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框架模板

教案框架模板

教案框架模板
教案框架模板

教案框架模板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布置预习,课文导入,阅读朗诵,整体感知,字词分析,重点解析,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课时一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大致了解有关的相关知识

2、提前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领会主旨

四、走进文本,品味妙处

五、知识梳理,检验提高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2、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三层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总承包单位: (公章) 编制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企业技术负责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对《某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和补充,以便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2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某某《施工组织设计》 2)某某工程《工程承包合同》 3)某某工程施工图 4)、本工程主要采用规范目录 A、《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B、《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2011 C、《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D、《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E、《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F、《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1 G、《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某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某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某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某某监理有限公司德庆分公司 施工单位: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本工程由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规模:本工程的座为低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m2,框架结构,地上为3层,建筑高度12.44m,地下一层,室内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测量图绝对标高19.8m。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顺利进行的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基础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 2、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是我公司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施工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各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能够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_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XX车间为框架-钢结构,框架部分地上二层,一层层高7.45m,二层层高5.05m。基础标高-2.500至一层顶标高7.450,高度共计9.95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二、主要材料 1、模板: 15mm厚镜面多层板 2、垫板:50mm×200mm松木板 2、柱箍:Φ48×3.2mm钢管 3、次龙骨:50mm×70mm木方 4、对拉螺栓: 12mm通丝螺杆 5、钢管脚手架:Φ48×3.2mm钢管及连接扣件(十字、一字及转向) 三、主要机具 圆盘锯、手提锯、电钻、汽油式手提吹风机、扳手、吊线坠、尺子、墨斗等。 四、施工流程 1、柱模板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验收 2、梁模板 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验收 3、板模板 搭支架→测水平→摆主梁→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复核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验收 五、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1、满堂架搭设 (1)搭设前将地基及基础承台上的杂物和余料等清理干净。 (2)立杆底端接触灰土地基部位垫通长松木板,接触基础承台混凝土部位垫木垫块(镜面板边角料,尺寸10cm×10cm)。 (3)搭设过程应逐根检查钢管垂直度、管口情况,剔除弯曲、管口变形及两端被封堵的钢管。 (4)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mm,水平拉杆步距不大于1500mm,横竖向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200mm。钢管立杆、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

《做框架》说课稿(推荐文档)

《做框架》说课稿 马静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做框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几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操作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将“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正方体框架结构”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 六、说教学准备 我会为学生准备三角形框架、四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等材料,学生自己准备橡皮筋和筷子等材料,我还搜集了相关图片,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用课件出示几组类似结构的建筑和大型机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框架结构的概念(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进而引入新课。(板书:做框架)(二)研究简单框架 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框架与四边形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与四边形框架,会发现:三角形的框架要牢固,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框架要牢固些?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用课件解释力是如何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使三角形达到平

三层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

GDAQ21101 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总承包单位: (公章)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企业技术负责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对《某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和补充,以便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2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某某《施工组织设计》 2)某某工程《工程承包合同》 3)某某工程施工图 4)、本工程主要采用规范目录 A、《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B、《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2011 C、《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D、《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E、《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F、《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1 G、《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某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某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某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某某监理有限公司德庆分公司 施工单位: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本工程由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规模:本工程的座为低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m2,框架结构,地上为3层,建筑高度12.44m,地下一层,室内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测量图绝对标高19.8m。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顺利进行的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基础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 2、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是我公司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施工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各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流程的划分 4模板设计与安装 4.1基础梁模板 4.1.1基础梁模板 4.2柱模板 4.2.1主要技术参数 4.2.2柱模设计 4.3柱、梁节点模板设计 4.4顶板模板设计 4.5梁模板设计 4.6楼梯模设计 4.7门、窗、洞口模板设计 4.8顶板模板和梁板模板安装 4.9柱模板安装 4.10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4.11墙板、梁、顶板模板示意图

4.12模板拆除 5质量保证措施 5.1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5.2模板工程质量 6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成品保护 附1 材料投入计划表 附2 模板计算书 1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门源县高铁维稳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工程,建筑面积约为1780 平方米。 建筑层数、高度:地上三层。 2、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基基础。 2编制依据 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3 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8 PKPM相关软件; 2.9 本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流程的划分 根据工程情况布局该工程设为一个区域组织施工,将其分为一个施工段即。 4模板设计与安装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造型繁杂,弧形窗上混凝土墙多、小跨度坡屋面、梁多楼板板面小及楼层少等特点;需一次性全部投入模板量,模板只周转一次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等缺陷; 梁高大于600mm的需增加一道Φ12的对拉螺栓间距为1200MM,防止胀模。弧形窗上的混凝土墙按纵向450mm,竖向500MM的距离加设Φ12的对拉螺栓。 4.1基础承台、连梁 4.1.1基础承台模板 4.1.1.1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棱台结构,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 竖肋用50100 φ?的钢管。 ?木方,围檩采用双排48 3.5 4.2柱模板 4.2.1主要技术参数

框架结构模板技术交底44997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 (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3)竹胶板模板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 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 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二)材质要求 1、板模板:尺寸1830×930mm,厚度为18mm等(单个工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2、方木:80×80mm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对拉螺栓:采用14mm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R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 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三)工器具 1、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2、支撑体系:柱箍,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碗扣脚手架等。 二、质量要求 三、工艺流程 (一)柱子模板安装 (二)梁模板安装 (三)顶板模板安装 四、操作工艺 (一)柱子模板安装 1、模板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2、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3、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4、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 5、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6、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两个方向

如何准备说课稿

如何准备说课稿 短短的几十分钟去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可能的,有些教师总是说我刚写完教学目标,时间已经到了。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我谈一些准备中的体会。 (1)要在说课前准备好各种课型的框架。这里的框架包含目标框架、理论框架。比如计算课,就要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等等。(这种不同科目的老师要搜一下不同的说课稿模板) (2)要合理安排好准备时间。目标一般2~3分钟要确定下来,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学生的几种情况和你的对策。 (3)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教材怎么办?这时你首先要吃准教材,目标不要定错。可以将提供给你的材料(题目)很快的做一遍,你就会心中有一定的底了,然后回想同种课型的课你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可进行套用,当然这是无奈之举。 (4)因为这里的说课是课前的预案,不是课后的反思性说课,想象的空间较大,所以你可以将课堂设计的精美一些。 根据本人对说课的理解与体会觉得,真正“说课”的操作和说课稿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说课稿照本宣读也未必有好效果。因为说课稿是静态的,而说课整个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有

听众的,你能否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说课的成败。 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理念,在你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标精神? 你的教学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下展开的,也就是教学理论依据; 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力求达到什么目的?在实施中可能 会产生哪些问题,各种问题你又如何引导、解决? 你觉得这节课教材对学习主体来说,是否要进行处理,阐述你处理的理由,通过你的处理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避免了哪些学习障碍,有什么优点等。 同时,在说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说课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如“许多123”,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2)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说课说得很细,我们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层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重难点处理上,你设计哪些问题,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行,第二套方案有怎样安排等;在练习中你安排了哪些练习,有没有体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框架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做框架教科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谁也不能动,不像是四边形的框架,往下一压,其他的点全都移动了。(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 7、那容易变形的四边形框架你们能想办法加固吗?(加斜杆的方法)斜杆怎样加呢?请小组讨论。再按照设计的方法检验检验这方法行不行。 8、汇报:已经把长方体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组举手,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是怎样加的?效果怎样? 看来,两种加斜杆的方法都能使容易变形的长方形变坚固了,那斜杆起了怎样的作用? 9课件播放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动作。 10、让我们再观察一下,加了斜杆后的长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实际是把长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不容易变形。) 1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就越稳定。) 三、制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想不想来一个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框架,介绍一种做框架比较容易的方法。(幻灯出示) 2、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样能知道?(在上面加书)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放中间,轻轻放下去)那这个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们来测试测试。 3、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吗?(加斜杆)

说课框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一、说教材 ----------是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记叙(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中心思想)。 二、说目标 通过对教材深入浅出的钻研,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这三方面的要求,我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个生字,能理解意思并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有一定内涵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搜集(材料),学习(中心思想)。 三、说学情 小学---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越,他们有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在讨论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不同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这些因素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说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本课设计的重难点为: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难点:(怎样体会中心思想)。 五、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让学生"读中悟,悟中练,练中创"。 六、说学法 我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堂课以情为突破口,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做合一,努力实践叶老的“六大解放”,使学生全员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掌握新知,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七、说教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设计的环节为:情境导入,激发情感(话题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熟读精思,探究文本;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应用情境教学,多媒体出示----图片,(描述图片)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的基调。 第二方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给学生设计一个悬念。 上课伊始,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吗?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切入,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一种情感的铺垫。并且从中找出学生实际与课文中描述的差异,形成鲜明的比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中自己觉得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这看似简单的一问,既提出了阅读教学首要的也是必须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0年(建筑结构工程)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结构工程)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扩建项目综合动力站房工程 辅 房 模 板 专 项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惠坤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建筑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1.施工图纸 (2) 2.主要规范规程 (2)

3.施工要求 (2) 三.施工计划 (3) 1.施工进度计划 (3) 2.施工准备 (3) 3.材料准备 (3) 四.劳动力计划 (3)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2.项目管理职责 (3) 3.劳动力安排 (4) 五.模板设计与安装 (4) 1.结构构件概况 (4) 2.模板设计与安装 (4) 2.1承台基础、基础梁模板 (5) 2.2柱模设计 (5) 2.3柱、梁节点模板设计 (6) 2.4顶板模板设计 (6) 2.5梁模板设计 (7) 2.6楼梯模设计 (8) 2.7挑板模板的设计安装 (8) 2.8顶板模板和梁板模板安装 (9) 2.9柱模板安装 (9) 2.10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9) 3.模板拆除 (10) 4.模板工程质量 (11) 4.1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11) 4.2质量控制注意点 (12) 六.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3) 七.成品保护 (16) 八.计算书 (16) 1. 扣件式钢管楼板模板高支架计算书 (16) 2. 柱模板计算(中小断面) (31)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工程名称: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扩建项目-综合动力站房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临枫树五路,北临珠山湖大道。 占地面积:4761.15m(含水池)总建筑面积:5110m 建筑层数:主体为单层建筑,辅房局部为二层建筑。 建筑高度:主体10.550m,局部二层辅房建筑高度:9.220m建筑室外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结构类型:主体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结构,贴建辅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主要规范规程 2.1主要法律、法规 2.2主要规程、规范 3.施工要求 3.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3.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3.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4课《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执教者:希望小学张亚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做做玩玩中学习浅显的硬线材料构成的方法、技能。 2、过程与方法: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味性、实用性,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多向度空间研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生活的情感,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点:制作一件框架结构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创意与制作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具准备:筷子、牙签、橡胶泥、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多媒体出示鸟巢图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学生:鸟巢。 教师:那你们第一次看到鸟巢是什么感觉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评价。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框架结构的概念(多媒体出示鸟巢体育馆与鸟窝的对比图) 1、鸟巢体育馆和小鸟的家有什么共同点?

2、他们是怎么搭建? 教师小结:小鸟的家是用树枝羽毛是叉缠绕搭建的,小鸟既然选择这种搭建方式是因为这种搭建方式非常坚固的,可以为小鸟挡风遮雨,而鸟巢体育场选择了这种搭建方式,而且用了更加结实的钢材料穿插搭建而成,它会更加的坚固,所以,像小鸟的家和鸟巢这样先从底部一层一层的穿插构建起来的结构体系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你们想知道框架结构的搭建方法和规律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搭建框架(板书课题)。 二、分析方法 1.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这种框架结构的呢? 学生:衣架、鞋柜、书架、房子、装饰品等。 2、同学们非常的热爱生活,现在我们跟随大屏幕一起进一步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大致讲解设计寓意: 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主题思想,像一顶大帽子,用了中国吉祥色红色。 巴黎铁塔:钢铁结构,下宽上窄的构建形式非常坚固。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借鉴埃及金字塔,非常坚固,改善了地下美术馆的采光问题,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大革新。 书架、鞋架、椅子、书柜、工艺品(收纳、实用、观赏性等)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么多,大家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或者说是它们都有哪些优点?

说课基本要素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说课”说什么? 刚涉及说课的老师可能对说课的几个基本要素不是很清楚,这里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从现有的说课基本模式而言,说课大体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材分析 (1)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渗透的数学思想; (2)该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目标定位 (1)教学目标 现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分块目标陈述的方式,新课标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如教具、学具的准备等都可简要予以阐述) 3、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应用题课大体可沿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安排“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实践运用”三部曲进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做数学的教学理念。 (2)环节设计 围绕你的整体思路,介绍说明主要教学环节,或者说是教学框架,着重阐述重难点的处理,说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另外介绍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说课”怎样说? 根据本人对说课的理解与体会觉得,真正“说课”的操作和说课稿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说课稿照本宣读也未必有好效果。因为说课稿是静态的,而说课整个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有听众的,你能否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说课的成败。 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理念,在你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标精神?

框架结构模板技术交底

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综合楼工程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结构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 (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3)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措施到位。 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己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二)、材质要求 1.胶板模板:尺寸915×1830mm,厚度为18mm。 2.方木:50×100mm,100×l00mm 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对拉螺栓:采用φ14mm 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R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 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三)、工器具 1.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2.支撑体系:柱箍,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碗扣脚手架等。 二、质量要求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要保证下层楼板有足够的支撑荷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 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应对准。 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头处。 3、模板接缝不漏浆,浇注前,模板要润湿且不能有积水。 三、工艺流程

【精品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六上2-5《做框架》

5.做框架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本课主要是研究框架结构,教科书的开始部分通过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过山车等插图使学生直观建立起“框架”的概念,并提出“我们来做框架”的探究活动。 第一,做简单框架。本课从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种简单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后,自然过渡到“怎样加固四边形框架”的思考中,激发了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同时,教科书中通过漫画小人的推和拉的动作启发学生想象斜杆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通过“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本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体验框架的巨大“力量”。教科书还要求学生试分析一根斜杆的作用,而不是只抽象地说说斜杆的作用。 同时,在课文的最后还提出了“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这一探究问题,并通过“空调外机支架和房屋屋顶”这两幅插图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4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熟知了几种常见的形状结构,研究了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等。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 不过,框架结构在生活中虽然比较常见,但孩子们对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是浅显的,并未经过实践性的研究与思考。同时,本课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在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皮筋的捆绑方法,鼓励孩子通过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说课的基本框架

说课的基本框架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目标 四、说准备五、说教法、学法六、说流程 七、是亮点或特色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题目、来源,即从何而来、为何而选—— 1、说教材: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 (二)说学情:说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三)说目标:如何确定目标——情感、认知、能力。目标贵在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目标的评价重点在是否明确、是否具体、是否可检。与此同时,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 (四)说准备: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五)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2、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流程:这环节往往是拉大说课距离的环节。要点是什么?怎么说才是流畅的?受听的? 一般要说清“总共有几大环节”“各环节的主要目标”。分环节讲清“教什么”、“怎样教”——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保证重点难点的突破、如何保证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训练帮助幼儿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 (七)说特色与亮点: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重点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因此在对自己设计课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审视后,要突出说明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最与众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 三、说课的原则: 1、反思性原则 2、生成性原则 3、关注幼儿发展原则 4、创新性原则 四、说课的技巧 说课整个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听众,你能否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 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我决定以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为教学重点,以如何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框架等。学生:橡皮筋、筷子、剪子每组若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机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和它屹立不倒的秘密。(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框架建筑物和讨论框架建筑物的坚固是否与框架的形状有关。 课题:做框架) <我这一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请学生从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用各种办法进行探究,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四边形的不稳定。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通过做,想,进一步运用三角形稳定来设计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增加三角形的个数来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并且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在加固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三组方案分别进行实验。(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一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一个面 二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四个面 三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六个面 各组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正方体中的三角形个数并总结出三角形越多的正方体框架越稳定的规律。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说明三角形顶端受力和两斜边受力的受力情况并用PPT展示受力图解。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这一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四)拓展小知识 建筑工地广泛利用的原因(三角形框架透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五)课堂总结。

英语说课稿PPP一般框架

小学英语说课稿 ●Good morning, my dear judges. I am_______, from____________. I’m glad to interpret my teaching design here.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Part , of Unit of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 This unit is mainly about Now, I will explain the less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的整合) Firstly, let’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lesson is a new one of Unit . It includes parts: and . In section 1, it mainly deals with these key words, . And, in section 2, it deals with the patterns: 2.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描述其特点) Secondly, it is about the students. Our students are in Grade . They are active and curious, interested in new things. After learning English for years, they have some basic English background knowledge, so the teacher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