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一、国家统一:

1)、古代中国封建大一统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有:秦、汉(西汉和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3、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

4、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2)古代中国反抗侵略巩固边疆相关史实

1、古代:郑成功收复台湾

2、近代: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③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3)新中国国家统一

1、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台湾问题

(1)、古代、近代相关史实(七下P108)

(2)、三次分离两次回归:(八下P74)

(3)、当今问题形成原因:①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

(4)、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①、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扰;②、台独势力的阻扰。(5)、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史实:达成“九二共识”;发表“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等。

(6)、我们对当今台湾问题的看法:

祖国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独不得人心,必将失败。我们将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同时,我们绝不允许“台独”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7)、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②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差距;③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4)、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二、民族关系

1、发展过程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汉朝时期

(5)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七上P115)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

(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时期

2、相关史实

⑴、西域都护的设置⑵、秦始皇修长城⑶、北魏孝文帝改革⑷、文成公主入藏⑸、岳飞抗金⑹、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⑺、清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3、新中国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发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人民生活获得极大改善

三、重要认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领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2、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政策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关系重大;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人心所向。

5、民族团结才能使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分裂不得人心,必将失败;中华民族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容破坏与挑战。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6、民族冲突甚至战争也是古代中国民族间交往的方式之一。国家分裂、民族冲突是中国历史发展暂时现象,是支流。

7、军事、法律手段是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8、对民族关系史的认识:

①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②加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崇新完小一年级专题教育备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总第12节 课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 责。 教学重难 点1、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教学方法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备注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出示世界地图),那个像只昂首高唱的大公鸡的地 方,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2、是呀,那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 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那里有长江,黄河,有辽阔的草原和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有我们的 父母和兄弟姐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灿烂 的文化、美丽的服装、动人的歌舞。各民族同胞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 和睦,生活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守护家园、让祖国统一、 使亲人团聚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都 有一个家”(揭示课题) 二、活动一:香港属于中国 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同学们有了两种意见:有的同学说香港属于中 国,有的同学说不属于中国。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为什么?是呀,香 港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有一段时间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了。不过现在它 已回到了我们祖国大家庭里了。 2、你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吗?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先后摆脱外国人 的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国的五星红旗 在香港、澳门的土地上自由地、高高地飘扬。香港、澳门,还有台湾都 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现在已经回 到祖国大家庭,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吗?你熟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介绍? 四、小结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9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含解析

专题19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第一和先进经验,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各族人民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历史佳话。这反映出 A. 各族人民实现了同步富裕 B.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除 D. 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相同 【答案】B 2.(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多年来,北京市一直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展,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通过精准扶贫,助推30余万人脱贫。北京援疆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发挥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北京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①②③观点正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作用,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3.(湖北省随州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新疆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指出:期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障各族人民基本权利。新疆的发展变化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③“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B 4.(湖北省襄阳市初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5.(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年10月,(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短片一周访问量突破5亿人次,成为有效宣传民族团结的重磅之作。这()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反映了各族人民实现同步富裕的愿望③是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方式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民族关系这个知识点的理解。《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短片反映了我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一、国家统一: 1)、古代中国封建大一统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有:秦、汉(西汉和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3、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 4、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2)古代中国反抗侵略巩固边疆相关史实 1、古代:郑成功收复台湾 2、近代: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③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3)新中国国家统一 1、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台湾问题 (1)、古代、近代相关史实(七下P108) (2)、三次分离两次回归:(八下P74) (3)、当今问题形成原因:①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 (4)、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①、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扰;②、台独势力的阻扰。(5)、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史实:达成“九二共识”;发表“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等。 (6)、我们对当今台湾问题的看法: 祖国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独不得人心,必将失败。我们将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同时,我们绝不允许“台独”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7)、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②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差距;③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4)、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二、民族关系 1、发展过程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汉朝时期 (5)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七上P115)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 (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时期 2、相关史实 ⑴、西域都护的设置⑵、秦始皇修长城⑶、北魏孝文帝改革⑷、文成公主入藏⑸、岳飞抗金⑹、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⑺、清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知道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学案 考点3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与意义;了解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知道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知识梳理】 (一)维护民族团结 1、中华民族是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 2、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是。 3、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的新型关系。 4、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和。 5、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个民族的; 尊重各民族的;尊重各民族的。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7、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方针的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8、当前对待台湾问题的政策(立场)有哪些? (1)遵循“、”的基本方针。 (2)坚持原则。(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3)坚决维护国家和完整,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9、青少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 10、请用相关史实来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例3】(2011年绍兴)材料一: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让我们了解西藏,感受变迁。 (1)图一这种独特的雪域风光的自然成因是什么?(2分) (2)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1分)宣政院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二:旧西藏,占人口5%的三大领主把持着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等管理事务,全区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现代的医疗机构,人均寿命仅35岁。 如今的西藏,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主管理西藏社会内部事务,翻身的西藏人民饱含热情投身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已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人均寿命达67岁。 请回答:西藏人民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和发展?(3分)党的民族政策使西藏发生巨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例4】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两岸关系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积极进展。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结合材料回答: (1)请分析为什么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会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 (2)为维护祖国统一,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5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2012年广东湛江)“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令人瞩目,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材料中所反映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文化大革命”D.“科技立国”政策 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013年广东梅州)“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喜事”是指() 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 C.香港、澳门回归D.台湾和大陆联系加强 考点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2013年广东)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1.(2014年福建福州)“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应用于() 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2014年湖北荆州)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2014年江苏淮安)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D.对外开放的实行 4.(2013年四川泸州)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 5.(2013年浙江湖州)“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巴燕初级中学黄春英 我们大家知道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都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我们要更加的注重一下。下面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一份初三政治教学案例,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2)能力目标:提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与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 (3)觉悟目标:明了法律规定的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爱国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教学难点: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 二、教学设计构思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尽的基本义务,是集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理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结合社会

热点进行教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师)澳门回归,是指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它说明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十四课的内容。[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引言,了解本课的基本范围和要求。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公民为什么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这一义务? (生)因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师)正确,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板书) ①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 (师)什么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生)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是指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师)香港、澳门回归,说明了我国政府坚决维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

专题五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

专题五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 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3、为什么应该民族平等?国家怎样保障民族平等? 原因:①56个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是各民族相互交融和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措施: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4、为什么应该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国家怎样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原因:①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②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③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还不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措施:①修建了一些重大工程,如青藏铁路、成昆铁路。②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给以援助。③2010年开始,19省市对口援助新疆。目标是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5、怎样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国家:(答题思路)①保障民族平等的措施;②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③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 青少年: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③要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6、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特点(作用) 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特点(作用):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1.如何理解国家统一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三要素可以概括为: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内,长期居住着一个人民(经常是同一民族或有诸多民族但都有共同的认同感),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着国家。 国家统一是相对于国家分裂而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或社会动乱,没有遭到外来侵略,它始终是一个整体。如古代的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当今中国以及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等均属于统一这一状况。 2.为什么要强调国家统一 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若无国,何谈家。试想,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战乱或四分五裂之中,又何来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幸福?一切的一切均是空谈。类似这样的情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还有近代的抗日战争时期等等;世界历史上也有同样的情况。总之,强调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 3.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统一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生活其中的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捍卫国家主权,才能最终维护国家统一。如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正是整个中华民族一致对外,才最终赢得这场旷日持久抗战的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每位公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做守法公民,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就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朴素举动,正义之举。 二、民族团结 1.如何理解民族团结 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的人们的共同体可以称之为民族: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文化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其中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文化语言也可以使一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保持同一民族特征而经久不衰。民族团结是相对于民族分裂而言。它是指各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繁荣。 2.为什么要强调民族团结

专题复习之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专题复习之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西藏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庆祝活动。今天上午10时,西藏各族各界代表5000余人聚集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图一中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个朝代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友好关系?(唐朝,吐蕃。)请列 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 (2)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元朝)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该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图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清朝,西藏)图中的金瓶是干什么用的?(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设驻藏大臣,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自古以来汉藏关系密切、友好,也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请你谈谈民族团结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阅读材料 信息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希望房子崩塌。”(林肯) 信息二:“台湾与大陆是一边一国,两岸互不隶属”(陈水扁) 信息三:“我们对台湾政策就是绝不动摇、绝不放弃、绝不改变、绝不妥协”《反分裂国家法》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摘出相关历史信息四条。(美国存在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林肯不希望美国走向分裂;奴隶制的存废是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台独势力的存在,是阻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重要因素之一;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2)结合信息一与信息三谈谈你自己的想法。(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都不希望国家分裂,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完整,是每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都会采取相应的办法加以解决,例如中国出台的《反国家分裂法》) 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天下午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两党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就发展两岸关系和两党交往的重大问题开诚布公地进行对话交流,这是我们两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重要标志。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福祉,基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也是两党的共同主张。这符合两岸同胞的期待,也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 (1)历史上曾侵略过台湾的两个国家。(荷兰、日本) (2)国民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分别是谁?(孙中山、蒋介石) (3)历史回眸:写出历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两个时期。(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4)举出历史上国共关系的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合则两利”。(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立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命军,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取得八年抗战的胜利。) (5)再举出国共关系史上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分而两伤”。(1927年形成十年内战局面,为日本侵华造成可乘之机;1945年形成内战局面,造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的局面。)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一)秦始皇规定的统一钱币(图二)秦始皇颁布的统一文字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什么作为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圆形方孔铜钱;小篆;郡县制;“焚书坑儒”)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材料三描写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什么?(开元盛世)(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的相同点是(B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本巴瓶(金瓶)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 2、学唱民歌; 2、说说孔繁森的故事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 看谁懂得多?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民歌竟猜:1、2、3议一议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新疆、西藏、台湾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据中国证券网3月6日报道,新疆发改委近日正式下达2015年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计划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新疆将获得中央政策大红包,其中作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基础建设投资将是重头戏。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机构管辖新疆,其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 ) A.安西都护 B.北庭都护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西藏事务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3.“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西藏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册封“达赖”②册封“班禅”③设立“驻藏大臣”④“金瓶掣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祖国大陆领土的解放无外乎两种手段即和平与战争。下列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领土有( ) ①沈阳②北平③西藏④南京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2015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及酒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各界代表约2500人一同出席。香港回归祖国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一国两制”的实行 D.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植 6.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摩根大通公司2015年1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城市2013年至2014年经济表现排名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占据名单前50名中的大多数,中国澳门位列榜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在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实际 B.澳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 C.澳门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澳门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7.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维持现状原则 C.和平统一原则 D.独立自主原则 8.小王同学作了一幅漫画《回来吧,就缺你了!》,表达了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情。漫画中正朝母亲跑过来的“小朋友”指的是( ) A.西藏 B.蒙古 C.台湾 D.澳门 9.2015年“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四地文学论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和话剧表演”等重要品牌活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 2、能够正确识读“雅克萨反击战形势图”和“《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 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 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本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初步学习收集材 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斗争是保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的正义斗 争。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个平等条约?. [教学方法] 1、问题式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采用提问的形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2、举例法。讲课过程中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记忆。 3、比较法。讲课过程中采用比较说明的方式带着学生灵活掌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明清两朝已经是中华帝国的晚 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逐渐走向 没落。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逐渐走向没落的明清帝国又相继 受到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 样面对这些侵略的呢? 一、戚继光抗倭 1、倭寇的由来及危害 2、抗倭概况 3、胜利原因(过渡)明清时期中国遭到了来自哪些国 家侵略? 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 侵略作了哪些英勇的斗争? 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以下 问题 (1)倭寇的由来? (2)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遭到倭 寇的侵略? (3)倭寇带来了哪些危害? (4)地方官无力还击,于是派出 了谁? (5)戚继光为什么就能肃清东南 沿海的倭寇呢?(引导得出) 戚继光抗倭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 的倭寇,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 族利益。 戚继光抗倭和岳飞抗金的性质有 何不同? 欧洲一些国家在新航路开辟以后 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的政 策,在这个背景下,荷兰殖民者 也东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宝岛台湾。 《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东 南沿海地区、台湾和东北 边疆。(学生在图中指出位 置)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 台湾、雅克萨反击战 戚继光、郑成功 阅读课本,得出 明代,日本武士、商人和 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 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明中期,政治腐败,海防 松弛。 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 掠夺奴役人口,危害极大。 戚继光 作战英勇,纪律非常严明 精通战法,指挥灵活,创 立“鸳鸯阵” 他有远大的志向,爱民的 情怀。 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正义 的 通过对比学习得出戚继光 抗倭是第一次反抗外来侵 略的斗争,他是一位杰出 的民族英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复习教学设计 一、知识点设计分析: 本知识点涉及《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的一、二节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 本知识点教学目的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复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中华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政策等),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从而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并能够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履行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会,达到知行结合,复习过程中,结合《历史与社会》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考点和学生较为熟悉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工程,把民族知识、时事政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紧扣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解题的能力。 二、本知识点学业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知识点属于C级(应用)层次,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主要落实以下课程标准: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构建平等和谐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 3→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本知识点授课安排: 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突出民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四、具体学习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复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构建平等和谐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3、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教学环节 短信导入:(设计意图:生活化拉近学生距离) 新课教学:

塔城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塔城地区辖区有几个县(市)?面积有多大? 答:塔城地区辖2市、5县: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2、创建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或PPT),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3、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指? 答: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4、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是指? 答: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四、发展富民工程;五、民心满意工程;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5、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哪些?答: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6、民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7、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情”是指哪些? 答: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8、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比”是指哪些? 答: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9、塔城地区的四个文化指的是什么? 答:戌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 10、塔城地区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答:7.5%。 11、塔城市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答:20%。 12、塔城地区与哪两个地州一起开展三地同创活动? 答:阿勒泰地区、伊犁州。 13、塔城地区的哪一个市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答:塔城市。 14、塔城地区的哪几个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答: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 15、塔城地区共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答:11项。 16、锡伯族西迁节、达斡尔族沃沃其贝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西迁节是每年农历4月18日、沃其贝节是公历6月8日。 17、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什么时间召开? 答: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18、全疆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乡,塔城地区共有多少各民族乡,塔城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哪个乡? 答:全疆有42个民族乡,塔城地区共有5个,塔城市唯一的民族乡是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19、什么是新疆精神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0、新疆目前有多少个世居民族及语言、文字分别为多少个语系中的语族? 答: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 21、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答:1949年9月25日。 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答:1955年10月1日。 23、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答:55个。 24、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五观”? 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四种意识教育是指什么? 答:四种意识的教育是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28、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29、什么是民族差别? 答: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 30、什么是民族关系? 答: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权益、感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3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32、什么叫民族干部?

复习课教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目标 识记: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西部大开发。“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及意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认识: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知识结构: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A.50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 C.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4.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国家每年向西藏提供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约为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5.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A.孔繁森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张秉贵 6.“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7.在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为各方所接受 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A.1996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 9.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0.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11.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12.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二、连线题 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藏 国家商品粮基地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C.青海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原则不包括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D文化相同 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6.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8.“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又首先在解决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 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 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24.材料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