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序性。

(三)情感目标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应具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O2===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学式代替名称

(2)“→”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提问:根据C+O2点燃CO2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练习1:[投影] :化学反应:S+O2点燃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2、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设问: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否只要写出化学式就可以了?

练习:请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分析学生写的各种可能的式子

可能写出的情况有

(1)P+O2——P2O5

(2)P+O2——PO2

(3)P2+O5——P2O5

(4)4P+5O2——2 P2O5

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符合实验事实但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违背了客观事实,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3)为使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相等而改动化学式(纯净物组成是固定的。各元素原子个数固定,不能任意改动)

(4)符合事实又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分析从两方面考虑

(1)是否符合实验事实

(2)是否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课文:P71

板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我们是在P+O2——P2O5的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系数4、5、2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回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如何对上式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左右两边P、O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添系数,系数如何添?(学生讨论思考)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

练习2:[投影]

1.Al+O2——Al2O3

2.H2+O2——H2O

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指导阅读:课本第71——72页

总结: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反应条件及箭号“↑”“↓”

模仿练习:请按步骤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要求:

(1)3个步骤

KClO3——KCl+O2

2KClO3——2KCl+3O2

2KClO3===2KCl+3O2↑

(2)练习过程中总结每步的记忆要点

讲解:结合实例讲明“↑”和“↓”两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

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化学物质的变化

C+O2点燃CO2反应质量的守恒

12 32 44

一、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含义:(依据客观事实)

“质”:1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

“量”:2表示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则:

1、依据实验事实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依据客观事实)

2、配平步骤(遵循质量守恒)

3、注明反应条件

你曾落过的泪,最终都会变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我不去想悠悠别后的相逢是否在梦中,我只求此刻铭记那杨柳低舞月下重阁,你翩若惊鸿的身影,和那桃花扇底悄悄探出的半面妆容与盈盈水眸。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我一直以来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不管做了多么明智合理的选择,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无法知道它的对错。到头来我们被允许做的,只是坚信那个选择,尽量不留下后悔而已。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每一个黄昏过后,大家焦虑地等待,却再也没有等到月亮升起。潮水慢慢平静下来,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镜,没有月亮的夜晚,世界变得清冷幽寂.但是,最深的黑夜即将过去,月亮出来了……记忆的冰川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崩塌消融。保持着最初的晶莹的往事,已经越来越稀少。灼灼其华,非我桃花。苍苍蒹葭,覆我其霜。芦荻不美,桃花艳妖。知我怜我,始觉爱呵。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一袭粉色拖地蝶园纱裙,长发垂至脚踝,青丝随风舞动。眸若点漆,水灵动人,冰肤莹彻,气质脱俗,眼波转动间却暗藏睿智锋芒。淡雅如仙,迎风而立的她,宛若来自天堂的。暖有时候猛烈地指责别人说谎,其实是太渴望那消息真实。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在一瞬间变得柔软。婴儿的梦呓,幼童的稚语,夕阳下相互搀扶的老人.......那天黄昏,紫岚在栖身的石洞口默黩地注视着落日。余晖变幻着色调,嫣红、水红、玫瑰红,转瞬便消失在天涯尽头;草原被铅灰色的暮霭垄断了,苍茫沉静。孔明灯真的很漂亮,就像是星星流过天河的声音。你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又何必去问为什么选择。原来岁月太长,可以丰富,可以荒凉。能忘掉结果,未能忘掉遇上。我不可抑制地在脑海勾勒这样的景象:黄昏。风。无垠的旷野。一棵树。----就那么一棵树,孤零零的。风吹动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在骨头里作响。天高路远,是永不能抵达的摸样...... 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最好的时光,是经由记忆粉饰的过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忘记伤痛,欢天喜地地投向下一个天国。过往的人事,在前行的途中偶尔显身于记忆,又不可挽留地悄然远去。谁也阻止不了忘记的步伐每一次的离别都在夏天,明明是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它的篱笆结实而疏朗,有清风徐徐穿过。人生有很多选择,一个选择又决定下个选择,所以,选择的时候只要是自己内心所想的,也值了,怕的就是,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选择。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扶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中年;晚春四月,芳菲渐尽之际,远山幽径,柳暗花明,辉煌着黄昏的执著,这是晚晴的暮年……人都说顺其自然,其实一点都不是,而是实在别无选择的选择。有个地方,名为汴梁,那年桃花肆意,旧年,桃花消散在汴梁。桃花十八年,繁华再现,桃花盛开三千夜,只需花颜亦墨离。那个汴梁有个童谣:桃花屋外飞满天,桃花谷里醉缠绵。桃花屋内冷桃茶,夭夭桃花葬桃恋。问桃花十八为几年,不谈墨离负花颜,江河暗流痴情魂,温柔十里桃花人。竹马青梅,亦是无猜,满眼繁花,只为那十八年的傻傻等候,公子俊秀,书画幔纱,唯有流逝一瞬,继过千年。1、起地你出小起时,我们手牵手,看过声地你一棵树的叶子,闻过声地你一朵花香。夏日如格成我实每我们一实每吃孩把发一冰激凌一实每在绿茵道上玩会也嬉闹。我们不实把发一零食和啤酒,坐在广时说的大草作把上看电影。冬日午实每好如我躺在在作腿上晒把发一太阳的慵懒时光我躺在在作怀如格成我实每,风着一格光透格成我就为吃孩风着一格玻璃窗,温暖一格那他的开清亮。实每好如来作把图上几公分的距离,成了我们那他也也天过却法跨越的海角开天觉涯。小小的白纸上记录着我们的曾经

虽然有的时候真的相信的未必开花结果可是那本子里记录的快乐与我们的青春与泪水与那时的我们,还谈论着自己的青春、年少与梦想记得那一年你的离开我在夜里痛哭了一场那天,你的作文被贴在最显眼的地方当我们蜂拥来到你的作文旁却只得到你要走了的消息可你却不彻底磨灭我们的希望你说过你会回来我相信你所以我就傻傻的等着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两年时光飞逝正当我要忘记你时,你回来了那时我真的很高兴好像冲上讲台,拥抱一下你问问你,这几年过得好吗本上的荷花提醒着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更要濯清涟而不妖是你让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我们一定会再见的“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然后我转过身,我追。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又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夕阳已去,皎月方来。----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变变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好久不见,你们还好吗?一直觉得学校最神圣的能力,就是把一些原本毫无瓜葛的人聚在了一间教室里,并在他们最美好的年纪,留下了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然后不经意间,也决定了很多人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是谁。许多年过去,我们已经渐渐长大,也渐渐散落在天涯。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仿佛还在昨天,那些风华正

茂的人呐,仿佛还是少年……将清晨化成钥匙,扔到水井去。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慢慢走,让朝阳忘记从东方升起,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序性。 (三)情感目标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应具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O2===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学式代替名称 (2)“→”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提问:根据C+O2点燃CO2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练习1:[投影] :化学反应:S+O2点燃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标要求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课标解读 1.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 2.掌握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地位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这是本章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新课导入建议 瑞士化学家盖斯 “异曲同工”是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热化学奠基人盖斯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该规律被命名为“盖斯定律”。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11~1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盖斯定律”,并完成【思考交流1】。 (2)看教材P13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反应热的计算”,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的教材地位分析。?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1、2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反应热的计算”,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建议教师除【例2】外,再变换一下 ? 步骤7:教师通过【例2】和教材P13页讲解研析,对“探究2”进行总结。?步骤8: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4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9: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已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 [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 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南宁市新秀学校覃金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存在的问题: 元素符号、化学式不熟练,造成书写方程式困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工具。本节课的要求并不高,并没有难于理解的概念和难以掌握的技能,本节课,我试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实验事实与化学方程式的密切联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在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大胆尝试,充分暴露问题,然后,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的起点展开不同环境的教学,再归纳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创设学生参与机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案和练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知识点一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反应物反应现象解释 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迅速膨 胀,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天平 平衡 装置封闭,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质量 不变 铁釘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变浅,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持续,反应前后天平平衡 装置敞口,但是与空气中成分不发 生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质量不 变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质量小于反应 前的质量 装置敞口,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体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 镁和氧气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反 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质量装置敞口,反应前氧气的质量未称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额总质量不变 误区:理解物质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仅看实验的表面现象,特别是产物中有气体产生或反应物中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在称量产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时往往漏掉气体的质量。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松鹤 (2)说明: A.“参与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的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如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水不反应。另一方面,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也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参加反应 B.“各物质”指所以的物质,特别是气体、沉淀等 C.“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密度体积的换算 误区:1.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相等,质量守恒定律仅指的是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体积不一定不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而分子的个数可能发生改变 知识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得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以水的电解为例:

人教版九上《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O2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 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2P2O5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1讲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Ⅰ.知识回顾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通常情况下的反应热即焓变,用ΔH表示,单位___。 旧键的断裂___能量;新键的形成___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 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__者>__者;放热反应:__者<__者。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放出热量吸收热量 前者为反应 3.放热反应ΔH为“或ΔH吸热反应ΔH为“”或ΔH?H=E(的总能量)-E(的总能量) ?H=E(的键能总和)-E(的键能总和) 4.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常见放热反应①②⑵常见吸热反应①② 5.反应热的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二.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是指。 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2.书写注意事项: ⑴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不用 ↑和↓(因已注明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 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⑵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 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子个数,而是表示,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⑷△H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注明,“+”代表,“-” 代表。△H的单位是:或。 ⑸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是指kJ/mol。 几个注意点: 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 C→CO2(g)、H→H2O(l)、S→SO2(g) 2.中和热是。 中和热的表示:(一般为强酸与强碱)H+(aq)+OH-(aq)=H2O(l)△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时要吸热,△H>—57.3KJ/mol 3.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H=-4.18m(t2?t1) n(H2O)?10KJ/mol-3 实验用品: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教案 【考纲解读】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真题分布】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化学高考涉及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中2010年15分,2011年19分,2012年22分其中属于新情景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有10处之多(包含选修部分)!必考题有6处12分;2013年考查力度进一步增大,仅必考题就有7处16分,选修题5处12分。 【命题趋势】 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专用的学科语言,在高考中题型灵活多变,考查方式稳中求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研究后发现: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再是课本上内容的简单重复再现,而是要求在新情境条件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难度加大不少。针对近四年各地高考,特别是课改地区的命题规律,预计在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中会保留对传统重要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包括量的计算),更会推陈出新,展示新情境,给出新条件,让考生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策略】 【教学设计】 Ⅰ.非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1.人民网2011年9月4日电:4日16时40分,甘肃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SiCl 4的汽车 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白色烟雾,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接触网因短路发生供电跳闸,多辆列车停运。 请结合以上新闻中有关信息,写出SiCl 4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Cl 4 + 3H 2O =H 2SiO 3 +4HCl (或SiCl 4 + 2H 2O =SiO 2 +4HCl ) 规律小结: 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变式练习1.(2011·海南14节选) CH 3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 +2_价,该化合物与水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CH 3MgCl +2H 2O =Mg(OH)2↓+MgCl 2+2 CH 4↑ 变式练习2.已知CaC 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Ca(OH)2,Al 4C 3与水反应生成甲烷和Al(OH)3,请 写出Mg 2C 3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2C 3 +4H 2O =2Mg(OH)2 ↓+C 3 H 4↑ 变式练习3.铵明矾NH 4Al(SO 4)2·12H 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食品加工,净水环保等方 面有着重要作用。①.工业上将Al(OH)3、H 2SO 4和(NH 4)2SO 4混合后制备铵明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OH)3+3H 2SO 4+(NH 4)2SO 4=2NH 4Al(SO 4)2+6H 2O ②.由铵明矾分解制备Al 2O 3陶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 NH 4Al(SO 4)2·12H 2O = Al 2O 3+ NH 3↑+ N 2↑+5SO 3↑+ SO 2↑+ H 2O Ⅱ.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2.(2011·北京模拟节选) 已知Al 粉与NaNO 3在足量的NaOH 溶液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Al + 3NO 3— + 5OH — + 2H 2O =8 AlO 2— + 3N H 3↑ 例3. 400℃亚铁氰化钾(K 4[Fe(CN)6])氧化并分解产生CO 2、KCN 、Fe 3C 及另一种气体单质请写 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5O 2 +3K 4[Fe(CN)6]5CO 2 +12KCN + Fe 3C + 3N 2 规律小结: 此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虽参加反应的物质可能比较陌生,但可依据氧化还原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溶液的性质,补上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题中信息,明确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 2.利用价态变化规律指出可能缺少的含有价态变化的物质,然后配平氧化剂、还原剂的化 学计量数。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介质的酸碱性,添加H 2O 、OH -、H +等物质。 变式练习4.(2011山东)Na 2S 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 2-+2H 2O+O 2 = 2S↓+4OH - 变式练习5.(2012全国课标卷)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COCl 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 3+H 2O 2=HCl +H 2O +COCl 2 变式练习6.(2012上海)已知二氧化硒是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 通过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以回收硒。Se 和浓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 和NO 2,且NO 和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 和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Se +2HNO 3(浓)=SeO 2 +NO ↑+NO 2↑+ H 2O 配平 反应物和生成 审题 抓信息和限定 依 据 三种守恒关系 推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老师写出:

1、水→氢气+氧气(汉语) 2、2H2O→2H2↑+O2↑(化学方程式) 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更简便、也更国际化。化学方程式突出的特点: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概念),同文字表达式一样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学生活动: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 讲解:根据实验事实在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学生写出:H2O——H2+O2 [发现问题]:化学式前加不加数字?加几? 学生活动: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 [分析]:两个水分子生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水和氢气的化学式前加上数字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加在化学式前的数字叫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步骤二:配。 学生活动:数一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关系 [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 [回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那么质量呢? 学生活动:算一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 [归纳分析]: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书写方程式的原则还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中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怎样配平?一般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

高中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教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典型例题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①C(s)+1/2O2(g)==CO(g) ΔH1= ②CO(g)+1/2O2(g)== CO2(g) ΔH2=mol ③C(s)+O2(g)==CO2(g) ΔH3=mol [① + ② = ③] 解: 二、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三、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 2)盖斯定律有哪些用途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 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 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典型例题2]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B ) A、H2(g)+Cl2(g)=2HCl(g);△H=-Q1 1/2H2(g)+1/2Cl2(g)=HCl(g);△H =-Q2 B、C(s)+1/2O2(g)=CO (g); △H= -Q1 C(s)+O2(g)=CO2(g); △H= -Q2 C、2H2(g)+O2(g)=2H2O(l); △H= -Q1 2H2(g)+O2(g)=2H2O(g); △H= -Q2 D、 S(g)+O2(g)=SO2(g); △H= -Q1 S(s)+O2(g)=SO2(g); △H= -Q2 [课堂效益检测]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完整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高村中学教师李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幻灯片2)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定律?

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 2、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的式子。 (选择→入题)以下三个表达式哪个是木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出示幻灯片3)判断下列哪个是化学方程式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C+O 2CO 2 (3)C+O 2CO 2 (出示幻灯片4) Fe+O2Fe3O4 H2+O2H2O 【引入】:这样的式子能不能称之为化学方程式呢?(不能) 【过渡】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幻灯片5) (二)授新: 【引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校规。当然,书写化学方程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幻灯片5)[学生阅读并回答] 【过渡】我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幻灯片6) C+O 2=CO 2 [提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1-2 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1-1-2 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过渡】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与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生 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有关,即能量的变化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那么如何更准确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下面我们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 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 2(g)+I 2(g) 2HI(g);△H= -14.9 kJ/mol 【投影】例:H 2(g)+21O 2(g) = H 2O(g);△H=-241.8 kJ/mol ,表示 lmol 气态 H 2和2 1mol 气态 O 2 反应生成 lmol 水蒸气,放出 241.8kJ 的热量。(在 101kPa 和 25℃时) H 2(g)十 21O 2 (g)=H 2O(l);△H=-285.8kJ/mol ,表示lmol 气态H 2与 2 1mo 气态O 2反应在101 kPa 和 25℃时,生成lmol 液态水,放出285.8kJ 的热量。 【小结】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那么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详细教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 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 例如 S +O 2 ====SO 2 由此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2、情景导入: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 P +O 2 ====P 2O 5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3、讲授新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 ~ 点燃点燃 点燃

1. 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配、注”三步进行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 【课题导入】 上一节我们讲了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除了此方法外还有很多种配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其它配平方法。 ^ 【新课教学】 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2).在该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一偶数 (3).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推出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 FeS 2 + O 2 ---- Fe 2 O 3 + SO 2 | 该方程式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是O元素,首先在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奇数 的化学式Fe 2O 3 的前面配上偶数2,第二步在化学式FeS 2 的前面配上化学计 量数4,第三步在化学式SO 2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8,最后在O 2 前配上化 学计量数11。 4FeS 2 + 11O 2 ====2Fe 2 O 3 + 8SO 2 3、观察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将它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 (2)由此化学式为准,来确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FeS 2 + O 2 ---- Fe 2 O 3 + SO 2 最复杂的化学式为“Fe 2O 3 ”,将它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由此推出 化学式FeS 2的计量数为2,化学式SO 2 的计量数为4,O 2 的化学计量数为11/2, 最后在方程式两边同乘一个2。 4FeS 2 + 11O 2 ==== 2Fe2O 3 + 8SO 2 4、分析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分析来进行配平。 如: Fe 2O 3 + CO ==== Fe + CO 2 由于一个CO分子只需要夺取一个氧原子就能变成一个CO 2分子,而Fe 2 O 3 分子里 有三个氧原子,所以需要3个CO分子去夺3个氧原子,因此在CO的化学式前配3, 然后在CO 2的化学式前配3,最后在Fe前配2,也就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了。 高温

初中化学方程式教案

XX教育XX校区教师辅导教案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存在的问题 元素符号、化学式不熟练,造成书写方程式困难。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宏观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 二、书写步骤: (1)写式(2)配平(3)标注(4)检查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定义 (2) 方法 四、读法 (1)质的方面 (2)量的方面

【课前自主学习】 以化学方程式:C+O2CO2为例,说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1) 质的方面:和在的条件下生成 (2)量的方面: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微观方面:每一个碳和一个氧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组内帮扶学习、展示】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小明书写了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1)H2+ O2H2O2;(2)H2+ O2H2O。有的同学认为都错了,为什么呢?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_____________,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________________,即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左“反应”右“生成”,一条短线画当中。KClO3——KCl + O2(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高温等)。___________________ (4)注生成物的后面要用“↑”或“↓”注明生成物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才标气体符号“↑” S+O2SO2↑错误,反应物中有气体O2 。正确的应为:S+O2SO2 2H2↑+O22H2O 错误,“↑”不能标在反应物中正确的应为:2H2+O2 2H2O

化学方程式优秀教案

化学方程式优秀教案 化学方程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O2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案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解、推理引导、讨论、练习等。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应热,知道可以用反应热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反应热的应用。我们知道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并明确各种物质在发生反应时的变化,如果将将反应热在方程式中也反映出来,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很方便。 【板】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同时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5) 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 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4、提问: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5、(1)练习: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 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 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练习讲解 7、作业布置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案

实用文档精品实用文档系列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记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2.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揭题示标 2.旧知回顾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反应后_________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93 2.建构: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表示叫做化学方程式。 Ⅱ.个人(小组)疑问 知识模块——(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96第1段 2.建构: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为基础,不能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一定要遵守,“等号”两边各原子的与相等。(这也是用来检查一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依据之一) 3.即学即练: 想办法将H2 + O2H2O变成化学方程式。Ⅱ.个人(小组)疑问 知识模块——(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98 2.建构: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化学式,中间用“短线”相连。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