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分类:教学研究

?作者:侯咏梅

?字数:2826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第3期

关键词甲骨文,书籍,殷商,典册

由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主编并为之作序的《中国藏书楼》认为,中国藏书事业的历史。可追溯到文字和图书已有相当发展的殷周时代,专藏甲骨的龟室是我国最早的国家图书档案馆,史官贞人是早期的文献管理者。这就是说,把书籍的最早源头追溯到了这种以甲骨为载体的古老文字形式。

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并被认为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流变之作的钱存训著《书于竹帛》,也是将殷周时期的甲骨文当作中国最早的书籍来看待,认为“这些甲骨刻辞都是商代后期和周初的文字记录,也是三千年前王室档案的一部分”。

这是两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的颇具代表性而且影响较大的著作。翻检众多关于图书发展史的著作和论文,也多讲到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是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

正是由于这些权威学者的观点,影响着世人对甲骨文和古代图书之间关系的看法。比如在一些中学课本中,同样也持这样的观点。

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课,以中国古代书籍的演变过程为顺序,依次介绍了古代书籍从“龙骨”“竹简”到缩微型书籍的演变历史,开头第一自然段说到了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和它的内容,把刻写甲骨文字的“龙骨”当作古代书籍的雏形来讲。

在江苏的新课标语文教学参考书中的“走进图书馆”,说到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时,也是把甲骨文当作了书籍的源头:“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0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对于这种说法,本人不敢苟同,愿在此作一下辨析与补正。

自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以来,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经过数代甲骨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今学术界对甲骨文的年代和性质,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说明殷商民族是一个非常迷信鬼神的民族,商人凡事不敢自专,总要通过占卜问诸鬼神,听凭鬼神的旨意。占卜材料多为龟甲(主要:是龟腹甲,及少量龟背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也有少数的牛肋骨、鹿头骨、虎骨、人头骨等),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兆”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甲骨占卜主要是用于商代王室或宗亲贵族的占卜活动。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佑。殷墟甲骨文就是商代后期人们为了记录占卜过程而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所以又称甲骨卜辞。

甲骨占卜可以说是上古社会先民的一种宗教活动,也可以说是其日常生活和思维的一种模式。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甲骨占卜。但是直到商代晚期,占卜甲骨上才有了大量的刻写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刻写,是在占卜后把占卜经过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这其中包括占卜的时期、占卜者(贞人)名字、占卜的事项、占卜的

吉凶推断、占卜的最终结果等等。所以说,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可以分为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文字详略不等,多者一版甲骨上达400字,而少者一条卜辞仅一两字。大多数甲骨卜辞都不完整,多作省略。其中最主要的也是一般不做省略的部分是命辞,即占卜的事项,主要涉及王室的祖先神祗祭祀、对外征战、商王出游田猎、贵族疾病、往来礼聘以及社会生活层面的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后人可以通过对这些甲骨卜辞的分析研究当时殷商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今天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即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出土了大约十多万片的甲骨片。这些甲骨,时间持续较长,是从盘庚迁殷到殷纣灭亡273年间的甲骨占卜遗物。经过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的分期断代研究,将它们分为武丁及武丁以前、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等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目前这些材料已被汇编成《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以及《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等大型甲骨材料著录书出版发行,为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甲骨文字材料。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如今经过几代甲骨学家的研究考释,文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语法、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古代汉字学的“六书”理论来研究,在字形结构方面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均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仍以象形文字为主,其中较为复杂的造字结构如会意字和形声字,也是以常见的象形字为基础而形成的。总的来说,甲骨文在文字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繁简化和形声化的趋向。繁简化,是指早期甲骨文字中一些形体复杂的字,至晚期日趋简单,笔画减少;而同时一些形体较简单的字,到晚期出现了日趋复杂、笔画增多的趋势。形声化,是指甲骨文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大量的合体会意字,尤其是出现了更多的声符加形符的形声字,满足了表达繁杂社会事务的需要。这些都表明,甲骨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早已不是文字起源初期的原始形态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早期的甲骨文。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二里岗遗址扰土层中发现了一版牛肋骨刻辞,上有十字:“又屯土羊乙贞从受十月”。

2003年3月24日在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发现了时代相当于殷墟文化二三期的晚商甲骨文。大辛庄遗址距地面50厘米的四个探方土层中,出土了十多片甲片。经过清洗缀合,在八片有文字的甲片中,有七片甲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在这块长约15厘米、宽约8厘米的龟甲上,计有25个甲骨文字,由兆辞、兆数和前辞组成。据初步研究,其内容是对某位“母”进行祭祀占卜的记录。不论是甲骨修整、钻凿形态,还是字形、文法,都应与安阳殷墟卜辞属于同一系统。

除商代晚期甲骨文之外,历年来也陆续发现了西周时代的甲骨文。如在陕西周原的岐山风雏、扶风齐家、长安张家坡、丰镐遗址、周公庙遗址、山西洪洞坊堆、河北邢台南小汪、北京昌平白浮、房山琉璃河、镇江营d等地也先后发现了西周甲骨文。但西周甲骨文的数量、规模以及文字形态(大多数字体细小,近似微雕)都远不如商代的殷墟甲骨文为盛。这种情况表明,甲骨文字至商代后期达到鼎盛,其后由于甲骨占卜已被其他形式的占卜所逐渐代替,甲骨文字的发展也渐趋末流。

从以上所分析的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和形式,可约略知道甲骨文的性质。虽然甲骨卜辞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但主要是记录王室或王公贵族占卜情况

(卜辞之外还有所谓记事刻辞和表谱刻辞等,但与卜辞相比数量极少)。甲骨卜辞只是殷商晚期社会一个极其独特方面的部分展示与再现,并且只是对可能要发生事项的占卜与吉凶判断,而不一定是事物发展的真实情况。对于当时文字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甲骨文只是文字的众多使用方式的一种,而不是主要使用方式。当时文字的使用,除了甲骨文字之外,还有简牍文字、玉石文字、钟鼎铭文、陶器文字等等,其中简牍文字应该是最主要的文字使用方

式。所以,甲骨文只是占卜文字,不能以甲骨文来直接判断当时社会实际。

本人认为,把甲骨文作为“书籍的雏形”来看是没有道理的。在当时,甲骨文不是作为书籍而制作的,因此它也不具备书籍的性质和功能。它不是供人们阅读信息、增益知识、交流思想的载体,只是占卜者为了日后验证占卜结果是否应验而刻写的备忘文字。在甲骨文的埋藏中,虽然也有一些是以类而聚、同时同处的有意埋藏,如殷墟考古发掘中多次发现的甲骨窖藏坑:127坑、大连坑、小屯南地甲骨坑、91花东甲骨坑等,但仍有大量的甲骨是被作为废物遗弃的,分散在遗址的地层中。这也是与书籍的搜集和档案的庋藏不一致的地方。

与此相关的是,在档案学界有关甲骨文是否属于档案的争论。20世纪50年代,著名甲骨学家陈梦家先生在谈到甲骨卜辞的性质时说:“这些卜辞可以视作政治的决定记录……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于是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多将甲骨文看做是最早的档案雏形,几乎所有的档案学教科书和研究论文都认定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而无异议。

实际上,甲骨文虽然是商代人们在占卜活动中的过程记录,是第一手原始记录材料,但它并不符合历史档案所应有的条件和性质。首先,商王朝后期没有特定的存放所谓“甲骨档案”的场所。甲骨文出土地点十分分散,在小屯村东北、村南、村西南、村西、村中以及花园庄东地、南地甚至洹河对岸的侯家庄一带皆有大量甲骨文出土。其次,商代后期并未有意要把甲骨文当作档案长期保存下去。发现的甲骨文,皆出土于室外灰坑或所谓的“窖穴”之中,不仅不能遮风避雨,而且这些坑没有经过特殊的防潮、防渗水加工处理,著名的H127、花东H3等甲骨坑,都是作为垃圾坑的灰坑,其中破碎陶片和生活垃圾与甲骨伴出共存,且不久即遭到别的灰坑的破坏。再者,甲骨文不具备查考利用价值,其存放状况无法查考;当时人没有对甲骨文内容进行系统的捡选整理,原始文件没有转化成档案;而且大部分甲骨坑甲骨排列混乱,看不到用绳捆成束或用装具盛装的现象,更没有确凿无疑的编目现象;而那些掩埋于土坑内且上面经过土层夯实的甲骨文,也无法供后人查考利用。

甲骨文不是商代的档案,更不是商代的书籍。

说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商代前期或者先商文化时期(即商汤未建立统治政权的商族先公时代),已经有了书籍——“典册”了。

《尚书·多士》中曾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这里是说,只有殷商民族的先人有“典册”。大概文字的发明和利用,最早是在殷商民族中发生,因此殷商先人最早拥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档案“典册”。

中国古代在发明纸张以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子或木头制成的“简牍”,长方的木板叫“牍”,长条形的竹条叫“简”。“简牍”用丝绳或牛皮条(古书称“苇”,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即是此义)编缀起来就是“册”。“典”就是大册,重要的简册。

甲骨文中有“典”“册”二字。“册”字,(《甲骨文合集》9356),正像众多竹木简条以丝绳或牛皮条横编连缀起来的形状。“典”字与“册”字相关形似而作(《甲骨文合集》38305),像以手捧“简册”或将“简册”捧放到案几上供起来之形。甲骨、辞中多次出现与“册”有关的辞例,如“作册”“称册”“册用”“册祝”“册入”等。“典”字用法与“册”相同,二字字形有时也可互作相通。

根据甲骨文字形,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并参照近世考古发现的战国秦汉简牍来推测,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经出现了将刻写字迹的竹木简牍编缀而成的“典册”了。所以,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最早的书籍不是甲骨文,而是早在甲骨文之前的先商时代即已产生,并在甲骨文时代仍然存在的“典册”。只是竹木“简牍”不易保存,在今天的考古工作中尚未发现商代的“典册简牍”实物。

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与董作宾书法鉴赏 甲骨文书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包括“以刀代笔”的契刻卜辞的书法艺术,和“以笔代刀”的卜文(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狭义而言,指后者“以笔代刀”的卜文笔墨书法。现在通常讲的甲骨文书法,主要指的是“以笔代刀”的卜文笔墨书法。 殷商甲骨文具有应用和艺术的双重性。殷商甲骨文虽说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古文字,但却是成熟的形体兼备的文字,可称上是书法。因为殷商的人们己有了将汉字书写得整齐美观的观念,且在点画、结字、布局方面已基本上确立了后世汉字书写及书法艺术的格局。甲骨文字的点划基本上是均齐划一的等线性,首尾则多取尖势。这固然与以刀刻骨这种具体“书写”方式有关,但风格在这里的趋向统一,也完全可以证明.人们在这种整齐划一之中铭刻下对整齐美、技巧美的执着追求的。以刀刻骨的难以驾驭与一丝不苟的谙练娴熟之间的强烈对比,更促使这种美的价值迅速增长。点画虽均齐而偏细,但却有质感、有力度,又显示着人们在笔画质地美方面的审美意识的觉醒。 郭沫若先生在《殷英粹编》中提出第一四六八片,刻十个干支字,“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一行盖精美整齐,余则歪刺几不能成字。然此歪刺者中,却间有二三字,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旁刻者之范本,而歪刺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之摩伎也。刻鹄不成,为师范者从容捉刀助之,故间有二三字合乎规矩、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情如目前。” 此外当时有了‘专业’的书写者。用甲骨进行占卜,有一套严密的程序和分工。在《周礼? 春官》中记载有掌管卜事的“大卜”,“卜师”、“龟人”、“垂氏”等官名。在甲骨文实物中,不仅发现了卜辞中有“贞人”的名字。而且在甲骨的甲桥、甲尾、背甲和牛骨的骨臼、骨面上发现了“入者”、“示者”、“乞者”等的签名。在这样细致的分工中应当包括专门的契刻者,也就是甲骨文的专门书写者。我们还在商铭文中,发现了肥瘦相间的笔道、这说明当时已经使用毛笔并有了提按运笔的意识.并且最为重要地发现甲骨文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书法中的雄浑,精细、奇恣等美学范畴已经初露端倪。如《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这标志着汉字书写已经上升为艺术。 殷商甲骨文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是书法艺术迈出的第一步。因为殷商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因此我们谈到甲骨文书法史有必要从殷商开始。 殷商甲骨文书法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商朝的第二十代君王盘庚把都城从亳迁到殷,经过一系列的复古改制,中兴了即将崩溃的商王朝。嗣后,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即殷纣王),八代十二王皆建都于此。殷作为后期商朝的都城,前后历时共二百七十三年。而在这二百七十三年里,却给后人留下了王室占卜时的记录——甲骨文。 我们从《大戴礼记?表记》中知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也就是说,在殷王朝时,是十分迷信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敬事鬼神,崇尚占卜,凡事必卜,每卜又多至数次。《论衡?卜筮篇》:“钻龟揲蓍有吉凶之兆者,逢吉遭凶之类也。何以明之?周武王不豫,周公卜之龟。公曰,乃逢是吉。”由出土的卜辞得知,商代常“一事多卜,不限之龟,”其内容也十分复杂的,凡祭祀,征战,田猎,疾病,风雨晦暝,年成欠丰,出入的吉凶,旬夕的安否,用人用性之多寡,妇人生育之男女,无不求之占卜以请命于上天。就是在这种原始思维的导向下巫术活动中的文字才被渐渐地丰富和发展起来了。故今人称这些占卜的文字为“卜

甲骨文的基本必读书目

甲骨文的基本必读书目 2006-10-1711:15:31 大中小 以下是甲骨文必读的基本书。叶剑辉。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此书集80年来甲文研究之大成,资料全面,引用极为方便,首先推荐之。其将800余种著述甲骨的书刊汇集齐全,且版本较佳,于国内外公私所藏甲骨实物拓本、照片和摹本,尽行墨拓、摹写和翻照。全书计5224版,41,956片,分订13册。1至7册为武丁时期,8册为祖庚、祖甲时期,9至11册为廪辛、康丁时期及武乙、文丁时期,12册为帝乙、帝辛时期。13册为摹本,分期同前。 《甲骨学通论》王宇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本书论述了甲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评价了重要的甲骨学论著,对90年来甲骨学研究的成果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可以一看。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王宇信著。中国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书末附《建国以来甲骨文编年论著简目》(1949一1979.9)、《建国以来甲骨文作者论著简目》。 《契文举例二卷》孙诒让著,本书于甲骨学有开山之功,必读。1917年吉金庵丛书本一册。1927年8月上海蟫隐庐石印本二册。1993年12月,齐鲁书社出版楼学礼校点本,有校刊记。 《殷商文字贞卜考》罗振玉著。1910年玉简斋石印本一册。 《殷虚书契》罗振玉编。1911年国学丛刊石印本三期三卷,不全。1913年影印本9册,1932年重印本9册,中国书店影印精装本一册。原分20卷,后改编为8卷著录了2106片。 《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著。1914年王国维手写石印本一册,1927年2月东方学会石印增订本三卷二册。 《殷虚书契后编二卷》罗振玉编。1916年3月影印本一册,又艺术丛编第一集本,又重印本。 《殷虚书契续编六卷》罗振玉编。1933年9月影印本六册。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王国维著。1917年自写石印本,编入《学术丛书》。又收入《观堂集林》卷九。1929年《王忠悫公遗书》本,又1940年《王静安先生遗书》本。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王国维著。1917年2月自写石印本,编入《学术从书》。又收入《观堂集林》卷九。1927年《王忠悫公遗书》本。1940年《王静安先生遗书》本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 ?分类:教学研究 ?作者:侯咏梅 ?字数:2826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第3期 关键词甲骨文,书籍,殷商,典册 由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主编并为之作序的《中国藏书楼》认为,中国藏书事业的历史。可追溯到文字和图书已有相当发展的殷周时代,专藏甲骨的龟室是我国最早的国家图书档案馆,史官贞人是早期的文献管理者。这就是说,把书籍的最早源头追溯到了这种以甲骨为载体的古老文字形式。 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并被认为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流变之作的钱存训著《书于竹帛》,也是将殷周时期的甲骨文当作中国最早的书籍来看待,认为“这些甲骨刻辞都是商代后期和周初的文字记录,也是三千年前王室档案的一部分”。 这是两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的颇具代表性而且影响较大的著作。翻检众多关于图书发展史的著作和论文,也多讲到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是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 正是由于这些权威学者的观点,影响着世人对甲骨文和古代图书之间关系的看法。比如在一些中学课本中,同样也持这样的观点。 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课,以中国古代书籍的演变过程为顺序,依次介绍了古代书籍从“龙骨”“竹简”到缩微型书籍的演变历史,开头第一自然段说到了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和它的内容,把刻写甲骨文字的“龙骨”当作古代书籍的雏形来讲。 在江苏的新课标语文教学参考书中的“走进图书馆”,说到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时,也是把甲骨文当作了书籍的源头:“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0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对于这种说法,本人不敢苟同,愿在此作一下辨析与补正。 自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以来,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经过数代甲骨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今学术界对甲骨文的年代和性质,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说明殷商民族是一个非常迷信鬼神的民族,商人凡事不敢自专,总要通过占卜问诸鬼神,听凭鬼神的旨意。占卜材料多为龟甲(主要:是龟腹甲,及少量龟背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也有少数的牛肋骨、鹿头骨、虎骨、人头骨等),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兆”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甲骨占卜主要是用于商代王室或宗亲贵族的占卜活动。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佑。殷墟甲骨文就是商代后期人们为了记录占卜过程而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所以又称甲骨卜辞。 甲骨占卜可以说是上古社会先民的一种宗教活动,也可以说是其日常生活和思维的一种模式。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甲骨占卜。但是直到商代晚期,占卜甲骨上才有了大量的刻写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刻写,是在占卜后把占卜经过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这其中包括占卜的时期、占卜者(贞人)名字、占卜的事项、占卜的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一.甲骨文的文字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1)字形多变: 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体式丰富: 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因字成型 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线条瘦硬 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5)形象生动 甲骨文是师法自然,合众美的结果,大部分字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形状、声音、轨迹等。 万[萬] 形如蝎子.蝎子为胎生昆虫,母蝎产子,每胎可达数一甚而 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 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不可胜数之“万”字. 春 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计时的标志, 组合起来,表示草木遨生开始的时序. 至 一支箭由远方而来,射到靶上,一横代表箭靶

观 是一只猫头鹰的特写,最上面是羽,角中间一竖是 喙,两侧是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主神贯注观贯注观察的样子,最下面的是乌,表明猫头鹰的类属.此字充分的掌握住了猫头鹰的表情。 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

甲骨文的来历和演变过程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

甲骨文工具书

第十一章 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要籍 一、甲骨文字考释的专书 1.《契文举例》孙诒让,撰于1904年,但直到1913年此书原稿才在上海被王国维发现,后方得到出版。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研究著作。该书所据材料,仅《铁云藏龟》一书。1917年《吉金盦丛书》本一册,1927年上海蟫隐庐石印本二册。 《契文举例》共分十章。即: 月日第一贞卜第二卜事第三 鬼神第四卜人第五官事第六 方国第七典礼第八文字第九 杂例第十 这是将甲骨文按内容进行分类的最早尝试。《契文举例》一书所考释的文字,在今天看来,基本已无可取,但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此书“在甲骨学史上筚路蓝缕,它的草创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2.《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1914年石印本一册,1927年东方学会石印增订本三卷三册。他在文字考证的基础上,结合史籍,再考求商代典制,“所得则有六端”:“一曰帝系”,“二曰京邑”,“三曰祀礼”,“四曰卜法”,“五曰官制”,“六曰文字”。共考释并加以解说四八五字。至1927年有将其增订出版,《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增至五七一字。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及《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在甲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及《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国维1917年发表,收入《学术丛书》及《观堂集林》卷九。此二文不仅考证了甲骨文中所见殷代先公先王,而且是“把甲骨文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文字时期’进入了‘史料时期’”的重要论文。 4.《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1931年大东书局石印本二册,1982年科学出版社合《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辞》等为一编,以《甲骨文字研究》为书名,作为《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出版。郭沫若此书,不仅对断片缀合、残辞互补、缺刻横划、分期断代等方面多有发现,而且在文字考释方面也颇有创获。此书开辟了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甲骨文字的新途径,在甲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于省吾,初编1940年石印本一册,续编1941年石印本一册,三编1944年石印本一册。全书共收考释文章98篇,文字考释简练、精到、严谨,并将所释就之字再放到有关卜辞中去核校,做到了文从字顺,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 6.《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上卷是将《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所收98篇论文加以删订,共存53篇而成。本书的中、下卷,一部分是经过删削的作者解放前所写《骈枝》四编中的文章,有十篇是重新改写的。另一部分是改写、改定的解放后在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字考释论文。全书共收入文字考释之作190篇。《甲骨文字释林》一书是于省吾研究甲骨文的总结,考证并加以解说了300个甲骨文字,为甲骨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7.《积微居甲文说卜辞琐记》杨树达,中国科学院1954年出版。该书卷上说字的论文共三三篇,分识字、说义、说通读、说形等四类。卷下考史论文共二〇篇,分人名、国名、水名、祭祀、杂考等五项。《卜辞琐记》之部则收入考证四九条。书中所考文字及史事皆较允当,而且文字精练,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8.《耐林庼甲文说卜辞求义》杨树达,1954年群联出版社印行。本书《耐林庼甲文说》之部

甲骨文(六首)

甲骨文 朋友见爱,将罗振玉一九一六年版本《殷墟书契后编》借阅,此版实为罕见,检读之余,有感 六 首。 一 淘淘如逝洹河水,难洗千年不了尘。 宫殿高墙变荒草,唯存甲骨问贞人。 二 中国文明自古传,万灵化育有源泉。 自然开启尘封日,须待天时与机缘。 三 祭酒病中验药论,刻痕龙骨出疑云。 只因一念划时代,从此方知甲骨文。 王懿荣,进士、翰林、国子监祭酒。本人因通晓医术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断为商代。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期,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惜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为国殉难。 四 龙骨刀痕尚古文,先民史迹口中吞。 利驱商贩布疑阵,罗氏智谋小屯村。 当时人们把甲骨文的甲骨称为龙骨,当作药材使用。不知把多少珍贵的殷代一手资料和古文字吃进肚里。王懿荣发现这是上古文字,三代遗物,甲骨价格暴涨,按甲骨有字多少论价。于是商贩隐瞒出土地址。罗振玉托弟去河南查访,最终找到安阳小屯村。 五 黄丝故纸伴终生,文德遨游是俊英。 可叹昆明湖面水,抱残守缺未厘清。 王国维,国学大师。有人把他的学术比作是一颗耀眼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甲骨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深诣和创新。他平生学无专师,没有硕士、博士头衔,却能自辟溪径,勤奋钻研,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界的里程碑。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吸完一根烟后,跃身扎入水中,于昆明湖自沉。有人说为清朝灭亡而自殉,但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六 甲骨名家属四堂,蜚誉华宇有声张。

甲骨文书法欣赏

甲骨文书法欣赏 甲骨文书法欣赏一、引言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字的创造和应用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而在世界上以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古文字为主的各国古文字中,汉字则是唯一的从产生到现在延续使用数千年还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一棵长青树。而以汉字书写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是世界所公认的最为纯粹的中华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草、行、隶、楷等今文字字体先后成熟的魏晋时代,先秦古文字退出了社会实用字体的舞台,仅在特殊场合使用。尽管此后也有对它们艺术特色的高度赞扬,依然有书法家喜欢运用古文字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但从书学理论到艺术实践,都明显存在着厚今文字字体而薄古文字书法的倾向。虽然由于文字演变和古今审美意趣变化,这种倾向的产生自属“势在必然”,但是古文字书法和今文字书法所能体现的审美范畴,所能造就的艺术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样,古文字书法中不同字体的书法也是这样。因此,如果缺少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成熟字体(如古文字中的甲骨文、金文、楚简、帛书等)书法,这个系统就是不完美的,中国书法这座“东方艺术的最高峰”就不那么雄伟壮丽了。为了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

书法,我们应该在重视今文字书法的同时,加大对整个古文字书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力度。 殷墟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国最早有系统的成熟的文字,不仅表现于字的个数之多,也表现在字的结构复杂,古人所说的“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找到实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被著名学者王懿荣发现至今的百余年中,有许多前辈学者在甲骨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开拓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甲骨学史上的“四堂”:即参照《说文解字》并利用金文字形与卜辞相互验证,考释出大量甲骨文且纠正了不少《说文解字》的谬误,在甲骨的搜集、著录、考释等方面都做出突出贡献的雪堂(罗振玉);将卜辞系联为有系统的古史材料,用以重构商史并推测其社会制度,使《史记·殷本记》和《帝王世纪》等书所传的殷代王说得到物证的新史学开拓者观堂(王国维);将盘庚迁殷至商纣灭亡8世12王的二百多年历史划分五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王朝断代说”创造者彦堂(董作宾);以研究古文字手段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商世系的考证和甲骨文字的考释等方面,有许多独特创见的鼎堂(郭沫若)。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给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字学界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课题,也对中国书法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那千姿百态的构形,高古

全部《甲骨文对照表》,书法练字必备!

全部《甲骨文对照表》,书法练字必备! 书法教程:田英章楷书书法《异体字》集锦打开打开书法知识:书体简介之一,甲骨文。打开第一届世界超逼真绘画大赛|正在悄然进行打开书法教程:田英章楷书书法《异体字》集锦打开打开全部《甲骨文对照表》,书法练字必备!书法之家1天前17评论关注路过的朋友,点击关注我们哦~本文共收录一千多个甲骨文与现代简体字的相互对照。甲骨文没有计算机字库,以下对照表以图片形式呈现: 《全部甲骨文对照表》 ﹀觉得好就下面点个赞吧!展开阅读全文热门推荐不会书法?只要练好这八个字,可以露一手打开APP无真文化大观222条评论书法练字有窍门,这样写字绝对神打开APP大家书法105条评论博士妈妈真有才,把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孩子1天记住500个单词!打开APP印子老师62条评论练好32个大字,以备挥毫不时之需打开APP书法之美323条评论鬼才数学老师:小学数学无非就这6张图,背熟考试次次不下98分!打开APP惊喜199818条评论记住行书的这些要诀,练就一首漂亮难得的好字并不难打开APP清雅阁书画63条评论猜你喜欢《中国成语300句》——卢中南楷书欣赏(下)打开APP艺术家视界12条评论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孩子1天记住500词!我家孩子就是这么记的!打开

APP课海家长22条评论回归传统,从摹入临,让书法学习少走弯路打开APP闻是书画11条评论电表转得飞快?教你1招,一个月能省一半电费!聪明人都爱用!打开APP七爷车扯淡188条评论拼音口诀儿歌,背过它,孩子拼音不用愁打开APP喔喔爱原创57条评论解密欧阳询楷书,最难写的五个部首,不信你试试打开APP王羲之搞笑书法22条评论最容易读错的240个汉字,看完后看看你认对了几个?打开APP艺道中国100条评论这些常考常错的字,都在这里了,不要再错下去了!打开APP追梦小多多59条评论《九成宫》最难的五个笔法,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五个最要命!打开APP王羲之搞笑书法46条评论硬笔书法规律与口诀,一看就懂打开APP书法初学49条评论为什么掌握好书法技巧,毛笔字就能写得炉火纯青、行云流水?打开APP松风阁书法日讲4条评论楷书结体的四个“核心”,文虽短,有启发打开APP书法密码5条评论写好这60个字,楷书成了一半!打开APP不二斋111条评论这样写楷书,永远写不好!打开APP沃德利成书画院0条评论五行起名大全,命理中缺什么,名字中就要补什么打开APP宝宝取名好帮手3条评论男孩分床睡不能超过这个年龄,不然影响孩子一生,你家孩子分了吗打开APP木棉之城318条评论毛笔字入门的关键技巧,一旦突破就能越写越顺打开APP放心购精选3条评论学书法,一定要认识这些异体字!打开APP笔墨中国16条评论书法

甲骨书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谓“六书”学说。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六书”不能单纯的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 《古文字学初阶》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该书向您展示的是中国古文字的灿烂文化。 《新甲骨文编》 《新甲骨文编》以收商代甲骨文为主,兼及西周甲骨文。《新甲骨文编》主体由正编、合文、附录三部分组成。正编按照《说文解字》一书顺序排列。《新甲骨文编》字形均采用电脑处理。商代甲骨文用抓图软件截取图片,经黑白翻转处理;西周甲骨文经人工摹写后扫描成电子文本。字形大小视编排需要作适当处理。字头下收字多的,以清晰、典型之字例为首选,同时兼顾不同类组和各种异体。字头下收字少的,则尽可能全部收录。个别残损严重、但较少见的字形,则直接截取图片,不作黑白翻转处理。 内容简介: 目前人们普遍在使用的甲骨工具书是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该书于1934年初版,1965年又改订再版。改订版尽管如“编辑序言”所说:“改订本较之1934年的初编本,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材料上比较完备,在考订上采纳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光阴荏苒,无论是著录材料还是研究成果,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与时俱进”。原来的《甲骨文编》已经不能如实地反映当前甲骨学的研究水平,也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编撰一本新的甲骨工具书实在是大势所趋、又正当其时。 《新甲骨文编》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补充新材料。在材料上广泛吸纳了《甲骨文合集》、《英国所藏甲骨集》、《小屯南地甲骨》、《怀特氏等收藏甲骨集》,以及最新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等甲骨著录材料,其中后面四种是编著旧《甲骨文编》时不曾见到的;二、吸纳新成果。从旧《甲骨文编》问世至今已经四十几年,期间学术界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现。尤其是近一些年来,随着地下出土材料的大量发现,人们考释甲骨文字的成果也日益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甲骨文为甲骨文书法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我想,可以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组合成古朴、有趣、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描”。也有的是 字画组合,融字于画中或融画于字中。在创作中着重于写意,就是以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为基调,运用毛笔特有的软毫韵味,采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甲骨文的本意。其精髓在于“传神”。用长毫毛笔书写甲骨文,字之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尖,有轻有重,尽情挥洒。用流畅的笔法写出甲骨字的峻峭、欹丽、古拙、空灵。当然,创新而不离法度,强调原始再现和艺术再现,熔哲理、功法、气势、悟性、情感、格调、书法艺术于一炉。在“形似”中更创造出“神似”,在古味中更有新意,从而演变成象大写意画般精美的艺术品。本着以上创作意图,我曾创作了一些作品,今选择了几幅分别介绍如下,以求方家教正。 这幅作品是把甲骨文的“鹿”字、“鱼”字、“草”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作品。鹿在青青的草地上自由奔跑,来到河边喝水,看到河中的小鱼,抬头呼唤自己的同伴快来。表达“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这幅作品是把甲骨文的“鱼”字、“网”字和两只手(即网上下的两个“又”字),组成用手持网在捕鱼,实际就是进行渔猎。也即“渔”字。正是,“启网得鱼,船满网盈”。 这幅作品实际也是一个“渔”字。不过不是用鱼网,而是用鱼 竿钓鱼。鱼竿下方的“又”字,在甲骨文中代表“手”字。正是“得鱼贯柳乐渔夫,斗酒传花约友朋”。 五是字画派。即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组合成古朴、有趣、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描”。也有的是字画组合,融字于画中或融画于字中。商代晚期卜辞中就有“文字画”(见图十二)。字画派作品,充分利用甲骨文的基本笔画横、竖、点、斜、曲,尤其是巧妙地运用甲骨文中“曲笔”的“曲无常态,随物、意曲尽其妙”之特色,创作的作品达到“所书动物字,飞禽展翅,蛇虫曲伸,猛兽獠牙,栩栩如生;所以人体字,立、卧、蹲、跪、躬、手举足行,如朝夕相见;所书景物字,山、水、草、木,犹身临其境,画意盎然;所书器物字,具具形象。”(《商甲骨文选》前言)(见图十三、图十四)。 图十二甲骨原版及摹片图十二甲骨原版及摹片图十三鹿 图十四燕鱼图十五鸟山 四是写意派 即以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为基调,运用毛笔特有的软毫韵味,

《甲骨文字释义》一书及甲骨文字检索表

《甲骨文字释义》一书及甲骨文字检索表 一、本书共收录1760个可识甲骨文字,每一个字都选取了数量不等的有代表性的字形。这些甲骨文字多数对应现在的常用字,少数字对应的虽非现在常用字,但既有读音,又有释义,本书还是作了收录,只将一些有音无义或无音无义的文字舍弃。 二、在字形一栏左边,打头的大号字是后边所列甲骨文字直接对应的现代汉字,右上方用汉语拼音为其注音,有繁体字的附在注音前的[ ]中;右下方的字有的是大号字的古文字(如第1页的“忎、??”)或借另一文字所作的简化字(如第11页的“斗”、第40页的“丑”),还有的是该甲骨文字演化衍生或通假所对应的现代汉字,全书1760个甲骨文字共对应5408个古今汉字。 三、在字形一栏中间,是同一甲骨文字的不同字形。本书甲骨文字形全部采用电脑技术将原拓本字形作缩放处理,既使字形不失真,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甲骨刻辞风格,又使字形大小一致,醒目大方,便于读者识认和作为甲骨文字帖临摹使用。同时,每个甲骨文字右下侧的两行小字分别注明该字出处及所属时期。上行小字为该甲骨文所引著作书名的简称(如“合”为《甲骨文合集》),数字为该甲骨文字在该书中所在拓片的编号,下行小字为该甲骨文所属时期。董作宾把殷

墟二百多年、共八世十二王的甲骨卜辞划分为五个时期,即: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世四王)。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五期:帝乙、帝辛(二世二王)。注明出处与时期为读者进一步研究不同时期的甲骨刻辞风格提供了便利。 四、在字形一栏的最后,是甲骨文字演变对应的小篆字形,也是打头大号字的小篆写法。少数甲骨文字没有对应的小篆字形。 五、本书对甲骨文字的解释,首先说明该甲骨文字属后世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的哪种造字法,对不少既是会意,又属形声的甲骨文字,本书均标作会意兼声字。之后解析字形字素,分析字形构义,指出其直接对应的古文字或现代汉字,并分析该字的本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及其演化孳生的对应汉字或通假字,并引用词例或典籍佐证;对部分后世用作偏旁的字也列举了字例。有些字还配以图片,以便读者形象感知甲骨文字的形义。 六、本书所释甲骨文对应的现代汉字,绝大部分为学界所共识。少数学界尚未形成共识的字在注释中作了说明。 七、全书按甲骨文字形分类顺序编排并编制目录,共分三大部分、二十五类:人体部分(一至九类)、社会部分(十至

甲骨文概论分析

篆书字体与书体研究 小序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和学问。 艺术——然,学问——所以然。 书法是以毛笔为表现工具、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结构为表现语言借以抒情写意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 书法的基本要素: 一.表现工具——文房四宝。 ※毛笔★以篆书举例 1.产生于甲骨文之前,历史悠久。 2.特点鲜明,“唯软则奇怪生焉” 3.表现力强(大小、中侧……) 二.表现手段——写意-小篆(兰亭序)、抒情-金文(祭侄文稿)、表现-六国文字(徐渭、郑板桥)。 三.表现语言——笔法(执、使、转、运)--执笔五字法 字法(正、欹、擒、纵) 章法(起、承、转、合) 墨法(浓、淡、燥、湿) 四.表现对象——汉字。 1. 创生观 河图洛书仓颉造字 “苍首四目,通于神明”———————形象 “仰观…俯察…,采众美,合而为字”—过程 “天雨粟,鬼夜哭” ————————效果 结绳而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载体。 2. 艺术素质甲骨文的象形性.doc ①形象性(六书)

②丰富性(量大、形丰、体多) ③独特性(组合、行文方式) ④传承性(发展过程、包容书家书作) 张怀瓘有言:“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故有翰墨之道生焉。” 形象性————抽象性————泛象性 (甲骨、大篆)(小篆)(其余书体) 五.表现内容 宏观:——宇宙观念、自然意识。 (天圆地方、阳舒阴惨、二仪有象) ——传统意识、民族文化。 (崇古观念、人本思想、道技两进) ——哲理精神、辩证思维。 (易变、儒仁、道逸、释虚) ——人生观与君子风范。 (为己之学、君子儒) 微观:——书法素质 ——艺术积淀。 ——情感变化 ——心理状态。 ——生活阅历 ——另类情绪。 唐代张怀瓘有言:“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何幽不贯,何远不径?” 如:如其人、如其境、如其才…… 舒:舒其心、舒其情、舒其意…… 著:表其心、叙其思、发其愤…… 记:记其事、录其史、臧丕其人…… 不能数典忘祖,耻崇家范,做“无根的漂浮” 篆书 篆书的种类——见另文篆书种类2.doc

甲骨文对照表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也是我们书法爱好者最喜欢的书法风格之一。但是,许多书法爱好者饱受甲骨文Inscriptions的特殊性的折磨,他们想学习但又不敢学习。他们担心会造成一种尴尬的局面,这种局面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无法被识别。本文将从其他渠道共享“甲骨文铭文比较表”,供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作为学习参考。同时,它为学习和识别甲骨文提供了三个建议。 1.如果您想深入研究甲骨文铭文,仅拥有甲骨文铭文比较表还远远不够。首先,很难记住;第二,多写。您记得的大部分内容通常都是您自己练习的。那其他人呢?因此,在研究甲骨文时,我们需要有一本或几本关于甲骨文的书。 2.在商代,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汉字记录系统。单个字符的数量已达到4000个左右,因此构词有一定规律性。如果研究甲骨文的书友可以从甲骨文的规则开始,他们肯定会以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 规则:《甲骨文》中的节字主要由Zhi师字,象形字,回yi字和形声字组成。志师字是什么意思?例如,“Gu”具有真实对象。当时,人们创建了字符“Gu”,这是通过“Gu”

实体绘制的符号。另一个例子是“Shang”,它非常抽象,并且没有“Shang”的真实对象。当时,人们达成共识,描绘了一个表示“Shang”含义的指定符号,然后这些指定符号被叫做直师角色。直式字的特征是“可见,可见,八个字通过观察揭示出来”。例如,“激烈”一词的含义应以符号表示,不能盲目使用。因此,人们的智慧就在这里。那时,有许多野兽等等。人们还通过挖陷阱谋生(下面有木刺)。这个狩猎场非常危险。因此,人们使用深坑“飞”+危险物体(例如木刺)“X”来形成表示“凶”的含义的符号。换句话说,单词“Zhishi”可以理解为表达“激烈”含义的符号。什么是象形文字?在真实的物体上刻有一个符号以表示该物体的含义,例如单词“sun”;慧怡是什么角色?汇义字符是一种新的汉字,由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的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汇易字符可以分为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的表意字符。因此,汇易字符也称为复合字符,但是参考字符不能被分解。什么是象形文字?最困难的是象形文字,它是由象形文字,直式文字和回族文字组成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掌握象形文字,学习者应首先掌握慧义文字,直式文字和象形文字。 3.要学习甲骨文,我们应循序渐进地掌握它们,而不要死记硬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