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word学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word学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word学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word学案1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学案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

作用。

2、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

理变化。

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自主探究: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教室的物品有:

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

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

通过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

二、观察化学变化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

1、凉水烧成热水

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

3、布料做成衣服

4、葡萄酿成酒

5、水结冰

6、铁矿石炼成钢铁

7、酒精挥发 8、矿石粉碎

将这些变化分类:

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1、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

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1~2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现象。

回答问题:

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

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

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

着、、、、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发生了变化。

3、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

4、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或。

化学造福着人类,然而化学对环境的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社会倡导绿色化学。阅读课本“多识一点”后总结什么是绿色化学?

我的收获: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判断化学变

化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3、绿色化学的理念是。

当堂测试:

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

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

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

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

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在

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

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变化。

奇妙的化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8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如分子、原子等)构成

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氢分

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

3、什么是元素?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4、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第9页挑战自我2

归纳总结:

1、宏观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

当堂测试: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

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5、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

7、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

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

D.利用指南针航海

9、“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

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泰安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倒入大汶河中

C.埋入土中 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

第二节化学之旅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

1、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

2、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C

的发现”有什么感想?

60

3、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4、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

1、科学探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实验探究一:认真阅读14页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我的猜想:

我的设计方案:

选择仪器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二:

小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②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

③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

④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

当堂测试:

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或二氧化碳

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

4、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

A.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

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

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

D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

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D.作出结论

6、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

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

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

D、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

7、科学探究一般包括、、、、

等五个基本环节

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才能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认识实验室、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1、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

2、让学生熟悉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认识实验室

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

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

2、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

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

任务二:认识仪器(阅读课本143页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20页和第142页。(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

小结:化学实验时应注意:

1、

2、

3、

4、

5、

学生活动2 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

烫伤:

酸碱灼伤:

实验台起火:

二、当堂练习

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

2.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

3.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集气瓶、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药匙、试剂瓶、滴管

⑴加热_________;⑵搅拌或引流__________;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

⑷取用粉末状药品_________;⑸滴加少量液体________;

⑹加热烧杯内的液体_______;⑺蒸发_______;⑻盛放或收集气体_________;

4、量取8mL稀硫酸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A、25mL的量筒B、50mL有刻度的小烧杯

C、10mL的量筒D、胶头滴管

5、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的仪器是()

A、烧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试管

6、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可以任意取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试验用剩的药品药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

7.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1)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2)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 拨打火警电话119;

B. 用湿抹布扑盖;

C. 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 逃跑

三、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量筒

C、集气瓶

D、试管

2、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

A、盐酸

B、锌粒

C、胆矾

D、碳酸钠粉末

3、实验完毕后,用剩的药品应()

A、放回原瓶

B、倒入废液缸

C、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

D、倒入指定的容器

4、下列仪器中,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锥形瓶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5、下面能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A 、量筒

B 、温度计

C 、试管 D、托盘天平

7、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

8、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

第2课时练习实验基本功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基本操作

2、初步学习物质的加热的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

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

一、液体药品的取用

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液体药品一般盛在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先拿下,

在桌上,瓶口要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思考:(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到放?

(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

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小结: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

看P23图,思考怎样把粉末状装入试管中?

小结:

1、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或。

2、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⑵往试管里加入块状状固体

看P23图,思考怎样把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小结:

1、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三、物质的加热

⑴认识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

⑵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

看课本P23图,你认为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②

③④

⑶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看P24图,思考: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看P24图,思考: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合作共建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

当堂练习

1、以下保存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块状固体石灰石存放在广口瓶中;

B、稀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盛放多量固体加热——烧杯

D、盛放少量液体加热——试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纸槽将粉末状固体加入试管;

B、尝药品的味道;

C、剩余药品自己处理,可以带走;

D、药品用的越多,现象越明显。

4、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

心:;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

置:。

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取用药品操作规范的是()

A、块状固体竖直投入

B、粉状药品用药匙从容器口倒入

C、试剂瓶口紧挨倾斜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把橡胶乳头内的空气排入液体中

2、在加热过程中不慎把酒精灯碰到,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下列灭火措施简便合理的是()

A、用嘴吹灭

B、先移走其他仪器及药品,然后再用灭火器灭火

C、赶快向桌面上洒水

D、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迅速的用嘴吹灭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

C、加热试管里固体时试管破裂与试管口向上倾斜无关

D、试管夹一般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4、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原因或目的

⑴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

⑵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

⑶用烧杯加热液体时,垫上石棉网。

第3课时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洗涤

【学习目标】

1、知道天平的构造、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2、了解量筒的量程,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3、练习仪器的连接和洗涤方法。

【学习重点】物质的称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练习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学生活动1:利用天平称取3g食盐,倒入指定烧杯中。

⑴称量前,要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⑵要将称量物放在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盘,为什么?

⑶能否把食盐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为什么?

学生活动2:选取量筒量取15ml水,倒入上面烧杯中并搅拌。

⑴有量程为10ml、50ml、100ml的量筒,选择哪一种?

⑵倾倒时先用试剂瓶直接倒至接近15ml处,再用__________滴加。

⑶观察时视线要与_____液面___________水平,不能______视(结果会变_____)或________视(结果会变_______)。

学习任务二:仪器连接与洗涤。

学生活动1:将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

⑴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用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没有收集到气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2:练习试管的洗涤方法。

二、合作共建:

1、某同学称量时,将砝码和游码放颠倒了,能否称出其实际质量?

2、量取液体体积时,如果俯视或仰视,能否正确读数?有什么影响?

三、当堂达标检测: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5.35g食盐,用量筒量取了8.32ml水,这两个数据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下列有关量筒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量筒作为液体的反应容器

B、将盛有液体的量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水分

C、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用量筒长期存放烧碱溶液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10mL

B、<10mL

C、=10mL

D、无法确定

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光亮透明

B、内壁上有水珠

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学案)

一、锁定目标、学有方向:

1、说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会判断;

2.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说出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名称和用途;

4.学会实验基本操作会对常见意外情况进行处理;

二、知识回顾:

就是把能转化为能

和能;电灯照明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解水是将把

能转化为能;电池充电是把能转化为能。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用到主要仪器是和石棉网;现象是、、。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5.按要求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_________ _②量取45mL的水应用规格为__ _mL的量筒。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应用__________,应在容器正上方滴加。

④取粉末状药品用______或___________取块状药品用___________。

⑤盛装气体常用___________,盛装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6.50ml的量筒只能准确称量到_____ 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

保持相平,视线偏高读数偏_ __,视线偏低读数偏__ __。

7.托盘天平只能准称到________g,称量干燥的药品应在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来称量,易潮湿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_________里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量时左盘放

_______,右盘放______。因此称量物的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填“+”或“---”,

下同);若“左物右码”放反了,称量物的质量应等于砝码游码;

8.组装仪器装置的顺序是由向,由向。

9.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

三、基本操作:

1 A. 块状用取用 B. 粉末状用取用

2 A. 胶头滴管 B. 细口瓶里取用试液(倾倒)。

3、(1)“放平稳”,“凹液面最低处”(2)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

只能用来,能用来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用来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4(1)火焰分为、、。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部

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等。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等。

(3)先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给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跟桌面大约成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试管口不准对着地方。(4)使用试管夹。(5)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否则易使仪器炸裂。

5、

(1)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处,检查天平是否。(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3)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中,把游码移回处。(4)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里称量。(5)砝码用夹取。(6)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能称准到 g。

四、例题解析:

例1、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例2、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例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 角

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C.应使用试管夹,注意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D.以上都正确

例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边,即开始称量,在左盘中加了5克砝码,又将游码移到0.1克处,则该同学称取食盐的质量为()A.5.1克 B.4.9克 C.5.0克 D.无法确定

例5、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倒CO

,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熄灭。对于该

2

实验进行分析思考,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2)实验二:将一个烧杯倒扣在一高一矮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结果却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3)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_ (4)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

五、巩固练习: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现象能够说明镁条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镁条迅速变短

B、生成了白色粉末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煤燃烧

C.水汽化

D. 火药爆炸

4.有一瓶无色气体,有人说是二氧化碳,有人说不是,你认为应该用下列哪一种方法马上进行确认?()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5.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6.可与烧瓶、试管、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A.量筒 B.漏斗C.集气瓶 D.烧杯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指针向左偏,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游码移至零处 B.加适量砝码 C. 加适量药品D.调整螺母,使天平平衡

8.关于仪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B.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C.滴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 D.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流体时引流

9.可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C.量筒D.漏斗

10.下列操作中用到镊子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

B.取坩锅C.取块状固体D.取砝码

11.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

C.用手指沾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

D.甩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12.量取10毫升水,可选用()

A.胶头滴管B.10毫升量筒C.50毫升烧杯D.100毫升量筒

1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4.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当堂达标测试】

一. 选择题

1. 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1)节日庆典燃放礼花;(2)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件;(3)五彩缤纷的硬塑玩具代替了原始的木制儿童积木;(4)当你走进麦当劳,各式冰激凌奶卷使你驻足;

(5)“巨能钙”“盖中钙”“钙力奇”各种补钙产品纷纷问世

A. (1)(5)

B. (1)(3)(5)

C. (1)(4)(5)

D. (1)(2)(3)(4)(5)

2. 蜡烛刚熄灭时,烛芯会冒白烟,根据你所做实验推测,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石蜡蒸气

D. 炭黑固体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去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5.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C. 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 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6. 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B.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C. 从宏观上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上看,则是永远运动的

D. 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7.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酒精挥发

B. 干冰升华,白磷自燃

C. 煤的燃烧,钢铁生锈

D. 动物的呼吸,光合作用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液体的最少量,应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为准

B.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C.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超过灯容积的1/3

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移动试管,以防液体溅出

9.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实验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 15g

B. 14.5g

C. 15.0g

D. 14.0g

二. 填空:

10. 现有镊子、烧杯、胶头滴管、燃烧匙、坩埚钳等仪器。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是_____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___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用__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_________。

11.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

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 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

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产物有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二)科学探究的途径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 、、。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药品的使用原则 (1) “三不”原则:不能; 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能。 (2) 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mL,固体只需。 (3)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 2.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 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 (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 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 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 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 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 ⑴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 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新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案(新 版)鲁教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制镁的转化过程; 3.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知道如何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材预览: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 2.从海水中制取金属镁的转化过程如下 (在横线和方框内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 海水或卤水镁 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常规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外人们在海底又发现了一种新型能源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还蕴含着一种多金属结核---_________。 4.海水中除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外,还有丰富的_____和_____资源。 5.目前,世界上已经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中最普遍采用的是______法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法和______法。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 30~31,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离 子符号)。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了解海底矿物。 ,,交流和总结: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 31~32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知识点三:海水淡化 1.结合课本中所给出的仪器、药品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得到淡水,原理是什么?

最新鲁教版初三化学教学案

目录 1 2 3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4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5)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6)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课) (7) 第二单元探究水世界 8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9)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 10 11 第四节元素………………………………………………… 12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复习课…………………………… 第三单元溶液 13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14 第二节溶液的组成的定量表示…………………………… 15 16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7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18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 19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20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21 22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理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23 24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25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26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27 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28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 29 30

31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32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教学案 33 20 年月日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案 34 35 20 年月日

九年级化学全册1.1奇妙的化学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 【学习准备】 1、木材、棉花、石料等都是_________材料,而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都是_________材料。 2、化学已渗透到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 ___________研制、______________探索等。 3、有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 化。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 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发生了变化。 6、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____________的变化,经常表现为______能、______能和______ 能。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原料________________地转变成产物,生产 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随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 2、人类的生活需要能源,下列能源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 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C、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和发出的光 D、水利发电 3、镁带燃烧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镁带变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绿色化学特点的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课前学案导学】 ■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导航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通常用________表示。反应吸热时,表示为________;反应放热时,则表示为_______。 2.反应热通常用_____来测量,其计算公式Q= –C(T 1 – T 2)中,C 表示_____,T 1.T 2分别表示反应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热。 理解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 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 OH — 化合生成 H 2O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2.中和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取1.0 mol ·L -1的盐酸100mL,并分别加入100mL1.0mol ·L -1的NaOH 溶液、KOH 溶液,测得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让酸或碱略过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案: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3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初步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能梳理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参加反应的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若生成4.4g二氧化碳,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g。 2.某反应AB+CD=AD+CB,若25gAB与10gC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AD,则10gAB与CD完全反应,生成CB的质量是g。 3.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气,欲制取1g氢气,需电解水多少克?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现有一种能帮助消化、减缓胃痛的药品A,能中和胃液中过多的胃酸,药品A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含量为260mg/片。若患者按医嘱服用药品A,每日两次、每次3片,请你计算服用药品A一天理论上可以中和盐酸中的氯化氢多少毫克? 5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质量(g)346 SO2质量(g)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2的质量比是。(2)第一次为什么生成6g的二氧化硫而不是7g的二氧化硫? (3)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4)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方法探究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2284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 (1)反应结束后X的质量g 。 (2)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g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常温,测得容器内仍有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A.1:4 B.1:2 C.1:8 D.1:9 反思交流

2018鲁教版化学导学案全册

目录 目录..................................................................... - 1 -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 1 -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 - 1 -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 3 -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 - 5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一课时......................... - 8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二课时........................ - 10 -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 12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 12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 - 14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三课时...................................... - 16 -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 18 -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 - 20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 22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 24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三课时........................................ - 25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四课时........................................ - 28 - 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 - 30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第一课时........................ - 32 - 第三单元溶液............................................................. - 35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 35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 36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三课时........................................ - 38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 - 40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 42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三课时................................ - 44 -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46 -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 46 -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 48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 52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 - 54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课时.................................... - 57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四课时.................................... - 59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 - 61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 64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三课时.................................... - 66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四课时.................................... - 70 -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 72 -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一课时.............................. - 72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 74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 - 76 -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一课时.............................. - 78 -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 80 -

九年级化学全册 物质组成的表示学案(无答案) (2012新版)鲁教版

课题:物质组成的表示3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教材分析: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其前提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在次基础上,教材以水为例,设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能读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的物质结构理论来说明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几种元素的质量比 3、会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知识链接: 1、回答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本73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练兵场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O 3 NaCl CO 2 Cu(OH) 2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总结 环节二: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73页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多样性 课前学案 知识回顾: 一、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几个概念 1、风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自然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的作用。)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阅读】P65-67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思考】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九年级化学《8.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化学元素及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2、了解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 3、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学习重点: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认识元素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说出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及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活动1:阅读教材P55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必须需要的化学元素包括元素和元素。其中常量元素有种。分别是、、、、、、、、、、。微量元素主要有、、、等,这些元素以形式存在于人体内。 2、某人患了骨质疏松症,则他体内缺,若患了贫血病,则他体内缺,若患了甲状腺肿大,则他体内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铁 B、锌 C、钙 D、碘 活动2:阅读P56“多识一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说出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活动3:阅读教材P57了解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 二、合作共建: 你经常使用保健品吗?调查市场销售的补铁、补钙、补锌的保健品的成分及销售情况。谈谈你对保健品的看法。 三、系统总结: 用心爱心专心 1

四、诊断评价: 1、某人患了呆小症,他儿童期缺乏的元素是() A、铁元素 B、钙元素 C、氟元素 D、碘元素 2、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启动“酱油加铁”“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③改善酱油的味道④增加黑色素⑤减少厨房污染物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饮具,其主要原因是() A、铁锅中含有碳元素 B、价格便宜,不易生锈 C、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D、烹调后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4、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5、人体缺碘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提高人体素质,食物补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⑴碘是人体和动物体内合成下列那种激素的原料()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⑵成年人体内缺碘易产生的病症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B、地方性呆小症 C、侏儒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⑶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1996年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盐中加碘酸钾(KIO3)来补充碘摄入量的不足,KIO3属于哪类化合物()A、酸 B、碱 C、盐 D、碘离子 ⑷市售的“加碘盐”外包装文字说明上都有“含碘量”的字样,这儿的碘是指() A、碘酸钾 B、碘元素 C、碘分子 D、碘离子 ⑸已知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食盐3~5克,碘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100~200微克。假如碘的摄取80%来自于“钾碘盐”请你设计一下,每千克食盐应加入多少碘?然后作一个社会调查,查看市场销售“钾碘盐”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用心爱心专心 2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 2.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重点难点】A Z X的含义和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自主学习案】P2-3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都与有关。 2.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其中带正电荷,而不带电,它们依靠一种特殊的力结合在一起。 【交流研讨】 讨论:据表中的数据讨论下列问题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原子的质量由哪些微粒决定?

(3)忽略电子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技能归纳】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结构 2.质量数 (1)概念: (2)关系式:原子中: 核电荷数(Z )= = 质量数(A )= ( )+ ( ) 3.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A Z X 【思考】①阳离子中A Z X n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 相对质量约为 质子的数目决定 中子不带电 相对质量约为 决定 元素的不同原子,影响原子的质量 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每个电子带 电荷 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836 核外电子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 每个质子带 电荷

②阴离子中A Z X m-: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 【迁移应用】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其内容包含了下列三个结论: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三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C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3、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 136 B 50 C 86 D 222 4、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 A.136Al B.137 Al C.13 6 C D.13 7C 5、对于A ZX和A+1 ZX+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自主学习】P4-5 【技能归纳】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的形成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辨别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重、难点)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重点) 4.了解乳化作用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学习任务一〗溶解的过程 学生活动1:教材的第58页“活动天地3-1”观察食盐的溶解。 1.溶液 (1)定义:。 (2)特征:①均一性:是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 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第59页,判断黄泥水、油水、食盐水三杯液体中谁是溶液? 2.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如; (2)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如。 (补充实验)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溶于水中。 想一想:①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②溶液一定无色吗? ③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④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分析。 二、【研习展评】 3.溶液的组成 (1)溶质:的物质,如。 (2)溶剂:的物质,如。 想一想:①作溶质或溶剂的物质的状态一定吗? ②溶液的质量等于什么?

4.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 (1)若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若溶液中有水,则水为溶剂,若未指明溶剂时,水为溶剂; (3)物质要与水反应时,则产物为溶质,水为溶剂; (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无水化合物为溶质,水为溶剂。 5.溶液的读法: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溶液 如:(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简称:氯化钠溶液; (2)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 学生活动3:教材第59页“实验探究3-1”测定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的温度。 6.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在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常伴随的变化。 如溶于水时,温度升高;如溶于水时,温度降低;如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 原理:(第60页) 交流共享:第60页 〖学习任务二〗乳化现象 演示实验:教材第61页“活动天地3-2”观察乳化现象。 乳化作用:能促使的液体形成叫较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 起作用,属于现象。如。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第61页“多识一点”。 【课堂练习】 1.教材第62页“在线测试”。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澄清石灰水 C.泥水 D.豆浆 溶液均一、稳定,但不一定无色透明,如:蓝色的CuSO4溶液、黄色的FeCl3溶液等。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几乎相等。 针对训练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精选】鲁教版化学九年《化学与材料研制》word学案(1)-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2.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二.方法指引 1、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要能各举出1-2个例子。学习这一知识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铁→铜→铝 B 、铜→铝→铁 C 、铜→铁→铝 D 、铁→铝→铜 2、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尼龙袜子 B 、砂锅 C 、铁锅 D 、瓷碗 3、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 ) A 、聚乙烯 B 、聚氯乙烯 C 、聚苯乙烯 D 、聚丙烯 4、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B 、回收废旧塑料 C 、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新型塑料 D 、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 5、下列有关物质的贮存和运输上的注意点不正确的是( ) A 、水泥要防止受潮 A 、 玻璃制品、陶瓷等要轻拿轻放,不能堆积重压 B 、 塑料制品一般要防止高温,及阳光的暴晒 C 、 碳酸氢铵要经常翻晒,以防受潮变质 6、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 B 、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 C 、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 D 、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二、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按照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重难点选讲】 重难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例1】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玻璃破碎②粮食酿酒③铁水铸成锅④过滤粗盐水⑤电解水⑥风力发电⑦手机电池充电⑧植物光合作用⑨酒精的蒸发⑩食物的腐败?金属的冶炼?蜡烛燃烧?水的蒸发?氖管发光?湿衣服晾干?干冰升华?铁器生锈?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重难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课堂练习】 命题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D.食物腐烂 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节日燃放焰火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5.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蓄电池放电 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7. 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命题点2化学探究 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9.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A 探究同种物 质在不同溶 剂中的溶解 性 B 探究铁生锈的条 件 C 探究物质燃 烧的条件 D 探究CO2与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 应 命题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鲁教版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

水的人工净化教案 教学过程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的学习,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实验室和工业上提纯水的常用方法,学会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常用 方法。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认识,提高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 1、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三、难点: 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四、学习过程: 【预习准备区】 1、根据上图信息填空:地球上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湖泊以及浅层地下淡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占地球总水量的。 2天然水中往往含有、和等杂质。 3、为了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

4、为了除去水中或空气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可向其中加入, 它,表面积,因而具有较强的作用。 【互动探究区】 (一)我来探究:实验室净化天然水 实验探究一:如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第一步:。 第二步:。 我能回答: 1、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1)用到的仪器及用品有. (2)注意事项: 一贴:. 二低:;. 三靠:;; . (3)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探究二: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第三步:。 实验探究三:如何证明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第四步:。 实验探究四:如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第五步:。 我能总结: 实验室中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操作步骤及作用是, ,,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步骤是。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物质的简单分类可分为和。水、蒸馏水、冰水都是,河水、 湖水、井水、海水、雨水、天然水等都是。混合物可以分离得到纯净物。 多识一点:硬水: 软水: 可以用加以检验。的是软水。 (三)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我能概括:天然淡水经、、等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新编(鲁科版)化学选修五:1.3.3《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学案

新编化学精品资料 第3课时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会写烯烃、炔烃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加成产物会判断烯烃、炔烃的结构,学会鉴别烯烃、炔烃的方法。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链烃(√) (2)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叁键(√) (3)符合通式C n H 2n (n ≥2)的烃一定为烯烃(×) (4)炔烃与同碳原子数的二烯烃、环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5)分子中碳原子数≤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6)工业上常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取氯乙烷(×) (7)分子通式为C n H 2n +2的烃一定是烷烃(√) (8)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2.(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 2===CH 2,官能团是,空间构型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 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溴水: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 ②H 2: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③HCl :CH 2===CH 2+HCl ――→催化剂 △CH 3CH 2Cl ; ④H 2O :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 ⑤制聚乙烯:n CH 2===CH 2――→引发剂CH 2—CH 2。 探究点一 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氢气、氢卤酸的反应 1.烯烃分子结构与CH 2===CH 2的分子结构相似,都含有一个,所以烯烃的化学性 质与乙烯的化学性质相似。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二)科学探究的途径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括、、、 、。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使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能。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2.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 (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 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 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 ⑴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③点燃时应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④熄灭时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灭。 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 ⑶固体的加热 试管口要,防止,引起试管炸裂; ⑷液体的加热 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以免炸裂试管; 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4.气密性检查:步骤:①连好仪器。②将导管一端插入中。③用紧握容器外壁。判断:若有产生,或松手后在导气管末端形成,则说明不漏气。 5.仪器洗涤:(1)洗涤方法:①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一半水,振荡。②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2)洗净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 不,形成一层水膜。 二、单元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