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2.0.12隔断装置

凡在系统无异常状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其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具有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区域功能的装置。

2.0.13炉顶余压透平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一般规定

3.1.1开展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设计应有充分的设计依据和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

3.1.2干法除尘设施应布置在高炉附近、粗煤气系统之后,和余压发电设施紧密联结。

3.1.3压力与流量

布袋除尘器系统的设计压力为炉顶放散阀设计开启压力(炉顶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流量按最大煤气发生量考虑。与炉容大致对应关系见表3—1。

表3—1 炉容、炉顶压力与煤气流量对应关系

3.1.4温度

布袋除尘的入口煤气温度应高于露点50℃左右,低于滤料规定的长期使用温度。

3.1.5净煤气含尘量

干法除尘净煤气含尘量应小于5mg/m3。

3.1.6过滤风速

滤速(工况)按0.3~0.8m/min选取。合成纤维滤料(以芳纶Nomex为代表)可选择较高值;玻璃纤维复合滤料(以氟美斯为代表)宜选择较低值,均已包含了余量。

3.1.7除尘器压差

布袋除尘器设计压差应不大于3kPa。

3.1.8布袋除尘类型

煤气布袋除尘分脉冲式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式大布袋除尘。

3.1.9反吹装置

1脉冲布袋:由脉冲阀、分气包、喷吹管等组成。尺寸与精度应符合行业规定。

2反吹风大布袋:由反吹风机和反吹管路以及过滤蝶阀、反吹蝶阀组成。

3.1.10脉冲喷吹参数与喷吹介质

1脉冲喷吹气体压力应高于煤气压力0.15~0.25MPa。

2喷吹介质为氮气、净煤气、净烟气等气体,严禁使用压缩空气。

3.1.11反吹风机参数与设置

1反吹风机介质为高炉净煤气,升压10~15kPa,风量按单箱体过滤煤气量的

0.8~1.6倍选取。

2 应设两台风机,一用一备。

3.1.12反吹制度

1 除尘器有定压差反吹或定时反吹两种方式。

2 脉冲除尘可在线反吹或离线反吹;

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为离线反吹。

3.1.13选用原则

新建高炉优先采用干法除尘。

改、扩建高炉采用干法除尘后,原湿法除尘不应长期备用。 3.2工艺流程 3.2.1系统组成

1 干法除尘由布袋除尘器、卸、输灰装置(包括大灰仓)、荒净煤气管路、阀门

及检修设施、综合管路、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辅助部分组成。

2 炉顶温度长期偏高的高炉宜在布袋除尘之前增设降温装置,有热管换热器和管

式换热器两类,应优先选用热管式换热器。 3.2.2控制室设置

干法除尘控制室宜与高炉主控室或余压发电(TRT )控制室合建在一起,也可以单独设置。

3.2.3箱体个数与排列方式

除尘器由多个筒形箱体布置而成。箱体直径、个数、排列方式由设计决定,应流程顺畅、力求紧凑。箱体数量应以5~20筒为宜,布置方式以1~2排为宜,也可采用其他布置形式。 3.2.4过滤面积

1 根据煤气量(含煤气湿分,以下同)和所确定的滤速计算过滤面积 计算公式:

V

60Q

F

其中 F ——有效过滤面积 m 2

Q ——煤气流量m 3/h (工况状态)

V ——工况滤速 m/min

2 工况流量。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实际煤气流量称为工况流量。以标准状态流量乘以工况系数即为工况流量。 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或流量)和标况体积(或流量)之比称为工况系数,用η表示。 计算公式:

()()

0000P P P T t T Q Q ++==

η 其中η——工况系数

Q 0——标准状态煤气流量m 3/h Q ——工况状态煤气流量m 3/h T 0——标准状态0℃时的绝对温度273K t —— 布袋除尘的煤气温度℃ P —— 煤气压力(表压)MPa

P 0——标准状态一个工程大气压,为0.1 MPa 当t 值按煤气平均温度165℃计算时上述公式简化为: η=1.6

1

.0P P

+ 此时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见表3—2。 温度取值不同,数值略有变化。

表3—2 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

3.2.5管道

1 荒、净煤气管应按高温及压力管道设计。

2 荒煤气总管应当按等流速原理设计,按工况流速15~20m/s计算管径。

3 管路应合理设置波纹膨胀器。

4 净煤气管最低点应设排水装置。

3.2.6煤气温度控制

1 煤气温度控制主要由炉顶喷水设施完成,最大能力应将事故高温降至

300~350℃以下。

2 炉顶喷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阀门切换的水量分级调节方式,一种是计算

机控制回流阀开度的无级喷水方式。有条件时应优先选择无级喷水方式。

4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1.1 箱体设计应考虑工作介质为高炉煤气及其压力、温度、灰载荷及特殊载荷。

4.1.2 箱体设计温度按300℃考虑;设计压力不小于高炉炉顶的最大工作压力。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4.1.3 特殊载荷按爆炸压力0.4MPa及负压0.01MPa取值。

4.1.4 按压力容器标准执行

1高炉炉顶最大压力≧0.1 MPa时,

箱体按钢制压力容器标准执行

2 除尘器箱体为低压分离容器,喷吹气包为储存容器。

3 有关设计、制造(组焊)、检验及验收、运输、安装、使用均应按照钢制压力

容器标准执行。

4.2设计与制造

4.2.1 箱体与喷吹气包直径

1箱体直径(内径) 应按公称直径系列尺寸选取,见下表4—1。

表4—1 公称直径系列尺寸mm

注:本标准并不限制6000mm以上的圆筒使用。

2 喷吹气包直径可以采用以外直径(无缝钢管为壳体)为基准的标准。直径大小

应按工艺容积计算选取。

4.2.2 箱体推荐厚度

箱体壁厚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计算。推荐厚度见表4—2,其中包括腐蚀裕量2mm。下表属于常用厚度参考数据。

表4—2 箱体最小厚度

注:本标准不限直径6000mm以上的箱体使用

4.2.3焊接接头系数

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形式及无损检验的长度比例确定。

1双面焊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验Ф=1.00

局部无损检验Φ=0.85

2单面焊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贴紧基本金属的垫板):100%无损检验Ф=0.9

局部无损检验Φ=0.8

4.2.4箱体与钢管材质

1 钢板

材质依次选用Q235—B、Q235—C、20R、16MnR。

2 钢管

钢管材质宜选用10、20、20G或16Mn。

4.2.5箱体制造与检验要求

1 箱体制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工厂制造,成品运到现场,整体吊装;另一种

由于直径过大,整体运输有困难,可以分段或分片制造然后现场组装。无论哪种方式均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的有关要求。

2 冷成型封头应进行热处理。当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型后的材料符合设计和使用要

求时,不受此限。

3箱体进行液压试验应需采用图样规定的方法,对A类和B类每条焊接接头进行百分之二十的射线(III级为合格)或超声检测(II级为合格),应符合“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标准规定。

4 箱体进行气压试验时,应需采用图样规定的方法,对A类和B类每条焊接接

头进行百分之百的射线(II级为合格)或超声检测(I级为合格),应符合JB/T4730标准规定。

5 容器制成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对于现场组装的箱体,无

法做液压试验时,除了做焊缝检查外,还要做气压试验。

试验压力按以下规定进行。

对内压容器规定,见表4—3。

表4—3试验压力公式

式中:P —容器的设计压力MPa;

Pτ—耐压试验压力MPa;

[σ] —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σ]τ—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6 箱体还应做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压力:

Pτ=1.0 P

式中Pτ—试验压力MPa;

P —设计压力MPa。

气密性试验保压30分钟不泄漏即为合格。

5 滤料选型与滤袋规格

5.0.1滤袋材质

滤料应耐温200℃以上,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和稳定的使用性能等。

常用的品种有:

1合成纤维滤料:如芳纶、P84、聚四氟乙烯等纤维制成。

2玻璃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复合滤料:如氟美斯、玻纤与P84复合滤料等产品。

3以上两类的表面涂层处理及覆膜滤料。

5.0.2滤袋规格

1 脉冲除尘滤袋宜选用直径为Ф120mm、Ф130mm、Ф150mm、Ф160mm等

尺寸规格,长度6~8m。袋笼尺寸应与滤袋相匹配。袋笼可按2~3段设计。

2 反吹风大布袋除尘滤袋规格:直径Ф250 mm、Ф300 mm等,长度为8m、10m、

12m。滤袋沿长度方向缝制一定数量的钢丝防缩环。

6 卸、输灰工艺

6.1一般规定

6.1.1除尘灰特性

1不同高炉煤气除尘灰容重、颜色、成分、粒度等有很大差别,堆比重0.2~1.2 t/m3,含铁量10~40%,大高炉取上限,中、小高炉取下限。

2少数布袋灰有自燃性,接触空气易自燃。

6.1.2 灰量

适当提高粗除尘系统除尘效率,减少布袋除尘的进灰量。

6.2 卸、输灰工艺

6.2.1 卸灰系统

1卸灰系统由卸灰阀门、管路及波纹膨胀器组成。采用机械输灰时卸灰系统应设中间仓,上下均设有阀门。

2除尘器箱体、中间仓及大灰仓灰斗设蒸汽或电伴热并保温

3应设仓壁振动器、氮气流化装置等辅助卸灰装置。灰斗壁斜度(与水平线夹角)不应小于60度。

4卸灰系统设计须考虑煤气密封。

5箱体、大灰仓与中间灰仓锥形灰斗下部应设手孔。

6中间灰仓应设均压放散管。

6.2.2输灰系统

除尘灰可采用气力输灰或机械输灰。

1气力输灰

1)大型高炉应优先采用全密闭的气力输灰方案,将各个箱体除尘灰通过管道输送至大灰仓。

气力输灰分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应优先发展浓相输送技术。

2)输灰气体压力应与箱体压力相近。

3)气力输灰管应设耐磨内衬,管道应尽量减少弯头。

转弯半径应当大于10倍管径。

4)输灰尾气必须净化处理。采用煤气输灰时净煤气应引入低压煤气管网回收;氮气输送时尾气放散。尾气采用布袋除尘净化时,过滤风速不大于0.8m/min。放散尾气含尘量应符合排放有关规定。

2机械输灰

1)可采用埋刮板运输机、螺旋运输机、皮带机或其他输送机械将各个箱体除尘灰输送至大灰仓;也可以运至加湿机加水润湿后装车外运。

2)能力选择:埋刮板运输机宜不小于输送物料量的200%;螺旋运输机宜不小于输送物料量的200%~300%。

3)输灰机械应加强密封。

4)卸灰阀门、管道及输送设备应伴热保温。

5)除尘灰接触空气有自燃现象时,不得采用斗式提升机。

6.2.3除尘灰外运

1 罐车运输:分气力吸排式罐车或自流式罐车。

2采用罐车运输时,卸料点应有密闭式受料仓和输灰气源。

3 敞车运输:应设加湿机使除尘灰加湿后运输,

严禁未加湿的干灰直接装车或落地。

6.2.4储灰量

布袋箱体和集中大灰仓均应有1.5~2天的储灰量。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电气

7.1.1 干法除尘系统供电应符合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所规定的的有关要求,应与高炉供电相一致。计算机系统和在线煤气浓度检测装置应配置UPS 电源。

7.1.2 主工艺设备的控制应有系统集中控制和单机机旁操作,部分设备宜采用远程单机控制。

7.1.3 大布袋反吹风机宜采用交流变频调速装置。

7.1.4干法除尘属煤气区,危险区域宜划为2区。

电力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7.1.5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路应设防雷电措施,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7.1.6干法除尘的电气自动化装置、设施、管道的接地应符合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

7.1.7干法除尘设施各层平台应设正常照明;控制室和配电室除设正常照明外,应设应急照明。各主要操作平台宜设24V检修照明电源。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2.1干法除尘应具有较高自动控制水平。生产采用三电一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所有的过程检测参数和设备运转状态均应纳入计算机控制系统。

应在控制室对整个干法除尘工艺进行操作、监视、控制、报警和管理。并与高炉主控室、余压发电控制室等以数据通信方式传达信息。

7.2.2 干法除尘应设有完善的检测项目,进机显示、记录,并可显示曲线和历史记录。部分检测项目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检测内容如下:

1温度检测:重力(旋风)除尘出口、换热器出口、荒净煤气主管、箱体与大灰仓灰斗、换热器软水入口、换热器冷却水入口与汽包等温度检测,并显示高炉炉顶4点温度。

2压力检测:荒、净煤气总管、大灰仓后煤气连通管、脉冲氮气管减压阀前后氮气压力、反吹风机出口煤气压力等。就地压力表设置的有:氮气包及减压阀后、箱体分气包、各盲板阀前后等。

3压差检测:荒净煤气总管、各布袋箱体进出口(荒净煤气支管)、大灰仓进出口、反吹风机进出口等压差检测。

4流量检测:净煤气总管、反吹风机出口管、盲板阀与前置换热器供水管、氮气管、蒸汽管等流量和累积流检测量。同时显示炉顶喷水流量检测数据(检测点在炉顶系统)。

5灰位检测:各箱体与大灰仓高、低灰位检测及大灰仓低灰位现场报警。

6含尘量检测:荒净煤气总管、各箱体煤气出口支管、大灰仓出口管含尘检测与超标报警。同时采用净煤气放散办法检查各箱体及总管煤气含尘量情况。

7煤气检测:对现场环境进行煤气浓度检测及报警。

7.2.3 自动化控制内容如下:

1反吹:脉冲除尘可实施定时或定压差脉冲反吹,并控制进出口蝶阀以实现离线反吹或在线反吹;反吹风大布袋除尘自动控制过滤阀、反吹阀启闭实施箱体反吹,停止反吹时自动开启反吹管路回流阀使加压煤气回流。反吹风机入口

设低压报警和连锁装置。

2温度超标报警与调节:煤气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自动声光报警。设有前置换热器时,当温度超过规定应自动开启降温旁路进行降温,温度正常后自动切除降温系统,恢复常规作业。

3卸灰系统:对阀门、振动器、输灰机等进行程序控制。

4监视器设有工艺流程画面、箱体工作显示和各阀开关状态显示。

7.2.4控制室设有行政电话与直通电话。值班人员应配备便携式无线对讲机。

7.2.5对重要的工艺过程环节宜设置工业电视系统进行监控。

8 安全与环保

8.0.1置换

应对干法除尘箱体与管路设氮气吹扫及空气置换氮气管路。压缩空气置换管路与煤气系统连接应采用软管活接形式。

8.0.2煤气检测

干法除尘各主要操作平台、控制室、配电室必须设具有报警功能的固定式在线煤气浓度检测仪,检测数据应在控制室显示。值班人员配备便携式煤气浓度

计和氧气浓度表。

8.0.3低压报警

干法除尘煤气系统应设低压报警信号。

8.0.4煤气管冷凝水不应随意排放,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8.0.5除尘灰在回收利用时应防止环境污染。

8.0.6预防煤气泄漏

大布袋反吹风机轴封处应设有专门的密封装置以减少煤气泄漏。风机必须在室外安装。

8.0.7干法除尘布置应留有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源。

8.0.8平台与通道

所有操作与检修处如人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应设置固定平台与通道,宜采用钢格板,并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除尘系统必须设置不少于两路的梯道,并满足安全救护要求。

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执行本规范标准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2条文中指名应按某些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一般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

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煤气管道设计规范

煤气管道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1、煤气管道设计要求 煤气管道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管道材质选择 管道材质可选用《石油天然气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直缝电阻钢管》、《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材质均应采用镇静钢,钢号一般可选用20优质钢,弯头宜选用无缝弯头。 (2)管道连接 应尽量采用焊接,对于热煤气管道可釆用法兰连接。 法兰密封面应釆用突面形式(RF),法兰材质宜选用20镇静钢。热煤气法兰垫片采用耐热耐油垫。 热煤气系统紧固件采用六角螺栓或双头螺栓,材料采用合金钢(如35CrMo 等)。 (3)管道布置 煤气发生炉煤气管道须架空敷设,且不得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建筑物,尤其是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或库区。 厂内煤气输送管线与建筑物及相邻管线的水平和垂直净距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厂区煤气管道的坡度宜取0.005,车间煤气管道的坡度宜取0.003,便于清除积水等。 2、安全设施 煤气管道每20m做静电接地,接地连线可沿支架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应按规定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如爆破阀(防爆铝板+挡板,业内也习惯称之为“防爆板”)、泄压水封、放散管、煤气隔断装置(大水封)等。 3、管道施工及验收 煤气管道的安装、施工、检验应按国家相关规范进行。 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无损探伤检验,焊缝等级不得低于III级。 安装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确保煤气管道无泄漏,以保证其安全输送煤气。管径较小的支架应以刚性滑动为主,直径较大、高度较高的管道应以柔性铰接支架为主。合理设置补偿器和固定支架以减少土建工程的投资,尽可能使用自然补偿以减少管道工程的投资。 5、煤气管道破坏形式 管道破坏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管道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壁厚不断减薄,导致管道整体强度不足而发生爆破;另一种是管道经“过腐蚀”,其有效壁厚尚能达到使用要求,即使管道不会发生整体破坏,而局部由于泄漏点直径扩大等原因发生的局部再破坏。 6、煤气管道施工安全 (1)煤气管道施工安全操作 煤气管道施工是土建、吊装、安装、焊接等多个工种的组合。 (2)煤气管道带气施工 各种压力的煤气管道进行带气作业时,均需制定周密的带气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应以“四防”为原则: 防止原有燃气管道内进入空气。 防止作业人员烧伤、中毒或窒息。 防止作业现场着火,爆炸。

高炉煤气烟气处理

一、烟气除尘——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 高炉煤气净化分为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类,目前我国500m3级及以下高炉的煤气净化基本上全部采用干式布袋除尘,而1000m3级及以上高炉的煤气净化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的较少。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技术是钢铁行业重要的综合节能环保技术之一,以其煤气净化质量高、节水、节电、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优于传统的湿法洗涤除尘工艺, 属于环保节能项目,位于国家钢铁行业当前首要推广的“三干一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和高炉煤气余压发电)之首。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 1、工艺流程与设备 1.1系统组成 1 干法除尘由布袋除尘器、卸、输灰装置(包括大灰仓)、荒净煤气管路、阀门及检修设施、综 合管路、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辅助部分组成。 2 炉顶温度长期偏高的高炉宜在布袋除尘之前增设降温装置,有热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两类, 应优先选用热管式换热器。 1.2过滤面积 1 根据煤气量(含煤气湿分,以下同)和所确定的滤速计算过滤面积 计算公式: V 60Q F = 其中 F ——有效过滤面积 m 2 Q ——煤气流量m 3/h (工况状态) V ——工况滤速 m/min 2 工况流量。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实际煤气流量称为工况流量。以标准状态流量乘以工况系数即为工况流量。 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或流量)和标况体积(或流量)之比称为工况系数,用η表示。 计算公式: ()()0 000P P P T t T Q Q ++==η 其中 η——工况系数 Q 0——标准状态煤气流量m 3/h Q ——工况状态煤气流量m 3/h T 0——标准状态0℃时的绝对温度273K t —— 布袋除尘的煤气温度℃ P —— 煤气压力(表压)MPa P 0——标准状态一个工程大气压,为0.1 MPa

煤气管道设计规范

煤气管道设计规范 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作为煤气管道的一部分

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遵守表2的规定。 表2

煤气管道敷设高度除符合表2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型企业煤气输送主管管底距地面净距不宜低于6m煤气分配主管不宜低于4.5m,山区和小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 ――新建、改建的高炉脏煤气、半净煤气、净煤气总管一般架设高度:管底至地面净距不低于 8m(如该管道的隔断装置操作时不 外泄煤气,可低至6m),小型高炉脏煤气、半净煤气、净煤气总 管可低至6m ――新建焦炉冷却及净化区室外煤气管道的管底至地面净距不小于 4.5m,与净化设备连接的局部管段可低于 4.5m; ――水煤气管道在车间外部,管底距地面净空一般不低于 4.5m,在车间内部或多层厂房的楼板下敷设时可以适当降低,但要有通风 措施,不应形成死角。 煤气分配主管可架设在厂房墙壁外侧或房顶,但应遵守下列规定:——沿建筑物的外墙或房顶敷设时,该建筑物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 ――安设于厂房墙壁外侧上的煤气分配主管底面至地面的净距宜大于4.5m,并便于检修。与墙壁间的净距:管道外径大于或等于 500mn!勺净距为500mm外径小于500mn t勺净距等于管道外径,但 不小于100mm并尽量避免挡住窗户;管道的附件应安在两个窗口 之间。穿过墙壁引入厂房内的煤气支管,墙壁应有环形孔,不

应紧靠墙壁; ——在厂房顶上装设分配主管时,分配主管底面至房顶面的净距一般不小于800mm外径500mm以下的管道,当用填料式或波形补偿 器时,管底至房顶的净距可缩短至 500mm此外,管道距天窗不宜 小于2m并不应妨碍厂房内的空气流通与采光。 厂房内的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在地下室不应敷设煤气分配主管。如生产上必需敷设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厂房内的煤气管道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地沟内,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沟内除敷设供同一炉的空气管道外,禁止敷设其他管道及电 缆; ——地沟盖板宜采用坚固的炉箅式盖板; ——沟内的煤气管道应尽可能避免装置附件、法兰盘等;——沟的宽度应便于检查和维修,进入地沟工作前,应先做一氧化碳浓度含量分析; ——沟内横穿其他管道时,应把横穿的管道放入密闭套管中,套管伸出沟两壁的长度不宜小于 200mm; ——应防止沟内积水。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热发生炉煤气管除外),必须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 车间冷煤气管的进口设有隔断装置、流量传感元件、压力表接头、 取样嘴和放散管等装置时,其操作位置应设在车间外附近的平台上热煤气管道应设有保温层,热煤气站至最远用户之间热煤气管道的长

最新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0.2.14 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2 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3 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4 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10.2.1 5 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10.2.1 6 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10.2.1 7 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1 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 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 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10.2.18 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2 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 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10.2.19 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10.2.20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10.2.21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净高不宜小于2.2m。 2 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房间换气次数不得小于3次/h;并应有独立的事故机械通风设施,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3 应有固定的防爆照明设备。 4 应采用非燃烧体实体墙与电话间、变配电室、修理间、储藏室、卧室、休息室隔开。 5 应按本规范第10.8节规定设置燃气监控设施。 6 燃气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10.2.23条要求。 7 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敷设在其他管道的外侧。8 地下室内燃气管道末端应设放散管,并应引出地上。放散管的出口位置应保证吹扫放散时的安全和卫生要求。注:地上密闭房间包括地上无窗或窗仅用作采光的密闭房间等。10.2.22 液化石油气管道和烹调用液化石油气燃烧设备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当确需要设置在地下一层、半地下室时,应针对具体条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进行专题技术论证。10.2.23 敷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以及竖井、住宅汽车库(不使用燃气,并能设置钢套管的除外)的燃气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材、管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高炉煤气干法 设 计 规 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2007]126 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北京首钢设计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定。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范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 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首钢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燃气设计常用规范与表格

燃气设计常用规范与表格

4.1.4 当燃气管道穿越管沟、建筑物基础、墙和楼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燃气管道必须敷设于套管中,且宜与套管同轴; 2 套管内的燃气管道不得设有任何形式的连接接头(不含纵向或螺旋焊缝及经 无损检测合格的焊接接头); 3 套管与燃气管道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填实,套管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应用防水材料填实。 .1.5 燃气管道穿过建筑物基础、墙和楼板所设套管的管径不宜小于表4.1.5的规定;高层建筑引入管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其套管管径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4.1.6 燃气管道穿墙套管的两端应与墙面齐平;穿楼板套管的上端宜高于最终形成的地面5cm,下端应与楼板底齐平。 表4.1.5 燃气管道的套管公称尺寸 燃气 DN10 DN15 DN20 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DN80 DN100 DN150 管 套管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DN65 DN80 DN100 DN125 DN150 DN200 表4.3.2 室内燃气管道敷设方式

4.3.3 室内燃气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4.3.20 室内燃气管道与装饰后墙面的净距 管子公称尺寸<DN25 DN25~DN40 DN50 >DN50 与墙净距(mm) ≥30≥50≥70≥90 .3.24 燃气管道与燃具之间用软管连接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软管与管道、燃具的连接处应严密,安装应牢固; 2 当软管存在弯折、拉伸、龟裂、老化等现象时不得使用; 3 当软管与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 4 当软管与移动式的工业用气设备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30m,接口不应超过2个; 5 软管应低于灶具面板30mm以上; 6 软管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穿过墙、楼板、顶棚、门和窗; 7 非金属软管不得使用管件将其分成两个或多个支管。 4.3.27 管道支架、托架、吊架、管卡(以下简称“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的支架应安装稳定、牢固,支架位置不得影响管道的安装、检修与维护; 2 每个楼层的立管至少应设支架1处;

煤气管道设计规范

煤气管道设计规范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遵守表2的规定。 煤气管道敷设高度除符合表2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型企业煤气输送主管管底距地面净距不宜低于6m,煤气分配主管不宜低于,山区和小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 ——新建、改建的高炉脏煤气、半净煤气、净煤气总管一般架设高度:管底至地面净距不低于8m(如该管道的隔断装置操作时不外泄煤气,可低至6m),小型高炉脏煤气、半净煤气、净煤气总管可低至6m;

——新建焦炉冷却及净化区室外煤气管道的管底至地面净距不小于,与净化设备连接的局部管段可低于; ——水煤气管道在车间外部,管底距地面净空一般不低于,在车间内部或多层厂房的楼板下敷设时可以适当降低,但要有通风措施,不应形成死角。 煤气分配主管可架设在厂房墙壁外侧或房顶,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沿建筑物的外墙或房顶敷设时,该建筑物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 ——安设于厂房墙壁外侧上的煤气分配主管底面至地面的净距宜大于,并便于检修。与墙壁间的净距:管道外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净距为500mm;外径小于500mm的净距等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100mm,并尽量避免挡住窗户;管道的附件应安在两个窗口之间。穿过墙壁引入厂房内的煤气支管,墙壁应有环形孔,不应紧靠墙壁; ——在厂房顶上装设分配主管时,分配主管底面至房顶面的净距一般不小于800mm;外径500mm以下的管道,当用填料式或波形补偿器时,管底至房顶的净距可缩短至500mm。此外,管道距天窗不宜小于2m,并不应妨碍厂房内的空气流通与采光。 厂房内的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在地下室不应敷设煤气分配主管。如生产上必需敷设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厂房内的煤气管道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地沟内,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沟内除敷设供同一炉的空气管道外,禁止敷设其他管道及电缆; ——地沟盖板宜采用坚固的炉箅式盖板; ——沟内的煤气管道应尽可能避免装置附件、法兰盘等; ——沟的宽度应便于检查和维修,进入地沟工作前,应先做一氧化碳浓度含量分析; ——沟内横穿其他管道时,应把横穿的管道放入密闭套管中,套管伸出沟两壁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 ——应防止沟内积水。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热发生炉煤气管除外),必须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 车间冷煤气管的进口设有隔断装置、流量传感元件、压力表接头、取样嘴和放散管等装置时,其操作位置应设在车间外附近的平台上。 热煤气管道应设有保温层,热煤气站至最远用户之间热煤气管道的长度,应根据煤气在管道内的温度降和压力降确定,但不宜超过80m。 热煤气管道的敷设应防止由于热应力引起的焊缝破裂,必要时,管道设计应有自动补偿能力或增设管道补偿器。 不同压力的煤气管道连通时,必须设可靠的调压装置。不同压力的放散管应单独设置。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最新版)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目前,高炉煤气频繁放散,造成下风向的岗位煤气含量超标,为杜绝下风向岗位员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特对高炉煤气放散做出如下规定: 1、高炉煤气放散不点火是造成下风向岗位煤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高炉煤气放散必须点火。 2、因点火系统设备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点火的,炼铁厂必须尽快给与安排检修,在这期间煤气需要放散的,放散前炼铁厂必须报告总调,并通知到下风向岗位所在厂。 3、高炉煤气点火系统故障,造成不能点火超过10天的,视为生产事故,比照公司生产事故标准由生产安全部安全科予以处罚。 4、总调值班调度在接到炼铁未点火煤气放散报告后,应安排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下风向岗位巡查并检测煤气浓度,如发现有煤气浓度达到需人员撤离岗位的浓度值时(200ppm),应立即向总调反映,由总调通知该岗位所在厂领导或厂安全科人员(夜间通知值班厂领导),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相关资料全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2、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004 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燃气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工程技术规程》 DGJ08-74-2004 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二、设计内容 1、燃气压力级制: 室内用户最高压力要求 1)国家规范: 表10 . 2 . 1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表压Mpa) 注:1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压大于0.14MPa ; 2管道井内的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应大于0 . 2MPa ; 3室内燃气管道压力大于0 . 8MPa的特殊用户设计应按有关专业规范执行。 (技规第6.4.1.3条,不应大于0.8Mpa的说明可按注3执行)

表10 . 2 . 2民用低压用气设备燃烧器的额定压力(表压kPa) 2)上海规范:第5.1.1条 居民生活用燃气应采用低压供应,低压燃气供应的民用燃具额定压力不应低于: 人工煤气O.OIMPa 天然气0.02 MPa 2、管材选择 10 . 2 . 4室内燃气管道选用钢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压燃气管道应选用热镀锌钢管(热浸镀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 / T 3091的规定; 2)中压和次高压燃气管道宜选用无缝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 /T8163的规定;燃气管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0 ? 4MPa时,可选用本款第1)项规定的焊接钢管。 2钢管的壁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用符合GB /T 3091标准的焊接钢管时,低压宜采用普通管,中压应采用加厚管;2)选用无缝钢管时,其壁厚不得小于3mm,用于引入管时不得小于3. 5mm ; 3)在避雷保护范围以外的屋面上的燃气管道建筑沿外墙架设的燃气管道,采用焊和高层 接钢管或无缝钢管时其管道壁厚均不得小于4mm。 3钢管螺纹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低压燃气管道(地下室、半地下室等部位除外)、室外压力小于或等于0 ? 2MPa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2021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2021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2021年) 目前,高炉煤气频繁放散,造成下风向的岗位煤气含量超标,为杜绝下风向岗位员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特对高炉煤气放散做出如下规定: 1、高炉煤气放散不点火是造成下风向岗位煤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高炉煤气放散必须点火。 2、因点火系统设备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点火的,炼铁厂必须尽快给与安排检修,在这期间煤气需要放散的,放散前炼铁厂必须报告总调,并通知到下风向岗位所在厂。 3、高炉煤气点火系统故障,造成不能点火超过10天的,视为生产事故,比照公司生产事故标准由生产安全部安全科予以处罚。 4、总调值班调度在接到炼铁未点火煤气放散报告后,应安排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下风向岗位巡查并检测煤气浓度,如发现有煤气浓度达到需人员撤离岗位的浓度值时(200ppm),应立即向总调反映,

由总调通知该岗位所在厂领导或厂安全科人员(夜间通知值班厂领导),马上到达现场,对煤气超标岗位人员迅速组织撤离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生产安全部安全科每天派人查看煤气下风向岗位安全隐患情况,并责成有关厂采取必要措施疏散煤气,防止岗位人员中毒,同时要经常检查岗位煤气防护器材是否可正常使用,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督办其抓紧修复。 6、煤气防护人员应1小时一次到总调度室观测煤气管网压力,一旦发现超压放散时,要携带报警仪到有可能造成煤气聚集的岗位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有岗位煤气浓度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安全部安全科长汇报,安全科长应督办炼铁煤气放散点火和煤气浓度超标岗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安全部 2011年5月17日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高炉煤气干法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 计划(第二批)》建标[2007]126 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北京首钢设计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 定。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 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范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 规范共分8 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 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 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严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O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首 钢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目次 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 般规定 工艺流程 本体设备 般规定 设计与制造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 般规定 卸、输灰工艺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电气

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设计规范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https://www.doczj.com/doc/0414860885.html,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 standardized status of gas 温度为0℃,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flow rate of the actual treated gas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working condition coefficient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 surface load;air to cloth ratio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单位是m3/m2 h。 2.0.5过滤风速 filtration velocity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untreated gases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treated gases;clean gases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dry dust collector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dry bag filter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pulse jet type bag filter 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 reverse blow type bag filter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2.0.12隔断装置 curtain appliance 凡在系统无异常状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其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具有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区域功能的装置。 2.0.13炉顶余压透平 top residual pressure turbine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一般规定 3.1.1开展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设计应有充分的设计依据和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 3.1.2干法除尘设施应布置在高炉附近、粗煤气系统之后,和余压发电设施紧密联结。 3.1.3压力与流量 布袋除尘器系统的设计压力为炉顶放散阀设计开启压力(炉顶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流量按最大煤气发生量考虑。与炉容大致对应关系见表3—1。 表3—1 炉容、炉顶压力与煤气流量对应关系 高炉容积 m3 <1000 1000~3000 >3000 炉顶压力 MPa 0.05~0.15 0.15~0.25 0.2~0.30 煤气发生量 m3/h <200000 200000~600000 >500000 3.1.4温度 布袋除尘的入口煤气温度应高于露点50℃左右,低于滤料规定的长期使用温度。3.1.5净煤气含尘量 干法除尘净煤气含尘量应小于5mg/m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表6.1.6 城镇燃气管道设计压力(表压)分级 表6.3.2 钢质燃气管道最小公称壁厚 6.3.4 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2 埋设在非机动车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3 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O.3m; 4 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O.8m。 注: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6.3.5 输送湿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 6.3.6 地下燃气管道的基础宜为原土层。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基础应进行处理。

6.3.7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表6.3.3-1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 表6.3.3-2 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m)

6.3.8 地下燃气管道从排水管(沟)、热力管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内穿过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6.3.3-1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6.3.9 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穿越铁路或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应加套管。 注:当燃气管道采用定向钻穿越并取得铁路或高速公路部门同意时,可不加套管。 2 穿越铁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底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2)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3)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 4)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 5)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脚外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3 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管沟内;穿越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穿越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的燃气管道的套管或管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套管或管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管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 2)套管或管沟端部距电车道边轨不应小于2.Om;距道路边缘不应小于1.Om。 4 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 6.3.13 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应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 6.3.14 地下燃气管道上的检测管、凝水缸的排水管、水封阀和阀门,均应设置护罩或护井。 6.3.15 室外架空的燃气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 次高压B、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外墙敷设。 2 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住宅或公共建筑物中不应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O.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0.3m。燃气管道距生产厂房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不限。 3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15的规定。

2019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2019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2.0.12隔断装置 凡在系统无异常状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其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具有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区域功能的装置。 2.0.13炉顶余压透平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一般规定 3.1.1开展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设计应有充分的设计依据和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 3.1.2干法除尘设施应布置在高炉附近、粗煤气系统之后,和余压发电设施紧密联结。 3.1.3压力与流量 布袋除尘器系统的设计压力为炉顶放散阀设计开启压力(炉顶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流量按最大煤气发生量考虑。与炉容大致对应关系见表3—1。 布袋除尘的入口煤气温度应高于露点50℃左右,低于滤料规定的长期使用温度。 3.1.5净煤气含尘量 干法除尘净煤气含尘量应小于5mg/m3。 3.1.6过滤风速 滤速(工况)按0.3~0.8m/min选取。合成纤维滤料(以芳纶Nomex为代表)可选择较高值;玻璃纤维复合滤料(以氟美斯为代表)宜选择较低值,均已包含了余

10万高炉煤气柜柜技术要求

福建正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10万m3高炉煤气柜 总包技术要求 福建正和钢铁有限公司能源动力厂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1、工程名称:福建正和钢铁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制造、供货、安装、调试工程 2、总包施工范围 2.1承包方负责土建基础、房屋(含装修)、消防主水管、灭火器、隔油池、围墙、大门、道路、站区给排水系统以外的柜本体(含进出口煤气管道及其他各种能源介质管道支架梯子平台、检修风机)、电气、仪表、消防、采暖、通风、管道、避雷接地装置等的制作、供货、安装及调试全部由承包方完成。电气部分发包方提供两路低压电源并接至承包方两路进线开关柜上;进出口煤气管道接至院墙外设计接点,其他各种介质管道由发包方接至煤气柜围墙外1m,再由承包方自行接至各使用点。 2.2。活塞混凝土配重块及混凝土走道板由承包方提供并安装。 2.3密封油由承包方提供并负责装填。 2.4 CO探头、报警装置由承包方采购并负责安装。 2.5油水分离器、柜底、底部油沟至隔油池的排水砼管,外排至水沟的排水砼管均由承包方负责;站区内上水管、回水管、所有穿线管由承包方负责。 2.6站区路灯照明由发包方负责。 2.7煤气柜基础地脚螺栓锚固件(含地脚螺栓)由承包方提供,并负责地脚螺栓锚固件固定、就位。 2.8地基处理和场平、绿化由发包方完成。 2.9站区内电信由发包方完成。 2.10站区内柜位、压力信号远传至能源调度中心由发包方完成。 3、工艺技术要求 3.1 十万m3高炉煤气柜技术参数及规格

3.2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LNG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门站

6 燃气输配系统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4.O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输配工程的设计。 6.1.2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设计,应符合城镇燃气总体规划。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 6.1.3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的选择,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燃气供应来源、用户的用气量及其分布、地形地貌、管材设备供应条件、施工和运行等因素,经过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 城镇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用户用量及其分布,全面规划,并宜按逐步形成环状管网供气进行设计。 6.1.4 采用天然气作气源时,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的平衡,应由气源方(即供气方)统筹调度解决。 需气方对城镇燃气用户应做好用气量的预测,在各类用户全年的综合用气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逐月、逐日用气量计划。 6.1.5 在平衡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基础上,平衡城镇燃气逐小时的用气不均匀性,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尚应具有合理的调峰供气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应根据计算月平均日用气总量、气源的可调量大小、供气和用气不均匀情况和运行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 2 确定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时,应充分利用气源的可调量(如主气源的可调节供气能力和输气干线的调峰能力等)。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平衡小时的用气不均所需调峰气量宜由供气方解决,不足时由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解决。 3 储气方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方案比较,择优选取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对来气压力较高的天然气输配系统宜采用管道储气的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