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味中药表

单味中药表

单味中药表
单味中药表

常用中药功效药性类别表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烛炙焯莫相依。”

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妊娠用药禁忌

慎用药物: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禁用药物: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中药的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

有毒或作用峻猛药物,以及某些名贵药物,均应严格掌握用量,详见各药。

中药方剂组成、功效、主治[1]

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 一、解表方 1、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桂枝汤 1)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恶风发热,汗出,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缓。 3)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川芎 【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挟湿的表寒证。证见发热无汗,恶寒战抖,皮紧肉硬,肢体疼痛,咳嗽,舌苔白腻,脉浮。 2、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小柴胡汤 1)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淡豆豉桔梗荆芥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甘草【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证见发热无汗或微汗,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党参 g 制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主治少阳病。 【主治】少阳病。证见寒热往来,精神不振,饥不饮食,口干色淡红,脉弦。 二、清热方剂 1、清热泻火方剂---白虎汤 白虎汤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能】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证及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大汗,口干舌燥,大渴贪饮,脉洪大有力。2、清热凉血方剂---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水牛角)生地黄白芍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 3、清热燥湿方剂---白头翁汤、茵陈蒿汤郁金散 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血痢 (湿热痢疾,热泄)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郁金散 【组成】郁金、诃子、黄芩、大黄、黄连、栀子、白芍、黄柏 【功效】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主治】马急性肠炎 4、清热解毒方剂---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疮疡肿毒 三、泻下方剂 1、攻下方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积实、厚朴 【功效】攻下热结,破结通肠 【主治】结症,便秘 2、润下方剂---当归苁蓉汤 当归苁蓉汤 【组成】当归肉苁蓉番泻叶广木香厚朴炒枳壳醋香附瞿麦通草六曲【功能】润燥滑肠,理气通便。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 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 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 易多了。具体怎么分呢?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 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 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 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 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 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 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2015年中药饮片养护人员试题

博罗县信兴中药材饮片加工厂 仓管、养护、验收人员考试题 (考试时间: 2015年04月20日)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按国家规定,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A、35-80% B、40-75% C、35—75% D、35-60% 2、中药饮片水分一般应控制在() A、10-12% B、9-13% C、12—13% D、11-13% 3、空气中的哪些组成成分对中药质变有重要作用()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4、引起中药霉变的微生物是() A、链球菌 B、阴性杆菌 C、霉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5、物料供应商的确定及变更应当进行质量评估,并经批准后方可采购。() A、生产部 B、供销部 C、质量部 D、办公室 () 6、按照GMP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下列物料状态标志哪项说法错误的是: A、待验品为黄色牌,印有“待验”字样 B、合格品为绿色牌,印有“合格”字样 C、中间品白色牌,印有“中间品”字样 D、不合格品为红色牌,印有“不合格品”字样 7、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出库原则是() A.先进先出,陈货先出,近效期先出 B.质次先出 C. 方便先出 D.量少先出 8、药品发运的零头包装只限个批号为一个合箱,合箱外应当标明全部批号,

并建立合箱记录。() A、两 B、三 C、四 D、五 9、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召回工作,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员。产品召回负责人应当独立于销售和市场部门;如产品召回负责人不是,则应当向 通报召回处理情况。() A、厂长;厂长 B、质量受权人;质量受权人 C、生产部部长;生产部部长 D、供销部部长;供销部部长 10、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会造成。() A.混淆 B. 交叉污染 C. 差错 D. 混乱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证仓储区环境卫生,经常用湿拖把拖地 B、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根据车间需要发放物料 C、为了方便发料,将物料堆放在一起 D、为了防虫防鼠,开灭蚊灯,放鼠笼 12、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品种、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与地面间距不小于()。 A.5厘米 B. 30厘米 C. 10厘米 D. 15厘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引起中药饮片变异现象主要取决于() A、外界条件 B、运输条件 C、产地条件 D、药物自身条件 2、引起中药饮片变异的外界因素有:() A、温度湿度 B、空气日光 C、微生物 D、虫害鼠害 3、当库房温度超过34℃以上时,哪些药物易发生粘连变味() A、种子类药材 B、含糖类较多的药材 C、动物类药材 D、矿物类药材 4、当库房温度超过34℃以上时,哪些药物易出现走油现象()

几种常见的单味中药排毒又美容

几种常见的单味中药排毒又美容 [摘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的中药排毒美容效果非常好,以下也是家用几种常见的单味中药,排毒美容效果不错。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吃藿香为脾胃排毒 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使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天冬润肺又降火 天冬味甘苦、性大寒。又名天门冬、大当门根。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黏性。它能滋阴润肺、止咳消痰,有效帮助排除肺部的毒素,同时还能降火、帮助排泄,主治肺结核、吐脓吐血、痰嗽喘促、糖尿病、咽喉炎、扁桃体炎、足下热痛、虚劳骨蒸、阴虚有火之症。煎汤,用量一般为6~15克。 当归煎汤清肠胃 当归味甘、辛,性温,能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进食后能增强肠胃吸收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同时其甘温质润,为活血、补血良药,能维持身体血液的正常循环,帮助血液排毒。煎服,用量一般为5~15克。 使君子促进消化 使君子,性温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杀虫、消积、健脾的功效。其甘温是温和之温,能助饮食之动化,而疏导肠中积滞,且富有脂液,所以滑利流通,能帮助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以使君子为主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十分有效,其方法是取使君子30克,去皮炙厚朴、陈皮、川芎各0.3克,研为细末调匀,用蜂蜜调制成黄豆大小的丸,3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2颗,3岁以下者每次服1颗,以米汤送服。 海松子润肺去燥 海松子性温,味甘,入肝、肺、大肠经。海松子含有脂肪油(约占74%,其中以油酸酯、亚油酸脂为主)、蛋白质、挥发油、糖、磷、铁、钙等。海松子的主要排毒功效是清除肺部的毒素,能滋阴、润肺、止咳,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血养肝,滋阴潜阳,益气补血。与胡桃肉一起可以温养肺肾、润燥、止咳、化痰。二味相合,以蜂蜜相辅,补肾、润肺、止咳,宜于肺肾两虚之久咳痰喘。用量一般为10克。 常食莲子能静心 莲子性味甘涩平,主要作用于心、脾、肾,能养心益肾,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补脾涩肠,并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心的,莲子心味苦,有清除心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莲子的排毒元素也主要来自于莲子心。用量一般为6~12克。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试卷及答案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试卷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合计45分) 1、按照中药材的不同性质,必须分库保存,本公司现有中药材存储仓库分别为:常温库、阴凉库、毒性药材库、贵细药材库。 2、中药材常温库要求的温度范围是10℃~30℃,湿度范围是45%~75% 。 3、中药材库区为控制湿度范围,采用通风除湿法和吸湿防潮法相结合,并做好相关记录。 4、中药材养护记录要求依次详细记录日期、品名、批号、来源、数量、质量情况和处理意见。 5、中药材养护过程中,发现变质药材,应将药材移至不合格区、挂红牌、并报告品保部。 二、选择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中药材阴凉库的温湿度(C ) A、湿度45%~75% 温度10℃~30℃ B、湿度35%~70% 温度10℃~30℃ C、湿度45%~75% 温度0℃~20℃ D、湿度35%~70% 温度10℃~20℃ 2、中药饮片的水分一般控制在(B) A、5%-13% B、7%-12% C、5%-10% D、7%-15% 3、低温冷藏养护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材生虫、变色、走油等现象,其对库区温度控制要求是(A) A、2℃~10℃ B、0℃~20℃ C、-8℃~2℃ D、0℃~10℃ 4、除湿养护最常用的吸潮剂是(C) A、双氧水 B、熟石灰 C、生石灰 D、高分子树脂 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A) A.破碎 B.变色 C.虫蛀 D.泛油 三、判断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毒性和易串味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设置专库(柜)存放。(√) 2、生产同一处方中成药中的各个中药材可在同一容器中一起洗涤。(×) 3、处理后的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不得露天干燥。(√) 4、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有记录。(√) 5、原药材库和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为宜。(×)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合计20分) 1、哪些中药饮片易发生虫蛀,有何防止措施? 答:含淀粉、糖分,蛋白质、脂肪油等含量高的根及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动物类及含水分较多的中药易发生虫害,如党参、当归、枸杞等。 措施:在净选时应彻底清除或杀灭由原药材带来的虫卵,幼虫或成虫。 精选

常用单味中药1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麻黄 【性能特点】本品发汗药力较强。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咳喘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配伍】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用法用量】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用。 【药理作用】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中枢兴奋等作用。 桂枝 【性能特点】本品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不如麻黄,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症】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癥瘕。 3.阳虚水肿,痰饮证。 4.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5.虚寒腹痛。 【配伍】桂枝配白芍:两药相合,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多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理作用】促进发汗,解热,扩张皮肤血管,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增加冠脉流量,强心,利尿,键胃,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肿瘤等作用。 紫苏 【性能特点】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症】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2.脾胃气滞证。 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证者慎用。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品名功效主治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豚证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风寒咳嗽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水肿脚气、利水退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外感表证、透疹消疮、吐衄下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羌活散寒去风、胜湿止痛风寒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头面诸疾、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又治乳痈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通关开窍醒神、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痲疯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风寒感冒轻证、阴寒腹痛、乳汁郁结,乳房胀痛、疮痈疔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品名功效主治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犯、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乳痈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瘖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夜啼、小儿急热惊风、破伤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吐衄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邪在少阳、感冒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疟疾寒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多种热毒证、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气虚崩漏下血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品名功效主治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清泄肺热、清胃泻火、疮疡不敛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外感风热、身热咳嗽、肺痈吐脓

临床常用中临床常用中药简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 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紫苏】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杏苏散》《香苏散》 行气和胃: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解鱼蟹毒:用于进食鱼蟹中毒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香薷】 发汗解表:用于夏季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汗、头胀痛。《香薷饮》 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薷术丸》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藁本】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巅顶痛,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神术散》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冷痛等。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GMP中药饮片试题及答案

民生药业集团公司2015年GMP附录—中药饮片试题(答案) 姓名:岗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试卷内容50分): 1、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2、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3、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4. 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 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5. 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 员应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服与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整理,并避免交叉污染。 6.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 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妨碍。 7.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 特性及炮制工艺的需要,选用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 8. 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 设备、工具、容器应易清洁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9. 对每次接收的中药材均应按产 地、供应商、采收时间、药材规格等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批号并管理。 10. 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 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11. 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 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12.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 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养护记录;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13. 净制、切制可按制法进行工艺 验证,炮炙应按品种进行工艺验证,关键工艺参数应在工艺验证中体现。 14. 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总计划、 验证方案、验证报告以及记录,确保验证的真实性。 15. 在同一操作间内同时进行不同 品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生产操作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隔离措施。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十一章止血药 【功效】止血,并分别兼有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等功效 【适应范围】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按性能共分四类 (1)凉血止血:味或苦或甘而性寒凉,均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昧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主治各种出血而无瘀滞者,但有留瘀恋邪之弊,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善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而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配伍】血热妄行者,配清热凉血药;阴虚阳亢者,配滋阴潜阳药;瘀血阻滞而出血不止者,配活血行气药;虚寒性出血者,应根据病情配温阳、益气、健脾等药同用。出血过多而致气虚欲脱者,如单用止血药,则缓不济急,应急予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 【使用注意】在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涩止血药时,必须注意有无瘀血,若有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不能单纯止血,以免留瘀。 大蓟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苦凉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经。既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及尿血。 (2)疮痈肿毒。 【配伍】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用量用法】9~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使用注意】清泄散瘀,孕妇及无瘀滞者慎服,脾胃虚寒者忌用。 小蓟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苦凉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经。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出血及热毒疮肿所常用。且兼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 (1)血热尿血、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尤善治尿血、血淋。 (2)热毒疮痈,血淋。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常用中药简表(用量)(可编辑修改word版)

药名用量(g)木贼3—9 地锦草9—20 麻黄2—9 委陵菜9—15 桂枝3—9 药名用量(g)翻白草9—15 紫苏5—9 石膏15—60 半边莲10—15 生姜3—9 寒水石10—15 白花蛇舌草 15—60 香薷3—9 知母6—12 ft慈茹3—9 荆芥 4.5—9 芦根15—30 熊胆0.25—0.5 防风 4.5—9 天花粉10—15 千里光9—15 羌活3—9 竹叶6—15 白蔹 4.5—9 白芷3—9 淡竹叶6—9 四季青15—30 细辛1—3 鸭跖草15—30 绿豆15—30 藁本3—9 栀子5—10 药名用量(g)苍耳子3—9 夏枯草9—15 生地黄10—15 辛夷3—9 决明子10—15 玄参10—15 葱白3—9 药名用量(g)牡丹皮6—12 鹅不食草 6—10 金银花6—15 赤芍6—12 胡荽3—6 连翘6—15 紫草5—10 柽柳3—10 穿心莲6—9 水牛角15—30 谷精草5—10 大青叶9—15 药名用量(g)密蒙花9—15 板蓝根9—15 青蒿6—12 青葙子10—15 青黛 1.5—3 白薇 4.5—9 药名用量(g)贯众 4.5—9 地骨皮9—15 黄芩3—10 蒲公英6—15 银柴胡3—9 黄连2—5 紫花地丁 15—30 胡黄连 1.5—9 黄柏3—12 野菊花10—15 药名用量(g)龙胆3—6 重楼3—9 大黄5—15 秦皮6—12 拳参 4.5—9 芒硝10—15 苦参5—10 漏芦5—9 番泻叶 1.5—3 白鲜皮5—10 土茯苓15—60 芦荟1—2 苦豆子 1.5—3 鱼腥草15—25 药名用量(g)三棵针10—15 金荞麦15—45 火麻仁10—15 马尾连6—12 大血藤9—15 郁李仁6—12 药名用量(g)败酱草6—15 松子仁10—15 薄荷3—6 射干3—9 药名用量(g)牛蒡子6—12 ft豆根3—6 甘遂0.5—1 蝉蜕3—6 药名用量(g)京大戟 1.5—3 桑叶5—9 马勃 1.5—6 芫花 1.5—3 菊花5—9 青果 4.5—9 商陆5—10 蔓荆子5—9 锦灯笼5—9 牵牛子3—9 柴胡3—9 金果榄3—9 巴豆0.1—0.3 升麻3—9 木蝴蝶 1.5—3 千金子1—2 葛根9—15 白头翁9—15 药名用量(g)淡豆豉6—12 马齿苋9—15 独活3—9 浮萍3—9 鸦胆子0.5—2 威灵仙6—9

常用中药简表(用量)

药名用量(g)麻黄2—9 桂枝3—9 紫苏5—9 生姜3—9 香薷3—9 荆芥 4.5—9 防风 4.5—9 羌活3—9 白芷3—9 细辛1—3 藁本3—9 苍耳子3—9 辛夷3—9 葱白3—9 鹅不食草6—10 胡荽3—6 柽柳3—10 谷精草5—10 密蒙花9—15 青葙子10—15 药名用量(g)黄芩3—10 黄连2—5 黄柏3—12 龙胆3—6 秦皮6—12 苦参5—10 白鲜皮5—10 苦豆子 1.5—3 三棵针10—15 马尾连6—12 药名用量(g)薄荷3—6 牛蒡子6—12 蝉蜕3—6 桑叶5—9 菊花5—9 蔓荆子5—9 柴胡3—9 升麻3—9 葛根9—15 淡豆豉6—12 浮萍3—9 木贼3—9 药名用量(g) 石膏15—60 寒水石10—15 知母6—12 芦根15—30 天花粉10—15 竹叶6—15 淡竹叶6—9 鸭跖草15—30 栀子5—10 夏枯草9—15 决明子10—15 药名用量(g) 金银花6—15 连翘6—15 穿心莲6—9 大青叶9—15 板蓝根9—15 青黛 1.5—3 贯众 4.5—9 蒲公英6—15 紫花地丁15—30 野菊花10—15 重楼3—9 拳参 4.5—9 漏芦5—9 土茯苓15—60 鱼腥草15—25 金荞麦15—45 大血藤9—15 败酱草6—15 射干3—9 山豆根3—6 药名用量(g) 马勃 1.5—6 青果 4.5—9 锦灯笼5—9 金果榄3—9 木蝴蝶 1.5—3 白头翁9—15 马齿苋9—15 鸦胆子0.5—2 地锦草9—20 委陵菜9—15 翻白草9—15 半边莲10—15 白花蛇舌草15—60 山慈茹3—9 熊胆0.25—0.5 千里光9—15 白蔹 4.5—9 四季青15—30 绿豆15—30 药名用量(g) 生地黄10—15 玄参10—15 牡丹皮6—12 赤芍6—12 紫草5—10 水牛角15—30 药名用量(g) 青蒿6—12 白薇 4.5—9 地骨皮9—15 银柴胡3—9 胡黄连 1.5—9 药名用量(g) 大黄5—15 芒硝10—15 番泻叶 1.5—3 芦荟1—2 药名用量(g) 火麻仁10—15 郁李仁6—12 松子仁10—15 药名用量(g) 甘遂0.5—1 京大戟 1.5—3 芫花 1.5—3 商陆5—10 牵牛子3—9 巴豆0.1—0.3 千金子1—2 药名用量(g) 独活3—9 威灵仙6—9

附录5中药制剂

附录5:中药制剂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和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贮存、发放和运输。 第二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 第三条中药制剂的质量与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中药材前处理和中药提取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以及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工艺严格控制。在中药材前处理以及中药提取、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微生物污染,防止变质。 第四条中药材来源应当相对稳定。注射剂生产所用中药材的产地应当与注册申报资料中的产地一致,并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生产的中药材。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第五条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有专人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第六条专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药学、生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至少有三年从事中药生产、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或具有专职从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鉴别工作八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 (二)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三)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 (四)根据所生产品种的需要,熟悉相关毒性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与处理要求。 第七条专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取样; (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放行; (三)负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毒性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专业知识的培训; (四)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本的收集、制作和管理。 第四章厂房设施 第八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取样、筛选、称重、粉碎、混合等操作易产生粉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粉尘扩散,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如安装捕尘设备、排风设施或设置专用厂房(操作间)等。 第九条中药材前处理的厂房内应当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当平整、易清洁,不产生脱落物。

常用中药简表(用量)

药名用量(g)黄苓3 —10木贼3 —9 麻黄2—9黄连2—5 药名用量(g) 桂枝3—9黄柏3—12 石膏15 —60 紫苏5—9龙胆3—6 寒水石10 —15 生姜3—9秦皮6—12 知母6—12 香薷 3 —9 苦参 5 —10 芦根15 —30 荆芥 4.5 白鲜皮5—10—9 天花粉10 —15 防风 4.5 —9 苦豆子 1.5 — 3 竹叶6—15 羌活 3 三棵针10—9—15 淡竹叶 6 —9 白芷3—9马尾连6—12 鸭跖草15 —30 细辛1 —3药名用量(g) 栀子 5 —10 藁本3—9薄荷3—6

夏枯草9 —15 苍耳子3 —9 牛蒡子6—12 决明子10 —15 辛夷 3 —9蝉蜕 3 —6 药名用量(g) 葱白3—9桑叶5—9 金银花 6 —15 鹅不食草6—10 菊花 5 —9 连翘 6 —15 胡荽3—6蔓荆子 5 —9 穿心莲 6 —9 —9柽柳3—10柴胡3 大青叶9 —15 谷精草5 —10 升麻 3 —9 板蓝根9 —15 密蒙花9 —15 葛根9 —15 青黛 1.5 — 3 青葙子10 —15淡豆豉 6 —12 贯众 4.5 —9 药名用量(g)浮萍3 —9 蒲公英 6 —15 紫花地丁15—30委陵菜9—15胡黄连 1.5 —9 野菊花10 —15翻白草9 —15药名用量(g) 拳参 4.5 —9 白花蛇舌草15—60 芒硝10—15 漏芦5—9山慈茹 3 —9 番泻叶 1.5 —3 土茯苓15 —60熊胆0.25 —0.5 芦荟1—2 鱼腥草15 千里光9 —15 药名用量(g —25) 金荞麦15 —45白蔹 4.5 —9 火麻仁10—15 大血藤9 —15 四季青15 郁李仁 6 —12—30 败酱草6—15绿豆15 —30松子仁10—15 射干3 —9药名用量(g)药名用量(g) 山豆根3—6生地黄10 —15甘遂0.5 —1 药名用量(g)玄参10 —15京大戟1.5 —3 重楼3—9半边莲10—15大黄5—15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辨证信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有伤阴之虞,故水肿兼阴虚者不宜单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亦可作羹,煮粥饭食,或入丸散。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易串味药品

易串味药品 易串味药品是指药品成份中含有芳香类、易挥发物质的药品。常见有以下几类: 内服制剂...易串味药品有哪些: 内服制剂:如人丹、霍香正气水(液、胶囊)、十滴水、速效救心丸、正露丸等; 外用贴膏:如狗皮膏、关节止痛膏、伤湿止痛膏、风湿膏、追风膏、骨痛膏等; 外用捈剂:如风油精、红花油、清凉油、风湿油等; 外用酊剂:如皮康王、皮炎宁酊、止痛酊、肤阴洁、洁尔阴等。 让串味药不再串味 “串味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目前在执行中有以下二种方法:1、以药品中含有芳香性、挥发性成份为界定标准;2、以嗅觉能闻出异味的药品为界定标准。假如以第一种界定标准执行,那么要查阅药品标准,工作量大品种多,特别是中成药;假如以第二种界定标准执行,那么嗅觉的灵敏度因人而异难以执行。况且既然要做界定,除了界定标准以外还有一个界定权限问题,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界定还是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界定。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界定比较统一但比较机械;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界定比较灵活但比较凌乱。 以往在储存养护中对“串味药”有单独仓库储存的要求,还需要有相应的排气通风的设备设施,这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环境、包装材料、密封技术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规定的。以当今的科学手段、生产技术,要将药品的异味进行严密的封闭,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想不想去做。只要生产企业重视,选择新颖的铝塑材料和应用先进的封闭技术,做到包装物体滴水不漏、异味不透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仅仅靠生产企业的自觉,“串味药”的存在还有年月。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对含有异味的中西药品,制定异味逸出的标准并强制执行。 如果一味要求药品流通企业对“串味药”如何如何,其实质就是对落后生产技术的一种迁就。应该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串味药”成为药品发展进程中的一段历史

常用单味中药习题

常用单味中药习题讲解 2.习题部分 能发汗解表、又能祛风除痹的药物是(2011) A.麻黄 2007 B.香薷 2011 C.柴胡 D.升麻 E.白芷 2011 『正确答案』A 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者、应首选: A.薄荷(2007 2009) B.蝉蜕 C.菊花 D.蔓荆子 E.牛蒡子(2010) 『正确答案』E 阳明经头痛的引经药应选用 A.黄芩、荆芥(2011) B.柴胡、川芎(2009) C.吴茱萸、藁本 D.葛根、白芷 E.羌活(2010 2011)、川芎 『正确答案』D 辛温解表药中、下列除哪一种药物外、均能祛风湿止痛 A.藁本 B.香薷2011 C.苍耳子(2011) D.防风 E.羌活 『正确答案』B 外感风寒、内停痰饮证、麻黄宜与下列哪组药配伍 A.石膏、知母 B.木通、甘草 C.细辛 2007、干姜 D.瓜蒌、贝母 E.海金沙、海藻 『正确答案』C

A.牡丹皮 B.银柴胡 C.胡黄连 D.青蒿 E.地骨皮 『正确答案』A 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能退无汗骨蒸的药物是 A.赤芍 B.白薇 C.生地黄 D.牡丹皮 E.郁金 『正确答案』D 既能退虚热、又可解毒疗疮治阴虚外感证的药物是 A.胡黄连 B.地骨皮 C.青蒿 D.连翘 E.白薇 『正确答案』E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对是 A.薄荷、玄参(2009) B.蒲公英、紫花地丁 C.牛黄、水牛角 D.金银花、连翘(2007 2010 2012) E.桑叶、菊花 『正确答案』D 既治肺热咳嗽、又能治胎热不安的药物是 2007 A.栀子(2009 2011) B.大黄(2007 2009 2012) C.黄连 D.苦参 2012 E.黄芩 『正确答案』E 既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又能祛痰利咽治疗喉痹的药物是 2007 用量 0.1-0.3g

最新中药功效记忆简表

中药功效记忆简表

中药功效记忆简表 解表药(一) 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鼻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藁本:发散风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通鼻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淡豆豉:解表(除烦) 解表药(二) 辛凉解表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喉请利头目透疹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清热药(一) 清热泻火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热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鸭胆子:清热解毒治痢截疟燥湿杀虫腐蚀赘疣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马勃:清热解毒清泻肺热凉血止血利咽 清热燥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药(二) 清热解毒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消痈散结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常用单味中药第七章 温里药【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旗开得胜 1 常用单味中药——第七章 温里药 凡药性温热,以温里散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本类药多辛热燥烈,易助火、伤津,故热证、阴虚证及孕妇忌用或慎用。 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1)亡阳欲脱。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量为3~15g 。 干姜 【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1)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欲脱。 (3)寒饮咳喘。 肉桂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主治病证】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畏寒肢冷。 (2)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 (3)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

旗开得胜 2 (4)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寒疝腹痛,寒湿痹痛,腰痛。 (5)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 吴茱萸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呕吐吞酸。 (5)虚寒腹痛泄泻。 花椒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病证】 (1)脘腹冷痛,中寒呕吐、泄泻。 (2)虫积腹痛,蛔、蛲虫所致者尤宜。 (3)湿疹,阴痒。 丁香 【功效】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主治病证】 (1)中寒呃逆、呕吐、泄泻,脘腹冷痛。 (2)肾阳虚之阳痿、宫冷。 小茴香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治病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