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6页,其中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考生信息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3.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劳动工具。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

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流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成都平原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因此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唐朝农民创造的有两种先进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筒车是解决农民灌

溉的工具。根据以上分析,AB错误,可以排除。都江堰和筒车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反映中

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

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4.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台州九捷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5.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A.《海国图志》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四洲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的思想家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以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在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等先进理论。ABD不是严复的译著。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6.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淮海战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积极合作,奋勇冲锋,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北伐军队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是北伐战争中发生在湖北战场的武昌战役的情景。BC是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D是解放战争的著名战役。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7.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8.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有关知识。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

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中原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图中的“尖刀”

表示的是挺进大别山。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9.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10.阅读右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可以看出1958年水稻亩产量超过2500斤,这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农业生产中粮食产量严重浮夸的表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下列关于西藏的史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B.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西藏地区

C.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D.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12.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独立,分属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相互制约,又不可分割。ACD不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所以B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

13.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l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俄国l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

新都关注民生,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俄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明提出允许土地买卖。这些措

施都和民生有关,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ABC不是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

问题。故此题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4.对右图反映的著名战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该战役发生于1943年

B.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它直接导致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5.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两欧国家的重要性

B.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两欧

C.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

D.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9分,19题9分,共35分)

16.(9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成为本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灵魂支柱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的袓先】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是谁?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何历史地位?(2分)

【我们的信仰】

材料二如右图

(2)图1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图2人物以什么学说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2分)

【人民的智慧】

材料三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A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推动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3)材料中的A是指哪一科技发明?宋代时改进B项发明的历史人物是谁?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4分)

【民族的精神】

材料四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历史学家章开元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

【答案】

(1)黄帝。(1分)他被尊称为“人文初祖”或“华夏之祖”。(1分)

(2)贡献:统一了文字。(1分)儒家学说。(1分)

(3)指南针或罗盘针。(1分)人物:毕昇。(1分)影响: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

强暴、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中国人民敢于担当历史重任,具有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北宋时,制成了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指南针后经阿拉伯

人传入欧洲,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

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活字

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火药的使用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

方式的大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了直接作用。因此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

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可以

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

强暴、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中国人民敢于担当历史重任,具有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

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

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

17.(8分)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经略海洋——中国篇】

材料一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

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柄奏议》

(2)早在1684年,康熙帝为巩固东南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与材料二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2分)

【角逐海洋——世界篇】

材料三

(3)写出促使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关键战役的名称。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推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的两大因素是什么?(3分)’

【和谐海洋启示篇】

材料四海纳百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体现了包容并蓄的美德,……构建“和谐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

——人民网

(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就如何构建和谐海洋提一条建议。(1分)

【答案】

(1)市舶司。(1分)造船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的提高。(任写其一即可得1分)

(2)设置台湾府。(1分)先后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分)

(3)布匿战争。(1分)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分)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1分)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帝国和英国崛起有关知识的识记。罗马帝国建立后,公元前3世纪到

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

的霸主。在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经济上,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

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率先变成工业强国。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着分析能力。构建和谐海洋应做到: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

理能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定规划,有序开发。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衔接。

通过科教力量,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灿烂的宋元

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八

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人

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蒸汽时代”的到来

18.(9分)城市发展见证社会变迁,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恰如中国城市的“双子星座”,南北相望,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沧桑篇】

材料一

(1)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李大钊诗中说“圆明两度昆明劫”,其第二次“昆明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3分)

【革命风潮篇】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何重大贡献?为周恩来所说的第二个“天安门”作了充分准备的重要会议是什么?(3分)

【走向世界篇】

材料三也许,我们应该把1989年看成是20世纪的结束,而将1978年看作是21世纪开始的标志。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而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

材料四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经济学家华而诚

(3)由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中国的1978年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2分)

(4)由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思想领域来看,这里的“光亮”主要是指什么?(1分)

【答案】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不写时间不扣分)

(2)贡献: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1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并逐步成为拉动世

界经济增长和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2分)

(4)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分)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

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49年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的胜利。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

(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开始

融入世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改革开放出现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时,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

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引领】

材料一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如右图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材料二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要表现之一,哪—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2分)

【体制创新】

材料三

(3)由材料三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3分)

【合作共蠃】

材料四如下图

(4)图1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影响?图2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它的宗旨是什么?(2分)

【答案】

(1)棉纺织业部门。(1分)影响: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分)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相对论的创立。(1分)

(3)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分)理解: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4)影响: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1分)宗旨: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1分)

【解析】

(3)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

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出现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变化。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政治格局趋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经济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图2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它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

祝福语

祝你考试成功!

中考历史试题专题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解析20含答案

专题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来源】2018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符合题意,故选A。 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王进喜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王进喜和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做出贡献的人物。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题干的“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中国即将赢得民族独立,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民族独立。 5.“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2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临沂市2016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黄帝 B .舜 C .禹 D .启 2.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阳 C .齐桓公成为霸主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3.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 A .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 .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 .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 .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 4.《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 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 .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 .为国损躯,忠心耿耿 C .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 .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5.“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6.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7.“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 ( ) A .岳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8.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期间,担任后卫的9 000名土尔扈特勇士,在与追兵的殊死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当时的“追兵”是指 ( ) A .沙俄军队 B .英国军队 C .倭寇 D .葡萄牙军队 9.下图是某一条约签订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含解析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 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题干《凯歌》中出现“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表明《凯歌》和抗击倭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与抗击倭寇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与《凯歌》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故C符合题意;康熙帝抗击的是俄国侵略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西域都护 D.市舶司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点睛: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西北地区”和“清政府”进行分析,首先排除不是西北地区的BD,再排除不是“清政府”的C。 3.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其路线是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ABC项是15世纪从欧洲开始的新航路开辟的事件,不符合题干信息,故选D。

【决胜】(压轴题)中考历史 专题05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含解析)

专题05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选择题 1.(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以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2014年广西贵港市中考)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图片再现了《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与之不相符的是B选项,因为“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这一条款出自《马关条约》,并非《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4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

英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4.(2014年江苏苏州卷)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暗含的时间,2014-86=1928,可见杨老先生出生于1928年,再结合文中的“少年时代”“国仇还未报”等提示,可知这篇习作应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5.(2014年四川乐山卷)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历史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的灾难,中国此举是要人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和决心。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6.(2013年山东济宁卷)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面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答案】 B 【考点】 青铜器 【解析】 本题以“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为切入点,考查司母戊鼎的知识。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图片B是司母戊鼎。 2.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D 【考点】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解析】 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 【解答】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南下统一全国,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大败,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混战的状态。东

故选D。 3.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 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答案】 C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忽必烈建立元朝 隋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了朝代顺序,题目给出的都是统一王朝。 【解答】 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 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①秦 朝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②隋朝在589年完成统一;③西晋在280年完成统一; ④元朝在1279年完成统一。 4. 如图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 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的一支 B.蒙古族的一支 C.回族的一支 D.维吾尔族的一支 【答案】 B 【考点】 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解析】 本题以电影《东归英雄传》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解答】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清朝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可知是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 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摆脱沙俄 的控制和压迫回归祖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故选B。 5.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

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重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故选D。 2.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D 3.(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4.下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9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含解析

专题09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1.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是张之洞,故A不符合题意;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故B符合题意;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是李鸿章,故C不符合题意;创办汉阳铁厂的是张之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此书的译著者是 A.魏源 B.严复 C.曾国藩 D.梁启超 【来源】2018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3.“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 1898年 B. 1912年 C. 1919年 D. 1927年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剪辫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社会习俗逐渐得到了改变。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2年,故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1912年。故B符合题意;1898年还未爆发辛亥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1919年、1927年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海国图志》的编成 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中考历史试题专题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含解析含答案

专题15 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 1.与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这一制度的形成相关的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种姓制度改革 C.査理•马特改革 D.日本大化改新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2.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来源】2018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

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区分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根据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排除①③,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3.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送给教皇,史称”不平献土”。丕平献土说明 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教皇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 C.西欧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初中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1分) 一、选择题: 9.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工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0.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11.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 花”(见右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 取意于源自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2.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13.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封建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14.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虐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 .西方侵华史 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1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右图是 A .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B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 C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 D .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C A B C D 17.“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 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出现图中B 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9.观察右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 化的原因不包括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加强

2016年中考地理会考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中考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德州的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 2、若下面两图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D、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3、下列各组所列的两大洲中,以运河作为分界的有( ) ①亚洲、非洲②亚洲、欧洲③欧洲、非洲④北美洲、南美洲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4、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九年级地理试题共8页】第1页 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该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读右图回答5——6题 5、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奔流入海,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气候复杂 B、亚洲的地形多样 C、亚洲的面积广大 D、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6、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是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该国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的生活习性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A、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B、平原为主的地形。 C、发达的内河航运 D、欧洲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8、印度纺织工业在近五年期间增长11%。近年来印度政府实施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棉纺织业的现代化进程。印度的棉纺织工业靠近棉花产地,麻纺织工业靠近黄麻产地。这种布局模式最有利于() A、共同利用通信设施 B、降低原料运输费用 C、销售工业产品 D、减少工业污染 9、甲、乙两国的矿产资源储量、 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 A、石油 B、有色金属 C、黄金 D、铁矿石 【九年级地理试题共8页】第2页 10、?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2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11、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12、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3、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东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椰风风情,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4、某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气候干旱,油气资源丰富等,该区域是() 1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与一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吻合()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试题

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1.(2017·邵阳中考)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 A.洋务运动 B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17·孝感中考)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2017·大庆中考)“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4.(2017·扬州一模)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2017·泰安中考)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6.(2017·深圳三模)如图是维新派为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 新变法创办的刊物《万国公报》,该刊物的创办人应是( ) A.陈独秀 B.林则徐、魏源 C.孙中山 D.康有为、梁启超 7.(2016·张家界中考)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 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2023年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研究半坡先民居住建筑的结构及特征,最可信的研究方法是() A.翻阅古籍B.考古发掘C.询问学者D.收集传说 2.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D.“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3.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领域发展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4.唐太宗认为“人智有长短,能有巨细”“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他用人的办法是“以天为家”“唯贤是与”。这体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吸取教训,以德治国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广纳贤才,知人善任D.心存百姓,以民为本 5.元朝与唐、宋、明不同,它并不禁止各族之间互相通婚,所以蒙汉、回汉、畏汉以及各边疆之间的通婚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元代() A.蒙古族放弃游牧生活B.民族交融加速C.政府强制各民族通婚D.民族矛盾消失 6.“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实现了万国朝页,盛世追迹汉。”对材料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海船”首领是郑成功 B.“海船纵横”的区域主要在大西洋 C.“海船”最远到达欧洲 D.“海船纵横”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江苏2023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卷试题精校版(含答案详解)

A.A B.B C.C D.D

7.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总前委:“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此战”为()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大竞技场D.帕特农神庙 9.“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这一“进攻”() A.标志着二战已全面爆发B.扭转了苏德战场形势 C.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B.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 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11.《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B.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C.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D.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2.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

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甲午战败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B.戊戌变法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被陆续颁布 C.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D.1905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13.下为1938年5月某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 A.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争B.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C.中国军队同仇敌忾消灭日寇D.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胜利 14.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15.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16.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一结果() A.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B.鼓舞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C.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D.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最终确立17.“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这一演讲针对的是() A.霸权主义的恶劣行径B.恐怖主义的日渐抬头 C.逆经济全球化的行为D.全球生态平衡的破坏 四、非选择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6页,其中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考生信息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3.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劳动工具。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 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流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成都平原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因此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唐朝农民创造的有两种先进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筒车是解决农民灌 溉的工具。根据以上分析,AB错误,可以排除。都江堰和筒车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反映中 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D。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含解析)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来源】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来源】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大大了提高军队战斗力。C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有利于促进封建社会的确立。A项不合题意;商鞅在政治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4.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来源】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D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与黄帝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涿鹿之战发生在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炎黄部落大败蚩尤部落。故B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著名战役。故C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朝灭亡的关键性战役,发生在秦军和项羽的军队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来源】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义、信”都属于儒家思想的内涵。B项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C项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D项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故选A。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含解析)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 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龙山文化遗址 2.历史课上,老师设置了一个卡片游戏,请同学们把卡片上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进 行排列,下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①④ 3.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 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 C. 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 D. 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4.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 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5.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 制度()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6.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们说:“名 画中有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幅画是能() A. 《洛神赋图》(局部) B. 《天王送子图》(局部)

C. 《清明上河图》(局部) D. 《耕织图》(局部) 7.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如图中的“废 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 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 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效仿西方掀起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 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A. “扶清灭洋”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反对华北自治” D.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0.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 习的是() A. 台儿庄战役 B. 保卫大武汉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11.电影海报是影片上映前推出的一种招贴形式,用于介绍推广电影。以下反映国民党 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影片是() A. B. C. D. 12.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 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 正常发展 D.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