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华为,学产品创新管理方法课后测试

学华为,学产品创新管理方法课后测试

学华为,学产品创新管理方法课后测试
学华为,学产品创新管理方法课后测试

华为资源池迁移VRM虚拟机操作指导步骤

迁移VRM虚拟机磁盘操作指导 【故障类型】:迁移虚拟机虚拟机磁盘 【关键词】:VRM虚拟机磁盘迁移 【适用版本】: 【案例作者】: 【问题现象】: 局点在扩减容、虚拟机压力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VRM虚拟机的磁盘迁移操作【告警信息】:无 【问题分析】:无 【解决方法】: 建议先进行备VRM的磁盘迁移,再主备倒换后进行主VRM的磁盘迁移操作 1.首先打开需要迁移的VRM虚拟机的权限 a.用putty工具登录VRM浮动IP,先用gandalf账号登录,再切换到root账号。 b.如果是R003版本执行命令 sh /opt/galax/vrm/tomcat/script/OpenRights.sh 按照提示输入虚拟机ID和数据库密码 虚拟机ID示例为i-00000001,数据库默认为SingleLOUD!1 c.如果是R005版本执行命令 sh /opt/galax/vrm/tomcat/script/OpenRights.sh i-00000001 根据提示输入数据库默认为SingleLOUD!1 d.重启VRM进程 service vrmd restart

2.将要迁移的VRM虚拟机关机 a.以root用户通过Putty登录要迁移的VRM虚拟机,执行halt命令命令关机 b.登录FusionCompute Portal,进行VRM的磁盘迁移,保证目的存储和VRM目的主 机互通 注意:VRM虚拟机的磁盘不能使用虚拟化存储,只能使用非虚拟化存储 c.磁盘迁移成功后,需要将VRM与目的主机进行绑定 d.重新生成vrm虚拟机的xml文件,下面步骤的作用是要让主机启动时能够根据xml 文件把vrm虚拟机拉起。 /opt/galax/vrm/tomcat/script/vrmWindowsInstall/bin/importVrmDb.pl -g -i i-00000001 执行成功后在VRM的/home目录生成xml i-00000001.xml

华为SDH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移动通信维护手册 华为传输S D H设备维护分册 -故障处理 版本号:1.0.0 2013-8-12发布2013-8-12实施

目录 1、APS_FAIL----------保护倒换失败指示 (5) 2、APS_INDI----------保护倒换指示 (5) 3、APS_PARA_ERR----------复用段节点参数校验失败告警 (6) 4、A_LOC----------上路总线时钟丢失 (6) 5、A_LO_J1----------上路信号J1信号丢失 (7) 6、AU_AIS---------- AU告警指示 (7) 7、AU_AIS_C----------级联单元业务全1 (8) 8、AU_LOP---------- AU指针丢失 (8) 9、AU_LOP_C----------级联指针丢失 (8) 10、B1B_EXC----------每秒有B1误码帧数过限 (9) 11、B1_EXC----------再生段(B1)误码过量 (9) 12、B2_EXC----------复用段(B2)误码过量 (10) 13、B3_EXC----------高阶通道(B3)误码过量 (11) 14、B1_SD----------再生段(B1)信号劣化 (11) 15、B2_SD----------复用段(B2)信号劣化 (12) 16、B3_SD----------复用段(B3)信号劣化 (12) 17、BD_STATUS----------单板不在位告警 (12) 18、BIP_EXC---------- BIP误码过量 (13) 19、BIP_SD---------- BIP信号劣化 (14) 20、BUF_ERR----------单板缓冲区错误 (14) 21、BUS_LOC----------总线下时钟丢失 (14) 22、C4_R_LAISD----------下路140M信号AIS (15) 23、C4_T_LAISD----------上路140M信号AIS (15) 24、CC_LOC----------连续性检测时信号丢失 (16) 25、CFG_OVFLOW----------配置溢出 (16) 26、COMMUN_FAIL----------单板串口通信失效 (17) 27、CONF_DATA_LOS----------配置数据丢失 (17) 28、COOL_CUR_OVER----------冷却电流过限 (18) 29、DATA_DIFFER----------保存数据与当前配置数据不一致 (18) 30、DBMS_ERROR----------数据库错误 (19) 31、DBMS_PROTECT_MODE----------数据库处于保护模式 (19) 32、D_LO_J1----------下路总线JI失锁 (19) 33、DOWN_E1_AIS----------2M下路信号告警指示 (20) 34、E1_LOS----------2M线路信号丢失指示 (20) 35、ETH_LOS----------以太网端口连接丢失 (21) 36、EXER_FAIL----------练习倒换失败 (21) 37、EXT_LOS----------接口外部信号丢失 (22) 38、EXT_SYNC_LOS----------外部时钟源丢失 (22) 39、FAN_FAIL----------风扇故障 (22) 40、FI_FAIL---------- F口通信失败 (23) 41、FPGA_ABN---------- FPGA状态异常 (23)

华为IT软件测试笔试题

华为IT软件测试笔试题 判断题(10*1分):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2、白盒测试侧重于程序结构,黑盒测试侧重于功能,其中白盒测试需要程序员参与,黑盒测试不需要(×) 3、单元测试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动态测试。(√) 4、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通常在编码完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 5、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 6、详细设计的目的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使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并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 7、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处问题,如果问题影响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改,应立即将此问题正确修改,以加快、提高开发的进程。(×) 8、程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9、第三方测试是在开发方与用户方的测试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测试(×) 10、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选择题(20*2分): 1、软件测试的目的正确的是(D) ①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②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③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④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出错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发生趋势,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进;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B)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 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 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3、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B)

ensp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二、交换机端口配置 2.1.1端口常用配置 1、实验内容: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物理端口常见配置; 2、实验目的:掌握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物理端口常见命令及配置方法; 3、实验拓扑: 配置文件: LSW1:dis cu # sysname Huawei # cluster enable ntdp enable ndp enable # drop illegal-mac alarm # diffserv domain default # drop-profile default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simple admin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http

interface Vlanif1 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 interface MEth0/0/1 # interface Eth-Trunk1 # interface Ethernet0/0/1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2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3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4 # interface Ethernet0/0/5 # interface Ethernet0/0/6 # interface Ethernet0/0/7 # interface Ethernet0/0/8 # interface Ethernet0/0/9 # interface Ethernet0/0/10 # interface Ethernet0/0/11

流程管理软件测试的流程

(流程管理)软件测试的流 程

软件测试的流程,包含各阶段会产生什么文档 无论是采用瀑布式仍是其他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软件测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测试需求分析阶段。 测试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获得测试项目的测试需求(测试规格)。 输出产物:《可测试性需求说明书》和《测试规格》 2、测试计划阶段。 以测试需求为基础,分析产品的总体测试策略。 输出产物:《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3、测试方案设计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以测试规格为基础获得特性测试方案,对于有自动化测试的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分析,获得测试策略。 输出产物:《产品或者版本总体测试方案》 4、测试用例实现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完成各个特性的测试用例的编写和自动化脚本的编写。 输出产物:《产品自动化测试用例》和《手工执行测试用例》 5、测试执行阶段。 本阶段是根据测试策略开展测试执行和回归测试。 输出产品:《产品或版本测试方案》和《缺陷分析方案》 6、评估和关闭阶段。 只对前面的各个阶段的执行情况,完成对测试项目的关闭,同时提供完整的度量数据和项目总结方案。 输出产物:《遗留问题风险分析方案》、《度量分析方案》和《测试关闭方案》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何应用哪些软件测试方法。

画壹个V模型你就明白了:左边为开发过程,对应右边的测试过程,开发自上而下,测试是自下而上 开发过程测试过程 可行性研究验收测试 需求分析系统测试 概要设计集成测试 详细设计单元测试 软件编码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对应生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系统测试方案,即为系统测试准备的,该阶段已经完成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主要是对软件产品的功能和非功能进行测试,几乎不测试代码,所以测试方法以黑盒为主; 2、概要设计阶段对应生成概要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集成测试方案,该阶段已完成单元测试,是将各个功能模块组装起来进行的测试,所以也叫组装测试。主要见模块调用是否正常,接口是否可用,数据传输是否正确等,所以用到的测试方法几乎是白盒的方法,如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等; 3、详细设计阶段对应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单元测试方案,该阶段是开发人员编码后的第壹个测试阶段,是对开发出来的单独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每壹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正常,能够构建桩模块和驱动模块来回调用,方法也是以白盒为主。 4、白盒测试的准则是尽可能覆盖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黑盒则是尽可能覆盖所有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文档等壹些静态的测试。除常用的测试方法外,仍需补充大范围的随机测试,尽可能达到覆盖率100%。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目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目 1、怎么来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识别测试要点,识别测试环境要求,安排测试轮次,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做整体的测试安排。 被测试的特性:通过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列出本次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各部分特性(如要测试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等); 不被测试的特性:由于资源、进度等方面原因,本次测试不列入测试范围的特性; 测试组网图:进行本次系统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已及相互间的逻辑、物理连接。今后测试执行时需要依据这个组网图来进行环境的搭建。 2、如果给你一个B/S系统你怎么来进行测试 此题答案还可用于回答测试流程,测试流程题亦可参考15题。 阅读系统需求,充分理解需求,记录问题,并与项目需求人员充分沟通。 编写测试需求,包括系统功能和非功能测试要点、测试类型、测试进度质量要求等。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熟悉测试业务、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小结、编写测试报告,任务颗粒度一般应小于5人天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方案设计用例,即便没有明确的性能和安全测试要求,也应识别进行此两项测试。 执行软件测试, 进行测试小结,如果测试持续时间较长,每个版本间隙总结本轮测试。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汇总度量数据。 3、怎么进行工作流的测试 把握需求,找准结点,理清流程,画出流转图,弄清节点间的数据流转,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流程。 工作流: 如果问到有没有做过,根据对工作流的了解情况回答,如果比较了解,可以把参与的某个项目中说上一些有工作流的,如果不是很了解就说没有做过,但是学习过相关知识。

华为软件测试笔试

前面几道大题是基础形的判断、选择、阅读理解题,涉及到网络、通信、软件工程等等,都是大英文。不过不难,CET4的水平就差不多了,但是重要的还是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后面的几道大题如下: 1、有A、B两个水杯,都没有刻度,也不允许做刻度。A杯装满水是5升,B杯装满水是3升。不借助别的任何工具,只用这两个杯子如何精确的得到4升水? 第一步: A杯装满水,将A杯中水装入空杯B中,装满 第二步:将B杯中水倒掉,将A杯中剩余的2升水倒入B杯 第三步:将A杯中装满水,继续倒入B杯,倒满 此时A杯中剩余4升水。 2、软件工程中,根据软件开发的 V 模型,有哪些基本的阶段划分? 3、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网络安全方面,简述Syn_FLOOD攻击的原理。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网络攻击? 一、根据一张“策略—收获”图,张三可以选择横向的方案A和方案B,李四可以选择纵向的方案1、方案2、方案3。两人选择方案的交叉点就是两人各自的收获。比如张三选择方案B,李四选择方案1,交叉点是(50,80),则张三收获50元,李四收获80元。两人都想让自己的收获尽可能的高,选择方案时两人均不知对方的选择。问两人最终的收获各是多少? 二、桌上排列着一行乒乓球,一共100个。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拿到第100个球的人是胜利者。每次拿球最少拿1个,最多拿5个。如果你先开始拿球,你要拿几个?以后你要怎样拿球,才能保证你能拿到第100个? 三、冒泡排序。用C 或Java 语言。(从小到大排序) class Px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31,2,5,7,17,1,33,40}; for(int i=0;ia[j]){ int x=a[j-1]; a[j-1]=a[j]; a[j]=x; } } for(int i=0;i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汇总(华为篇)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汇总(华为篇) 1、怎么来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识别测试要点,识别测试环境要求,安排测试轮次,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做整体的测试安排。 被测试的特性:通过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列出本次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各部分特性(如要测试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等)。 不被测试的特性:由于资源、进度等方面原因,本次测试不列入测试范围的特性。 测试组网图:进行本次系统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及相互间的逻辑、物理连接。今后测试执行时需要依据这个组网图来进行环境的搭建。 2、如果给你一个B/S系统你怎么来进行测试 此题答案还可用于回答测试流程,测试流程题亦可参考15题。 阅读系统需求,充分理解需求,记录问题,并与项目需求人员充分沟通。 编写测试需求,包括系统功能和非功能测试要点、罗列测试类型、测试进度、质量要求等。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熟悉测试业务、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小结、编写测试报告,任务颗粒度一般应小于5人天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方案设计用例,即便没有明确的性能和安全测试要求,也应识别进行此两项测试。 执行软件测试。 进行测试小结,如果测试持续时间较长,每个版本间隙总结本轮测试。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汇总度量数据。 3、怎么进行工作流的测试 把握需求,找准结点,理清流程,画出流转图,弄清节点间的数据流转,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流程。 工作流: 如果问到有没有做过,根据对工作流的了解情况回答,如果比较了解,可以把参与的某个项目中说上一些有工作流的,如果不是很了解就说没有做过,但是学习过相关知识。 4、做性能测试的时候都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并发访问量,服务器响应时间(最小、平均、最大) 并发性能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是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组成部分的相应输出项,例如通过量、响应时间、CPU负载、内存使用等来决定系统的性能。 负载测试是一个分析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撑架构、模拟真实环境的使用,从而来确定能够接收的性能过程。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疲劳测试是采用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性能的过程。疲劳强度测试可以采用工具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测试,也可以手工编写程序测试,其中后者占的比例较大。 一般情况下以服务器能够正常稳定响应请求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获取交易执行指标数据和系统资源监控数据。如出现错误导致测试不能成功执行,则及时调整测试指标,例如降低用户数、缩短测试周期等。还有一种情况的疲劳测试是对当前系统性能的评估,用系统正常业务情况下并发用户数为基础,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的独立数据量测试;与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数据量测试方案。大数据量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数据的准备,可以依靠工具准备测试数据。 5、客户没给性能指数,怎么开展性能测试 如果客户没有提出明确的性能指标,可以按照惯例和经验设置,需要和项目经理协商,一般由项目经理确认,质量保证负责给出建议。 举例说一个Server端程序,要求峰值时CPU和MEM消耗在75%以下,而一个页面的访问响应时间一般认为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一、引言 本文档规范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整体流程,明确了软件测试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的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和必需的输入输出文档。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各测试阶段需要的测试工具、测试点和测试步骤,并提供了各类测试文档的参考模板。 二、测试流程概述 1、流程介绍 一般来讲,软件测试是伴随着项目的立项而开始的。也就是说,软件项目一旦确立,测试工作也就开始了。在测试的过程中,前后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BUG回归测试—>测试总结—>软件发布 对于以上流程环节,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属于需求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环境搭建、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回归测试等属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制定测试计划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实施、管理等。 2、流程图 功能测试 项目开始 需求阶段 测试计划 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总结 软件发布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需求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估。 1.由需求分析人员统一收集需求,并整理成文档格式转发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 2.项目经理召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和需求分析人员进行会议讨论,了解具体每个需求的实际含义,并且明确各需求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整理出重点需求; 4.项目经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写需求说明,并且再次召集小组开会讨论,对需求说明进行修复、完善,并最终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负责人:项目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说明文档 输出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四、测试计划阶段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定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并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管理需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测试计划是从管理角度对整个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概述(介绍项目测试的范围、目的以及组织形式) 2.测试进度(测试时间周期的安排) 3.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 4.需求跟踪(确定系统测试项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5.测试通过失败标准(指明测试何时通过何时结束) 6.测试挂起恢复标准(指明当测试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测试活动挂起以及恢复的标准) 7.资源分配(工作量的统计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 8.应交付测试工作产品(明确测试需要提交的各类工作文档) 9.风险评估(预估测试存在的风险) 测试经理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发布时间以及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完成后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讨论会,连同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以及各模块负责人,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并确定。 负责人:测试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计划》 输出文档:《软件测试计划》

华为产品测试流程的演变

华为公司产品测试流程的演变 在研发项目管理中,成本、进度、质量是项目控制的铁三角,其中研发项目质量的控制包括产品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如果涉及到硬件,还得包括FMEA和新物料认证,产品测试是目前国内很多公司研发部门头疼的环节,如何通过测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通过测试降低产品发布的风险,如何通过测试降低因设计而造成的维护成本…..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大部分的中国研发管理者, 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手段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所有了产品缺陷,是许多企业负责人或研发总监面临的困惑。 那么,面临这种情况,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如是说: 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还能有序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1998年跟IBM开始的产品开发变革的贡献,我们叫IPD(集成产品开发)。我们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不断在优化研发流程,不断在优化组织,不断在提升研发能力,从来没有停过。……从一个创意到走向产品,整个的管理体系、流程、工具、能力提升,这个过程华为没有停止过。现在不管有多少人,别说7万人,再加7万人,我们管理也没有问题,能够有序地运作,确保把产品做出来,而丐做出来的产品是稳定的、达到质量要求,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优化的结果。 测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少的环节,在华为的研发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测试人员,华为的测试体系在国内算是起步较早,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 青铜器时代: 手工作坊式测试 1996年研发测试团队成立手工作坊方式的研发过程和测试 2) 铁器时代:IPD 和CMM阶段 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开始引进IPD流程 1999年左右引入CMM理念产生IPD-CMMI 流程 3) 火器时代:PTM阶段 2004年在IPD基础上开发PTM流程,自动化测试规模开展 2006~2007年左右PTM趋于完善

华为交换机MGW维护作业计划操作指导书

华为交换机MGW维护作业计划操作指导书

目录 第1项告警管理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检查 (3) 第2项:各种单板运行状态检查 (3) 第3项:IP承载路由状态检查 (5) 第4项:时钟状态检查 (5) 第5项:MGW状态检查 (7) 第6项:H248、M2UA、M3UA链路状态检查 (9) 第7项:CPU占用率检查 (11) 第8项:基本呼叫功能测试(包括特服号码) (12) 第9项:配置文件备份 (12) 第10项:机房环境检查、设备状况检查及清洁 (14) 第11项:口令及操作权限清理 (14) 第12项:系统主备倒换 (15) 第13项:电源及地线检查、地阻测试 (15)

第1项告警管理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检查 要求:实时进行,每天对告警信息进行浏览,对异常告警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 操作部门:网管监控部、分公司 操作步骤: 1.对实时告警窗口中的告警进行浏览,是否有严重故障告警、重要故障告警、紧急重要事件告警、其他事件告警; 2.分公司应注意每日对历史告警进行分析总结,点击“故障管理”菜单下“告警日志查询”,输入告警时间,有必要还可输入相关告警编号、告警级别等,确定; 3.在查询出的历史告警中,进行逐项检查,对某些异常告警进行重点查看,双击该告警信息,在弹出的详细解释中查询具体告警参数,以及帮助信息、修复参考建 议等。 第2项各种单板运行状态检查 要求:每日进行,每天对单板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交换机各单板正常。 操作部门:网管监控部、分公司 操作步骤: 1.使用DSP BRD指令查看单板状态 ?命令:DSP BRD:; ?原始报告: +++ HUAWEI UMG8900 2006-10-22 09:58:13

(完整word版)华为任职资格全套——软件测试类技术,文档.doc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测试类技术任职资格标准 版本号: 2.0 拟制单位:测试业务部 / 技术干部部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概述 .............................. 3 页第一部分级别定义 ................. 5 页第二部分资格标准 ................ 8 页

概述 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 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 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牵引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任职资格认证原则 以关键行为和核心技能为中心 以工作实绩为导向 标准公开、程序公正 测试、评议相结合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 软件测试类任职资格标准由工作经验、必备知识、技能标准、工作绩效、行 为标准等五个部分组成。 软件测试类任职资格认证对象

从事软件测试类工作的人员

第一部分级别定义 根据软件测试类的实际情况,将技术任职资格等级分为一至六级,如下图所示。 技术 1 级 技术 2 级 技术 3 级 级别定义 技术任职资格 技术 4 级 技术 5 级 技术 6 级资格标准 级别定义描述了各级人员的工作定义、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主要职责及影响 范围。 级别代码:T0401(01) 级别名称:软件测试类一级工程师 要点:有一定系统特性的测试实践经验,参与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够独立完成测试代码实现、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等工作。承担华为某一产品 领域或特定产品技术领域中一般系统特性的测试、质量保证活动等工作。在二级及 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并保证其质量。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

软件开发与测试配合 工作流程 XXX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 目录 1.简介 本流程文件旨在规定一个简单的可使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的编码阶段相互配合工作的工作流程,其中包括测试与开发的配合、送测单和BUG单的填写、测试循环的结束等部分。开发阶段与测试循环的关系、测试模块的组合与测试原则、BUG的分类评级原则等也在本流程文件中有相关的描述。 鉴于公司的技术要求,目前质量部的测试人员不仅要完成黑盒测试工作,而且还要进行白盒测试中的“代码走查”工作。其它的白盒测试工作,目前还不在测试人员的工作职责之内。 由于公司已经为质量管理部开发完成“辅助测试系统1.0”,因此本测试流程的制定就建立在辅助测试系统之上,如果辅助测试系统有了新的版本,质量部将根据其变化适当调整测试流程。 2.适用范围 本流程文件适用于公司开发软件并需要测试服务的任何软件开发项目组、软件开发人员,以及任何测试人员。

当项目组在辅助测试系统中注册以后,公司领导可以使用本系统查询了解所有在本系统中注册的项目的测试信息,项目的质量管理员可以使用本系统查询了解项目的当前测试进展情况。程序员和测试员都可以使用本系统查询到自己产生的送测单和BUG单。 3.术语、名词定义 3.1 送测软件 送测软件包括一切软件执行必须的文件、数据、数据库配置等。开发人员必须提供所有的详细的资料以保证测试人员可以像客户一样的运行被测软件。 3.2 开发文档 开发人员提供给测试人员的开发文档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用户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用户手册等。开发人员应当在开发每阶段完成后三天内就向测试人员传送本阶段完成的开发文档,以利于测试人员的工作。 3.3 测试文档 测试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说明、BUG报告及分析、测试总结,以及测试工作全部完成后的测试报告等。测试文档由测试人员编写并维护,也属于开发文档的一部分。

华为设备ptn(L2考试)2015年6月18日

2015年6月18日14点30分 试题数:119,重复命题数:30,重复命题率:25.21% 1. TCAT IP业务自动割接工具不包括以下功能() A.针对PWE3业务调整的IP业务割接 B.时钟调整 C.减点和链路调整 D.IP网络扩容加点 答案:B 2. 接入层成环以后可以通过配置-APS保护管理进行APS保护组倒换状态查询,但是不包括以下哪些操作 A.强制倒换 B.测试与检查 C.人工倒换工作到保护 D.清除 答案:B 3. 下列优先处理的告警是() A.ETH_CFM-LOC B.MPLS_PW_LOCV C.MPLS_TUNNEL_LOCV D.MAC_FCS_EXC 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传输网属重大操作是() A.优化整改等直接改变网络性能或拓扑结构的操作 B.网络软件或硬件升级 C.PTN网络服务器数据转储 D.传输网络扩容 答案:C 5. PTN设备中,Tunnel的APS保护是()的保护,动态tunnel的FRR保护是()的保护。 A.全局端到端全局端到端 B.局部局部 C.局部全局端到端 D.全局端到端局部 答案:D 重复命题1次 2015年5月18日14点30分传输设备PTN 华为L2 6. 聚合组成员失效的情况下,对于非负载分担模式下可能会造成() A.带宽不够,持续丢包 B.没有影响 C.业务中断 D.引发链路倒换,短暂丢包 答案:D 重复命题1次

2015年5月18日14点30分传输设备PTN 华为L2 7. 在进行资源一致性核查时是否需要以竣工图纸为依据 A.是 B.否 答案:A 8. 关于ECC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网关网元与其它非网关网元是通过ECC通信 B.网管计算机与网关网元是通过ECC通信 C.ECC通信路由与业务路由是一致的 D.ECC通信路由的选取是由物理距离决定的 答案:A 9. TD业务在PTN网络上的承载方式为 A.CES B.ETH C.VPLS D.L3VPN 答案:B 重复命题1次 2015年5月18日14点30分传输设备PTN 华为L2 10. PTN设备不支持哪种业务 A.ATM B.TDM C.ETH D.MSTP 答案:D 11. 对于网管脚本导入导出功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从全网配置文件中查到保护子网的倒换状态 B.网管使用脚本导出和使用MO备份数据的效果一样 C.网管不同的版本导出的脚本是不兼容的 D.导入脚本数据可以导入保护子网和路径自定义数据,这些数据不下发到网元答案:D 12. 155. 用T2000DM工具备份的MO存放的目录可以任意选择,而用网管界面上的“数据库备份”备份后的MO只能存放在: A./T2000/server/database/MO B./T2000/server/script C./T2000/server/database/dbbackup 答案:C 13. 网管升级失败导致无法监控网元达10个小时,哪一点违反了割接规范 A.技术支撑响应速度慢 B.没有准备备机 C.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D.研发人员处理速度慢 答案:B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1.流程的意义 从一个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应当从流程抓起,规范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一个软件企业从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向集成化规范化的大公司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手段。 软件产品的开发同其它产品(如汽车)的生产有着共同特性,即需要按一定的过程来进行生产。在工业界,流水线生产方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且能够比较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人员被安排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最终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样可以防止人员工作间的内耗,极大的提供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其过程来源于成功的实例,因此其最终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过程所设定的范围。软件工程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这个经验并把它应用到了软件开发中,这就形成了软件工程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开发流程。 不管我们做哪件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计划到策略到实现。软件流程就是按照这种思维来定义我们的开发过程,它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以往

的成功经验,定义了从需求到最终产品交付的一整套流程。流程告诉我们该怎么一步一步去实现产品,可能会有那些风险,如何去避免风险等等。由于流程来源于成功的经验,因此,按照流程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我们少走弯路,并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目前流行的流程方法有很多种,如瀑布模型、螺旋模型、RUP模型、IPD流程等,不同的过程模型适合于不同类型的项目。 2.测试工作流程图 2.1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说明: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反馈意见可能导致设计文档(需求或数据库)的修改。 2.2需求阶段流程图

华为瑞星360等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 Q1:请你分别划划OSI的七层网络结构图,和TCP/IP的五层结构图? 答:七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 理层 五层结构是 5 应用层;4 运输层;3 网络层; 2 链路层;1 物理层。 Q2:请你详细的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 TCP 与UDP呢? 答:UDP,TCP在传输层,IP在网络层, TCP/IP是英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 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 Q3: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分别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一般意义上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了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已经扩展到了网络层。也就是说:它等于“数据链路层 + 部分网络层”。交换机中传的是帧。通过存储转发来实现的。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中传的是IP数据报。主要是选址和路由。 Q4:请问C++的类和C里面的STRUCT有什么区别? 答:除关键字不同外(class,struct)的唯一区别是, 结构在默认情况下的成员是公共(public)的, 而类在默认情况下的成员是私有(private)的。

移动 华为 数据L1 20151025

1. 网络控制协议可为 PPP 连接提供什么功能? () A.管理网络拥塞以及测试链路质量 B.错误检测 C.为 PPP 提供身份验证功能 D.建立和终止数据链路 E.允许多种第 3 层协议在同一物理链路上工作 答案:E 2. 下面哪种业务属于IPTV通信类服务 A.视频点播 B.即时通信 C.直播电视 D.时移电视 答案:A 3. 下列哪条命令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A.ipconfig B.ping C.telnet D.show 答案:B 4.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络运行质量主要指标不包括( ) A.CPU历史值 B.内存平均和峰值利用率 C.网内主要节点间时延和丢包率 D.网络互联链路平均和峰值带宽利用率 答案:A 5. 网管告警显示某数据链路丢包率超过20%,且不规则,则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链路传输链路故障导致丢包 B.端口硬件故障 C.链路端口收光超过范围导致丢包 D.链路没有业务流量 E.链路流量拥塞导致丢包 答案:D 6. 关于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故障分级称述正确的是( ) A.CMNET骨干网承载的某项或若干项业务中断,造成全网或部分省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业务,称为重大故障 B.除重大故障和严重故障外的其他故障为一般故障 C.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全国CMNET骨干网或各省CMNET网络所承载的某项或若干项业务中断(如国际/国内出入口互联业务中断、域名服务中断、认证计费服务中断、省内/地市出入口互联业务中断、省内域名服务中断等),在凌晨1时至凌晨6时,业务故障历时超过60分钟;在其他时间段,业务故障历时超过45分钟。 答案:B 7. 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查看协议状态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个人版)

软件测试流程 测试基本阶段划分 ?测试计划阶段 ?测试设计阶段 ?测试执行阶段 ?测试评估阶段 ?测试验收阶段 文档编写人:龙文 编写时间:2010-8-3

目录 1、测试计划阶段 (3) 1.1、测试计划考虑的问题 (3) 1.2、测试策略 (4) 1.3功能列表 (4) 1.3.1、其他非功能测试 (6) 1.3.2、策略附件要求 (6) 2、测试设计阶段 (8) 3、测试执行阶段 (8) 3.1、执行阶段操作 (9) 4、测试评估阶段 (9) 5、测试验收阶段 (10)

1、测试计划阶段 ?做测试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把做一件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最终达成目的并验证结果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测试计划书”。 ?测试计划的内容: 1、测试范围:描述本次测试中做的测试范围,如:测试软件功能范围、测试种类等 2、简单的描述如何搭建测试平台以及测试的潜在的风险。 3、项目信息:说明要测试的项目的相关资料,如:输入输出文档,产品描述,软件主要功能 4、人力资源的分配 注: 计划和设计分开编写,最好安排充分的时间去明确测试需求 测试需求:笼统说,就是测试中的所有设计和需求文档。作为本次测试的依据 1.1、测试计划考虑的问题 ?1、要充分考虑测试计划的实用性,即测试计划与实际之间的接近程度和可操作性(必须对需求有透彻的理解)。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执行测试时的各种资源,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标准、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准确地说是要分析执行时所能够调用的一切资源以及受各种条件限制,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说的再明确一点就是要“计划”“如何”去做“测试工作”,而不是“如何编写测试计划”。 (1)测试内容:对一个软件来说测试计划中会明确本次测试做哪些测试? 如:系统测试:在整个系统测试中会有(界面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 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测试) (2)测试目的:一般多为保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指标。这个指标也就是在 测试中定义的结束标准。 (3)测试标准:需要考虑本次测试需要输入那些文档,该项目结束标准定义、测试结束标准的定义?bug级别定义、优先级定义、bug管理流程定义。这个都需要在执行测试事明确。计划中应该包含这些内容。 (4)资源分配:这里分为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等划分。一般会把人力资源的利用写入一个测试人员任务分配表里,按照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提交相应的成果(难度很大)。软硬件资源中主要是在做计划时考虑到需要多少电脑或别的工具,列出清单。 (5)测试风险:大多考虑到的就是项目开发延期、测试人员不足用例无法全面覆盖测试点、时间不足用例无法全部执行、bug无法及时修改导致无法验证、测试人员技能不足导致测试进度拉长。 (6)软件测试策略一般都是分开来做相关测试方案。 ?2、要坚持“5W1H”的原则,明确测试内容与过程。 ◇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 T); ◇明确测试的目的(WHY); ◇明确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

2017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

2017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 1、怎么来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识别测试要点,识别测试环境要求,安排测试轮次,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做整体的测试安排。 被测试的特性:通过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列出本次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各部分特性(如要测试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等); 不被测试的特性:由于资源、进度等方面原因,本次测试不列入测试范围的特性; 测试组网图:进行本次系统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已及相互间的逻辑、物理连接。今后测试执行时需要依据这个组网图来进行环境的搭建。 2、如果给你一个B/S系统你怎么来进行测试 此题答案还可用于回答测试流程,测试流程题亦可参考15题。 阅读系统需求,充分理解需求,记录问题,并与项目需求人员充分沟通。 编写测试需求,包括系统功能和非功能测试要点、测试类型、测试进度质量要求等。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熟悉测试业务、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小结、编写测试报告,任务颗粒度一般应小于5人天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方案设计用例,即便没有明确的性能和安全测试要求,也应识别进行此两项测试。 执行软件测试,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汇总度量数据。 3、怎么进行工作流的测试 把握需求,找准结点,理清流程,画出流转图,弄清节点间的数据流转,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流程。 工作流: 如果问到有没有做过,根据对工作流的了解情况回答,如果比较了解,可以把参与的某个项目中说上一些有工作流的,如果不是很了解就说没有做过,但是学习过相关知识。

4、做性能测试的时候都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并发访问量,服务器响应时间(最小、平均、最大) 并发性能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是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组成部分的相应输出项,例如通过量、响应时间、CPU 负载、内存使用等来决定系统的性能。 负载测试是一个分析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撑架构、模拟真实环境的使用,从而来确定能够接收的性能过程。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疲劳测试是采用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性能的过程。疲劳强度测试可以采用工具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测试,也可以手工编写程序测试,其中后者占的比例较大。 一般情况下以服务器能够正常稳定响应请求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获取交易执行指标数据和系统资源监控数据。如出现错误导致测试不能成功执行,则及时调整测试指标,例如降低用户数、缩短测试周期等。还有一种情况的疲劳测试是对当前系统性能的评估,用系统正常业务情况下并发用户数为基础,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的独立数据量测试;与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数据量测试方案。大数据量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数据的准备,可以依靠工具准备测试数据。 5、客户没给性能指数,怎么开展性能测试 协商,一般由PM确认,QA负责给出建议。 举例说一个Server端程序,要求峰值时CPU和MEM消耗在75%以下,而一个页面的访问响应时间一般认为用户的忍耐时间是3-5秒以内,这些要参考实际的应用来确定用户规模、操作频率、同时在线数等。 6、有没有做过接口测试,是如何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