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向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称躁狂状态;情感低落、快感缺乏、精力下降、兴趣减少、活动减少,称抑郁状态;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 -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向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向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向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向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向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向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向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向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1]

疾病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 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向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双向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向障碍;双向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环性心境障碍。

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双向障碍分为:双向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向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向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向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临床表现

双向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分别叙述如下:

躁狂状态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性欲增强、性行为轻率。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①情绪低落,心情低沉、郁闷、悲伤、不开心,对今后感到没有信心,没有希望,甚至悲观绝望,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②兴趣缺乏,患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③快感缺失,患者内心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疲乏无力,精力下降。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①焦虑是抑郁症非常常见的症状,表现过度的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紧张不安,犹豫不决,心情烦躁,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等躯体不适。②精神运动迟滞时表现思维迟缓,行为迟缓。③激越时表现脑子不停地想事,极度烦躁,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有许多过错,什么都做不了,是一个没用的人,是家人的负担。⑤严重时悲观绝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⑥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

躯体症状睡眠紊乱,严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食欲紊乱,没有食欲,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性功能下降,体重下降,多种躯体不适感,症状在晨间加重。

混合状态

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至少持续两周),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表现,如抑郁心境下表现出言语和活动增多,躁狂状态下表现烦躁不安,精力不足等,有时躁狂和抑郁在一天内快速转换。

快速循环发作

指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发作,发作形式不限,可以是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病程特征和典型表现

发病年龄早,多在45岁以前发病,15-19岁是首发高峰。首次躁狂发作多发生青年期,起病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到疾病状态,抑郁发作起病缓慢。成人发病者需仔细询问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轻度而短暂的抑郁或躁狂发作。躁狂和抑郁发作没有固定顺序,可连续多次躁狂发作后有一次抑郁发作,或反过来,先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也可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或反复循环,以混合方式存在。

典型发作表现: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正常。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抑制。

疾病危害

双向障碍如不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由于病前的人格和疾病症状的影响,患者酒依赖、物质滥用、药物依赖发生率高。抑郁时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可出现自伤自杀,自杀发生率高,激越时由于情绪极

度烦躁,冲动控制能力弱,有可能出现伤人、毁物。严重躁狂状态时,由于易激惹、冲动控制能力弱,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不顾后果,随意挥霍、盲目投资,乱交友、乱性行为,伤人、毁物。无论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在发作时,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能力都可能受到损害。因此,一旦确诊双向障碍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疾病诊断

与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双向障碍目前病因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支持临床进行诊断。一些量表的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为医生辅助诊断和确定严重程度参考,并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不能作为确切的诊断依据。诊断的确定仍然依据病史、精神症状检查,及结合病程进展的规律综合考虑。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情感障碍(心境障碍)的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4个方面: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和排除标准。无论双向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甚至环性心境障碍和其它心境障碍的诊断,首先必须分别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双向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无论处于那种发作,必须分别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其详细标准如下: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⑧性欲亢进。

2. 严重程度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 病程标准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周;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1.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四项:

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

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减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⑨性欲减退。

2. 严重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 病程标准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二周;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二周。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疾病鉴别

双向障碍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精神分裂症

①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

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②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双向障碍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双向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继发性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单相抑郁与双向抑郁鉴别

单相抑郁与双向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双向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人格障碍

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双向障碍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可以减少急性期痛苦,改善远期预后。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预防自伤自杀,提高社会功能。③长期治疗,双向障碍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抑郁状态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谨慎使用抗抑郁剂,选择转躁作用小的抗抑郁剂,治疗中权衡利弊,避免躁狂和抑郁来回转换,拉莫三嗪、碳酸锂对治疗抑郁有效;⑤混合状态稳定情绪,使用丙戊酸盐,也可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⑥心境稳定剂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

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⑦抗精神病药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⑧抗抑郁药安非他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治疗流派有支持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治疗疗程

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采用综合治疗。①急性治疗期控制急性期症状如兴奋、抑郁等。疗程:一般6-8周;②巩固治疗期巩固急性期治疗效果,防止症状波动。疗程:抑郁发作4-6月,躁狂发作2-3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③维持治疗期防止复发,恢复社会功能。在仔细观察下逐渐减少非心境稳定剂剂量。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多次发作者,可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维持治疗2-3年后,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在停药期间如有复发迹象,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给予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期。发病年龄早,有阳性家族史者应维持治疗。

疾病预后

双向障碍是发作性病程,发作间歇期缓解正常,如能积极治疗,可以维持病情稳定。但是,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维持治疗,复发率高。长期反复发作造成疾病发作越来越频繁,正常间歇期缩短,快速循环,难以治疗,残留症状,慢性状态,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因此,需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防止病情复发。

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病前性格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急性起病,病程短,发病前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或躯体疾病,发病年龄晚,获得早期治疗,治疗效果好,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好,无反复发作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没有合并人格障碍、焦虑障碍、、药物依赖、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躯体疾病等。反之预后不佳。

疾病预防

心理社会因素因素在发病和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心理调节:①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②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如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心存偏见和敌意;③矫正不良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独处索

居,缺乏沟通和社会交往;④避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和放松。

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①注意识别焦虑、抑郁、愤怒、厌倦的情绪等不良情绪,注意识别疾病的早期表现,早发现,早咨询,有病尽早治疗;②双向障碍易反复发作,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学会监控自己的情绪变化及应对策略,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③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造成疾病难以治疗护理,功能损害。

疾病护理

①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②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③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就诊治疗,做好心理疏导。抑郁时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支持,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避免冲突,避免激惹患者;④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⑤平日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⑥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专家提示

不要轻信除根治疗

①双向障碍的病因复杂,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目前的医学治疗水平只能对症治疗,达不到对因治疗即除根治疗;②双向障碍有各种发作形式,患者可有长时间表现正常的间歇期,不是从哪里获得了除根治疗;③实际上,我们日常有许多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对症治疗,不是除根治疗。不要因为疾病不能除根而惊慌失措;④慢性病,求治心切可以理解,但切忌有病乱投医,终止正规治疗。

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

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精神科药物能把人吃傻了或会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而不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造成延误治疗。实际上,疾病造成的损害远超过精神科药物,定期门诊治疗,进行药物调整,选择合适的

药物,可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①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无论是什么病。但是,得病是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选择不得病或得什么病,我们无法回避;②每一个人在遇到重大或严重的疾病时,自己和亲

属都要经历几个心理阶段:吃惊、惊慌、不知所措;紧张害怕、否认;将信将疑、四处就医;内疚、自责及责备、遗憾及懊悔,伴随焦虑、抑郁、自卑、悲观;恐惧、害怕;最后,形成各种慢性适应、接受和面对;③实际上,我们身体的各系统都可能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疾病。心理或精神也是一样,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系统,同样也会出现问题,也会出现疾病,是回避不了的;④遭遇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悲观,我们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疾病治疗的迅速发展,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绝大多数预后都挺好,治疗方式既不复杂也不难。即使一时难治,只要不放弃,患者、家属、医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系统接受正规治疗,都会有好转,甚至达到治愈;⑤我们许多患者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战胜疾病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收获了很好的结果。我们的许多患者康复后,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

双向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编辑锁定 同义词双向情感障碍一般指双相障碍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 容并参与编辑。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又称 双相情感障碍 英文名称 bipolardisorder,BP 英文别称 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专家解读 什么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通俗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 医疗百科 致力于权威医学知识的传播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勇丨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撰写 国家卫生计生委 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目录 1. 1 病因 2. 2 临床表现 1. 3 检查 2. 4 诊断 1. 5 治疗 2. 6 预防 基本信息 又称 双相情感障碍 英文名称 bipolardisorder,BP 英文别称 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常见症状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 传染性 无 双相障碍病因 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向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称躁狂状态;情感低落、快感缺乏、精力下降、兴趣减少、活动减少,称抑郁状态;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向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向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向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向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向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向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向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向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1] 疾病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向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双向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向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向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向障碍;双向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环性心境障碍。 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双向障碍分为:双向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向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

关于彻底治愈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案

关于彻底治愈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版本1.2 范立乾关于彻底治愈双项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人群的特点 具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共性: 1、从幼时起便异常聪慧,被环境反复认可,形成了一种聚光灯效应,聚光灯效应有正面和负面两个特点,正面特点是会在性格形成时留下再次被聚光的需求。负面特点是这对于一个幼童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内心影像是被无数的陌生的高大的生物锁定,基于动物的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他们在性格形成期会加入一种深度潜藏的叛逆的性格。 2、幼儿时的家庭环境畸形,经常目击或者听到争吵甚至打骂的声音,并且无法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恐惧和对爱的强烈需求。部分人群更曾经遭受殴打或者性侵,在心中留下了以暴行实施者为特点人群的恐惧。 3、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细腻的感性认知,由于他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换位思考并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非常宽容,也因此有着异于常人的道德水准,并跳出了世俗的名利陷阱。他们追求的只是最简单也是最干净的幸福。 4、天生拥有着某一项或多项的超强能力或者品格,该项能力或者品格使得他们明显的异于环境,排异是动物的本能,对于那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潜意识里天然的认为拥有该项能力或者品格的人(双向情感障碍人群)是异类,然后本能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包括造谣、辱骂、甚至人身伤害。 5、他们具有敬业精神和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工作或者作品视为自己的孩子,所以很难容忍有残缺或者不健康的孩子诞生,即他们会用尽

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可能完成工作或者作品。所以在公司的业务中一般出于某个核心职位。 6、他们多才多艺,且每一项才艺虽然比不上职业人员,但比正常人要优秀很多,但才艺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丧失继续开拓新才艺的兴趣,并转向更高级的追求,即较高的精神追求。对某些东西有着略带偏执的追求,例如身材,但不会到病态的程度。 7、他们比较自负,但那是建立在他们优于常人的各项能力上,如果某个自负产生于他们专长的能力,便会加重到偏执的程度。 8、他们的伪装面具统一为阳光、热情,这个特点其实是完美主义追求和聚光灯效应的衍生品,他们极力的让自己变得完美,且引人注目。 9、综合儿时的心理阴影、深藏的叛逆性格、爱的缺失、高于常人的道德水准和约束能力、对世俗成功衡量标准的否认、对幸福的追求、某一项或者多项超强的天生才能、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甚至绝望、优于常人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以及完美主义追求、较高的精神追求以及自负和偏执,构成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发条件。 彻底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构成躁狂的先决条件为他们天生的某些超强能力或者品格,深藏的叛逆性格,和优于常人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以及自负和偏执。构成抑郁的先决条件为完美主义追求不能实现、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超高的精神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慰藉。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诱因一般为完美主义追求和在当前环境下不可能实现的冲突以及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升级为绝望。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病化的特点,并且一旦抑郁状态发作后必然引起躁狂状态下的亢奋,这是双相患者在两种状态转换下的发泄消极情绪的特殊表现形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 分类 一年中的变化特点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相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环性心境障碍。 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双相障碍分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 双相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 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 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1] 双相情感障碍- 症状 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双相情感障碍- 发病因素 生物学因素

关于彻底治愈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案

版本1.2 范立乾 关于彻底治愈双项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人群的特点 具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共性: 1、从幼时起便异常聪慧,被环境反复认可,形成了一种聚光灯效应,聚光灯效应有正面和负面两个特点,正面特点是会在性格形成时留下再次被聚光的需求。负面特点是这对于一个幼童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内心影像是被无数的陌生的高大的生物锁定,基于动物的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他们在性格形成期会加入一种深度潜藏的叛逆的性格。 2、幼儿时的家庭环境畸形,经常目击或者听到争吵甚至打骂的声音,并且无法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恐惧和对爱的强烈需求。部分人群更曾经遭受殴打或者性侵,在心中留下了以暴行实施者为特点人群的恐惧。 3、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细腻的感性认知,由于他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换位思考并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非常宽容,也因此有着异于常人的道德水准,并跳出了世俗的名利陷阱。他们追求的只是最简单也是最干净的幸福。 4、天生拥有着某一项或多项的超强能力或者品格,该项能力或者品格使得他们明显的异于环境,排异是动物的本能,对于那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潜意识里天然的认为拥有该项能力或者品格的人(双向情感障碍人群)是异类,然后本能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包括造谣、辱骂、甚至人身伤害。 5、他们具有敬业精神和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工作或者作品视为自己的孩子,所以很难容忍有残缺或者不健康的孩子诞生,即他们会用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可能完成工作或者作品。所以在公司的业务中一般出于某个核心职位。 6、他们多才多艺,且每一项才艺虽然比不上职业人员,但比正常人要优秀很多,但才艺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丧失继续开拓新才艺的兴趣,并转向更高级的追求,即较高的精神追求。对某些东西有着略带偏执的追求,例如身材,但不会到病态的程度。 7、他们比较自负,但那是建立在他们优于常人的各项能力上,如果某个自负产生于他们专长的能力,便会加重到偏执的程度。 8、他们的伪装面具统一为阳光、热情,这个特点其实是完美主义追求和聚光灯效应的衍生品,他们极力的让自己变得完美,且引人注目。 9、综合儿时的心理阴影、深藏的叛逆性格、爱的缺失、高于常人的道德水准和约束能力、对世俗成功衡量标准的否认、对幸福的追求、某一项或者多项超强的天生才能、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甚至绝望、优于常人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以及完美主义追求、较高的精神追求以及自负和偏执,构成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发条件。 彻底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构成躁狂的先决条件为他们天生的某些超强能力或者品格,深藏的叛逆性格,和优于常人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以及自负和偏执。构成抑郁的先决条件为完美主义追求不能实现、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超高的精神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慰藉。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诱因一般为完美主义追求和在当前环境下不可能实现的冲突以及被环境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升级为绝望。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病化的特点,并且一旦抑郁状态发作后必然引起躁狂状态下的亢奋,这是双相患者在两种状态转换下的发泄消极情绪的特殊表现形式。抑郁状态越严重转换为躁狂状态时越亢奋。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只是从生理上恢复患者的血清素等水平,还要严格控制优于抑郁转为躁狂时的亢奋。

关于双向情感障碍,你知道多少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听过双向情感障碍这个词语,但是不少人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它是一种心理疾病。 随着社会高强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变得特别的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疾病,我们都知道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他们的思维都比较活跃,但是这类人心理上却十分的 矛盾,他们通常情绪激动并且常常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悲伤,情绪低落无法控制但在事后却 十分的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什么那么激动如果我 们在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然自己会在事后十分的悔恨。并且有的双向情感障碍 的人他们有时候会强制性哭并且笑,就是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不能控制自己,就 会控制不住自己,会有一些奇怪的面部表情,这一类人他们的注意力也十分的不集中,注意 力不能在一件事上长久,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他们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心情 总是很烦躁,以至于不能继续去做另一件事,有时候他们会出现幻听的情况,他们往往情绪 狂躁,情绪也十分的不稳定,前一秒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心情很好笑逐颜开的,给身边 的人带了愉悦的心情,但是下一秒就会情绪低落甚至消沉,他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心情也变得特别的不好,他会变得不愿与别人交流,甚至会封闭自己,让身边的 让人也感觉十分的压抑气压低。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有双向情 感障碍的人非常的多变,让人不可捉摸太过神经质,这类人会使别人不愿与他打交道,但是 双向情感障碍也不是特别的可怕,它需要我们正确的面对它。 我们应当关心自己身边有双向情感的人,要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帮助,让他们的内心 不在彷徨,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太多的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了解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以重度抑郁症为多见,该症状主要是介于两种极端的情绪表现,即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或情绪高亢、狂躁等症状。 患者处于情绪低落期时的具体表现有:消沉、封闭、邋遢、懒惰、思维迟缓、高兴不起来、无价值感、无兴趣感、对前途绝望且常伴有轻生的念头;患者处于狂躁期时

的具体表现有:情绪高涨、思维奔逸、高谈阔论、说话漫无边际、活动曾强、爱凑热闹、虎头蛇尾、好管闲事等,严重者伴有攻击行为。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老师指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的痊愈。 双向情感障碍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也有

轻、重之分。对于轻度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在不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心理行为矫正得到改善且痊愈。以下便是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老师列出的一项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供患者参考。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一:净化练习 净化练习是可以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剔除旧有思想,改变固有思维模式,从而净化内心的练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比较简单、明了。净化练习主题一:我所看到的(事物)本身不具任何意义。

练习方式:环顾四周,对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随机取样加以描述。如:看到了桌子,我们就通过这个主题练习在心中默念或说出来;“我看到的这个(桌子)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椅子,我们就说“我看到的这个(椅子)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电脑,我们就说;“我看到的这个(电脑)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墙壁、地板、茶几、沙发等等,我们同样依照上述的方式进行练习,若是人在外环境中,也是同样方式练习。 注意事项 :

双相情感障碍

奥卡西平片治疗双相心境障碍疗效 奥卡西平片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是卡马西平的l0-酮衍生物,在芳香基酮降解酶的作用下代谢为羟基衍生物MHD也有抗癫痫作用。奥卡西平片其优于卡马西平在于:无肝酶诱导作用,生物利用度高(96%),蛋白结合率低(40%),疗效好,不良反应尤其是皮肤过敏少。奥卡西平片除了在在抗癫痫治疗中应用广泛外,还运用于双相心境障碍疗效的治疗。 Ghaemi等回顾性调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42例,男10例,女32例,平均年龄(33.3+12.4)岁;25例双相I型,4例双相Ⅱ型,13例普通双相;均用奥卡西平片单独治疗或辅助治疗;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奥卡西平片平均剂量1057 mg/d,平均治疗周期为16.2周。 结果发现,约57%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片后度至显著有效,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过度镇静(40%);男性比女性的治疗反应好(10/10 VS.14/32,P=0.006);奥卡西平片对半数以上的双相障碍患者有效,耐受性好。 Benedetti等对18例服用碳酸锂的患者加用奥卡西平片治疗8周,用CGI、躁狂量表(BR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进行4~12个月追踪观察,18例双相患者中16例I型、2例Ⅱ型,奥卡西平片剂量(919±336)mg/d,在8周时11例(61.1%)显著进步,并继续好转。 对混合型双相障碍奥卡西平片有与卡马西平类似的功效和耐受性,而过敏反应、肝功能等不良反应均较轻,因而奥卡西平片逐渐代替了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有不少双相障碍患者发展为难治性病例,奥卡西平片也有一定效果。Nassir等对13例难治性双相障碍的患者进行奥卡西平片治疗,结果6例(46%)进步,2例(16%)显著进步。Pratoomsri等治疗反复发作的15例心境障碍患者,其中双相I型12例,双相Ⅱ型2例,分裂情感障碍1例;症状表现为抑郁9例,躁狂3例,轻躁狂1例,混合型2例;6例混合轴Ⅱ诊断,10例有心境障碍家族史,4例有精神病性症状;奥卡西平片剂量(775±556)mg/d,观察(31.6±41.5)周,治疗1个月后有9例、在2个月时有7例达到明显或非常明显改善,40%患者没有不良反应,这说明奥卡西平片对于反复发作的双相心境障碍有良好疗效。 有人研究128例有自杀意念的双相患者,结果发现,与锂盐相比,奥卡西平片、拉莫三嗪对自杀的影响几乎等同,可以用于对有自杀意念双相患者。 ■感知双相情感障碍

关于彻底治愈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案1.2

版本1.2 范立乾关于彻底治愈双项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人群的特点 具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共性: 1、从幼时起便异常聪慧,被环境反复认可,形成了一种聚光灯效应,聚光灯效应有正面和负面两个特点,正面特点是会在性格形成时留下再次被聚光的需求。负面特点是这对于一个幼童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内心影像是被无数的陌生的高大的生物锁定,基于动物的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他们在性格形成期会加入一种深度潜藏的叛逆的性格。 2、幼儿时的家庭环境畸形,经常目击或者听到争吵甚至打骂的声音,并且无法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恐惧和对爱的强烈需求。部分人群更曾经遭受殴打或者性侵,在心中留下了以暴行实施者为特点人群的恐惧。 3、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细腻的感性认知,由于他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换位思考并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非常宽容,也因此有着异于常人的道德水准,并跳出了世俗的名利陷阱。他们追求的只是最简单也是最干净的幸福。 4、天生拥有着某一项或多项的超强能力或者品格,该项能力或者品格使得他们明显的异于环境,排异是动物的本能,对于那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潜意识里天然的认为拥有该项能力或者品格的人(双向情感障碍人群)是异类,然后本能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包括造谣、辱骂、甚至人身伤害。 5、他们具有敬业精神和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工作或者作品视为自己的孩子,所以很难容忍有残缺或者不健康的孩子诞生,即他们会用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可能完成工作或者作品。所以在公司的业务中一般出于某个核心职位。 6、他们多才多艺,且每一项才艺虽然比不上职业人员,但比正常人要优秀很多,但才艺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丧失继续开拓新才艺的兴趣,并转向更高级的追求,即较高的精神追求。对某些东西有着略带偏执的追求,例如身材,但不会到病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于1%,70%的患者在20岁前已经出现症状,但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究竟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我们该如何提前预防?今天和广州协佳医院王颖主任一起来学习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内容。 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时而兴奋疯狂,时而低落消极。在精神医学科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一段时间表现为躁狂,一段时间又变得抑郁,甚至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但是多数病人需要5-10年时间才被明确诊断,约70%病人被误诊或漏诊。由于躁狂与抑郁的交替或混合发作,给人以“混乱”的感觉,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多数病人第一次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往往被误诊为“抑郁症”。 “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即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极端情绪,却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其症状表现与单纯抑郁症患者并无太大差别。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情绪显著低落,愉悦感缺乏,整天都觉得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可能感到消极悲观;意志活动明显减退,即使是对于自己原有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更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思维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有时会感觉脑袋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不灵光,甚至是一团浆糊。 “其次,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少数患者会睡眠过多;饮食方面,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经常没胃口,进食量少,进而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严重者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甚至自责自罪,或者感觉生

活非常痛苦而出现自杀观念甚至自杀成功。”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时,其表现与抑郁完全相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患者,心境(情绪)高涨:总是无缘由地感觉非常高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常可见到夸大的表现;其次,意志活动增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动力,甚至以前不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充满干劲。”虽然他们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久,或许今天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但第二天可能就干别的事了。 思维以及反应能力也会比常人快,有时由于思维过快,语言表达无法跟上其思维速度,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常人听起来,会觉得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性。此外,由于他们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通常患者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较少,可能每天只需睡3、4个小时,第二天照样显得精力充沛。 与严重躁狂相比,轻躁狂发作时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旁人很难发现异常,患者本人也比较难区分是个人状态好抑或是病态。因此,医生需要将患者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常态作比较,仔细甄别,才能准确诊断。 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等,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而在众多人格气质中,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周期不同,症状复杂,因此相比起单相抑郁和单相躁狂而言,治疗更复杂、更有难度。因此,该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无法将这一疾病完全治好。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它导致人们的心境、精力、活动水平以及日常工作能力的异常改变。 与我们每个人曾经历过的情绪起伏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的“心境发作”期经历着异常强烈的情绪状态:过度愉快和兴奋的状态被称作“躁狂发作”,极端低落和无望的状态被称作“抑郁发作”。兼具躁狂和抑郁症状的心境发作被称为“混合状态”。 随着心境的改变,患者的精力、活动、睡眠以及行为也会发生极端的变化。躁狂发作患者可能出现思维联想增快、注意力涣散、计划和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及行为冲动等表现。抑郁发作患者可能表现为疲劳、“迟滞”,犹豫不决,睡眠和饮食等习惯改变,自杀想法或尝试等。 然而,双相障碍也可能表现为不那么极端的心境波动。例如,一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会经历轻躁狂,这是躁狂的轻微形式。在轻躁狂发作中,你可能感觉良好,做事高效以及能力超强。你可能不会感觉到有任何问题,但家人和朋友可能识别出这种心境波动是疾病状态。如果没有合适的治疗,轻躁狂患者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躁狂或者抑郁。 另有一些患者在发作期并未体验到明显的情绪高涨、兴奋和愉快感,但很容易因小事激惹,脾气比平常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例如一位中年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前来就诊,她一直服药,却发现自己最近总跟家人发脾气,因为小事责骂孩子,在外办事也容易跟人发生口角。本次就诊过程中,因为准许病假时间未达到患者要求,患者情绪激动,责骂医生,并且拉扯诊室鼠标阻止医生给其他病人看病。这位患者的表现提示她很可能正在经历病情波动。另有一位年轻女性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处于“稳定期”,要求减量药物治疗。医生评估后发现该患者语速偏快,音调偏高,仍有易激惹表现,对母亲暴躁,难以与人建立关系,故建议继续维持目前治疗剂量,暂不减量。患者顿时雷霆大发,认为今日就诊“一无所获”(其实是没有得到减药的许可)。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党周围环境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或与其愿望不符时,病情不稳的患者容易表现急躁易怒、甚至冲动行为。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能表现为滥用酒精和药物、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或工作中表现很差等,但人们通常很难把这些问题与严重精神疾病联系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以至部分患者平均经过8-10年才得到正确诊断,延误诊断而导致病情恶化。

双向情感障碍食疗法

(一)双向情感障碍平时吃什么食物好 ①号专家的解答结果: 双向情感障碍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你好,根据你的需求给你提供以下食疗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百合捞莲子:组成:水发百合100克,莲子50克,水发黄花菜数根,冰糖适量。用法:将发好的百合和黄花莱用水洗净,莲子去皮、去心洗净,同放入大汤碗内,汤碗内放人适量清水,上笼用武火蒸熟,放人冰糖再蒸片刻即成。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宁志。主治:躁狂抑郁症,情志抑郁,神态痴呆,不思饮食,多梦易惊。猪肉苦瓜丝:组成:苦瓜300克,瘦猪肉150克。用法:苦瓜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弃苦味汤。瘦猪肉切片,油煸后,人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功效:泻肝降火。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高涨,烦躁性急,易打人毁物,面红目赤。杞叶炒猪心:组成:猪心1个,枸杞叶150~200克。用法:猪心洗净切丁,用花生油按常法与枸杞叶炒熟佐餐。功效:补气血,益心肾。主治:躁狂抑郁症,性情烦躁,精神不宁,多言善惊,睡眠欠佳。二味猪脑汤:组成:猪脑1个,怀山药50克,枸杞15克。用法:上三味洗净后同放人锅中,加适量清水、食盐、葱、姜,煨熟即成。功效:补脾肾,安神志。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低落,表情淡漠,失眠头昏,肢体困乏。莲心大枣汤:组成:莲心3克,大枣10枚。用法:莲心研末与大枣共同煎汤,每日1次,饭后服。功效: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焦虑,烦躁不安,打人骂人,脾气暴躁。因为躁狂抑郁症有很多的病因病机,所以你可以根据你的症状来选择适合你的食疗方法。 ②号专家的解答结果: 你好,双向情感障碍呈双向性,1躁狂症型。2抑郁型型。故此称为双向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用什么食疗?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食疗可以对此病有一定的疗效。一般都是临床用点抗精神的药物治疗。医生询问: 您发作的频率怎么? ③号专家的解答结果:健康无忧网你要服用可以调理情绪的食物。多服用香蕉。深水鱼,葡萄柚,大蒜。牛奶。鸡肉,建议你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病情分析: 情感障碍是以心境高涨或者低落为主的一类疾病,需要及时应用情感稳定剂进行治疗,例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 意见建议: 只有在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食疗,例如大枣10枚,桂圆10枚,大米150g熬粥,晚饭时服用。或者酸枣仁5g研末睡前服用等都可以辅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也是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下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专家周文俊为大家解说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一、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①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②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③意念飘忽,思维奔逸。④自负,自我评价过高。⑤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⑥对睡眠的需要减少。⑦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⑧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4.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②怪异行为。③“一级症状”。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④自责或内疚感。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⑥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2.需立即治疗或住院。3.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特别提醒: 1.精神病人要有自信心: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要自信,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疾病,接受疾病,自强自立,努力工作,开心生活,不求所有人理解自己,只要有家人、朋友和医生理解就足够了! 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的病人,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双向情感障碍日常护理

生活中很多的时候都会出现忽略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时候,社会生活压力巨大导致我们永远的停不下来一样,更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我们更加容易出现疾病,更容易出现双向情感障碍等的心理疾病,那么出现疾病我们应该怎样去呵护呢?广州协佳医院为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应该增加生活的管理,家庭中如有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时,生活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病发的情况,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同时合理的家庭生活管理,由于发病率的降低从而能够很好的减少去医院的次数,还可以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 降低发病率减少去医院的次数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家庭经济的负担,还能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工作能力的恢复。 正确良好的家庭管理还可以使得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的方面也得到一个很好的康复和健全。 家人是患者的良好后盾,在家庭中家属应该做些什么呢?家人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很好的照顾到病人的日常需求,生活中注意监督患者持续用药, 在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家人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活状态,动态观察患者的睡眠、对疾病的认识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与医护工作者联系,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更是患者心理的寄托,在心理上可以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引导,让患者正确的认识到疾病,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能够正确认识到双相障碍是可控可治的,去除疾病的病耻感,坚定患者为此治疗的信念。 作为家人我们要能够很好的协调和料理患者的起居,很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使患者减少病发的一个方面 在生活中疾病的防治也要从生活的点滴着手,家属应该更多的给予鼓励、支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活动,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生活中日常情况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作为家人患者最亲密的人,要更加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懂的在生活中如何照顾他们的起居,正确的方法是使患者快速康复的一个必然条件。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与治疗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与治疗 1.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高峰期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每个人的发病时间长短不一。在美国有超过2%的成年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抑郁期症状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激烈的抑郁症状。症状包括:能量损失,绝望,悲伤,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患者会对一些平时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他们会变得消瘦,睡眠过多或过少,出现自杀倾向。 3.狂躁期症状 在狂躁阶段,患者往往会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包括消费热潮,性失言,超速驾驶,物质滥用,是常见的。 4.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双相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5.混合躁郁症 混合躁郁症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至少持续两周),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表现,如抑郁心境下表现出言语和活动增多,躁狂状态下表现烦躁不安,精力不足等,有时躁狂和抑郁在一天内快速转换。它多见于年轻人身上,特别是青春期 6.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原因 医生也不能肯定是什么原因导致躁郁症。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脑化学物质的异常波动。当某些化学物质的水平变得过高,患者就会出现躁狂的症状。当水平降得过低,可能就会出现抑郁的症状。 7.患病人群 双相情感障碍不受性别的影响,男女都可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症状是在15至30 岁之间。如果有一定的家族史。事件的刺激,药物滥用,或其他大起大落的未知因素也可能引起发作。 8.双向情感障碍对生活的影响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 近几年,接待了多例孩子,深受精神类药物副作用的毒害,深入咨询了解情况后,很是吃惊。 这是我2017年做的一个案例。 涵涵(化名)被妈妈带着走入心理咨询室的。当时的她身体虚胖,两眼呆滞,动作僵硬。和她打招呼,她反应迟缓。明显这是吃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询问妈妈孩子是不是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妈妈讲孩子已经吃药一年多了。刚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吃舍曲林和阿立哌唑,后来又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服用舍曲林和硅硫平。 咨询中因孩子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主要由妈妈讲述孩子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孩子做补充性描述。妈妈讲述孩子情绪不稳定好长时间了,小升初时候感觉她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遇事爱逃避,情绪有焦虑,害怕做有压力的事情,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初中。小升

初成绩出来前的那段时间,我们家长能明显感觉她心神不宁,我们都不敢问她考的怎么样,担心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并安慰她读什么样的中学并不重要,但对她没什么作用。直到知道自己被重点中学录取,她才变得开心起来。 进入中学后,她做题稍微不会就急躁,容易放弃。从初二开始有一年多情绪都不好,不爱和家人沟通,父母和她沟通,特别不耐烦。学习上也特别急躁,有时候会和同学争吵。我们父母都觉得她是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有畏惧感。我们父母想和她好好沟通,她又很烦躁,显得比较叛逆。 初三一次化学考试没考好,可能自己本来就挺难过的,又受到老师的批评,突然失眠,晚上做噩梦,感觉心情特别低落痛苦,要求我们带她去医院看病,在医院做了量表测量,还做了脑部检查,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开了舍曲林和阿立哌唑,即便吃药也会出现做噩梦的情况,还一度出现过幻觉,她说听见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她坏话,同学们对她很鄙视,看不起她。有一次,独自一个人坐在窗户外面,有跳楼自杀的念头。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较少见)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双相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如果在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心境下出现了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表现(即:出现独立于情感症状之外的精神病性症状情况),一般不单纯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方向。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无论处于那种发作,必须分别都符合连续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的表现才可 以算,不能问到一点就算,那是违背疾病诊断标准原意界定的。其详细标准如下: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⑧性欲亢进。 病例 “我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我的大脑已经不能运转,就像烧坏了的发动机一样毫无价值……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前景暗淡无光,充满苍凉,就像坐着飞机穿过黑洞,我感到绝望,感到胆寒,不知何时是个尽头……我连感受世界的能力都丧失了,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活在世上只能是社会的累赘……” “我的脑子就像抹了很多润滑油,想法无穷无尽,汹涌而出,但由于速度过快,我根本记不下来……我比任何人都具有魅力,我用热情感染世界,世界因为有我而精彩……我的能力无限,我的能量持续喷发,我是一面旗帜,拯救每一位苦难百姓是我的责任……” 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两个人在描写自己的感受,实际上,这两段话来自于同一位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记的日记。她在一年内经历了心理上的“过山车”,被医生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顾名思义,一段时间或表现为抑郁,一段时间又可能表现为躁狂。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是因为患者的情感在高峰和低谷这两极来回波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摇摆病”。 抑郁时,患者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吃饭没有胃口,做事提不起兴趣,感到没有能力、无作为,脑子反应慢,“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他们喜欢一个人呆着,严重者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结束生命是一种解脱”。在躁狂时,患者自我膨胀,整天兴高采烈,说话明显增多,也爱发脾气,他们虽然睡眠需要减少但精力充沛,喜欢社交,对人过分热情,爱管闲事,花钱大手大脚,自认为脑子特别灵活。 双相障碍如不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由于病前的人格和疾病症状的影响,患者酒依赖、物质滥用、药物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

卡马西平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 平与奎硫平 心境稳定剂的选择:对双相Ⅰ型急性躁狂或双相Ⅱ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治疗。如果即往对联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锂盐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如果不能耐受锂盐治疗,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对快速循环以作或混合以作,因其对锂盐缺乏理想的反应,则应首先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与候选的心境稳定剂联合用药治疗。对双相抑郁障碍,可首选拉莫三嗪,必要时也可短期合用抗抑郁剂。 对难治性病例,可联合应用锂盐和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若仍无效,可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候选的心境稳定剂,或根据情况加用增效果剂。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氯硝西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