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三年级下期末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一)

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同点是()。(多选题)

A.无论寿命长短,都会死亡

B.动物都会通过繁殖的方法让自己的种类得以延续

C.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死亡”四个阶段

2、从表中信息也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不同的是()。(多选题)

A.出生方式不同,有胎生和卵生之分

B.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有的会变态,有的不会变态

C.寿命的长短不同

3、从图表中判断,人的一生特征与_____更相似。

4、生命是有周期的。

(1)你想对动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二)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

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_____;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怎么变化的?

实验探究题(三)

A B C

1、物体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

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①A ②B ③C

4、小球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①始终不变②A是不动,B和C是滑动③A是不动,B是滑动,C是滚动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题(四)

根据提示,写出方向。

(1)一个人面向东,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2)一个人面向南,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3)一个人面向西,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参考答案

实验探究题(一)

1、ABC

2、ABC

3、狗

4、示例:(1)我们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你们。(2)珍惜美好年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实验探究题(二)

1、9时和17时13时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是西——北——东。

实验探究题(三)

1、②

2、B

3、①

4、①

5、斜面坡度大小

实验探究题(四)

(1)南西北

(2)西北东

(3)北东南

小学三年级期末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期末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 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一般是从开始的,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 2、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叫___磁铁有___磁极。 4、植物的茎具有及运输和___的作用。 5、温度计主要由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6、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__﹑___﹑____和__等条件。 7、动物一生经了、、、和四个阶段。 8、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和四个阶段。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这种变化叫做。 9、___、___、___可以加快蒸发。 二、选择题 1、蚕蛹经过()天后会变成蚕蛹。 A 7-8 B 10-15 C 20-25

2、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A 绿叶 B 花 C 根 3、36摄氏度可以写成(),零下9摄氏度可以写成()。 A 36o B 36℃ C 9℃D-9o 4、夏天,在冰棍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B冰棍里水气变成水蒸汽 C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雾状小水滴。 5、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6全部 6、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蚕卵 7、下列动物要经历变态的是() A、猫 B、鲸 C、蝴蝶 8、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42℃ 9、人的一生有()副牙齿。 A、1. B、2. C、无数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绿色植物只能用种子来繁育后代。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实验题

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一种 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三个支架 方法步骤:1将纸板安在支架上; 2将三块直板平行放置,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3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会通过小孔照到墙上 4将中间的直板向右移动10厘米; 5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不会通过三个小孔,照到墙上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种 实验材料:蜡烛、吸管 方法步骤:通过用直吸管观察蜡烛火焰,把吸管弯折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吸管可以看到火焰,吸管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将磁铁贴在杯子外壁上,慢慢向上推动磁铁,曲别针就会随磁铁向上移动,直到杯口,这样就去取出了曲别针(三)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有哪些优点? 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1)提高行驶速度(2)降低噪音 (3)节省能源(4)不污染环境 (四)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好处:塑料具有防水、轻便、耐磨、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不足: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五)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物体停止发声时振动停止。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 (六)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另一只手戴塑料手套,两只手的感 觉一样吗?为什么?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 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透水性好; 塑料手套透气性差,不透水。 (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怎样传到我 们耳朵里?) 因为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 气传到耳朵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八)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弱噪音?(减弱噪 音的方法)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 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1)可以禁止鸣喇叭 (2)摩托车尾部安装消声器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的速度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运动最快的,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____________千米。 3.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其中结茧前会蜕____________次,在茧中会蜕____________次 4.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5.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6.相对静止的物体就是相对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______) 7.运动的物体位置一直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描述它的位置。(______) 8.苹果落地是直线运动。(______) 9.蚕茧由许多根蚕丝相互缠绕而成。(______) 10.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花生那么大。(______) 11.要给蚕盒加盖,不然蚕蛾会飞出来。(______) 12.为了保证蚕盒卫生,要经常在室内喷杀虫剂。(______) 13.我们经常在月亮的边上看到一颗亮星是金星。(______) 14.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______) 15.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______) 16.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A.11 B.15 C.21 17.经常划船是能使窄肩变宽的好运动。因为划船时上肢活动量最大,呼吸深而有节奏,可以促进背部、肩部、胸部肌肉的发育。你认为这种说法()。 A.不对B.有道理C.不确定 18.吃饭后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A.马上B.休息一会儿后C.随便什么时候 19.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A.方向B.距离C.路线D.以上都是20.坐在船上看到两边的景物在(),说明船正在前行。

小学三年级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空(18分)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依靠光合作用制成的。 3、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_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分和。 5、蚕蛾的身体由、胸、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部,胸部有对足。 6、凤仙花的身体可以分为、、、、果实和六大部分。 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四种形态。。 二、我会判断(19分)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2、“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4、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5、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6、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7、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不开裂。 ()8、所有植物的茎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的。 ()9、蚕蛾刚从茧里钻出时,身体是湿的,鳞片和毛贴着身体。 ()10、蚕蛹没有生命。 ()11、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12、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他们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1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不能吸铁。

()14、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 1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 16、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 17、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不相联系的。 ()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19、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弱一 些。 () 20、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 三、我会选择(46分) 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的是( ) A、大熊猫 B、鲫鱼 C、蝴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 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5、植物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从气孔()。 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6、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 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7、植物的茎输送养料的方向是()。 A、从上向下 B、从下向上 C、没有方向 8、凤仙花播种最好的时间是()。 A、2月 B、4月 C、8月 9、不属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的是()。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篇一: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篇二: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篇三: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 清点器材(15分) (1)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5分)(2)能准确说出器材名称。(10分) 2. 进行实验(50分) (1)正确使用仪器,合乎规范,注意安全。(10分) (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操作。(30分)(3)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10分) 3. 填写实验报告(20分)(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10分) (2)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0分) 4. 整理仪器、收拾桌面(15分)(1)仪器归位、摆放整齐。(10分)(2)桌面整洁。(5分)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鼓和鼓槌、绿豆、钢锯条。实验步骤: 1.把绿豆放在鼓皮上,用鼓槌敲击鼓,观察绿豆。 2.把锯条放在课桌上,一半落空,一只手按住桌上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锯 条。 实验现象:1. 绿豆跳动2. 锯条颤抖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二)实验名称: 水能传声实验器材:水槽、砂纸。实验步骤: 1. 水槽中加满水。 2. 一个同学在水中磨砂纸,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听。实验现象:听到了磨砂纸声音。实验结论:水能传声音。(三)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实验步骤: 1. 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 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202006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2、我们设计和搭建的“过山车”既有()轨道,又有( )轨道。 3、蚕的一生经历了()、幼虫、蛹、()四种形态。其中()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变()为()的方法使车子停止运动。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22分) 1、手影只需要手和光屏,不需要光源。() 2、猎豹比羚羊跑的快,所以猎豹会追到羚羊并把所有羚羊都吃光。() 3、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4、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应该要用毛笔或者羽毛把剪成细条的食物扫进小蚕的盒子里。() 6、环形山全是月球上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痕迹。()

7、蚕卵孵化对温度和湿度没有要求。( ) 8、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9、自行车1小时能通过100千米的距离。() 10、蚕的身体无法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11、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以下不是现代定位系统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 B、GPS导航系统 C、北极星定向法 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前移动,可以判断汽车向()方向行驶。 A、前方 B、后方 C、静止不动 3、蚕卵的颜色变化是()。 A、淡黄色一紫黑色 B、紫黑色一淡黄色 C、紫黑色一玫瑰红色 4、以下关于太阳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温度很高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表面有太阳黑子 5、蚕喜欢吃( )。 A、桑叶 B、白菜叶 C、竹叶 6、蚕宝宝一共蜕( )次皮。 A、2 B、3 C、4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 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三年级下期末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一) 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同点是()。(多选题) A.无论寿命长短,都会死亡 B.动物都会通过繁殖的方法让自己的种类得以延续 C.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死亡”四个阶段 2、从表中信息也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不同的是()。(多选题) A.出生方式不同,有胎生和卵生之分 B.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有的会变态,有的不会变态 C.寿命的长短不同 3、从图表中判断,人的一生特征与_____更相似。 4、生命是有周期的。 (1)你想对动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二)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 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_____;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怎么变化的?

实验探究题(三) A B C 1、物体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 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①A ②B ③C 4、小球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①始终不变②A是不动,B和C是滑动③A是不动,B是滑动,C是滚动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题(四) 根据提示,写出方向。 (1)一个人面向东,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2)一个人面向南,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3)一个人面向西,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总结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在我们周围的(田野)、(果园)、(菜园)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土壤。平原的(土壤多),山区的(土壤少)。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8、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9、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不能握成团。 10、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1、(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13、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4、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5、(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16、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17、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8、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9、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1/ 51

三年级科学试题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判断 1、汽车轮子上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柏油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2、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3、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4、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5、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6、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重要。() 7、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8、垃圾是没有用的东西,不用分类。() 9、体温计也可以测量热水的温度。() 10、常温下,热水的温度一开始降得很快。() 11、量筒是测量液体温度的工具。() 12、太阳和人类没有关系。() 13、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14、日晷是通过观测日影长短计时的仪器。() 15、沙漏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 16、现代计时工具比古代计时工具更准确、更方便。() 17、用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观察一段的时间后会发现:每天同一时刻日晷晷针影子的长度是一样的。() 18、水是绿色的。() 19、牛奶是液体。() 20、地球上的水的总量里淡水占很大部分。() 21、石头落入水中,是因为不受水的浮力。() 22、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受到了水的浮力。() 23、水的浮力是朝上的。() 24、救生衣、海面上的浮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制造的。() 25、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26、物体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 27、改变物体形状使本来下沉的物体上浮,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 28、篮球始终漂浮在水面上,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它沉入水底。() 29、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 实验步骤: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 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 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实验一、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一) 一、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将音叉放入烧杯时,速度要慢要小心,以防碰坏烧杯。 B、杯内水要适当少些,杯要大些,以防实验时水大量溅到杯外。 实验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二) 一、实验题目:气体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手握玻璃瓶,嘴放瓶口,调节口的位置及吹气力量,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3、边吹边观察谁振动发声。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三、水能传声 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 实验四、我看见了光 一、实验题目:纸筒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 实验五、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题目:镜子反光 、实验要求:知道镜子能反光。 、实验器材:幻灯机、平面镜。 、操作步骤: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密封线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 开始的。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生长发育、繁殖和 四个阶段。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通常用符号 表示。 5.磁铁有通常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指南的磁极叫 。 6. 如果3摄氏度写作3℃,那么25摄氏度可以写作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 卵 B. 蚕蛾 C.蚁蚕 2.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塑料尺 B 钥匙 C 梳子 3.植物的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是( ) A 、能使植物更好看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避免鸟类的伤害 4.水结冰的温度时( ) A 、2℃ B 、-1℃ C 、0℃ 5.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 、水平 B 、倾斜 C 、垂直 6.下列动物中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7.为了观测比较正确的温度,观测时要( )。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植物通常都是先开花,再结果的。 ( ) 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后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测量的时间越长,结果就越准确。 ( ) 4.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不一定相同。 ( ) 5.把温水和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不管过多久,他们的温度都不同。 ( ) 五、填图题。(10分) 1、蚕的一生。(4分) 2、温度计。(4分) 四、简答题(8分) 小明刚洗完头,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头发干的快一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 内容 观察温度计 实验材料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2)、自制温度计模型. 实验内容过程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 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内容过程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3、水结冰了 实验 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材料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实验内容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4、冰融化了 实验 内容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材料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实验内容过程(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单元概述: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 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植物活动的过程中, 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 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2、植物的(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3、植物的(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叶D、花E、种子 、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叶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可以更新空气。后,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绿色植物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从右向左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 A、匍匐茎 B、攀缘茎、缠绕茎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营养生长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DEF )等器官。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36分) 1、拉笛是通过改变()来改变音调高低的,是()越长,音调越()。 2、()使我们烦燥,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 3、光是沿()传播的。 4、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和()。 5、未来通信将向()、()、()的方向发展。 6、“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后,需要和地面的人保持联系也就是需要(),那就得用到()、()、()等通讯方式。 7、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8、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发明的。 9、声音能在()、()、()中传播。 10、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三类。 二、判断题(18分) 1、磁铁可以吸引钢铁,也可以吸引不锈钢。() 2、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3、天空中的闪电和家里的电灯光都是天然光源。() 4、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玻璃,就可以得到七色光。() 5、汽车的反光镜是平面镜。() 6、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三、选择题(18分) 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A、琴弦的振动 B、空气的振动 2、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分是() A、能否让光线通过 B、看哪个最薄 C、看哪个轻 3、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A、蓝光 B、黄光 C、白光 4、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A、绝缘体 B、导体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A、司南 B、指南鱼 C、指南针 D、软盘 6、对于我们正在上课的学生来说,最适合的通信形式是() A报纸 B、书信 C、对话 D、电话 四、连线题(12分) A、用橡胶制成钳子柄的外套 1、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B、在月球上不能用无线电话通讯 2、塑料是绝缘体 C、古筝上长短不一的琴弦发音不同 3、不透明的物体不能让光线通过 D、用手挡住手电筒就看不到光了 4、声音与发声的物体本身有关 五、简答题(16分) 1、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 2、在组成简单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别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柱长短空气柱低 2、噪音 3、直线 4、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5、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 6、传递信息雷达电脑电话 7、同性异性 8、意大利亚历山德罗?伏打 9、气体液体固体 10、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三、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C 四、连线题 A ——2 B——1 C——4 D——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石油、木材、棉花是()材料。 2、玻璃、水泥、塑料是()材料。 3、敲打鼓面,鼓面在振动从而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4、光是没()传播。阳光是()色光。 5、现在手机里所用的电池大多是()电池,废旧电池会()不能随便丢弃。 6、磁铁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每个磁铁都有()磁极。 二、判断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实验 1【实验名称】: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活动准备】:小车模型、毛线、钩码3个、秒表 【活动设计】:用钩码的重力做拉力,通过 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记录小车走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实验步骤】: 用一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做过桌面使用的时间。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用三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桌面,使用的时间。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注意事项: 1、设计实验方案时,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不变量: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变量:拉力大小即钩码数量为减少误差,每个实验做三次,求得平均值。 2、为防止小车从桌上滑下,可以用两个铅笔盒做障碍物,挡在终点处,铅笔盒中间留出空隙,注意不要压住毛线。 2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木块(或者小车模型)、测力计、长木板 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长木板哪一面较光滑,哪一面较粗糙。木块(小车模型)放在粗糙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求平均值。对比两次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所受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所受摩擦力越小。 注意事项: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次实验做两次。若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测力计,应先向学生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时要用测力计慢慢拉动小车,并保持拉动时速度不变。 3摩擦力大小与被拉物体的重量间的关系 1、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 2、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在其上放先后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其余按照上一项步骤进行 3、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被拉动的物体越重,所受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 4实验名称: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目的: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实验过程: 1、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汇报。 2、分组实验,注意做好实验的记录。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正确的涂 A ,不正确的涂 B。( 21 分,每个 1.5 分) 1.往结冰的路面上撒煤灰,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2.磁铁不只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铜。() 3.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4.只有弹簧能产生弹力。() 5.小车只要受到力就一定会运动。() 6.太阳的能量是无穷无尽,太阳永远不会消失。() 7.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8.无论是并联还是串联,灯泡的亮度是一样的。() 9.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个小灯泡的亮灭。() 10.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如果使用不正确也会造成很大危害。() 11.只要对一个物体推和拉,这个物体就一定会动起来。() 12.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时,手里拿着一个长杆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13.把磁铁从中间折断,我们就能获得只有南极和只有北极的磁铁。() 14.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二、选择,把相应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21 分,每个 1.5 分) 1.下列例子中,增大摩擦力的是() A.在百米赛跑时,采用助跑器 B.在自行车比赛前,向车轴中加机油 C.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在冰面上撒些渣土 2.摩擦力的大小与()没有关系。 A. 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重量 C.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3.一块条形磁铁摔断后,会() A. 不具有磁性 B.磁极消失 C.每块小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4.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 A. 镊子 B.手 C.磁铁 5.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千米。 A.1.5 万 B.1.5 亿 C.1.5 6.下列计时工具中,可以判断24 个节气的是()。 A. 水钟 B. 日晷 C.圭表 7.小组组装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发现小灯泡不亮,你猜可能的原因是()。 A. 灯泡坏了 B.电池没电 C.二者皆有可能 8.下列几种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精品文档 A.不准用没有绝缘柄的剪刀剪断电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晒衣服 C.不准走近落在地面上的高压线头 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把他拉离带电体。 9.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玩翘翘板,为了更好地达到平衡,大人应该坐的离跷跷板中心()。 A. 近些 B.远些 C.一样远 10.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应该()。 A. 赶紧去拉他 B.赶快拨打110 C.拉开电闸,断开电源 11.下列物体能导电的是()。 A. 塑料 B. 湿木板 C.报纸 12.两节电池串联后,电源的变化情况是(). A. 增大 B.减少 C.不变 13.()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生产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 A. 爱迪生 B.伏特 C.伏打 14.下列电器用的电不是来自发电厂的是()。 A. 手电筒 B.电视 C.洗衣机 三、科学与生活( 8 分) 1.写出三种不同的电池。( 3 分) 2.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2 分) 3.说说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3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