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数】【适用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学时数】72 【编写日期】2014年12月1日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本课程是为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声乐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舞台演唱和理论实践经验。

课程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对声

音好坏有一定分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表现歌曲的能力。对歌唱的把握准确,以情带声,声请并茂。

提供一定的舞台表演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演唱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并有具备初步的课研能力。

2.技能与方法

教学实践中可综合采用教师讲授、范唱、学生间观摩交流总结、举办教学汇报音乐会等

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校师范方向的定位及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可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师范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技能地培养、歌唱艺术的感染,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健康

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分辨声音的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声音,找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

本课程的难点:音域的扩展,结合各种共鸣腔加上气息支持,逐步使音域向外扩展,能

自如地表现各类曲目。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

主要内容:歌唱的发声器官

(1)呼吸器官

(2)发声器官

(3)共鸣器官

(4)吐字器官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歌唱者的“乐器”,并了解它的功能与构造。

重点、难点:熟练记忆歌唱的发声器官的功能与构造。

(二)歌唱的呼吸

主要内容:几种常见的呼吸方法:

(1)胸式呼吸

(2)腹式呼吸

(3)胸腹式呼吸

教学要求:能基本掌握横隔膜的运用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重点、难点:1,横膈膜的正确运用。2,气息的控制

(三)歌唱的共鸣

主要内容:共鸣腔体的分类、歌唱共鸣的原理、共鸣如何在歌曲中运用、共鸣的运用与声区的关系

教学要求: 1,高位置声音的安放。2,共鸣腔体的积极与松驰。

重点、难点:头腔共鸣

(四)歌唱的语言及咬字吐字

主要内容: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咬字吐字的基本要领

教学要求:1,准确而清晰的语言、语意表达。2,通过元音、辅音、吐字咬字的训练,使发声位置得到安放正确。

重点、难点:元音的正确发声

(五)歌唱的艺术表现

主要内容:分析、理解、感受、联想和内心视觉;语调、语气和语势;感情色彩与音色力度

教学要求:在完整表现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再创作作品。

重点、难点:作品细节的处理

(六)歌唱常唱毛病及纠正

主要内容:歌唱表演中的不良习惯、歌唱发声中的不良习惯、歌唱观念上的误区

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歌唱常见的毛病,并知道其纠正方法

重点、难点:正确声音观念的培养与歌唱肌肉记忆训练

(七)嗓音保健与疾病防治

主要内容:嗓音保健、嗓音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教学要求: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延长歌唱生命力。能简单判别声音器官的病变原因和防治措施。

(八)歌唱的心理训练

主要内容:训练的态度、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及演出时如何克服紧张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总结学生的问题并通过训练加以克服

重点、难点与:表演时的过度紧张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声乐分级教程》(八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声乐曲选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外各四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补充教材中外各一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意大利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六、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先修课要求:

1,本课程需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中外音乐史基础及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

2,需要掌握一定的钢琴基础。

3,演唱外国作品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语音和语法基础。

教学建议:

1、声乐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艺术方面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宜,适当调整授课方法,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好教学工作。

2、教材是全国高校本科以上程度的课本,因材施教,应适当选一些其它声乐曲选协助教学。

七、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计算方式:

每学期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构成。

考试方式:

每学期期末所有声乐任课教师集中听审学生演唱,并打分产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给出。

考试内容:

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民歌、戏曲、创作歌曲等一首。

大纲撰写人签字:教学单位盖章:

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签字:年月日

(注:排版时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行间距为25磅;一级标题小四宋体,二级标题五号宋体,一级标题起行不空格,其它内容起行均空两格,本大纲模板针对纯理论或理论带实践教学环节的大纲编制)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声乐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1、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 现。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底蕴并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尽快培养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各种教育手段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参考其他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加上网上调研等其他形式获得了部分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明确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服务面向。解决了本专业培养定位、职业岗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及校领导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质量为目标。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能力 1.1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 是训练学生用科 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学习训 练, 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 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1.2 设计思路 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 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 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 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 提高学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体课: 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

声乐绒花教案培训课件

声乐《绒花》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学情分析〗 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 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法方法〗 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 〖教法过程〗 一、导入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979年创作的我国早期电影《小花》插曲《绒花》。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唱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学生听唱,剧情介绍。 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中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何翠姑。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己却不知情。之后,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一次战斗中翠姑为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与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呼唤哥哥,小花接过哥哥手中

声乐课程标准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专业【授课单位】声乐教研室 【开课学期】五学期【学时数】142节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声乐课程是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与实际演出过程高度一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声乐表演的基本发声技巧及作品分析的能力,达到能够在舞台上演绎相关曲目的技术水平。 本课程与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等前导课程和音乐写作小常识、合唱、指挥等后续课程共同形成“演、编、教、评、组”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系统,在讲练结合的行动学习和真实的舞台实践中,使学生获得音乐表演岗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提高。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结合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选取中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中国歌曲为主体,培养适合区域文化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采取“做中学”的培养模式,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安排者、检查者和引导者,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智力、性格特点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课程目标 1.工作任务目标 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演唱技巧,灵活演绎不同风格与体裁声乐作品,具有具备在舞台上完整演唱歌曲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合唱的排练与指挥以及简单文艺娱乐节目的策划与编排,能够预测并完善的处理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保证舞台表演的成功。 2.职业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视唱听辨能力、分析阐释声乐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恰当表现歌曲内涵与意境的演唱技能。 (2)方法能力 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学年 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逐步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教学基本要求: (1) 初步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声音观念和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健康的歌唱心理。 (2) 根据学生的声音情况,以训练自然声区为主,注意歌唱时的整体基本协调性,初步

《剧作基础》教学大纲

《剧作基础》技法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剧作基础 课程编码:26132A0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理论课 24 学时,技法课24 学时) 课程学分:3分 先修课程:无要求 并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动画从内容到形式、制作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并发展为一个产业。剧本也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创作工作。该课程主要讲授剧本创作在动画制作的作用、剧本类型和经典剧作欣赏。本课既有理论方面的学习,又有实践性,并注重技能技巧训练。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剧本创作的设计,培养学生写作剧本的能力。 二、课程教育目标 剧本写作是艺术设计/动画专业方向学生的基础课程。和分镜头、原画设计一样,剧本写作也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创作工作。通过本课程系统的理论讲授和严谨的课题作业训练,使学生了剧本创作是如何运用到动画中,认识和掌握在进行剧本创作需要准备的前期工作,掌握剧本创作的发放;熟悉剧本的类型;通过研究国内外经典分镜欣赏与分析、制作,对国内外动画以及电影剧本的创作的启示;掌握分镜头设计步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动画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课程单元一剧作的基本概念、动画语汇、创作的途径、构思等(理论讲课)【教学内容】 1.剧作的基本概念。 2.动画语汇。 3. 创作的途径、构思。

小学声乐校本教材

编者的话 声乐艺术是人声音调在音乐中发展的直接领域,属直觉艺术。它是通过人体自身(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所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结合的艺术。与器乐艺术相比较它又有着明显的造型性。它凭借着语言的描绘,可以更直接地、具体地表达人们的细微感情。由于它的表现手段是人声音调,因此它又受到人声音域、音量、音色的局限,还不能表达人的全部感情,还需要借助于人声音调之外的音乐手段给予补充和发挥。 要唱好歌不仅要有好的嗓音,还需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掌握科学的呼吸、发声、咬字吐字方法,这些目标都是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鉴于此,本教材安排了歌唱前的准备、音乐和简谱知识、柯达伊识谱教学、节奏训练及固定伴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共鸣与练声、咬字与吐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歌唱前的准备 (01) 第二章音乐和简谱知识 (02) 音的属性 (02) 简谱术语 (03) 第三章歌唱的姿势 (20) 第四章歌唱的呼吸、共鸣与练声 (21) 歌唱的呼吸 (21) 歌唱的共鸣 (22) 发声练习方法 (23) 第五章咬字与吐字 (32)

第一章歌唱前的准备 1.乐理知识的准备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声乐课一般只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声音技术,也就是发声练习,一部分是演唱歌曲。对于识谱等基本乐理的内容,在声乐课里是不太涉及的。所以需要学生在学习声乐之前或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大致分:音乐理论、识谱等内容。 专业的学生还要上钢琴伴奏课,钢琴伴奏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钢琴伴奏。 2.视唱练耳的准备 声乐的主要素质要求不是嗓音条件,而是音准问题。在歌曲演唱中如果唱音不准,就无法准确的表达歌曲的内容,而且也会很难听。 3.嗓音条件 在嗓音的问题上,并不存在优劣的差别,不同的嗓音条件适合不同的歌曲类型,而有许多学生表面看是嗓子的音色差,实际上大多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变,当技术问题解决了,音色就会发生变化。这就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了,好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声音。 4.语言的准备 语言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普通话要准确,二是演唱地方民歌时要尽量掌握地方方言,三是演唱外国歌曲时的外文发音问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讲,主要解决的是普通话发音准确的问题,发音不准一方面会造成歌曲"走味",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技术问题。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 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 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治疗) 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和声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合唱与指挥》是我校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合唱知识、合唱训练与指挥技能的传授以及对合唱作品的排练,培养学生的合唱演唱和指挥多声部合唱歌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合唱训练的技能技巧以及合唱团的组建、排练、演出等组织能力,为学生今后胜任音乐治疗临床中音乐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以及其它相关的音乐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之前,学生需学完基本乐理,具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声乐与和声的基础。同时,该课程也为日后学习音乐教学法、打击乐、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等课程提供准备。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按照要求演唱不同风格、规模与难度的合唱作品,能正确排练、指挥各种中小型合唱作品,掌握管理合唱队(团)的基本方法。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通过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集体性、合作性艺术表现形式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指挥与被指挥群体的合作关系,尊重每一位参与者,认识合唱艺术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独特的社会功能。 2.知识目标 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规则与表现技能,学习合唱团组织、训练、演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参与和观察合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从事合唱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本方法;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表现技能,学习合唱团组织与训练、演出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胜任音乐治疗临床中各种音乐演唱活动的设

《声乐》课程标准 最新

最新《声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声乐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1、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现。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底蕴并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尽快培养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各种教育手段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参考其他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加上网上调研等其他形式获得了部分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明确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服务面向。解决了本专业培养定位、职业岗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及校领导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质量为目标。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能力1.1 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1.2 设计思路 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

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本课程开设4 4 个学时,建议288个学时 2、课程目标 1、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嗓音保护的有关知识。 2、通过演唱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歌曲提高歌唱和表现能力,体会音乐的艺术表现和艺术魅力。 3、了解少年儿童的嗓音特点和发音器官的有关知识,更好的教授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歌曲。 4、声乐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并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5、通过参加校内组织的晚会、歌唱比赛、社会的公益演出,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6、学习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走进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教授少儿演唱歌曲、排练节目,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2.1 职业能力目标 1、幼儿园教师 2、早教机构教师 2.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电视导演》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导演》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电视导演 英文名称:Television Director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48 适用对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主持专业 考核方式:课程设计 先修课程:视听语言 二、课程简介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一下学期开设《电视导演》课程,是标志着学生们开始正式进入了影视专业学习,是为了完善和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学科教学体系所设立,通过检验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学习,教会大家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综合运用,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打好整个学科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为今后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其他课程和进入工作实践做好准备。 这门给大一的学生开设的《电视导演》课程,不如把它叫做“电视导演基础训练”更为适合,在学生今后更进一学习各门类电视节目导演课之前,就必须把电视导演基础也就是视听语言基础打好。同时电视导演又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上课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写、拍、剪”熟悉电视导演工作的具体流程、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写”就是让学生尽快从中学时代的语文写作转到为电视节目文案写作和剧本创作,“拍”就是让学生掌握单个镜头视听元素和镜头之间的连接技能,通过掌握“编”让学生更加学会掌握熟练视听语言,为学生成为合格的专业的电视导演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电视导演》是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操演练与课堂理论教学并重的基础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视导演在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学科中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电视导演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各种门类电视节目导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从基础的视听语言开始,着力培养学生在各种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写”、“拍”、“剪”的基本能力,为今后学生进入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影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的策划、导演、制作学习及专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声乐教学计划

2011 年星海职业技术学校艺术班声乐课教学计划教师:依凡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声乐 2)教材使用情况: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音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任课班级:高一艺术班21班、高二1017艺术班 4)计划教学时数:20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三年时间的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为将来就业时的专业演唱打下坚实打基础。 2)教学重难点

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1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对于21班的高一新生 来说,就应该加强对她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的培养,由于他们基础 薄弱,就可以让他们多听音乐,增加其兴趣;对于1017班的来说, 就可以加大连声和学习歌曲的力度。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 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 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 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 理。 3教学方法: 1)示范法:将科学有效的,形象真实的发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发声原理及方法。 2)讲授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贯穿于声乐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层次的演唱水平。

3)演示法:将最完美的歌唱状态、技巧及表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感受和领会歌唱的魅力,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4 、教学安排: 2.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 3.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 4.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 5.歌唱音域女高音在c1____#f2、g2左右,男高音在c1___f2、#f2左右,女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男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 6.曲目数量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数】【适用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学时数】72 【编写日期】2014年12月1日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本课程是为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声乐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舞台演唱和理论实践经验。 课程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对声 音好坏有一定分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表现歌曲的能力。对歌唱的把握准确,以情带声,声请并茂。 提供一定的舞台表演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演唱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并有具备初步的课研能力。 2.技能与方法 教学实践中可综合采用教师讲授、范唱、学生间观摩交流总结、举办教学汇报音乐会等 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校师范方向的定位及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可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师范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技能地培养、歌唱艺术的感染,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健康 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分辨声音的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声音,找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 本课程的难点:音域的扩展,结合各种共鸣腔加上气息支持,逐步使音域向外扩展,能 自如地表现各类曲目。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 主要内容:歌唱的发声器官 (1)呼吸器官 (2)发声器官 (3)共鸣器官 (4)吐字器官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歌唱者的“乐器”,并了解它的功能与构造。 重点、难点:熟练记忆歌唱的发声器官的功能与构造。 (二)歌唱的呼吸 主要内容:几种常见的呼吸方法: (1)胸式呼吸 (2)腹式呼吸 (3)胸腹式呼吸 教学要求:能基本掌握横隔膜的运用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重点、难点:1,横膈膜的正确运用。2,气息的控制 (三)歌唱的共鸣 主要内容:共鸣腔体的分类、歌唱共鸣的原理、共鸣如何在歌曲中运用、共鸣的运用与声区的关系 教学要求: 1,高位置声音的安放。2,共鸣腔体的积极与松驰。 重点、难点:头腔共鸣 (四)歌唱的语言及咬字吐字 主要内容: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咬字吐字的基本要领 教学要求:1,准确而清晰的语言、语意表达。2,通过元音、辅音、吐字咬字的训练,使发声位置得到安放正确。 重点、难点:元音的正确发声 (五)歌唱的艺术表现 主要内容:分析、理解、感受、联想和内心视觉;语调、语气和语势;感情色彩与音色力度 教学要求:在完整表现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再创作作品。 重点、难点:作品细节的处理 (六)歌唱常唱毛病及纠正 主要内容:歌唱表演中的不良习惯、歌唱发声中的不良习惯、歌唱观念上的误区 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歌唱常见的毛病,并知道其纠正方法 重点、难点:正确声音观念的培养与歌唱肌肉记忆训练 (七)嗓音保健与疾病防治 主要内容:嗓音保健、嗓音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声乐课程标准.doc

供五年制幼师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前言 一、指导思想: 以校领导对幼师音乐工作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幼师声乐教学质量为目 标。突出幼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 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 能力。 二、课程性质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 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 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学习训练 , 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 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教材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试用教材。《声乐》部分包括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发声练习的学习,幼儿歌曲的学习,在幼儿歌曲上 侧重让学生认识如何教学,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中外优秀歌曲选》等参照教 材中通过专业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习各种唱法,从初级到高级,是符合学生参加 艺术类深造的教材。 三、课程基本理念: 1.贯彻“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的方针 , 鼓励不同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为繁荣我校的声乐教学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 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 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4.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 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 行声乐训练 , 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 为师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 , 提高师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采用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个别课 : 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集体课 : 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组课 : 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 大班课 : 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影视编剧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影视编剧学》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解建峰职称:副教授 办公室:15号楼206 电话:********,******** 电子信箱:jfxie@https://www.doczj.com/doc/0411699924.html, 答疑时间: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影视编剧学 课程名称(英文):script writing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总学时:64 ;学分:; 先修课程: 开设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剧本写作进阶课程,是对学生创作进行指导的实践性课程。教师将在课程中就题材选择、人物性格设计、情节构思、故事梗概写作、结构设计、分场提纲写作以及剧本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指导。

本课程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即教师按照教学进程布置不同阶段所需要完成的剧作训练项目,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作业;教师则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检查、指导和点评,并就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模糊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并结合当下的创作现象和观念进行拓展。教师的指导将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地采用一对一式的辅导或一对多的小组集体辅导,或班级集体授课方式。 四、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影视剧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剧本创作技能和写作技能,初步具备创作剧本的能力。 具体目标:除了每个教学阶段的片段练习和小组剧本之外,每个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可供拍摄为15分钟以内的短片的原创剧本。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与学习要求等,如下表所示。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和实践环节的活动安排,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6078 建议课时数:100课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后继课程:合唱与指挥、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实习 一、前言(此描述与本课程直接关联) 声乐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缺乏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授基本的演唱发声原理,声情并茂的演唱初级曲目和儿童歌曲,是本课程的教授重点。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开设3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 二、课程目标 1、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2、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一)职业能力目标

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能够指导儿童了解歌曲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完整演绎和教授歌曲。了解儿童歌唱各种歌曲和各种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歌唱演出和比赛。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 第一学期侧重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 第二学期侧重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第三学期侧重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与学前专业需求不符,明显 是音乐专业的内容!!)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声音的审美鉴赏,是上好声乐基础课非常重要的方面。声乐欣赏课包括教师的示范课和音像资料都是提高声音审美的方法之一。 课程开始部分,主要以示范和教唱为主,后面章节时,自学歌曲是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要方式。 由于学前专业的声乐基础课采用小组授课制,所以制定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实施小组课,有效利用和节约教学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评价 教学检查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获得教学评价的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教学评价,也包括教学检查的内涵。声乐教学的教学评价,同样包括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判断等内容。声乐基础课主要是平时检查占到每次课时的60%以上,在这门课程里,技能学习的教学测评占到80%,平时教学检查占2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微电影创作教学大纲

《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教学对象 全校对新媒体和影视艺术感兴趣的学生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视的发明,使大世界变成了小村庄,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使小村庄变成了指尖上的世界.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姻产生了影视艺术.影视制作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通过短片制作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前期准备,实践拍摄,后期制作几个步骤中学习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并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影片制作技巧,拍摄技巧.学生独立创作剧本并通过相应的设备使用能将剧本拍摄成完整的影视短片. 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熟悉影片制作的理论知识,镜头运动知识,设备使用知识. 掌握影视短片的创作技巧,剧本编写技巧. 通过实训设备的实际使用熟悉并能灵活使用摄影设备. 熟练使用后期软件完成后期剪辑,整理工作. 2,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创作并拍摄影视短片.通过实践制作过程中的讲解,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的结果.因为摄影技术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摄影语言较多,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灵活的处理各种技术环节. 3,实践操作要求

A,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B,因为影视短片创作是需要人员合作的工作,因此学生可相应分组创作影视短片,并分组做相应的指导. C,准备相应的摄影设备(自用型相机),并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 D,制作影片并刻录光盘保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创作并拍摄影视短片,能够独立制作剧本,分镜头脚本.通过影视制作课程掌握影视制作基础理论并能把影视制作理论熟练的应用在实践操作上. 创作剧本并根据剧本写分镜头台本 通过分镜头台本实践拍摄影片 影片后期剪辑 整理出片 教学内容 影视制作概述,了解电影基本发展史. 剧本编写. 蒙太奇的应用理论. 如何写分镜头台本. 画面拍摄.镜头,光线与色彩的运用. 后期制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1音乐教育《声乐表演》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教育《声乐表演》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的提高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了一般声乐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声乐艺术修养,增强独立分析理解、表现作品的能力。并能娴熟地运用歌唱技巧,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水平,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为胜任声乐表演,音乐教学以及辅导业余的文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声乐基本理论,演唱风格不同,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扩展音域,以适应不同风格和难度歌曲的要求。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声乐理论,训练方法及声乐表演方面的文化修养。对声乐技能的掌握要达到个方面的要求。、声音概念必须明确,声乐表演是有观众的,一定要把明亮的声音,具有穿透力的声音送给观众。、用头脑歌唱,思维走在声音的前面,想好如何用气,如何打开喉咙,如何把声音集中在位置上歌唱。、要有效地把乐感与情感结合起来,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让音乐语言与文字内涵更完整地表现声乐作品。、提高声音的质量是声乐表演的重要方面,一定要加强气息与声音有机结合的训练,才能使共鸣得到充分的发挥,音色、音量、音质才会更理想。、要把学过的视唱练耳,乐理,和声与文化修养用到声乐演唱中来,这样才能确保声乐表演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简单学习声乐的方法。使声乐这门很抽象的学科,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学会。方法是自然吸气,打开喉咙,收小腹放气歌唱。这种歌唱方法解决了声区统一,突破了高音,确保声音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确保学生们声乐演唱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会对自身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学习态度也会端正,热爱本专业的情感也会加深,它会发自内心地努力

《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影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作为一门创作实践课程,它要求学生有良好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因此在开设本课程之前,要先行开设《基础写作》、《文学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同时本课程的深入学习又为《电视专题创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向现实,立足应用。 (2)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和实证教学。通过对中外优秀影片和电视剧剧作角度分析,不断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和运用的广泛性,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规律的广泛性和技巧的灵活性上把握影视作品,并能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3)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探究教学、启发教学,问题教学等开放式教学方法,避免理论的乏味和枯燥感,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谐融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的课堂氛围。 (4)课程学习和剧本创作的双结合。要求学生勤动笔杆子,把章节理论和章节训练相结合,把章节训练和完整的剧本创作相结合,学以致用,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全面提升学生的剧本创作素养。除了理解和把握剧作的规律、方法和技巧之外,学生还应具有广泛的知识视野,以及对于社会人生和内心的深刻体察。因此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观摩中外优秀影视剧作,积累创作经验;阅读相关书籍,伸展知识触角;关注社会人生,扎根现实。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把握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 (2)能够运用影视剧作的理论知识评鉴电影电视剧的优劣,借鉴其成功经验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影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围绕理论基核灵活的运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充实课堂空间,延展课下空间。给学生列出与本课程有关的书籍和优秀的中外影片的目录,较好的利用业余时间,寓教于乐。

声乐绒花教案

声乐绒花教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声乐《绒花》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情分析〗 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 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法方法〗 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 〖教法过程〗 一、导入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 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979年创作的我国早期电影《小花》插曲《绒花》。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唱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学生听唱,剧情介绍。 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中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何翠姑。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

《声乐》I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I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V ocal Music 课程编码:J013121;J013122;J013123;J013124. 课内教学时数:60学时.14+16+15+15 学分:4学分:1+1+1+1 适用专业:音乐学(教师教育) 开课单位:音乐与舞蹈系 撰写人:孙玮娜 审核人:陈俊 制定时间:2015年8月 一、本课程性质和任务 声乐是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是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为对象,根据本科学分制的学制特点,第一和第二学年为必修课,第三学年为专业限选课。学生通过学习声乐课要掌握基本声乐理论和声乐技能,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熟悉教育法规,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课程教学内容: ⑴声乐课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技法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不断练习,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作品风格;掌握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从而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⑵认真打好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结合起来;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把发声技巧和表现能力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 ⑶学生在高年级时,应多参加校内外舞台实践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2.教学基本要求: 一年级(学生均为声乐大课) (1)要求歌唱时姿势正确,心理状态积极,逐渐适应声乐课的教学形式。

(2)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然、流畅。 (3)强调对自己所发出声音的听觉训练,逐步培养辨别声音正误的能力,避免盲目练习。 (4)要求学生音准、节奏正确,吐字基本清楚。 (5)本学年每位同学演唱曲目10首,中外曲目的比例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但不宜偏激。教材可选择音域适度、语言较简单的初级教材。完成音域为12度以内的短小精悍、旋律简单流畅的声乐作品16首,歌曲难易程度相当于:《长城谣》、《梅娘曲》、《珊瑚颂》、《嘎俄丽泰》、《我和我的祖国》、《我亲爱的》、《妮娜》等。各声部要求能较流畅准确地在以下音域进行发声练习: 女高音: a-c1— f2-g2 女中音 :g-a—d2-e2 男高音: c1 —f2-g2 男中音 :g—— c2-d2 二年级:(学生均为1对2课型) (1)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基本正确的共鸣声歌唱。 (2)要求自然音加临时升降音演唱准确,节拍及节奏感准确,吐字清楚,语气准确。 (3)继续巩固中声区,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 (4)能运用较流畅的声音演唱中等程度歌曲,初步学会理解和处理歌曲。 (5)学唱基本教材10—12首。 歌唱方法要求:能较自然通畅地运用共鸣,有较好的呼吸支持,喉咙在指定音域内不挤卡。 各声部要求能较流畅准确地在以下音域进行发声练习: 女高音:d1—ba1 男高音:c1—g2 女中音:a—f2 男中音:a—be2 男低音:g—c2 歌曲难易程度相当于:《黄水谣》、《红豆词》、《故乡》、《祖国,慈祥的母亲》、《桃花红杏花白》、《红梅赞》、《你们可知道》、《求爱神给我安慰》、《绿树成荫》、《菩提树》、《西班牙女郎》、《鳟鱼》、《乘着歌声的翅膀》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时间 1 发声技巧训练与歌曲教学,26学时,艺术实践共,4学时第一学年 2 发声练习26学时,舞台实践综合教学4学时第二学年 合计60学时

表演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表演基础与技能》学期课程教学大纲 2014/2/17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表演基础与技能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56/3.5 授课时间:4学期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对象:2012级群众文艺 任课教师姓名:于捷授课地点:艺B106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联系电话:22861269职称:副教授 Email: yuj@https://www.doczj.com/doc/0411699924.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五下午5.6节艺B106 二、课程简介 此课程是音乐教育及表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该课程作为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众多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与其他专业课程一道,共同承载着训练学生的基本表演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表演基础元素的讲解以及舞台表演基础中的一系列训练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并学会正确判断人物之间关系的方法,运用塑造人物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有效地提高学生准确、完整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技能与表演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更新观念为核心,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地恢复、解放和开拓学生的有机天性,通过对表演基础元素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学会“置自身于特定的想象意境之中”有效地克服害羞的心理压力; 2.以想象力的开发为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开拓他们的自身表演潜质,在人物塑造的基本原则框架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对表演对象的性格、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明判; 3.树立成功点,强化信念,在肯定自我的基础上,开拓个人魅力,结合有选择的作品表演练习,了解并逐步掌握通过剧本中的人物、事件、冲突,去寻找人物性格依据的方法,进而达到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和文学修养之目标; 4.培养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提高审美品位;在选择性的作品训练环节中,重点要求的是学生必须学会用“心灵”、“情感”去寻找隐藏在形象背后的主题,站在“真、善、美”的基点上去严谨解读剧本中深含的创作意蕴,以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之目标; 5.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素养和艺术修养,逐渐提高准确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自我感觉和表现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尤其是经过第二学期一系列的针对性单元练习,学生应达到十分了解并基本学会正确判断人物之间关系的方法、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定位、能运用塑造人物的基本原则与规律,较好地掌握和驾驭剧情的深入与矛盾发展的节奏,较准确、完整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表演技术与能力的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