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构造要求复核

结构构造要求复核

结构构造要求复核
结构构造要求复核

该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复核如下,引用的规范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在线测试

w《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03章在线测试《混凝 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03章在线测试剩 余 时 间 : 35 :3 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牛腿中配置纵筋可防止牛腿发生 A、弯压破坏 B、剪切破坏 C、弯压和斜压破坏 D、局压破坏 2、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h确定时应满足 A、构造要求 B、地基承载力 C、抗冲切承载力 D、A和C 3、单独基础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有 A、冲切破坏 B、受弯破坏 C、A+B D、剪切破坏 4、为防止独立基础发生受弯破坏,需 A、短边方向配筋 B、长边和短边方向均配筋 C、长边方向配筋 D、减小基础高度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 A、吊车梁顶面 B、吊车轨道顶面 C、牛腿顶面 D、排架柱顶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属于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的构件有 A、排架柱 B、吊车梁 C、屋架 D、基础 E、支撑 2、计算排架柱最不利内力应考虑的荷载组合为 A、恒载+0.9(屋面活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 B、恒载+0.9(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 C、恒载+0.9(屋面活荷载+风荷载) D、恒载+0.9(风荷载+吊车荷载)

E、恒载+吊车荷载 3、牛腿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有 A、弯压破坏 B、斜压破坏 C、剪切破坏 D、局压破坏 E、冲切破坏 4、牛腿截面尺寸应满足 A、构造要求 B、承载力要求 C、斜截面抗裂要求 D、强度要求 E、配筋要求 5、在确定排架的计算简图时,所作的基本假定为 A、柱下端固接于基础 B、柱下端铰接于基础 C、屋架铰接于柱顶 D、屋架固接于柱顶 E、屋架为刚性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基本假定,排架各柱顶的水平位移总是相等的。 正确错误 2、排架柱的抗剪刚度是指柱顶产生单位侧移时,在柱顶所施加的水平力。 正确错误 3、设计柱下单独基础时,各项计算均应考虑基础自重。 正确错误 4、单层厂房中支撑可设置也可不设置。 正确错误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吊车梁顶面 正确错误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01章在线测试 《混凝 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01章在线测试剩 余 时 间 : 27 :3 1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建筑结构的构造要求

建筑结构的构造要求 建筑构造要求是一建建筑实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今天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结构构造要求 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之间的净距离等。梁的正截面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对最大、最小配筋率均有限值,它们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为了防止斜截面的破坏,通常采用下列措施: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其中包含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适当配置箍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当上述两项措施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配置弯起钢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墙体的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地方。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内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可分为焊缝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三种。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 二、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三、建筑的构造要求 楼梯间: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I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疏散出口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箱型梁桥:(xiang xing liang qiao) box-girder bridge 箱梁结构的基本概念在于全部上部结构变为整体的空心梁,而当主要荷载通过桥上的任何位置时,空心梁的所有各部分(梁肋,顶板和底板)作为整体同时参加受力。其结果可节省材料,成为薄壁结构,提高了抗扭强度。箱梁桥可分为单室,双室,多室几种。 组合梁桥:(zhu he liang qiao) composite beam bridge指以梁式桥跨作为基本结构的组合结构桥,既两种以上体系重叠后,整体结构的反力性质仍与以受弯作用负载的梁的特点相同。这类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设计计算工作繁重,构造细节及内力复杂。 空腹拱桥:(kong fu gong qiao) open spandrel arch bridge 在拱桥拱圈上设置小拱,横墙或支柱来支撑桥面系,从而减轻桥梁恒载并增大桥梁泻水面积者称为空腹拱桥。 实腹拱桥:(shi fu gong qiao)filled spandrel arch bridge

在拱桥拱圈上腹部两侧填实土壤或粒料后铺装路面,这种拱桥称为实腹拱桥。小跨径的砖,石,混凝土拱常采用这种构造形式。 无铰拱桥:(wu jiao gong qiao)hingless arch bridge如图,在整个拱上不设铰,属外部三次超静定结构。由于无铰,结构整体钢度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维护费用少,因此在实际中使用最广泛。但由于超静定次数高,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结构变形,特别是墩台位移会产生较大附加应力。 混凝土空腹无铰拱桥 三铰拱桥:(san jiao gong qiao)three-hinged arch bridge 如图,在拱桥的两个拱脚和拱的中间各设一铰称为三铰拱。属外部静定结构构。因而温度变化,支座沉陷等不会在拱内产生附加应力,故当地质条件不良,可以采用三铰拱,但铰的存在使其构造复杂,施工困难,维护费用高,而且减小了整体刚度降低了抗震能力,因此一般较少使用。 刀形上承式三铰拱桥(跨径90m) 两铰拱桥:(liang jiao gong qiao) two-hinged arch bridge 当拱桥的两个拱脚皆设为铰支座时称为两铰拱桥。属外部

砌体结构精选材料及构件构造要求包括答案 .docx

欢迎下载B模块:砌体结构 1B:砌体结构材料及构件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1、砌体材料中块材的种类有哪些? 答:( 1)砖( 2)砌块( 3)石材。 2、砂浆的强度等级有哪些? 答: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 M7.5、 M5、 M2.5 五种。 3、什么是砌体结构? 答:砌体结构系指其承重构件的材料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 4、砂浆有哪几种? 答:(一)水泥砂浆(二)混合砂浆三)非水泥砂浆 5、一般房屋块材和砂浆强度等级如何选用? 答:对于一般房屋,承重砌体用的砖常用 MU15、MU10、MU7.5;石材常用 MU40、MU30、MU20、MU15;砂浆常用 M1、 M2.5、 M5、 M7.5,对受力较大的重要部位可用 M10。 6、砌体的种类有哪些? 答:( 1)无筋砌体,即无筋砖砌体,无筋砌块砌体,无筋石砌体( 2)配筋砌块砌体,即配筋砖 砌体,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砌体。 7、提高砌体抗压强度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答:( 1)块体和砂浆的强度;( 2)块体的尺寸和形状;(3)砂浆铺砌时的流动性;( 4)砌筑质量。 8、配筋砌体主要有哪几种? 答:( 1)配筋砖砌体;( 2)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砌体。 9、在混合结构房屋中,按照墙体的结构布置分为哪几种承重方案?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答: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 系和内框架承重体系。 一、纵墙承重方案:(1)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房间的使用要 求,保证纵墙的侧向稳定和房屋的整体刚度,因而房屋的划分比较灵活;(2)由于纵墙承受的荷载较大,在纵墙上设置的门、窗洞口的大小及位置都受到一定的限制;(3)纵墙间距一般比较大,横墙数量相对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不如横墙承重体系;(4)与横墙承重体系相比,楼盖材料用量相对较多,墙体的材料用量较少。 二、横墙承重方案:( 1 ) 横墙是主要的承重墙。纵墙的作用主要是围护、隔断以及与横墙拉 结在一起,保证横墙的侧向稳定。由于纵墙是非承重墙,对纵墙上设置门、窗洞口的限制较少,外纵墙的立面处理比较灵活; ( 2 ) 横墙间距较小,一般为 3— 4.5m,同时又有纵墙在纵向拉结,形成良好的空间受力体系,刚度大,整体性好。对抵抗沿横墙方向作用的风力、地 震力以及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较为有利;( 3)由于在横墙上放置预制楼板,结构简单,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简言之,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为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

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 在砖混结构中的梁有门窗过梁、圈梁、雨蓬梁、阳台梁、楼梯梁等,这些梁的长度、配筋和截面尺寸,除圈梁是按构造配筋外,其它都是通过计算设计的,圈梁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因此圈梁不是承重梁,当圈梁用作过梁时,只在过梁部位按设计配筋,其它部位仍是按构造配筋,有许多把圈梁当作承重梁对待,随意将圈梁下墙体敲掉,则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完整版)独立基础构造要求

独立基础构造要求 轴心受压基础一般采用正方形。偏心受压基础应采用矩形,长边与弯矩作用方向平行,长、短边边唱之比一般在1.5—2.0之间,最大不应超过3.0。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5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基础高度500---900mm时,用两阶,大于900mm时用三阶,基础长、短边相差过大时,短边方向可减少一阶;柱基础下通常要做混凝土垫层,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厚度不宜小于70mm一般70---100mm,每边伸出基础50---100mm。 底板钢筋的面积按计算确定。底板钢筋一般采用HPB235、HRB335级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不小于35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位于潮湿环境时不应低于C25。底板配筋宜延长边和短边方向均匀布置,且长边钢筋放置在下排。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当基础边长B大于3m时可采用0.9l(l=B-50)。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基础的插筋的钢种、直径、根数及间距应与上部柱内的纵向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及与柱纵向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及与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箍筋直径与上部柱内的箍筋直径相同,在基础内应不少于两个箍筋;在柱内纵筋与基础纵筋搭接范围内,箍筋的间距应加密且不大于100mm;基础的插筋应伸至基础底面,用光圆钢筋(末端有弯钩)时放在钢筋网上。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转) 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说法。由规范主编单位组织编写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中说到了这个问题,现将该段文字转录如下(P166页): 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类构件的受拉钢筋配筋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89规范虽没有明确扩展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但规定了“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小于200mm“,如果按计算截面有效高度为260mm进行推算,其最小配筋率仅为0.1%。 在国际上,原苏联《工业建筑基础设计规程》规定独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小于10mm;美国ACI318规范关于独立基础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并没有按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1.38/fyk)来处理,而是选用了等厚度板的

结构构件(柱梁板墙)基本构造要求

9. 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9.1.2 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表9.1.2规定的数值。 9.1.3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 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9.1.4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当连续板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 9.1.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大于50%。 采用箱型孔时,顶板厚度不应小于肋间净距的1/15且不应小于50mm。当底板配置受力钢筋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孔间肋宽与孔高度比不宜小于1/4,且肋宽不应小于6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80mm。 采用管型孔时,孔顶、孔底板厚均不应小于40mm,肋宽与孔径之比不宜小于1/5,且肋宽不应小于5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60mm。 (Ⅱ)构造配筋 9.1.6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单位宽度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与混凝土梁、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2 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的长度不宜小于l0/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7,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3 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 4 钢筋应在梁、墙或柱可靠锚固。 9.1.7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制。 9.1.8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0%,间距不宜大于200mm。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楼板平面的瓶颈部位宜适当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构造钢筋,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9.1.9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筏板,当板的厚度大于2m时,除应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纵、横方向钢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过1m围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9.1.10 当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于150mm时,对板的无支承边的端部,宜设置U形构造钢筋并与板顶、板底的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U形构造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200mm; 也可采用板面、板底钢筋分别向下、上弯折搭接的形式。

第六章桥梁下部结构

第五章桥梁墩台 内容提要:在本章内主要介绍桥梁墩台在基础以上部分的构造型式。除了常用的重力式墩台外,还介绍了公路桥梁上日益推广使用的各类轻型墩台的构造型式。 学习的基本要求: 1、掌握桥梁墩台的组成和作用 2、了解梁桥和拱桥重力式桥墩及各种轻型桥墩的构造 3、了解梁桥和拱桥重力式桥台及各种轻型桥台的构造 第一节桥墩 一、概述 桥墩主要由墩帽、墩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通过基础又将此荷载及本身自重传递到地基上。此外它还承受流水压力、风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冰荷载、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力。 当前世界各国的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不仅反映在上部结构的造型新颖上,而且也还反映在下部结构向轻型合理、造型美观的方向发展上,改变以往粗柱胖墩的形象。 1、大跨径桥梁 既要考虑墩身的轻巧,又要考虑能有利于上部结构的受力和施工,于是创造出X形、V 形墩等各种优美的立面形式。 2、城市立交桥 为了能从上面承受、托较宽的桥面,在下面能减小墩身和基础尺寸,常常将桥墩在横方向上做成独柱式或排柱式,倾斜式、双叉式、四叉式、T形、V形和X形等各种各样的桥墩形式。 3、高架桥:采用空心桥墩,将墩身内部作为空腔体,减少圬工体积、节约材料或减轻自重。

桥梁上常用的桥墩形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重力式桥墩、轻型桥墩。 二、重力式桥墩 这类桥墩的主要特点是靠自身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因此墩身比较厚实,可以不用钢筋,而用天然石材或片石混凝土砌筑。它适用于地基良好的大中型桥梁,小桥也往往采用重力式墩。它的主要缺点是圬工体积较大,自重和阻力面积也大。 1、墩帽:墩帽是桥墩顶部的传力部分,通过支座支承上部结构,并将相邻两孔的恒载、活 载传到墩身。顶面常做成双向10%的排水坡,平面形状为矩形或圆端形,四周较墩身出檐5~10cm。另外,在一些宽桥或墩身较高的桥梁中,为了节省墩身及基础的圬工体积,常常利用挑出的悬臂或托盘来缩短墩身横向的长度,做成悬臂式或托盘式桥墩。 2、墩身:墩身是桥墩的主体。平面通常做成圆端形或尖端形。墩身常以20:1~30:1的比 例向下放坡(上端小、下端大)。 3、基础:基础是介于墩身与地基之间的传力结构。它的平面尺寸比墩身底截面尺寸略大, 四周每边放大0.25~0.75cm。可以是单层,或2至3层台阶式。 三、轻型桥墩 当地质条件较差时,为节省圬工、减轻自重和地基负担,或城市立交桥、高架桥要求下部结构要轻巧、空间要通透、施工要简单时,可采用轻型桥墩。 1、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墩:厚度薄。 2、柱式桥墩:由分离的两根或多根立柱组成,顶部由承台将它们联成整体。(钻孔灌注桩) 3、柔性排架墩:单排或双排的钢筋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盖梁连接而成。 四、桥墩实例 [荷兰布里尔斯-马斯桥V型墩]:荷兰鹿特丹以西的马斯桥,其V型墩造型令人明显感觉到荷载自然流畅地通过V型墩斜腿迅速集中传至基础,心理引诱线非常清晰。V型墩在横桥向分为并列三个,侧面观之虚实相间,空透活泼。

砌体房屋结构的基本构造要求

砌体房屋结构的基本构造要求 1、墙、柱高厚比 (1)墙、柱的计算高度 H 计算高度的确定既要考虑墙、柱上下端的支撑条件(对墙还要考虑两侧的支撑条件),又要考虑砌体的构造特点,因为砌体墙、柱实际支承情况极为复杂,水平灰缝又削弱了其整体性。砌体结构规范规定的无吊车单层和多层房屋中墙、 柱的计算高度 H取值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出的刚性房屋方案和刚弹性房屋方0 案的概念在后续内容中讲解。 表中受压高度H的取值规定是:房屋底层为楼顶面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支点的位置可取在基础顶面,当基础埋置深度较深且有刚性地面时可取室外地面以下500mm;房屋其他层次为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无壁柱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带壁柱山墙可取壁柱处的山墙高度。 (2)墙、柱高厚比的验算 砌体房屋结构中,需进行高厚比验算的构件包括城中的柱、无壁柱墙,带壁柱墙以及非承重墙等。带壁柱墙是沿墙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局部加厚形成的墙面带垛的加劲墙体。无壁柱墙是指壁柱之间或相邻窗之间的墙体。关于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要求,这里不做学习要求。 1)墙、柱高厚比验算 无壁柱墙或矩形截面柱高厚比应按下式计算: H β= h 式中 H——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1取用; h——墙厚或矩形柱与 H相对应的边长。 带壁柱墙(T形截面)高厚比按下式计算:

0T H h β= 式中T h ——T 形截面的折算厚度,可近似按 3.5T h i =计算,i 为回转半径。 T 形截面的计算翼缘宽度f b 可按下列规定确定:多层房屋中当有门窗洞口时取窗 间墙宽度,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缘可取带壁柱高度的1/3;单层房屋中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同时,按表1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0H 时应取s 为相邻横墙间的距离。设有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的/1/30b s ≥时(b 为圈梁的宽度),可把圈梁看做是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 2)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验算公式为 12[]βμμβ≤ 式中[]β——墙、柱允许高厚比; 1μ——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2μ——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砖混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五节房屋部件 一、圈梁 (一)圈梁的作用和设置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外墙四周及内墙水平方向设置连续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其高度应等于每皮砖厚度的倍数,并不应小于120mm。 1.圈梁的作用 (1)增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加强纵横墙的联系。圈梁还可在验算墙、柱高厚比时作为不动铰支承,以减小墙、柱的计算高度,提高其稳定性。例如当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 (2)承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墙体中所引起的弯曲应力(设置在基础顶面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最有效。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大时,基础顶面的圈梁作用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大时,檐口的圈梁作用大),可抑制墙体裂缝的出现或减小裂缝的宽度,还可有效地消除或减弱较大振动荷载对墙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3)跨过门窗洞口的圈梁,若配筋不少于过梁时,可兼作过梁。 2.圈梁的设置 (1)对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搪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在吊车梁标高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增加设置数量。 (2)对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当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并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0的纵向钢筋。 (4)对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5)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其他楼层处应在所有纵横墙上每层设置。 (6)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上述规定设置圈梁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 (7)地震区砌体房屋的圈梁设置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二)圈梁的构造要求 圈梁的受力情况较复杂,目前尚无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一般均按前述构造设置,同时还要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粱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l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常用结构规范强条总结

抗规 一、总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三、基本规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 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为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结构体系。砌体结构: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

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在砖混结构中的梁有门窗过梁、圈梁、雨蓬梁、阳台梁、楼梯梁等,这些梁的长度、配筋和截面尺寸,除圈梁是按构造配筋外,其它都是通过计算设计的,圈梁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因此圈梁不是承重梁,当圈梁用作过梁时,只在过梁部位按设计配筋,其它部位仍是按构造配筋,有许多把圈梁当作承重梁对待,随意将圈梁下墙体敲掉,则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各种桥梁构造图解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2011年09月15日各种桥梁构造图解 箱型梁桥 xiang xing liang qiao box-girder bridge 箱梁结构的基本概念在于全部上部结构变为整体的空心梁而当主要荷载通过桥上的任何位置时空心梁的所有各部分梁肋顶板和底板作为整体同时参加受力。其结果可节省材料成为薄壁结构提高了抗扭强度。箱梁桥可分为单室双室多室几种。组合梁桥 zhu he liang qiao composite beam bridge 指以梁式桥跨作为基本结构的组合结构桥既两种以上体系重叠后整体结构的反力性质仍与以受弯作用负载的梁的特点相同。这类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设计计算工作繁重构造细节及内力复杂。空腹拱桥 kong fu gong qiao open spandrel arch bridge 在拱桥拱圈上设置小拱横墙或支柱来支撑桥面系从而减轻桥梁恒载并增大桥梁泻水面积者称为空腹拱桥。实腹拱桥 shi fu gong qiao filled spandrel arch bridge 在拱桥拱圈上腹部两侧填实土壤或粒料后铺装路面这种拱桥称为实腹拱桥。小跨径的砖石混凝土拱常采用这种构造形式。无铰拱桥 wu jiao gong qiao hingless arch bridge 如图在整个拱上不设铰属外部三次超静定结构。由于无铰结构整体钢度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维护费用少因此在实际中使用最广泛。但由于超静定次数高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结构变形特别是墩台位移会产生较大附加应力。混凝土空腹无铰拱桥三铰拱桥 san jiao gong qiao three-hinged arch bridge 如图在拱桥的两个拱脚和拱的中间各设一铰称为三铰拱。属外部静定结构构。因而温度变化支座沉陷等不会在拱内产生附加应力故当地质条件不良可以采用三铰拱但铰的存在使其构造复杂施工困难维护费用高而且减小了整体刚度降低了抗震能力因此一般较少使用。刀形上承式三铰拱桥跨径90m 两铰拱桥 liang jiao gong qiao two-hinged arch bridge 当拱桥的两个拱脚皆设为铰支座时称为两铰拱桥。

砌体结构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砌体结构基础知识:1 气体的类型及力学性能 2 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一、块材和砂浆 (一)块材块材是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块体有砖、砌块和石材三类。砖和砌块通常是按块体的高度尺寸划分的,块体高度小于180mm者称为砖,大于等于180mm者称为砌块。 1.砖 (1)烧结普通砖 标准尺寸:240mm×115mm×53mm。 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按10块样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强度标准值及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来确定分为:MU30、MU25、MU20、MU15和MU10五级。 (2)烧结多孔砖 尺寸:190mm×190mm×90mm;240mm×115mm×90mm 强度等级:按10块样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强度标准值及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来确定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 五级。作为一种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已被广泛推广使用。 (3)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 是以石灰和砂为原料,经过培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 强度等级:MU25、MU20、MU15和MU10四个等级。 2.砌块 主要类型:实心砌块、空心砌块和微孔砌块。 砌块按尺寸大小分为:手工砌筑的小型砌块和采用机械施工的中型和大型砌块。 通常把高度在390mm以下的砌块称为小型砌块。主规格尺寸为390mm×l90mm×190mm(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 砌块的强度等级:根据3个砌块试样毛面积截面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和最小值进行划分的分为:MU20、MUl5、MUl0、MU7.5和MU5六个强度等级。 3.石材常用的有重质天然石(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等重力密度大于18KN/m3的石材)和轻质天然石。重质天然石强度高、耐久,但开采及加工困难,一般用于基础砌体或挡土墙中。在产石材地区,重质天然石也可用于砌筑承重墙体,但由于其导热系数大,不宜作为采暖地区的房屋外墙。石材按其加工后的外形规则程度,可分为料石和毛石两种。 石材的强度等级:用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表示,其强度等级有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七个等级。 (二)砂浆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细骨料(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搅拌而成。 作用:1.将气体中的块体站结成整体而共同工作; 2 提高砌体的隔音、隔热、保温、防潮、抗冻等性能;

混凝土规范构造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1. 室内潮湿环境是指经常暴露在湿度大于75%的环境;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 3.海岸环境为距海岸线100m以内;室内潮湿环境为距海岸线100m以外、300m以内,但应考虑主导风向及结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4. 受除冰盐影响环境为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指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之二是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主要内因是材料抵抗性能退化的能力,本规范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材料作出了规定。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2 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承台地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 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形式和技术要求 注:1)构件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内侧偏置。 2)焊端锚板和螺栓锚头的承压净面积,应不小于锚固钢筋截面的4倍。(方形边长≥1.98d,圆形D ≥2.24d) 3) 螺栓锚头的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焊接锚板和螺栓锚头的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4d,否则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注:1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樱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0; 2 板类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N/mm2、500N/mm2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 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 3 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桥梁公用构造图设计说明

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7.《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 8.《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9.《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H11-2004)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1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 14.《混凝土灌注桩用钢薄壁声测管及使用要求》(JT/T705-2007) 1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663-2006) 17.《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 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9.《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8) 20.《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二、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标准及指标表 、 100km/h设计速度的平面设计线为路基边缘线,120km/h设计速度的平面设计线为路基边缘外0.25m位置。 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100km/h的高速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线距离桥梁边缘0.25m;对于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线距离桥梁边缘0.50m。 三、主要材料 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书,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1.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 熟料中C 3 A含量不应大于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的梁柱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邵晋琪 柱截面一般是根据经验先定个截面,然后在试算,也可先根据柱顶力估算截面。梁的截面主梁一般按1/10左右取,次梁可取到1/15。这些都是前期估算,也可依经验定。最终要根据位移、挠度、裂缝等综合调整。 主梁和次梁关系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在相交处,小心计算主梁,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怎么确定 支座筋泛指支座处的所有筋,细分为支座元宝筋(起弯筋),支座下筋(纵向底部筋),支座箍筋(支座端加密箍筋)等。扁担筋指板在支座处的负筋(板扁担),以及贯通梁在支座处的上部筋(梁扁担),形状如扁担而已。非通长筋,多指负筋或板的分布筋,区别于受力筋"通长设置"而已。三者除都是钢筋外,没有其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