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中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的内容。

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现象,沉淀溶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误服钡盐中毒后如何处理、应如何使牙齿变得更坚固、如何除去水垢中的硫酸钙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入描述这种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在此基础上分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最后考虑比较复杂的沉淀转化问题。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平衡移动原理、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之后,教材接着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规则和平衡移动原理同样适用,只是从沉淀平衡原理的角度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溶度积规则,会利用溶度积规则进行相关计算。

三、设计思路

通过以氯化钠、氯化银溶液溶解平衡的建立,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沉淀,以及除水垢的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建立的条件,沉淀转化和沉淀溶解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四、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教学方案时,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了原教材的编排体系,首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中的微观运动,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饱和溶液中的溶解结晶平衡,进而再以熟悉的离子反应Ag++Cl-=AgCl↓是否真得进行到底为话题,鼓励学生去质疑分析探究,启发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思考,进而再分组实验通过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沉淀转化为硫化银沉淀和沉淀溶解实验的探究,让学生获得难溶电解质的水溶液中确实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的事实和结论。并在实验探究中体会改变条件可以使其发生移动并为我所用的思想方法。在达成共识后,以两道实际运用的

问题作为探究的课题留给学生,以期深化对本节重难点的理解与突破,并能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增强用化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习化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1)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要点精讲 1、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 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 2、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 (2)电离平衡的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 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来表示。 ② ③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 ④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由于电离过程热效应较小,温度改变对电离常数影响不大,其数量级一般不变,所以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b.电离常数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同一温度下,不论弱酸、弱碱的浓度如何变化,电离常数是不会改变的。即: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 (3)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水溶液中只存在水合阴、阳离子,不存在电离平衡。在书写有关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时,应用“”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水溶液中既有水合阴、阳离子又有水合分子,存在电离平衡,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该用“”。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②外因 a.温度:因电离过程吸热较少,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b.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因此,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c.外加物质:若加入的物质电离出一种与原电解质所含离子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若加入的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则会促进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本节知识树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类似于化学平衡,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来理解电离平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并注意电离常数的定义。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标要求 1、熟练掌握水的电离平衡,外加物质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2、熟练掌握溶液的计算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中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的内容。 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现象,沉淀溶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误服钡盐中毒后如何处理、应如何使牙齿变得更坚固、如何除去水垢中的硫酸钙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入描述这种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在此基础上分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最后考虑比较复杂的沉淀转化问题。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平衡移动原理、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之后,教材接着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规则和平衡移动原理同样适用,只是从沉淀平衡原理的角度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溶度积规则,会利用溶度积规则进行相关计算。 三、设计思路 通过以氯化钠、氯化银溶液溶解平衡的建立,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沉淀,以及除水垢的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建立的条件,沉淀转化和沉淀溶解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四、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 六、教学过程 略 七、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教学方案时,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了原教材的编排体系,首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中的微观运动,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饱和溶液中的溶解结晶平衡,进而再以熟悉的离子反应Ag++Cl-=AgCl↓是否真得进行到底为话题,鼓励学生去质疑分析探究,启发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思考,进而再分组实验通过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沉淀转化为硫化银沉淀和沉淀溶解实验的探究,让学生获得难溶电解质的水溶液中确实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的事实和结论。并在实验探究中体会改变条件可以使其发生移动并为我所用的思想方法。在达成共识后,以两道实际运用的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汇总

惠安一中高二化学《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 命题者郑素环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4分) 1. 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电解质的是 A. 固体硫酸钡 B. 液态氯化氢 C. 气态硝酸 D.氨气 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4.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 9.0 B. 9.5 C. 10.5 D. 11.5 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A. Fe2(SO4)3 B.KHCO3 C. CuCl2 D.NH4HCO3 6. 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加硫酸钠 B.加稀硫酸 C.加NaOH溶液 D.加热 7.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最小的是 A.pH=4的H2SO4溶液B.pH=3的CH3COOH溶液 C.c(OH-)=1×10-11mol·L-1D.c(H+)=1×10-3mol·L-1 8. 水的电离平衡为H2O H+﹢OH-,△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pH减小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 w不变 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9.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10.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及平衡考点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及平衡考点(含答案) 考点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 3(PO 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白磷(P 4)可由Ca 3(PO 4)2、焦炭和SiO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 3(PO 4)2(s)+10C(s)===6CaO(s)+P 4(s)+10CO(g) ΔH 1=+3359.26 kJ·mol - 1 CaO(s)+SiO 2(s)===CaSiO 3(s) ΔH 2=-89.61 kJ·mol - 1 2Ca 3(PO 4)2(s)+6SiO 2(s)+10C(s)===6CaSiO 3(s)+P 4(s)+10CO(g) ΔH 3 则ΔH 3=______________kJ·mol - 1。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 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11P 4+60CuSO 4+96H 2O===20Cu 3P +24H 3PO 4+60H 2SO 4 60 mol CuSO 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 2PO 4、Na 2HPO 4和Na 3PO 4可通过H 3PO 4与NaOH 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 2PO 4,pH 应控制在________;pH =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②Na 2HPO 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 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PClOClCl)与季戊四醇(CHOH 2CHOH 2CCH 2OHCH 2OH)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时,可获得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X ,并释放出一种酸性气体。季戊四醇与X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图0 ①酸性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NH 3(g)+HCl(g)===NH 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 .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CH 3COOH ) c (CH 3COO - ) 的值减小 D .Na 2CO 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 2- 3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 3.室温下,对于0.10 mol·L - 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 ===Al(OH)3↓ 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 +4)·c(OH - )变大 C .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南宁市第三中学杨恒建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介绍第一部分。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也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3、通过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特征得出酸、碱和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测试题

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测试题 、选择题 1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2、) A. CH3COOH B. 盐酸 C. NH3H2O D. H2O 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 NH4++ 2H2O r - NH3 H2O + H3O+ B. HCO3一+ H2O " H3O+ + CO32「 C. HS「+ H +=== H2S D . C12+ H2O H ++ C 「+ HClO 4、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5、常温时,用O.l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 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A. 4 B. 7.2 C. 10 D . 11.3 6、现有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 液的H+浓度仍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A . m>n B. m= n C. m v n D .无法确定 7、下列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仍是原溶质的是() A. K2CO3溶液 B. Na2SO3溶液 C. Mg(HCO 3)2溶液 D. AlCl 3溶液 8、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 .用HNO2溶液作导电试验,灯光较暗 B . HNO2是共价化合物 C .亚硝酸不与氯化钠反应 D.常温下0.1 mol L-1亚硝酸溶液的c(H+)为7.1杓—3mol L-1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 NH4CI B. NH4HSO4 C . CH3COONH4 D. NH 3 H2O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CO32「+ 2CH3COOH = 2CH3COO「+ CO2 f + H2O B. 亚硫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SO3 + OH = SO32+ H2O C. 氯气通入冷水中Cl2 + H2O = Cl + ClO + 2H+ D.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OH_+CO2= HCO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典型练习题及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2. 在25℃,将a mol/L的氨水与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显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该混合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 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042- 4. 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 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增加到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 (2)将pH=8的Ba(OH) 2 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混合溶液pH=7,则 Ba(OH) 2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 (3)100℃时,已知某强酸溶液的pH酸与某强碱溶液的pH碱存在如下关系:pH酸+ pH碱=13,若要 使该强酸与该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强酸溶液的体积与强碱溶液的体积之比为__ 5.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知识点详解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 举例NaCl Ba(OH)2 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 HnA=nH++A n- 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 HnA H+ +HA(n-1)-,HA(n-1)- H+ +H2A(n-2)- 举例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强碱:KOH NaOH Ba(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 BaCl2. 等弱酸:CH3COOH HCN H2S H2CO3等弱碱:NH3H2O Cu(OH)2等. 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O B.SO3 C.Cu D.NaCl溶液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讲义

离子反应 知识要点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教材30页,资料36、37页)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资料36页)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材30页,资料36、38、39页) 四、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资料36页) 五、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教材31~32页,资料39、40页) 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材31~32页) 1、书写注意事项(资料40、41、43页)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资料41页) 3、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资料43页) 七、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即判断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能反应则不共存、资料41页) 八、离子的鉴定与推断(资料42页) 知识详解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或均能够导电的 (、、、、)(提醒:无氧酸——HCl或液态HCl是电解质;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但是自由移动,也不能导电)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的化合物(、、) 两者的区别在于看能导电的离子是否是电离出来的。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而单质与混合物均不说电解质与非电解质,NaCl的水溶液只能说是电解质溶液。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资料36页) 部分电离“ COOH 43 因为它溶解的一点点是完全电离的;Pb(CH3COO)2能溶于水,但是属于弱电解质,因为它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资料36、38、39页)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它不需要通电,是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前提。 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称号或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方程式的右边一定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存在。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NaOH===Na++OH- H2SO4===2H++SO42- Al2(SO4)3===2Al3++3SO42-

《离子反应》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离子反应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电解质的概念

巩固练习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 化钾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 固体氧化钾 C. 盐酸 D. 熔融氢氧化钠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食盐 C. 硫酸 D. 蔗糖 4.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KOH B. KNO3 C. NH4HCO3 D. 酒精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 A. HCl B. NaOH C. Na2CO3 D. 蔗糖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SO4=2H++SO42- B.NH4NO3=NH4++NO3- C.Na2CO3=Na2++CO32- D. Ba(OH)2=Ba2++2OH- 7.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B.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C.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 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a(OH)2=Ca2++2(OH-) B. FeCl3=Fe2++3Cl- B.H2SO4=H2++SO42- D. Al2(SO4)3=2Al3++3SO42-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docx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32+-3- 332-2O A.向 Ca(OH)NaHCO 溶液: Ca +2OH +2HCO =CaCO↓ +CO +2H -1的 Ba(OH) 溶液中通入2+-- B.向 100mL0.12mol L·20.02molCO2: Ba +3OH +2CO2=HCO3 +BaCO3↓ +H2O 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42-2+-42 pH 恰好为 7:H +SO+Ba +OH =BaSO↓+H O 23-1稀盐酸: OH-32- D.向含 0.1molNaOH 和 0.1molNa CO 的溶液中加入 1L0.4mol L·+CO +22 +3H =CO ↑ +2H O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定少为一的原则,将NaHCO3的系数定为1,则向 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Ca2++OH-+HCO3-=CaCO3↓ +H2 O, A 选项错误; B.先算出 Ba(OH)2的物质的量为 0.012mol ,而 CO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二者的物质的量为 3:5,按照 3:5的化学计量比来写方程式:3Ba2+-23-32 +6OH +5CO =4HCO+BaCO↓+H O, B 选项错误; 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pH 恰好为 7,因此二者按2:1 的系数来反应: +42-2+-42 2H +SO+Ba +OH =BaSO↓+2H O,C 选项错误; D.首先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稀盐酸先和烧碱中和,过量的稀盐酸再和纯碱反 应,据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32-+22 +CO+3H =CO ↑+2H O, D 选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反应物用量不同发生反应不同的离子反应,题目 难度较大,注意反应的顺序,尤其是某一种反应物过量时的后续反应。 2.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向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1)

高二化学《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4分) 1. 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电解质的是 A. 固体硫酸钡 B. 液态氯化氢 C. 气态硝酸 D.氨气 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4.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 9.0 B. 9.5 C. 10.5 D. 11.5 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A. Fe2(SO4)3 B.KHCO3 C. CuCl2 D.NH4HCO3 6. 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加硫酸钠 B.加稀硫酸 C.加NaOH溶液 D.加热 7.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最小的是 A.pH=4的H2SO4溶液B.pH=3的CH3COOH溶液C.c(OH-)=1×10-11mol·L-1D.c(H+)=1×10-3mol·L-1 8. 水的电离平衡为H 2O H+﹢OH-,△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pH减小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 w不变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9.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0.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C.溶液中的增大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混合液pH=7

离子反应教学讲义

离子反应教学讲义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分类依据 (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10===”表示。 如:H2SO4、NaOH、(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11H2SO4===2H++SO2-4、□12NaOH===Na++OH-、□13(NH4)2SO4===2NH+4+SO2-4。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14”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2S 的电离方程式为H2S□15H++HS-。 ②多元弱碱中学化学一步写出。 如:Cu(OH)2□16Cu2++2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17H++AlO-2+H2O Al(OH)3Al3++3OH-。 (3)酸式盐 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18

NaHSO4===Na++H++SO2-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19NaHSO4===Na++HSO-4。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不写酸式酸根部分的电离。 如:NaHCO3□20===Na++HCO-3。 3.离子反应 (1)概念:□21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22改变。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 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③发生络合反应:如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4.离子方程式 (1)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

必修一离子反应习题以及答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9题,不定项选择) 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aHCO3 ====Na++H++CO32― B NaHSO4 ====Na++H++SO42― C MgCl2 ====Mg2++2Cl― D B a(O H)2 =====Ba2++2OH― 2、离子方程式CO32-+ 2H+ = H2O + 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A、CaCO3 B、NaHCO3 C、Na2CO3 D、BaCO3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D.BaCl2+H2SO4==BaSO4↓+2HCl 4.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B.氢氧化铁和盐酸C.硝酸和氢氧化钠D.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钡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2OH-+Cu2++SO42-==BaSO4↓+Cu(OH)2↓ 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D、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B、碳酸氢钠溶于盐酸:HCO3-+ H+ = H2O + CO2↑ C、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SO4-+ OH-= H2O + SO42- D、石灰石溶于硝酸:CO32-+ 2H+ = H2O + CO2↑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1-AgCl↓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 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B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CO32- + 2H+ = CO2↑ + H2O C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CO32-+ 2H+ = CO2↑+ H2O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2H2O B、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2Fe3+ + Fe = 3Fe2+ C、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 + 2OH-= CO32-+ H2O D、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 + OH-= HCO3-+ H2O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CH3COOH + NH3 = CH3COO-+NH4+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C、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离子反应总复习讲义

2004高考总复习讲义——离子反应 【考点定位】 一.考点互联 1. 强、弱电解质 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能电离的) 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 电离的化合物 常见物 强酸:HClO 4、HNO 3、H 2SO 4、HCl 、HBr 、HI 等 强碱:NaOH 、KOH 、Ba(OH)2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 弱酸:H 2S 、H 2SO 3、 H 3PO 4、、、、HClO 、HF 、 羧酸等 弱碱:氨水、Al(OH)3等 水 酸类和水以外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 在离子方程式中的 表示符号 离子符号“” 分子式(化学式) 分子式(化学式)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特点 ①用等号 “=” ②一步完成 如:H 2SO 4=2H ++SO 42_ ①用可逆符 “” ②多元酸分步写 如:H 2CO 3H ++HCO 3― HCO 3―H ++CO 32– 不电离 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不包括单质,也不是指溶液。 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概念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本质 溶液中某些离子能相互作用,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1)生成难溶性物质;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发生条件 (3)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 ; (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或还原剂 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5)能发生其它反应, 如Fe 3+与SCN ― 结合成难电离的FeSCN 2+离子。 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 把易溶强电解质的化学式改写成离子符号; 删, 把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边删去; 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原子及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 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特定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反应。 二.考点解说 1.溶液导电性。 溶液导电是离子导电。常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有导电性,但熔化态时则不尽相同, 酸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

离子反应教案汇总

离子反应教案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 2 、NH 3 、CO 2 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 的BaSO 4 全部电离,故BaSO 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 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 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B- Ki=[ A+][ B-]/[AB] 11、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 2 SO 3 >H 3 PO 4 >HF>CH 3 COOH>H 2 CO 3 >H 2 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 W = c[H+]·c[OH-] 物质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SO3、CO2、C6H12O6、CH2=CH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HCl、NaOH、NaCl、BaSO4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NH3·H2O、Cu(OH)2、 H2O…… 混和物 纯净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 教学目的: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4、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6、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7、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8、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9、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0、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1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12、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 13、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14、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15、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难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讲述]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述]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1、电离 ( ionization ) [讲述]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