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讲义 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 (1)

实验讲义 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 (1)

实验讲义 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 (1)
实验讲义 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 (1)

实验七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内容

1.制备配合物草酸合铜(II)酸钾。

2.测定配合物中Cu的含量。

3.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草酸合铜(II)酸钾K2[Cu(C2O4)2]?2H2O为蓝色晶体,本实验由硫酸铜与草酸钾直接混合来制备。

CuSO4 + 2K2C2O4 + 2H2O = K2[Cu(C2O4)2]?2H2O + K2SO4

将草酸合铜(II)酸钾溶于氨性缓冲液,以PAN为指示剂,EDTA为滴定剂,络合滴定法测Cu含量,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三、试剂、材料和仪器

1.试剂:

公用试剂:

CuSO4? 5H2O、K2C2O4?H2O、去离子水、冰块(见边台)、乙醇/乙醚混

合液(1:1)、NH3.H2O-NH4Cl缓冲溶液、乙醇、0.3%PAN乙醇溶液个人试剂:

EDTA标准溶液(浓度见标签)

2.材料和仪器:

公用材料和仪器:

电子天平(百分之一)4台、水泵4台、水浴锅8台、称量纸、圆形滤纸个人材料和仪器(抽屉内):

250mL烧杯(3个)、500mL烧杯(1个)、玻璃棒(2个)、胶头滴

管(1个)、蒸发皿(1个)、称量瓶(1个)、10mL量筒、25mL量筒、

洗瓶、250mL锥形瓶(3个)、不锈钢勺(1个)

个人材料和仪器(主台上):

布氏漏斗(带胶塞)、抽滤瓶、碱式滴定管、滴定管架、蝴蝶夹

四、实验步骤

1、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

称取4.00±0.05g CuSO4? 5H2O于250mL烧杯中,溶于8 mL水中,再称取12.00±0.05g K2C2O4?H2O于另一250mL烧杯中,溶于45 mL水中,分别置于85?C 左右的热水浴中恒温5min。然后将K2C2O4溶液逐滴加入到CuSO4溶液中,有晶形沉淀析出。然后用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先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1次,再用乙醇/乙醚混合液(1:1)洗涤2次,每次用混合液约10mL,抽干后,将晶体转移到蒸发皿里,置于85℃水浴上烘干(约5min左右),将产品转移至称量瓶中,称重。计算理论产量和产率。

2、铜含量的测定

用减量法

...准确称取0.28-0.42g产物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用20mL~ 25mL NH3.H2O- NH4Cl缓冲溶液溶解,后加入25mL水稀释,再加入20mL乙醇,滴入6-8滴PAN乙醇溶液作为指示剂,用已标定好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即为终点,接近终点时一定要慢滴快摇。记录所用EDTA的体积。平行测定三次。计算产品中的铜含量。

一、测定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 实验原始数据及处理记录表

五、思考题

1、铜含量的测定属于配位滴定分析,写出铜含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分析测定中为何要用氨性缓冲溶液来控制体系的pH在合适范围内?

2、若要测定配合物中草酸根离子的含量,应使用何种方法?简要说明实验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即可)与计算公式。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意义 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 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 和羟脯氨酸)所共有。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OH + HNO 3 HO NO 2 + H 2O HO NO 2 + O N OH OH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1) 蛋白质溶液:取10mL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 1、双缩脲反应 (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 热。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2) 另取1支试管,加入1mL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 10%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加入2 滴1%的硫酸铜溶液。摇匀观察其颜色变化。 (3) 注意事项 加入的硫酸铜不可过量,否则会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从而掩盖了双缩脲反应的粉红色。 (4)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茚三酮反应 (1)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各1mL,再加0.5mL 0.1%茚三酮-乙醇溶液,混匀后在小火上加热煮沸1-2min,放置冷却,观察颜色变化。 (2) 在滤纸的不同部位分别滴上一滴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 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斑点出现及其颜色。 (3)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3、黄色反应 向6个试管中按下表加试剂,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8-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测定萝卜品质的方法 (一)萝卜外部形态的测定 1、实验材料 取鲜样3个∕小区 直尺、蒸馏水、笔、记录本、吸水纸 2、实验方法 .用自来水将各组萝卜洗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擦干表面水分.每个小区取3个重复,用电子天平称量每株的鲜重,用直尺测量植株的茎长、茎粗、叶长,取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实验(二)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 糖类物质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原料和贮存物质。不同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中糖类的含量。因此对水果、蔬菜中可溶性糖的测定,可以了解和鉴定水果、蔬菜品质的高低。 蒽酮比色定糖法是一个快速而方便的定糖方法,在强酸性条件下,蒽酮可以与游离的或多糖中存在的己糖、戊糖及己糖醛酸(还原性和非还原性)作用生成蓝绿色的糖醛衍生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蒽酮也可以和其他一些糖类发生反应,但显现的颜色不同。当存在含有较多色氨酸的蛋白质时,反应不稳定,呈现红色。上述特定的糖类物质,反应较稳定。该法特点:灵敏度高,测定量少,快速方便。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材料:植物种子、白菜叶、柑桔 2.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箱;20ml具塞刻度试管(3支)漏斗;100ml容量瓶;刻度试管;试管架;剪刀;研钵 3.试剂 (1)200μg/ml标准葡萄糖:AR级葡萄糖100mg,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2)蒽酮试剂:1g蒽酮,用乙酸乙酯溶解,定容至50ml,棕色瓶避光处贮藏; (3)浓硫酸 四、实验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支20ml具寒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在每管中均加入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地加入5ml 浓H2SO4,摇匀后,打开试管塞,置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OD),以标 2. 称取1克白菜叶,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成匀浆,然后转入20ml刻度试管中,用10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刻度试管中。置沸水浴中加盖煮沸10分钟,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3.糖含量测定 用移液管吸收1ml提取液于2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1ml水和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加入5ml浓H2SO4(注意:浓硫酸遇水会产生大量的热!),盖上试管塞后,轻轻摇匀,再置沸水浴中10分钟(比色空白用2ml蒸馏水与0.5ml蒽酮试剂混合,并一同于沸水浴保温1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在波长620nm下比色,记录光密度值。查标准曲线上得知对应的葡萄糖含量(μg)。 五、结果计算 样品含糖量(g/100g鲜重)=查表所得糖含量(μg)×稀释倍数×100/样品重(g)×106 六、注意事项

实验讲义 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 (1)

实验七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和铜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内容 1.制备配合物草酸合铜(II)酸钾。 2.测定配合物中Cu的含量。 3.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草酸合铜(II)酸钾K2[Cu(C2O4)2]?2H2O为蓝色晶体,本实验由硫酸铜与草酸钾直接混合来制备。 CuSO4 + 2K2C2O4 + 2H2O = K2[Cu(C2O4)2]?2H2O + K2SO4 将草酸合铜(II)酸钾溶于氨性缓冲液,以PAN为指示剂,EDTA为滴定剂,络合滴定法测Cu含量,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三、试剂、材料和仪器 1.试剂: 公用试剂: CuSO4? 5H2O、K2C2O4?H2O、去离子水、冰块(见边台)、乙醇/乙醚混 合液(1:1)、NH3.H2O-NH4Cl缓冲溶液、乙醇、0.3%PAN乙醇溶液个人试剂: EDTA标准溶液(浓度见标签) 2.材料和仪器: 公用材料和仪器: 电子天平(百分之一)4台、水泵4台、水浴锅8台、称量纸、圆形滤纸个人材料和仪器(抽屉内): 250mL烧杯(3个)、500mL烧杯(1个)、玻璃棒(2个)、胶头滴 管(1个)、蒸发皿(1个)、称量瓶(1个)、10mL量筒、25mL量筒、 洗瓶、250mL锥形瓶(3个)、不锈钢勺(1个) 个人材料和仪器(主台上):

布氏漏斗(带胶塞)、抽滤瓶、碱式滴定管、滴定管架、蝴蝶夹 四、实验步骤 1、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 称取4.00±0.05g CuSO4? 5H2O于250mL烧杯中,溶于8 mL水中,再称取12.00±0.05g K2C2O4?H2O于另一250mL烧杯中,溶于45 mL水中,分别置于85?C 左右的热水浴中恒温5min。然后将K2C2O4溶液逐滴加入到CuSO4溶液中,有晶形沉淀析出。然后用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先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1次,再用乙醇/乙醚混合液(1:1)洗涤2次,每次用混合液约10mL,抽干后,将晶体转移到蒸发皿里,置于85℃水浴上烘干(约5min左右),将产品转移至称量瓶中,称重。计算理论产量和产率。 2、铜含量的测定 用减量法 ...准确称取0.28-0.42g产物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用20mL~ 25mL NH3.H2O- NH4Cl缓冲溶液溶解,后加入25mL水稀释,再加入20mL乙醇,滴入6-8滴PAN乙醇溶液作为指示剂,用已标定好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即为终点,接近终点时一定要慢滴快摇。记录所用EDTA的体积。平行测定三次。计算产品中的铜含量。 一、测定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 实验原始数据及处理记录表

生化实验讲义2010(10个)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赵 国 芬 2010年9月

实验之前说明 1.各班学习委员将成员分成10个大组,每个大组中2人一小组,大组采用循环实 验的方法,同时开出不同的10个实验. 2.共开出10个不同的实验 实验一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二牛奶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三血液葡萄糖的测定-福林(Folin)-吴宪氏法 实验四双缩脲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五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六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实验七应用纸层析法鉴定动物组织中转氨基作用 实验八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九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的观察 实验十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和鉴定 3.穿着要利索,做好实验记录 4.注意实验室卫生和安全. 一. 实验室规则:按照实验室的规则给学生讲解. 二. 生物化学所用的实验技术 1.样品: :血液、血浆、血清、组织 植物样品:果实、花蕾、茎等 无论用什么做材料,为了提取物质,需匀浆 2.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吸管 移液管 奥氏吸管 读数时视线与凹面相平,取液时要用吸管嘴吸,放出液体时注意嘴部液体的残留问题。 3.离心机的使用: 平衡(管平衡、机器平衡)缓起和慢停 4.分光光度计 机器原理和测定原理(比尔定律) 5.水浴锅的使用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用教务处统一印刷的报告纸写) 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结果及结论、讨论

实验一、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酶催化的特异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掌握代谢反应及其调控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此外,温度、pH和抑制剂、激活剂对酶的活性都有显著的影响。酶的活性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底物在酶作用前后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底物—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等水解产物的变化来观察该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活性。 淀粉被酶水解的变化,可以用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反应。 三、试剂 1.0.5%淀粉溶液 2.碘化钾-碘溶液 3.1%尿素溶液。 4.1%CuSO4溶液 5.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5.0-8.0: 6.0.5%NaCl溶液。 7.唾液淀粉酶制备每人用自来水漱口3次,然后取20m1蒸馏水含于口中,半分钟后吐入烧杯中,纱布过滤,取滤液lOml,稀释至2Oml为稀释唾液,供实验用。 四、操作步骤 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淀粉酶的观察 1、取3支大试管,编号后按表操作 2、在白色比色板上,置碘液2滴于各孔中,每隔1分钟,从第二管中取出反应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验教学教案用纸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8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三草酸合铁(III )酸钾的合成方法; 2、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综合训练无机合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验教学教案用纸 (4)确定钾含量 根据配合物中结晶水、C2Q2-、Fe3+的含量便可计算出K*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析天平、烘箱等。 1 试剂:H2SQ(6mol?L )、出00(饱和)、K 2G Q4 (饱和)、H2Q2 ( w 为0.05 )、 1 C2H5QH ( w 为 0.95 和 0.5 八 KMnQ 4标准溶液(0.02 mol ?L- )、(NHJ 2Fe(SQ02 ?6巴0( s)、 Zn粉 四、实验步骤 (一)三草酸合铁的制备 称取6 g 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20 mL 20% NaCO溶液,小心加热10min, 倒出碱洗条。2~3次,再加25mL 6mol?L USQ溶液,水浴加热至几乎不再产生气 [1]。水温应控制在 80?90 C,反应过程中要适当补加H2O,以保持原体积[2]。趁热过滤,冷却

结晶,抽滤至干,称量 称取4g自制的FeSO4? 7H2O晶体放入烧杯中,加 15mL H 20和1mL 3 mol L —1H2SO4溶液, 加热溶解,再加 25mL 1mo1 -L “ H2C2O4溶液,搅拌并加热至沸,静置得FeC z O q ? 2H2O 沉淀,倒出上层清液,加20 mL蒸馏水,搅拌并温热,静置后倾出上层清液。 在上述沉淀中加入 10 mL饱和K2C2O4溶液,水浴加热至 40C,缓慢滴加20 mL 3%H 2O2 溶液,搅拌并保温在40C左右[此时有Fe (OH 3沉淀产生]。滴完加HQ后,力卩至沸,再加8mL 1 mol L一1H2CO4 (先加5mL,然后慢慢滴加其余 3mL),并一直保持溶液至沸。趁热过滤[3],在滤液中加10mL 95% C2H5OH温热使可能生成的晶体溶解。冷却结晶,抽滤至干⑷,称量。晶体置干燥器内避光保存。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验教学教案用纸 (二)产品化学式的确定 (1)结晶水的测定精确称取0.5~0.6g已干燥的产物,分别放入2个已干燥至恒重的洁净的瓷坩埚中,称量瓶中,置于烘箱中。在110C干燥1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干燥、冷却、称量等操作直至恒重。根据称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 (2)GO;的测定称取0.15~0.20g (准至0.1mg)自制的三草酸根合铁(川)酸钾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和10mL 3mol?L 一hSQ溶液溶解。 在锥形瓶中先滴加10mL 0.02 mol nQ标准溶液呵,加热至溶液褪色再 继续用KMnQ标准溶液滴定温热溶液至粉红色(0.5min内不褪色)。记录KMnQ 标准溶液的用量。保留滴定后的溶液,用作Fe3+离子的测定。平行测定2?3次。 (3)Fe3+离子的测定将上述滴定后溶液加热近沸,加入半药匙Zn粉,直至 溶液的黄色消失。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于另一锥形瓶中,再用5mL蒸馏水 通过漏斗洗涤残渣一次,洗涤液与滤液合并收集于同一锥形瓶中。最后用KMnO (三)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 (1)将少量三草酸合铁(川)酸钾放在表面皿上。在日光下观察晶体颜色变化。并与放在暗处的晶体比较。该配合物极易感光,室温下光照变色,发生下列光化学反应,即 2[Fe(C2O4)3]3 ―一2 FeC2O4 + 3C2O42- + 2CO2T ⑵ 制感光纸。按三草酸合铁(川)酸钾0.3g、铁氰化钾0.4g加水5mL的比例配成溶液,涂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院系: 学号:

实验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层析法 一、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法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开的一种方法,又叫做分子筛层析法,排阻层析法。凝胶本身是一种分子筛,它可以把分子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同过筛可以把大颗粒与小颗粒分开一样。但这种“过筛”与普通的过筛不一样。将凝胶颗粒放在适宜溶剂中浸泡,使其充分戏液膨胀,然后装入层析柱中,加入欲分离的混合物后,再以同一溶剂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缝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 凝胶是由胶体溶液凝结而成的固体物质,无论是天然凝胶还是人工凝胶,它们的内部都具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凝胶层析法常用的天然凝胶是琼脂糖凝胶,人工合成的凝胶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葡聚糖凝胶,后者的商品名为Sephadex型的各种交联葡聚糖凝胶,它具有不同孔隙度的立体网状结构的凝胶,不溶于水。 这种聚合物的立体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有相应的数量级。在凝胶充分溶胀后,交联度高的,孔隙小,只有相应的小分子可以通过,适于分离小分子物质。相反,交联度低得孔隙大,适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利用这种性质可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以下进一步来说明凝胶层析的原理。将凝胶装载柱后,柱床总体

积称为“总体积”,以Vt表示。实质上Vt是由Vo,Vi与Vg三部分组成,即Vt=Vi+Vg+Vo。Vo称为“孔隙体积”或“外体积”又称“外水体积”,即存在于柱床内凝胶颗粒外面孔隙之间的水相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柱法中内流动相体积;Vi为内体积,即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体积,Vg为凝胶本身的体积,因此Vt-Vo等于Vi+Vg。 洗脱体积与Vo及Vi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e=Vo+KdVi 式中Ve为洗脱体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Kd为样品组分在二相间的分配系数,也可以说Kd是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和外部的分配系数。它只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颗粒孔隙的大小分布有关,而与柱的长短粗细无光,也就是说它对每一物质为常数,与柱的物理条件无关。Kd 可通过实验求得,上式可改写成: Kd=(Ve-Vo)/Vi 上式中Ve为实际测得的洗脱体积;Vo可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通过实际测量求出;Vi可由g.Wr求得。因此,对一层析柱凝胶床来说,只要通过实际实验得知某一物质的洗脱体积Ve就可算出它的Kd值。 Vo表示外体积;Vi内体积;Ve II、Ve III分别代表组分II和III的洗脱体积。Kd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 1、当Kd=0时,则Ve=Vo。即对于根本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大分子物质,洗脱体积等于空隙体积。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香草醛 高氯酸试剂,在589 nm处有最大吸收,并对比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该法精密度高,1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结论此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总皂苷的测定。 【关键词】甘草;总皂苷;香草醛 高氯酸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by Colorimetry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MethodsUse Vanillin HClO4 as the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detec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at the wavelength of 589 nm. Choose the best chromogenic prepar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e samples. Result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is high. The 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stable within 1h.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recovery was 99.03%.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highly 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It may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Key words:Glycyrrhiza; Total saponins; Vanillin- HClO4 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甘草属植物在世界上共有30余种,我国有8种,分布在内蒙、西北、东北等地。目前,被《中国药典》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3种[1],即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研究发现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皂苷具有含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不仅具有抗溃疡、消炎、解毒等生理活性,今年研究还发现具有抗病毒、抗癌活性。 皂苷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2~7],包括重量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重量法具有测定值稳定、重现性好等特点,但分析流程时间长,操作繁琐,试剂消耗量大,得到的皂苷中一般混有一定量的杂质,使结果偏高,误差较大。比色法一般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2]。张中伟发现香草醛-硫酸法稳定性差,而香草醛 高氯酸作为三萜皂苷常用的显色剂,较香草醛 硫酸的精密度高,且受糖类干扰较小[6]。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对测定样品、设备要求较高,且只适合一些特定皂苷的测定。综合考虑,以香草醛 高氯酸作为显色剂,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1 器材 1.1 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KQ 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B204 S型分析天平,METTLER公司;紫外扫描分光光度计,岛津UV 240。 1.2 试剂高氯酸,甲醇,香草醛,冰醋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甘草酸单铵盐10 mg溶解于甲醇中定容至10 ml,浓度为1 mg·ml-1,甘草(购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 2 方法 2.1 最大波长的确定准确吸取0.5 ml标准品溶液,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70℃水浴挥干溶剂,加入0.2 ml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再加入0.8 ml的高氯酸,摇匀,于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二步法合成 与表征研究 姓名: KITTY 学号: XXXXXXXX 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级:材料XXX班 同组成员:XXXXXXXX

0 前言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原理 用Fe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加入(NH4)2SO4,使之形成较稳定的复盐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用(NH4)2Fe(SO4)2·6H2O与H2C2O4作用生成FeC2O4,再用H2O2氧化后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 重量分析法测定水含量的原理 结晶水是水和结晶物中结构内部的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即可失去。K3Fe (C2O4)·3H2O加热至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230℃时分解。任何物质在空气中放置都会有少量吸湿水,为保证全部结晶水的失去,本实验在110℃左右烘干吸湿水。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在110℃下加热到温度不再改变为止,试样减少质量就是水的质量。 高锰酸钾连续滴定法测C2O42-和Fe3+含量的原理 (1)测定草酸根含量 MnO4-与C2O42-的反应是自动催化反应,反应开始速度较慢,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产生Mn2+,由于Mn2+的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因此,滴定速度应先慢后快,尤其是开始滴定时,滴定速度一定要慢,在第一滴KMnO4紫红色没有褪去时,不要加入KMnO4第二滴溶液,否则过多的KMnO4溶液来不及和H2C2O4反应,而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4MnO4-+12H+ ==4Mn2++5O2↑+6H2O。 KMnO4本身具有紫红色,是“自身”指示剂,因此,在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不需要另外加指示剂,可利用KMnO4自身的颜色指示滴定终点。 (2)测定铁离子含量 MnO4-与Fe2+反应,用锌粉将样品中的Fe3+还原成二价,则用高锰酸根与Fe2+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基础部

实验一酪蛋白的制备 一、目的 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器材 1 、离心机2、.抽滤装置 3、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 4、电炉 5、烧杯 6、温度计. 四、试剂与材料 1、牛奶2500mL 2、95%乙醇1200mL 3、无水乙醚1200mL

4、0.2mol/L pH 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5、.乙醇—乙醚混合液2000mL 五、操作 1、将100mL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 预热至40℃、pH 4.7的醋酸缓冲液100 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分钟(3 000r/min)。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用水洗沉淀3次,离心10分钟(3000r/min), 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 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4、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晶。 5、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

得率: 测得含量 100 % 理论含量 思考题 1、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二小麦萌发前 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一、目的 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3.了解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二、原理 种子中贮藏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C6H10O5)n +nH2O nC12H22O11 麦芽糖有还原性,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扬酸。后者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工业用草酸分析方法

工业用草酸的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草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发生炉煤气与氢氧化钠合成(以下简称合成法)或硝酸氧化葡萄糖〈以下简称氧化法)制得的工业用草酸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分子式:H2C2O4·2H2O 相对分子质量:126.07(按2005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攘的制备(ISO 6353-1:1982 ,NEQ) GB/T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ISO 6353-1:1982 ,NEQ)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ISO 6685 :1982 ,IDT)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 SO 3696: 1987 ,MOD) GB/T 7531 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GB/T 7531-2008ISO 6353-1:1982 ,NEQ) GB/T 7532 有机化工产品中重金属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GB/T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T 9723 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3、分类和命名 按草酸生产工艺将产品分为I型、II型,I型适用于合成法工艺生产的草酸,II型适用于氧化法工艺生产的草酸。 4、外观 白色结晶。 5、要求 工业用草酸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讲义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自制(NH4)2Fe(SO4)2合成K3Fe[(C2O4)3]·3H2O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加深对Fe(Ⅲ)和Fe(Ⅱ)化合物性质的了解。 3. 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4. 学习热重、差热分析、磁化率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的操作技术; 5. 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与制备 (1)性质: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含三个结晶水)为翠绿色的单斜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0℃,4.7g/100g;100℃,117.7g/100g),难溶于乙醇。110℃下可失去全部结晶水,230℃时分解。此配合物对光敏感,受光照射分解变为黄色。因其具有光敏性,所以常用来作为化学光量计。另外它是制备某些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也是一些有机反应良好的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制备: 本实验以硫酸亚铁铵为原料,与草酸在酸性溶液中先制得草酸亚铁沉淀,然后再用草酸亚铁在草酸钾和草酸的存在下,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得到铁(Ⅲ)草酸配合物。主要反应为: (NH4)2Fe(SO4)2 + H2C2O4 + 2H2O = FeC2O4·2H2O↓+ (NH4)2SO4 + H2SO4 2FeC2O4·2H2O + H2O2 + 3K2C2O4 + H2C2O4 ===2K3[Fe(C2O4)3]·3H2O 2.产物的定性分析

(1)化学分析鉴定: K + 离子与酒石酸氢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Fe 3+与KSCN 溶液混合,生成[Fe (NCS )n ] 3-n 配离子,呈血红色,而[Fe(C 2O 4)3]与KSN 溶液无现象。 (2)红外光谱鉴定: C 2 O 4 2-及结晶水通过红外光谱分析。 结晶水的吸收带在3550—3220/ cm -1 之间,一般在3450/ cm -1 附近。 C 2O 42- 最常见的为双齿配位形成的螯合物。 3、产物的定量分析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可以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各离子、基团的个数比,再根据定 性实验得到的对配合物内外界的判断,从而可推断出产物的化学式。 (1) 结晶水的含量(重量分析法) 已知质量的产品 110℃下干燥脱水 脱水后再称量 计算结晶水的含量 (2) 草酸根的含量(氧化还原滴定法) 2245C O - +42MnO -+16H + →10CO 2↑+2Mn 2+ + 8H 2O (3) 铁的含量(氧化还原滴定法) 2Fe 3++Zn →2Fe 2++Zn 2+ 5Fe 2+ +4MnO - +8H + →5Fe 3+ + Mn 2+ + 4H 2O (4) 钾的含量(差量法) 1-(结晶水)%-Fe%- C 2O 42-% 4、产物的表征

草酸含量测定精选.

草酸含量测定的预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实验目的: 1、培养综合运用实验有关知识和设计实验能力 2、巩固、提高和考察一些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H 2C 2O 4为有机弱酸,可以和NaOH 发生如下反应: H 2C 2O 4 + 2NaOH = Na 2C 2O 4 + 2H 2O 用酚酞做指示剂 NaOH 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配制,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 NaoH = COOK + H 2O 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电子天平(0.0001g )、碱式滴定管(50ml )、移液管(20ml )、容量瓶(100ml )、锥形瓶(250ml )、小烧杯、铁架台、洗瓶、玻璃棒、吸耳球等 2、药品:NaOH 、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试样、酚酞指示剂 四、操作方法 一、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NaOH 的称量、溶解与溶液的配制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台称称取NaOH 1.0g 于100ml 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 试剂瓶中,再加入200ml 蒸馏水,用橡皮塞塞好,摇匀。 2、NaOH 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4—0.5g 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溶解,用酚酞做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根据下式计算NaOH 标准溶液浓度,取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NaOH 448448V M m C O H KHC O H KHC NaOH = 二、 H 2C 2O 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 左右草酸式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 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 移液管移取式样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酚酞试剂1——2滴,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 根据下式计算H 2C 2O 4含量 00 .10000.20O C H 204.90)(422??=样m cv W NaOH 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啤酒中草酸含量的测定设计书样本

啤酒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参赛者资料 摘要 草酸, 即乙二酸, 最简单的二元酸。结构简式HOOCCOOH。它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 对人体有害, 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 影响的发育。 草酸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 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草酸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氧化分解掉, 经代谢作用后形成的产物, 属于酸性物质, 可导致 人体内酸碱度失去平衡, 过多还会中毒。而且草酸在人体内如果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 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 影响钙与锌的吸收。 过量摄入草酸容易引起结石。 关键词: 草酸有毒结石 正文 1 前言 草酸钙混浊是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草酸和钙离子是草酸钙沉淀形成的必要条件 , 因此监控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草酸和钙离子含量显得非常重要。啤酒样品组分复杂, 干扰因素多, 草酸含量很低, 要准确测定草酸含量较为困难。当前, 测定啤酒中的草酸主要有反相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 但仪器较为昂贵, 分离柱容易受到污染, 检测成本较高。据报道,利用三氯化钛等与草酸的显色反应可定量分析草酸。本文研究利用三氯化钛溶液与草酸的显色反应定量分析啤酒中的草酸, 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适合工厂化验室常规检验。用氯化钙沉淀啤酒或麦汁样品中的草酸, 再用稀盐酸溶解草酸的预

处理方法, 能够消除样品的干扰, 实现比色法定量分析, 草酸预处理过程中草酸丢失极少。此样品预处理方法也适用于离子色谱法检测草酸含量既能够消除杂质峰的影响, 也能够提高柱效。 2 实验目的 检测啤酒中草酸的含量, 监控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草酸和钙离子含量。 3 实验原理 用氯化钙沉淀啤酒样品中的草酸, 再用稀盐酸溶解草酸的预处理方法, 能够消除样品的干扰, 实现比色法定量分析草酸, 在预处理过程中草酸丢失极少。 4 实验设备 高速离心机、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 200ml容量瓶2个、 500ml容量瓶、 1000ml容量瓶、 50ml量筒、 10ml移液管3只、 1ml移液管2只、 7ml离心管3只、 50ml具塞比色管12只、滤纸玻璃棒、烧杯、漏斗、洗瓶、量筒 5 实验材料及试剂 a.试剂的配制 5.1 0.05mol/L草酸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分析纯二水草酸1.2607g, 用50ml纯水溶解, 然后补水定容到200ml, 摇匀, 备用。 5.2 5%三氯化钛溶液: 15%~20%三氯化钛原液, 稀释, 每次使用前新鲜配制。 5.3 0.5mol/L CaCl 2 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无水氯化钙55.50g, 用200ml纯水溶解, 然后补水定容到1000ml, 摇匀, 备用 5.4 0.01mol/L CaCl 2溶液:吸取0.5mol/LCaCl 2 溶液10ml于500ml容量瓶中, 用纯水定 容到500ml, 摇匀, 备用。 5.5 0.1mol/L HCl溶液 b.材料的处理 啤酒样品, 预先用滤纸过滤去除悬浮杂质, 吸取滤液5ml于7ml离心管中, 为了准 确测定样品, 可同时做3个平行样。加人0.5ml 0.5mol/L CaCl 2 溶液到离心管中, 摇匀, 在室温下静置3小时以上, 观察沉淀形成。在12800r/min转速下离心10分钟, 倾去上 清液。加人5ml 0.01mol/L CaCl 2 溶液洗涤沉淀, 在12800r/min转速下离心5分钟, 倾

草酸的测定

草酸的测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草酸的测定。 2测试方法 2.1 草酸含量的测定 2.1.1 原理 草酸是一种弱酸,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选择酚酞为指示剂。反应过程如下:H2C2O4+2NaOH→Na2C2O4+2H2O 2.1.2 试剂 2.1.2.1NaOH标准溶液:0.1mol/L。 2.1.2.1.1配制:称取约4.2g分析纯氢氧化钠于已装有200mL刚煮沸而冷却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后,用刚煮沸的蒸馏水稀至1000mL。 2.1.2.1.2标定:精确称取已于125℃烘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1%酚酞指示剂1~2滴,用待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 氢氧化钠的浓度(mol/L)按下式计算: 氢氧化钠(mol/L)= g V×0.20423 (1) 式中: g——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20423——与0.001mol/L氢氧化钠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2.1.2.2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2.1.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样品约2.5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吸取25.00ml于250mL的三角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2.1.4计算

草酸(H2C2O4)含量%(X)按下式计算: X% = cV×0.06304×250 m×25 ×100 (2) 式中: c——NaOH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的体积,mL; 0.06304——与0.001mol/LNaOH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草酸的质量; m——样品重量,g。

水中硅酸盐含量的测定

水中硅酸盐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硅的测定有重量法和比色法两种,重量法适用于硅含量较高(20毫克/升以上)的水样,比较精确,但甚繁杂,一般都采用钼酸盐比色法(钼黄法或硅钼蓝法)。 一、原理 在PH值近乎1.2的酸性溶液中,钼酸铵能与活性硅酸盐反应生成黄色的硅钼酸,其成分大致是 SiO2·12MoO3·nH2O。因为硅酸标准溶液配制相当麻烦,加上此硅钼酸溶液的黄色与适当PH条件下铬酸钾溶液的黄色相似,故测定时往往用铬酸钾溶液作永久性标准色阶。 水中磷酸盐也能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物质(磷钼酸),对本测定有干扰。加入草酸可促使磷钼酸分解消除干扰,亦可用计算法进行校正。每毫克P2O5应从所测的硅酸数值中减去0.5毫克。 用硫酸酸化可减低单宁(或鞣酸)的干扰。铁离子形成黄色[FeCl6]3-络离子,对本测定也有干扰,但一般水中铁的含量不会超过20毫克/升,对本测定影响极小。 水的混浊与颜色对本测定的干扰,可作重叠比色以抵消灌用磷酸钙胶状沉淀褪色,也可用氧化褪色法消除之。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用玻璃瓶装试剂与水样,会使溶液中硅酸盐增加。故本法参与钼黄反应的试剂和水样,应尽量用塑料瓶或里面涂蜡的玻璃瓶盛装。 二、试剂 1、10%钼酸铵溶液称取10克分析纯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少量纯水,并稀释到100毫升,若所得溶液混是,可滴加浓氨水直至澄清为止。 2、1:1盐酸将等体积的分析纯浓盐酸与纯水混合。

3、铬酸钾溶液称取(在105℃烘干的)铬酸钾0.630克,溶于纯水中,全部转入1000毫升容量瓶内,并稀释至刻度(T=0.10毫克SiO2/毫升)。 4、1%硼砂溶液称取10克硼砂(Na2B4O7·10H2O)溶于少量纯水中,并稀释到1升。 5、10%草酸溶液称取10克草酸(H2C2O4·2H2O)溶于少量纯水中,并稀释到100毫升。 三、测定步骤 1、水样的处理若水样有色或混浊影响测定时,最好和不吸附硅酸盐的磷酸钙胶状沉淀来褪色。处理如下:在200毫升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0毫升水样,加1毫升2.5%磷酸二氢钠溶液,摇匀,再加1毫升10%氯化钙溶液和1毫升2.5%氢氧化铵溶液。用纯水将溶液稀释到刻度,混匀后静置20分钟,用干滤纸过滤,取滤液50毫升(相当于25毫升水样)进行分析。 若用上述方法尚不能使水样褪色,则可进一步将滤液氧化:在100毫升滤液中,加数毫升1:1盐酸和少许固体过硫酸铵,加热煮沸至溶液颜色褪去。若还不褪色,可再加少许过硫酸铵再煮沸。待溶液冷却后,取50毫升此溶液进行比色。 2、色阶的配标准制取8支50毫升比色管分别按下表加入铬酸钾溶液,并在各管中分别加入25毫升硼砂溶液,用纯水稀释到50毫升,充分摇匀。放置5-10分钟,加1.5毫升草酸溶液(若确知没有磷酸盐则可不加),充分摇匀。放置2分钟后,即与模拟标准色阶进行目视综合比色,15分钟内要比色完。 四计算 硅酸盐(毫克SiO2/升)= V S/V x*C S*f 式中:V S、C S为等色时标准管的体积(毫升)及浓度(毫克SiO2/升); V x为等色时水样管的体积(毫升); f为水样的体积校正因数。

11环境生化实验讲义

实验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几种鉴定特定氨基酸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原理 ㈠蛋白质和氨基酸鉴定常用方法 蛋白质所含有的某些氨基酸及其特殊结构,可以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1.双缩眠反应 当脲(即尿素)加热至l80℃时.两分子脲缩合,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biuret)。 然后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cu2+)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紫红色铜双缩服复合物分子结构见下页图。 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有双缩脲反应。应当指出,含有—个CS—NH2、一CH2一NH2,一CRH—NH2,一CH2一NH2—CHNH2一CHOH-CH2NH2,-CHOH—CH2NH2等基团的物质,甚至过量的铵盐也干扰本实验。

2.Salkowski(1888)蛋白黄色反应 它是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有酪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质所特有的呈色反应。苯丙氨酸和苯 反应很困难。皮肤、指甲和毛发等遇浓硝酸变黄,原因在此。 硝基苯衍生物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它进一步形成深橙色的硝醌酸钠。参考反应是: 3.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多糖和各种氨基酸具有茚三酮反应。除无α—氨基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呈黄色 外.其他氨基酸生成紫红色.最终为蓝色化合物。

三、器材与试剂 ㈠器材 ⒈试管及试管架⒉水浴锅⒊量筒⒋滴管⒌滤纸片⒍移液管 ㈡试剂和材料 ⒈10%NaOH溶液⒉1%CuSO4溶液⒊0.5%苯酚溶液⒋浓HNO3 ⒌卵清蛋白溶液(蛋清:水=1︰20)⒍尿素⒎0.1%茚三酮乙醇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双缩脲反应 (1)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待融化的尿素重又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此时尿素已缩合成双缩脲并放出氨(可由其嗅味辨别或见红色石蕊试纸变色)。试管冷却后,加入约1毫升10%氢氧化钠溶液,振荡使双缩脲溶解,再加入2滴1%硫酸铜溶液,混匀后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