央监护仪、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早产儿抢救台等,为教学创造条件。 3.2 实训中心环境建设 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向上的学风,得到美的陶冶、浸染[3]。在注重仪器装备的同时,也要重视本中心文化底蕴建设,充分运用美学、心理学、健康学知识和装饰艺术等,精心设计、合理规划,采用多种方式丰富本中心的人文环境。母婴护理实训中心的环境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方便、温馨舒适的精神。例如:分娩室里的分娩床可以采用暖调的粉色,让产妇没有恐惧感;母婴同室可以用浅浅的粉色调,墙壁挂上精美的图画,采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