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陶庵梦忆序:张岱》公开课教案_1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陶庵梦忆序:张岱》公开课教案_1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陶庵梦忆序:张岱》公开课教案_1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陶庵梦忆序:张岱》公开课教案_10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强化翻译技巧,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作者因个人生活剧变和国破家亡而生出的悲痛;

3.了解作者行文抒怀的艺术技巧以及散文逻辑情感并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在不参考译文和注释的情况下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国破之恨和故园之思及其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推敲翻译中典故的文字表达方式;

2.体会明清小品文的美感。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师印发学案,学生独立完成翻译,个别典故或陌生实词可参考课文注释。

【第二学时】

一、预习成果检测与课文内容分析

(通过这7个句子的翻译,基本可以了解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思路)

1.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注意“之”“接”和两处省略)

解析:“故旧”是"故人"和"旧人"的合称,表示"旧相识,老熟人"之意。“愕窒”惊惶得不敢出气。

参考翻译:过去的朋友见了我,像是见了毒药猛兽,惊惶到屏住呼吸,不敢与我接近。

2.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注意“每”“因”“尚”和省略的介词“于”)参考翻译:常常想要自尽,因为《石匮书》没有写成,尚且在世间视听呼吸着。

【链接原文,理清文段大意,分析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国破家亡、饥寒交迫、故旧绝交的苦痛。

3.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报”“仇”和判断句特征,以及后面6个相同句式的翻译)

参考翻译:用草帽报复头颅,用草鞋报复脚跟,这是报应我曾有过的发簪丝履。

【链接原文,理清文段大意,分析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将今日苦痛的原因归结为旧日裘马轻狂,痛定思痛的忏悔。

4.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注意典故的表述)

(导入典故解释)

参考翻译:现在正是黄粱饭已熟,南柯太守驾车从蚁国回来的大梦初醒时,该怎么去承受?

5.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拈”“游”“翻”“用”)参考翻译:偶尔拿起一篇,如同走在过去的路上,如同见到过去的朋友,像是见到了昔日的城市与人群,自己反而因此高兴。

【链接原文,理清文段大意,分析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因今日之果报而忏悔,却又重陷回忆不可自拔的恍惚,再次证明了对往昔留恋之情深。

6.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其”“一”)

参考翻译:一个梦罢了,只怕它不是梦,又只怕它是梦,我们作为痴人是一样的。

【链接原文,理清文段大意,分析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自嘲没有看透祸福皆为一梦,还眷念往事,痴心不改。

7.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慧业”“名心”“政”“断”“摹榻”“以”以及典故的表述)

参考翻译:于是感叹从事写作的文人,好名之心难以化解,正如同邯郸路上的黄粱美梦已醒,夜尽天明,卢生临死前上疏,还想着把其临摹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

【链接原文,理清文段大意,分析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虽自嘲好名之心难以化解,却以劫火不可摧的笃定来表达写作的决心。

二、翻译要点归纳与文章情感总结

1.翻译要点

①实词的落实不仅要考虑该词的义项、句中词性,还要考虑根据行文需要拿捏直译和意译的

分寸,如“尚视息人世”的“视息”;有时还得考虑文化常识,如“仇香艳也”的“香艳”;

②针对典故的翻译,要考虑在表达清楚其含义的基础上尽量靠拢字面的意思,如“黍熟黄粱,

车旋蚁穴”“邯郸梦断,漏尽钟鸣”;

③句中的省略要准确补出,以免造成主宾混乱的错误,如“如毒药猛兽”,“城郭人民,

翻用自喜”均应补出谓语。

2.情感总结

①苦痛:“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瓶粟屡罄,不能举火衲”

②忏悔:“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③自嘲:“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④笃定:“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3.能力巩固(翻译)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指一般分类编排的笔记本。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第三学时】

三、了解张岱其人

选文投影:“两段旧文,见公子风流。”

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yuè树阴)暗千层。坐对兰汤(兰荡湖),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笋(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必道此。轻舠(dāo小船)飞出,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yì船舷)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张岱《天镜园》译文:

天镜园浴凫堂,槐树高大,竹篁幽深,林荫千层,面对兰荡湖坐着,一泓湖水荡漾,湖水林木明净新鲜,游鱼、飞鸟、水藻、荇菜,像凌空腾起一样。我在这里读书,扑面而来,满眼的全是绿色,推开窗子,打开书卷,所有的文字,全是青碧鲜绿的颜色。

每年春末,破塘笋越经过这里。轻舟飞出,牙商就选择最大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呼唤园中人说:“捞笋!”然后划桨飞逝而去。园丁划小舟拾起大笋,形状有如象牙一样,洁白如雪,脆嫩如藕,甜如蔗糖。煮着吃了,没有言语能形容这美味,只剩下惭愧。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鸟兽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冰花)沆砀(hàng dàng白气弥漫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问:读完这两段,你觉得公子张岱是怎样的人呢?

解读:能欣赏得了扑面一绿的雅致,说得出“字俱碧鲜”的清新文字,自然不是普通的纨绔子弟,吃了美味的破塘笋,竟会因为惊艳于滋味儿但无法用言语描述而惭愧,这样的心气儿,更是万里挑一了。而我们更为熟悉的第二段文字中,天水山云一色,万物皑皑,只留一条船,

几个人,静静地融入这安静美好的画面中,能访得这样的景致,能怀抱这样的雅兴,也只有风流公子张岱了,金陵客说“焉得更有此人!”,张岱心中岂不是有同样的赞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毕竟像他这样的身份,这样的经历,得一知己,是不容易的。

借豆瓣上一位不知名的书友贴出来的文字来重新了解张岱:

生于书香鼎盛之家,长于温柔富贵之地,五陵年少时春风骄马,软罗轻裘,自不待言。记当年纨绔,遍游苏杭,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及至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才恍悟富贵有时,繁华梦魇,遂著书立说,以慰平生。(选用)

而著名诗人雷抒雁的解读则用情更为深切:

这个纨绔子弟,说起先前的自己,充满了夸耀和感叹,他说他“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看看,真是人间的一切繁华和欲望都集中在他身上。可是,历史弄人,明灭清立,先前的繁华尽被风吹雨打去,张岱一下子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年过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zhì,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这就让他回首往事,不能不恍如隔世了。

历史的流沙,把他的自负、狂傲、才华、富贵、虚名、心血,统统掩埋。

——雷抒雁张岱一生阅尽繁华热闹,正如同百年之后的贾宝玉享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欢喜大热闹一般,而他二人的结局,也有着莫名其妙的相似——

投影文字:

“……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墓志铭》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张岱感慨一世荣华如梦终醒,宝玉看透了繁华一梦,披上斗篷从此消失在白茫茫一片旷野中,这不仅让人联想《湖心亭看雪》中金陵客是否就是百年之后宝玉,张岱自号石公,莫非他早知道自己是《红楼梦》中所写大荒山青埂gěng峰下女娲补天所剩的那一块石头?每次读到《湖心亭看雪》中的这一段,由不得恍惚起来,是不是时空发生了错乱,贾宝玉穿越而来?又或者张岱未卜先知,早料到会有个叫曹雪芹的人写他的一生大梦。真作假来假亦真,所以当他回忆起早年的种种,才会有恍若梦幻的感觉,才会有《陶庵梦忆》。

宝玉最终舍下了一切,投身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虚无中,而张岱却咬牙活了下来,他没有活在苟事新朝的荣华富贵里,而是活在坚守气节、隐遁深山的饥寒交迫中。公子张岱,已是野人张岱。为了这部纪传体明史《石匮书》,他以直面死亡般的勇气,直面穷困潦倒、形单影只的生活,凭这一点,称他一声豪杰也不为过,但张岱及其文字的动人之处,并不是有着怎样的铮铮铁骨,恰恰相反,他的多情、脆弱、悔恨才令我们更加相信他,更易被他的文字打动。所以我们今天读这篇《陶庵梦忆序》,不仅是读他命运的天翻地覆,也是读如梦似幻的痛苦与痴心。

四、解题,朗读,理清文章思路。

1.解题

《陶庵梦忆》(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初版行世。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

2.请学生朗读并归纳出段落大意(每读一段,分析一段的意思)

第一段:今日苦楚【苦楚由何而来?便是下一段中所说的因果报应】

第二段:因果报应【看明了因果报应,便有了写作的动机】

第三段:成书缘由【分明是看透了,才能写透,可随手拿起一篇,又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可

见自己痴心之重,可见往昔旧梦之重。】

第四段:福祸皆梦【世人盼梦、怕梦,却不知福祸都是一场梦,世间痴人都是一样的】

第五段:“明”心难化。【我看透了他们,自己却还在写梦,岂非痴人一个?可我为什么还要想那些执着于功名的人一样,执着于写作呢?是心念旧朝,“明”心不改啊。】

五、赏析艺术特色

1.悲切深沉的对比(今昔生活的天壤之别)

2.信手拈来的比喻(类比脚夫与寒士)

3.真切可感的典故(首阳二老、邯郸一梦)

六、拓展阅读:

张岱知道的是:这世界正在瓦解,天柱欲折,四维将裂,张岱在内心深处等待那一刻。那和满洲的铁骑无关,和李自成的义旗无关,和历史无关,那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尘埃落定。所以——

张岱和他的人群见证了“末世”。他们见证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见证了缓缓降临的浩大的宿命。休说是王朝鼎革、人事浮沉,这种宿命的末世感将穿越康乾盛世,结出一朵最美的花,所谓“阆苑奇葩”:《红楼梦》。

《红楼梦》是无数梦的影子,其中有张岱的梦。

——李敬泽《一个世界的热闹,一个人的梦》读张岱,最好在微雨的天气里或者雪后,任张岱的文章味自然散发。“繁华过后的苍凉”大约不是寻常人可以轻易体味出的。张岱无疑把这种基调调到了极至。

台静农评张岱文字有“如看雪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水墨浓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语,这大抵是因着对张岱身世遭遇的了解与同情。而这同情又依着那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便一下子能够让读他人触动了起来。

——黄涌《张岱的心灵味》每有所言,必斟酌再三,记人、记事、记山、记石、记园、记亭,莫不寥寥数语,字字珠玑,深得太史公笔法,而形神兼备,情趣横生,风骨清朗,直追魏晋,自明以来,无出其右者。又其博文采,广交游,晓世理,通人情,不矜其才,不屈其志,不咨不妄,不僧不俗,博雅君子、文人逸士、民间艺匠、风月女子,皆可入其怀。

——Vavrin的博客(新浪)

七、写作训练

选择《陶庵梦忆序》中你最喜欢的一段,用骈散句结合、长短句交错的手法将其译出。

附录课文相关知识(穿插于课件中):

①《石匮书》:《石匮书》,又名《石匮藏书》,二百二十卷。有本纪、志、世家、列传。张氏三世藏书,张岱“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顺治三年避兵入山,仅携带数箧书籍而行。而所存者为清兵所居,日裂以炊烟;又用图书做甲盾,以当箭弹。40年所积,荡然无遗。年届知命的张岱经历了天地巨变:满清入主,社稷倾覆,民生涂炭,家道破败。在极其艰难的物质条件和十分痛苦矛盾的精神状态下,前后历时二十七年(其中明亡后十年),五易其稿,九正其讹,撰成《石匮书》这部纪传体明史的煌煌巨著。

②首阳二老: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③王谢: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从北方南迁会稽,人称“王谢”。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谢安,是晋孝武帝的丞相,功勋卓著。后渐以“王谢”为高

门世族的代称。

④黍熟黄粱:相传唐朝时,道士吕翁在去往邯郸的路上,遇到一个姓卢的书生。卢生渴望得到荣华富贵,吕翁一番劝解不见成效,便给卢生一个枕头让他睡觉,卢生在梦里历经大起大伏,最后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余年。做完梦后醒来,卢生发现店主人蒸的黄米饭还没有熟。成语流传至今,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⑤车旅蚁穴:出自典故“槐安梦”,也称“南柯梦”。淳于棼家居广陵郡,喜欢饮酒,一日,在门南古槐树下喝醉,恍惚间被两个使臣邀至古槐穴内,见一城楼题大安槐国。其王招他为驸马,并任命为南柯郡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不料檀萝国进犯,他打了败仗,因而失宠被遣送回家。一觉醒来原来是一梦。据梦境挖开古槐穴,原来是一大蚁穴。后多用槐安梦故事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

⑥志林:即《东坡志林》,宋时称《东坡手泽》,是后人将苏轼作品分类编辑而成的小品文集。此处用来代指分类编排的笔记书。

⑦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司称“鹿鸣宴”。

⑧卢生遗表:汤显祖的《邯郸记》中讲述卢生临死前向皇帝上了一表,称自己的书法乃是临摹名家字帖,愿给大唐留下墨宝。文中的“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皆为书法名家。

⑨舍利:佛家高僧圆寂后火葬所留下的结晶体。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眼教学思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意思,然后在引领学生欣赏选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色。 所谓“散而不乱”,是说文章“形”的特点是“散”,可能是材料琐碎,布局分散;“不乱”是说文章“神”的特点是不乱,就是说文章始终是围绕着它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散神聚”。所谓“气脉中贯”,“气脉”,百度解释为“文章的气势、结构和脉络”。实际上“气脉中贯”就回答了散而不乱的原因,就是因为散文无论怎么样都有一个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写作意旨,或阐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情感,或传达某种精神;也有一个是文章形成全篇有机联系结构脉络。实际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就是散文在形与神、外与内上的一个特点,简单的理解,就是容量大、构思严。 那么,如何来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一是“提要钩玄”,一是要“因声求气”。提要钩玄,就是要提取能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并探究这些语句的含义,探求文字中隐含的深刻道理。因声求气,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品的风格神韵。 赏析指导部分,既给我们介绍了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又教给了我们把握其特点的方法——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所以学习这一单元,重点就是要引领的学生运用提要钩玄,因声求气的方法,赏析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1.落实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读自译,强化文言词句知识的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读懂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文字)2.理解内容,收获思想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散文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文章、文化)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

初中推荐背诵篇目(50篇) 1、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原文及翻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三)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第一册]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二册] 《过秦论》贾谊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平 邑 二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高 中 古 诗 词 汇 总 材 料

高二语文组选编 高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高中。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2《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人教版高中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必背古诗词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禅修与气脉明点

禅修与气脉明点 问:中脉怎么快一点打通? 师:第一觉性的源头明朗,无分别地在照,这是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他会有妄想的执着,就不彻底,他本身就是一个业。清净的体性不是业,在这个体性当中有来自两方面力量:一个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加持力,要显观它,显观它的光明,融入你的脉,化作光明。譬如观想莲花生大师,观想观世音菩萨,你会有一种觉受,一种光明的能量来了,来到头顶上,融入你的中脉,再化掉。这是来自佛祖的加持,也是本尊法的精神所在。然后自己在光当中,化作本尊。 第二点,一个人如果安住在觉性当中,没有世俗的欲望,里面的种子翻出来的时候就化掉,外面又没有境界能影响他,渐渐他会发现自己的能量。这里面能量会变化,当能量变化的时候,他不能表现在生理上,那是一种欲望的源头。比如说,照海底轮,它是大乐轮就产生了乐,这个亦不是坏事,只要不住在上面,这个乐能量充足的时候,它会往上走,往中脉走,这是摄入能量的源头,是海底轮。这个和人的生理、人的欲有关系的,凡夫浪费了,他起了男女的欲望,浪费掉了。修道的人正是要利用这个能量,引入中脉,产生大乐,所以绝不能浪费。这也是一种习气,如果起欲望的思想,他会顺着习气走,如果有觉性在,把它摄受到正道上来。 另外有的人身体特别好,他老是找人讲话,到外面去玩,他讲多了,会漏掉的。这时你不要去讲,把这个能量化到觉性的中脉里面,你里面就放光。有时你觉得自己特别有精神,特别有力量,这个时候不要讲,就是养着它,在定当中,觉性看着它,光明就来了,转化了,这就是一念之差,这个是我们自体当中的力量,这两者力量一结合,变化就很快。 密宗里有借助呼吸的,譬如说,吸进去是佛祖清净的光明;呼出去,开始是不好的气,后来吸进去和呼出去都是清净的光,它身体就溶化了。但在这中间,你首先要对身体不执着,而且没有很大的业障,不然的话,身体会变得沉重,反而变得不舒服了,这也有很大关系。而且你要没有欲望,世俗的欲望没有,身体的欲望也没有,但生理上会有反映。有反映就用这个反映当下转过来,妙就妙在这里!一念之差,西藏有些方面就是利用人的能量,利用人的生理来修行的。 觉性明白了,但为什么你还不成道?这里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身体要化掉!身体所有的能量要化作光明,然后和宇宙觉性的光明、佛祖的光明,相融为一体,这就是成道,这叫子母光明相会,子母光明相会就成道了。它是全体的合一,全体的不二。但它有个条件,你身体能不能化?不能化,你只能证法身,不能化报身。禅宗一般只讲到法身为止,但是后面报身是圆满的,只是不公开讲。它在法身的觉性当中,会化掉,化作光明。六祖那个故事片里面就是说他融化在光明当中,他被沙泥土整个盖住了,他师父突然出现了,一拉着他,就上去了,就是化掉,他被打得很利害,他当下一觉,哗,伤就没有了,这就是化,这就是圣人。但是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力量,不是圣人。密宗讲怎么修炼,禅宗很少讲到,它一般不讲修炼,一念无分别光是报身佛,是没有分别的朗照,它只讲到这一点,不多讲具体的。 在这个上上智它体现两方面,一个是五个智慧,(法界体性智、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五智全开显出来,还有一个叫五大种的光明,地、水、火、风、空这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翻译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翻译苏教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 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 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 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 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 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 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 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 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 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 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 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 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 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 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 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 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 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 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 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 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 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 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 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 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 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 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 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 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 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 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 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必备古诗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必备古诗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

正确站桩才能促进全身气脉畅通

正确站桩才能促进全身气脉畅通 许多人站桩身体下蹲后容易犯的毛病是两膝盖死往里扣,往里挤,把裆夹住了和翘屁股。应该是膝盖往里拧着往上提,再往外挤往外翻,从大腿根后边往外撑,把胯给撑开。 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也可以稍窄一些。脚太宽,腰不易往后放松。宽度适当,站庄时身体会慢慢往下坐,越来越矮。身体不松,腰不松,蹲低了就非常费劲,不过,开始站庄时不论怎么站都要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这时就要坚持,爱怎么酸就怎么酸,就是耗着不动,可以用意念去体会哪里酸,怎么酸法,把气注进去,还可以用百会、会阴、鼻子尖往上提膝盖。这时的酸正是长力气、换力气的时侯,等到气足了把“拙力”换掉了,以后就不会酸了,身体也会蹲得更低了,身体重心也不会都压在后脚跟上了。腿这一关就不太好过,因为上边有重力压着,所以身体下蹲时不要勉强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上下气机平衡,身体会很轻松。不注意尾闾下垂,光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带来血压升高。姿式对了,意念对了,身体松了,慢慢体内气机充足、通畅,气一通,身形自己会往下矮。身形矮注意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膝盖上面有两鹤顶穴,膝盖放松就是用意念上提一点鹤顶穴,膝盖就轻了些。再用意念把宾骨上缘往上一提,从膝盖到脚这一段就较轻松了,如果不这样做,当你下蹲膝盖处非常死,腰又没松开,同样膝盖是会出毛病的。 慢慢体会两条胳膊两张弓,两条腿为两张弓,脊梁骨为一张弓武功还讲一身备五弓当拨背时,先把大椎穴往起提,当下颌往回收时大椎穴也往上提,大呼一口气,就有了含胸的意思,肩头再往外一拉,开了,就够了怎样的开胸法呢?是要借助两个肩膀头往外引,有的人一往外引,肩就往上抬起来了,所以,又不能拨肩往上纵,只能是稍稍往前一引,胸就开了。含胸又要开胸就是两个肩头往上一拉,就开了,就在那一点点上,不能开大了下颌往回收,通过喉头找到玉枕,百会往上顶,自然把项坚起来。用下颌往回一收,意念通过喉头上找百会,很自然地把头悬起来,从喉头通过玉枕到达百会古人比方头如悬磬。

(完整word)高三语文必背古诗文

假期语文背诵古诗文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念奴娇·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中语文(苏教版)古典诗文背诵篇目

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论语》选读01《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8?5)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论语》选读05《仁者爱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 《论语》选读06《君子之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速成打通气脉

速成打通气脉 注:此法本人于2004年修行过,三天通全身气脉,各反应与书中所述一致。至今,食指与拇指轻轻一碰,即有发麻之感觉,两手相对,即有气流,气感很强。 在目前社会上,修持打通气脉之法,包括有:外丹功、内丹功、静坐、梅花门、朝阳气功、昆仑仙宗、自发动功。佛门、道家诸法,有动中取静、静中取动,有以意引、有顺其自然;在成效上,皆有帮助,只是依个人体质,而有快慢成就之别;有的依加持辅助打通,成就比较快。各种修持法,皆注意「放松」两字,乃历来共同之心得体会。 又由于今日时代不同,凡事讲求快速,速成及原理,抛开外力加持之速成不论,若只依个人之修持,欲加宽全身气脉,求速成,不知其原理及特殊方法,是很难如愿的,常见时进时退,有感应及无感应之间徘徊。以意存丹田生热气而言,藉此热气能量聚集,引导加宽全身脉道、念力、意志力集中不够,欲返照内视生热气,亦非短短三月之期,即能有成,此丹田热气,亦为密宗拙火、灵蛇,为元气聚集,体液正负离子之强烈碰撞结果。 吾人脉道分:本已通者,及未通之五条脉道,分别述于「修行的初步境界」,本文所述之法,乃针对前者而言,让已通之脉道,清除滞塞,知其原理,在短短之七天到半个月内,速成打通全身脉道,让身体更健康。当然吾人气脉本为畅通,若某部位脉道有阻,则必该部位酸痛、血管阻塞、器官退化,斯时才想修通已嫌迟,修持之,如同清除沟渠滞塞,当然年轻人比老年人成就快,已婚者,宜停欲半个月,蓄积精气;怀孕者,暂时勿做,产后再做;乃因实施本法时,无形中脉博会降下来,约每分钟五十次,恐不利胎儿养份吸收;身体有疾病者皆不忌,反而有帮助健康,有降低血压之功,治疗胃肠病之物理治疗,父母打通气脉之后,怀孕出生之小孩,由于先天元气足,怀胎期间接收多,五官会很清秀,智慧过人,对未来一生有很大的帮助,练其他气功法皆一样。而且在气脉打通之后,气色渐新,全身新陈代谢增加,财运亦会更好。气脉打通时,由脚而上到头部,会有气行如蚁,勿抓痒,以免分心,当脸皆痒时,即已算全打通,此痒在印度谓之:灵蛇,或密宗之拙火上升,或一般谓:。当全身气畅痒过后,以后即不会再痒,除非又滞塞脉道。若仙佛加持,则会凉凉的又发麻。又念力高者,于集中精神处事后,施行「坐禅下沉法」时,此一紧一松,全身电流迅速畅通,会有全身发麻、脉道振动感,乃因吾人之气带电荷。亦有特殊体质者,于闭目观想前方有一太阳放光,默念普门品之: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于任督两脉,会产生自动循环之现象。以睡禅下沉法,打通全身气脉之后,由于躺着做,若继续做,会有因放松而昏睡之情,已可不必做,以后若欲藉此法休息,可改为「坐禅下沉法」,即普通禅坐或坐椅子上皆可,但须背部靠墙壁或椅上,以便易于放松。由于下沉法,会无形中,促进阴电之分泌,练精化气,即会阴穴有跳动感,﹝会阴穴在肛门与泌尿器官之中间﹞此阴电足,易感阴灵,以气感应气。有些人体质特异,能

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

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教学设计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与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及不同体裁风格的散文,把握其内存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提高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2、拓展学生散文领域的文学和文化视野,归纳与概括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内涵与特点,领悟其艺术上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本,熟悉常见文言现象,提高翻译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提炼课题,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梳理鉴赏课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2、运用与必修内容链接与比较的方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网络等资源,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度。 3、用课堂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用撰写论文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散文文本的基本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感知作品的“气脉”。 2、提要钩玄,提高筛选并探究作品主题的能力,培养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培养多角度、准确并推陈出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因声求气”。 反复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章中的流动、起伏和回旋。这是把握文章气脉的前提条件,是挖掘文章思想价值的基础。朗读时,要“因声求气”,慢慢地将身心沉浸到作品中,从音节字句中感受文章的气韵。 2、提要钩玄,沉思力索。 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写作运用。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2、了解写作此文在当时的历史意义,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高考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背诵名句 第一册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5、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0、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第二册 1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1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8、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2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一)诗歌的分类: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政治讽喻诗等。 当然,诗歌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同一首诗歌可能属于不同题材的诗歌,如边塞征战诗中也有抒发思乡怀人情感的,那也可以归入为思乡怀人诗。且上述分类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诗歌,只是几种最常见的诗歌。 (二)诗歌的结构章法: 诗: 1.绝句:前两句写景(次要),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2.律诗:前四句写景(次要),后四句(抒情)(主要)。 词: 1.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度,主要以写景为主(次要); 2.下片:抒情(主要)。 (三)诗歌的基本特点: 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情景结合,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反、相关、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规律总结】 一、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是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例: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读诗角度: 1.标题信息:标题中“金陵”“汉江”可以看出地点。“金陵望汉江”告诉我们:这是作者在金陵时写的一首诗。写作者眺望长江远去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作者信息:联系作者生活年代及写作时间,可知此诗写于盛唐之时,抒发的是对盛唐的赞美,同时也能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 3.注释信息:对时代(如“六帝”“三吴”)、地理(如“派”)、疑难句子作了介绍,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了障碍。尤其是注释④诠释了任公子的典故的含意。 4.主要意象:“汉江”其实指长江。 5.关键词句:“回万里”写长江之远长,“九龙盘”写长江之曲折,“迅湍”写长江之气势,“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