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

中发〔2017〕4号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必须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严保严管。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不到位、补充耕地质量不到位的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坚持节约优先。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更少的土地投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利益调节机制,激励约束并举,完善监管考核制度,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统筹,耕地保护责权利相统一。

——坚持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管控体系,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实行占补

平衡差别化管理政策,拓宽补充耕地途径和资金渠道,不断完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把握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提供资源保障。耕地保护制度和占补平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二、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四)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从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补充耕地能力挂钩,对建设用地存量规模较大、利用粗放、补充耕地能力不足的区域,适当调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探索建立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

(五)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内容,在规划批准前先行核定并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并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相结合,将永久基本农田记载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要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相关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过程中,应当与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充分衔接,原则上不得突破永久基本农田边界。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通过国土资源部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规报国务院批准。严禁通过擅自调整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

(六)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逐级落实“十三五”时期建设用地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面积下降的目标任务。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用地退出、转产和兼并重组。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体系,规范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考核和约束,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或零增长,促进新增建设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

三、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七)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非

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履行补充耕地义务,无法自行补充数量、质量相当耕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依据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平均成本和占用耕地质量状况等,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开垦费标准。对经依法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缴费标准按照当地耕地开垦费最高标准的两倍执行。

(八)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本地区年度补充耕地任务,确保省域内建设占用耕地及时保质保量补充到位。拓展补充耕地途径,统筹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新增耕地经核定后可用于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划定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范围,禁止开垦严重沙化土地,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开垦耕地,禁止违规毁林开垦耕地。鼓励地方统筹使用相关资金实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根据土地整治规划投资或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九)规范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县(市、区)政府无法在本行政辖区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在市域内相邻的县(市、区)调剂补充,仍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在省域内资源条件相似的地区调剂补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补充耕地成本、资源保护补偿和管护费用等因素,制定调剂指导价格。

(十)探索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耕地后备资源条件、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等,分类实施补充耕地国家统筹。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的直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充所占耕地数量的,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资源环境条件严重约束、补充耕地能力严重不足的省份,对由于实施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造成的补充耕地缺口,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经国务院批准后,有关省份按规定标准向中央财政缴纳跨省补充耕地资金,中央财政统筹安排落实国家统筹补充耕地任务所需经费,在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省份落实补充耕地任务。跨省补充耕地资金收取标准综合考虑补充耕地成本、资源保护补偿、管护费用及区域差异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另行制定。

(十一)严格补充耕地检查验收。市县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规范项目规划设计,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和施工监理。做好项目竣工验收,严格新增耕地数量认定,依据相关技术规程评定新增耕地质量。经验收合格的新增耕地,应当及时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进行地类变更。省级政府要做好对市县补充耕地的检查复核,确保数量质量到位。

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

(十二)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安排,逐级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管考核。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责任。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要统一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实行在线监管,统一评估考核。

(十三)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市县政府要切实督促建设单位落实责任,将相关费用列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将中低质量的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实施提质改造,在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加强新增耕地后期培肥改良,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等,加速土壤熟化提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土壤肥力保护,有效提高耕地产能。

(十四)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对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不得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将已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纳入土地整治项目,不得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和坡改梯耕地纳入退耕范围。积极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加强轮作休耕耕地管理,不得减少或破坏耕地,不得改变耕地地类,不得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轮作休耕耕地保护和改造力度,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因地制宜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浅翻、深施肥料、粮豆轮作套作的保护性耕作制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多措并举保护提升耕地产能。

(十五)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建立健全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完善土地调查监测体系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成果更新。

五、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十六)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积极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涉农资金整合,综合考虑耕地保护面积、耕地质量状况、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商品率,以及耕地保护任务量等因素,统筹安排资金,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鼓励地方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给予奖补。奖补资金发放要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挂钩,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后期管护与修缮、地力培育、耕地保护管理等。

(十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在生态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支持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国家重点扶贫地区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补充耕地指标可对口向省域内经济发达地区调剂,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由县级政府通过

预算安排用于耕地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统筹耕地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占用耕地地区在支付补充耕地指标调剂费用基础上,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方式,对口扶持补充耕地地区,调动补充耕地地区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六、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方案,强化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和保障措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全面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形成保护耕地合力。

(十九)严格监督检查。完善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扩大全天候遥感监测范围,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动态监测,加强对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保护全流程监管。加强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建立耕地保护数据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健全土地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加强对省级政府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健全耕地保护制度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十)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完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全面检查和考核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补充耕地任务完成情况、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等。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下达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作为考核依据。各省级政府要层层分解耕地保护任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探索编制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依纪依规追究党政领导责任。

【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

【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 新目标】 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一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靠提高粮食单产,前者必须有一定的耕地数量为基础,后者必须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为保障。韩长赋部长在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时曾指出“要保土增粮,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21年6月财政部拨付了25.1亿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其中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含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项目占资金总量的76.7%。耕地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即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基点由过去的“保耕地数量”转变为“保耕地质量”。因此,整合现有项目资源、推进新沃土工程,充分应用已有农业技术成果,做好耕地的用养结合和培肥地力,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实现保土增粮的战略选择(一)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土地资源不断退化,耕地土壤质量退化加剧,作为我国粮仓的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有机质含量已由开垦初期的80克/公斤-100克/公斤下降到30克/公斤左右。据全国农技中心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的水田面积增加了3.9个百分点,旱地增加23.4个百分点。因此,实现保土增粮目标就要打破用地不养地的观念,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突破耕地资源约束,保持和提高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为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全区耕地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各街道办事处对区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 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负责,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原则上每年签订一次耕地保护责任书。 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从严的原则。考核标准如下: 区域内年度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 行政区域内年度各类非农建设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后,补充、补划的耕地面积、质量不得低于被占用面积和质量; 行政区域内年度没有严重破坏、违法占用耕地问题。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同时符合上述四项要求的,考核认定为合格;年度耕地质量有一定提高的,考核可以认定为优秀;上述四项要求中,有一项没有达到的,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三、区政府对街道办事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原则上每年考核一次。考核采取自查、抽查和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自查,每年八月底向区政府报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 区政府责成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区农村工作办公室、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及区统计局等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初对辖区内耕地保护情况进行抽查、核查,做出预警分析,并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九月底前将全区耕地保护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四、全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供的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以及分等定级的数据,将作为考核参照依据。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要会同区农村工作办公室等部门,按国家及省政府有关规定建立全区耕地动态监测系统,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有关要求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农村工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提交耕地、等级情况的检测调查资料,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五、区政府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六、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入街道办事处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按程序依法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七、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具体内容及量化指标由规划分局会同区农村工作办公室制定。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所辖村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对都安县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的共同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拟对都安县的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资源现状 都安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县境南北长8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68公里,土地总面积4091.9平方公里,有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七大类。全县共有耕地面积526935亩,其中水田面积10477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9.88%,主要分布在澄江、安阳、地苏、高岭等乡镇的江河两岸平原地区及低丘、台地开阔地带;旱地面积421160亩,占耕地面积的80.12%,主要分布在其他乡镇的山坡、丘岗地带。园地面积31667.2亩,占县域总面积的0.52%;林地面积1347251.9亩,占县域总面积的21.95%,主要分布在板岭、下坳、百旺等乡镇,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93309.7亩,占县域总面积的1.53%。交通用地30621.2亩,占县域总面积的0.5%。未

利用土地3914227.9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8%,其中裸岩石砾地面积就有3102010.8亩,占未利地面积的79.25%。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建国以来的多数年份,本县耕地面积都在减少,以致十分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缩小,但人口数量却以较快速度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幅降低。进入80年代后,由于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减少幅度一直居高不下,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 2、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全县未利用土地虽然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8%,但适宜开荒的荒草地仅有313997.9亩,仅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8.1%,而其他类面积就占到本类地面积的91.9%。可见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缺乏。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本县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要道,交通便利,又处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和粮量作物。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仍然呈现单一结构,封闭式发展,以致效益增长缓慢。近年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发展有特色的农林果特产,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总体上还未形成高效益的用地结构,其地域优势的利用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 4、土地利用比较粗放。本县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和养殖水面的中低产面积均占相当大的比例,特产是中低产田和中低

2016年四川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Tuliuxom 2016年四川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促进耕地质量提 升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6〕39号)要求,结合四川省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保护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总体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耕地质量提升为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治理酸化耕地等技术措施,采取物化补助和购买服务等补助方式,开展耕地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耕地质量明显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二、建设任务和内容 2016年,全省在大安区、西充县、安岳县、峨眉山市、苍溪县、青川县、大竹县、广 安区、梓潼县、恩阳区、越西县、筠连县、纳溪区、安居区、名山区15个县(市、区)开展耕地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工作,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土壤酸化改良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万亩示范区30个以上,建立效 果监测点75个以上。 (一)集成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 根据各地农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制度和工作基础,在秸秆综合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土壤酸化改良技术措施中,选择确定适宜的主推技术模式或多项技术模式配合形成的综合技术模式。 (二)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区 按照集聚主导产业、培肥耕地地力、治理退化耕地、规模集中连片的总体要求,每个 县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万亩示范区2个以上。加强示范区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 化服务组织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等活动,引导带动全社会参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 动。 (三)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 Tuliiusm 以土壤有机质变化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每个县建立效果监测点5个以上,对项目实施

浅析耕地保护与农业经济

浅析耕地保护与农业经济 摘要: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比近年来违法用地案件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参考发达国家的耕地保护制度特点,分析目前我国耕地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依靠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加快农业经济升级,加强耕地保护工作。 关键词:耕地保护;农业经济;制度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土地资源总量大,名列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长期以来我国人地矛盾一直十分突出。此外,受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山地多于平地、耕地资源总体质量水平较差、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客观条件影响,以及经济、生产技术条件限制,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偏低,土地浪费严重。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污染、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并体现在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等各个领域。 二、背景 回顾我国历史,历代封建王朝崩溃、社会动荡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粮食问题的影子。即便在过去的100年间,在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革命性进步的近代历史中,我国也曾遭受过大规模的粮食危机。这种现象直至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的温饱问题才得到了根本转变。198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突破8000亿斤,我国政府在世界粮农组织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经济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仅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为今后中国全面加快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粮食问题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突飞猛击的发展,据统计,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万亿元,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期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逐年下降,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已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表1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2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表单位:%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2007-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再次让国人看到粮食紧缺给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带来的破坏作用,警示人们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人们重新认真审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问题。正如1995年美国人布朗曾发表《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所提到的:“中国的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中国的农田减少不可逆转;环境破坏造成的农作物减产不可逆转。虽然中国可以也有能力用足够的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的所有粮食,甚至买上几年美国的收成,但谁又能供应得起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缺口?” 三、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一)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如何处理保护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4682694.html, 如何处理保护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作者:商振涛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6期 摘要:耕地保护是解决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 重要前提,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举措。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须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耕地保护的原则及其意义以及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关系的必要性,对合理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关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耕地保护;原则;意义;建设用地;关系;处理;必要性;措施 1 耕地保护的原则及其意义 耕地保护就是利用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措施和手段,保护耕地的质量和数量。(1)耕地保护的原则。耕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原则是国家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来执行。我国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的数量和面积。耕地一旦被征用,都要给被征收者相应的补偿。表面看只是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种方式,但实质上也是保护耕地的一种手段。(2)耕地保护的意义。第一、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方向。第二、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能确保粮食安全。耕地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一旦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就将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2 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关系的必要性 耕地保护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城镇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不断增加,对建设土地的需求,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就只有向农村索取集体土地,占用耕地逐年上升。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人增地减的趋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这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人地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又能切实保护耕地。 3 合理处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关系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体系 加强土地制度改革,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挖潜和集约利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物资采购招投标书范本

千里马招标网https://www.doczj.com/doc/024682694.html, 政府采购 竞争性谈判文件 项目编号:A 项目名称:万盛经开区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物资采购 采购人:万盛经开区农林局 采购代理机构:万盛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年月

万盛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竞争性谈判文件 目录 第一篇竞争性谈判邀请书 ....................................................................... - 4 - 一、竞争性谈判内容 ........................................................................... - 4 - 二、资金来源........................................................................................ - 4 - 三、谈判资格........................................................................................ - 4 - 四、谈判有关说明................................................................................ - 4 - 五、谈判保证金.................................................................................... - 5 - 六、采购项目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 - 6 - 七、其它有关规定................................................................................ - 6 - 八、联系方式........................................................................................ - 6 - 第二篇供应商须知.................................................................................... - 7 - 一、谈判费用........................................................................................ - 7 - 二、竞争性谈判文件 ........................................................................... - 7 - 三、谈判要求........................................................................................ - 7 - 四、谈判程序........................................................................................ - 9 - 五、评审依据...................................................................................... - 11 - 六、成交原则...................................................................................... - 11 - 七、成交通知...................................................................................... - 12 - 八、关于质疑和投诉 ......................................................................... - 12 - 九、签订合同...................................................................................... - 14 - 十、履约保证金.................................................................................. - 14 - 十一、政府采购信用融资 ................................................................. - 14 -第三篇谈判项目技术需求 ..................................................................... - 15 - 一、项目一览表.................................................................................. - 15 - 二、技术规格及质量要求 ................................................................. - 15 - 三、特别说明...................................................................................... - 15 - 第四篇谈判项目服务需求 ..................................................................... - 17 - 一、交货时间、地点及验收方式 ..................................................... - 17 - 二、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 - 17 - 三、报价要求...................................................................................... - 18 - 四、付款方式...................................................................................... - 18 - 五、知识产权...................................................................................... - 18 - 六、培训.............................................................................................. - 18 - 七、其他.............................................................................................. - 18 - 第五篇合同草案条款.............................................................................. - 19 - 一、合同草案条款.............................................................................. - 19 - 二、附页:合同格式 ......................................................................... - 22 -

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doc

LOGO 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为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全区耕地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各街道办事处对区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 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负责,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原则上每年签订一次耕地保护责任书。 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从严的原则。考核标准如下: (一)区域内年度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 (二)行政区域内年度各类非农建设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后,补充、补划的耕地面积、质量不得低于被占用面积和质量; (三)行政区域内年度没有严重破坏、违法占用耕地问题。 (四)严格执行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同时符合上述四项要求的,考核认定为合格;年度耕地质量有一定提高的,考核可以认定为优秀;上

述四项要求中,有一项没有达到的,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三、区政府对街道办事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原则上每年考核一次。考核采取自查、抽查和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自查,每年八月底向区政府报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 (二)区政府责成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区农村工作办公室、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及区统计局等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初对辖区内耕地保护情况进行抽查、核查,做出预警分析,并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九月底前将全区耕地保护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四、全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供的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以及分等定级的数据,将作为考核参照依据。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要会同区农村工作办公室等部门,按国家及省政府有关规定建立全区耕地动态监测系统,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有关要求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分局、农村工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提交耕地、等级情况的检测调查资料,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基层政府耕地保护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基层政府耕地保护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张泉张益男 如东县国土资源局江苏南通 226400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南京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已先后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定,为加强耕地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政府是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国家耕地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否执行到位,基层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 关键词:基层政府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基层政府是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位,基层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基层政府耕地保护的难度较大。 难点分析: 一、基层政府领导的耕地保护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在耕地保护的问题上,国家要求很严,但基层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一些基层的领导认为耕地保护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年国家三部委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的通知下发后,仍还有一些基层政府领导的认识没有到位,笔者在乡镇调查时,亲耳听到几位领导说,“只要是为招商引资,占了耕地挨个批评、受个处分,也无所谓。要是真能招到大商,对个人来说,到时会拿到资金,说不定还能得到提拔呢,冒个险还是值得的……”。 二、国家在狠抓宏观控制,基层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在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这一对关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基层政府的考核中,以招商引资论功行赏,“招商引资为零,一切均为零”,而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却被忽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政府不能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和市场规则配置土地资源,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时,却大都采用行政手段和“灵活变通”的方法,以新建、扩建工业集中区、民营工业园、高效农业园等为名,低价圈地,以租代征,非法占用土地,尔后再非法转让土地,从中获利。 三、基层政府的非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不批就用,且占用耕地面积大,造成耕地大量补占用和破坏。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附细则)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进一步提高我市耕地保护管理水平,确保全市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一)依法依规。紧紧围绕耕地保护基本国策,根据《土地管理法》、《XXX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号)精神,依法、依规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 (二)客观公正。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按照程序规范、目标明确、主体清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奖惩分明。考核本着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的原则,对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单位予以表扬,对耕地保护工作不力的单位,取消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评奖资格。 二、考核内容 (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本轮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考核依据,到XXXX年末,县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下达的面积(如国家有最新要求,以XX区最新下达的数据为准)。

1.耕地保有量。至XXXX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6.43万亩(全部为水浇地)。其中:XX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78万亩;XX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4万亩;XX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25万亩。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至XXXX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89.79万亩。其中:XX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36万亩;XX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01万亩;XX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5.42万亩。 (二)耕地保护制度建设与执行。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各项制度。年内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制度”。落实好支持设施农业政策,切实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三)土地征收管理。严格执行《XXX政府关于公布XX区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的征地标准,规范征地程序,确保征地补偿依法规范兑付,认真落实征地信息公开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年内按照《XX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各项工作,完成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9项制度,及时建立与维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

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范文字

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范文 字 一、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位。 三十团耕地总面积为9.58万亩,在本年度内末发生无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无生态退耕占用耕地情况和补充耕地情况、无自然灾毁造成耕地减少情况。耕地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本农田“五个不准”,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十二五”耕地 保护责任书确定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三十团党委十分重视耕地保护检查工作,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兵团及农二师的安排和要求,成立了以团党委书记韩珉、团长王春瑞担任组长、副团长王志军为副组长的,以农业、国土资源分局、行办、基建、宣传、监察、计财、园林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工作办公室,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思想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耕地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保护制度。 1、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更是由土地对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决定的。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增加,确保耕地不遭破坏和占用,没有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作保障是很难实现的。因此30团认真制定和修改了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制定和完善了《三十团耕地保护制度》,以团发文形式下发到各基层连队。 2、建立了耕地质量保护制度,建立了耕地动态监测站。 定期对耕地地力质量和施肥效益、土地盐、碱化治理等进行动态监测。为农业生产和培肥地力提供了依据。同时建立了地力保养、低产田改土培肥等保护措施。建立养地基金等办法,增加耕地投入,每亩耕地投入有机肥250公斤,油渣50公斤,对各承包户不向耕地内投入有机肥的取消养地费,对超基数部分进行奖励。为加大低改力度,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坚持秸杆还田、油渣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同时大力推广喷滴灌等节水措施和疏通排渠、渠道防渗相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脱盐效果,确保了耕地质量的稳步提高。与此同时认真落实承包责

【2018年三农问题调研报告】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01)

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 行保土增粮新目标 增加粮食生产能力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一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靠提高粮食单产,前者必须有一定的耕地数量为基础,后者必须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为保障。韩长赋部长在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时曾指出“要保土增粮,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14年6月财政部拨付了25.1亿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其中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含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项目占资金总量的76.7%。耕地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即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基点由过去的“保耕地数量”转变为“保耕地质量”。因此,整合现有项目资源、推进新沃土工程,充分应用已有农业技术成果,做好耕地的用养结合和培肥地力,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实现保土增粮的战略选择 (一)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土地资源不断退化,耕地土壤质量退化加剧,作为我国粮仓的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有机质含量已由开垦初期的80克/公斤-100克/公斤下降到30克/公斤左右。据全国农技中心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的水田面积增加了3.9个百分点,旱地增加23.4个百分点。因此,实现保土增粮目标就要打破用地不养地的观念,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突破耕地资源约束,保持和提高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核心是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影响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和土壤生产力。据统计,美国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克/公斤,大部分欧洲国家和澳洲国家超过30克/公斤,我国则在22克/公斤左右。据中国农科院专家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常年平均粮食单产水平与耕地土壤有机质水平密切相 关。北方旱作区,1克/公斤的土壤有机质相当于0.6吨/公顷粮

加强土地管理 严格耕地保护

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 发表时间:2017-09-22T15:08:13.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郭先美 [导读] 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摘要:土地是十分有限而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国家和人民最宝贵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生存的源泉。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笔者就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耕地;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为了保证国民的基本温饱和国内粮食的自给自足,必须确保基本农田基数、农产品供需平衡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实施对耕地进行保护是解决人口与耕地、粮食之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国家把土地管理权授予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因此,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和运用法定职权,对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过程或者行为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一、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而耕地保护必须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发展,真正起到保护国家资源的作用。同时,耕地保护也是解决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举措。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土地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地域性、整体性、有限性是固有的,人类对它的依赖和永续利用程度的增加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方向,也是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 (二)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的保护工作直接关乎着粮食的供给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依然呈现出一种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农民意识、政府制度和征收工作的影响,对于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实践证明,今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同时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确保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于占用耕地的面积还将增大,这就造成了经济发展和耕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耕地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一旦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就将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而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证我国有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我国今后各阶段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二、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要注重宣传引导提升全民耕地保护意识。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治理工作力度,巩固已有成果,把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真正统一思想。我们要从全局、长远考虑问题,树立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观念,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解决占地用地不合理不科学、过多过滥的问题。要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现代传媒与传统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级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各村民委员会和广大农户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使各级政府领导切实增强保护耕地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的重大现实、深远意义日渐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线,形成耕地“红线”不能触碰、基本农田不容破坏、保护耕地是为了更好发展的共识,营造人人关注耕地、人人珍惜耕地、人人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耕地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再利用。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其中1/3为高产田,2/3为中低产田,后备土地资源也比较贫乏。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坚持不懈地加强土地管理。因此,在城市建设占用耕地时,一定要建立耕地表层土壤保护和再利用制度,保证耕地的再生产力。当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后,至少要将耕地表层土壤20厘米取出再利用,并在生态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贫瘠土地进行再造。这项工作可以结合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一项内容。 (三)开展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土地整治是一项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工作,其内容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有: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沙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后备土地资源,我们要根据其具体特征,因地制宜地加以开发利用。但后备土地资源数量也有限,在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的同时,应大力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才能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加强法规学习,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不仅要注意宣传对象,还要注意宣传内容。让干部群众都知道: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耕地是母亲,没有了耕地,就没有了衣食父母。还应该大力积极宣传耕地保护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加大对违法用地反面典型案件的报道力度,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树起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国土部门要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社会氛围,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对严格土地管理和切实保护耕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水平和能力。 三、如何做好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 2.1 国家规范土地管理模式: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对土地不合法的转让,避免一些政府人员由于私欲而导致土地管理失效。所以,国家应该建设金字塔式的分级规划管理。并针对我国的国土进行统一的规划划定城市规划管理区,这样,国家监管省级城市的规划管理区,省级管理监管省内地级市的规划管理区,市级管理监管管辖内的县级规划管理区,县级管理监管乡镇管理规划区,这样组成一个管理网络,相互牵制,并针对重大项目的工程建设,做好征用土地的报告工作。 2.2 对各级土地管理的详细信息进行分级监测:由于是进行分层式的管理,所以各个阶层的管理面积在管理上存在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别,这样对于在土地管理信息图件数据库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根据不同的比例尺来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但是,现如今科技发达,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一、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建设背景: 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 2016年第2号)关于5年定期发布耕地质量等级信息的有关要求,全面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服务guo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鼓励农户改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升级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信息系统,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监测和保护功能。提升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黑土地合理持续利用。 建设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开发黑土地保护大数据平台,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黑土地保护实践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黑土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黑土地农业生产提供灾变预警、远程诊断、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二、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系统构架: 1、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系统将各地的数据汇总到系统里,系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定义报表,再上报给政府。通过分析的数据,邀请专家提出建议,指定施肥策略。测土配方管理系统,做到协调作物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农产品营养品质的形成,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作用,从而节省农药,提升农产品质量。

系统由测土配方查询服务平台、测土配方查询终端APP、微信公众号组成,用户可通过三个渠道获取测土配方施肥信息。 2、墒情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提高农牧业抗旱管理水平,快速掌握土地旱情动态,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通信网络、远程监测设备和土壤墒情检测设备四部分构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接收墒情预警信息推送,查看实时墒情、历史数据,实现远程管理。 3、植保系统 该系统由虫情、墒情、灾情、苗情四大系统组成。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最新)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X发〔X〕X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X政办发〔X〕4X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X政办发〔X〕10X 号)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加强全县耕地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镇政府对《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负责,各镇镇长为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每年签订1次,各镇政府与本行政辖区内各行政村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每年签订1次。 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各镇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保护及管理责任由各镇镇长、各村委会主任负责。

第四条县政府对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由县国土局牵头会同县考核办、县农水科技局、县统计局、县发改局(粮食局)、县林业局(以下简称考核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考核检查工作。 第五条县政府对各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在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实行年度自查、期中检查、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条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数量变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动态监测、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情况。 第七条考核部门依据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确认的各镇、村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永久基本农田数据以及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分等定级等成果,利用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以及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采用抽样调查等方法和手段进行核查。 各镇政府要加强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的动态监测,按要求向考核部门提交监测调查资料,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县政府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