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作者:David De Cremer和田涛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纷纷开始讨论金融机构需要哪种类型的领导力,才能

牵引组织顾及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而非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近年来,关于如何

提升领导力有效性的讨论已从金融行业延伸至汽车业等其他行业。2016年让人始料未

及的美国大选及英国脱欧使得政界也开始关注这一话题。但不管是哪个领域,有关领

导力的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民主作为一项决策工具是否已经到达了极限,是

否有必要引入更多集权?同时,也有人担心集权式领导是否会导致社会和企业失去其

原有的凝聚力。这些讨论对当今企业如何在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同时,实现民主与集权

的最佳平衡这一重要课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呼唤人性回归职场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提升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性。在这个财力匮乏的时代,为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更多地关注与员工建立情感

上的联系,让他们觉得受到重视,是企业的一份子。领导力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身份认同感,让员工觉得公司和领导能够接受和包容他们的优缺点(即具有同理心的领导力)。这一点与传统观点认为的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影响力有所

不同。传统观点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对有形结果(钱)分配的决策权上。这种通过有形结果的分配来看待领导力的作用有两大局限性。首先,容易让人过

多地将领导力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其次,会使员工陷入一种力争输赢的境地。无论是

根据权力来定义职场关系,还是以最终的分配结果来定义输赢,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

归属感,反而会有排挤员工的感觉。

东西方领导者面临的一大共同挑战?

如今,传统观点似乎又开始回归到大众视野中,人们开始思考是否有必要在民主化的

决策系统中引入一定的集权。批评人士指出,集权的做法不利用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对高效领导力是一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领导力的这种讨论不仅发生在西方国家,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类似的争论也同样存在。中国要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创新

是最关键的竞争要素。要加速这一进程,企业必须要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企业需要营

造一种让员工有归属感的文化,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代表的是公司的价值观,因此会为

了提升组织绩效,主动表达自己的建议、想法和改进意见。从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

家及政治家孔子“和谐”思想的角度来看,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下,归属感往往意味着等级分明和听从权威。正

是这种等级制度和听从权威的价值观使得民主模式所推崇的归属感和言论自由不一定

符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事实上,由于等级分明,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他们很难接受反对意见,而这些意见恰恰对改变体制有着重要意义。换句话说,过于

强调尊重(更确切地说是维护)等级制度,会让企业缺少透明度,暗地里很容易出现

利益冲突。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主席习近平最近才会要求国有企业决策者强化

问责制度,着力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与私有企业合作,促进创新。

从某种程度来说,由于经济改革的需要(即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中国传统的集权式

决策模式或许需要更加民主,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目前来看,似乎东西方企业面临的

终极挑战都是如何在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同时,平衡好决策权的民主和集权程度。全球

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需要营造一种包容、善于倾听各种声音(民主)的文化,创

建共同的价值观,但同时也要能够快速决策(集权),不能因为过多的讨论而影响决

策效率。领导者如何才能取得这种平衡呢?

流程的公平性:确保民主和集权的平衡

我们的研究发现,要想实现民主和集权的平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确保流程的公

平性,即决策流程的公平性。而与该概念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公平性具有一定的

主观性。换句话说,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经历和期望,在判断是否公平时有不同的标准。流程的公平性不同于分配(即你所得到的)的公平性。虽然对结果(如工资、奖金、

升职等)的感知也可以比较主观(如通过对比你和你同事的奖金),但总体来说还是

比决策流程显得更为客观。比如,奖金是一个有形的结果,其价值对所有人都是透明

和清晰的。流程的公平性是指决策方式的公平性。具体来说,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要让员工感受到他们受到尊重,是有尊严的,意见被倾听,避免出现偏见和刻板印象,

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及时纠正。这些都是领导在进行决策时员工所得到的感知。而这

种公平性就是一种无形结果,对公平性的解读也可能因为个人的偏见和偏好而有所不同。

但正是这种决策方式能够让领导者在决策时有效平衡民主和集权。根据我们的研究,

如果流程是公平的,员工会感觉到他们是组织的一份子,他们的自尊和信心会提升,

并受到激励,为组织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公平的流程,会让员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对公司的信任感也会增加。因此,采用公平的流程并建立一个让员工自由表达想法的

文化可以让员工更有归属感。同时,公平的流程有助于让集权决策模式更能让员工接受。研究发现,如果领导者使用的流程是公平的,即便一个人得到的结果被认为是负

面或者不利的,他也可以接受并认同。换句话说,公平的流程有助于建立一个让员工

有归属感的文化,让他们接受集权决策模式(我们可以看看纽约市警察局是如何通过

公平的流程得到当地市民认可的)。而这种集权和民主的平衡正是当今企业和社会一

直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领导者如何保障流程的公平性:华为决策模式

根据我们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研究,我们发现该公司以融合中西方管理理念著称,

建立了一个民主和集权同时存在的企业文化(我们称之为“受控的民主”)。那公司如

何实现民主和集权的平衡呢?根据我们上文对流程公平性的分析,建立一个鼓励员工

发表不同看法、提升员工归属感的文化(接受多元化、创造和谐文化),再加上一个

更加集权的决策平台(尊重公司的等级制度以及所作出的决策)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任正非于1987年在深圳创立华为,2012年,华为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越爱立信,

成为电信行业的全球领导者。由于其在全球取得的巨大成功,华为经常被当作其他中

国企业效仿的榜样。很多中国企业相信并希望,如果能够了解并利用华为管理实践,

他们也同样能获得成功。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华为是唯一一家海外收入(占比67%)超过国内收入的中国企业。这表明与其他中国企业相比,华为关注的重

点会有所不同。作为一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华为通过融合中西方管理风格,逐

步将公司变革为一个有能力满足其众多员工和全球客户不同声音和需求的组织。其他

中国企业则刚好相反,他们以关系为导向,等级分明。员工和基层管理者一般很难表

达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这跟信奉平等主义的西方企业有很大不同。

其次,除了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客户聚集在一起以外,华为还是一个由大量知识性员工构成的企业。华为48%的员工都是工程师,从事研发活动。正是因为这种员工结构,在执行决策方面,任正非给予了员工很大的自由度,空间超出了绝大部分观察人士的想象。早在华为成立之初(当时华为的主要目标是生存下去),任正非在研发、薪酬和福利分配方面,就充分向员工授权。他认为,不能对追求知识的员工施加过多限制,否则就会严重阻碍创新。

我们发现华为文化与西方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信息分享和反馈渠道。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任正非认为在决策过程中,不可采取无限制的民主形式。事实上,他不相信员工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能有效完成工作。在他看来,这个行业需要一定的自由度,但由于每个人都有其固有的缺点,因此需要一个集权、制度化的决策制度。目前,华为采取的是民主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同时进行适当的集权。任正非认为领导与壁炉的工作原理类似。在可控的空间(壁炉)里,人的自由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像壁炉里的火一样)。这一理念与西方管理思想很类似,即人与组织、人与公司的关系是基于契约的,给了你一个权利,但同时对这个权利要有界定。这种领导模式就是在公司各层组织找到不同的表达声音的方式(即民主)。

第一层就是最高层民主,具体形式包括由常务董事构成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特点是充分讨论,集体决策(华为采取的轮值CEO制度也体现了这一点)。第二层是中层管理者,采取管理团队(AT)模式对重要业务和人力资源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共同承担责任。第三层是覆盖所有员工的民主,通过公司的内部在线论坛(心声社区)让所有员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绝大部分高层做出的重要决策以及直接影响员工利益的政策都会这个内部社区上发布,供员工充分讨论,并提出挑战。

尽管华为目前采取的仍是等级比较分明的组织结构,但华为有意识地鼓励公司各层组织发表意见。华为认为通过建立让员工充分发表意见的社区,可以提升员工对自己的认知、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归属感。如果给员工表达意见的机会,员工就会认为他们是公司珍贵、重要的资源。事实上,任正非多次表达过公司人才济济,这让他非常骄傲和高兴。建立一个鼓励员工自由发表意见的社区有助于识别人才并将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倾听员工的声音并给予他们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是华为用来识别未来领

导者的一个指导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华为认为这些供员工发表意见的社区能够给公

司直接带来价值。

这种开放的态度对很多其他中国企业而言其实是一大挑战,这也是为何我们在上文提到,将华为的管理实践运用到仅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企业绝非一件易事。的确,在很多

中国企业,其企业文化都避免出现不同的声音,因此企业的领导者不善于采取建设性

的方式来应对批评和不同声音。此外,华为创始人和领导者一直不断反思,分析如何

在不同战略之间进行取舍,确保公司能活下去。华为领导者的这种特质也让组织养成

了收集不同观点的习惯。根据我们对华为员工的访谈,正是因为这种开放的态度,华

为员工认为其领导层有信心以开放的方式处理各种不同的声音。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在员工眼里,华为的领导方式是合理的,能够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毕竟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都希望被倾听,但在决策时希望能够共同承担责任。在这种

员工认为合理的组织文化里,这种决策流程往往可以带来最好的结果。

David De Cremer现任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管理学毕马威(KPMG)教席教授,

同时是贾吉商学院组织领导力与决策系主任。他还是瑞士诺华公司的道德遵从顾问。

去英国之前,他曾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2013年,他出版了《积极的领导力:如何克服拖延症,成为大胆的决策者》一书。他与田涛合著的《华为:领导力、

文化与联接》已于2017年年初公开发行。

田涛是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他是《投资与合作》杂志的创始人兼

总编,新书《华为:领导力、文化与联接》已于2017年年初公开发行。

管理技能与领导力

目标管理自我检查表 1.你所订出来的目标是否跟公司的价值观吻合?跟其他部门的目标有没有冲突? 2.你是否用清楚而明确的方式来界定目标? 3.你的目标与实行计划是否定好时间表? 有没有高估或低估完成所需的时间,人 力及成本? 4.你所订出的目标是你真心想达成的吗?它确实可行还是空中楼阁? 5.你是否准备了每个部门成员的职务说明? 6.你是否定期举行部门会议? 7.你了解上司的目标吗? 8.是否就你自己的部门目标与上司这成协议?

9.你是否与部属共同订立目标? 10.是否建立并沟通过可行的绩效衡量指标? 11.是否定期检讨目标与绩效衡量指标(Performance measures)? 12.确定每个人的绩效评估都是当令(current)的 吗?(新进员工6个月内;固定员工 一年一次;换职,调部门员工要立即做). 13.每季检核员工薪资水准是否符合他的绩效评比吗? 14.你是否为每个部属拟妥了一份他的未来工作发展 计划,并定期检讨? 15.你是否参与员工训练与发展计划? 16.你是否对刚受训回来的员工给予测试,以了解他增长多 少知识? 沟通

练习一:怎样与上级设身处地沟通 上级需要(部属) 支持-------------------尽责尤其在上级弱项处予以支持. 执行指令-------------承诺, 聆听, 询问, 响应 了解部属情况-------定期工作汇报,自我严格管理 为领导分忧----------理解上级,敢挑重担,提出建议 提供信息-------------及时给予反馈,工作汇报,沟通信息 练习二:怎样与下属设身处地沟通 部属需要 (上级) 上级沟通行为

集权与分权的案例分析

分权改革 背景:摩托罗拉公司是一个由两个产品体系所构成企业集团,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高 层主管到生产线,权力全部分散,公司整体只有一个不足30人组成的公司总部统帅。公司运转井然有序,效率非常之高,公司发展快。 劳勃·盖尔文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权力集中于他,公司发展出现问题,发展缓慢。 威廉·卫斯兹接任了公司进行管理改革。致力于把权力分散到各盈利单位。 统帅公司整体发展方向的上层组织采用三头马车制,公司内所有的部门主管可以直接向三大巨头组成的三头马车报告。后来改变,每一个巨头开始专门负责四到五种贸务,在这些事务方面,他将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不过,尽管每一巨头都有自己的专责,但对于公司的所有决策他们每一个人仍然有全部的决定权力及责任。 只有三大巨头同一问题意见相左时,才产生“谁来决定”的问题。 公司内各部门间的目标及方针大致上都很协调,公司职员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要确保每一个关系集团及部门都能够彻底了解公司五年计划的基本规定,同时及时地付诸行动。任何计划在提到董事长办公室之前都必须经过三人核心审查,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实绩将作为第二年预算实施的主要参考。 出现问题及原因: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案例,摩托罗拉公司在劳勃·盖尔文担任公 司董事长期间,公司发展缓慢,存在家族经营传统,受家族影响很深,公司里面有不少家长主宰式的暗流存在,存在过分集权,权力集中于他一个人手上,权力高度集中,公司的规模逐渐增大,管理的复杂性加强,个人管理的能力的水平,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一个组织,当它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高度集权可能是必需的,而且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但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如果将许多决策权过度地集中在较高的管理层次,则可能表现出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如下: 1.降低决策的质量。大规模组织的主管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高层主管了解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扭曲,而根据被扭曲的信息制定的决策是很难保证其质量的;即使制定的决策正确,但由于信息多环节的传递需要耽误一定的时间,从而可能导致决策迟缓,等到正确方案实施时,问题可能已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或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问题的性质已经转换,需要新的解决方法。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作为社会细胞的组织,其整体和各个部分与社会环境有着多方联系。随着组织的发展,这种联系变得更频繁、更复杂。而与组织有联系的外界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必须根据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既可能是全局性的,也可能是、且往往是局部性的。过度集权的组织,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自我适应和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 问题的解决:在威廉·卫斯兹接任了公司后,致力于把权力分散到各盈利单位。他 说:“通常,我们都只保持一些公司的大目标及原则,至于一般权力与责任我们都尽量把他们分散到各个阶层。”他还说:“当然,我也承认,就象溜狗一样由于我们用来管束各部门经理的皮带放得太长,所有我们的脚也经常给石头碰伤。”现在公司内的各单位对资源分派及预算编列方面都已经有相当可观的财务控制权,同时,他们也有权力决定加入或退出那些营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领导力中民主与集权的平衡 作者:David De Cremer和田涛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纷纷开始讨论金融机构需要哪种类型的领导力,才能 牵引组织顾及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而非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近年来,关于如何 提升领导力有效性的讨论已从金融行业延伸至汽车业等其他行业。2016年让人始料未 及的美国大选及英国脱欧使得政界也开始关注这一话题。但不管是哪个领域,有关领 导力的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民主作为一项决策工具是否已经到达了极限,是 否有必要引入更多集权?同时,也有人担心集权式领导是否会导致社会和企业失去其 原有的凝聚力。这些讨论对当今企业如何在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同时,实现民主与集权 的最佳平衡这一重要课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呼唤人性回归职场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提升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性。在这个财力匮乏的时代,为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更多地关注与员工建立情感 上的联系,让他们觉得受到重视,是企业的一份子。领导力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身份认同感,让员工觉得公司和领导能够接受和包容他们的优缺点(即具有同理心的领导力)。这一点与传统观点认为的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影响力有所 不同。传统观点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对有形结果(钱)分配的决策权上。这种通过有形结果的分配来看待领导力的作用有两大局限性。首先,容易让人过 多地将领导力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其次,会使员工陷入一种力争输赢的境地。无论是 根据权力来定义职场关系,还是以最终的分配结果来定义输赢,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 归属感,反而会有排挤员工的感觉。 东西方领导者面临的一大共同挑战? 如今,传统观点似乎又开始回归到大众视野中,人们开始思考是否有必要在民主化的 决策系统中引入一定的集权。批评人士指出,集权的做法不利用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对高效领导力是一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领导力的这种讨论不仅发生在西方国家,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类似的争论也同样存在。中国要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创新

重心平衡式领导力的五个要素

重心平衡式领导力的五个要素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在过去6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向一些企业领导者学习,他们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发现自己的最大优势,并反过来激励、吸引和动员其他人。当今的商业环境已变得越来越严酷,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经济衰退,加大了正在与转型中的世界奋力抗争的领导者面临的压力。 我们采访了140多位领导者,并对他们的领导力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总结出了这些领导者具备的5种能力(我们称之为“重心平衡式领导力”),这些能力组合起来,能够创造出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和生活满意度。这5种能力是:发现工作的意义、将不良情绪(如恐惧或紧张)转化为机遇、充分利用社会关系和社区力量、面对风险积极采取行动,以及保持能改变生活的充沛精力。 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完全没有掌握这些技能的领导者相比,即使只掌握了其中一种技能的领导者,觉得自己能领导变革的可能性也增大了一倍;而对于掌握了所有这5种技能的领导者来说,这种可能性则增大了4倍。引人注目的是,掌握了所有5种技能的领导者,对自己的领导业绩和总的生活质量表示满意的可能性也增大了20倍。 发现意义 在重心平衡式领导力的所有5个要素中,“发现意义”对于工作和生活两种满意度都具有重大影响;事实上,它对总的生活满意度的

贡献要比任何其他要素的贡献大4倍。 无论“意义”源于何处,重心平衡式领导者都会经常谈论如何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比他自身更重要的某种事物,以及将自己的热情传达给其他人的重要性。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听到,为了激励同事,与他们分享工作的意义,领导者必须成为讲故事的高手,他们的故事既要感人至深,又要发人深省。对于正在领导企业进行重大变革的高管来说,这些技能尤其适用,因为要克服与变革如影随形的不适与恐惧,就必须具有强烈的个人动机,它的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少能点燃员工激情、激发他们取得更大成就的企业正式宣传。 雅芳公司(Avon Products)首席执行官钟彬娴(Andrea Jung)描述了当自己的企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变得停滞不前时,她如何将“发现意义”与讲故事合二为一。钟彬娴面临严竣的个人挑战,因为她的激情的一些关键来源——创建大胆的增长愿景并激励其他人树立远大梦想,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团体的一员,以及取得卓越的成果——与她在雅芳的工作紧密相连。突然之间,她变得难以看清自己的动力源于何处。此外,她不得不对她十分珍惜的团队进行精简裁员。 为了始终忠于自己的个人价值观,钟彬娴拒绝采用所谓的“更有效”的方式,将与员工就企业重组问题进行沟通的责任委托给管理人员,以及只让“有必要知情”的员工了解内情。与此相反,她穿梭往来于世界各地,向自己的各个团队提出恢复增长的目标愿景,并告诉他们为了确保公司的未来而必须做出的困难决定。结果如何呢?员工们都感到,钟彬娴对待他们的方式既真诚又仁慈,使裁员的严酷现实

领导力与管理

领导非天生激励有方法 提起领导力,人们似乎总认为它只属于那些具有超凡远见和极富个人魅力的精英。事实上,领导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后天习得并不断磨练的。北京凯洛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汉群老师与我们分享哈佛管理导师课程中,关于领导力激励的精华内容。 经理人=领导者+管理者 领导者究竟做些什么?为弄清这个问题,经理人首先需要知道领导与管理有何不同。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明确、有序的结果,重点在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管理者的工作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分解目标、分配资源、实施、监控等环节,目的是使事情顺利开展、循环起来,保证进度并按时完成任务。 领导者的工作则主要是构建愿景并向员工和客户清晰地阐述愿景、指明公司成长方向、广泛收集数据并从中找出关联、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激励和鼓舞追随者等。说得简单些,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对事,领导者的工作主要是对人。因此沟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冲突解决技能、谈判技能和激励技能等“软实力”对领导者来说格外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和领导是共生的关系。组织当中,任何一级经理人往往既做领导工作又做管理工作,只是在组织中的层级越高,承担的领导工作所占全部工作比重就越大。

徐汉群指出,一个经理人自然成长的过程会遵循领导力管道模型(如图)路线,打开模型中的每个层级,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都包含其中,哪种能力缺位都会引发严重问题。例如富士康接连的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和群殴事件,凸显领导力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可以说,富士康的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半军事化的管理让工作程序切割得非常细致,是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手段。但是公司如果不顾及员工内在的精神需求,即便是在这样的制造型企业中,也会对生产产生影响。况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依赖知识工作者,这就越发需要调动员工的内在热情,激发员工的干劲。 情商与领导特质的关系 1995 年,丹尼尔·戈尔曼最早提出“情商”这个概念,指出情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同理心和社交技能等五方面的素质。 那么领导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就的?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同样,在情商的话题上,人们也是争执不休。比如,善解人意是一种自然禀赋,还是在生活磨砺中习得的品质?答案是两者兼而有之。科学研究有力地揭示,情商中有基因遗传的成分。但心理学和个人发展研究则显示,后天环境也有很大影响。这两种因素分别在情商的塑造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这个我们或许永远都搞不清楚,但科研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情商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1、好领导知道自己是谁。 情商涉及的五大要素又可以分为两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是与个人相关的素质,而同理心和社交技能是与他人互动的能力素质。好的领导首先需要从第一组的三方面进行自我探索,这是领导力特质的核心所在。

领导力考试题库(期末)

领导力考试题库 一、简答题 1.简要叙述领导者的用人理念。 2.简要叙述领导者如何进行领导力的自我开发。 3.试列举领导者不同的权力来源与类型。 4.简要描述一下平衡领导模式的特征。 5.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基本区别。 6.简述文化对我国领导者的挑战。 附:参考答案 1. 简要叙述领导者的用人理念。 解答: 领导者的用人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不可委托责任理念 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对于领导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人之所以是领导者的不可委托责任,这与领导活动本身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2.成就取向理念 在用人上,成就理念将逐步取代控制理念。这一点在经营性部门中的体现更为突出。成就取向的用人理念要求领导者将下属当成资本和资源来进行管理。 3.政治忠诚度理念 政治忠诚度理念是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我国对公共部门领导者的政治要求是很高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领导者个人的忠诚是政治忠诚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4.先人后事理念 西方最新的管理和执行理论已经从过去着重强调人员能力与职位的匹配,发展为先人后事理念,即首先看重下属与领导者在价值观、对事业的理解上的一致,然后才是能力的匹配。先人后事理念实际上是对传统管理主义任人唯贤理念的否定。 2. 简要叙述领导者如何进行领导力的自我开发。 解答: 领导力自我开发包括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我察觉和自律。 基于自我察觉的领导力开发又可以分为单回路学习和双回路学习两种不同水平。单回路学习中的学习者寻求可能与他们的基本想法和行为潜在对抗最小的反馈。双回路学习则是一种深入的学习类型,人们用反馈来挑战目标的有效性或暗含的价值。双回路学习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使领导者能从挫折中学习和获益。 领导力开发需要考虑自律,自律在对个人行为的连续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监控就是为了保证必需的自我开发。这里的自律指动员一个人的努力和精力去集中达到一个重要的目标。 3. 试列举领导者不同的权力来源与类型。 解答: 正确认识与理解权力,需要知道权力的来源及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权力来源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权力。组织中领导权力的来源是多方面。一个领导寻求并获得权力的来源往往影响,

分权与集权

前言:《企业管理》杂志前不久发表了《“一个说了算”的是与非》一文,就三九集团“一个说了算”的体制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最近,《企业管理》杂志约我就这一问题写篇文章。集权与分权,一个人说了算还是大家说了算,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加上对三九集团“一个人说了算”的体制比较了解,因此就写作了此文。该文已在近期《企业管理》杂志发表。 在制度与成本之间,一般表达是制度决定成本,即不同的制度产生不同的成本。反过来,即根据成本的高低来选择制度,从若干可供选择的制度中,选取一组成本最低的制度。 企业决策是集中还是分散,在企业决策中是一个人说了算,还是大家说了算,这是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作出多种制度安排:可以一个人说了算,可以大家说了算,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多种组合:比如一般决策一个人说了算,重大战略决策大家说了算;与职工利益无关或关系不紧密的问题一个人说了算,与职工利益关系紧密的问题大家说了算,等等。 一、权力安排与决策成本 在上述多种制度组合中,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最终取决于成本比较。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将从三个方面影响企业成本。 一是信息方面:权力越集中,权力背后的信息越少,盲目决策就会越多,由此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多;权力越分散,权力背后的信息就越多,决策的失误就越少。 二是效率方面:权力越集中,决策效率越高。在所有的决策制度中,如股东会决策、董事会决策,职工代会决策,党委决策,等等,都不如一个人说了算的效率高。 三是利益方面:在私人企业,权力越集中,越有利于避免以权谋私;在公有制企业,权力适当分散,相互制衡,更有利于避免以权谋私。 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信息分布与权力安排 从知识和信息方面看,权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高度统一,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在任何一个企业,信息资源都是相对分散的。企业规模越大,产业越是多元化,信息资源就越分散。比如,某种产品在上海市场是否该降价,只有上海分公司的经理最有发言权,按照权力跟着信息走的原则,应该将此项权力交给上海分公司的经理,而不应该由总公司的总裁说了算。因为总公司在北京,让总公司的总裁决策在上海市场是否降价,很可能盲目决策。又比如,在多元化集团,如果所有产业的投资决策都由集团公司总裁决定,可能是盲目决策,因为集团公司总裁并没有相关产业的经验和信息。而子公司的领导由于长期从事这一产业的工作,具有信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将决策权,包括投资决策权下放给子公司或子公司的领导,有利于权力和信息的充分结合,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新先将酒店的投资决策权下放给霍树荣是对的,因为霍树荣在酒店系统工作过20年,在酒店方面,他肯定比赵新先更有信息优势。 可见,如果仅仅从信息优势,从权力与信息相结合方面看,越是分权,盲目决策就越少,决策的损失就越少,决策成本就越低;相反,越是集权,决策成本就越高。 三、权力安排与决策效率 集权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分权的弊端是,一件事情反复研究,大家七嘴八舌,久拖不决,贻误商机。 在三九与正大集团合作中有这样的故事:香港正大集团的老板想在内地投资,走了一大圈,大家都是研究研究,没有下文;而与三九接触后,因为一个说了算,很快达成意向。 裕兴科技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该公司停牌已两年,至今尚未复牌。其原因是公司董事会在没有经过股东大会讨论的情况下,收购了平安保险5100万股的股权。按香港的规定,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和收购,必须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否则属于违规。对裕兴来说,虽

如何衡量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

如何衡量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领导力是什么,说法却是非常纷繁。不管人们如何理解领导力,但是领导力本身所需要具备的内涵是明确的,我简单的把这些基本的内涵归结为三个方面称之为领导力的内涵:授权、激励和培训。 授权一直是管理者难以胜任的一个能力,一方面很多人会认为根本无法授权,因为下属不成熟、没有能力,无法胜任工作;而另外一个方面很多人又认为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授权,因为权力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责任,更是地位。但是不管人们如何想,领导力的第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授权的能力。我观察到即便是主观上有意愿做授权很多人还是无法授权,为什么人们无法授权?其实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没有理解授权是授什么。授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如果在职责上已经拥有的权力是不需要授权的,授权最为根本的原因是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运用授权的前提是有特定的责任需要承担,也正因为此,授权在更大的意义上是用来锻炼下属的。所以授权需要先决条件是责任而非其他,如果授权不是权责同时下放,授权会导致权力泛滥和失控,事实上很多人感受到授权之后的失控并不是授权造成的,而是没有责任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授权的最为根本的原则是目标确定的权力不做授权,保留了确定目标的权力,等于保留了责任界定的权力,同样也就确定了授权的有效性。 领导力的第二个衡量标准是激励的能力。作为管理者的基本责任就是激励下属或者上司发挥绩效,激励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管理者最困难的是对于有能力的下属如何激励的问题,我也同意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是管理者所要解决的正是有能力人如何用能力创造性工作的问题。管理者之所以感到困难,是因为激励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但是这些条件被很多人忽略。那么这些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呢?激励的基本条件是重要性、可见度、公平感。不管你运用何种激励措施和技巧,这些措施本身对于被激励者是否具有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些措施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不管你花多大的努力,都不会得到激励的效果。人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以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代替所有人的看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当成所有人都认为重要的,其实并不如此。可见度是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条件,激励需要能见度来强化效果,所以激励需要表达可见度,没有可见度就没有激励的效果,而激励是否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实施是第三个基本条件。就如奥运会的奖牌,因为世人瞩目而具有最强的可见度,因为与国旗、国歌同时出现而呈现中重要性,因为是通过公认的比赛规则,在体育运动场上竞争出来的,这三者的结合使得奥运奖牌具有了不可评价的激励效应。 领导力的第三个衡量标准是培训能力。因为竞争的变化,因为知识的不断更新,更因为创新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的得到提升。其实对于大部分的管理者来说,一个最为紧迫的事情是培养接班人,没有接班人是传统管理者的表现,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应该能够培养接班人,并拥有接班人。对于下属的培养是管理者的职责,这一方面能够产生工作绩效,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管理者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

高管如何将重心平衡式领导力付诸实践

麦肯锡全球调查: 高管如何将重心平衡式领导力付诸实践 那些经常思考并将重心平衡的领导力各个要素付诸实践的高管,对工作的满意度可能比其他人更高。 2009年5月 来源:组织业务 项旨在帮助麦肯锡以及其他机构的职业女性的举措——麦肯锡领导力项目——提炼出一种领导模式,其中包括5个广泛而相互关联的要素:发现意义,管理精力,积极心态,建立关系以及积极参与。我们2008年9月发表的题为“重心平衡的领导力:有才能的女性如何出类拔萃”的文章介绍了这一模式。这篇新文章报告了我们就高管如何落实这5个要素所做的调查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重心平衡的领导模式,麦肯锡最近邀请全世界的男性及女性高级和中层主管回答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他们如何看待并实践这5大要素1。调查表明在不同地区的各种类型、规模的机构中,许多各个级别的高管的行为方式通常都反映了该模式的各个要素。调查结果还支持这一看法:不论高管的职务、资历或性别如何,当他们同时运用这5大要素时,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其满意度并产生个人职业成功的感觉。 一项具体的结果是女性受访者总体上对工作的满意度比男性更高,这一发现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可能与以下事实有关:我们只调查了在职的高管,没有包括那些被广泛宣传的选择放弃工作的女性群体。调查结果还表明,许多高管能够凭直觉而采取使之成为更有力的领导者的正确做法――尽管他们较少有意识地思考这些议题。 满意度高的管理者付诸更多行动 我们请本调查的受访者对一些陈述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这些陈述探讨了他们对于重心平衡的领导模式的各个方面的心态以及行为。分数为从1到6,越高表示他们越倾向于有意识地思考这五个要素之一,或者按照支持其中一个要素的方式积极行动。我们对各个问题的回答进行了汇总,形成了有关他们的想法和行动的总体评价。调查表明,高管总体上会思考和/或落实所有方面,其中“发现意义”是被最频繁提及的一个要素(图表1)。总体看,近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或极其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满意度比男性略高(图表2)。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本调查的女性受访者均为在职高管,我们没有调查那些至少在美国备受热议的“选择退出”有薪工作的女性群体。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风格与管理模式

领导风格与管理模式 良性循环与企业成功 一个企业的业绩与福祉,与其成员的业绩与福祉是分不开的。为了给员工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报酬,企业必须成功。而要想成功,企业就需要能干的员工。怎样对待员工才能让企业和个人都得到成功?这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远见卓识的领导力和有技巧的管理。 当企业珍视自己的员工,使得员工也致力于做好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双方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表现,员工可以推动企业获得更高的成绩,作为结果,企业可以给员工更好的报酬,吸引和保留能力高的人才。这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其实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强大的且难以复制的积极动力和越来越好的业绩。 要想创造和维持与员工这种良性循环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友善和公平地对待员工那么简单。让我们看看三个因正确地对待员工而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的企业:第一个是微软,它因与员工这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已经获利了数十年。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微软始终是“员工好,公司就好”,员工从事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获得了最好的员工持股回报。多年来,微软一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工作场所,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才来说尤其如此,于是它招收到了许多美国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和营销主管。 西南航空也是一个连续几十年保持与员工良性循环关系的企业。从成立伊始,西南航空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公司创始人赫伯·凯勒赫从第一天就强调,公司的竞争优势就是自己的员工。西南航空的成功没有秘诀,不外乎强调谨慎选择人才,为员工打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给员工自己控制工作和环境的自由。所有员工都享受利润分红和持股权,以及在公司内成长、发展和晋升的机会。通过这种与员工的高质量关系,西南航空收获的是优质的服务,在其它航空公司常常出现的紧张的劳资关系,在这里从未出现过。 宝洁公司是另一个类似的例子。该公司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近40年来,它做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前瞻性努力,通过提倡员工参与,以及在整个公司培养领导力,来建立与员工的良性循环关系。宝洁是较早就在制造车间中采用员工参与管理实践的企业。它的员工持股计划还将公司所有股票的30%交到员工手中。 建设这种与员工的良性循环关系是大部分企业都可以做到的。发展这种关系有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条,就是打造有效的领导力。 独特的领导风格 一种特征鲜明的领导风格在吸引、保留和激励合适的人才方面是一个有力的因素。一个融入整个企业的正面的领导风格也可以作为所有已经成为或想要成为经理人的员工的试金石,指引他们在领导行为和技巧上朝向企业的正确方向。

领导力是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

领导力是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冯润娥 在商界,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是管理,90年代以来更加强调领导。在新世纪,人们对领导力有了系统化的研究和成功的实践,领导力成为卓越企业的制胜法宝。“一切组织和个人的荣耀与衰落,皆源于领导力。”这是著名领导力和人际关系大师约翰·麦克斯威尔所著《领导力21法则》的核心思想。 近两年,国货航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逐步认识到领导力的重要性。总的来讲,国货航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能力不断增强。但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与组织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实际,国货航对高管人员、年轻干部、基层班组长和全体员工,有层次、有重点地做了培训培养规划,并得到有力推进。今年以来,组织高管赴国际化企业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轮训项目经理级人员和班组长,将领导力培养扎根在基层一线;启动导师制,聘请内部高管作为导师,有针对性地帮带年轻干部。8月底,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赴美国GE学习交流,并参观西点军校,大家切身体会到这两个世界级组织,GE对管理人员,西点军校对学员,最强调的就是领导力。这更坚定了我们提升个人和组织领导力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国货航在提升个人和组织领导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国际化企业交流的体会,笔者就领导力这一课题,形成了一些再认识和新思考: 一、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发展得很成功,离不开好的领导人;一家企业处于危机之秋,就会选择新的领导者;一支球队节节败退,就会寻求新的教练……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决定一个组织的成败。 说起领导力,我们首先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分清领导者和几个角色之间的差异:第一个误区:管理者就是领导者。其实不全然,领导是影响别人来追随自己,而管理关注的是维持系统及其程序正常运转。克莱斯勒的前CEO艾科卡曾经自嘲地说:“有时候,就算最好的管理者也像牵着大狗的小孩儿,是被狗牵着跑的。”第二个误区:企业家就是领导者。企业家擅长的是瞄准机遇,抓住机遇,发现需求,并懂得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从中赢利。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擅长与人打交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合作伙伴。如果他们不能影响别人,就无法领导别人,也就无法领导组织。第三个误区:知识分子就是领导者。在世界一流大学,大家能见到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的思考力如此之强,甚至无法用我们的评估尺度去衡量,可是他们中有的人,其领导力几乎难以达到一般的衡量标准。第四个误区:先行者就是领导者。从1953年英国希拉里爵士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后,几百个人“跟”在后面成功登顶,但这并不意味着希拉里就是领导者。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走在前面,还必须在一个组织内、一个时空下,让他人愿意跟随,并在他的领导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第五个误

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七层次领导力训练

七层次领导力训练 Seven Levels of Leadership? training 《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 概述 《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是提 升个人领导力的有效方法,是杨 俊杰领导力理论的最新发展的 研究成果,其发现领导 力在进入21世纪,领导力理论 获得了新突破和发展,往人性方 向迈进。主要的理论包括埃美特 的领导政治理论、麦加 维(BlytheMcGarvie)财务敏感型领导力、Earce和Sims的共享领导力、格林里夫的服务型领导理论、共鸣领导力、教 练型领导、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情商领导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罗伯特·豪斯(Robert J. House)的价值领导力在此基层上催生了价值驱动型的七层次领导力,《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国际版权就是价值驱 动型的七层次领导力的研究成果。 理论依据 《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是在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和罗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的目标路径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罗伯特·豪斯的魅力型领导,罗伯特·豪斯的 价值领导力,理查德·巴雷特的七层次领导力为基层,产生价值驱动的七层次领导力的理论下研发的领导力训练方法 。 高绩效团队领导力训练- 应用背景 在企业管理者学了很多领导技能为什么用不上?团队的业绩老是起伏或者难突破?领导者个人或者整个团队总是达不 到公司的要求?众多的困惑一直围绕着团队直接领导者和高层管理者,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才使得《高绩效团队领导力 训练》与实际相结合。 实际应用

如何协调好集权与分权

* 勤加缘网(https://www.doczj.com/doc/052389937.html,),中国最大的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 如何协调好集权与分权 集权和分权一直困扰着管理者,倘若集权,那么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分权则会使员工行为涣散。集权与分权是企业治理中必须处理好的基本问题。到底要怎么样协调集权与分权呢? 集权是指一切决策权均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必须依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行事;而分权是指下级机关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地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上级不必加以干涉。 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与效率的冲突就变得日益明显。这时,集权还是分权就成了企业管理中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防止“失控”,又不能“统死”。 集权与分权是一对欢喜冤家,既互相矛盾,又密不可分。怎样才能化解它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使之发挥最大的整体协调效应呢?要达到这一目标可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战略上的集权和战术上的分权。具体到企业管理中,就是少数重要决策权要高度集中,如客户、财务、人事等应由高层集中掌控,多数运行权力要彻底分开,如品种开发、生产、营销等由基层自行掌控。 第二条原则:因势而变的弹错。企业对集权与分权的划分,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企业内外形势的变化作相应的权变。权变的思想关键在于“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关于集权与分权的发展趋势是:最大限度地放权,实行扁平化管理。首先要认识到,放权是必然的,不是主观意愿的要求,完全是业务发展规模的内在驱动和管理者管理关系能量的有限性约束限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就是要使权力下移,同时取消臃肿的中层管理。在分权的管理体制之下,各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各基层组织之间相对独立,使得扁平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运作。真正做到有效分权是最好的集权。以一个集团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为例,集团公司应发展投资为中心集权和分权;各个实体公司应以利润为中心集权和分权;最下面的工厂、车间则要以成本为中心集权和分权。 制度是保证权力掌控的关键,不管集权与分权,都要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形成好的机制。要建立公司规范的运作体系,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保障权力行使的有效性。集权要有好的治理制度,分权要有好的运行制度,对面向市场的决策,要由基层灵活处理。 * 勤加缘商友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052389937.html,)-中国领先的做生意交商友社区*

感性领导力三要素在平衡中创造卓越的艺术(10)(1)

感性领导力三要素:在平衡中创造卓越的艺术 笔者有幸亲聆国内一家大型企业总裁讲道:“在目前的竞争格局下,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关系,关注企业与市场、市场中的组织、人的情感关系。我们必须要和供应商、渠道商、内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起强大的情感。情感,是我们决胜于未来的唯一资本。” 过往的市场集中将眼光投注在生产、销售、研发等物化的供需关系建立、维持与发展上。“物”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物质层面的矛盾被逐步解决而弱化后,“人”被放到了聚光灯下,成为一切的主题。商业营运越来越关注人——尤其是人的情绪与情感、人的关系及情感。 企业运作的最强大资本是情感资本。 得人心者得天下。 形势之下,组织必须思考:如何向内外部客户出售其商业愿景?企业如何取得供应商、合作伙伴、市场的情感认同进而发展到品牌忠诚?企业如何与社会建立强大的情感联盟以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战略层面的思考,当它量化到组织职能或岗位职责时,就成为企业的最

高决策层——以企业主、董事长、CEO为代表的一批人的工作与任务。领导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领导力——也可以改言之为影响力——的培养、提升,同时也是有志于领导位置、或打算创立自己的事业王国的企业人所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素质。 观望一下国内企业:从X瑞敏、王石,到任正飞、黄光裕,企业正在被他们的最高领导者赋予越来越多的感性因素。翻开《财富》所评出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结果显示,企业家多元化的个性如泼墨般绚染着企业,它决定和塑造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并最后对市场的感性认知、情感认同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感性,领导力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 正如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笔者认为:同理心、觉察力、想象力构成了感性领导力最核心的三个要素。 同理心:感性领导力的核心 “同理心”(Empathy)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人)。原指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人的理智运作以语言为媒介,情感则是非语言的。要达到高度的情感共鸣,我们要达到先高度的同理,为他人而临在。在情绪共鸣的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是什么?领导力培训是近几年流行的话题,到底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之间有什么 区别,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否则,对于培训机构来讲,不过是冷饭热炒,把以前管理技能的东西改个标题,内容不变,换汤不换药。对于受训者来讲,终日学习,还是不能明白其道。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和领导能力只有一点区别,就是:执行力的大与小的区别外,战术和战争之间的区别。 领导力,最主要的体现是影响力,领导主要侧重于选择做对的事情,而管理侧重理,将事情做对;影响力或领导力,除 了来自于权力付予之外,还讲究人的魅力,有些人天生是领导也是从中得来,就好比毛主席,最初时地位不如周恩来,朱德,但他天生具备领导的影响力,而最终成为辅左毛的人,毛是领导; 而一些将领是管理,领导定义出整体的战略,进取和退出,管理则,将每一个战略高效的变成现实,所以领导在研究做正确的事情,而管理是将事情做正确了。领导力和管理的最大区别是,一个是指人为主体,后者是以制度为主体。前者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了管理能力,但是没有继承性,后者有继承性。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1.联系主要体现为: 第一,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第二,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

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区别:第一,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二,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的是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第三,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第四,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2.试列举领导的三种功能,并做简要分析. 答:⑴指挥功能.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确保决策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指挥功能有两种主要的实现形式:一是命令.命令对一个组织的指挥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指挥工作有效地进行下去,命令需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完整,清晰,可执行.此外,领导者还需要为下属执行命令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后续追踪,确保命令得到正确执行或修正不适合的命令.二是合理授权.授权,就是由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下属在领导者的监督下,自主地对本质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决断和处理.授权是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有效增加组织成员的内部承诺.引导功能。 ⑵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过

集权与分权的案例分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分权改革 令狐文艳 背景:摩托罗拉公司是一个由两个产品体系所构成企业集团,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高层主管到生产线,权力全部分散,公司整体只有一个不足30人组成的公司总部统帅。公司运转井然有序,效率非常之高,公司发展快。 劳勃·盖尔文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权力集中于他,公司发展出现问题,发展缓慢。 威廉·卫斯兹接任了公司进行管理改革。致力于把权力分散到各盈利单位。 统帅公司整体发展方向的上层组织采用三头马车制,公司内所有的部门主管可以直接向三大巨头组成的三头马车报告。后来改变,每一个巨头开始专门负责四到五种贸务,在这些事务方面,他将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不过,尽管每一巨头都有自己的专责,但对于公司的所有决策他们每一个人仍然有全部的决定权力及责任。 只有三大巨头同一问题意见相左时,才产生“谁来决定”的问题。 公司内各部门间的目标及方针大致上都很协调,公司职员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要确保每一个关系集团及部门都能够彻底了解公司五年计划的基本规定,同时及时地付诸行动。任何计划在提到董事长办公室之前都必须经过三人核心审查,五年计划

的第一年实绩将作为第二年预算实施的主要参考。 出现问题及原因: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案例,摩托罗拉公司在劳勃·盖尔文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公司发展缓慢,存在家族经营传统,受家族影响很深,公司里面有不少家长主宰式的暗流存在,存在过分集权,权力集中于他一个人手上,权力高度集中,公司的规模逐渐增大,管理的复杂性加强,个人管理的能力的水平,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一个组织,当它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高度集权可能是必需的,而且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但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如果将许多决策权过度地集中在较高的管理层次,则可能表现出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如下: 1.降低决策的质量。大规模组织的主管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高层主管了解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扭曲,而根据被扭曲的信息制定的决策是很难保证其质量的;即使制定的决策正确,但由于信息多环节的传递需要耽误一定的时间,从而可能导致决策迟缓,等到正确方案实施时,问题可能已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或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问题的性质已经转换,需要新的解决方法。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作为社会细胞的组织,其整体和各个部分与社会环境有着多方联系。随着组织的发展,这种联系变得更频繁、更复杂。而与组织有联系的外界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必须根据环境中各种因

敏捷团队:平衡领导力与自我管理

敏捷团队:平衡领导力与自我管理 作者Rowan McCann译者晁晓娟 介绍 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自我管理团队风靡一时,然而他们的失败率却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团队成员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到了2001年,敏捷运动借用了自我管理团队的想法,并基于敏捷原则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然而,自我管理的团队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只有理解了“领导与自我管理”的困境并处理好的时候才能成功。太多的中央集权控制会毁了敏捷,抑制创新和抵制变更。太多的自我管理会导致混乱并可能会毁了一个团队。成功的敏捷团队需要持续地向自我管理方向开动,而不会倒向混乱。你不能对一个软件开发团队说“好啦,你们现在是一个敏捷团队,你们需要自组织。”这是导致失败的秘诀,也是为什么很多组织反对敏捷做法的原因之一。 全新敏捷团队在最开始的会议上,应该了解团队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每个人都必须尽可能地多了解人的行为和做事的根据。我自己的IT学位课程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在人际交往技巧上,甚至也没有任何深入了解人们该如何去“自组织”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我不得不去通过经验来学习这些。我想知道有多少读者发现他们也和我一样? 我在参与的很多敏捷团队里应用了团队管理系统思想,并取得了成功。重点学习团队协作的本质和人们对工作任务的偏好,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的起点。 如果你想要评估你的敏捷团队,在我们网站上有一个免费的敏捷团队绩效调查问卷,它来从团队协作的角度帮助你评估团队的优势和劣势。你会得到一份8页的免费评估,是基于工作类型环来评估你对团队绩效的看法。 工作类型环 所谓工作类型环标识了八种不同的“工作类型”,涵盖了所有行业中所有团队要承担的工作。这八种工作职能及其团队管理系统组织的相应权限如下。 团队管理系统工作类型环

领导能力开发的5个有效途径

领导能力开发的5个有效途径 赵成筠: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任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副教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培训专家 卓越领导力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 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承担一定领导职务的本领,是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它产生于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结合力。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经验性的基本能力和经验性的行为能力:前者指领导者的文化知识、基本技能、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后者指领导者具有的管理能力、统帅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和处理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领导能力本身具有无限发展空间,领导能力开发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既要激发先天性的基本能力,又要开发后天性的经验能力。 结合领导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五大影响因素:先天因素、模仿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机遇因素,我们认为领导能力具有以下几个开发途径: 一、基于生理测评的基础素质开发。 领导能力的发展有其先天基础,生理因素客观存在。不同的人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概率与速度不同。大量事例表明,领导者的气质和能力,受着先天的非经验因素的影响。因此,围绕领导岗位所需要的生理素质进行选择性的测评有助于减少领导人才的开发成本。 二、基于家庭背景影响的品性开发。 良好的家庭价值选择和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品性的形成和塑造。积极奋进的家庭价值和开放活跃的家庭氛围,能够于不知不觉中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这对其后来的成才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学校教育文化的基本能力开发。 学校教育也是领导能力开发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塑造人和开发人。一种充溢着“家、国”责任感和组织使命感的教育氛围会直接影响人的领导性格和领导价值的树立。学校教育与文化可以塑造未来领导人的精神理念和能力素质,培养准领导者的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 四、基于工作经历的领导能力开发。 领导者的成长,需要纵向的台阶、横向的轮岗、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悟性,需要工作的经历、人际的经历、困难和挫折的经历、教育和培训的经历,需要将知识化为内涵,将熏陶加上内省,把实践上升到理论。作为政治资源的掌握者和使用者,领导者的能力受到工作过程中各种体制、规则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获得知识、技能和理念,无疑是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