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1+ 1+ 1 =?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连小学生都会做。但如果这三个1分别代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话,那么这道题目就不简单了,其结果可以等于3,可以大于3,亦可以小于3,甚至等于0。因此,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将班级教育的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将各种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整合成方向一致、要求统一、时空衔接、作用互补的教育合力。

班主任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担当校内教育力量的联络员、联结班级与家庭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实现三位一体,让更多有益的教育影响渗透到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多种积极的教育因素的熏染和滋养下,健康地成长起来。

1、统合学校教育力量

校内教育力量除班主任外,还有任课教师、班级的学生以及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老师等。把这些教育力量统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对每个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是班主任的职责。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任课教师往往容易成为班级工作的“旁观者”,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不会让他们“袖手旁观”的,他会千方百计为任课教师创造良

好的教育环境,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体谅他们的困难,及时化解矛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与他们结成亲密的教育联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班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有的班主任为了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议,分析班级的情况,明确教育思路,研究工作方案,探讨管理策略,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成为步调一致的教师集体。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施班级教育小组管理体制,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核心成员,家长和学生代表为重要成员,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级的任课教师逐步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班级教师集体,这就为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马卡连柯认为,如果“没有这样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那么,所谓正常的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凡是教师没有结合在一个集体里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他还指出:“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的工作的话,那就要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

班级教育小组这一管理体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科任教师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了教师的教育资源。使每个教师都既教书又育人,改变了以往教学与德育分家的现象,它强化了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识,以学生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归属。

一个教育小组内的教师,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来说,各科任课教师对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情况比较了解,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则知之甚少,而学生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会影响到另一学科的学习。此外,在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只有全面掌握了学生各科学习的情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学习情况以外,教育小组的老师通过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各方面也都能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案。这样的教育方案既面向全体,使人人都能得到帮助和指导,又考虑到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而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小组的管理体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你若想要引导学生,你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学生的合理需要出发,而不是仅仅从教师的愿望出发,这样的教育才富有成效。有人说,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导师”的时代正在来临。所谓教师的时代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而导师的时代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这就需要将灌输的方式转变为启发的方式。

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并与全班同学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力量。

2、形成家校联系纽带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自出生之日起,生活上就受到父母的照顾,情感上就受到家长的爱抚。上学以后,除了在校学习,其余

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在家庭度过的。因此,家庭的环境、生活与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其在方向上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1)认真家访,全面认识学生

家访曾是班主任了解学生,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家访已从班主任工作中渐渐淡出,然而家访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在家的表现。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针对性。好的家访可以增进师生情感,使教育更加人性化,班主任通过家访,将家校紧密联系起来。有位老班主任说:“十次电话交流,不如一次家访。”因为打电话只能通过听觉来获得信息,而家访则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虽然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家访仍然是班主任密切与家长和学生关系的重要方式。

班主任在家访时要注意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要尊重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要全面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以鼓励为主,切勿告状,以免激化矛盾,使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恶化,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班主任关老师的家访有些与众不同,她家访的对象是表现好和进步大的学生,家访的原则是报喜不报忧。这样的家访,家长所听到的都是孩子的成绩和进步,于是在老师走后,孩子们都会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一来,同学们都盼望着老师去家访。那

些表现较差的同学迟迟不见老师家访,心中十分焦急,有的实在憋不住了,就去问老师为什么不去家访?关老师说:“我很想去,但又不好意思去,因为我不愿意对你父母说你在校表现不好。等一等吧,等你有了进步,我一定到你家去。”这个孩子便问:“如果我一个上午表现好,你去吗?”关老师说:“我去,一定去,我向你父母说,你这个上午表现不错。”第二天上午,这位同学真的表现很好,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于是,当天中午关老师就去他家家访,对他父母说,你们的孩子今天上午表现很好。学生的家长既惊讶又兴奋,因为他们的孩子从未得到过老师的夸赞,他们认为孩子不争气,没指望了。关老师的表扬使他们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这次家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关老师通过家访来引导学生为希望得到父母的奖励而积极改正缺点,不断取得进步,从而使班上的后进生从一个上午表现好,延长到一天表现好,再渐渐地变成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乃至数年表现好,直至终生。关老师十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愿望,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激励其上进心,这就是关老师成功的秘诀。

(2)开好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

家长会是班主任和家长交流信息、互相理解、协调一致的重要渠道。召开家长会能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情况,同时也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从而使家长和老师达成默契,形成合力,更好地教育学生。

家长会的主角应当是家长,要充分发挥每个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让家长看,看赏心悦目的班级环境,看孩子学习和创造的成果,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影像等;其次,要让家长听,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情况通报,听班长、班委关于班级工作的汇报,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再次,要让家长说,可以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可以就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家长所关心的热点进行探讨,也可以请家长谈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对话,说说各自的想法,以增进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家长做,即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以沟通感情。

(3)颁发奖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学生需要鼓励,同样家长也需要鼓励。潘老师非常重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他要求班上同学认真阅读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并希望家长能关心学生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写评语。绝大多数家长只写个“阅”字,时间长了,有的连“阅”字都不写了。潘老师想,家长能配合我的工作,首先我要感谢他们。于是他在每个孩子笔记本上真诚地写了一段感谢的话。第二天他发现很多家长都写了评语,有的家长还检讨自己,表示一定要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此后,家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家长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受到潘老师的大力表扬。这样全班学生的家长都成为班主任亲密的教育合作伙伴,学期结束时,潘老师为每一位家长颁发了奖状,奖状上写着:模范家长,以资鼓励。由学生带回家,郑重地举行一个仪式,真诚地感谢家长。那天晚上几乎每个家长都给潘老师发了短信。潘老师的激励,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了家校合力,他深切

的感受到:感谢家长与关爱学生同样重要。

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班主任要深入调查,了解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班主任作为桥梁和纽带,沟通和联系着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股力量,如果我们能将这三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那么1+1+1的结果就一定会大于3了。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头绪很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当从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明确自己的使命。那么,班主任的使命是什么呢?班主任的使命在于心灵的唤醒。青少年的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自主发展的过程,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他们。班主任要用她那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孩子的心灵,以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唤醒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要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要唤醒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他们懂得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教育是为学生终生幸福服务的。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在身心和谐发展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心灵的满足感,它是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持久的快乐。追求幸福与快乐是人的天性,没有幸福体验的

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终生幸福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呢?有人总结出“班主任的26个字母”,可供参考。在26个字母中,第一个字母A组成的词汇就是“唤醒”,而最后一个字母Z所组成的词汇是“乐趣”。是的,班主任的劳动虽然辛苦,但它却具有更多的乐趣。当一个个不懂事的孩子经过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精心培育,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有用之才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比欣慰和无限快乐与幸福。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者数倍的幸福。”魏老师认为:“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班主任所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而创造性劳动能够充分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极大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魏老师不仅坚持当班主任,而且主动要求带差班。他说,做班主任不但要会带好班,而且要会带差班。“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生帮了咱们,帮咱们提高了教育水平。”魏老师正是在转变后进生和差班的实践过程中,经受了比别人更多的锻炼,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发展,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全国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和优秀的班主任。

有的班主任终日辛劳,却劳而无功,因而将这项工作看作是件苦差使,想推辞不干,但又推不掉,只好当作任务勉力去完成。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苦和累,丝毫没有快乐的体验。然而,有些班主任却不是这样,他们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当作学问来探讨,他们用心思考,努力钻研。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实际上每个班主任都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有着得天独厚的可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聪明的班主任善于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智慧。这样工作就会越做越好,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还会收获学生情感的回报,这就是双倍的精神幸福。一个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班主任必定是成功的班主任,反过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幸福的人!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班主任岗后培训

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含着对学生的爱,因为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也可以雕铸 “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教育民主,把自己的爱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间,通过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课外,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心心相印,开诚布公。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跟每个学生谈心,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对他们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因为学生模仿教师的意识强,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教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教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教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用教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教师就要像雕玉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如果教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对于调皮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斥责与批评,更应采取个别谈心和细心观察的办法,从中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使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驱动力,鞭策自己进步,接受教育,团结同学。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高学生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自信、美好的明天。 “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 “爱”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 “爱”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 “爱”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 让我们用无私的爱托起教育的明天,当一名心中有爱的教师。

杨平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韩场镇学校: 杨平 今年是我县教育内涵发展年,我校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地教育教学自我提升学习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全体教师共读一本教育专著——肖川地《教育地力量》一书.拿到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地对封面细细打量:灰地黑字透着庄严与素雅,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开藏着一种韵味在其中.通过近两个月地认真细读、潜心思索,我心中地确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地社会赋予责任与使命.良好地教育究竟有多大地力量?肖川在他地著作中是这样描述地:“良好地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地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地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地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地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地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地人们带来自信.”而这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产生、需要努力、必须汇聚地强大力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品读《教育地力量》,我感觉是一种享受,是一场思想地洗礼,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地教育魅力.他那亲切地语言和博爱地热情无不启发着我地思维、拓宽了我地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抗拒地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我通过认真品读,感触很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阅读肖川地《教育地力量》,感悟最深地是《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这篇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大量地详实地资料,来反映现代社会一部分人爱心地缺失和对生命地践踏.文中所举地例子并不陌生,看看我们地周围,也时有这样地事发生.(读后摘录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一些农村学校和城市地薄弱学校,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地校园暴力,至于取绰号、嘲笑、捉弄、孤立、歧视等校园软暴力就更为普遍地存在.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福建南安一位刚上初中地女孩子就不幸死去了.经尸检发现,是长期地伤害导致她脑出血而死地.后来调查发现,伤害她地正是坐在她身后地男同学.她死前经常说她地头很痛.在长达四年多地时间里,她无数次地遭受到那位同学无故地朝向头部地打击,那是一种怎样惨烈地经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月日那天,桂林一中年女子站在香江饭店第层地窗台上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据当地媒体报道:围观者情绪高涨,像在看白戏,“有地人甚至说着风凉话,‘她肯定不会跳’,有人还拿着望远镜观察,更离谱地是一中年妇女居然手提着提着几只望远镜向围观者叫卖”.这个兜售望远镜地女人应该是中国最具商业头脑而最缺乏人文情怀地人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看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前不久班里发生地一件事:周一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时,我刚要准备上课,忽然听见“哇哇”地呕吐声,只见班内一位小女孩吐了,顿时,课桌上、地上一片狼藉,难闻地气味一下子溢满了整个教室.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周围地孩子都已经远离了“污地”.其他孩子见状,也都纷纷掩住了口鼻作厌恶状,还更有甚者在一旁哈哈大笑.见此情景,我连忙说:谁去伙食团找些碳灰来?听到我地问话,竟没有一个孩子答应,于是,我就命令刚才大笑地孩子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等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回来了,可手中空空如也,一问才知,他又悄悄叫另外一个学生替他拿碳灰了,最后,两人不但没有找到碳灰,还把撮箕扔到学校伙食团了……没办法,于是,我只好另外一个学生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并把教室垃圾打扫干净,随后安顿好生病地学生,这时,已是:分,我哪里还有心思上课,转念一想,何不就此上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首先,我话锋一转,让孩子们对刚才地发生事情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刚才生病地是你,其他同学不但置之不理,还很厌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纷纷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不但意识到了刚才自己做地不对,还说出了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地处理办法,还主动提出要给生病地同学道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这件事地第二天,班里正好有些家长到学校来为孩子交校服钱,我把这件事地严重性和家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心灵的力量 读肖川教育的力量有感肖川的教育的力量还未翻开,封面上的那段话就便吸引了我,虽然赵校长以前多次提起过,但反复读者这段话,仔细体味,我感到的是一份自豪,因为我,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神圣的,然而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因为,作为教师,我们担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对教师这个称号负责,对我们的国家负责! 那么如何负责?一段时间的阅读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需要成长 我深信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不仅使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解活、细腻和成熟,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感染力。那么如何通过学习来有效的进行校本培训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呢? 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士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他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读书人的气质。 二是深入探索,自觉反思,著名学者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有改变才会有成长,人总是要试图去改变一些做法,一些想法,而不是自我封闭,固步自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经常去思考一些关于我们专业的事情,让我们变得更有专业思想。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及时捕捉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读到得有价值的现象和表达。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长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了成长。没有经过理性加工的经验就可能是混沌的。模糊地。所以经验的概念化是智慧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从感性到理性,这个认识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结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修正和不断深化的过程。第四,团队合作,真诚交流。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与交流,对于彼此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和巨大的价值。团队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成长,因为在其中,我们形成了一个精神的凝聚力,一个心灵的场域。有言道:湿柴在烈火中也会燃烧! 真诚的交流所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心中深深地扎根。 二、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为什么教师要有思想呢?首先,有思想会使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义的信息,会使我们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有品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使我们从琐碎、无聊的单调,平庸的生活境遇中摆脱出来,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其实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中都存在着马太效应,你的思想愈丰富,就愈加变得丰富。因为你思想丰富,你就能思想贫乏的人看不到的东西,你信息加工的能力就越强,你就具有更强超越所给定的信息而发出新信息的能力。你能够从更多元角度,更宏大和更精髓的视角看待问题。这样,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我们会潜移默化的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其次,做有思想的教师,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学习与思考是我们变得有思想的不二法门。孔子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是教师的重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合作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课程计划:合作实力大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大型社会活动合作实力大案例(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设计思想,活动目标,重点活动和困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团队精神.尝试分析故事,完成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合作的意义,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班社会活动课,来看看合作力大的教学案例.设计理念: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支柱.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社会. “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是我们每个人社会的基本要求. “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非常重要.《纲要》也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规则,合作和责任感,因此在幼儿时期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是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事情.这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还需要孩子的合作.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了解合作活动的意义,探索合作方式,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团队精神. 2.尝试分析故事,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合作的意义. 3.培养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 4.体验同龄人的友好感受.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征.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了解合作的意义,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困难: 学习与他人合作并掌握协作技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故事动画),'有趣的大鞋'六双,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 (1)进口 1,随着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进入活动室,老师和孩子交流. “孩子们好,看!今天有这么多客座老师,让我们向客座老师问好!'老师很好!“ 2.介绍漫画,在课前猜测: 导语:'孩子们喜欢看漫画吗?今天,孔先生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幅漂亮的卡通片.卡通里有一只猴子,一只鹿,孩子们说他们有什么. “老师总结:孩子们非常好.猴子和鹿有自己的技能.最后怎么着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展开: 1.动画卡通有问题《猴子和鹿》,初步了解合作的意义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 上传: 张珍珍更新时间:2013-1-29 13:45:30 爱心教育:爱是尊重,是信任,是鼓励,是宽容,是帮助,是奉献。爱心是指关怀、爱护的思想感情,它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自然等内容。当爱、爱心与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教育精髓后,就形成了爱心教育。 爱的教育是一种用爱作为一种手段和把爱作为培养目的的教育思想。 就狭义而言,爱的教育就是指充满感情的教育,指教育者用爱心关注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就广义而言,爱的教育则是一种情感教育思想,它主要包涵有两个要义:一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者教育爱的付出;另~是在教宵口标上,追求受教育者爱的情感的生成。综上所述,爱的教育就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以求培养具有爱心的人的教育活动 主要内容: (1)培养对人的爱心。(2)培养对自然的爱心。(3)培养对集体和社会的爱心。(4)培养对祖国的爱心。 培养的途径: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 和传媒五类。在这五类的多项途径中既有区别又相互融通。让学生历经“感知一体验 一内悟一升华"的过程,从而真正领悟“爱"的真谛,培养学生爱心品质。

必要性:一、人的发展需要爱的教育。:学 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幸福的道路。一个有爱心的普通人比一个没有爱心的“成功人士”更成功 二、社会需要爱的教育。“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 三:教育的发展需要爱的教育(一)爱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而是常常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就会堵塞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直接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的对的爱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不可少的环境条件。(二)教师的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后进生是德育的难点,教师对后进生诚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后进生比较自卑、敏感,戒备心理重,往往认为教师轻视、讨厌自己的,甚至周围的人都是抛弃他们的 爱,更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三)教师的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亲其师而信其道道 教育目标忽略了情感层面的追求,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基本上是唯理智教育占统治地位。。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60年代中期批评日本的教育偏重理智,因缺少情感层面而成了“忘掉了另一半的教育”、“牺牲了另一半的教育” 青少年情感体验没有能与理性认知一起同步发展,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1+ 1+ 1 =?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连小学生都会做。但如果这三个1分别代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话,那么这道题目就不简单了,其结果可以等于3,可以大于3,亦可以小于3,甚至等于0。因此,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将班级教育的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将各种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整合成方向一致、要求统一、时空衔接、作用互补的教育合力。 班主任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担当校内教育力量的联络员、联结班级与家庭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实现三位一体,让更多有益的教育影响渗透到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多种积极的教育因素的熏染和滋养下,健康地成长起来。 1、统合学校教育力量 校内教育力量除班主任外,还有任课教师、班级的学生以及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老师等。把这些教育力量统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对每个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是班主任的职责。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任课教师往往容易成为班级工作的“旁观者”,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不会让他们“袖手旁观”的,他会千方百计为任课教师创造良

好的教育环境,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体谅他们的困难,及时化解矛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与他们结成亲密的教育联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班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有的班主任为了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议,分析班级的情况,明确教育思路,研究工作方案,探讨管理策略,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成为步调一致的教师集体。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施班级教育小组管理体制,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核心成员,家长和学生代表为重要成员,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级的任课教师逐步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班级教师集体,这就为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马卡连柯认为,如果“没有这样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那么,所谓正常的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凡是教师没有结合在一个集体里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他还指出:“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的工作的话,那就要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 班级教育小组这一管理体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科任教师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了教师的教育资源。使每个教师都既教书又育人,改变了以往教学与德育分家的现象,它强化了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识,以学生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归属。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用宽容的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寒假里,我仔细品读了教育专家宋洪昌先生的著作《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选取生动的案例解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可能因循固定的模式,只能遵循教育规律,寻求灵活而巧妙的教育方法。 在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每个时期,都离不开教育者的关注与呵护。其完善人格的构筑,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健康心理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块璞玉要变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需要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精雕细琢,一个孩子要成才,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益的人,自然也离不开教育者的精心培育。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与其进行心灵对话,与其一同感受,一同思考,一同快乐,一同享受着由心灵的舒展带来的满足与欣喜,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成功,教育者也才能够从这种对育人艺术的探求中体味到工作的快乐与人生的成熟。 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强和自立。这句话对于老师而言仿佛一盏明灯,一个人至少要有九年的时间要与老师共同度过,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需要牛奶、面包和课本,他们更需要理解、关爱和鼓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样爱的作用也是相互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

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提高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于学生一些天真无邪、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学生他们不是机器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或许因为个性,他们更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宽容源自对学生的爱,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一颗慈爱之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并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教育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力量》一书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水平,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再次的升华,教会我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有爱的阳光和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

爱心的力量

爱心的力量 程寨小学崔二凤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而“爱满天下”又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爱心是什么?爱心是关注、给予;爱心是理解,宽容;爱心是信任、尊重。它是一种信心鼓励,一种潜能激发,一种知识诱导,一种才干发展……它或许是一个眼神,一张笑脸,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句句关切的问候,一丝丝温情的微笑,一束束鼓励的目光……这一切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孩子这一切如迷途中的灯塔,遮风挡雨的绿荫,愉悦心灵的乐章,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快乐。正是这一切,激起了师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营造出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建立了师生愉快和谐的关系。 一、爱心是对学生的关注。 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较好,爷爷、奶奶管教较严。她平时很文静,内向,上课不爱举手,成绩中游,平时我也不大注意她。有一次她和另一个同学因为身体不好,没去上。我到教室作上课前的准备。听到她和同学聊天,发现她其实很健谈。我也试着加入她们的谈话中,更加发觉这个女孩伶牙利齿,对爷爷奶奶的教育很有见解。我想我平时怎么没注意到呢?可能是平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优生和差生的缘故吧,对这种学习不用太操心,不爱表现的中等生较少关注。从那天起,我就经常注意她课堂上也有意识地经常提问她,没想到她的声音那么好听,发音那么标准。我就在课堂经常表扬她,不久我发现她上课越来越专心了,发言也越发积极了,作业字迹更加端正了。由于她体质较差,经常要吃药,当时教室没热水,我就让她准备一个杯子,到办公室来倒热水,并利用这个机会跟她聊天。她越来越信任

相信教育的力量——读贾高见老师《做专业的教育》有感

2019年的新年,我收到了来自老父亲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贾高见的《做专业的教育》、《小班级,大德育》,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身为一个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同时,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很荣幸,从毕业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做我喜欢的事,做一名教师,因为我相信教育的力量。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经历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也收到了委屈和无奈。这一路走来,我甚至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才辛苦。但看到亲爱的学生商量的双眸,渴望的眼神,家长赞许的信息,我觉得所有一切都是值得。 我相信教育能有让人向善、向上、理性的力量,有点燃梦想,播种希望,改良社会的力量。从贾老师的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一,培养出向真、向善、向美的人。 教育是一个播种的过程,是一个培育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是一名班主任,更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老师,每每遇到生活中的事,孩子们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理解,可能只是一句话“老师,你别生气了”我也会感动的留下眼泪。我也为他们做过很多傻事,有些是随性为之,有些是刻意努力。 记得下雪时,我们一起放下过书本,把脸贴在窗户上,静静的欣赏雪落下的姿态。要不是大队辅导员拦着,我带着他们估计要重出教室去打雪仗。 记得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一起瞧瞧中下希望,我们种过花,养过蚕,种过草,从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他们的耐心,爱心,责任心。 记得有一回操场上,洒下了我们串串笑声,校园里回荡着加油呐喊声,从拔河白塞,夹气球比赛中锻炼了意志,增加了团队合作,也明白输赢乃人生常态。 也许我们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我又足够的信心,孩子们一定是那一个个向真、向善、向美的人。 终有一天,他们将走向社会,用他们在教室汲取的力量,成就自我,改良社会。 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 1,公平对待学生 2,发现每一个学生,让尅一个学生都成为重要他人。 让每一项特长放大;对每一个人有期待;看到每个人的付出和成就。 三,享受被爱的幸福,具备爱人的能力。 最后以一首小诗作为总结

集体教育的力量

集体教育的力量 不可漠视 哲学家有言:人是社会的人。在当今社会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去做陶渊明、陶弘景……现代人都生活在不同的集体中,对成人如此,对学生也是。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我们除了对学生言传身教之外,更不可漠视集体教育的力量,要善于调动班集体的舆论来影响教育学生。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彼岸。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魏书生对班级的这一比喻,显示了班级集体教育功能的魅力。 实施集体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要通过集体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让学生在集体中发展个性,培养自己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 一、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责任感。 参与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

班主任要善于调动每个学生为集体活动出主意、出力气,为集体的问题分忧解难。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担当集体活动的一份责任。要给学生创造为集体活动献计、献策、出力的机会和条件。 如:班里要召开班会、可以让同学们共同讨论班会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参与的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我在上学期觉得我们星期一的班会课很不正规,我收收学生的生活费、讲讲上周的班级情况。我便找来方娅和杨泽立商量,希望他们出出主意,让班会课更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不久,他们就拟出了班会课的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游正巧、陈力主持 一、唱国歌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歌,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让我们在雄壮有力的国歌声中开始新的一周吧!全体起立,唱国歌,指挥宋琴。 二、宣誓 2011级5班有38颗上进的心、2011级5班有38道美丽的身影,2011级5班有一片和谐的氛围……让我们一起为创造一个更优秀的2011级5班而努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立下青春的誓言。(誓言略) 三、班委总结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借助外界的力量和社会力量加强学生的品德、爱国、守纪、关爱、文明教育,使我校德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特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成绩 (1)每学期都成立了有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代表会1次,班级请家长代表等形式多样的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2)每学期进行一次祭扫烈士墓,通过祭扫烈士墓,使我校学生不断提高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 (3)每学期请老干部上一次法制教育课,通过法制教育讲座,使我校学生从小就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平时打架骂娘的现象逐渐减少。 (4)每学期联系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和贫困生进行捐助,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对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6)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通过家访、社会调查等形式,使学校了解家长和社会。学校请外界人员到学校上课,开家长会等形式,促进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二)今后的工作方向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一工作,除了开展以上的活动外,今后将还采用问卷调的方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对教育工作和学校其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相互沟通,化解矛盾,取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可,赢得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形成良好地教育氛围,努力促进我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用心灵赢得心灵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黄岛区东风小学苗美丽 近段时间以来,我利用寒假时间,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是李镇西、魏书生、高金英等教育名家及部分优秀教师围绕“后进生转化”这一教育中的难点问题,用生动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育故事,展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浅,领悟到教育理论要与教育实践完美结合,要用爱与智慧给予后进生向上的力量。 在本书的第二编“用心灵赢得心灵”中,我读到了多篇真实的事例,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陈霖老师的《教育始于走近》中,他对于易阳,不会拿衡量其他孩子的标准去衡量他,而是尽可能让他在规则范围内享受自由,一旦发现他的闪光点,就会立即鼓励,并相信他会做的更好。但易阳不久又会“原形毕露”。在这种情况下,陈老师先是了解他的家庭信息,然后决定去走近这个孩子的内心,去听一听里面都有些什么声音。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孩提时代得到爱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成长,易阳缺乏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和内心的安定,因此陈老师尽己所能和易阳的妈妈联系,让她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同时作为老师也和他多沟通交流,走近他,帮助他肯定自身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这个事例让我明白,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希望,用“归零心”去看待孩子,每一个暂时“沉睡”的孩子都会觉醒。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曾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现在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要走近学生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获更多的爱,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能够懂的爱,去爱护和关心他人。去展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这是后进生信心的来源好进步的动力。 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力量》印象最深的还有那句“阅读教学的起点时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说在他以前上课,往往都是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教育民主,把自己的爱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间,通过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要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课外,教师是学生的朋友。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跟每名学生谈心,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对他们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因为学生模仿教师的意识强,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教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教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教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要对他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用教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育事业

是一曲爱心赞歌,教师就要像雕玉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如果教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对于调皮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斥责与批评,更应采取个别谈心和细心观察的办法,从中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使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驱动力,鞭策自己进步,接受教育,团结同学。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高学生的信心,鼓起他们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自信、美好的明天。

读《爱的教育》有感10篇

读《爱的教育》有感10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一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给大家展示了各种不同的爱,有热爱学习的,有热爱朋友的,有热爱父母的,有热爱师长的……我心里跌荡起伏着一阵阵感动,如同决堤的洪水喷涌不断。同时也受到很深很深的教诲,感觉到了世上的真爱无处不在。 《爱的教育》一书是由意大利的着名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这一本书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安利柯。他记录下的“每月故事”都是身边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包括他父母的淳淳教诲,老师的默默辛劳和同学的团结互助,都体现了各种不同程度、但却温暖人心的爱,我仿佛融入到了故事里

面,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感动之中,我也在默默反思着,我想:父母那么疼爱我们,给我们吃饱的,穿暖的,用好的。我们对父母抱有感谢的心吗?我们爱自己的父母了吗?也许,给他们倒一杯水,给他们捶捶背,问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或身体状况,听听我们诉说心中的烦恼和分享心中的愉快,父母就能心满意足了。相同,许多老师、同学也曾经帮助过我,我心存感谢吗?我是否将这种无私的爱接力传递给别人呢?我是否尽力去关心别人呢?所以,有爱的社会,才能将爱传递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的人知道爱有多么的重要。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从小开始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疼爱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道理我要时刻铭记心中。 《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

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刻苦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还有慈爱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师,他们给予安利柯最无私的爱,教会了他宽容与理解。 在众多故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要属每月故事中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了。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母亲为了全家的幸福,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一个富有人家里去帮工。这家主人对她很好,工资也很高,可是,她虽然缓解了家里困苦的处境,但还是无法减轻家人对她的思念。于是,她的小儿子便踏上了漫漫的寻母之途。在经过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个小儿子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可他的母亲为了多拿报酬,生了重病也不肯说一声,直到晕倒在地。那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课程的力量》读书心得

《课程的力量》读后感 课程是什么课程有多大力量在暑假,看了万伟的《课程的力量》后,对课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新课改以来,学校的课程意识逐渐苏醒,但是在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却又存在着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背离了课程的本质,我们教师对课程真谛缺乏深刻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 作者在本书中尝试用一种“中间”的话语方式,游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理论的色彩,又有实践的温度。这是一本我们老师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看得进去的课程读本。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如何发现学生身上“沉睡的可能性”课程就是那块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由于当前学校的课程单一,家长只能通过金钱购买孩子需要的课程,来激发孩子的潜能。 从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介绍的案例中,我更发现了学校开始多元的课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多么的大,看到了不同的课程在不同学生的身上起到不同的反应。我们学校近年来也开发了许多新的课程,比如:武术课、乒乓球课、竹笛课、游泳课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我班有个女学生身体比较弱,家长开始的宗旨是让孩子锻炼身体,让她参加了武术课。经过两年的学习,这位女生不但身体强壮了,而且性格也有了很大转变,原来很内向的她,变得很自信,也很阳光,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挑战。武术这个课程,让这个孩子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她的自信,她的表现都是一种无法预测的能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学校有了创生课程的空间,需要学校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学校有原来追求“正确地做事”转向“做正确的事”,其自我决策、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学校根据社会的要求,学校的资源开设了一些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有一定的

教师爱心演讲稿

教师爱心演讲稿 教师爱心 演讲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有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 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 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缘于从小就有这么一个梦想,如 今梦想成真。那些曾经是我梦想中的镜头,如今清晰在眼前。 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我心中的爱心教师――高玲。 1995年,高老师满怀理想与激情,走上了工作岗位。就在那时,一根粉笔,二尺教鞭, 三尺讲台,成了她生命中的所有。 课下,学生们那活泼可爱的灿烂笑脸,使她又如回到了中学时代;工作之余,她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教学中,和学生融为一体,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十一个年头。 高老师一直奉行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因此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她 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育人的艺术,去教会学生做一个“真人”。而她更明白“教师就是一本 教科书”,所以,高老师处处以身作则。她带头为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鼓掌,让他们懂 得应该学会去肯定别人;会在学生们惊讶的目光中,捡起地上的纸屑,让他们学会讲卫生;还会讲“大头娃娃”的事件,让学生们学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她还教学生们做一 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谦虚而上进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教室里一行醒目的大字“自 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已成为高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做人理念。 为了教学生做一个真人,为了教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她总是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学校都会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当时,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捋起衣袖,针尖就要戳下来的那一刻,高老师也曾害怕过。儿时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一度左右她的思想。但当鲜红的热血,汩汩地流出,当想到自己的血将和别人的生命紧紧相连的时候,她的紧张感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 是难以形容的快乐。学校规定参加义务献血的老师可以休息一天,但当时高老师正带初三。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她放弃休息,调整了形象,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到学生们中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合作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合作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大班社会活动合作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 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团队精神,尝试分析故事,完整的表达自己的 想法,理解合作的意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 看看合作力量大教案吧。设计思路: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必备的要求。 “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发展也是很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指 出: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 和责任感,所以我们在幼儿时期就重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 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幼 儿的主体配合。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合作的意 义,探索合作的方法,并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团队精神。 2、尝试分析故事,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合作的意义。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合作的意义,萌发合作意识。 活动难点: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掌握合作的技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故事动画)、“好玩的大鞋子”六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随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进入活动室,师幼交流。 “小朋友们好,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先给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客人老师好!” 2、引入动画片,课前猜想: 导语:“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孔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一只猴子,一只鹿,小朋友说一说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领,那到底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展开: 1、带问题欣赏动画片《猴子和鹿》,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 (1)欣赏故事一、二段,提问:它们要比赛干什么?小朋友们猜一猜谁会获胜?为什么? (2)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朋友们,谁获胜了? 教师小结:原来爬树摘果子是猴子的强项,所以猴子轻而易举的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3)欣赏故事第四——六段,提问:这一次它们比的什么?谁获胜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