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三段论”,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就是首先解释你写的论文是什么问题,具体概念是什么?也就是定义以及相关情况(比如来历、起源、历史概念、世界观点等)。

2、“为什么?”:就是论述问题,对你要论述的问题进行展开分析、说明。结构可以并列关系。这是重点,应当说透。

3、“怎么办?”:提出论文的结论。分析了问题以后,就是怎么解决问题。也是具体对策、办法。要给人以启示、启发,看了有所收获。

任何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只有遵循它的规则,参与的人才能够赢得胜利。为了能够让我校研究生更快的熟悉学位论文与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材料整理此篇——写作篇。一、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提高构思能力

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定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

1.写作提纲,可以帮助作者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

二、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

并列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加以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即使调换材料排列次序,

亦不致影响表达效果。

串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依次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有依次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串式结构

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制约型串式结构,其模式示意如下:A1→A2→A3……→An(即:无A1,便无A2,余类推)。

伞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指某一层次的论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据支撑着的结构,即只有同一层次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单元同时成立时,上一层次的材料单元才能成立。

复式结构:实际上,在撰写论文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如何穿插安排、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复合型结构”。

三、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与写作

题名(Title,Topic)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对论文题目的要求如下:

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少,用词精选。一般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必须慎重。

4、醒目:论文题目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2、摘要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文字简炼,内容充分概括,其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3、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2)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3)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4)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5)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上下连贯,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摘要不分段。

(6)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7)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8)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不要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9)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10)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

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

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是其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1、正文内容: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当然,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

2、段落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要把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章单位来看待,要善于疏通思路,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3、构段要求:段意要明确,段意要统一,段意要完整,段的长度要适中。

4、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应当阐述主要的、关键的和非一般常用的内容,凡属通过的、标准的和常见的仪器设备,只需提供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一一罗列无遗,易使那些必须让人知道的重要内容淹没在一大片令人生大厌的冗长文字中。

5、结果和分析: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这部分需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要注意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实验数据或结果,通常用表格、图或照片等予以表达,而且尽量用图,不用表格或少用表格。

6、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写得好的“讨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结论(Conclusion)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1、结论的写作特点: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2、结论的写作内容: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3、结论的写作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致谢(Acknowledgment)

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参考文献(Reference)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目的有三: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另外,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论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三段论”,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就是首先解释你写的论文是什么问题,具体概念是什么?也就是定义以及相关情况(比如来历、起源、历史概念、世界观点等)。 2、“为什么?”:就是论述问题,对你要论述的问题进行展开分析、说明。结构可以并列关系。这是重点,应当说透。 3、“怎么办?”:提出论文的结论。分析了问题以后,就是怎么解决问题。也是具体对策、办法。要给人以启示、启发,看了有所收获。 任何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只有遵循它的规则,参与的人才能够赢得胜利。为了能够让我校研究生更快的熟悉学位论文与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材料整理此篇——写作篇。一、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提高构思能力 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定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 1.写作提纲,可以帮助作者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 二、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 并列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加以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即使调换材料排列次序, 亦不致影响表达效果。 串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依次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有依次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串式结构 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制约型串式结构,其模式示意如下:A1→A2→A3……→An(即:无A1,便无A2,余类推)。 伞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指某一层次的论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据支撑着的结构,即只有同一层次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单元同时成立时,上一层次的材料单元才能成立。 复式结构:实际上,在撰写论文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如何穿插安排、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复合型结构”。 三、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与写作 题名(Title,Topic)

热喷涂技术与应用论文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程越 机电院学号:2010235 摘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 着重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并希望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实时诊断智能控制 1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不同的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 即对于同一零部件的不同部位所要求的性能亦有所不同。因此, 寻求各种功能材料,甚至是智能材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等离子喷涂技术是获得材料表面功能涂层的有效手段, 具有生产效率高、涂层质量好、喷涂的材料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 近十几年来, 该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应用发展很快, 现已广泛用于核能、航天航空、石化、机械等领域。 欧美国家从事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较早, 现已形成大规模的开发、研制、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大型跨国公司, 如美国的Miller公司、METCO公司、瑞士的Castolin公司, 并分别开发了自己的系列产品, 不断加以改进。如METCO公司从最初的3M系统发展到了现在的10M 系统。最近又推出了计算机控制的等离子喷涂系统, 配有AR-2000 型6关节机器人, 可对不同部件进行编程, 制订不同的喷涂工艺, 具有菜单式软件驱动,可实时监测和记录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 并加以闭环控制。 日本虽然起步较晚, 但非常注重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和技术, 并加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日本在等离子喷涂技术方面的研究异常深人, 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1992年第十三届国际热喷涂会议上, 共提交论文250多篇。其中美国110篇, 日本40篇, 德国24篇,中国12 篇, 其它多来自欧洲国家。在编人会议论文集的161篇文章中, 我国只有2 篇人选。由此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发展水平。 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等离子喷涂技术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 而又分散在多家研究机构。如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航天部625所、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所。这样, 其研究能力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80年代初, 武汉材保所和航天部625所, 在METCO公司7M 系统的基础上, 分别研制出可控硅整流等离子喷涂系统, 可惜未能形成生产能力和继续发展。近年来, 我国对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涂层性能及喷涂工艺方面。国内从事等离子喷涂设备生产的仅几家小厂, 技术力量薄弱, 尚不具备开发、研制能力, 所生产的机型落后, 技术水平低。 2等离子喷涂电源及改进 目前, 等离子喷涂技术正朝着高效、大功率方向发展。但现已商品化的等离子喷涂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整流式电源, 不仅能耗高, 而且体大笨重, 不便于现场使用。作为世界一流的METCO公司所生产的等离子喷涂设备中, 其电源也是晶闸管整流式, 其整机重量930kg。体积为690mm(长)╳1230mm(宽)╳1220mm(高)。目前, 使等离子喷涂设备实现节能和小型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瑞士的castolin、公司最近率先推出了小型的晶体管式等离子喷涂电源, 其设计紧凑,

中考议论文知识点汇总

授课内容:语文中考阅读 授课教师:张媛媛 第二章中考议论文阅读 第一节中考议论文知识点汇总

议论文知识点汇总 一.定义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 记叙文是以事感人的文章 说明文是以知授人的文章 论题是指标题是论点的议论文。 二. 分类 议论文按照论证方式可以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立论文 1.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驳论文 1.定义: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驳论文的破立结合: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区分论点和分论点 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三. 三要素 论点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论据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使用论据的要求: 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概括。即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 第二步,分析评价这些文献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影响、优点与不足。第三步,整合回顾,提出改进的方向与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总结 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一般200-300字为宜。 参考文献 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引用过的,应该也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且能反

映主题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1.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4.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 文献综述的结语部分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6. 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 选定题目后,着手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搜集的文献越全越好。接着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

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这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技巧一:瞄准主流 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 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利用其他网络资源。 技巧二:随时整理 在查阅文献过程中随时随地做好文献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2013年秋季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方法》期中考试复习题

2013年秋季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材料研究方法》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短波限 各种管电压下的连续X射线谱都具有一个最短的波长值,该波长值称为短波限。P6。 2)吸收限 吸收限是指对一定的吸收体,X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表现为质量吸收系数的下降,但随着波长的降低,质量吸收系数并非呈连续的变化,而是在某些波长位置上突然升高,出现了吸收限。每种物质都有它本身确定的一系列吸收限。P13。 3)特征X射线 U时,在连续谱的某些特当加于X射线管两端的电压增高到与阳极靶材相应的某一特定值 k 定的波长位置上,会出现一系列强度很高、波长范围很窄的线状光谱,它们的波长对一定材料的阳极靶有严格恒定的数值,此波长可作为阳极靶材的标志或特征,故称为特征X射线。P8。 4)相干散射 当入射线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相遇,光量子不足以使原子电离,但电子可在X射线交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这样的电子就成为一个电磁波的发射源,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这些散射波之间符合波长相等、频率相同、位相差相同的光的干涉条件,故称相干散射。P11。 5)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入射X射线的光量子与物质原子中电子相互碰撞时产生的物理效应。当入射光量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可以从被照射物质的原子内部(例如K壳层)击出一个电子,同时外层高能态电子要向内层的K空位跃迁,辐射出波长一定的特征X射线。这种以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激发和辐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P12。 6)晶带面 在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中平行于某一轴向的所有晶面均属于同一个晶带,这些晶面叫做晶带面。P24。 7)系统消光

我们把因原子在晶体中位置不同或原子种类不同而引起的某些方向上的衍射线消失的现象称之为系统消光。P35。 8)球差 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的规律而造成的像差。P111。 9)像散 像散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的非旋转对称性而引起的像差。P112。 10)色差 是由于入射电子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所造成的。P112。 11)倒易点阵 倒易点阵是在晶体点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空间几何图形,是晶体点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二、简答题 1、试说明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激发的主要信号、主要特点和用途。P183-185。 2、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给出典型信号成像的分辨率,并说明原因。P188 3、透射电镜中有哪些主要光阑?在什么位置?其作用如何?P124。 4、何为波谱仪和能谱仪?说明其工作的三种基本方式,并比较波谱仪和能谱仪的优缺点。P198。 5、决定X 射线强度的关系式是 M c e A F P V V mc e R I I 2222 2230)()(32-???? ??=θθφπλ, 试说明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6、比较物相定量分析的外标法、内标法、K 值法、直接比较法和全谱拟合法的优缺点? 7、实验中选择X 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 为主要成 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 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片? 三、计算题 1、在立方点阵中画出下面的晶面和晶向。 2、已知面心立方铝的点阵常数a=0.40491nm ,今用CuKα(λ=1.5406?)辐射在衍射仪上扫

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明确观点突出主题

1.明确观点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观点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做到指向明确;叙述事例或阐述道理时,应该顺着既定指向,逐层展开。但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文章。 导致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这些: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 【作文题目】(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 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 “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 生命需要一盏灯 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我们需要理想,它是成功的航向。(李时珍、史铁生、哥伦布这三个例子都未具体点明“理想之灯”赋予他们生命意义上的价值。) (此段举例论证理想这盏灯是走向成功的航向) ⑶倘若成功是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那么拼搏便是驱散寒冷的暖阳。生命需要一盏灯,因而为了点燃理想之灯,

SCI文章discussion部分写作技巧

Fourteen Steps to Writing an Effective Discussion Section San Francisco Edit https://www.doczj.com/doc/0512249303.html, implications of your findings,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posed in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 how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answers and, how the answers fit in with existing knowledge on the topic. The Discussion is considered the heart of the paper and usually requires several writing attempt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cussion is important. Before beginning you should try to develop an outline to organize your thoughts in a logical form. You can use a cluster map, an issue tree, numbering, or some othe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steps listed below are intended to help you organize your thoughts. If you need additional help see our articles Eight Steps to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Manuscript Outline and Twelve Steps to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First Draft of your Manuscript at https://www.doczj.com/doc/0512249303.html,/newsletters.html. To make your message clear, the discussion should be kept as short as possible while clearly and fully stating, supporting, explaining, and defending your answers and discussing other important and directly relevant issues. Care must be taken to provide a commentary and not a reiteration of the results. Side issues should not be included, as these tend to obscure the message. No paper is perfect; the key is to help the reader determine what can be positively learned and what is more speculative. 1. Organize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specific to the general: your findings to the literature, to theory, to practice. 2. Use the same key terms, the same verb tense (present tense), and the same point of view that you used when posing the questions in the Introduction. 3. Begin by re-stating the hypothesis you were testing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纳米材料研究方法

纳米材料研究方法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王前聪 学号:201602044

纳米材料研究方法 摘要:本文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分析使用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纳米材料分析方法表征 1前言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及化学特性以及一系列新异的力、光、声、热、电、磁及催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化工、建材、医药、航空、能源、环境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潜在的高科技应用前景。纳米科技是未来高科技的基础, 而适合纳米科技研究的仪器分析方法是纳米科技中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因此, 纳米材料的分析和表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科学是人类知识宝库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它不仅是研究的对象, 而且又是观察和探索世界特别是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随着纳米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 要求改进和发展新分析方法、新分析技术和新概念, 提高其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 从中提取更多信息, 提高测试质量、效率和经济性。 纳米材料主要性质有: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目前表征纳米材料的技术很多,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量信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分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X射线粉末衍射法的基本原理是:一束单色X射线碰击到研成细粉的样品上,在理想情况下,样品中晶体按各个可能的取向随机排列。在这样的粉末样品中,各种点阵面也以每个可能的取向存在。因此,对每套点阵面,至少有一些晶体的取向与入射束成Bragg角e,于是对这些晶体和晶面发生衍射。衍射束采用与图象记录仪相连的可移动检测仪Geiger,如计数器(衍射仪)检测,在记录纸上画出一系列峰。峰度位置和强度很容易从谱图上得到,从而使它成为物相分析的极为有用和快速的方法。 3光谱分析方法 3.1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 拉曼散射的过程涉及光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当一束频率为n。的单色光照射到样品上时,都会发生散射现象,产生散射光,将产生弹性散射(Ray leighscattering)和非弹性散射(Raman scattering)。散射光的大部分具有与入射光(激发光)相同的频率,即散射光的光子能量与入射光的相同,这就是弹性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当散射光的光子能量发生改变与入射光不同时,其频率高于和低于入射光即非弹性散射,称为拉曼散射。频率低于激发光的拉曼散射叫斯托克斯散射,频率高于激发光的拉曼散射叫反斯托克散射。其中Stokes线(v0一△v)与Anti-stokes线(v0+△v)对称分布在激发线(n0)。由于拉曼位移△、只取决于散射分子的结构而与v0无关,所以拉曼光谱可以作为分子振动能级的指纹光谱。拉曼位移△v(散射光

议论文主观句

议论文 一、知识梳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即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证(论证思路、过程)、论据(事实论 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引论部分即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应该弄明白的是:中心论点大多在引论部分提出,但不 是绝对的。本论部分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论点或论题进行论证分析的部分。结构形式 一般有:层进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环环相扣)、并列式(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段 首有中心句) 二、论点 1.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 问题的观点、态度。从形式上看论点是完整的陈述句、判断句(包括肯定和否定)。注意: 反问句或比喻句等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适合直接作为论点句。一篇文章的论点有几个?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 论点。这几个分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它们都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2.中心论点 呈现的方式:一般情况,作者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文章是叙述现象 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是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有的文 章是在文章的最后才提出论点;有些作者没有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 概括。 总之,论点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题目、开头,从常见位 置寻找文章的论点,是我们的习惯做法。 3.常见的开头提出论点的情况 (1)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2)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3)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4)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5)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三、论据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道理论据: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论据要确凿、典型、要能证明论点 四、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即摆事实,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即讲道理,通过阐述道理来证明论点。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1》实验教学大纲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近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编码:050231037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工程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7版教学计划;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代材料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近代材料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近代材料研究方法》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Ⅲ》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本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现代材料研究中,掌握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4、本实验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为先修课。 5、本实验对毕业论文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1、主要掌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掌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仪几种仪器的结构和实验方法,了解几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学生正确选用仪器,获得必要信息。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X射线衍射仪;进行立方晶系物质的指标化和晶格常数的计算。 5、能够对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标定,能够利用粉末衍射卡片对单相物质进行物相鉴定。 6、了解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的结构,学会观察二次电子及背反射电子像,掌握电子探针的点、线、面三种分析方法,通过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7、了解热分析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对热分析曲线进行分析与标定。 8、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综合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分析检测手段; 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概括。即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 第三步,整合回顾,提出改进的方向与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总结 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一般200-300字为宜。 参考文献 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引用过的,应该也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且能反映主题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4.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文献综述的结语部分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6.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 选定题目后,着手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搜集的文献越全越好。接着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 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 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 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 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 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 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 典文献。 三是利用其他网络资源。 技巧二:随时整理 做好文献阅读卡片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很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就像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道路的方向就是指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切忌“竹筒倒豆子”,要时 刻保持头脑清醒,记住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 么说的,说的有没有道理。 如何拟定论文研究思路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 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等。

2021高中经典议论段落摘抄(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021高中经典议论段落摘抄(观点句、阐释句、 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1.多一点务虚,才有诗意氤氲。王开岭在《再见萤火虫》中言道:“较之现代人的刻板和物理,古人的生活有种务虚之美。”古人虽也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感慨,然也不乏务虚的范例。王徽之雪夜乘小船去拜访戴安道,到了门口忽然返航。乘兴而来,乘兴而归,不亦乐乎。王羲之等兰亭集会,群贤毕至,赏茂林修竹之景,著锦绣灿烂之文,信可乐也。张岱独往湖心亭赏冰天雪地之景,得一知己,会心而笑,亦是乐事。古人的这些雅事皆不掺杂功利成分,因而纯粹得动人心魄,令人心驰神往。我们的生活也当是如此,在奔波劳碌中,也要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意点缀。 2.示例:在行走中驻足,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风度(观点句)。“丘之为人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坚持不懈,求学至老,这是儒学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写照。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驾车奔波于各诸侯国的先哲,却也欣赏“暮春三月,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的悠闲之歌(事例句)。行不忘停,万壑学问在胸,清风明月入怀,共同成就圣贤的从容。孔子的停,不是懈怠的退缩,而是明智的休憩,于行走的够隙间,聆听血液里的钟声。他懂得停下脚步的意义,所以即使在一个个“惶惶”奔走的日子里,他的心灵依然从容翩跹。(分析句)。——《学会驻足》 3.读书可治迷茫(观点句)。迷茫就是找不到方向,特别是年轻的时候,经验阅历少,选择诱惑多,难免产生迷惘和彷徨(阐释句)。曾经有一位青年读者写信向杨绛先生讨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迷茫,杨绛先生回信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事例句)。这真是一句简单而精辟的概括。如何在纷繁复杂中保持灵台清明,不至于方寸大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阅读能帮人明黑白、辨是非,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待认知达到一定高度,自然能拨云见日、披沙拣金(分析句)。前人书中的经验,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颇有启迪。经验每多一分,迷茫便减一分(结论句)。 4.“倍速生活”不可取,一倍速,情就消泯了(观点句)。孔夫子“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谆谆教诲萦绕耳畔,木心“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款款吟歌悦人耳目(阐释句)。很难想象,开启“倍速生活”模式的一家人的生活会是怎样令人瞠目。丈夫加班很晚才回家,甚至有时不回家。妻子则忙着工作上杂七杂八的事,孩子写着没有歇止的作业,成长于这样家庭的孩子会幸福吗?而丰子恺在陪伴子女吃

论文写作的经验总结)

论文写作的经验总结 作者:黄合来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本文是在作者长期的英文论文写作实践和与学生交流沟通中归纳出来的个人体会,供参考。 建议写作顺序: Method Data Results Introduction Discussion Conclusion Abstract References 论文各部分写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Abstract 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 1.1 Introduction: 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 Method: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 1.3 Data: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 1.4 Results: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 1.5 Implication:得出的结论对研究领域和实践有什么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 2. Introduction 2.1 Research background: 目的是证实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这一类问题造成的损失很严重,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很重要。 2.2 Research problem: 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问题(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 2.3 研究现状: 别人已经做了哪些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什么,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2.4现存的研究有什么问题与不足: 别人有什么没有做过?为什么别人没有做得更好?并说明这些研究不足会 带来严重后果。 2.5本研究的目标(objective)和研究范围(scope): 本研究弥补这些问题中(这些没做过或者做过没做好的问题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弥补不足。陈述本项研究的范围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论文研究结论。 2.6文章结构:本论文的后续部分的基本内容架构。 3. Literature review 目的:Literature review证明与说明两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标的设定是有意义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3.1对选题(你找到的研究问题)的justification。即对做过没做好或者没做过的 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领域,针对research problem而言,让读者明白本项研究是有意义的; 3.2现存文献中对本文值得参考并可借鉴的东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分解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食品分析检测中 的应用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摘要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 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 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本文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中的水分、油脂、玻璃态转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品质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应用;食品;分析;检测。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the nature of molecules and it is a nondestructive te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briefly its princip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detection was summarized in the aspect of moisture, oil, glass transition, carbohydrate, protein and quality detection. Keywords: technology of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lication; food;analysis;detection.

议论文知识点整理(1)

议论文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解 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的论点要求正确、鲜明。 (1)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的类型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点必须是陈述句,它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往 往是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统帅分论点),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论点与论题区别: (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2)形式不同: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的出现常常是一个短语。 (3)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3)论点位置 ①经常放在文章开头;②放在文章中间;③放在文章结尾;④标题直接提出;⑤需要读者概括的 (4)提出论点的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②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的结尾归纳总结出中心 论点;④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⑤列举生活实例或引用故事童话、寓言等引出中心论点;⑥ 引用名言、警句提出中心论点。 提炼和概括论点的方法如下: (1)从位置上寻找:①标题、②开头(“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等)、③文章中间〖(很少出现)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④结尾(关注“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2)研究论点与论题: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 (3)分析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 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摘录分论点(此类文章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第三(再次、接着)、最后等。 注意:①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找出来即可。 ②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辞等手法。 2.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 证明后,才会有说服力;没有根据的论点,即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 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1)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 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最新文章写作思路

一、审题要认真 写作前要先审题,就是要认真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明确题目对作文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从而确定写作的范围,掌握写作的重点以及应采取哪一种体裁,运用哪些表达方式。审题时,要掌握四个要领:分清文体,领会题目对内容重点的要求,看清范围大小,把握关键词语。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来构思自己的文章。 一类是具体明确的文题。如:①(我的一家),②(记一次义务劳动),③《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等。这一类题目,或记人,或记事,都是很清楚的,但特别要注意它们所限定的范围。其一,题要写出所有的家庭成员,又要注意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分明;其二,题要写二三事,不能只写一件事就完,也不能基本上是写一件事,对另外的事只一笔带过,也就是说,这二三件事都要写具体,交代清楚;其三,题要把这次劳动的开始、经过、结束有头有尾交化清楚,而要侧重写具体经过;其四,题则是写一个人,不能写成某一个人的一件事。 再一类是抽象含蓄的题目。如《春》、《路》、《秋天的遐想》等,这类题目范围宽阔,可以从许多角度去写,因此一定要选定一个角度去意构思,不然就会写得庞杂零散、空泛肤浅。如《路》这个题目,可写成记叙性的文章,写一条具体的路,或写它从无到有,或写它由旧变新,反映今昔变化,从一个侧面歌颂祖国建设的成就与崭新的面貌。也可写成一篇散文,由一条具体的路展开联想,或抒情或言志。也可写成一篇议论文,写一条抽象的路,或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或写自学成才,或写勇于攀登,或写人生历程,借路言志,表达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豪情。可从现实生活中,经过艰辛道路而取得辉煌成果的人写起,或写胸怀大志,或写勤学苦练,也可从鲁迅《故乡》的最后一段话谈起,或写继往开来,或写勇往直前。总之,可以从多角度立意。 还有一类是给材料作文。这类作文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在阅读分析材料时,要弄清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找出材料中主要的人、事或现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文章的立意,必须要从所提供的材料出发,不能脱离材料所提供的基本内容去牵强附会。文章所确定的立意,要与原材料所阐释的内容在某一点上是吻合的。如果立意偏离了材料,就会造成文不对题。要想准确立意,在阅读材料时,就必须注意多层次、立体化、全面的分析问题,力戒片面性、绝对性。给材料作文,在一般情况下,一则材料可以确定几个中心,也就是说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在众多的立意中,可选择一个最佳的立意来写。 二、立意要明确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红线,全文都要围绕中心来写。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写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让它表达的立场、观点、态度、感情正确健康,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及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要立足于传播先进思想,歌颂美好事物。 明确。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想清楚,表达清楚,以便让读文章的人获得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在表达文章中心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都要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集中。我们所写的文章都只能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思想。文章描写的所有事件,列举的所有事例,阐明的所有道理,都要为表现这个中心服务。与表达中心无关的,关系不大的则不要去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