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的协调

论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的协调

论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的协调
论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的协调

论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

【摘要】

一直以来,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界不断争论的话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不能笼统地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道德与阶级基础是紧密相联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无论在本质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是相同的、一致的,只不过表现形式,调整手段不同而已。法律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本质不同,内容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泛泛的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应该具体化。一方面,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道德是法传播标准和推动力量,法律规X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并且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有些社会关系领域法律不能调整,或虽然应该由法律调整,但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作出规定,在这些领域加强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尤其是在当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凸显的更明显,充分应用二者之间的一致性治理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以本文为载体,从法与道德的含义,法与道德的一致性、互动性,及如何处理法与道德的协调性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提出粗略的观点,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关键词】

法律与道德;一致性;协调性;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法与道德是法理学中的一对基本X畴,它们的关系是法学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法学观念的不同,法学家们对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争论与探讨也是众说纷纭。在西方先后出现了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的争论,理论观点互不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法与道德具有实切关系,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都是社会控制的方式与手段,内容上都体现了某种社会要求,二者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仍然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X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律是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党中央提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就是法律与道德一致性,互动性与协调性的实质体现,我们充分认识、掌握、运用法与道德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全国公民的道德素养,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一、法与道德的含义

(一)、法的概念

法在中国古汉字中写作“灋”。据《说文解字》中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着去之,从去。”据说,廌是一种独角兽,它“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1]这就是最早的“神兽裁判”思想。汉字中的“法”具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思想。同时,与汉字中的“法”相应的拉丁文JUS、德文Das Recht、意大利文Diritto等也都有“平”、“正”、“直”的意思。可见,“法”是指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

随后,各国学者也都不同角度给法下了一个定义。例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法者,天下程式,万事之仪表”。[2]1912年12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指导原则》这一文件中指出:“法是与统治阶级利益相适应的、由该统治阶级有组织的力量保护着的社会关系体系(或秩序)”。为维辛斯基在《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科学的基本任务》的报告中指出:“法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和为国家政权认可的风俗习惯和公共性规则的总和,国家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对于统治阶级有利和惬意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以强制力量保证它的施行。”[3]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指导下,并结合具体的法律实践给法下了一个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X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4]。相比之下,笔者更加赞同后者定义,该定义从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角度指出了法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国家强制性、规X性等特征,正确的指出了法与其他社会规X的不同之处,并毫不避讳地承认法具有阶级性,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阶级性相符的,是迄今为止对法相对最正确的定义。

(二)、道德的概念

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

的X畴。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通说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X、行为活动的总和。诚如思格斯所指出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的依据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5]。道德由道德意识、道德规X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点在于:第一,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等;第二,它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

由此概念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法与道德共同具有评价公正与非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的功能。但同时两者在维持自身运转方式上具有巨大不同,前者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后者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二、法与道德的一致性

作为调整人们行为规X的两种主要方式,法与道德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两者有许多一致之处:

(一)、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法律是一国统治阶级制订并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X,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乃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一定社会统治的价值观念基础[6]。封建社会的法律反映了地主阶级的整体意志,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现的是无产阶级即广大人民的整体意志。统治阶级所提倡的道德,必然会为统治阶级服务,是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例如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正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度下的阶级秩序。而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是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整体意志。法与道德同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任何社会的法与道德都必须体现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二)、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相互渗透的,有其相同之处。一般而言,符合法律的行为也是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对法律规X

与道德规X双重调整的行为,道德所褒扬的既是法律所肯定的,法律所肯定的也是道德褒扬的。[7]例如我国法律中的“诚实守信、公序良俗”原则就与我国道德中所提倡的“诚实信用”等道德原则相同。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第四条中规定的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也是我国当今社会主流道德所提倡的。道德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成为了人们的习惯,进而成为了被统治阶级认可的法律。正如有思想家所指出的那样:“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表述已经成为人们行为习惯并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认同的社会道德,法律之中体现了道德,道德也与法律相互渗透。从这一点上说,某些法律是被统治阶级以国家形式认可实施的道德。

(三)、法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由于法律过于依赖国家强制力所固有的局限性,要实现国家法律对社会有效的控制,法律还需要其它社会控制手段如道德的配合与协助。[8]孟子《离楼上》中讲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道德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例如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仅仅以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来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辅之道德教化,让社会成员都普遍认识到“盗窃公私财物,为社会道德所不容,是可耻的行为”这一道德条款,最终才能逐渐禁止盗窃行为。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X,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更多的在于其外部强制性,一般为:“应当如此,否则……”以其法律条文或者判例对社会人起到外部强制作用。而道德则更注重于对调整对象内部的强制,例如公交车上是否让座的问题,不能用法律来强行调整,只能用人们内心的道德强制力来予以调整。只有法与道德密切的配合,才能以内外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社会才能更加有秩序。总之,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9]

(四)、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在法律规X乃至整个法律制度中,都体现着该国立法者有关法律自由、公平与正义的道德价值判断,体现着他们追求某种法治理想的道德理念。

[10]所以国家立法机关在制订法律时必须考虑法的实然性价值,而要将法律变成生活中的法律而不是“一页写上法律的纸”,就必然受到当时社会道德发展的制约。例如,在封建社会的道德状况下,就不可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在我国当今道德状况下,就不能制订“户外吸烟处罚款、拘留”等。立法者在制订法律之时,必须要考虑当时的社会道德发展状况,否则将会成为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恶法或者空法。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只有道德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风气上升了,法律才能够要求社会成员遵守其更符合高标准道德的制度,否则,

将会使得社会大部分成员不能理解并遵守,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这无疑是脱离当时社会道德而制定出来的法律的重大悲哀。

(五)、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主流道德即统治阶级的道德状况对于法律的正常实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道德风气整体良好,就有利于促进法律的正常实施。例如在中国古代的“画地为牢”就是鉴于当时的社会道德风气良好,犯罪者能够自觉遵守的缘故。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六条之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当时的社会道德中对诚实信用原则并不重视,并且人们违反诚实信用的情况并不受到道德的明显否定性评价,法律条文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就难以在人们的民事活动中得到遵守,就难以体现法律的实然性价值。

(六)、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在有些社会生活领域,虽然应该由法律调整,但由于某些原因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这些领域加强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如,有些领导干部的行为还不能为法律所调控,同时在一定时期内我们缺乏完备的立法,通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不足,同时也积累了经验。[11]例如在现实条件下,面对一个普通人是否应当负有救助落水儿童的这一问题,法律是无法强制性规定一般人的救助义务,而道德却能够以社会舆论、内心强制等方式约束救助人的行为,使得救助人迫于道德的压力而对落水儿童实施救助,这是法律所不能做到的。当然,纯粹利他行为尤其是见义勇为行为社会意义重大,所以应当上引为法律调整[12],立法者已经在起草《见义勇为行为法》,将这种道德上升为法律。

(七)、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类社会先有道德才有法律,法律是道德发展为国家统治阶级意志并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产物;法律为道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道德没有固有强制力,有待于法律为最底线的道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必然违反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只有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法律才能够得以正确的实施。例如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法律以处以死刑的惩罚方式对故意杀人的行为进行了否定性评价,明确指明了故意杀人将受到剥夺生命的惩罚。而故意杀人的行为在道德中也必然受到道德的否定性评价,为当时的主流道德所不容,因为该行为破坏了当时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秩序。

(八)、法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是以国家认可的最低道德。法律作为国家的强制性规X,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传播道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国《宪法》

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X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传播社会主义道德而设定的。通过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来表述道德并发展道德,能够让良好的道德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作为调整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主要规X,有许多一致性,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法与道德的互动性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X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所以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当然这并非说法律即道德,道德就是法律。法律产生道德,是以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法律有赖于道德的存在,但又是独立自主的,不完全依附于道德规X,另一方面这也不是承认每一条法律规则都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规X,不是所有的道德规X都可转变成为法律制度的X畴。之所以称为基础其实质是在总体上,道德支撑着法律制度的建立,维系看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普遍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与道德规X相一致的法律规则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这样的法律制度也将是比较稳定的。

法律规X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X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即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法律。更主要的是这些法律规X本身合乎道德原则,并且民众相信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即法律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应当肯定和强调守法的道德义务的存在,这不仅是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也是对法律的道德要求,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使全社会都自觉守法。[13]即使所谓的“心理强制”的实现,也需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和道德准则的衡量,“如果一个规则体系要用暴力强加于什么人,那就必须有足够的成员自愿接受它,没有他们的自愿合作,这种创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力就不能建立起来。”因为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力,法律也并不总是合理、正义的。

同时,法律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功能也往往通过道德作用得以实现。而且法律作用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是法律规X的价值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其内化为人类的道德信念,在人们普遍接受后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且用这种思维定势支配各自的行为,由于这种思维定势既符合法律又符合道德,所以在其支配下的行为也符合法律和道德。那么法律调整社会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道理很简单,在这种情况下,遵守道德和法律双重规制的行为,其必定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实行,而不是去破坏它。

四、当前我国如何处理法治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协调性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也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14]中央政府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笔者认为任何国家都没有制定所谓的道德规X,道德只是一种内心评价,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去制定一个标准的道德规X,那么不存在道德规X标准又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所以笔者认为“以德治国”的核心是“道德教化”,这样我们能摆正道德教化的作用,它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我们在治国方略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以法治国方略推行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依法治国这个治国基本方略的地位,丝毫不能削弱和动摇依法治国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的主治作用

我们提出了“以德治国”其实质上是提倡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社会的良好公共秩序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但它不能取代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重要地位,良善道德观的形成绝对是不可能由国家行为来最终完成的,国家可以通过主流媒体弘扬正气对此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建立一个有良好秩序的国家的责任不能只落在道德教化的方式上,只能寄希望于法治!

(二)、道德教化要以依法治国作为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聚成的一种非正式制度约束,主要调整人的内心信念和思想境界,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强有力、规X化的明确制约机制,而法律则以其制度性、强制性和确定性弥补了道德的不足和缺陷。[15]所以,只有借助法的力量,通过法的相关活动,才能将社会生活中的最需要推行的道德观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并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推行。否则,没有法律的约束、奖惩机制,遵纪守法受损,贪赃枉法获益,在

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和环境中,加强道德建设最终也只能是空谈。这些年来社会道德失X、社会丑恶现象不断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不完善,执法不严,潜规则盛行,社会主体行为缺乏一个奖惩分明、监督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以及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法治的信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没有依法治国的保证和支持,只靠道德教化治理国家根本无法成为现实。依法治国对道德观建设的保证和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强制力量,营造法制健全、奖惩分明、监督有力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保证道德教化方略的实施,而绝不是法律逾越自己的领域和X围去规制和调节本来属于道德领域的广泛的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为抵制社会丑恶现象而力图将某些道德领域的不良行为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惩戒,甚至将道德要求上升到法律制度的道德法律化倾向。这不仅是对道德和法律作用X围与运行机制的混淆,也是对社会成员应有权利的贬损,必然遭到社会成员的抵抗而难以获得普遍遵从,从而导致对主体行为规制的失效和社会整体秩序的破坏。[16]因此,诚然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要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纳入法制轨道,思想道德建设也需要法治保障,但法律不能替代道德,道德法律化也是我们不可取的。

(三)、依法治国需与道德教化相结合,法制建设要考虑到民众道德要求

虽然法律的产生是由统治阶级创制,并且创制起初只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被统治阶级,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统治阶级在治理国家时也考虑到了民众的道德要求,法律的产生也因而以正义和善为价值依托和最终归宿。公平正义既是现代公民个体道德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国家与法律的道德伦理标准。[17]不体现这种社会伦理精神,甚至有违道德要求的恶法,只能暂时的沦为专制的工具,根本不可能永久得到真正的确立和有效的贯彻施行,也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法治。因此,依法治国需要以加强道德教育做配合,要求社会铸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伦理价值精神和社会道德体系,增强社会成员伸X正义、维护公正的坚定信念。这样就可以在道德建设的发展中促进法制建设的完善。法律的实施也以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成员道德素质为基础和条件。法律可以创设特定的义务,却无法创设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公民遵守良善的法的信念和行为不仅来自于法律强制性特征所带来的威慑力,而且也体现了民众的道德。实际上法和法律不是万能的。在某些社会生活领域,道德的价值更加得到体现。所以,我们也无须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历史证明,贬低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作用,甚至一味地强调严刑峻法只会导致法治成本的增加和社会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陷入法律愈完备、犯罪率愈高的恶性循环。另外,

法律主要以强制手段调整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而对社会生活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关系领域,法律无权也无法涉及,只能将之交由道德去协调。道德越位去干预应由法律来支配的领域固然弊多利少,而幻想法律把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全部兼并恐怕也是不切实际的妄为。我们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将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相结合或许能形成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有效运作模式。

总而言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口号或原则,在更深层次上,意味着科学合理的道德建设和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法律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各自领域应当如何划分,二者在治理国家、调控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如何协调和整合,才能既避免道德的泛化,又防止法律的恶性扩X,既实现依法治国和建立法治社会,又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作用,并使法律与道德在调控社会秩序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我们探寻治国模式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理想的关键。

结语

总之,法与道德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行为,规X着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文,笔者对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互动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处理法治与道德的协调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期待法与道德能够和谐并存,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作为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以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更加完善,也正是法和道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参考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XX国经济合同法》

2:《中华人民XX国婚姻法》

3:《中华人民XX国刑法》

4:《中华人民XX国宪法》

参考文献:

1:王充《论衡》,XX人民1974年版,第2709页。

2:引自X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465页,法制1982版。

3:苏维辛斯基,《国家与法的理论问题》,100页,,法律,1955

4: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50页,,中国人民大学,1999

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页。

6:X文显,《法理学教材》,353页,(面向21世纪法学课程教材),:高等教育社,1999年版。

7:李龙,《法理学》,479页,(21世纪法学创新系列教材),:人民法院,2003年版。

8: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大学,1992年版。

9:,《加强社会主义XX法制建设》《文选》第一卷641页,人民2006年版。

10:李龙,《法理学》,473页,(21世纪法学创新系列教材),:人民法院,2003年版。

11: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50页,,中国人民大学,1999版

12:宋庆建,《论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问题》《经济与法》2010年第11期。

13:X文显,《法理学教材》,287页,(面向21世纪法学课程教材),:高等教育,1999年版。

14:,《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文选》第三卷91页,人民2006版。

15: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实践把握,法学研究1999(3)。

16: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

17:李龙,《法理学》,482页,(21世纪法学创新系列教材),:人民法院,2003版。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进程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进程 摘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法律只是多种调解关系的规范之一,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只有道德才是法律的补充,才能填补法律的空白,但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的。此文就是这一论题深刻阐述了法治与德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方针、治国方略的重大创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出发,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法制建设道德建设 继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于综合解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首先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也指人人平等地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具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良好的法律秩序。它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内涵和意义。在我国,它的基本含义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活动以及公民在各个领域的行为都应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涉、阻碍和破坏;最基本的标志是,它必须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法律又应当具有极大的权威,能够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普遍的切实的遵守。这种社会状态的实现仰赖于以下基本条件:具有建筑在新型民主、人权保护和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统一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人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当家作主,公共权力受到来自法律的严格限制与监督;具有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以防止行政权力滥用并为受到侵害的权利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具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这支队伍忠于人民、忠于事实、精通法律、廉洁奉公、公正高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法律意识,即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意识在全民得到普及等等。 在法治的条件下,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应是一种权利文化观念或称现代公民意识,至少应有以下特征:依法办事(包括依法行政、依法律己、依法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等),追求平等、恪守信用、笃信正义、珍视权利、遵守秩序、讲求效率;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利益机会非经正当的法律程序和充足的理由不受剥夺,一切非法侵害(不管来自个人或国家)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及时的补偿。

论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的协调

论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 【摘要】 一直以来,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界不断争论的话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不能笼统地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道德与阶级基础是紧密相联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无论在本质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是相同的、一致的,只不过表现形式,调整手段不同而已。法律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本质不同,内容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泛泛的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应该具体化。一方面,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道德是法传播标准和推动力量,法律规X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并且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有些社会关系领域法律不能调整,或虽然应该由法律调整,但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作出规定,在这些领域加强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尤其是在当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凸显的更明显,充分应用二者之间的一致性治理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以本文为载体,从法与道德的含义,法与道德的一致性、互动性,及如何处理法与道德的协调性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提出粗略的观点,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关键词】 法律与道德;一致性;协调性;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法与道德是法理学中的一对基本X畴,它们的关系是法学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法学观念的不同,法学家们对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争论与探讨也是众说纷纭。在西方先后出现了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的争论,理论观点互不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法与道德具有实切关系,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都是社会控制的方式与手段,内容上都体现了某种社会要求,二者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仍然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X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律是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党中央提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就是法律与道德一致性,互动性与协调性的实质体现,我们充分认识、掌握、运用法与道德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全国公民的道德素养,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中国法治建设的与存在的问题论文

山东交通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课论文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姓名学号备注 李述群140611229 邱国富140611230 组长 赵世达140611231 董昊亮140611232 张庆元140611233 杨元栋140611234 姜程文140611235 于泳哲140611236 2014年 12 月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要想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明确法治的起源、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与特征等。 法治的起源:法治作为一种法律学说、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来自于世界上各民族,特别是西方各民族在其生存的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广泛的持久的张力,来自特定的法律思想与社会实践的频繁的积极的互助共生。 法治的概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而现在一般说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 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早在1949年1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同志就在司法训练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我们需要我们的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方面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1、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及规则否定人格化的权威;2、法律规则的肯定性、明确性和普遍性、连续性、稳定性;3、法律体系的完备和统一;4、法律职业的中立性;5、司法过程的公开性、程序性6、维护自由、平等、正义,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共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平衡;7、在对“传统性”和“西化”的突破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我们走上探索和实践法治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从他早年的“民本”思想,到他晚年的“群治”思想等,使得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1978年以前在“现代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在邓小平的“民主立国论”和“法制权威论”民主法治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1997年7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着眼,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对过去的民主法治建设成就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目标。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努力实现四个基本转变,即从法治到社会主义宪政的转变、从法律体系构建到法治体系建设的转变、从注重立法到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转变、从法治的表面“维稳”向深层次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力腐败问题的转变。全社会应当尽快把对中国法治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上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的法治建设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的成就。2014年12月4日,中国迎来了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我国法治建设又向前迈进一大步。65年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华儿女的努力下,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国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中国的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功道路,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的论文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的论文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全民接受依法治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播和弘扬。依法治国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5个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并已连续实施了4个五年的普法规划。目前,“五五”普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要求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对于全社会,则要求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中国始终强调普及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动,使法治建设融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实现学法和用法的结合。当今中国,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了20多次有关法治的集体学习,对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举行了一系列法治学习,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集体学习法律知识已形成制度。 三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一律由差额选举产生。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和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人身权是关于人身、人身健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的权利,是享有其他基本人权的前提。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全民接受依法治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播和弘扬。依法治国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5个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并已连续实施了4个五年的普法规划。目前,“五五”普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要求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对于全社会,则要求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中国始终强调普及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动,使法治建设融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实现学法和用法的结合。当今中国,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了20多次有关法治的集体学习,对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举行了一系列法治学习,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集体学习法律知识已形成制度。 三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中国于二十一世纪初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真正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法制建设尤其是经济法制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课题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在界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修订了原来的"小康"和"四化"概念,提出了"新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注1)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一系列的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观念.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的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的法制现代化的出现和建立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唯一的选择.从实践上看,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方针已经打开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帷幕.邓小平是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九九八年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二零零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进一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惯例相比较,中国有了更多的机会借鉴外国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且进行交流.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及两万多条规则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贸易关系中必须遵循的信条,必将极大地影响和决定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我们已别无选择,而且时间紧迫.探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实现途径、特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仅就此进行若干基础性的探讨分析,作为引玉之砖抛出,以求引起争鸣,请求斧正. 一.什么是中国法制现代化 解析中国法制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可以从"法制"和"现代化"两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从法制侧面是三层意思:法制化,法制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现代化侧面看也是三层意思:现代化,法制现代化(或现代法制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法制化侧面解析,基本上(就是说不完全是)从法制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个纵的方面来研究的;而从现代化侧面解析,则是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各个方面,从横的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从两个方面均可切入正题. (一)从法制化角度解析 用历史角度看,法制化是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发展、现代化、国际一体化而出现的国际公认的新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虽然也有法律和制度,但由于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基本上是无序的,没有现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作为一名“90后”,“依法治国”、“法治社会”这样的字眼似乎从小就一直听到大人们挂在嘴边,而真正对这些概念有些许认识,是直到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没有了政治课,这些似乎又离了自己。下面我只能以自己平时看新闻和老师上课讲的一些内容来谈谈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 先来说说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优势。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其实,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渊源是很深远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关于国家律例的措施;而百家争鸣时则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流派,他们主张君主以严刑酷法统治国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尽管与我们现代社会所主张的法治大相径庭,但这在当时已是一大进步了。而此后,我国的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国家律例,可见,我国的法治社会的建设是历史悠久的。而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尽管这中间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但都能及时纠正,并不断地推进普法教育,使得我国法治建设稳步发展。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已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也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法律和法制意识也不断提高,相信我们的法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已经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上取得了不少进步,我们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我们的法治渊源的确很悠久,但古代的法跟我们现在的法差异极大,再者,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民主可言,人民的呐喊和法律的力量终究敌不过君权的日益强大;第二点,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相关的历史传统使得司法独立的实现有很大的难度,行政的干预对法律的真正实施是一大阻力;其次,尽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法律中存在着漏洞这是在所难免,我们还得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再者,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对于一个案件的审理,法官首先考虑的似乎是各方的利益,而非法律中的各项规定,某种程度上来讲,法律简直是形同虚设。最后,普通群众的法律意识依然比较淡薄。先是我们对于国家的法律并不了解;还有,当权益受到了侵犯时,我们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而是私下了解或者通过一些非同寻常的手段;而从历史原因来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中国民商法律网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 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16773872.html,/article/default.asp?id=888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针。这是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战略决策。深入研究和探讨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促进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就总体而言,文明要求社会对自身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自觉的协调,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达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与道德,因此,只有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规范系统和调控手段系统,从而保证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 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是都是维护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讨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谁更重要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们各自所具有的内涵。 何为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行为和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反映、维护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社会规范体系。 何为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公正与偏私、诚调整人们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通过这二者的定义不难看出它们的明显区别,即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主要依靠社会的舆论起作用;而法制是强制性的,通过国家强制力起作用。不过它们都有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可以说是为达到同一目的的两种不同手段。通过进一步考虑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法律主要起约束的作用,它让人们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一旦偏离这个轨道,法律就会用自己的办法使他回到正轨。然而,一个人在轨道上走的快与慢,走的姿势,是前进还是后退是法律所不能涉及的。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道德的作用,使更多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 法律应该是底限,人们的所有行为都必须在这之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道德建设,而道德是导向,没有道德的导向,法律也许就是空洞的。这又说明道德和法律是同样重要的。 法制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制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则重点强调人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制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是约定俗称的。 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都反映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一致的。法制的表现形式是规范性文件,道德通常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法律着重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后果,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巩固练习(有答案)

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一、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其宗旨是为国家服务 ④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之所以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因为()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监督权是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3.“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 A.依法行政 B.科学立法 C.执法必严 D.公正司法 4.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②我国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④规范公共权力行使,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改革正当时,良法应运生。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此,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掀开新的篇章。备受期待的监察法从蓝图走进现实。这体现了()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6.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认为:对被告人许红兵等16人涉黑一案作出的一审判决,定罪准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2018年5月29日,该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此判决体现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有()

①与法同行②科学立法③严格执法④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符合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于2018年3月20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②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某村委会向每户村民收取100元村容建设费 ③小月在上学路上因怕迟到而闯红灯 ④某市执法机关依法查封了因生产假葡萄酒被“焦点访谈”节目曝光的假酒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从中你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②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全票通过,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有利于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④英雄烈士保护法给某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的行为, 划下了不可逾越的法律警戒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棚户区改造“强制拆除”百姓的房屋;工商部门暴力打压“小摊小贩”,给人民群众的感觉是“任性”、“把法律置于脑后”。这些现象() ①是普遍存在的,无可厚非②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法治社会的“毒瘤”③没 有做到依法行政,是行政权力的滥用④是权力“任性”的体现,必然有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汇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思修讨论现代中国道德与法制建设

(上台) 开场白。。。 开国至今,我国的治国政策主要是依法治国。但随着彭宇案,地沟油,黑砖窑等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幡然反思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一些道德缺失的图片) 。。。。。。 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Morality)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同作为的社会约束的一种,法律与道德同作为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性,它们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产生上,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具体的表现即: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 由于各个时期的社会道德标准不同,各时期的法律也不尽相同。 例子:70年代末出台的“流氓罪”就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洁癖”而诞生的,在精神洁癖发展到了登封造极的文革时期,只讲集体主义,没有个人主义,只讲热爱领袖国家,个人则是连恋爱都是可耻的。最轰动一时的例子就是迟志强(图),由于和舞伴跳贴面舞被判刑4年。这在现在恐怕是难以想象的,毕竟连潜规则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能接受不是。 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规范,道德与法律也存在着不同的思考逻辑,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重庆医生娄继英因为未经批准奔赴灾区而被开除的事件。 (娄继英原来是重庆市某医院住院部的医生,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到灾区去服务,但一直没得到领导批准。5月19日,她毅然与另外3名得到批准的同事及其他志愿者奔赴四川什邡灾区。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懂得外科包扎和缝合的她,与同事一起帮助受伤群众。然而,当她回到重庆后,却被医院告知,由于她连续旷工3日,医院为严肃劳动纪律,决定对其按自动离职处理。) (看法。。。) (讨论。。。) 2中国法制、道德建设现状 不得不说,中国的法制建设过程是艰辛的、曲折的,由于无前迹可循,中国法制建设是在摸索中前进的,通过借鉴西方各国法治化道路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法制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发展、确立。 据统计,从1979年到2008年8月底,除宪法和4个宪法修正案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了380件法律、14个法律解释和140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1110件行政法规。目前,除宪法外,现行有效的法律229件、行政法规663件。然而。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立法存在缺陷:存在如部分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责任不够明晰,立法工作滞后,现有法律在某些领域存在空白等等问题。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条,行政法规353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提出来的,其基本内容以十六字予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至此,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年的人治之后,终于抛转航舵,朝着法治的目标迈进。然而,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法制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仅仅只是个良好的开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法治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在中国,现代法治思想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各国法治化道路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法制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逐渐确立、发展起来的,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制初建时期(1949.10—1956.9) 这一时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首先表现在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制定和颁布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于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国家先后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的五个组织法等基本法律。在法制原则和制度建设上,确立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和公开审

思修论文。道德与法制建设

思修论文 ——论道德与法制建设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当下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诸如小悦悦等事件的发生,不由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考——是不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道德滑坡和法律意识的淡薄问题。有人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的恶果,总之,当今的社会公德缺失,价值观的扭曲既为事实,现在政府须做的就是正视以往的错误,制定并贯彻应对新时期的法制、道德建设需求的政策。 但是如何进行当今中国道德和法制建设,我们的观点是道德建设也要走法制化道路。 道德上的一致性是个人、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反省的结果。道德的强与弱反映了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或社会对自身存在的认识程度的深与浅。道德是个人一贯性发展的保障,它使社会的发展不致于迷失方向。道德危机的存在是由于道德的性质与道德效力的来源之间产生断裂,从而使原有的道德失去效力,而新的道德又无从产生。道德是个社会性的概念,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提供的一种。而道德效力的来源是社会成员个人的良心,即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随着社会,成员的主观判断所存在的分歧的程度加深,道德的社会性也会随之消减,直到丧失效力,而在我国,道德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现有法律与当今社会形态发展的不相合。 由于当今,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是无前例可循的。既无前例可循,亦不能照抄西方国家的制度。所以导致了目前社会价值观的不清晰,即旧的道德准则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今社会,而又无新的道德准则予以人们参考。因此通过法律对道德的基本存在条件进行保障,正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实然的东西不存在,就会失去基础。社会秩序若处于失控状态,规则的存在和效力的合理性就成问题。因此我国的法律建设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推动和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对思想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法治的要求更为迫切。它成了物质、精神二方面共同发展的总的基础。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论铸化为法律;法律道德化强调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律主要不是来自它的强制力,而是来自它被信仰,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只有遵循这样的法律,以这样的法律来治国,才能实现法治。 在我国有两种基本手段,一是政府行政力量;二是道德的力量。 我们所推崇的道德是一种理想境界,在提出道德观念中人不能有利的动机和行为,人必须处处想到他人。如果有私心,都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而法律远不能对这些行为做出评价,法律与道德几乎是脱节的。现实社会我们也淡化了宗教的影响,否定了宗教对人的控制,调节。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但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我们不能迷信。当一个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完善法制与道德建设的体制,扭转道德信仰危机,增强国民法治意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________;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________。 2.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什么】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__。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________,为人民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政府?【是什么】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________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________轨道上运行。 4.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________,保障公民的________、参与权、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政府决策__________和________。 (2)公民也要__________,献计献策,__________,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做】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________,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_,提高政府________,从而推进________建设进程。 6.怎样厉行法治?【怎样做】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________和________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________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________意识,培育________精神,培养正确的________观念、________精神、________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________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________,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________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________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________、公平、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